人生感悟語句范文
時間:2023-03-25 10:29: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人生感悟語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人總是要更換熟悉的地方、認識的人,也不斷進入不認識的人們之中去,看陌生地方的清晨與黃昏,每天睜開眼睛迎接新的一天,努力的走下去。
3、每一個人,每一分情都是需要經營的。父母,愛人,親戚,朋友……不要因為很親密,就覺得沒關系。不在意的結果可能會慢慢失去你以為的永遠。如果僅僅是性格使然也罷,如果真的是沒有一顆能愛人的心就無可救藥了。
4、如果一個人比你優(yōu)秀,你盡可以放心交往,因為優(yōu)秀的人散發(fā)正能量!如果一個人有德行,你盡量與他成為一個團隊,因為厚德載物!如果一個人有智慧,你盡可安心與他同行,相信智慧能照亮未來!如果一個人活的生命有質量,你可用心與他成為知己,生命才有高度與寬度。
篇2
2021年關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1、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2、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眼飽覽美景,用身體擁抱自然,用汗水洗凈心靈,用愛情升華情懷,用歌唱美化年華,用意志戰(zhàn)勝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3、曲折是人生的清醒劑,在曲折的道路上獲得教益,是你一帆風順時難以得到的。
4、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5、獲得幸福的惟一途徑,就是忘掉目前的幸福,以除此之外的目的作為人生目標。
6、每個人都活在著人海茫茫中,學會思考人生,就會獲得一種豁然開朗,許多道理都是小道理,但一定是活道理,任何固執(zhí)都可能演變成一種病態(tài)人生。
7、沒有辛苦的等待,也就品嘗不到如期而至的幸福。
8、留一點好處讓別人占,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余地,不冒進,不頹廢,不緊張,不松懈,得到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時不郁郁寡歡,得失之間淡定從容。
9、其實痛苦并不是別人帶給你的,而你自己的修養(yǎng)不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得太復雜,那樣子你會很痛苦。學會放下,放下一些所謂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對一切,讓一切順其自然,這樣你才會悠然自得。
10、要經過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看清一些人,才能讀懂一些情。天會下雨人會變,世事難判斷;人字好寫心難懂,人心不簡單。
11、有一種文明是孝道,有一種追求是完美,有一種幸福是寬容,有一種心態(tài)是放下,有一種智慧是忍耐,有一種快樂是隨緣,有一種自在是舍得,澄懷悟道。
12、那一天如果沒遇見你,我是不是還是以前那個快樂的人過著各自的人生。
13、毅力要用在人生關鍵問題上,大小事都表現出毅力是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14、現在的我們,似乎成熟了,故而學會了承受;似乎懂事了,因而學會了拼搏;似乎現實了,從而學會了虛偽;似乎世故了,進而學會了寡言??墒怯钟袔兹四軌蛘嬲x懂他們的內心。無力而彷徨的我們,也只能披荊斬棘地繼續(xù)前進在生活的軌跡上。
15、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進的方向。
16、人生的首要任務是變得盡可能地矯柔造作。何為第二任務至今無人發(fā)現。
17、余生很貴,請別輕易浪費!這一刻,平靜的心態(tài),平靜的心,平靜的看開看淡一切,懂得斷舍離,留下好的,丟掉封存不好的,人生需要學會定期減負,這樣才會走的更遠,某天回憶不負時光!善待辛苦的自己,慢慢把生活活成一首詩。
18、生活這場表演,更需要百遍練習,才可能換來一次美麗。生活給你一些痛苦,只為了告訴你它想要教給你的事。一遍學不會,你就痛苦一次,總是學不會,你就在同樣的地方反復摔跤。
19、 別人想什么,我們控制不了;別人做什么,我們也強求不了。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按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即使有人虧待了你,時間也不會虧待你,人生更加不會虧待你!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20、人生之路,從來都與坎坷相伴而行。然而,坎坷對于強者來說是一塊塊墊腳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級級階梯。
2021年關于人生感悟的句子
1、 人人都有兩個門:一個是家門,成長的地方;一個是心門,成功的地方。能趕走門中的小人,就會喚醒心中的巨人!
2、 人生,哪能事事如意,生活,哪能樣樣順心,很多人,都不被我們認同;很多事,都不由我們做主。不和小人較真,因為不值得;不和社會較真,因為較不起;不和自己較真,因為不快樂;不和親人較真,因為傷和氣;不和往事較真,因為沒價值。
3、 如果你是對的,你沒必要發(fā)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你沒資格去發(fā)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4、 所有的病患,醫(y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5、 有些故事再演繹,自己也是配角;有些感情再看重,卻終究抓不牢。其實沒必要在乎那么多,看的太透反而不快樂。對自己好一點,因為沒人會把你當成全世界。
6、 總會有些日子里,風有點大,雨有點急,天有點黑,人有點累,而腳下的砂石有點多,或許不知道怎么讓自己安然走過這一段路,但,只要還想走下去,經歷的一切,最終都只不過過眼云煙。
7、 失去讓你痛不欲生,失去卻也讓你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多。失去,在另一種意義上說,是在為更多的獲得做準備。
8、 相遇總是點點頭,想說總是難開口,視線相交的一瞬間,我已感覺到你的溫柔。
9、人生在世屈指算,最多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所,睡覺就需三尺寬。
10、 只要我們不丟失夢想和行動,生活就不會失去希望和快樂。
11、 生命猶如一片綠葉,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變的枯黃,但他的葉脈,還是那么清晰可見。
12、 行隨心所動。心不靜則行不止。養(yǎng)心清心以持衡。哀莫大于心死。
13、 讓自己心情更平和一點,更豁達一點,對身邊的過錯淡然,讓自己更寬容一點,樂觀,陽光,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計較的少。
14、 人生如果錯了方向,止步就是進步。懸崖勒馬,為時未晚;船到江心,補漏已遲。
15、其實有些藏在心底的話,并不是故意要去隱瞞,只是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可以吶喊。
16、 青春是我們人生中永遠的疤,驀然回首,愈想拭去,愈是擦不去,抹不掉。
17、 有沒有勇氣走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人的成功是被冒險逼出來的。
18、 人生,仿若餐桌上烹飪的每一道菜肴,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手法,呈現出家常菜與滿漢全席截然不同的味道。
篇3
1、下大雪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打傘一直走,是不是就可以一路到白頭?
2、我選擇離開,不是想成全,不是想放棄,只是想你我重新認識……
3、關于愛的記憶,要好好收藏,只是今后的幸福,要各自尋找。
4、有點累,有種想要沉沉睡去的感覺。
5、在鍵盤上敲字,被網絡推著往前走,文字越來越經典,心卻越來越荒涼。
6、最深最重的愛,必須和時日—起成長。
7、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
8、你不是仙人掌,又何必那么堅強。()
9、因為愛過,所以不會成為敵人,因為傷過,所以不會做朋友。
10、於糾結的字里行間回歸思緒,卻道每個觸點都比這蒼白的文字更為美麗。
11、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在此刻,卻只有自己對著影子。
12、塵封了半生的筆,終因你而提起,從此便告別了寫心情的日子,轉而寫詩歌。
13、女生偽裝幸福,只是害怕被最心愛的男生發(fā)現她傷心。
14、請不要在他面前淚留滿面,他無法給予你照顧和關心,至多只是—點同情。
15、醫(yī)生叫我進行光合作用,不要熬夜了。
16、—個人最大的缺點不是自私、多情、野蠻、任性,而是偏執(zhí)地愛—個不愛自己的人。
17、年底一總結,發(fā)現只賺到了年齡!
18、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19、我捏住鼻子,其實是想憋死世界。
20、人生最大的悲觀莫過于:看到自己的長相,看到自己的學歷,看到自己的薪水,都有一種想回爐再造的強烈欲望。
21、生活不是林黛玉,不會因為憂傷而風情萬種。
篇4
2、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就是這樣,走一步一步風景,進一步一步歡喜。
3、人生有很多路要選擇,選中一條走下去,便會碰見這條路上的人和風景;而選擇另一條,則是完全不同的風景與人。有的人可能與你一起走,有的人留在原地;一起走的人,也可能在下個路口與你分開。沒什么可哀嘆的,這是人生的必然,珍惜身邊與你一起看風景的人,并在下一個分別路口,灑脫地用力揮揮手。
4、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你每天都在喝,不要羨慕別人喝的飲料有各種顏色,其實未必有你的白開水解渴,人生不是靠心情活著,而要靠心態(tài)去生活。調整心態(tài)看生活,處處都是陽光。
5、我們都曾有年輕過最美的時光,我們都曾有過最好的年華。而在那樣的年華里,我也許懵然無知,也許跌跌撞撞行走著人生的路。可當歲月終于流逝,當我的雙鬢染上白發(fā)時,再回頭四顧,原來我一生最期盼的,就是不要辜負。
6、人生旅途上,橫豎都是路,苦辣酸甜都要嘗。任何經歷都是一種積累,經歷的多生命有長度,經歷的廣生命有厚度。經歷險惡的挑戰(zhàn),生命有高度;經歷困苦的磨煉,生命有強度;經歷挫折的考驗,生命有亮度。有豐富的經歷,才有豐滿的人生。
7、夢,不能做得太深,深了難以清醒。話,不能說得太滿,滿了難以圓通。調,不能定得太高,高了難以合聲。事,不能做得太絕,絕了難以進退。情,不能陷得太深,深了難以自拔。利,不能看得太重,重了難以明志。人,不能做得太假,假了難以交心。
8、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9、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里,都會有說不出的無奈和傷痛。我們看清了很多人,卻不能隨意地去拆穿;我們討厭著一些人,卻不能輕易地去翻臉。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沒感覺,而是知道了“說”與“不說”都一樣;有些暗傷,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去修復。
篇5
關鍵詞 護士 全科團隊 社區(qū) 獨居老人 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12)12-0031-04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XUN Xueqin, LI Ping, ZHANG Jinlan, CAI Jinglei
(Lao Xime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program on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Method:81 elderly aged 80 and o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40).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the nurse-leading general team home visiting for 6 month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he data of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life quality were collected at baseline,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The QOL scores of the 81 elderly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hinese norm (P
KEY WORDS nurse; general team;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life quality
由于社會、經濟、文化、觀念等多種現代化因素的共同作用,高齡獨居老人逐年增加,這一弱勢人群的生活質量值得引起關注。隨著社區(qū)衛(wèi)生“六位一體”功能的不斷完善,社區(qū)護士的角色功能也在不斷擴展,為患者做出正確、有效的臨床決策已成為護士在臨床實踐中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能之一[1]。針對目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醫(yī)師工作繁忙,無法滿足轄區(qū)內高齡獨居老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本研究成立由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為高齡獨居老人提供上門家訪服務,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問題、社會問題,顯著改善了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上海市黃浦區(qū)老西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按照投擲硬幣法將該社區(qū)4個全科團隊隨機分為干預組(2個團隊)和對照組(2個團隊),按照納入標準選取居住在團隊服務覆蓋區(qū)域內,年齡在80歲以上、神志清楚、認知良好、調查及實施干預期間均在該地居住、愿意配合調查研究的高齡獨居老人,向老人解釋本調查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干預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齡(84.98±4.23)歲;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05±1.66)種。對照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齡(85.22±4.59)歲;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95±1.38)種。兩組老人在性別、年齡、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種類、數量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炅湓歲以上、神志清楚、認知良好、調查及實施干預期間均在該地居住、愿意配合調查研究的高齡獨居老人,向老人解釋本調查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干預組41例,男3人,女38人,平均年齡(84.98±4.23)歲;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2人,初中6人,高中及以上3人;平均患病(3.05±1.66)種。對照組40例,男3人,女37人,平均年齡(85.22±4.59)歲;受教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33人,初中1人,高中及以上6人;平均患?。?.95±1.38)種。兩組老人在性別、年齡、受教育文化程度以及患病種類、數量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存入我的閱覽室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2份問卷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文獻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況、患病情況、目前用藥等項目;2)WHOQOL-BREF生活質量問卷:該量表根據WHO QOL-100簡化而來,由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4個領域及2個詢問個體關于自身生活質量和自身健康狀況主觀感受的獨立項目,共26個條目組成,采用1~5分評分制,部分條目反向記分,按公式:(原來得分-4)x(100/16)轉化為百分制,與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價性,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3]。
1.2.2 干預方法
1)團隊組建:包括社區(qū)護士4名,全科醫(yī)生1名,預防保健醫(yī)生1名,心理咨詢專家1名。在實施干預前,對4名參與課題的社區(qū)護士進行了調查員培訓,在收集資料時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保持客觀恒定的判斷標準,認真觀察老人的表情、語氣,答案向老人核對判定。
2)干預組:對高齡獨居老人實施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服務模式,由護士實施上門家訪服務,采用入戶面對面評估的形式進行,干預頻率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體服務內容為:①慢性病綜合防治指導,主要是進行基本藥物指導,安全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確服藥方法,協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過程中建立主觀能動性。②健康教育,針對每個老人的實際健康狀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睡眠質量的保證,保持心情的愉悅,排除心理上的孤獨寂寞感,強化他們的健康行為。③居家安全的指導,水、電、煤氣的安全使用,居住環(huán)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項。④心理疏導,主要針對老人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的表達,對生活的態(tài)度、疾病的認識、人際關系的溝通等方面,進行交談、解釋、共感等方法促進老人進行自我調節(jié)。干預時間6個月。
3)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門診治療,預防科人員隨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進行雙人核對錄入,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x?檢驗分析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和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采用重復方差測量方法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在干預前、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變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情況
本次調查發(fā)現本社區(qū)居家高齡老人生活質量中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等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于我國常模水平(P<0.001),結果見表1。
2.2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次調查發(fā)現,生理、社會、環(huán)境領域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或P<0.01),心理領域兩組組間差異極顯著(P<0.001);生活質量各領域不同時間效應的多重比較均有顯著意義(P<0.01或P<0.001);不同干預措施處理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單獨分析兩組各時間點的處理效應發(fā)現:干預組在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提高(P<0.05或P<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較差
老西門社區(qū)是老城廂區(qū),這里的房屋設施陳舊老化嚴重,老人們居住的環(huán)境狹小、陰暗,多數是沒有衛(wèi)生間和廚房的,平時除了子女、鄰居、街道等給予一些相關幫助外,沒有較完整的社會支持機構給予長期穩(wěn)定的幫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無人照料、疾病無人過問、物質生活困難、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個人、家庭、社會等原因,獨居老人希望獨立生活,不愿離開原來的居所,害怕進入新環(huán)境,采取主動獨居[4];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齡獨居,做飯、購物、料理家務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對他人依賴性越來越高,脆弱性越來越明顯,患病時缺乏必要的照顧,特別是當老人突然發(fā)病或發(fā)生意外時;所有這一切,離開了他人的幫助,他們的生活就十分困難,因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模式對高齡獨居老人尤為關鍵。
3.2 護士全科團隊服務模式可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
社區(qū)護士定期上門家庭訪視,不僅對高齡獨居老人健康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如測血壓、血糖等,同時實施了預見性的護理防護措施,如指導居家環(huán)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時、季節(jié)變化時的注意事項等,切實關注并解決了老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高齡老人長期獨居,多數老人居住場所閉塞,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獨和寂寞,這些負性情緒的強烈或反復體驗對老人是一種長期的精神刺激,社區(qū)護士能主動上門與老人溝通交流,傾聽[5],鼓勵老人多講話、多表達,運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體驗老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了高齡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因此,由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顯著改善干預組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而對照組前后變化不明顯。
3.3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模式的優(yōu)點和可行性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模式與之前傳統(tǒng)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相比,優(yōu)點突出,可行性強,具體為:1)進入社區(qū)全科團隊的護士一般都是高年資、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她們定期要下社區(qū)進行家庭訪視,為老人測血壓、測血糖等,通過陪老人聊天的形式開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對于高齡獨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護理,更是這些護士的優(yōu)勢所在。2)滿足被護理對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護理工作發(fā)展的方向。高齡獨居老人所產生的身心健康、社會問題,都對社區(qū)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護士主導全科團隊能更好為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溫馨、便捷、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更大程度的發(fā)揮護士的臨床決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發(fā)展較晚,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社區(qū)護士缺乏相關的社區(qū)居家干預知識,臨床決策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上門服務時間消耗比實際工作長,但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未能體現多勞多得[7]。所以,為了保障該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高社區(qū)護士素質,進行相應的培訓必不可少;另外,需要進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護士待遇,給予經濟和榮譽鼓勵,留住護理人才。
4 小結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充分發(fā)揮了護士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作用,能顯著提高高齡居家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合理利用了社區(qū)衛(wèi)生人力資源,節(jié)約了醫(yī)療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值得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J]. 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濤, 方積乾, Power, 等. WHO生存質量評估簡表的等價性評價[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劉清, 等. 護士主導全科團隊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吳亞君. 發(fā)揮社區(qū)護士角色功能的意義[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吳偉瓊. 社區(qū)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2份問卷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文獻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況、患病情況、目前用藥等項目;2)WHOQOL-BREF生活質量問卷:該量表根據WHO QOL-100簡化而來,由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4個領域及2個詢問個體關于自身生活質量和自身健康狀況主觀感受的獨立項目,共26個條目組成,采用1~5分評分制,部分條目反向記分,按公式:(原來得分-4)x(100/16)轉化為百分制,與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價性,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3]。
1.2.2 干預方法
1)團隊組建:包括社區(qū)護士4名,全科醫(yī)生1名,預防保健醫(yī)生1名,心理咨詢專家1名。在實施干預前,對4名參與課題的社區(qū)護士進行了調查員培訓,在收集資料時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保持客觀恒定的判斷標準,認真觀察老人的表情、語氣,答案向老人核對判定。
2)干預組:對高齡獨居老人實施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服務模式,由護士實施上門家訪服務,采用入戶面對面評估的形式進行,干預頻率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體服務內容為:①慢性病綜合防治指導,主要是進行基本藥物指導,安全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確服藥方法,協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過程中建立主觀能動性。②健康教育,針對每個老人的實際健康狀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睡眠質量的保證,保持心情的愉悅,排除心理上的孤獨寂寞感,強化他們的健康行為。③居家安全的指導,水、電、煤氣的安全使用,居住環(huán)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項。④心理疏導,主要針對老人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的表達,對生活的態(tài)度、疾病的認識、人際關系的溝通等方面,進行交談、解釋、共感等方法促進老人進行自我調節(jié)。干預時間6個月。
3)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門診治療,預防科人員隨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進行雙人核對錄入,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x?檢驗分析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和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采用重復方差測量方法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在干預前、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變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情況
本次調查發(fā)現本社區(qū)居家高齡老人生活質量中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等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于我國常模水平(P<0.001),結果見表1。
2.2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次調查發(fā)現,生理、社會、環(huán)境領域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或P<0.01),心理領域兩組組間差異極顯著(P<0.001);生活質量各領域不同時間效應的多重比較均有顯著意義(P<0.01或P<0.001);不同干預措施處理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單獨分析兩組各時間點的處理效應發(fā)現:干預組在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提高(P<0.05或P<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較差
老西門社區(qū)是老城廂區(qū),這里的房屋設施陳舊老化嚴重,老人們居住的環(huán)境狹小、陰暗,多數是沒有衛(wèi)生間和廚房的,平時除了子女、鄰居、街道等給予一些相關幫助外,沒有較完整的社會支持機構給予長期穩(wěn)定的幫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無人照料、疾病無人過問、物質生活困難、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個人、家庭、社會等原因,獨居老人希望獨立生活,不愿離開原來的居所,害怕進入新環(huán)境,采取主動獨居[4];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齡獨居,做飯、購物、料理家務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對他人依賴性越來越高,脆弱性越來越明顯,患病時缺乏必要的照顧,特別是當老人突然發(fā)病或發(fā)生意外時;所有這一切,離開了他人的幫助,他們的生活就十分困難,因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模式對高齡獨居老人尤為關鍵。
3.2 護士全科團隊服務模式可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
社區(qū)護士定期上門家庭訪視,不僅對高齡獨居老人健康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如測血壓、血糖等,同時實施了預見性的護理防護措施,如指導居家環(huán)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時、季節(jié)變化時的注意事項等,切實關注并解決了老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高齡老人長期獨居,多數老人居住場所閉塞,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獨和寂寞,這些負性情緒的強烈或反復體驗對老人是一種長期的精神刺激,社區(qū)護士能主動上門與老人溝通交流,傾聽[5],鼓勵老人多講話、多表達,運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體驗老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了高齡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因此,由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顯著改善干預組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而對照組前后變化不明顯。
3.3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模式的優(yōu)點和可行性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模式與之前傳統(tǒng)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相比,優(yōu)點突出,可行性強,具體為:1)進入社區(qū)全科團隊的護士一般都是高年資、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她們定期要下社區(qū)進行家庭訪視,為老人測血壓、測血糖等,通過陪老人聊天的形式開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對于高齡獨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護理,更是這些護士的優(yōu)勢所在。2)滿足被護理對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護理工作發(fā)展的方向。高齡獨居老人所產生的身心健康、社會問題,都對社區(qū)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護士主導全科團隊能更好為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溫馨、便捷、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更大程度的發(fā)揮護士的臨床決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發(fā)展較晚,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社區(qū)護士缺乏相關的社區(qū)居家干預知識,臨床決策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上門服務時間消耗比實際工作長,但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未能體現多勞多得[7]。所以,為了保障該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高社區(qū)護士素質,進行相應的培訓必不可少;另外,需要進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護士待遇,給予經濟和榮譽鼓勵,留住護理人才。
4 小結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充分發(fā)揮了護士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作用,能顯著提高高齡居家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合理利用了社區(qū)衛(wèi)生人力資源,節(jié)約了醫(yī)療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值得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J]. 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濤, 方積乾, Power, 等. WHO生存質量評估簡表的等價性評價[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劉清, 等. 護士主導全科團隊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吳亞君. 發(fā)揮社區(qū)護士角色功能的意義[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吳偉瓊. 社區(qū)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存入我的閱覽室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2份問卷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文獻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況、患病情況、目前用藥等項目;2)WHOQOL-BREF生活質量問卷:該量表根據WHO QOL-100簡化而來,由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4個領域及2個詢問個體關于自身生活質量和自身健康狀況主觀感受的獨立項目,共26個條目組成,采用1~5分評分制,部分條目反向記分,按公式:(原來得分-4)x(100/16)轉化為百分制,與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價性,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3]。
1.2.2 干預方法
1)團隊組建:包括社區(qū)護士4名,全科醫(yī)生1名,預防保健醫(yī)生1名,心理咨詢專家1名。在實施干預前,對4名參與課題的社區(qū)護士進行了調查員培訓,在收集資料時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保持客觀恒定的判斷標準,認真觀察老人的表情、語氣,答案向老人核對判定。
2)干預組:對高齡獨居老人實施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服務模式,由護士實施上門家訪服務,采用入戶面對面評估的形式進行,干預頻率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體服務內容為:①慢性病綜合防治指導,主要是進行基本藥物指導,安全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確服藥方法,協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過程中建立主觀能動性。②健康教育,針對每個老人的實際健康狀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睡眠質量的保證,保持心情的愉悅,排除心理上的孤獨寂寞感,強化他們的健康行為。③居家安全的指導,水、電、煤氣的安全使用,居住環(huán)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項。④心理疏導,主要針對老人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的表達,對生活的態(tài)度、疾病的認識、人際關系的溝通等方面,進行交談、解釋、共感等方法促進老人進行自我調節(jié)。干預時間6個月。
3)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門診治療,預防科人員隨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進行雙人核對錄入,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x?檢驗分析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和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采用重復方差測量方法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在干預前、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變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情況
本次調查發(fā)現本社區(qū)居家高齡老人生活質量中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等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于我國常模水平(P<0.001),結果見表1。
2.2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次調查發(fā)現,生理、社會、環(huán)境領域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或P<0.01),心理領域兩組組間差異極顯著(P<0.001);生活質量各領域不同時間效應的多重比較均有顯著意義(P<0.01或P<0.001);不同干預措施處理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單獨分析兩組各時間點的處理效應發(fā)現:干預組在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提高(P<0.05或P<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較差
老西門社區(qū)是老城廂區(qū),這里的房屋設施陳舊老化嚴重,老人們居住的環(huán)境狹小、陰暗,多數是沒有衛(wèi)生間和廚房的,平時除了子女、鄰居、街道等給予一些相關幫助外,沒有較完整的社會支持機構給予長期穩(wěn)定的幫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無人照料、疾病無人過問、物質生活困難、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個人、家庭、社會等原因,獨居老人希望獨立生活,不愿離開原來的居所,害怕進入新環(huán)境,采取主動獨居[4];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齡獨居,做飯、購物、料理家務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對他人依賴性越來越高,脆弱性越來越明顯,患病時缺乏必要的照顧,特別是當老人突然發(fā)病或發(fā)生意外時;所有這一切,離開了他人的幫助,他們的生活就十分困難,因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模式對高齡獨居老人尤為關鍵。
3.2 護士全科團隊服務模式可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
社區(qū)護士定期上門家庭訪視,不僅對高齡獨居老人健康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如測血壓、血糖等,同時實施了預見性的護理防護措施,如指導居家環(huán)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時、季節(jié)變化時的注意事項等,切實關注并解決了老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高齡老人長期獨居,多數老人居住場所閉塞,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獨和寂寞,這些負性情緒的強烈或反復體驗對老人是一種長期的精神刺激,社區(qū)護士能主動上門與老人溝通交流,傾聽[5],鼓勵老人多講話、多表達,運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體驗老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了高齡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因此,由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顯著改善干預組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而對照組前后變化不明顯。
3.3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模式的優(yōu)點和可行性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模式與之前傳統(tǒng)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相比,優(yōu)點突出,可行性強,具體為:1)進入社區(qū)全科團隊的護士一般都是高年資、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她們定期要下社區(qū)進行家庭訪視,為老人測血壓、測血糖等,通過陪老人聊天的形式開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對于高齡獨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護理,更是這些護士的優(yōu)勢所在。2)滿足被護理對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護理工作發(fā)展的方向。高齡獨居老人所產生的身心健康、社會問題,都對社區(qū)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護士主導全科團隊能更好為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溫馨、便捷、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更大程度的發(fā)揮護士的臨床決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發(fā)展較晚,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社區(qū)護士缺乏相關的社區(qū)居家干預知識,臨床決策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上門服務時間消耗比實際工作長,但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未能體現多勞多得[7]。所以,為了保障該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高社區(qū)護士素質,進行相應的培訓必不可少;另外,需要進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護士待遇,給予經濟和榮譽鼓勵,留住護理人才。
4 小結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充分發(fā)揮了護士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作用,能顯著提高高齡居家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合理利用了社區(qū)衛(wèi)生人力資源,節(jié)約了醫(yī)療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值得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J]. 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濤, 方積乾, Power, 等. WHO生存質量評估簡表的等價性評價[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劉清, 等. 護士主導全科團隊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吳亞君. 發(fā)揮社區(qū)護士角色功能的意義[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吳偉瓊. 社區(qū)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08, 6(8): 843-844.
(收稿日期:2012-04-10)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采用2份問卷對高齡獨居老人進行調查。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根據文獻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居住情況、患病情況、目前用藥等項目;2)WHOQOL-BREF生活質量問卷:該量表根據WHO QOL-100簡化而來,由軀體健康、心理功能、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4個領域及2個詢問個體關于自身生活質量和自身健康狀況主觀感受的獨立項目,共26個條目組成,采用1~5分評分制,部分條目反向記分,按公式:(原來得分-4)x(100/16)轉化為百分制,與WHO QOL-100量表具有可比性和等價性,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2,3]。
1.2.2 干預方法
1)團隊組建:包括社區(qū)護士4名,全科醫(yī)生1名,預防保健醫(yī)生1名,心理咨詢專家1名。在實施干預前,對4名參與課題的社區(qū)護士進行了調查員培訓,在收集資料時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保持客觀恒定的判斷標準,認真觀察老人的表情、語氣,答案向老人核對判定。
2)干預組:對高齡獨居老人實施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服務模式,由護士實施上門家訪服務,采用入戶面對面評估的形式進行,干預頻率為第1~3月,每周1次,第4~6月每2周1次。具體服務內容為:①慢性病綜合防治指導,主要是進行基本藥物指導,安全用藥,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的保存及有效期,正確服藥方法,協助老人在慢性病防治過程中建立主觀能動性。②健康教育,針對每個老人的實際健康狀況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適當的運動,睡眠質量的保證,保持心情的愉悅,排除心理上的孤獨寂寞感,強化他們的健康行為。③居家安全的指導,水、電、煤氣的安全使用,居住環(huán)境的合理布局,出行的注意事項。④心理疏導,主要針對老人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情緒的表達,對生活的態(tài)度、疾病的認識、人際關系的溝通等方面,進行交談、解釋、共感等方法促進老人進行自我調節(jié)。干預時間6個月。
3) 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門診治療,預防科人員隨訪。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資料進行雙人核對錄入,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方法、獨立樣本t檢驗、x?檢驗分析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和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采用重復方差測量方法分析兩組研究對象在干預前、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變化,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情況
本次調查發(fā)現本社區(qū)居家高齡老人生活質量中的生理、心理、社會關系和環(huán)境等領域的得分均顯著低于我國常模水平(P<0.001),結果見表1。
2.2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對高齡獨居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次調查發(fā)現,生理、社會、環(huán)境領域兩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或P<0.01),心理領域兩組組間差異極顯著(P<0.001);生活質量各領域不同時間效應的多重比較均有顯著意義(P<0.01或P<0.001);不同干預措施處理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單獨分析兩組各時間點的處理效應發(fā)現:干預組在干預3個月、6個月時生活質量各領域得分均較干預前顯著提高(P<0.05或P<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3.1 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較差
老西門社區(qū)是老城廂區(qū),這里的房屋設施陳舊老化嚴重,老人們居住的環(huán)境狹小、陰暗,多數是沒有衛(wèi)生間和廚房的,平時除了子女、鄰居、街道等給予一些相關幫助外,沒有較完整的社會支持機構給予長期穩(wěn)定的幫助,老人普遍存在生活無人照料、疾病無人過問、物質生活困難、缺乏精神慰藉、孤單寂寞等一系列問題。由于個人、家庭、社會等原因,獨居老人希望獨立生活,不愿離開原來的居所,害怕進入新環(huán)境,采取主動獨居[4];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在日常生活方面,高齡獨居,做飯、購物、料理家務等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對他人依賴性越來越高,脆弱性越來越明顯,患病時缺乏必要的照顧,特別是當老人突然發(fā)病或發(fā)生意外時;所有這一切,離開了他人的幫助,他們的生活就十分困難,因此,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模式對高齡獨居老人尤為關鍵。
3.2 護士全科團隊服務模式可改善獨居老人的生活質量
社區(qū)護士定期上門家庭訪視,不僅對高齡獨居老人健康狀態(tài)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如測血壓、血糖等,同時實施了預見性的護理防護措施,如指導居家環(huán)境的布局,居家安全、出行時、季節(jié)變化時的注意事項等,切實關注并解決了老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困難;高齡老人長期獨居,多數老人居住場所閉塞,缺乏與人交流的能力,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獨和寂寞,這些負性情緒的強烈或反復體驗對老人是一種長期的精神刺激,社區(qū)護士能主動上門與老人溝通交流,傾聽[5],鼓勵老人多講話、多表達,運用共情、移情、同理心等方法體驗老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提高了高齡老人的主觀幸福感。因此,由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顯著改善干預組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而對照組前后變化不明顯。
3.3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模式的優(yōu)點和可行性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模式與之前傳統(tǒng)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模式相比,優(yōu)點突出,可行性強,具體為:1)進入社區(qū)全科團隊的護士一般都是高年資、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她們定期要下社區(qū)進行家庭訪視,為老人測血壓、測血糖等,通過陪老人聊天的形式開展健康宣教、慢性病的管理等,而對于高齡獨居老人需要的心理、生活護理,更是這些護士的優(yōu)勢所在。2)滿足被護理對象的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護理工作發(fā)展的方向。高齡獨居老人所產生的身心健康、社會問題,都對社區(qū)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地要求,護士主導全科團隊能更好為社區(qū)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溫馨、便捷、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更大程度的發(fā)揮護士的臨床決策作用[6]。但是,由于我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發(fā)展較晚,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社區(qū)護士缺乏相關的社區(qū)居家干預知識,臨床決策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上門服務時間消耗比實際工作長,但從經濟效益角度來看,未能體現多勞多得[7]。所以,為了保障該模式的進一步推廣應用,提高社區(qū)護士素質,進行相應的培訓必不可少;另外,需要進一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提高護士待遇,給予經濟和榮譽鼓勵,留住護理人才。
4 小結
護士主導的全科團隊家訪服務充分發(fā)揮了護士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的作用,能顯著提高高齡居家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合理利用了社區(qū)衛(wèi)生人力資源,節(jié)約了醫(yī)療成本,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值得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J]. 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10): 721-723.
[2] Skevington S M, Lotfy M, O''Connell K A.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WHOQOL-BREF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sults of the international field trial - A report from the WHOQOL group[J]. Qual Life Res, 2004, 13(2): 299-310.
[3] 郝元濤, 方積乾, Power, 等. WHO生存質量評估簡表的等價性評價[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6, 20(2): 71-75.
[4] 荀雪琴, 易景娜, 劉清, 等. 護士主導全科團隊服務對高齡獨居老人心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華護理雜志, 2011, 46(9): 860-862.
[5] Van der Sluis C K, Datema L, Saan I, et al. Effects of a nurse practitioner on a multidisciplinary consultation team[J]. J Adv Nurs, 2009, 65(3): 625-633.
[6] 吳亞君. 發(fā)揮社區(qū)護士角色功能的意義[J].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09, 12(3): 227-229.
[7] 郗奉菊, 王春霞, 吳偉瓊. 社區(qū)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調查[J].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08, 6(8): 843-844.
篇6
一、引用法。
經典的名言警句、詩句、歌詞往往具有凝練典雅、含蓄雋永的特點,如能根據題意、結合寫作內容,恰到好處地加以引用,既能展示出自己豐富的積累和文化底蘊,又能增強說服力,別有韻味。
如佳作《笑談英雄之亮點》的題記:“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薄度龂萘x》歌詞有力點綴,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進了歷史,跟隨作者一起去評點英雄人物。
二、修辭法。
豐富的修辭,精美的語言,在為文章增添文采的同時,也給人賞心悅目的感受。
如佳作《五彩的幸?!罚漕}記為:“生活如花,姹紫嫣紅;生活如歌,美妙動聽;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詩,意境深遠;生活如夢,絢麗多姿。”運用一連串的比喻,詩意的表達,詮釋出幸福的多彩性,顯現出作者豐富的情感特質與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
三、哲理法。
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紛繁復雜的,有時哪怕是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會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我們如果能以題記的形式,擬寫出切合文意并富有哲理內涵的語句,不僅會使文章的立意變得高深,而且還能使讀者從中受到啟迪,引起共鳴。
如佳作《其實很簡單》的題記:“春天其實一直都未曾離我們遠去,只是我們有時太大意,忽視了它的存在。想要找到春天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心去觀察,用心去體會,春天將永遠不會從我們眼中消失。”的確,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春天,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這種深刻的人生感悟,令人信服,拓寬了文章的意蘊。
四、抒情議論法。
在題記中,以抒情議論的語句或營造意境、或渲染氣氛、或直抒胸臆、或揭示主旨,可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表達效果。
篇7
經典營銷策略
中學2011年招生策劃書
“舊書回收,讓愛飛翔”策劃書
本文由中國教育文稿編輯為您精心準備,請大家參考!
一、座談會題目:《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p>
二、座談會主題:為迎接××學院校慶50周年,特邀部分成功校友與在校的師弟師妹們歡聚一堂暢談成功之路、解說人生百態(tài)。
三、活動目的:增強校友對母校的情誼,以校友豐富的社會經驗和人生感悟,幫助我們學生開闊社會視野,認識自己,明確目標,更好的規(guī)劃我們的大學生活乃至我們今后的人生。我們通過《他們的今天,我們的明天》的座談會這個活動,以報紙的途徑向全校師生宣傳我們活動主題和意義。
四、活動的時間:(商定后再確定)
五、活動的地點:××學院(中橋校區(qū))大禮堂
六、活動的流程:
《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p>
活動的前期策劃
座談會
評選優(yōu)秀文章
會前的布置工作
座談會的過程
拉贊助
七、活動的參加人員:
1、校友代表:(待定)
2、老師代表:(待定)
3、校領導:(待定)
4、禮儀小姐:(待定)
4、校生活部、校學生記者團、學生代表(待定)
八、活動工作的分組:
(一)、主持(1名):(老師負責)
(二)、邀請嘉賓人員:(老師負責)
(三)、場地布置:1、組長(1名):校生活部部長
2、組員(4名):校生活部成員
設備調試:(2名)校生活部成員
會議流動工作人員:(4名)校生活部
(四)院禮儀小姐組:(4名)
(五)采訪組:(8名)記者團成員
(七)攝影組:(2名)記者團成員
(八)資料收集整理組:(2名)記者團成員
(九)毛筆字小組:(1名)記者團成員
(十)公關部:(2名)記者團成員
九、活動工作分配:
主持:熟悉活動的流程,準備好開場白,把握時間的分配和座談會的氣氛。
老師:聯系、邀請有關的嘉賓參加這個活動。
場地布置組長:全面負責場地的布置工作和人員的調配任務。
場地布置成員:負責裝飾、美化場地,被邀請嘉賓、工作人員和學生代表的位置安排,以及有關物品(飲用水等)的擺放。
設備調試:負責多媒體使用,室內燈光和空調的控制工作。
會議流動工作人員:負責學生進出場的秩序,協作調試人員和主持人的工作。
禮儀小姐:引導被邀請的嘉賓入座。
采訪組:采訪成功的校友和學生代表。
編輯組:主要負責對優(yōu)秀文章評選和報紙版面的排版設計。
攝影組:在會議過程的相片的拍攝。
毛筆字小組:寫橫幅。
公關部:拉贊助商
資料收集整理組:負責收集有關校友的個人資料和同學的有關心得感受的投稿等資料,選取好的資料和優(yōu)秀的文章以及圖片的整理。
十、活動內容
(一)、活動前期籌備,宣傳工作。
1、在活動前,我們會主動地跟校的領導(什么領導)了解我們校的校友,請領導幫忙請出5個對我們學生成才,可學習性的校友。請求領導幫我們聯系他們回來參加我們舉行的《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纷剷?/p>
2、在聯系校友時,把《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纷剷哪康?、流程以及初定的時間告訴校友,將策劃書以郵件的方式發(fā)給校友,并征求他們的建議。
3、與各系的學習部長聯系,請部長通知各班的學習委員,在班里派出(1名)學習能力強、文筆比較好的同學參加《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纷剷?/p>
4、聯系記者團、校生活部、書畫協會、禮堂后勤、相關的老師商議活動有關的事宜。
5、和校領導聯系,商量舉行的日期。申請好座談會的場地。
6、禮堂有固定的話筒,準備3個麥克風、準備好裝飾的盆景和飲用水、獎品。
7、場地布置組長:統(tǒng)計好到場的人數,布設禮堂的座位,保證到場的人有自己的座位。
8、派出公關部同學去進行拉贊助商。
9、將n位校友的基本信息以海報的形式放在禮堂內。
(二)活動的具體安排
1、座談會的安排
(2)、學生在2:15前到達禮堂并就坐。
(4)、會議開始時,由主持人將活動的有關內容(嘉賓介紹、活動目的、意義以及座談會的整個流程)簡述。(5-7min)
(5)、校領導講話(10min )
(6)、嘉賓暢談(75-80min)
(7)、學生與校友互動(學生以提問嘉賓回答形式)(40-50min)
(8)、主持人對座談會總結。(5min)
(9)、主持人宣布《今天我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們?yōu)榘痢纷剷Y束,并組織有問題的學生留下來與校友交流。(20min)
2、評選優(yōu)秀征文作品。(由記者團相關人員進行評選)
(1)編輯組將收集的校友的資料、優(yōu)秀文章、采訪稿、拍攝圖片和校友的部分經典語句、勉勵語句進行編輯排版。
(2)編輯部將資料排好版后發(fā)給老師去印刷。
(三)、報紙的內容介紹
(1)校領導對本次活動的題詞。
(2)部分被評選為優(yōu)秀文章
(3)校友部分的經典語句、勉勵語句。
(4)記者團的采訪稿、拍攝圖片
十、1、座談會所需的道具:
麥克風(3個)、盆景、飲用水(兩箱)、橫幅、海報、獎品(鋼筆、筆記本、證書)、音響、數碼相機。
2、道具來源:麥克風(學校借用)、盆景(學校借用)、海報(購買)、橫幅(購買)、獎品(購買)。
篇8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6―0049―01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自主學習策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發(fā)揮主觀的能動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yǎng)。
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語文寫作的興趣
傳統(tǒng)的語文寫作教學,教師僅僅為學生提供寫作相關的素材,讓學生自己進行作文寫作。這種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作為高中語文教師,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提供寫作方法,幫助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氛圍,使學生能夠充分地發(fā)揮寫作的潛能,從而自主地發(fā)揮想象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明確寫作應該是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并非為了提高成績而寫一些缺乏真情實感的作文。作文應該是學生對于身邊事物變化所產生的感悟,表達的是對生活的熱愛、理解和向往。因此,教師應該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主動意識,做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例如,教師在進行表達人生感悟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圍繞“我的四季”寫作話題,進行自主的寫作練習。傳統(tǒng)的寫作思想中四季指的是春夏秋冬,如果每一位同學都這樣進行寫作,缺乏新意。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chuàng)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將四季比作人生,進行深層次的創(chuàng)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教師應該重視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基本的社會認知能力,基于學生處于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作文的自主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高中的學生由于存在不同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學生思考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處于同一水平,教師進行語文作文的指導時,應該保持一種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對待。教師應該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真正意義上地理解寫作內涵,作文所表達的是精神層面的,并且是作者內心思想的真實表達。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寫作,避免按照老師給的思路進行表達,才能自主地進行語文能力的提升和探索,將獨特的思想感受表達出來。比如,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學生個性的差異,從而能夠順利地在課堂教學中因材施教。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安排課后隨筆練習,將生活中的感悟、理解、看法等通過隨筆的形式記錄下來。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重視對學生隨筆作文的評價,鼓勵學生養(yǎng)成寫作的習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學生建立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使學生之間能夠將內心的感悟相互分享,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由于隨筆是學生對生活中感悟的表達,因此教師應該避免嚴格規(guī)定作文提交的時間,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寫作實踐的探究。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仿寫優(yōu)秀作文的任務,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思路,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完成寫作的任務。
篇9
關鍵詞:語文教學;目標設置;赤壁賦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教學目標的本質是對學習結果的預期,學習結果的分類是教學目標分類的依據。設計語文教學目標既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師的常規(guī)工作。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的合理與否,既對整個語文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益起決定性的影響,也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設計能力的重要標尺。本文以《赤壁賦》一課的教學為例,選取兩位教師設計的不同教學目標加以分析比較,指出異同點、不足之處及改進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規(guī)定了語文課程目標。根據國內學者的觀點,一般具體體現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認知策略目標和情感目標”?!俺艘裱Z文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分類的規(guī)定,語文文言文教學目標的設置還要遵循以下幾點:1.確定文言文教學目標的核心;2.確定語文教學目標的層級;3.確定語文教學目標的序列”。
《赤壁賦》是人教版語文必修(二)第三單元中的一課,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山水游記類散文。單元教學目標要求,不但要欣賞其中描繪的自然風光,還要聯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fā)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復閱讀篇章,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語氣和韻味,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語感;體驗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現代語文課程理論認為,語文教學目標設置的重點應該放在聽、說、讀、寫技能和認知策略上。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兩位教師對于這篇課文所作的教學目標設計,看看他們是否符合以上幾點要求。
例一:
教學目標:1.掌握積累“既望、屬、如、泓、倚、愀、危、繆、賦、卒、曾”等詞。積累“清風徐來,白露橫江,如泣如訴,月明星稀,滄海一粟”等短語及狀語后置等特殊句式。
2.理解文中作者對人生意義的議論,體味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
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本文寫景與議理、抒情相結合的方式,體會本文寫景狀物用語之妙和語言極富哲理音韻和諧的特點。
例二:
教學目標:1.把握文章的感情變化,理解作者月夜泛舟赤壁而觸發(fā)的情思,體會通過主客問答手法所表現的曠達樂觀的情懷。
2.熟讀課文,學習景、情、理交融的寫作手法。
一、不同之處:
教例一中的教學目標1抓住了文言文教學的重點,即重視對文言詞語、句式的積累掌握。而例二的教學目標中則完全沒有提及文言詞語及句式的掌握,未能抓住文言文教學的重點。
二、相同之處:
二者語文教學目標的核心較為明確,目標設置符合基本的目標要求,重視學生閱讀與鑒賞技能的訓練,注重引導學生根據語境揣摩語句含義,體會精彩語句的表現力。教例一中的教學目標2和教例二中的教學目標1都明確了體味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目標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品味語言,培養(yǎng)文言語感的能力。
三、不足之處:
1.層級關系不夠明確。本單元主要學習山水游記類散文,單元教學目標要求,不但要欣賞其中描繪的自然風光,還要聯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品味作者抒發(fā)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在這一方面兩個例子中的教學目標都有涉及,較好的體現了單元教學目標的要求。但“反復閱讀篇章,體會其中的節(jié)奏、語氣和韻味,養(yǎng)成良好的文言語感”這一要求未能體現。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持之以恒地誦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能夠增強語感,促進理解,對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大有裨益。例一中的教學目標未對學生誦讀文章作出要求,未能很好的體驗單元目標要求。在“體驗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單元目標要求方面,兩個例子中的目標要求都未作出具體的表述,在這一層面未能很好地處理好目標層級關系。
2.陳述目標時措辭不夠明確具體。教例一中的目標2的“理解”、“體味”和目標3中的“培養(yǎng)”、“體會”;教例二中目標1中的“把握”,這些抽象籠統(tǒng)的詞語,是導致語文教學目標陳述含糊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在描述教學目標時應盡量避免使用這些模糊的語言,而選擇運用操作性強諸如“區(qū)分、概括”等具體可將預期學習結果表述出來的詞語。
3.個別目標的層次不清。例如教例二中目標3“培養(yǎng)學生學習本文寫景與議理、抒情相結合的方式,體會本文寫景狀物用語之妙和語言極富哲理音韻和諧的特點。”這種表述沒有明確規(guī)定是去讓學生先體會本文寫景狀物用語之妙和語言極富哲理音韻和諧的特點還是先學習寫景與議理、抒情相結合的方式,這就使教學實際中的聽說讀寫技能所蘊含的概念和規(guī)定在層次上顯得模糊紊亂。
4.教例一還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即教學目標的“定位不準”。我們可以在目標3中發(fā)現這樣一個字眼――“培養(yǎng)”。這個措辭是對“教”的規(guī)定,反映的是教師“教”的主觀愿望和結果,這種目標定位,不僅導致陳述的教學目標與自身的本質相背離,而且易于使人產生模糊的認識,不能反映學生預期的學習結果。
通過對上述兩個教例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即定位不準、要求不明、層次不清以及措辭不夠明確具體。因此為了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就要在體現四個分類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認知策略目標、情感目標)的基礎上,避免出現以上這些問題。
針對上述不足加以改進,我認為《赤壁賦》這一課比較合理的教學目標應該是:
1.積累生字新詞和狀語后置等特殊句式。
2.欣賞作者描繪的赤壁夜景,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概括作者的人生感悟。
3.闡明本文寫景狀物用語之妙和語言極富哲理音韻和諧的特點,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4.背誦課文,能說出蘊含其中的山水文化,闡明自己對自然之美的感受。
參考文獻:
[1]何更生.新課程語文怎么教[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10
【關鍵詞】現代文 閱讀教學 優(yōu)化 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為了彰顯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目標,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不外乎兩個:一個是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另一個就是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個性的養(yǎng)成和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反思新課改實施以來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我們必須探尋優(yōu)化閱讀教學新的策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了高中階段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激活文字,創(chuàng)設形象
語文教材出現在學生眼前的僅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開想象,不懂得進行再創(chuàng)造,那么出現在頭腦中的可能只是詞語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無表象組成的生動畫面。這樣就不可能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之中,不僅無欣賞樂趣可言,而且難以理解作品的意蘊?,F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馳騁想象,透過文字看到圖畫,透過語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獲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例如閱讀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蔽艺垖W生根據畫中的荷葉或生活中所見,把荷葉與芭蕾組合起來,想象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優(yōu)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于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tài)的舞臺,們穿著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地旋轉。隨著想象的馳騁,學生們進入了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變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復活。
二、注重學生的思考提問,激發(fā)主體意識
1.對重點詞句或者優(yōu)美語段提問。閱讀文章總是從詞語到句子,從句子到段落,一邊閱讀,一邊把文章的各個詞語、各個句子、各個段落的內容聯系起來,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遇到語言優(yōu)美、辭藻華麗的語段,學生往往首先是驚嘆,然后暗自神傷,接下來一步很重要,可能會有少部分學生把它抄下來,經常翻看,進而試著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這方面主要是就閱讀的實用性而言的。就閱讀教學而言,如果對部分語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響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因此,對重要語句、優(yōu)美段落的理解或質疑,無疑是閱讀的基礎。對語句、段落的隱含義的理解,一不能離開特定的語境,二不能忽略寫作的背景,切不可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在品讀課文重點句段時,尤其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精心設計問題情境。
2.對文章的主旨性內容提問。這種提問直接指向閱讀目標和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并且閱讀著力點集中在文本的重難點,具有很強的集中性,在閱讀中起到了導向作用。在閱讀中圍繞文章的主旨內容進行質疑提問,正是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為完成閱讀目標而需要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
三、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可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設身處地地感受、體驗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與情感。
1.表演式教學。對于一些故事情節(jié)豐富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的文章,可以選擇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如在教話劇《雷雨》的時候,讓一個班學生發(fā)揮想象,自己編劇,自導自演;而對另外的一個班則讓他們去觀看屏幕上的話劇,切實地加深體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比較教學效果,時教師而言,也是一種豐富。
2.體悟式教學。讓學生獨自體驗、品味、感悟文學作品的意蘊。如在教學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時,筆者首先沒有對這一作品的主題思想進行分析,只是先引導學生閱讀小說,然后在預習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作品中濃郁的湘西地方色彩,再發(fā)表對這部作品的感悟和體驗。有的學生說,文章很美,其人物形象描寫血肉豐滿、思想獨異,閃耀著人性的光輝;有的學生說,翠翠是美的化身,爺爺是善的化身;還有學生說感受到了湘西的鄉(xiāng)土風俗等等。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深入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