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倡廉中促進社會和諧

時間:2022-06-23 08:10:00

導語:在反腐倡廉中促進社會和諧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障。農村黨員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干力量,要不斷強化農村黨員帶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意識,發(fā)揮農村黨員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團結帶領農村群眾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農村黨員干部的角色定位

一是思想上的“明白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特別是要認真吃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精神實質。發(fā)揮好“宣傳員”的作用,把所學及時宣傳到千家萬戶。

二是農村發(fā)展的“領頭雁”。農村黨員要真正做到提高素質學在前、服務群眾干在前、勤勞致富闖在前、急難險重沖在前、維護穩(wěn)定站在前、遵紀守法行在前、文明形象樹在前、移風易俗走在前的要求,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

三是建設中的“實干家”。依托當?shù)氐牡鼐?、資源和區(qū)位優(yōu)勢,追求實效,量力而行,做到說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

四是農民的“主心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動好身邊的每一位農民,幫助他們理清發(fā)展思路,拓寬致富門路,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凝聚和團結廣大群眾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五是群眾的“服務員”。從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做起,解決群眾最需要、最迫切、最直接的實際困難,讓群眾真正長期得到實惠。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整體素質不高、能力水平參差不齊。農村黨員隊伍普遍存在年齡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不少青壯年黨員外出務工經商,造成了基層黨組織工作對象缺失,客觀上限制了黨員作用的發(fā)揮。

二是部分黨員參與主體意識不強、自我要求有所放松。現(xiàn)實中存在部分農村無職黨員帶頭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意識不強,特別是一些年紀大、生活貧困的黨員認為自己在新農村建設中無力發(fā)揮作用而放松自我要求的現(xiàn)象。

三是個別黨員家庭成員不支持,缺乏環(huán)境氛圍。個別家庭成員不支持黨員講奉獻,影響了黨員服務奉獻的主動性。

三、解決辦法

一是針對隊伍整體素質不高、能力水平不適應的問題,一方面,把做好發(fā)展農村黨員工作作為鄉(xiāng)(鎮(zhèn))黨建工作和綜合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在農村基層黨組織普遍建立了入黨積極份子庫、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信息庫”,注重在農村致富能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等群體中發(fā)展優(yōu)秀青年入黨;另一方面,把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納入各級組織工作的重點內容,采取縣、鄉(xiāng)(鎮(zhèn))、村分級培訓,黨員大戶現(xiàn)場授課等多種形式,在農村黨員中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學習培訓活動。

二是針對參與主體意識不強、自我要求不適應的問題,在農村無職黨員中大力開展設崗定責活動,本著因事設崗、因人制宜的原則,讓農村無職黨員既“有責可擔”,又“能夠擔得起”,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對老年黨員重點發(fā)揮傳統(tǒng)教育、村務監(jiān)督作用,對貧困黨員重點發(fā)揮基礎設施管護作用,對經濟發(fā)展能力強的黨員重點發(fā)揮科技示范作用,樹立農村無職黨員的良好形象。

三是針對家庭成員不支持、環(huán)境氛圍不適應的問題,開展以帶頭遵紀守法、移風易俗、家園整潔、傳統(tǒng)美德為主要內容的創(chuàng)評活動,為農村黨員搭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互動平臺,激發(fā)黨員家庭成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勵他們共同奮發(fā)向上,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的熱情。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要充分調動農村黨員的主動性,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鞏固先進性教育的成果,建立長效機制,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