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文言文訓練范文
時間:2023-08-24 17:42: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三語文文言文訓練,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熟知“考綱”,有效教學
高考命題是以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為依據(jù)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要想高考考得好,師生首先要熟悉“考綱”,知道高考語文要求考查的六個層級:A.識記(默寫常見名篇名句);B.理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重要句子含意,理解常見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及翻譯);C.分析綜合(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D.鑒賞評價(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對文本的某種特色做深度的思考和判斷);E.表達應用(正確使用詞語,辨析并修改病句,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寫作);F.探究(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同時,在熟知“考綱”基礎上,對各部分知識“有的放矢”地教學,不滿堂灌、不重復講,使高考復習變得有效,學生學有所得。今年我校高三語文備課組在每次月考結束后,都召開月考質(zhì)量分析會,分析試卷組成、學生答題等,并及時調(diào)整復習策略,真正做到“查缺補漏”。如在省一模中,學生解答古代詩歌閱讀第9題時得分較低,原因是學生分不清“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概念,針對這一情況,高三語文教師在講析試卷時就專門對“詩歌鑒賞”開辟專題,強化該知識點。
二、備熟學生,分層教學
高三語文復習很容易陷入老師大量講解、學生大量練習的“怪圈”,大量講述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疲憊;而大量練習尤其是一些偏難訓練,又會消耗學生熱情和信念,給人以勞而無功、學無所成之感。于是,很多進入高三后準備好好學習語文的考生在一次次無效訓練及考試低分的打擊下,逐漸喪失學習語文的信念與激情,情緒日益低落,陷入簡單應付甚至放棄語文學習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想方設法喚起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提高語文復習有效性的重點是備熟學生,運用“少教多學“策略,對學生進行分層,針對不同程度學生制定不同學習目標。例如,針對考一本的學生,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可以進行拔高和提升;針對考二本的學生,教師在講授知識時就只須講清講透ABCD四個層次題目,并對E層次題目有所點撥。這樣學生就能夠聽得懂、學得會,語文復習應試的成功幾率就很明顯,學生就會擁有成就感。
三、歸類練習,舉一反三
在二輪復習中,學生常常存在這種問題:“一講就會,一做就錯”。通過梳理分析,發(fā)現(xiàn)普遍的問題是未能靈活運用知識、答題沒有思路、語言表達能力差。據(jù)此,教師應以考綱為據(jù),結合學生實際,目的明確、重點突出地引導學生進行歸類練習:
1.論述文文本閱讀的復習要掌握規(guī)律 明確論述文干擾項常設陷阱有:斷章取義、強加因果、張冠李戴、無中生有、指鹿為馬、夸大縮小、說法絕對、答非所問、曲解原意、以偏概全。如2013年全國新課標卷Ⅱ第1題B項說“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作為鳳屬的是跟鳧一般大的紅眼睛水鳥”而原文的表述為“似鳧而大”,這就犯了曲解原意的錯誤。此外,做論述文文本閱讀題要強調(diào)不能憑空想答案,一定要先讀題,然后帶著問題讀文本,用勾畫法在文本中找出相應的答題信息區(qū),再與各選項逐一比對后選出答案。
2.文言文復習重點是提高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學生記熟高考大綱要求的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并借助范文復習,使之了解古今漢語差異,掌握古今異義文言詞和特殊文言句式,了解一詞多義、通假字和詞類活用等特點;作翻譯練習,一定要忠實原文,以直譯為主、意義為輔,不可隨意增減或引申;譯文字句要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及用語習慣,對古文在語法上的省略作必要補充。如2013年湖南卷第9題(1)“備與亮非就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痹摼涫÷粤恕耙灾T生意待之”的主語“劉備”,翻譯時應該補出。同時在做文言文選擇題時也要講求方法,例如第4小題用代入法,把加點詞語帶入文中翻譯,秉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該字的翻譯是否正確。
3.古代詩歌閱讀復習要掌握鑒賞方法和答題思路?搖重點教會學生“看題目、看作者、看注釋、看意象、看煉字、看情感”這六法。在理解詩歌內(nèi)容基礎上認真審讀題目,理清答題思路,歸納答題的步驟。如2013年福建卷第6題“⑴請簡要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煉字型”題,在答題時一定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進句中,并結合全詩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時分三步:①解釋該字句中含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怎樣意境,或表達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