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辦法(試行)

時間:2022-03-03 04:53:00

導語:市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辦法(試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黨的十七大關于“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根據《干部任用條例》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jiān)督檢查辦法(試行)》的規(guī)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開展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工作遵循以下原則:

(一)科學規(guī)范原則

按照《干部任用條例》規(guī)定的原則、程序和紀律,以及選拔任用的干部所具備的素質、能力,科學設置測評內容指標;規(guī)范測評方法和程序,保證測評的效果和質量。

(二)發(fā)揚民主原則

充分依靠群眾開展測評工作,擴大群眾參與范圍,保證參評群眾的廣泛性、代表性,真實反映群眾公論。

(三)綜合評價原則

客觀分析測評結果,既定量分析測評統(tǒng)計數據,又定性分析數據反映出的傾向性問題,堅持以群眾意見為基本依據,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地評價選人用人公信度。

二、測評對象

(一)區(qū)縣(自治縣)黨委及其組織部門;

(二)市級各部門黨組(黨委)及其組織人事部門。

三、測評內容

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度;二是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度。具體內容設置如下:

(一)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度測評

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度測評共設置以下11項測評內容,每項內容設置“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了解”四個評價選項。

1.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堅持公布職位、任職資格、任職條件、符合條件的干部名單及工作要求等的評價;

2.對執(zhí)行民主推薦、任前考察和任前公示等規(guī)定程序的評價;

3.對按規(guī)定召開組織(干部、人事)部(處)務會議和黨委常委(黨組、黨委、黨工委)會議集體討論決定干部任免的評價;

4.對執(zhí)行干部交流、回避和職務任期規(guī)定的評價;

5.對開展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工作的評價;

6.對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相統(tǒng)一的評價;

7.對堅持“組織意圖、群眾意見、個人意愿”相結合的評價;

8.對堅持“干部品行、才能、資歷與任職崗位”相匹配的評價;

9.對選拔任用的領導干部工作實績評價;

10.對選拔任用的領導干部公眾形象評價(從思想道德素質、作風和廉潔自律方面進行評價);

11.對本地經濟社會發(fā)展(或機關單位整體工作狀態(tài))的感受評價。

(二)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度測評

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度測評共設置以下6項測評內容,每項內容設置“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不了解”四個評價選項。

1.對開展選人用人監(jiān)督檢查情況的評價;

2.對暢通群眾監(jiān)督渠道,及時受理和查處用人不正之風舉報情況的評價;

3.對防治違紀違法進行拉票賄選的效果評價;

4.對防治“跑官要官、買官賣官、許官送官、跑風漏氣”的效果評價;

5.對防治“帶病提拔”、“帶病上崗”的效果評價;

6.對防治“突擊提拔調整干部”的效果評價。

四、組織實施

在市委的領導下,由市委組織部負責組織實施測評工作。

(一)參評范圍

1.區(qū)縣(自治縣)測評參評范圍:

(1)區(qū)縣(自治縣)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領導班子成員,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以及相應職級干部;

(2)從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xié)領導班子主要領導崗位離退休的老同志;

(3)第(1)項范圍以外的黨委全委會成員,紀委常委,黨委、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人大常委會、政協(xié)工作部門和內設機構主要負責人,人大、政協(xié)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人,鄉(xiāng)(鎮(zhèn))、街道黨政主要負責人,鄉(xiāng)(鎮(zhèn))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人民團體、派、工商聯(lián)主要負責人,有關事業(yè)、企業(yè)單位主要負責人,市派駐區(qū)縣(自治縣)的行政事業(yè)機構主要負責人;

(4)第(3)項所列單位的部分副職領導成員,人數為第(3)項所列人員的1/5;

(5)干部群眾代表:包括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機關一般干部,各領域各行業(yè)群眾代表。

以上(4)、(5)項參評人員隨機抽取確定,其中(5)項參評人員不低于參評總人數的50%。

2.市級各部門測評參評范圍:

(1)本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及相應職級干部;

(2)從正職領導崗位離退休的老同志和近兩年離退休的其他廳局級干部;

(3)內設機構正副職、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

(4)處級非領導職務及其以下干部群眾代表。

市級各部門各類參評人員總數原則上不低于100人,其中(4)項參評人員不低于總數的40%。單位總人數不足100人的,全體人員參加。

(二)測評方法

1.每年結合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對全市區(qū)縣(自治縣)和市級各部門開展測評。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或結合巡視工作,適時開展測評。

2.每次測評工作開展之前,由被測評單位組織人事部門組織測評參與人員學習《公務員法》、《干部任用條例》等選人用人政策法規(guī),增強測評的實效。

3.具體實施測評工作采取召開大會的方式進行。被測評單位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報告本單位干部選拔任用及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的情況,測評票的發(fā)放、回收和統(tǒng)計由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負責。

(三)測評統(tǒng)計

1.計算“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率”和“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率”的公式同為:

選擇“滿意”項總數+選擇“基本滿意”項總數

滿意率=×100%

填寫選項總數

2.計算“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滿意率”的方式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滿意率”與“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滿意率”之和的平均數。

3.“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滿意率”達到80%,且群眾“滿意”選項率大于“不滿意”選項率的,為群眾滿意單位;“選人用人公信度測評滿意率”達到70%、低于80%,且群眾“滿意”選項率大于“不滿意”選項率的,為群眾基本滿意單位;未達到以上比例要求,經調查了解,用人不正之風較為嚴重的,則為群眾不滿意單位。

五、結果運用

(一)運用測評結果健全選人用人機制

根據測評結果,綜合分析全市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存在的問題,深入查找根源,健全制度機制,不斷提高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防治用人不正之風工作的滿意度,增強各級黨委(黨組)及組織人事部門的公信力。

(二)運用測評結果指導整改、嚴肅紀律

根據綜合分析的結果,及時向被測評單位反饋意見,肯定成績,指出差距,督促完善改進措施。對被確認為群眾不滿意的單位,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對因領導不重視、工作不規(guī)范等原因造成滿意度低的,責令限期整改;對違反《干部任用條例》及相關規(guī)定的,堅決予以糾正,問題嚴重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運用測評結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先評優(yōu)提供依據

被確認為群眾不滿意單位的,其黨政領導班子原則上當年度不得評為先進領導集體(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組織人事部門主要負責人當年年度考核原則上不得確定為優(yōu)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