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范文10篇

時間:2024-04-18 03:48: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中華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中華飲食文化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中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個小孩子生下來,親友要吃紅蛋表示喜慶。“蛋”表示著生命的延續(xù),“吃蛋”寄寓著中國人傳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歲時要“吃”,十八歲時要“吃”,結婚時要“吃”,到了六十大壽,更要觥籌交錯地慶賀一番。這種“吃”,表面上看是一種生理滿足,但實際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這種形式表達了一種豐富的心理內涵。吃的文化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通過中西交流,我們的飲食文化又出現(xiàn)了新的時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講究營養(yǎng),就是一種時代進步。十大碗八大盤的做法得到了改革,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華飲食文化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碰撞中,應該有一個堅固的支點,這樣它才能在博采眾長的過程中得到完善和發(fā)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覺得,這個支點就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質,也就是中華飲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內涵。因此,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基本內涵的考察,不僅有助于飲食文化理論的深化,而且對于中華飲食文化占據(jù)世界市場也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我認為,中華飲食文化就其深層內涵來廛,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精、美、情、禮。這四個字,反映了飲食活動過程中飲食品質、審美體驗、情感活動、社會功能等所包含的獨特文化意蘊,也反映了飲食文化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密切聯(lián)系。

精。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的內在品質的概括??鬃诱f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反映了先民對于飲食的精品意識。當然,這可能僅僅局限于某些貴族階層。但是,這種精品意識作為一種文化精神,卻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地滲透、貫徹到整個飲食活動過程中。選料、烹調、配伍乃至飲食環(huán)境,都體現(xiàn)著一個“精”字。

美,體現(xiàn)了飲食文化的審美特征。中華飲食之所以能夠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這種美,是指中國飲食活動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tǒng)一,是指它給人們所帶來的審美愉悅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孫中山先生講“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將對“味”的審美視作烹調的第一要義。《晏氏春秋》中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敝v的也是這個意思。

美作為飲食文化的一個基本內涵,它是中華飲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貫穿在飲食活動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

情,這是對中華飲食文化社會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簡單視之,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社交活動。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訪。朋友離合,送往迎來,人們都習慣于在飯桌上表達惜別或歡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風波,人們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這是飲食活動對于社會心理的調節(jié)功能。過去的茶館,大家坐下來喝茶、聽書、擺龍門陣或者發(fā)泄對朝廷的不滿,實在是一種極好的心理按摩。

查看全文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著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她延綿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fā)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fā)揚光大?!皥F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查看全文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的題目是《觸摸中華魂》

同學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學會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比欢?,越是長大,我就越覺得自己還沒有學懂這句話。今天,在這兒,在這方演講臺上,我想問問所有的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祖國嗎?”也許你們會說:“當然!”然后扳著指頭說給我聽——

我知道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fā)明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56年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知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fā)展雙快又穩(wěn);

查看全文

中華民族復興心得

抗日戰(zhàn)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谷諔?zhàn)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點,不但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而且極大地改變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在抗日戰(zhàn)爭中孕育和形成的偉大抗戰(zhàn)精神,大大豐富和升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為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和精神支撐?;仡櫩谷諔?zhàn)爭的悲壯歷史,研究總結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對于新形勢下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艱苦卓絕的抗日戰(zhàn)爭孕育了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

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壯烈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在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光輝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包括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萬眾一心、同仇敵愾,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氣壯山河的英勇搏斗。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堅強核心,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組織者和鼓舞者。在中國共產黨的感召下,中華民族涌現(xiàn)出無數(shù)抗日英雄,孕育并產生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zhàn)精神。這種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這一時期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價值取向,我們認為,其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萬眾一心、共赴國難??谷諔?zhàn)爭是一場全民族奮起抵抗外來侵略的戰(zhàn)爭?!熬乓话恕笔伦冎?,特別是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面對深重的民族危難,抵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意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全面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各黨各派捐棄前嫌,一致對外;社會各界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是“妻子送郎上戰(zhàn)場,母親叫兒打東洋”的悲壯場面;五洲四海,異國他鄉(xiāng),到處有華僑華人“御外侮、挽危亡,愿為后盾”的積極行動。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

第二,不畏強暴、敢于犧牲。抗日戰(zhàn)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與帝國主義強國之間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zhàn)爭。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歷經第一、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入侵等,割地賠款,受盡欺凌,積貧積弱;而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后,一躍成為帝國主義強國,在軍事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等方面占有明顯優(yōu)勢。面對強大而殘暴的侵略者,全國人民排除一切悲觀主義和妥協(xié)投降論的干擾,堅定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念,與敵人展開殊死斗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積極開辟敵后戰(zhàn)場,廣泛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zhàn)場與日軍英勇作戰(zhàn),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無數(shù)中華兒女,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毀家紓難,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于勝利的民族精神。

第三,百折不撓、堅韌不拔。抗日戰(zhàn)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我國東北算起,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歷時十四年;從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算起,中國人民全國性抗戰(zhàn)歷時八年。這期間,抗日戰(zhàn)爭經歷了由局部抗戰(zhàn)到全國性抗戰(zhàn)的過程;經歷了從戰(zhàn)略防御到戰(zhàn)略相持,最后到戰(zhàn)略反攻的過程;經歷了從單獨抗戰(zhàn)到與世界反法西斯盟國攜手抗戰(zhàn)的過程。中國共產黨關于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總方針,為爭取抗戰(zhàn)勝利指明了方向。全國人民堅持全面抗戰(zhàn)路線,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條戰(zhàn)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了不懈斗爭。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查看全文

愛我中華的演講稿

展示中國人的雄魂,注視著這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作為一名炎黃子孫此刻正心潮澎湃,豪情激蕩。那金黃的星魂,鮮紅的底色輝映著每位中國人的肝膽。幾千年的夢想,幾千年的誓言匯成中國人心中不朽的燦爛銀河。

我們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有著火熱的拳拳報國之心,擁有著國民同心、母子同血的摯言,那鋼鐵長城中的方方塊塊就是我們千百年來無數(shù)英雄的化身。半個世紀的創(chuàng)業(yè),磨礪了我們的意志,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顯示了我們的勃勃生機,堅如磐石的國防,體現(xiàn)著我們的雄壯國威,改革開放的二十年更鑄就了我們事來的恢宏壯麗。中國——一個有著__個民族的泱泱大國,在經濟時代迅速崛起,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令人矚目。

的確,“壯士欲報國,苦膽映江河”,回望__風云,那驚濤駭浪不禁又一起撞擊著我們的心靈,這江水不再只顯其浩蕩的氣勢,似乎又給人增添了一分灼熱,一種更崇高的境界。因為這其中有太多勇士的軀體,親人的淚水和祖國的呼喚。我們忘不了那沉重泥袋下的高大身軀,忘不了災民和戰(zhàn)士在相送中的熱淚和矚托……這一切將永遠烙印在我們的心中,輝映在莊嚴的國旗下。

近日朱蓉基總理在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全第二次會議中對__年的工作作了詳細報告,而且強調指出要促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今年澳門將順利回歸,這標志著中國將全部結束殖民統(tǒng)治,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再次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

涓涓細流,終匯江河。五十六顆星辰映襯著中華民族的夢魂;五十六雙眼睛期待著中華民族的未來。我們中國人要用更壯麗的業(yè)績展現(xiàn)民族氣魄。

看那碧波萬頃的大海,風沙茫茫的草原和那密不透風的叢林,他們用各自的特色展示著中國人的雄魂壯志。

查看全文

振我中華  揚我國威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同志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振我中華,揚我國威》。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6周年;今年,是香港回歸第8周年。歷史彈指一揮間,60年過去了,中國從屈辱走向繁榮昌盛,從軟弱走向富強,從"東亞病夫"到奧運冠軍;中國,這個響亮的名字正在響徹全球、震憾著世界,可回首60年前的屈辱歷史,還是令我們感慨萬千。

俗話說,看到黃河,才知道什么叫澎湃;看到泰山,才懂得什么叫做雄偉;翻開中國近代史長長的畫卷,才知道什么叫--沉重。60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fā)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從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到1945年抗戰(zhàn)結束,這8年中,日本帝國主義殺死3500多萬中國人,使中國遭受5620多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我們無法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下南京,進行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在6周內燒殺淫掠,殺死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燒毀南京三分之一的房屋,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1940年5月,日軍對重慶進行了20天的轟炸,死傷者無數(shù),半個山城被炸毀。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本軍隊對我國華北根據(jù)地進行了100多次大規(guī)模的掃蕩,實行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我八路軍官兵傷亡10余萬人。這些血淚斑斑的罪行,僅僅是日本帝國主義幾百年侵華歷史的一小部分。同志們,歷史不能忘記,歷史,也無法忘記?。?!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為的就是汲取教訓,努力拼搏,開拓進取,創(chuàng)造我們美好的社會主義明天!

一位偉人曾經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fā)展才是硬道理",今天,我們正是沿著這位偉人設計的宏偉藍圖,向著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前進。今天,我國改革開放的春風早已吹遍神州大地,滄海桑田,神州巨變,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矗窖笊铣霈F(xiàn)了一條條白練,那是中國新一代核潛艇浮出了水面。聽,雅典的體育場上空正在回響《義勇軍進行曲》,那是中國體育健兒在摘金奪銀。瞧,太空上的點點繁星,那是中國火箭發(fā)射上去的人造衛(wèi)星。中華民族真正地走向了繁榮富強!當五星紅旗第一次在香港的上空冉冉升起時,我們自豪;當北京申奧成功時,我們自豪;當神舟5號截人飛船登上太空時,我們自豪;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更自豪。記得前段時間,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在中國人民大學演講時,說:要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是的,目前我國倘未統(tǒng)一,祖國保島--臺灣,還未回到母親的懷抱;正如郁慕明所說,"祖國倘未統(tǒng)一,同胞倘需努力";反對臺獨,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正是今天堂堂正正中國人的責任。

我是來自消防部隊一名普通的軍人,離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比較遠,可我為我是個軍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部隊擔負著防火和滅火救援的重任,可謂任重道遠,可以說那里有火災,那里就有我們消防官兵;那里有災難,那里就有我們消防官兵;前年湖南衡陽大火,我們消防官兵死傷20多人;今年梧州百年不遇的洪災,我們消防官兵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等等。我們都面對著血與火的考驗,可我們消防官兵敢于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也為祖國的強盛貢獻出一份力量。

查看全文

愛我中華演講稿—觸摸中華魂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的題目是《觸摸中華魂》

同學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學會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然而,越是長大,我就越覺得自己還沒有學懂這句話。今天,在這兒,在這方演講臺上,我想問問所有的同學們,“你們了解自己的祖國嗎?”也許你們會說:“當然!”然后扳著指頭說給我聽——

我知道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四大發(fā)明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56年民族56支花,56個兄弟姐妹是一家;

我知道香港、澳門順利回歸,經濟發(fā)展雙快又穩(wěn);

我知道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2008年奧運會申辦成功了……

查看全文

中華魂演講稿范文

愛我中華演講稿-輝煌雄壯的中華精神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書寫著她永不停息的對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著她永不磨滅的對民主富強的探尋。她延綿的歷史、燦爛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

站在時代的今天,我們回望:一個民族要獨立,要生存,要發(fā)展,不僅需要強大的民族經濟、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還需要強烈的民族自信心與自尊心,需要一種更為博大深沉的民族精神。這是支撐一個民族存在與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與精神支柱。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不衰,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

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正等待我們去發(fā)揚光大。“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我們的民族精神蓬勃向上,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

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查看全文

中華外科雜志載文主題思考

《中華外科雜志》1951年創(chuàng)刊,是中華醫(yī)學會主辦的中國外科領域創(chuàng)刊時間最早、辦刊歷史最久的權威性、高知名度的高級學術期刊,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廣泛的讀者基礎。所刊發(fā)的稿件覆蓋大外科,包括普外科、骨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燒傷科、麻醉科等學科。主題分析是指根據(jù)主題標引和檢索的需要對文章內容特征進行分析、提取主題概念的過程。具體而言就是在分析文章主題類型、主題結構的基礎上對具有檢索意義的主題概念進行提煉和取舍的過程。本文通過對2000—2010年《中華外科雜志》所刊載文章進行主題分析,以了解近些年來《中華外科雜志》刊載文章的學科側重及我國外科學的發(fā)展狀況。

1資料與方法

本文進行的主題分析主要采用2000~2010年《中華外科雜志》中被PubMed收錄的文章(PubMed尚未對《中華外科雜志》2010年發(fā)表的文章進行完全標引)。其中2000—2003年為月刊,每期80面,每年共960面;2004—2008年為半月刊,其中2004~2007年每期72面,每年共1728面,2008—2010年每期80面,每年共1920面。PubMed中僅收錄《中華外科雜志》發(fā)表的論著類文章,而《中華外科雜志》中發(fā)表的論著主要是臨床和基礎研究中科學性、先進性較好的論文,能充分反應學科前沿。這些文章在進入PubMed索引時進行了深加工,嚴格按照MesH主題詞表進行標引,相對作者標注的關鍵詞更能全面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

2結果

PubMed共收錄2000—2010年《中華外科雜志》刊發(fā)3197篇文章(其中有MesH詞標引的文章有2940篇,病例報告等沒有MesH詞標引),標引主題詞35891個(不含副主題詞),平均每篇12個。

2.1研究對象的病種分析

查看全文

中華經典文化傳承力量

誦讀經典,引領學生體悟積淀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國家主任播音員、省級媒體新聞播音員、經典誦讀培訓輔導教師朱月與本刊對話時表示,“經典誦讀”對于弘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養(yǎng)青少年的愛國情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對學生認知經典、了解國學,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這也是教師參加“中華經典誦讀網絡專項培訓”意義的重要體現(xiàn)。

傳承經典,語言“美容”成為時尚

在線學習:您認為經典誦讀在青少年語言文字教育中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朱月:通過經典誦讀傳承中華文化,在誦讀中親近經典,在親近中熱愛中華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培訓使得教師接受了專業(yè)訓練,推動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帶領學生誦讀經典;很多學校及教師把經典誦讀列入日常教學和晨讀活動中,讓先賢的思想浸潤青少年的心靈,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的審美能力、外形氣質在誦讀中悄然提升蛻變,文明儒雅之風在經典詩文的誦讀中逐漸養(yǎng)成。在線學習:您曾多次擔任誦讀類活動評委,如何看待各類誦讀活動及經典誦讀培訓?朱月:現(xiàn)代生活已經把人際交流的重要性推到了相當高度,動聽的發(fā)聲、悅耳的語音、理想的口才成為各行各業(yè)口才愛好者的迫切需要和自覺追求,語言“美容”成為時尚。提高口語表達質量的途徑有很多,朗誦是最有效的一種形式。與書畫相比,誦讀是口語和體態(tài)語的藝術化提升,代表著有聲語言的一定水準。學員參培后提升了誦讀水平,改善了語音條件,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日常話語品質,工作質量和生活質量也得以提高。因此,我認為,經典誦讀是順應時展、推動語言文化進步的一項偉大工程,而經典誦讀培訓是推進方案有效落實的重要舉措之一。在線學習:從語言文字工作層面來看,中華經典誦讀對助力推普脫貧有怎樣的貢獻?朱月:我國是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有80多種語言,普通話普及率在東西部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發(fā)展不平衡。誦讀作為一種傳播方式,需要用普通話來進行有聲語言表達。通過誦讀帶動大家積極學習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促進人員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統(tǒng)一的大市場,對實施脫貧攻堅有積極作用。具體到經典誦讀培訓項目,由于參培學員中很多都是來自偏遠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教師,他們通過培訓糾正了自身不標準的普通話語音,普通話表達更加規(guī)范。當他們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后的教學中,也將對當?shù)貙W生學習普通話起到積極的作用。

層層遞進,多角度輔導參訓學員

在線學習:您是以怎樣的方式參與到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中的?朱月:第一,幫助學員規(guī)范普通話。學員來自于祖國的天南地北,語言帶有天南地北的聲音、獨特的表達色彩和表達方式,這是各地的民俗風情、地域文化在大家的有聲語言表達中留下的痕跡。但于誦讀而言,要求以普通話進行表達。因此,在經典誦讀培訓平臺上,首先要幫助學員用普通話傳遞情感、表達文學作品,在學習誦讀中進一步規(guī)范普通話的語音語調,在普通話的聲母韻母發(fā)音、聲韻調的配合、調值、輕重格式、輕聲兒化、變調等方面做專門培訓,達到扭轉其方言語調的目的。第二,指導學員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把文字的視覺形象變?yōu)槁犛X形象。在這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大家了解聲音如何才能響亮,吐字如何才能標準、清晰、流暢,如何杜絕磕磕絆絆現(xiàn)象,如何使呼吸與朗誦朗讀協(xié)調配合,情感如何與有聲語言結合,如何掌握表達節(jié)奏,如何做到抑揚頓挫等。第三,幫助學員塑造聲音形象。比如以什么樣的技巧表達作品,怎樣給聲音造型,讓聲音更加貼合作品,更完美地表達作品等。第四,指導學員學習有聲語言的更多表達形式,拓展學員對聲音的運用,熟練把握各種題材的作品以及有聲作品的演播。在線學習:您認為什么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誦讀水平?朱月:首先,要用真情和熱情去謳歌時代和表達作品,用最真摯樸實的情感投入誦讀。其次,表達要注重理趣,從文約意豐的誦讀作品中挖掘出豐富的思想內涵,用有聲語言形象生動地傳達給受眾,使之有所感悟,受到啟發(fā),達成共識。最后,表達要生動感人。誦讀語言表達的感染力和說服力、情趣和理趣是其核心內容,關鍵在與聽眾的雙向交流中,讓受眾與誦讀者產生情感共鳴。清代文學家梁廷枏在《曲話•卷二》中說: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盡,斯為妙諦。含蓄常給人文約意豐余味無窮的美感,如果在藝術表達中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就產生了神韻,體現(xiàn)了氣質。所以愛好朗誦的人在作品呈現(xiàn)的時候要寓情于景,體現(xiàn)出詩篇的意境美。

作者:何曼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