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變化趨勢分析

時間:2022-02-23 12:04:00

導語:公務員考試申論變化趨勢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總結近幾年申論考試命題發(fā)展的趨勢,我們認為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部分將有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具體為:

(一)題型越來越豐富化

從2014年到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申論考試雖在命題形式上有一定差別,但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三段論”模式。這種三段式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原則,一般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整理、歸納、概括、綜合;二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三是對問題、對策進行論證。一般情況下是通過三個問題來體現(xiàn)?!叭握摗钡哪J蕉嗄瓴捎?,考生的應對已經模式化了。并且很難考查出考生的真實能力,改變題型結構勢在必行。同時題目要求也會有變化,可能會變?yōu)椤岸稳龁枴?、“二段二問”?;蛘吒纱唷耙欢稳龁枴保菬o論提問形式怎么變,申論考核內容都不會發(fā)生本質變化。

第一,從題目的整體結構方面來看,是由“概括主要問題(主要內容)——解決問題——申論論述”的形式向“概括主要問題(主要內容)——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申論論述”的形式轉變。就山東省申論考試而言,2014年以前是以四個題目的形式出現(xiàn),雖然在題目數(shù)量上與上述結構形式沒有達到一一對應,但是從考查的側重點上來看,是完全與“概括主要問題(主要內容)——解決問題——申論論述”的模式相符合的。2014年以后,山東省申論考試題目的設置變成了五個題目,其考查的目的更加明顯,注重了概括、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2014年,山東省申論考試題目也是五個題,真正完成了向“概括主要問題(主要內容)——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論論述”形式的轉變。2014年山東省申淪考試依然沿襲了2014年的命題精神,注重多種能力的綜合考查,使題目難度加大,導致很多考生不適應這種新題型,失分很嚴重。

第二,從題目的具體類型看,可以說是靈活多變。以概括題目為例,2014年、2014年中論考試要求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2014年要求概括給定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2014年要求用簡要的文字概述材料的主要內容;2014年要求寫一份對爭論雙方觀點的共識和焦點的概括。以論證題目為例,2014年的申論文章屬于材料作文,指定標題;2014年變成限定主題式的自擬標題作文;2014年又發(fā)生變化,變成評論文;2014年要求寫一篇限定副標題,自擬主標題的議論文;2014年是在兩個給定題目中任選一個寫一篇文章。通過上面的表述,我們看到,山東省申論題型的變化是靈活多樣的。這些變化充分說明了山東省申論考試也在緊隨著公務員申論考試改革的大趨勢,進行不斷的改革。

第三,從題目的數(shù)量看,前幾年的山東申論考試一般為4道題,但從2014年的的山東省申論考試開始共有5道題,可是歸納起來5道題的實質性內容不外三大方面(以2014年山東省申論為例):其一,第一題的“寫摘要”與第二題的“找關鍵詞”實際是概括題型;其二,第四題的“找原因”與第三題“提煉兩種理念”,實際是提出對策的題型;其三,第五題要求寫文章實際是寫論說文章。山東省申論的5道題與一般3道題的考察方式沒有本質區(qū)別,但卻因為內容寬泛,增加了答題的難度。

第四,從具體的題目要求看,分析部分成為題型變化的主要陣地。從2014年開始,山東省申論考試增加了分析型題目,從題型的分類來看,是傳統(tǒng)的分析原因型,沒有像2014年中央、國家機關那樣先把解決問題的對策提了出來,讓考生在判斷考,試大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分析理由。2014年繼續(xù)沿襲,依然出現(xiàn)了分析型題目,變化是規(guī)定了分析的數(shù)量,不能少于四個,難度有所增加。由此可見,分析部分成為山東省申論考試題型變化的主要陣地。對于分析問題能力考查的重視,加大了試題的難度。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復習備考時,加強對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這方面的訓練,擴大閱讀面,多讀一些涉及社會熱點問題的文章,進行有效的知識儲備。

例如: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供報考省直機關考生使用)申論(一)第三題:

給定資料5—8表明:感恩意識的匱乏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社會問題。從大學校長的“特別提醒”,到大學生是否“不知感恩”的激烈爭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文化及道德教育的某種缺失,暴露出這種結對資助的形式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請你就此做一個評論。

要求:評析集中,詳略得當,字數(shù)不多于350字。(滿分20分)

(二)越來越強調對部分給定材料的把握

因為材料越來越長,而且題型越來越豐富,近年來山東省申論考試部分題目的作答不要求對全部給定材料進行總體把握,而是建立在對部分材料進行深刻把握的基礎上。

例如: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供報考省直機關考生使用)申論(一)第二題:

給定材料4提到:“有些人認為,資助乃高尚之善舉,不應求取回報,若附加任何感恩條件,就是‘道德要挾’、‘道德綁架’,就是滿足道德虛榮心的假仁假義”。你是如何看待“附加條件的資助是‘道德綁架’”這個問題的?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字數(shù)控制在300字以內。(滿分15分)

因此,我們可以預測,2014年山東省公務員申論考試仍可能以這種對部分材料的把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