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質疏松的癥狀和治療范文
時間:2023-11-06 17:23: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年骨質疏松的癥狀和治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過去,骨質疏松多發(fā)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然而,由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骨質疏松越來越趨于年輕化。例如室內工作時間長,經常喝咖啡、抽煙、喝酒、喝碳酸飲料等,這些都是極易造成骨質疏松的誘因。
骨質疏松沒有明顯的癥狀,易被忽視,當出現(xiàn)骨折時再進行防治為時已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要特別留意一些骨質疏松發(fā)出的“警報”,要及早預防骨質疏松。一旦患有骨質疏松,要進行積極的治療。
骨質疏松的早期癥狀
牙齒松動。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的狀態(tài)也開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來越低,導致牙槽骨不堅固,牙槽骨骨質疏松就很有可能發(fā)生。
指甲變軟。由于骨質疏松患者的骨質會流失,所以會引起指甲變軟。
體重下降。大約有7%體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內會出現(xiàn)骨質疏松,而骨質的丟失會增加骨折的風險。
身高下降。骨質疏松會造成脊椎前傾、背曲加劇,身高會因此下降。這種現(xiàn)象常常被老年人忽視,以為是人到老年的自然現(xiàn)象。
走路不穩(wěn)。骨質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肌肉能力隨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會隨之下降,走路會感覺東倒西歪、站立不穩(wěn)。
皮膚變薄。當皮膚較之正常皮膚變薄時,也提示著骨質疏松。這是因為身體內的鈣質參加全身所有組織器官細胞代謝,同時也具有營養(yǎng)皮膚及治療皮膚病的作用。缺鈣會導致骨質疏松,同時也會傷及皮膚。
骨骼疼痛。以腰背痛為主,并沿著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時疼痛減輕,長時間站立或久坐會使疼痛加劇,并有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疼痛加重的現(xiàn)象。
活動能力減退。發(fā)現(xiàn)關節(jié)活動發(fā)僵,伸展身體時出現(xiàn)不適,感到容易疲勞,雙下肢發(fā)沉、動作緩慢。
骨質疏松隱匿性很強,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嚴重到一定程度甚至引起骨折時才能意識到其強大的威力。因而,骨質疏松被稱為“沉默的殺手”。預防骨質疏松,越早越好。
骨質疏松的預防
預防骨質疏松首先應保持足夠的體力活動。要有計劃地參加戶外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量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來定,至少堅持每天30分鐘、每周3~5次的體育鍛煉。預防骨質疏松還可以多注重鍛煉平衡能力,比如通過做操、單腿站立、頻繁踮腳、閉目重復上述動作等,鍛煉神經肌肉的協(xié)調性。這些鍛煉對于預防跌倒、降低骨折風險都有幫助。需要提醒的是,鍛煉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用力造成損傷。有些動作例如半蹲、爬山、上下樓梯等,對于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患者是不適合的。
在生活習慣和飲食上,要盡量做到生活有規(guī)律,要多攝入含鈣質以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多曬太陽,促進鈣質吸收。同時,還要避免對骨骼健康有損害的行為,如抽煙、酗酒、大量飲用咖啡等。
同時,還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預防性的藥物,如服用補鈣藥物和維生素D。絕經后的婦女,還可采用激素替代療法,補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丟失。
骨質疏松的治療
通常情況下,骨質疏松分為原發(fā)性、繼發(fā)性兩種。在診斷為骨質疏松之后,還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骨質疏松是否為原發(fā)的,有沒有導致骨質疏松的疾病、藥物等。如果是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在治療骨質疏松的同時,還應該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
骨密度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定期復查,可以動態(tài)觀察骨密度的變化,監(jiān)測療效。其他方法如X線、CT、MRI、ECT等也可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但是,往往在較為嚴重時才能發(fā)現(xiàn)。為此特別提醒大家早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并定期復查。
篇2
[關鍵詞]骨質疏松;患病率;發(fā)病率;市場規(guī)模;認知度;就診率
[中圖分類號]R9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7)11(b)-101-02
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指全身性骨量減少及骨組織微結構改變,從而導致骨脆性增加及易發(fā)生骨折的一種常見的、全身性的骨代謝疾病。一般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續(xù)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他原因不明的特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中以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最為常見。
1 資料與方法
本次調查依據(jù)南方醫(yī)藥經濟研究所關于骨質疏松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和“消費者認知態(tài)度和醫(yī)生就診情況的訪問調查”結果,推測骨質疏松市場走勢并分析其用藥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患病率、發(fā)病率及其他分布情況
資料顯示,1997 年我國骨質疏松患者數(shù)為8 400萬人,患病率為6.5%,發(fā)病率為1.26‰;2001年患者數(shù)增加至8 826萬人,患病率為 6.8 %,發(fā)病率為 1.27‰[1]。同時對發(fā)病率的年平均增長率進行計算(主要考慮年齡對發(fā)病率的貢獻),結果顯示,2000~2030年是中國高速老齡化的階段,骨質疏松發(fā)病率的年平均增長率呈快速增長的勢頭,骨質疏松用藥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地域分布顯示,華南和東北地區(qū)患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2];年齡分布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患病率有所增高[3,4]。同時由于女性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急劇持續(xù)減少而導致患病率加速上升,女性的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見圖1。
2.2 市場規(guī)模
國內骨質疏松市場規(guī)模從1999年開始一直保持上升趨勢,特別是2004年和2005年增幅明顯,分別增長了20.1%和31.8%;雖然2006年略有回落,但也有15.6%的增幅,全年規(guī)模達75億元;根據(jù)年平均增長率在15%以上,并結合霍爾特(Holt)雙參數(shù)線性指數(shù)可推算2007年將有87億元的銷售規(guī)模,市場潛力巨大(圖2)。
2.3 終端使用態(tài)度情況
通過對骨質疏松的市場調查,對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和重慶5個城市的50名醫(yī)生的郵寄問卷訪問和370名有效消費者的不定點街訪,得出以下結論:
2.3.1 消費者方面人們對骨質疏松的認知度和預防、治療意識都不強,有待教育提高。只有36%的被訪者會在癥狀出現(xiàn)后去醫(yī)院就診(圖3)并得知患骨質疏松癥。大部分消費者不清楚自己缺鈣或患有骨質疏松癥。通過非醫(yī)院渠道獲悉自己患有骨質疏松癥的被訪者中有86%不會選擇去醫(yī)院就診,只在癥狀明顯的情況下才會去醫(yī)院就診。同時在得知自己缺鈣或患有骨質疏松癥的人群中有71%的人會采取“運動”作為治療手段,而在藥物治療方面,62%的人選擇補鈣,使用其他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的較少(16%)。
2.3.2 醫(yī)生方面根據(jù)門診量,5個城市共有49位醫(yī)生(占總數(shù)的98%)認為該科室每周門診的骨質疏松患者人數(shù)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就癥狀而言,腰背疼痛是骨質疏松最常見的癥狀,占96%。骨折和脊柱變形(駝背)也是骨質疏松的常見癥狀,占60%以上。指甲變軟、變脆和易裂等癥狀則相對較少見。結果與高發(fā)病率的論點相符,同時也印證了患者無明顯癥狀不去醫(yī)院的現(xiàn)狀。見圖4。
2.4 藥物使用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臨床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主要有鈣制劑、降鈣素、雙膦酸鹽類、維生素D3類、激素替代療法、雄激素和中成藥7種。其中鈣制劑、雙膦酸鹽類和維生素D3類是主要的使用類別,3類合計占總體市場的90%以上,同時也是醫(yī)院臨床的一線用藥;而零售市場基本是以鈣制劑為主導,瓜分了80%的市場;激素替代療法存在副作用的爭議性使其使用頻率相對緩慢減少;中成藥因起效速度平緩、藥理機制不清晰,故現(xiàn)階段大多作為輔助治療用藥,主要是以補肝益腎、健脾養(yǎng)胃、活血通脈的藥物為主,潛力有待開發(fā),具體各個類別的主要使用藥物見表1。
未來的研發(fā)將在膦酸鹽的更新?lián)Q代、激素類的萃取、新化合物的合成等方面各有側重,諾華、羅氏、輝瑞、葛蘭素史克及日本各大藥企紛紛關注該類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fā),也表明他們對該領域的投資回報有較強的信心。
[參考文獻]
[1]樸俊紅,龐蓮萍,劉忠厚,等.中國人口狀況及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和發(fā)生率[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2,8(1):1-7.
[2]楊定焯,張祖君,徐家林,等.中國五地區(qū)中老年人群脊椎骨折患病危險因素比較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22(2):121-123.
[3]李寧華,區(qū)品中,朱漢民,等.中國部分地區(qū)中老年人群原發(fā)性骨質疏松患病率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5):275-278.
[4]李寧華,區(qū)品中,楊定焯,等.中國部分地區(qū)中老年人群骨密度與飲食習慣的相關分析[J].現(xiàn)代康復,2001,5(9):100-101.
篇3
【關鍵詞】 骨質疏松;注射型唑來膦酸鹽;生活質量;骨代謝指標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3.107
骨質疏松是我國中老年的常見病, 是一種以骨量減少、骨組織微觀結構破壞導致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統(tǒng)退化性病變[1], 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疼痛、骨折、駝背, 約占我國總人口的7.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 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 對國人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成為人類的一大挑戰(zhàn)。唑來膦酸是一種新型的三代含氮雙膦酸鹽的抗骨質疏松藥, 是靜脈給藥的雙膦酸鹽類, 1年靜脈給藥1次, 避免口服類雙膦酸鹽類藥對食管的不良影響及服用的不便, 可通過降低骨轉換生化指標, 增加骨密度, 成為近年來骨質疏松治療研究的熱點。本文旨在通過觀察注射型唑來膦酸鹽治療骨質疏松的臨床療效, 以期優(yōu)化現(xiàn)有治療方案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將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入組標準的114例骨質疏松患者作為觀察對象, 按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7例。觀察組中男12例(21.05%), 女45例(78.95%), 年齡63~85歲, 平均年齡(75.8±5.6)歲, 病程2~13年, 平均病程(6.7±2.5)年;對照組中男10例(17.54%), 女47例(72.46%), 年齡60~85歲, 平均年齡(76.4±6.3)歲, 病程2~11年, 平均病程(6.5±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病例入選標準 ①符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中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骨痛癥狀且伴日常生活功能受限;②入組前3個月內未服用過影響骨代謝的藥物;③排除癌癥、骨折活動期(
1. 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鈣劑與活性維生素D治療, 鈣爾奇D 600 mg/次, b.i.d., 阿法D 膠丸1粒/次, q.d., 連續(xù)服用1年,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給予注射型唑來膦酸鹽靜脈滴注治療, 5 mg/次, 點滴時間應>30 min, 1次/年, 12個月后評價臨床療效。
1. 4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進行腰背部疼痛VAS評分, 采用雙能X-ray骨密度測定儀測定腰椎骨密度及髖部骨密度。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治療后腰背靜息痛、腰背前屈后伸痛、腰背翻身痛VAS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
3 討論
唑來膦酸鹽屬于含氮雙膦酸化合物, 為第3代的雙膦酸鹽, 是目前藥理活性最強的二膦酸鹽, 通過靜脈給藥后, 可優(yōu)先聚集于高骨轉化部位, 選擇性地作用于骨骼中破骨細胞中反式異戊二烯延長酶, 從而抑制破骨細胞活性, 抑制骨吸收, 恢復骨骼吸收和生成之間的平衡, 然后再被緩慢從骨骼組織釋放入全身循環(huán)系統(tǒng), 經腎臟代謝排除, 臨床安全性良好, 且給藥方便, 避免第2代雙膦酸鹽的嚴重胃腸道不良反應較高的缺點, 其在骨質疏松治療應用被國內外學者廣泛報道。2012年, 法國國家衛(wèi)生管理局更新了關于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的指南推薦, 唑來膦酸鹽可作為髖部骨折之后骨質疏松的首選藥物[1]。黃永明等[2]研究顯示, 唑來膦酸鹽的鎮(zhèn)痛效果強于口服阿侖膦酸鈉, 起效速度更快, 給藥后2周骨痛癥狀明顯緩解, 使患者更快的恢復自理, 減少了臥床時間, 從而減少了因疼痛長期臥床引起廢用性骨質疏松的惡性循環(huán)。治療依從性是影響藥物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 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種基礎疾病, 服用藥物數(shù)量種類較多, 需長期服用, 且患者對骨質疏松治療重視度不高, 影響抗骨質疏松治療的依從性, 研究表明, 口服雙膦酸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治療1年后有50%左右的患者未定時用藥, 且隨著時間的延長, 依從性會越來越低, 而唑來膦酸1年注射1次, 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唑來膦酸的主要不良反應為發(fā)熱、肌肉疼痛、鼻塞流涕、頭痛和關節(jié)痛等輕微副作用, 多在給藥前3 d出現(xiàn), 3 d后一般可自行緩解, 無需特殊處理, 或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zhèn)痛藥物干預, 安全性良好, 但在臨床應用時應把握其適應證, 蔣元斌等[3]在使用唑來膦酸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時, 1例Ⅰ型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患者在治療后6周出現(xiàn)截癱癥狀, 因而, Ⅰ型骨質疏松性腰背痛患者需慎重唑來膦酸, 可能引起患椎再壓縮風險所致。由于唑來膦酸通過腎臟排泄, 因而, 腎功能重度損害是唑來膦酸應用的禁忌證, 只有當內生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時才可使用唑來膦酸, 且靜脈滴注前后給予充分的水化。
綜上所述, 在常規(guī)鈣劑及維生素D治療的基礎上再給予注射型唑來膦酸鹽能夠有效緩解腰背靜息痛、腰背前屈后伸痛、腰背翻身痛, 提高腰椎骨密度及髖部骨密度, 且治療過程無嚴重不良反應,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Briot K, Cortet B, Thomas T, et al. 2012 update of French guidelines for the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postmen.Pausal osteoporosis.Joint Bone Spine, 2012, 79(3):304-313.
[2] 黃永明, 徐逸生, 肖春生, 等.密固達對骨質疏松患者中短期生存質量的影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 2012, 18(12):1105-1108.
篇4
骨質疏松根據(jù)病因可分為原發(fā)性骨質疏松,如老年性骨質疏松、絕經后骨質疏松等;繼發(fā)性骨質疏松,如甲亢性骨質疏松、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等;原因不明的特發(fā)性骨質疏松。其主要癥狀有:疼痛,以腰背部多見;駝背,它是由于骨質疏松造成椎體變形而引起的,是臨床上的重要體征之一;骨折,骨質疏松最嚴重的后果是骨折,常見部位包括髖部、胸腰椎、橈骨遠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老年人本身骨質疏松,容易發(fā)生骨折。由于老年人對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經發(fā)生骨折,但未感到明顯疼痛,不及時就診,容易耽誤治療。因此,老人跌倒,不能認為沒有疼痛就不會發(fā)生骨折,只要跌倒就要及時就診。
一般來說,骨質疏松一旦出現(xiàn)明顯的疼痛癥狀時,骨骼中的骨量已經丟失30%~50%以上。此時骨破壞大于新骨的生成,骨骼中的礦物質減少,骨骼中的骨小梁變細、變脆或發(fā)生斷裂從而導致上述癥狀。此時單純服用鈣劑效果往往不太理想,需要綜合治療骨代謝失衡,不僅要促進骨生成,同時也要阻止骨流失,這樣才能有效控制骨質疏松。
如何預防骨質疏松,延緩其進程呢?建議老年人做到以下4點:
1.生活有規(guī)律,戒煙限酒;
2.不偏食,要攝入足量的含鈣質以及各種維生素的食物,多喝牛奶非常有必要(編者注:牛奶每100毫升含鈣約120毫克,一瓶250毫升的牛奶,含鈣約300毫克。每天喝2瓶牛奶可補充600毫克,加上每天攝取的食物中含鈣約400毫克,一天的鈣攝入量可達1000毫克);
3.加強鍛煉,平時經常有計劃地參加戶外活動,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運動量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來定,同時要經常曬太陽;
4.服用一些預防性的藥物,一個人每天需求鈣的量是1000毫克,而根據(jù)我國飲食習慣,每天攝入鈣的量是400毫克,遠遠低于正常需求,因此可適當?shù)胤醚a鈣藥物和維生素D。
篇5
■ 補鈣等于治療骨質疏松
鈣的攝入可以減緩骨量的丟失,改善骨礦化,但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時,應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目前并沒有充分的證據(jù)表明單純補鈣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因此,治療骨質疏松不單單只是補鈣,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患者應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骨質疏松中心規(guī)范治療。
■ 喝骨頭湯能夠預防骨質疏松
骨頭湯中的鈣含量有待確定。同時骨頭湯里大量的脂肪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預防骨質疏松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少油少鹽,不宜多吃高蛋白質和咖啡因的食物。
■ 骨質疏松癥與年輕人無關
骨質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年輕人同樣需要注意。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意味著人體中的骨礦儲備越多,到老年發(fā)生骨質疏松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
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節(jié)食減肥,體重降下來的同時,給骨骼也埋下了隱患。減肥是減掉體內脂肪,不要同時減掉骨骼的重量,最好通過適量運動來保持體型。
■ 老年人治療骨質疏松癥為時已晚
很多老年人認為骨質疏松癥無法逆轉,到了老年期治療已沒有多大效果,為此放棄治療。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盡早接受正規(guī)治療,以預防骨折,提高生活質量。
■ 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癥靠自我感覺
多數(shù)骨質疏松癥患者在初期都不出現(xiàn)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發(fā)現(xiàn)骨質疏松癥不能靠自我感覺,更不要等到發(fā)覺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都應定期去醫(y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以幫助了解骨密度的變化。
■ 患骨質疏松癥無需看醫(yī)生
骨質疏松是慢性疾病,常常被忽視,高危人群應該及時到附近正規(guī)醫(yī)院的骨質疏松中心接受診斷和治療。對于已經確診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接受??漆t(yī)生的綜合治療。
篇6
1、什么是骨質疏松癥?分為哪幾類呢?
骨質疏松是一種退行性疾病,被稱為“靜悄悄的非傳染性流行病”。雖然早在1885年歐洲病理學家Pommer就提出了骨質疏松的概念,但199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骨質疏松研討會上,才給骨質疏松一個明確的定義: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全身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骨強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容易導致骨折的全身骨骼退行性疾病。
骨質疏松癥有三種類型: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的骨質疏松癥,就是常言所說的“人老骨脆”。
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由于其他疾病或藥物等因素所誘發(fā)的骨質疏松癥,如內分泌改變、糖尿病,長期應用強的松、地塞米松、考的松等糖皮質激素藥物,長期應用抗癲癇藥物等導致的骨質疏松。
特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多見于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多半有遺傳家族史,女性多于男性。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fā)生的骨質疏松也屬于特發(fā)性骨質疏松。
2、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機理是什么?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和運動的杠桿,由外層皮質(骨密質)和內層松質(骨松質)組成。骨松質就是骨小梁,如同海綿,內有骨髓,它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即老骨不斷被吸收,新骨不斷生成。正常人大約35歲之前,骨生成多而骨吸收少,骨皮質不斷增厚,骨小梁變致密,骨骼發(fā)育到最強壯時期,達到一生中最高骨量。之后,由于破骨細胞的吸收增加,成骨細胞功能的衰減,骨吸收漸漸多于骨生成,也就是骨丟失和骨重建處于負平衡,骨皮質漸漸變薄,骨小梁漸漸變細甚至斷裂(實際上是一種“微骨折”),骨髓腔逐漸增大,逐漸就形成了骨質疏松。
3、引起骨質疏松癥的相關因素有哪些呢?
骨質疏松雖然是人體老化的自然現(xiàn)象之一,難道我們對就它束手無策了嗎?不是的。讓我們看看引起骨質疏松的相關因素中,哪些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哪些是人力能夠改變的,在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前提下,發(fā)揮人的能動性去預防它,阻止它的快速發(fā)展,這是我們應該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
無力改變的因素是:
(1)、性別:骨質疏松鐘愛女性。一是因為女性天生骨骼較小較輕,二是因為雌激素對骨代謝有保護作用,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少,可以加速骨吸收,因此就更容易發(fā)生骨質疏松。
(2)、年齡: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xiàn)象。
(3)、家族史: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骨質疏松癥有明顯的遺傳性。
(4)、種族:身材高大的女性及亞洲女性有較高的患病率。
能夠改變的因素有:
(1)、吸煙和大量飲酒:煙酒可以導致性腺功能衰退影響鈣的吸收。
(2)、營養(yǎng)因素:俗話說:“錚錚鐵骨鈣當家”。長期低鈣飲食、挑食、節(jié)食、素食、對奶類制品不能耐受、長期飲用咖啡或濃茶的人,較易發(fā)生骨質疏松。
(3)、運動:骨骼需要抗衡地球引力而承受一定的壓力,使其變得強壯。例如制動臥床9個月,等于骨骼老化近10年。相反,過度運動也對骨骼有損害。
(4)、接受光照:光照使人體合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鈣劑吸收。
4、骨質疏松有哪些臨床表現(xiàn)?
(1)疼痛。
這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
(2)身高變矮、駝背。
多在疼痛后出現(xiàn)。脊椎椎體的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它又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是脊柱的中段――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更容易壓縮變形。我們??吹?,人老了就變矮了,甚至“彎腰駝背”了,這都是骨質疏松造成的結果。
(3)骨折。
這是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4)呼吸功能下降。
本來老年人多數(shù)有不同程度的肺氣腫,脊椎壓縮性骨折造成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換氣量明顯減少,致使患者出現(xiàn)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5、骨質疏松的診斷方法有哪些呢?
199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小組提出了骨質疏松的診斷標準和診斷方法。退行性骨質疏松癥診斷一般并不困難。依靠臨床表現(xiàn)、骨量測定、X線片及骨轉換生物化學的指標等綜合分析即可判斷。其中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因此,骨量測定就顯得格外重要,再結合生物化學檢驗,就可以確診了。
6、骨質疏松癥防治的理念和建議有哪些呢?
(1)預防骨質疏松最正確的態(tài)度是“未雨綢繆”
骨質疏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明智之舉是從幼年時就要注意強壯骨骼,35歲以后就開始有意識地去預防。女性尤其應該注意,不少中青年女性對時裝、化妝品、減肥的關注,遠遠超過對可能會發(fā)生的骨質疏松的關注,寧愿花時間去研究時裝和化妝品,卻不舍得拿出時間到大自然中活動活動,曬曬太陽,或者在家中搭配一些對補鈣壯骨有益處的飲食,以為骨質蔬松是老年人的事兒,離自己還遠著呢。事實并非如此。35歲以后,骨代謝開始呈現(xiàn)負平衡,骨吸收大于骨生成,45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測量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質情況,積極做好預防工作。
(2)治療骨質疏松的態(tài)度應該是“亡羊”急需“補牢”
如果已經發(fā)生了骨質疏松,不能聽之任之,不能讓“窟窿”繼續(xù)增大,盡力阻止骨折的發(fā)生。骨質疏松患者需要終身服藥:鈣劑、維生素D、抑制骨吸收的藥物如合成鮭魚降鈣素,或使用促進骨形成的藥物,女性患者可適量補充雌激素。用藥治療必須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3)飲食和運動永遠是防治骨質疏松的最佳良藥
實踐證明,長期臥床的老人盡管補充許多鈣和維生素D,但他們的骨質疏松照樣發(fā)展;宇航員的飲食中并不缺鈣,但他們在失重狀態(tài)下大量丟失鈣而造成的骨密度下降,需在返回地面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這是因為戶外運動一方面可以接受光造、增加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另一方面適量的負重和運動可以刺激骨組織對攝入體內的鈣及其他礦物質的利用和吸收,保持骨骼健康。
篇7
【關鍵詞】補腎活血方;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臨床
【中圖分類號】R24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185-02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問題,老齡化成為人們不能忽視的問題。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加,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發(fā)病率處于不斷上升的趨勢,骨折、疼痛、畸形等并發(fā)癥給老年患者造成身體上的嚴重影響,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給其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也給社會造成了不利影響。骨質疏松屬于慢性全身性骨代謝性疾病,在老年人及絕經期后婦女中較為常見。骨量逐漸減少是患者發(fā)病后的顯著特征,從而患者的骨微結構慢慢發(fā)生改變,骨脆性增加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同時還出現(xiàn)身高縮短和腰背疼痛等癥狀。骨折及其他全身骨骼疾病在患者身上極易發(fā)生,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很嚴重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患者,將60例骨質疏松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各30例患者。其中觀察組男性為20例,女性10例,年齡在50―75之間,平均年齡(62.5±2.1)。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在45―85之間,平均年齡(65±2.3)。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臨床表現(xiàn)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給對照組患者服用骨化三醇片,每日服用2次,碳酸鈣D3片口服,每日2次,一次服用1片。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補腎活血方進行治療, 服中藥補腎健脾活血方:羊藿、熟地黃、鹿角霜、生姜、肉蓯蓉、龜板、生黃芪、鹿銜草、雞血藤、當歸、杜仲、三七、陳皮等,水煎服,早晚2次。
1.3 療效判斷標準:治愈:指疼痛消失,骨密度檢查發(fā)現(xiàn)骨密度增加。有效:疼痛得到明顯的緩解,且對骨密度檢查發(fā)現(xiàn)骨密度沒有下降。無效:治療前后比較疼痛未消失,骨密度檢測無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x2檢驗;對比以P
2結果
兩組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30例,治愈患者2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6%。對照組患者治愈15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上述兩項指標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群常見疾病之一,在最近幾年內患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所以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要予以重視,要將研究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這個課題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年人身體機能和免疫力處于逐漸減弱狀態(tài),會產生骨量下降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誘因更加復雜化。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不良飲食營養(yǎng)、生活環(huán)境以及生活方式都會導致骨量下降,同時伴隨著骨強度降低。體內缺乏激素及鈣和維生素也會產生骨吸收障礙,最終導致骨量降低。在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上認為骨質疏松癥屬于“骨痹”、“骨痿”等范疇,患者主要病機為腎精虛少、骨髓化源不足、血運無力而成血瘀、經脈不暢等。因此,中醫(yī)治療的主要原則就是以補腎壯骨和活血通絡為主,要想改善這些癥狀,就必須將腎中精氣充盈。后經現(xiàn)代醫(yī)學證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理原因為腎精不足導致的骨髓、腦髓失養(yǎng)和淤血。骨髓、腦髓失養(yǎng)導致患者下丘腦-垂體- 靶腺軸調控發(fā)生異常,因信號傳導通路不暢而導致細胞因子不能順利通過。淤血使得患者骨小梁內微不能正常循環(huán),從而影響細胞物質之間的交換,血液中鈣及營養(yǎng)物質不能正常進入骨骼被其吸收,最終引發(fā)骨骼失養(yǎng)的現(xiàn)象。骨質疏松的基本病機為腎虛血瘀,腎虛為本,血瘀為標。在本文臨床實驗中使用的補腎活血方在補腎的基礎上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的鹿角膠和羊藿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癥狀,白術和山藥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從人體內部開始進行調節(jié),有利于人體健康。水蛭、莪術和三棱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這些藥合用可明顯提高骨密度和骨礦含量,減少老年人骨折發(fā)生率和骨折次數(shù)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老年糖尿?。还琴|疏松;鮭魚降鈣素;鈣爾奇;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0年04月到2012年12月收治140例老年糖尿病并骨質疏松患者,男58例,女82例,平均年齡為(663±61)歲,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在70%~81%之間。所有患者都符合以下診斷標準:患者出現(xiàn)負重性疼痛、周身疼痛和自發(fā)性的腰背疼痛等癥狀。對于其他疾病和糖皮質激素造成的繼發(fā)性骨質疏松患者進行排除。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占7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平均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等基本資料上沒有明顯的差異性,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對照組患者給予鈣爾奇D進行口服治療,600 mg/d頓服;治療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鮭魚降鈣素進行治療,鮭魚降鈣素50U肌內注射,2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24周,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骨密度等進行觀察。②療效標準:顯效指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沒有出現(xiàn)疼痛癥狀;有效指的是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有所改善,有輕度的疼痛感;無效指患者經過治療后的臨床癥狀和疼痛情況都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③選用軟件SPSS 160對觀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χ2對計數(shù)資料進行檢驗,使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療效的總有效率為54.3%,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1.4%,兩組治療方法在臨床療效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
3 討論
老年糖尿病并骨質疏松治療療程較長,老年人群服用的依從性較差,因此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治療療效造成了影響。鮭魚降鈣素能夠對甲狀旁腺素起到抑制作用,通過對機體鈣、骨代謝和磷水平的調節(jié),能夠對骨質平衡起到改善作用,能夠在提高治療療效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3]。通過上述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治療療效的總有效率為54.3%,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的總有效率為91.4%,兩組治療方法在臨床療效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性(P
參 考 文 獻
[1] 張文揚,陳茂義溫腎壯骨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吉林中醫(yī)藥,2011,11(07):186187.
篇9
由于絕經、年齡增加或運動損傷、炎癥、代謝內分泌等疾病,使骨組織中的鈣丟失、骨中孔隙增多、機械性能下降,容易骨折,這就是老年骨質疏松癥。骨質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質疏松的嚴重并發(fā)癥,輕微的動作或損傷即可引起骨折,給老年人帶來莫大痛苦,甚至致殘、致死。所以骨質疏松的診斷、防治有著重要意義。骨質疏松的主要臨床癥狀是腰背痛或比較廣泛的骨關節(jié)痛、軟組織抽搐(即抽筋,尤以小腿肌肉抽筋最明顯)、骨折以及逐漸出現(xiàn)的駝背和身長縮短等。
鈣平衡的重要性
由于骨質疏松一個重要原因是骨組織中的鈣丟失,那么維持鈣平衡、合理補充鈣劑就顯得非常重要。什么是鈣平衡呢?人體內鈣的總量男性約為1 500克,女性約為1 000克,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齒內,其余的1%分布于血液、肌肉、神經和各種軟組織中。因此,我們通常就把骨骼中的鈣平衡作為體內總的鈣平衡。
但近期發(fā)現(xiàn),細胞外液中的鈣平衡對于個體生存更重要,這是因為鈣在細胞信號傳遞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器官水平上,維持細胞外液中鈣動態(tài)平衡的主要是骨骼、腸道和腎臟,同時也就是這些結構對鈣進出細胞外液的流動起調節(jié)作用。
一般來說,當食物中攝入的鈣比較少時,機體將增加破骨細胞的作用,骨質中的鈣將重吸收入細胞外液,使細胞外液中鈣離子濃度保持恒定;當膳食攝入鈣增加時,成骨細胞顯優(yōu)勢,在同一部位重新形成骨質而重建鈣的儲備。
但是,因為老年人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下降,婦女從絕經期開始一直到老年,腎臟對鈣的排泄增加,使絕經后婦女對鈣的需求增加,這些使機體維持細胞外液鈣動態(tài)平衡的能力下降,骨骼中骨質重吸收增加,再加上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骨細胞的作用逐漸衰弱,骨質重建不全,最終導致了骨質疏松和骨折的發(fā)生。
人體需要補多少鈣
在幾項持續(xù)3~4年的針對骨密度的研究中,每天補充鈣1~2次,每次500~600毫克,通常以鈣劑的形式補充,與對照組人群相比,鈣補充組的人群髖部骨質丟失顯著減少??偟膩碚f,維持體內鈣平衡所需要的鈣,首先是從日常膳食中攝入足夠的鈣。如果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鈣不足以滿足需要時,還是要額外補充鈣劑。我國鈣的適宜攝入量(AI)標準是:18~50歲的成人800毫克/天,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1 000毫克/天,但2002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居民平均膳食鈣攝入量為389毫克/天,因此50歲以上中老年人額外補充鈣劑還是需要的。
補鈣對骨質疏松的治療有益
由于骨質疏松是一個復雜的、多因素參與調節(jié)的病理過程,因此治療首先要分清病人是哪一類型的骨質疏松,對因治療并輔以有關藥物及鈣劑,而非單純使用鈣劑就可以治療。目前,在與年齡相關的骨質疏松癥治療中,常選用某些抗骨吸收藥物(如雌激素、降鈣素、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雙膦酸鹽等)和鈣劑聯(lián)合應用證明,補鈣能使抗骨質疏松藥物的療效最佳化。
篇10
【關鍵詞】 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骨痹;骨痿;中醫(yī)內治法
Advances of internal Chinese medical therapy in senile osteoporosis
ZHAO Dong,ZHANG Bo-xin, DAI Qi.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enile osteoporosi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orders among the aged and severely threats the health and life quality of the senior population. In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of senile osteoporosis has obtained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our clinic practices. According to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invigorating kidney to strengthen bone, nourishing spleen to benefit energy and promoting circulation to dredge collaterals ar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guidance for senile osteoporosis. With improved recognition and detailed clinical study,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nal therapy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of this disease have been applied more broadly. Early prevention and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medications are essential steps to slow dow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senile osteoporosis, as well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health of the senior population.
【Key words】 Senile osteoporosis; Bone rheumatism; Bone fistula; Internal treatment with Chinese medication
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老齡化,“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率也逐年升高,嚴重的威脅著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骨質疏松癥 (Osteoporosis syndrome,OP)是骨量減少伴有骨組織微結構破損所致的骨脆性增加,易發(fā)生微創(chuàng)性或無創(chuàng)性骨折的系統(tǒng)性骨胳疾病。臨床癥狀多為腰部及四肢的疼痛、畸形、肌肉抽搐等。骨質疏松癥早期癥狀并不明顯,經常被忽視為勞累或體力下降所致,少有系統(tǒng)診治,致使老年人群骨折的危險性顯著增加。
目前骨質疏松癥尚無公認的根治方法,故防大于治。中醫(yī)文獻中雖無“骨質疏松癥”病名,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應歸屬于“骨痿”、“腰痛”、“骨痹”、“虛勞”等范疇。文獻經典中也有大量的相關記載。近年來許多研究者依據(jù)古籍經典,結合臨床實踐,對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辯證分型、治法方藥進行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本文則對近年來收錄于CNKI-CHKD中,有關中醫(yī)內治法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相關文獻進行了系統(tǒng)回顧。
1 中醫(yī)內治法對骨質疏松癥病因病機的認識
1.1 腎精虧虛,骨失填充 《素問•上古天真論》日:“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四七,筋骨堅,發(fā)長極,身體盛壯……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腎氣實,發(fā)長齒更……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發(fā)墮齒槁……七八,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fā)去?!盵1]《內經》中的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人體生長發(fā)育到衰老的生理過程,也說明了腎精盛衰與人體骨質堅韌程度的密切關系?!端貑?#8226;六節(jié)藏象論》:“腎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充在骨”,又“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腎之所合也;髓者,精之所生……髓強則骨強”[1] 。
中醫(yī)基礎理論認為“腰為腎之府”,而腰痛作為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從另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腎精虧虛是骨質疏松癥的根本所在。
1.2 脾胃失調,生化無源 脾胃為人體的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受納腐熟,布散水谷精微達四肢百骸,故稱“百骸之母”。《素問•生氣通天論》云:“是故謹和五味,則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shù)廊绶?長有天命” [1]?!端貑?#8226;玉機真臟論》曰:“五臟者,皆稟氣于胃,胃者,五臟之本也[1] ?!?/p>
脾胃后天之精可以補充腎臟先天之精,濡養(yǎng)筋骨。若脾胃失調,則精微不布,脈絡無充,四肢不得濡養(yǎng)而骨質空虛;或氣化失司,氣不行血,血不化精,則新骨不生?!鹅`樞•決氣篇》云:“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則骨屬屈伸,泄?jié)刹焕勊岫鷶?shù)鳴” [2]。表述了脾胃失司則牽連于骨的道理。
《素問•痿論篇》與《靈樞•根結篇》亦有治療痿癥,獨取陽明的觀點??梢?脾胃虛弱對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也有相當?shù)挠绊憽?/p>
1.3 瘀血阻絡,致痛不通 骨質疏松最常見最主要的癥狀即腰部及肢體的疼痛,且疼痛持久、痛定不移,正符合瘀血致痛的特點?!鹅`樞•本藏》有云:“血和則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jié)清利矣?!盵2]清•唐容川認為:“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則周身作痛,以其堵塞氣之往來,故滯障而痛,所謂痛則不通也[3] ?!?/p>
骨質疏松癥多發(fā)于老年人,臟腑功能衰退,氣血不足。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脈中,使經絡不通、氣血不暢。瘀血一旦形成,不但在局部產生疼痛癥狀,而且加重氣血運行障礙,營養(yǎng)物質不能濡養(yǎng)臟腑,筋脈骨骼俱失其養(yǎng),進一步增加了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癥狀。
亦有學者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病機為本虛標實,以肝腎虧虛為本,瘀血為標[4]。瘀血既為病理產物,又為致病因素,所以活血祛瘀在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防治的方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4 肝失疏泄,無以濡養(yǎng)
眾所周知,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相生。肝主筋,腎主骨,筋骨相連?!杜R證指南醫(yī)案•瘺•鄒滋九按》曰:“夫痿證之旨……蓋肝主筋,肝傷則四肢不為人用,而筋骨拘攣[5]?!?/p>
肝臟與腎臟緊密的關系使得在肝臟出現(xiàn)病理變化時,必然殃及至腎臟,因此若肝失條達,陰虛內熱,熱動生風,筋脈抽搐,筋病及骨;若肝失疏泄,脈絡凝塞,骨失所養(yǎng),骨質不堅。
2 中醫(yī)內治法對骨質疏松癥的辨證論治
針對上述4種常見的病因病機,治療方法也大致分為以下4種。臨床應用則更為靈活,多以這4種辨證為主,結合患者自身體質及其他因素,變化量裁,具體應用。
2.1 腎精虧虛,故以益腎填精為法,強健腰膝 《難經•十四難 》云:“五損損二骨,骨瘓不能起于床……損其腎者,益其精[6]?!崩夏晷怨琴|疏松癥的治療方法中以選用益腎填精法的研究最多?;蛴贸煞阶们榧訙p,或是自擬補腎強骨之劑,均收到了良好的療效。盧巍等用自擬補腎健骨湯對80例45~70歲的老年女性進行了臨床觀察,認為補腎健骨湯不但對骨質疏松癥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明顯小于雌激素類藥物[7]。李陳鳳應用右歸飲對60例中老年患者進行了研究,經過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疼痛癥狀消失,復查骨密度測定,所有患者的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8]。周麗珍等觀察了40例老年患者,應用通補強骨湯,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且骨密度及血骨改素顯著增加[9]。類似的研究還有,昝強等人選用了強骨湯[10];孫湘用加味左歸丸[11]等益腎填精之法,同樣得到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常用的藥物包括羊藿、骨碎補、巴戟天、杜仲、補骨脂、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或主補腎陰、或主補腎陽、或陰陽雙補,益精填髓。
2.2 脾胃失調,故以健脾和胃為法,以養(yǎng)先天 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勝衰論》中提到:“形體勞役則脾病,……脾病則下流乘腎,……則骨乏無力,是以骨痿。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太陰少陰,此陰盛陽虛之證[12]?!蓖瑫r還提出了脾胃并重的治療大法,成為了后世健脾益胃治療骨質疏松的理論依據(jù)。脾胃論治的方法重在健脾,或輔以益氣,或兼以化濕。主要涉及的方藥有 參 苓白術散、八珍湯、四君子湯、溫膽湯、二陳湯等,隨證加減[13-16]。經臨床研究證實,對以脾虛癥狀明顯的骨質疏松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癥狀改善顯著。常用的藥物包括人參、黃芪、升麻、白術、茯苓、山藥、大棗、甘草等健脾和胃,益氣化濕。
2.3 瘀血阻絡,故以活血祛瘀為法,通調脈絡 血瘀是骨質疏松癥的致病因素,同時又是病理產物,瘀阻經絡,必然加重病情。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曰:“不能達于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漸” [17]。以上可見,血瘀是骨質疏松癥的加重因素[18]。各種導致瘀血的成因或多或少會影響到骨質疏松癥的病理變化。故在治療過程中,除了注重活血祛瘀,也應注意消除產生瘀血的機制。針對瘀血阻絡,劉擎國用自擬益腎活血湯治療了21例患者,有效率達76.19%[19]。羅世東等選用桃紅四物湯為基處方對67例脊柱骨質疏松患者的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20]。常用的方劑還包括桃紅湯、身痛逐瘀湯等活血祛瘀的方劑[13、21]。主要的藥物有桃仁、當歸、三七、丹參、紅花、赤芍等。
2.4 肝失疏泄,故以補肝養(yǎng)血為法,肝腎同補 《張氏醫(yī)通 》有云:“氣不耗,歸精于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于肝而化清血?!盵22]由此可見,在補腎益精外,補益肝血同樣對本病有重要的意義[23]。臨床所用的治療方法中,單獨治肝的方藥較少,多為上述3中治療的同時酌情加減,故肝腎同補,疏肝健脾或是養(yǎng)血柔肝。代表的方劑有十全大補湯、參茸補血湯量裁等[24]。
總之,中醫(yī)辨證論治,即充分的考慮到骨質疏松癥的共性-腎精虧虛,又照顧到了患者個體差異--陰虛,陽虛,脾虛,肝郁。臨床實踐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多的患者會是幾種證型兼而有之,偏重不同。應用中醫(yī)理論,治療骨質疏松癥,已被大量的基礎實驗及臨床實踐證實,可以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減少骨折發(fā)生率。如能早期預防,提高人們對本病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便能更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真正的節(jié)省社會醫(yī)療資源。
參 考 文 獻
[1] 何永,馬君,何敬華.黃帝內經素問.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2:2,35,11,69,143.
[2] 劉更生.靈樞經.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10:136,31,173.
[3] 唐容川著.劉新點校.血證論.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9:91.
[4] 邵波.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江蘇中醫(yī)藥,2004,25(10):15-16.
[5] 葉天士著.臨證指南醫(yī)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5,7:525.
[6] 牛兵占.難經譯注.中醫(yī)古籍出版社,2004,4:56.
[7] 盧巍,褚小剛,彭太平.補腎健骨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江西中醫(yī)藥,2004,35(259):27.
[8] 李陳鳳.右歸飲為主治療骨質疏松癥60例.廣西中醫(yī)藥,2003,26(5):28.
[9] 周麗珍,馬元.中醫(yī)通補法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作用機制研究.中國臨床康復,2003,7(1):74-7.
[10] 昝強,朱超,屈強,等.強骨湯治療腎虛型骨質疏松癥56例.陜西中醫(yī),2006,27(8):957-8.
[11] 孫湘.加味左歸丸治療骨質疏松癥腰背痛臨床療效觀察.中醫(yī)骨傷科雜志,2002,10(5):36-7.
[12] 文魁,丁國華.脾胃論.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8.
[13] 王和群.中醫(yī)辨證治療骨質疏松癥療效觀察.內蒙古中醫(yī)藥,2007,(3):2-3.
[14] 鞠華,許秀芳,岳端亭.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辨治.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4,16(3):213-4.
[15] 袁瑛,袁兵.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治療.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6,12(2):204-5.
[16] 李暢居,辛俊平,鄧淑鈴.骨質疏松的中醫(yī)藥干預進展.中國熱帶醫(yī)學,2006,6(8):1468-70.
[17] 王清任著.周計春點校.醫(yī)林改錯.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11:53.
[18] 趙治友,鄔亞軍.骨質疏松癥的中醫(yī)辨證思路與治法研究.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31(3):275-6.
[19] 劉擎國.益腎活血湯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21例.河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18(5):63-4.
[20] 羅世東,鄧振中.中醫(yī)藥治療脊椎骨質疏松所致腰背痛67例.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6(4):43-4.
[21] 劉晉河.糖尿病性骨質疏松與消渴兼證“骨痿”及其中醫(yī)治療.中國臨床醫(yī)生,2006,34(6):11-2.
[22] 張璐著.張氏醫(yī)通.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