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研究性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8: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研究性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小學研究性學習計劃

篇1

關鍵詞:高中學生;高中化學;學習積極性;有效策略

現(xiàn)代教學不僅要求提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求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而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實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其中一個應該引起教師高度重視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積極的學習知識點,學生的學習效率才能得以提升。本人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化學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有助于調動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在此與大家分享。

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

為了有效調動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實現(xiàn)方式的多樣化,教師不僅要通過外界的一些方法與技巧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要采取一些措施,使學生從內心對化學學習產生激情。本人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也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人認為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對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

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通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目前高中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認識來講,部分學生能夠意識到化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不僅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而且是一門對生產生活也產生重要影響的學科,學習化學學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而部分學生則對化學學科沒有十分清楚的認識,只知道進行化學學科學習是為了應對高考,因此,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進而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化學學習理念,進而從學生的內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教師的教學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學生的學習也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因此教師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該引起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

不同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在沉悶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即便學生原本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也會因為受到特定環(huán)境的影響,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變得較為低落,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注重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那么,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也會逐漸活躍起來,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受到化學課堂教學的樂趣,愿意積極主動去思考,進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會高漲。在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積極性,主動的去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升。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興趣也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一個有效途徑。高中化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物感興趣,那么,他就能夠積極主動的去關注該事物,主動的研究該事物,進而有更多的收獲?;瘜W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學生的學習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學習上,也不應該被動的對知識點學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積極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點,積極主動的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高中化學教師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有助于化學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本人在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的過程中,注重將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化學學科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體會到化學學科學習的魅力,進而使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在沒有教師催促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去思考、研究。

四、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為了有效增強高中學生的化學學習信心,教師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一些學生的化學成績較為優(yōu)異,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也積極性較高,而另外一些學生的化學成績一般,尤其是一些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嚴重困難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學好化學這門學科的信心??梢姡瑢W生是否有學好化學學科的信心,直接影響到學生化學學科學習的有效性。這就啟發(fā)廣大高中化學教師,在激發(fā)學生的化學學科學習積極性的過程中,要注重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學習信心人手。

教師要鼓勵學生樹立學好化學學科的信心,讓學生明白只要努力并且掌握有效的方法與技巧,學生一定能夠有效的掌握化學知識點,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學生只有樹立了學習化學這門學科的信心,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學習,切實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五、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味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采用“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結果整個化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教師自然難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F(xiàn)代教學要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提升課堂教學活躍度的同時,也使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點。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就注重通過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達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目的。例如:本人針對講解的知識點,對學生設置一些問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學生積極的展開小組討論,學習積極性被很好的激發(fā)。

六、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篇2

關鍵詞:中小學建筑 抗震性能 分析 優(yōu)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73+.31文獻標識碼:A

由于學校的特殊功能,且人口密度高,流動量大,所以在學校建筑設計上多以砌體結構為主,多采用大跨度開間、大門窗,外挑式走廊,抗震性能差,甚至沒有抗震措施。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了特大地震,在受災嚴重縣市的5 979所中小學中,倒塌的校舍建筑約占29%,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災區(qū)校舍倒塌36 572 m2,。占校舍總面積的26%,專家分析,我國歷次大地震死亡人員總數(shù)的95%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所致。

我國是個多震國家,中小學人群自救能力差,對學校建筑抗震能力的提高成為急需研究的課題。對于現(xiàn)有學校建筑安全性和抗震能力劃分等級,對于將要建設的學校建筑嚴格按照最新的抗震標準建設。

一、汶川地震中三種常見建筑框架結構分析:

1、砌體結構。汶川地震中砌體結構的建筑遭受了非常嚴重的損壞。主要表現(xiàn)為:塌陷、墻面斷裂、樓板脫離并掉落、橫豎墻連接處、樓梯間及配件被破壞。在用非韌性材質組成的砌體結構中,安裝約束構造柱和圈梁柱和圈梁,可提升砌體的延伸性。例如:位于白鹿鎮(zhèn)中心小學的一幢砌體結構教學樓。在做了七級抗震設防后,在八級在地震作用下墻體雖然有裂縫,構造雖然嚴重損壞,但實現(xiàn)了“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標的。

2、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汶川地震倒塌的房屋中也有一部分采用了框架結構的建筑,但多為單跨框架,外接挑式走廊,并無支撐柱。這種構造的走廊由于沒有抗震防震設置,成為抗震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地震中會導致救生通道被破壞,無法實現(xiàn)自救,從而導致重大傷亡。

3、底框磚混結構。中國經常用于多層建筑結構。這樣的房屋是由底架和上部磚房2種不同負荷和抗側力體系所構成。因房屋底層縱橫承重墻少、跨度大,上部縱橫墻多,跨度相對小,這種結構的房屋底層豎向支撐力度不夠。上下層墻體受力性相差太大,豎向剛度分布不均。在地震震動下,往往因房屋下層結構剛度小,在房屋底部容易產生集中變形,降低了結構的抗震性能,導致結構的破壞。因此,在底框磚混結構設計中,應避免由于垂直結構剛度突變而降低結構的抗震性能。

二、待建學校建筑,要加強各環(huán)節(jié)抗震研究設計工作和監(jiān)管力度。

1、正確進行建筑物的選址。避開地震多發(fā)帶建造建筑物,把學校建筑設計在相對安全的區(qū)域,是避開地震災害和保障生命及建筑安全的關鍵。

2、加強各個設計環(huán)節(jié)

校園整體規(guī)劃設計中首先要確定教學樓與操場的空間關系,能將師生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帶作為首要因素,當大震來臨時,學生可用較短的時間迅速地撤離到大操場。

目前我國學校建筑結構的防震設計方法和抗大震性能設計方法較匱乏、缺乏經驗。使中小學建筑的防震減災性能缺乏保障性依據(jù)。因此,需要研究人員根椐中小學教學樓現(xiàn)有的設計特點和其抗震、防震經驗教訓,制定適合我們中小學校的設計、規(guī)劃方案,大膽創(chuàng)新設計理念、創(chuàng)造出合理的防震減災建筑措施,使其具有高抗震性能,提高教育工程的質量,避免災難重演。例如教室的平面觀念的變化。在不降低教室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縮短教室開間寬度、增大進深??稍O計成正方形的房間或水平矩形教室;中國現(xiàn)有學校建筑法規(guī)為5層以下,小學建筑層數(shù)不能超過3層,中學建筑層數(shù)不超過4層,并且對提高結構抗震能力有明顯提高和改善。

在汶川地震中由于缺少必要的、有效的支撐和連接,損壞最嚴重就是外挑式走廊結構,在今后的中小學建筑的設計中應避免這種結構設計。

樓道是救災關鍵設備之一,樓梯間應具有良好的采光;樓梯間的一旦破壞,就直接切斷了人員的逃生通道。最好設計樓梯的中間位置;內廊式建筑在滿足建筑功能和規(guī)范要求的前提下應盡量增加樓梯間的數(shù)目,如從2部樓梯增加到3部,用以提高疏散速度,縮短逃離時間。

在這次地震中,框架結構的抗震性能表現(xiàn)較好,若能保證施工質量,框架結構可以實現(xiàn)預期的中震和大震抗震性能目標。但框架結構的內外裝飾飾面、圍護結構、填充墻的破壞嚴重,仍然造成了較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在今后的抗震設計中,應重點加強圍護配件、填充墻與主體框架的構造研究。設計人員可以參考“最牛校長“葉志平的實例。

三、抗震加固的施工技術方法

關于抗震加固的施工技術有許多,抗震加固施工的基本要求,抗震加固首先要遵循我國現(xiàn)有行業(yè)標準及各項施工規(guī)范,符合加固設計要求。一是在施工過程中,要確保建筑構件及原建筑結構間表面的完整清潔無損,并能固定結合一起運轉。二是若發(fā)展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與加固設計不一致的情況要停止施工,與設計單位會商更正。三是對建筑進行加固時,要確保施工安全,不要出現(xiàn)裂縫、歪斜、坍塌等現(xiàn)象,尤其是在拆改結構和替換構件的時候。本文以單層和多層磚混結構建筑為對象展開論述。

1.加設圈梁法

主要有鋼筋混凝土圈梁及型鋼圈梁2 種。

2.鋼筋混凝土柱法

這是提高房屋建設整體搞倒塌水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炷恋牡燃墢姸炔荒苄∮贑20、尺寸一般控制在240×180mm2至300X150mm2,在縱方向上采用4Ф12 或者4Ф14 的鋼筋,箍筋Ф6,間距控制在150-200mm;如果是扁柱的話,柱的寬度要小于700mm、厚度控制在l00mm 左右,在房角處宜用600mm 等邊角柱,它的厚度要大于110mm,縱方向上的鋼筋要采用12Ф12,并排放置,箍筋是Ф6,間距控制在200mm;在樓蓋標高以上500mm、以下500mm 處,間距控制在lOOmm 以內。外加柱要和墻體緊緊相連,要在墻體上每隔500mm 就裝上脹管螺栓和錨筋等,同時在外加柱地坪高和墻體的大放角的地方設置銷健和錨筋,和墻體相連。外加柱和墻體相連的鋼筋和錨鍵要按照以下要求來設置:一是拉結鋼筋Ф12 長要大于1.5m,在墻體的外面布置,拉結筋連接外加柱與橫墻,錨固長要大于拉結筋直徑15 倍,并且外加柱和橫墻上的孔洞要用混凝土灌實。二是錨鍵截面是240mm×180mm,進入墻體的深度180mm,錨鍵要用4Ф12 與Ф6 箍筋,而且要和外加柱澆灌。三是壓漿錨桿在柱橫墻內錨固長度要大于35 倍錨桿的直徑,錨漿要用水砂漿調和配置。四是錨筋要用高于M2.5 的實心磚墻體、Ф12 鋼筋,錨孔直徑Ф26,錨固入墻深度控制在150~200mm 的范圍內。

3.鋼拉桿法

砌體建筑在地震后墻體外倒、屋架、梁端外撥時,通常采用拉桿對墻體進行加固。一般情況下會采用鋼筋拉桿與小尺寸鋼筋混凝土拉梁。鋼拉桿直徑一般大于Ф14,對于橫墻內的鋼拉桿應該位于兩個外縱墻之間或圈梁內。單面內走廊拉桿在走廊兩側的墻上錨固,縱橫墻端部設置鋼拉桿的長要大于兩開間。同時,鋼拉桿的質量等級為I 級鋼筋?;ɑ@螺絲用成品,不能用非建筑結構用品。

4.梁、柱的外包加固法

外包加固法是我國建筑領域內一般采用比較多的加固方法。

參考文獻:

[1] 霍林生,李宏男,肖詩云,王東升.汶川地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震害調查與啟示[J].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 2009(05)

[2] "5.12"汶川地震房屋震害研究專家組.“5·12”汶川地震房屋建筑震害分析與對策研究報告[J]. 四川建筑. 2009(S1)

篇3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college learning resources information surplus problem and failure in personalized resources recommendation for learners. In view of the research enlightenment of e-commerce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model, this paper tries to apply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echnology to college learning resources for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of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echnology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the project-based recommendation system model process, 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of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technology in the college learning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case analysis and proposes the improvement method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

關鍵詞:學習資源;協(xié)同過濾算法;個性推薦

Key words: learning resources;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lgorithm;recommendation

0 引言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到來,信息無限膨脹,目前高校網絡學習資源平臺不斷完善以及使用系統(tǒng)讀者越來越多,海量數(shù)據(jù)資源,使得高校師生在平臺搜索資源效率急劇下降,面對大量的搜索結果信息常常無法快速而精準選擇到有用信息。目前用戶在學習資源平臺查找學習資料主要通過搜索技術,最經常使用的是關鍵字搜索,這種被動式搜索無法根據(jù)用戶偏好特征主動推送客戶感興趣學習資源,影響客戶選擇價值資源效率。個性化推薦技術應用正解決了傳統(tǒng)被動式檢索問題,個性化推薦系統(tǒng)正是一種嶄新的智能個性化信息服務方式,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或通過對用戶個性特征、行為習慣、個人偏好的等個性化特征分析,精準地向用戶推送感興趣的信息和服務的推薦技術。鑒于此,文章系統(tǒng)描述了個性推薦系統(tǒng)技術以及其工作原理。

1 協(xié)同過濾推薦技術概述

2 協(xié)同過濾推薦技術算法實現(xiàn)過程

針對高校學習資源,比較適合采用基于項目協(xié)同過濾技術,基于項目之間相似度計算可以離線進行,這個提升了用戶對系統(tǒng)響應速度。而且不同客戶共同購買的商品數(shù)比較小,所以商品之間計算相似度,速度會更快。協(xié)同過濾個性推薦系統(tǒng)實現(xiàn)過程主要包括三個不部分,第一是收集數(shù)據(jù)源,第二是計算產品或用戶相似推薦算法,第三是推薦用戶或推薦產品。推薦系統(tǒng)把用戶模型中興趣需求信息和推薦對象模型中的特征信息匹配,同時使用相應的推薦算法進行計算篩選,找到用戶可能感興趣的推薦對象,然后推薦給用戶。如圖1所示。

2.1 信息源收集

高校學習資源,主要包括圖書,文獻,雜志,論文等,圖書館保存有學生和教師借閱圖書和文獻記錄,則可以篩選字段學生id和書名或者圖書id等信息,用戶對圖書資源評分,轉換如表1,0表示未借閱,1表示已借閱。

2.2 計算產品推薦相似度

計算相似度是協(xié)同過濾技術最核心步驟,計算產品與產品之間相似度,是通過用戶i對產品j,共同評分所有資源集合,即獲得用戶-資源評分矩陣表。然后通過余弦相似度相似性度量方法來計算產品相似度。

將向量根據(jù)坐標值,繪制到向量空間中。求得他們的夾角,并得出夾角對應的余弦值,此余弦值就可以用來表征,這兩個向量的相似性。夾角越小,余弦值越接近于1,它們的方向更加吻合,則越相似。

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Cos12=0.67;Cos13=0.67;Cos14=0;

2.3 獲得項目-項目相似表

通過兩表差集,過濾重復條目,得出以下結果,如表2。

選擇余弦值相似度比較高設置過濾余弦相似度小于0.6的條目,則最后得到滿足條件是2條,如表3。

2.4 關聯(lián)原表對讀者產生推薦

3 協(xié)同過濾算法缺陷以及解決方法

3.1 數(shù)據(jù)稀缺問題

由于圖書資源數(shù)量比較多,而且讀者是比較少的,對資源評分只是一小部分,那么會導致讀者-資源評分矩陣數(shù)據(jù)將會是稀疏的。數(shù)據(jù)稀疏,難以產生產品相似集。針對稀缺矩陣問題,在實踐中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解決,方法一,可以通過標簽系統(tǒng)方式,把未評分的圖書給它打上標簽。而這個標簽是可以參考已有評分資源的。方法二,可以通過人為的,專家打分。方法三,可以設置默認缺省值來代替(可以取資源評分的均值)。方法四,可以通過項目評分預測法,通過計算資源條目之間的相似性,讀者對相似項目評分來預測讀者對未評分項目的評分[8]。

3.2 冷啟動問題

對于新讀者而言,由于他沒有借閱過任何圖書,系統(tǒng)中沒有該讀者任何訪問或者借閱記錄,所以系統(tǒng)無法為其找相似鄰居集,而不進行推薦。對新的資源也是如此,無任何用戶對該資源進行評分,無資源評分記錄,就無法被協(xié)同過濾算法進行推薦。針對冷啟動問題,可以將新資源屬性與其他有評分資源進行聚類分析,新資源所屬的類的特征以及評分值大小,可以將類中評分值設置為新資源評分。

4 結語

協(xié)同過濾個性化推薦系統(tǒng)應用在高校學習資源平臺進行,對于高校師生高效積累學習資源和提升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①實現(xiàn)了精準推薦服務不僅可以提高學習個體學習興趣,還可以提供服務質量,可以有效的保留用戶,提高對平臺應用忠誠度,有助于學習資源平臺發(fā)展優(yōu)化建立人氣。②如果高校學習平臺具有電子商務功能提高電子商務網站的交叉銷售能力,并將且在的瀏覽者轉化購買者。比如在平臺中增加二手圖書購買,若借用個性推薦系統(tǒng),不僅提升用戶體驗滿意度而且促進購買。

參考文獻:

[4]鄧愛林.電子商務推薦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3.

[5]王永固,邱飛岳,趙建龍,劉暉.基于協(xié)同過濾技術的學習資源個性化推薦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1,3.

篇4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與養(yǎng)成,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成好習慣。”教育家葉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庇纱丝梢娕囵B(yǎng)習慣的重要性。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家庭文化不良沖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會導致學生懶惰、攀比、任性、自私、不學習、不勞動、擾亂社會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學生是整個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行為習慣的社會性表現(xiàn)是整個國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要從小就培養(yǎng)小學生,使其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如此漫長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過程,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為人父母對社會與國家的重大使命。

從微觀角度看,當今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和社會,都有著重知識、輕能力,重小學生智育的培養(yǎng)、輕學生社會實踐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重學校教育、輕家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傾向。教師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上,而忽視其他方面教育;家長們也容易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位居次要地位。這就促使沒有正確行為習慣與認知能力的小學生走進了誤區(qū),不僅影響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更不利于他們健康快樂的發(fā)展,養(yǎng)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與作風,也為當今倡導的實施素質教育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二、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家庭影響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主要為家庭環(huán)境,通??梢苑譃槲镔|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兩個主要方面。物質環(huán)境一般包括家庭的經濟狀況、職業(yè)狀況、基本生存條件、醫(yī)療保健條件等,經濟狀況在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區(qū)分度,所以本研究選取經濟狀況作為物質環(huán)境因素的代表;家庭文化環(huán)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和溝通方式、父母對小學生的教養(yǎng)方式及家庭矛盾的解決方法、責任與義務等方面。這些都與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有密切的關系,因而在筆者自編的《小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背景與行為習慣養(yǎng)成調查問卷》中也都有明確的體現(xiàn)。

本研究選取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浙江省和經濟中等發(fā)達地區(qū)的河北省,從選取的10所小學中(每個省份五所)選取2-6年級各30名學生做問卷,也即每個學校發(fā)放問卷150份,總共發(fā)放1500份,回收率為83.9%,有效率為81.6%;從兩個省份各選取兩所小學進行實地觀察,并對個別家長和教師、學校領導進行訪談。

(一)家庭經濟因素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

1.經濟因素對小學生生活行為習慣的影響

經濟因素主要涉及家庭經濟消費觀對學生的影響。筆者在實際觀察中發(fā)現(xiàn),某些家庭能給小學生較高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些小學生就互相攀比零用錢,甚至用錢的多少來衡量人的關系親疏,這些現(xiàn)象在學校門口的商店內比較明顯。個別小學生沾染了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追求享樂的不良風氣,更有甚者出現(xiàn)了說謊、偷竊等現(xiàn)象。從對午飯時間的觀察看,小學生對飯菜、燙、飲料和飲用水的浪費現(xiàn)象比較嚴重,這也間接反映了家庭教育狀況。

2.經濟因素對小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影響

調查結果表明,家庭經濟如果極端困難,不能為子女提供正?;虮匾膶W習條件,就會嚴重影響子女的教育和身心發(fā)展;家庭經濟如果極度寬裕,超過了滿足子女正常學習的需求,對于子女的學習和教育而言,就不再產生有益的影響或發(fā)生積極的作用[1]。前一種規(guī)律在我國確有普遍的適用性,而后一種過于優(yōu)越的家庭條件,反而容易養(yǎng)成子女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品性。目前,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使得絕大多數(shù)家庭的經濟狀況都能滿足子女正常學習的一般需求,因而家庭經濟因素對教育所產生的實際差異影響并不是特別顯著。

就在這不顯著中,筆者試圖調查出差異,經過問卷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在成績達到中上等(約占班里的1/3)及其以上的小學生中,家庭經濟狀況很好的占31.8%,家庭經濟狀況中等的占48.3%,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占19.9%。由這一數(shù)據(jù)可以分析出:家庭經濟狀況中等的小學生,學習成績較好的比率最高。

3.經濟因素對小學生人際交往行為習慣的影響

人際交往與經濟不能截然分開。小學生雖然尚未涉足具體的經濟,但是家庭的經濟情況直接影響到其交際范圍。如經濟狀況較好的小學生在和其他學生交往時,就表現(xiàn)出優(yōu)越與自信。筆者通過訪談得知,這類小學生普遍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已經懂得好的家庭條件使得他們很有面子。他們大都掌握兩三門特長,比如美術、器樂、聲樂、英語等,這都需要較好的經濟條件給予支持,甚至家長經常帶他們出去旅游、參觀、參加重要活動,增加了小學生的閱歷和見識,這些都構成了小學生自信和優(yōu)越的潛在條件。而那些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小學生,在和經濟狀況好的小學生交往時,普遍會有無形的心理壓力和自卑感,外在表現(xiàn)就是拘謹,不自然。

(二)家庭文化因素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影響

家庭文化是影響兒童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文化程度、職業(yè)特征和對子女教育方式的不同也就構成了多種多樣的家庭文化,而這些也正是構成不同家庭文化的重要因素。

1.家庭文化因素對小學生生活行為習慣的影響

生活行為習慣體現(xiàn)在細枝末節(jié)中,小學生是否做家務、做多少,就是有力的體現(xiàn)之一,這也就表明了家庭文化和家長教育對孩子生活行為習慣的影響。在問卷調查中,選擇偶爾做一點家務的學生比例最高,占到69.3%。雖然這個百分比較高,但題項只是偶爾做一點,并不是天天做或經常做,幾乎每天都做的同學只占到23.5%,這個比例也包括了“有酬家務”,即家長付給孩子錢。有勇氣承認自己“從不做家務”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小學生只占到7.2%。筆者通過對家長的訪談發(fā)現(xiàn),應該遠不止這個百分比,只是小學生礙于內心的羞愧選擇了“偶爾做一點家務”。進一步從內容上分析,小學生做家務主要是以掃地和擦桌子為主,占到72.6%的比例,而洗碗、擦家具、整理房間、洗衣服位居其次,擦玻璃、買菜、做飯幾乎為零。這就從側面體現(xiàn)出家庭對小學生生活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鍛煉和重視程度。

2.家庭文化因素對小學生學習行為習慣的影響

家長文化程度是影響子女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高學歷的家長一般更重視孩子的學習和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盡可能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孩子熱愛學習。而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家長,就不可能對孩子的學習進行具體指導,并且一般不會盡力為子女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針對這一差異,本研究以問卷的形式展開了具體調查。

從對小學生家長在休息時間喜歡的活動調查發(fā)現(xiàn),51.2%的家長喜歡上網,其次是出去逛街等娛樂活動,而喜歡帶孩子去兒童科教娛樂場所的只有8.1%,會在家看書的家長只占6.4%。由此看來,大部分家長都沒有以身作則地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讀書和學習氛圍。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家長喜歡休息時間讀書的以教師為多,而帶孩子去科教娛樂場所的工人、銷售員等基層工作者和外來打工的家長所占比例就很少。并且,家長學歷程度越高,休息時間喜歡看書的比例越高;學歷在高中、中專及以下的幾乎不看書。

3.家庭文化因素對小學生人際交往行為的影響

父母文化程度可謂是小學生人際交往行為的奠基石。一個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家庭與一個普通的低學歷家庭平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興趣、愛好、為人處世作風、態(tài)度是不相同的,這都會映射到小學生的潛意識中,即使今后花再多的經歷與經費也難以改變因父母文化程度差異而造成的孩子生活行為習慣不同。

家長的職業(yè)①也對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一項調查結果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家長的職業(yè)對學生交往觀念的影響。認為建立和諧人際關系“非常重要”的,個體工商業(yè)者子女最多,為66.7%,干部子女次之,為60.2%,職工子女為百分之57.3%,農民子女只占55.9%。這與從事個體工商業(yè)的父母重視和氣生財,當干部的父母重視“領導關系,群眾威信”,一般職工、農民家長相信“憑力氣干活、靠技術吃飯”的生活態(tài)度基本吻合。[2]

生活中的細節(jié)往往更能體現(xiàn)家庭文化對小學生人際交往行為的影響。以“家里來客人,是否會主動打招呼”為例,選擇會主動打招呼的只占14.7%,家長提醒時會打招呼的占56.7%,不會打招呼的小學生占25.6%,選擇躲避的只有3%。從中可以看出,很少有小學生會主動招呼家里訪客,說明大部分家長沒有對子女待人接客等人際交往行為進行專門教育,對孩子的關注也沒過多放在這方面。

三、小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一)家庭經濟背景的改善思考

1.改變生活習慣,崇尚節(jié)儉美德

家庭經濟消費習慣是對孩子的一種無形教育,能讓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的小學生明白何謂正確的消費觀念。并且父母應當把經濟消費看成是培養(yǎng)子女節(jié)儉美德的教育,讓小學生明白錢來之不易,節(jié)儉既是光榮又是自豪的,互相攀比、擺闊享樂都是應該被鄙視的。同時還要讓小學生知道,雖然現(xiàn)在用錢可以買到飯菜、飲料、玩具等,但由于我國資源缺乏、耕地不斷縮小,如果不節(jié)儉不保護,不遠的將來即便有錢也買不到這些物質資源。當然也沒必要用“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tǒng)節(jié)儉方式教育現(xiàn)在的小學生,只要讓他們懂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就好。

2.改變消費方式,增加學習投入

現(xiàn)代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家長的勞動報酬。既然職業(yè)與工作不容易改變,那么能改變的只有家庭消費方式。哪方面多一點支出,哪方面少一些消費,都會給子女帶來潛在影響。面對獨生子女的現(xiàn)實狀況,以及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人口素質的提高,孩子將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所以提倡家長改變已有的消費方式,特別是無意義的消費方式,把節(jié)省下來的資本用于子女的學習。

3.改變交往范圍,轉換經濟資源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當今時代,一切人與社會的行為都相互交融,人與人的接觸日益密切,所以交往行為應該作為小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從小培養(yǎng)。而擔當這一重任的不只是學校,更應是小學生的父母及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面對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學生的優(yōu)越感和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的自卑感,根本的改善措施就是增進兩類學生和家庭的交往次數(shù),讓他們彼此了解與合作,增進友誼。

對于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父母,應當盡量合理轉換經濟資源,改善消費支出,把更多生活結余用于孩子的特長學習,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增強自信心?;蛘呓o小學生增添新的學習用具、課外讀物,甚至衣服玩具等,讓孩子們從心理上縮小與家庭經濟狀況好的學生的差距;并盡可能多地帶孩子去省市圖書館、博物館、公園(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已免費開放,為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的學生提供了便捷),增長他們的見識。

(二)家庭文化背景的改善思考

1.改善家庭生活行為習慣,樹立以身作則意識

要想改變子女的生活行為習慣,父母首先必須調整自己的行為,改變家庭文化,然后再對孩子稍加指導,便可立竿見影。比如,小學生作為家庭的一分子,理應承擔少量的家務活,而不能養(yǎng)成不勞動的懶惰習氣。也要給孩子自己的空間,他的房間由自己來布置和打掃,養(yǎng)成愛干凈、講衛(wèi)生、有條理的好習慣。另外,不要隨意給子女零花錢,要讓他們懂得只有付出努力、通過勞動才能獲取報酬,他們額外的家務勞動或幫父母做事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更為重要的是,全家應該共同制訂一份“家庭準則”或“現(xiàn)代家規(guī)”,并張貼在明顯的位置,內容包括基本生活習慣的要求,比如早上起床時間不得超過八點半,房間不保持整潔要額外打掃客廳和廚房以示懲罰等,以明確指標的形式加以約束。

2.鼓勵參加家長學校,提高家長文化素養(yǎng)

雖然家長的學歷和職業(yè)較難改變,但完全可以通過再學習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使自己的水平能達到輔導小學生學習或給予指導的程度。從側面看,家長的主動學習也為子女提供了榜樣,改善了家庭學習氛圍,使得小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氛圍中得到進步。

家長還要盡量參加家長學校,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了解一些小學生心理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真正理解、關心孩子,更要與他們成為朋友,從他們的角度解決遇到的困難,從而推動子女的進步。從宏觀層面看,這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良好的精神文明風貌,也利于下一代的教育和發(fā)展,為國家儲備眾多高素質的后備軍。

3.主張民主參與,鍛煉交往能力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交往能力,家長要首先做到適度開放、熱情好客,并鼓勵孩子主動招呼客人。也歡迎孩子帶同學來家里玩、復習功課,并協(xié)助子女接待同學,同時教他如何擇友。相應的也允許孩子去親戚、同學家做客,以鍛煉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并且盡可能帶孩子走訪不同職業(yè)背景的家庭,使他們對不同的環(huán)境有更多的體會和了解。

小學階段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行為、正誤判斷能力,民主參與能極好地鍛煉其交際能力,所以家里的大事小情盡量讓孩子參與和討論,真正把他當做具有知情權的小主人。家長也要經常關心孩子與他人的交往行為,并觀察他的喜怒哀樂,當遇到孩子自己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協(xié)助他化解其中的矛盾,讓他學會正確處理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勇,王亞鋒,張艷紅.家長的職業(yè)、文化程度和家庭經濟情況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8,(1).

[2]張華.家庭文化背景對中小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J].中小學管理,2003,(6).

篇5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實踐

如何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進行課題研究,從多方面具體地體現(xiàn)和展示數(shù)學學科的實驗情況和效果,是我們這個學年課題研究的工作重點。我們工作雖緊張,可卻感覺很充實,成功的喜悅與研究的困惑并存著。

1 目前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不足

小學數(shù)學教師以課堂為實驗基地,通過學習交流找到與新課程最為和諧的交匯點,從而更好地開展新課改,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課題研究與實踐,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fā)現(xiàn)實際課堂教學和組織學生研究性學習活動中仍存在著諸多不足:多數(shù)學生習慣于接受式的教學方式,獨立思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搜集、整理資料等能力較差;數(shù)學課在初中階段被視為副科,主科老師和家長都不希望副科課程占用學生的課外時間;課時少,課程緊,課堂上如果給學生活動的時間多了,教學任務就完不成等等一系列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們課題研究及實踐很不順利,進展很慢,沒有取得預期目標為此,我們提出了下一階段課題研究的重點,以進一步提升課題研究成果質量。要進一步引領實驗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全面促使他們自覺地、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變革之中,不能因為班額大、學生不重視、不便于操作而放棄改變。要特別重視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因對成績的重視而忽視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努力達到讓學生在質疑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善于提問、善于思考、善于總結。

2 在實踐中要加強理論學習

理論是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進行理論學習是我們課題組一定要堅持執(zhí)行的工作重點之一。由于前期做好了專門充分的理論學習,因此,本學期我們將理論學習滲透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課題組成員做學習型教師的思想意識,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我們課題組教師長期堅持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并在組內實現(xiàn)知識共享。在開展課題組學習活動時,還將所看到文章和觀點進行交流討論,這樣,我們在科研思想上就比較容易溝通和達成共識。

3 制定研究性學習計劃

每個學期一開學就由課題組長及時擬定了本組的實驗計劃,明確了本學期實驗的重點、要求與進程,然后各組員再根據(jù)總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課題計劃,以便于每個人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層次來開展實驗。在課題實施之前,課題主持人和課題組成員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的時間,一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與思想,希望通過學習,讓理論來指導實踐,融數(shù)學教育教學理論研究于數(shù)學教學實踐之中,使得課題研究獲得質的躍升。同時,我們還有所分工,收集有關課題的資料,為課題框架構建完整、充分、飽滿的軀體,保證課題的質的完美和量的統(tǒng)一。 經過學習研究、展開討論,結合本組實驗教師的理論層次、綜合素質等情況,我們實驗教師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相整合的各種教學實踐模式,探討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如何融入研究性學習,如何評價學生掌握基本數(shù)學方法、概念及培養(yǎng)數(shù)學創(chuàng)新思維的成效。以及如何將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整合向課外延伸的策略、途徑和方法。

4 課堂教學為研究重點

教育教學的主戰(zhàn)場在課堂,課題研究重點在課堂教學上,實驗教師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把如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習作為實驗研究的起點,教師對傳統(tǒng)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與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師教學行為進行對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來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主動探究、富有個性地學習。 為了更好的開展活動,我們制定了研究性學習實施方案、設計了活動記錄表格、教師指導教案等。

5 認真組織教研活動

篇6

【關鍵詞】 CDFI; RI;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

The diagnose and curative effect that wall bloodstream observing a palace changes to m alignant nutriment cell tumour study CDFI FENG Jun, CHANG Feng-ling. Common Henan province Xin Xiang City downtown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studies the colour Doppler bloodstream display (CDFI)observing womb wall bloodstream change,before m alignant nutriment cell tumour the value applying in diagnosing and estimating that the person cures effect.Methods carries out CDFI detecting on 21 m alignant nutriment of example cell tumours and collation group(the regular womb forms 20 examples),the condition observing the womb muscle wall bloodstream,use pulse Doppler(PW)to check lesion area bloodstream speed and measures resistance exponent(RI) value.The m alignant Results nutriment cell tumour lesion area bloodstream is exceeding rich,systole bloodstream speed

【Key words】 CDFI; RI; Nourishes the cell tumour m alignantl

作者單位:453000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

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疾病,生長速度快,早期就可能通過血液而轉移至全身,以至威脅生命。因此,及時明確診斷至關重要。應用CDFI觀察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病變區(qū)血流情況并用PW進行測量分析,以研究該技術在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診斷及療效評價方面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1例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病例均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經術后病理診斷的住院患者,年齡19~43歲,平均31歲,經產婦11例,未產婦10例,停經最短時間44 d,最長時間125 d,患者均有停經,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子宮增大,血、尿HCG異常增高等,取對照組(正常子宮20例)與觀察組21例進行對照。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飛利浦HD11,GElogic7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 MHz,聲束與血流夾角

2 結果

觀察組結果:二維超聲顯示,子宮肌壁回聲不均勻,可見大小不等的略低回聲區(qū)及略強回聲區(qū),15例卵巢可見大小不等的單房或多房性囊腫。病變區(qū)行CDFI檢查時均可發(fā)現(xiàn)肌壁血流異常豐富,呈現(xiàn)彌漫狀及團塊狀分布的血流灶,明亮,五彩鑲嵌。動脈與靜脈均增生,應用PW在明亮處檢測可見低阻力動脈血流頻譜,RI0.36±0.05,

觀察組與正常組比較有顯著差異。t4.3478,P均

觀察組化療前后動態(tài)檢查結果:21例均接受化療,其化療前及恢復期CDFI檢查子宮肌壁血流信號異常豐富轉為逐漸減少,最后恢復正常。經PW檢測血流頻譜形成由低平變高尖。RI值差異顯著,(P

3 討論

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起源于胎盤絨毛的滋養(yǎng)細胞,該腫瘤以滋養(yǎng)細胞逆行侵蝕螺旋動脈或較大的各級子宮動脈分支,使子宮動脈直接開放進入管壁缺乏肌肉和彈力組織結構的新生血管,造成了病灶區(qū)及其周圍血流異常豐富,形成了眾多的低阻力血流和動靜脈瘺[2]。上述病理學改變?yōu)檠餍盘柮舾械腃DFI提供了良好的診斷基礎。

本觀察組中可見子宮肌壁血流異常豐富,根據(jù)病灶大小有團塊狀,花環(huán)狀,及彌漫狀或網狀表現(xiàn)。血管增粗,增大并有血竇形成,彩色血流紅藍相間。在部分子宮壁可見到宮旁靜脈曲張的彩色血流豐富區(qū)。應用PW檢測可見其血流為特異的低阻力血流,RI0.36+-0.05,小于0.40。頻譜呈單峰,上升及下降速度均較慢,收縮期血流速度

對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療效超聲判斷標準分為[4]:①子宮血流及RI是否恢復正常。②原病灶部位是否出現(xiàn)形態(tài)不規(guī)則,變小的高回聲結構。(此被認為是病灶在藥物作用下,逐漸愈合,局部出血或瘤細胞壞死區(qū)域)。③是否可以觀察到在原子宮旁或肌層內擴張的靜脈叢于治療后仍然存在,而形成盆腔靜脈曲張。④如彩色血流及RI無明顯變化,說明治療效果差,應及時更換化療方案。

本研究表明,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的應用,對于早期診斷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判斷其治療效果,指導化療方案選擇,判斷疾病轉歸等具有先進性及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蔡菊芳,朱曄,董力航,等.經陰道彩超評估惡性滋養(yǎng)細胞腫瘤患者子宮血流動力學變化.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7,24(10):39.

[2] 崔翠新,等.彩超在妊娠滋養(yǎng)葉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2,24(6):863.

篇7

2021年學生暑假時間表?2021年部分地區(qū)暑假時間出來了。共同閱讀有沒有屬于你的地方。那我們知道2021年不同地區(qū)學生暑假時間表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不同地區(qū)學生暑假時間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學生暑假時間表2021年部分地區(qū)暑假時間出來了,比如近日湖南暑假時間出來了,但是根據(jù)根據(jù)往年的放假時間安排,2021年幼兒園、中小學、高中暑假時間基本上從7月5日到7月24日開始,到8月31日結束,9月1日開始上學。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放假時間會有些微差別,但是截至日期基本一致。

幼兒園

2021年幼兒園暑假放假時間從2021年7月1日(星期日)開始,8月31日(星期五)結束,共62天。

初中

2021年小學初中(中職)暑假放假時間從2021年7月5日(星期四)開始,8月31日(星期五)結束,共57天。

高中

2021年高中暑假放假時間從2021年7月14日(星期六)開始,8月31日(星期五)結束,共48天。

2021年不同地區(qū)中小學放假時間北京中小學

暑假時間從2021年7月15日開始,一直到8月31日。共6周零6天。

上海中小學

2021年春季開學時間:

2021年2月22日開學,6月30日結束,全學期共19周。

2021年暑假放假時間:

暑假從7月1日開始,8月31日結束。

廣州中小學

廣州市小學、初中、高中下個學年的暑假,都將從2021年7月12日開始。

云南中小學

1-8年級,暑假放假時間不遲于2021年7月10日。

高一,暑假放假時間不遲于2021年7月24日。

高二,暑假放假時間不遲于2021年7月17日。

江蘇中小學

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暑期放假開始時間原則上安排在7月18日,秋季開學時間為9月1日。

海南中小學

小學7月31日放暑假,中學8月10日放暑假,下學期中小學9月6日報名注冊,9月7日正式開學。

天津中小學

2020-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于2020年9月1日開學,2021年1月25日放寒假;第二學期于2021年2月22日開學,7月12日放暑假。全學年52周,其中教學時間41周,寒暑假11周。

學生暑假生活怎么過1、各中小學校要加強對學生假期生活、學習計劃和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合理布置學生假期作業(yè)。

2、提倡給學生布置閱讀、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科普和文體活動等形式的暑假作業(yè)。

3、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鼓勵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社區(qū)服務、公益勞動、環(huán)境保護、文明勸導等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篇8

關鍵詞:創(chuàng)新;自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5-0179-02

《學會生存》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去提高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呢?本文圍繞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來闡述以下觀點。

一、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

1.明確自學目的,激發(fā)自學興趣。興趣是學生追求新知識和研究新事物的意識傾向,是學生積極學習語文的動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要想辦法激發(fā)他們的自學興趣。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自學語文的作用,經常講一些成功人士自學的故事。例如:張海迪雖然高位截癱,從沒在學校接受過普通孩子接受的教育,但她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自學了多國語言,均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等等。再者就是要通過表揚和肯定學生的自學成績來激發(fā)他們的語文自學興趣。

2.從課文人物角度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好講讀課文是引導學生形成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思路展開積極思考,從中領悟學法。例如:在教學《舍身炸暗堡》時,首先要讓學生找到中心詞,然后從“舍身”和“炸暗堡”入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要炸暗堡,如何去炸,通過哪些動作、心理活動和語言來描述這個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這樣,學生就可以跟隨問題去思考、領悟課文,能夠深入地去理解課文內容。學生有了閱讀課文的技巧,就能將課內自學延續(xù)到課外自學。課外自學閱讀時,首先要通讀全文,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詞,結合課文的段落理解整篇課文大意。然后完成自學提綱,解決閱讀后遺留的問題,準確地理解文章內容。最后要熟讀全文,引導學生把掌握的現(xiàn)有知識進行復述,進一步分析,并不斷提出新的疑問。

3.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授予其適當?shù)淖詫W語文方法。(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學生自學生字詞時要借助字典等工具,理解它的意思。學生要把音、形、文結合起來,把握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下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字義的理解也要恰到好處,將平時的用義和特殊含義加以區(qū)分。例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平時它的意思是表示顏色,但在這句詩中卻是個動詞,是“吹綠”的意思。(2)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課文的中心。例如:在教《飛奪瀘定橋》時,要緊扣文章內容,理解重點詞“飛奪”的意思,著重理解“飛”的含義,就能正確理解全文,領會課文的中心。學生掌握了自學語文的方法,逐漸提高了自學的能力,達到了自我學習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制訂有效的自學計劃

1.正確選擇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目標要以自己的需要和發(fā)展為基礎。每個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小學生大部分也比較貪玩,所以一定要制訂明確的目標,否則就是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在明確目標的基礎上,還要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可行性計劃。教師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按自己制訂的目標和計劃去學習的好習慣。猶豫不定,一時興起對于自學來說都是非常可怕的,難以養(yǎng)成自學的好習慣。學習計劃可以分三步:第一,統(tǒng)計非學習活動和這些活動所占的時間。第二,統(tǒng)計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于學習。第三,制訂一個周活動表,把學習實踐列在醒目的位置。通過高效的利用時間來提高自學的效率和質量。

2.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校園網、教師和同學等各種資源。學會使用工具書,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絡,獨立查閱資料,收集各種相關的知識,這是能夠自學好的重要手段。在自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求助于老師,同時也可以查閱字典、期刊或者參考書等,也可以在空余時間和同學們交流學習心得,可以互相啟發(fā),活躍思想,提高自學的效果。

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提高其自學能力

1.指導學生預習,培養(yǎng)自學能力。在語文教學中,“預習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驟”。預習,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從被動地吸收知識轉化為主動地探索知識,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指導學生預習,是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2.質疑、解疑,培養(yǎng)自學能力。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要從教師的講課中去培養(yǎng)。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在講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對學生進行點撥、誘導,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就是教師根據(jù)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些問題,學生也根據(jù)預習情況提出自己的疑問。解疑,就是師生共同討論,即教師提出恰當?shù)摹皡⒄铡?,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的有關句段,進行思考,開展討論,找出答案。學生答不完整或答不了的,教師再進行啟發(fā)或補充完整。通過這樣的質疑、解疑,學生就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了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篇9

    論文關鍵詞:網絡教育;新資源;新模式;新挑戰(zhàn)

    隨著信息技術、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第四媒體”的計算機網絡(以下簡稱網絡)正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網絡對教育的滲透給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新世紀的教育事業(yè)面臨著新的發(fā)展機遇。

    為了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才,美國、日本、中國、法國、荷蘭、新加坡等國家紛紛出臺了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育規(guī)劃。與此同時,國際的、地方的網絡教育的研討會也相繼召開。

    2000年10月,美國教育與技術協(xié)會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國際會議,會議熱點是“網絡教育與教學”,提交大會的論文05%與“網絡教學”、“網絡遠距離教學”、“教師網絡知識的培訓”有關。2001年6月,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人研究網絡與實踐,促進我國新世紀網絡教育的發(fā)展,中國電教協(xié)會在湖南大學舉辦了“新世紀全國網絡教育學術研討會”。這些充分說明了網絡教育已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所關注的話題。

    本文擬從教育技術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分析網絡教育的特點、模式、與傳統(tǒng)學校教育的關系,以及網絡教育的發(fā)展。

    1教育技術的發(fā)展

    回顧人類教育技術發(fā)展的,按照傳播技術引人教育的情況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階段,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信息傳播技術每次新的發(fā)展都會成為這一階段教育技術的主流,并給人人類的教育活動能力帶來新的提高;而每種傳播技術引人教育,都對教育傳播的模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引人幻燈,學校教育擁有了媒體,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引人,不僅學校教育可以提高質量,而且可以利用電視覆蓋面廣的特點來擴大教育的規(guī)模;計算機多媒體的引人,不僅可以提高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規(guī)模,還有助于個別化受習,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更具有實現(xiàn)的可能。由此看來,學校教育的內涵處于一種不斷的豐富與發(fā)展之中,在表中我們以I、II,III.IV表示。

    新世紀開端,網絡技術的教育正日益成為教育技術發(fā)展的主流,而目前正處于網絡技術教育應用的探究初期。當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技術和資源引人到現(xiàn)代教育,對原有的教育、教育觀念、教育模式都可能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同時也將促進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梢哉f這一次的改革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這是由網絡和網絡教育的特點所決定的。

    2網絡及網絡教育的特點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人類社會擁有的信息量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而網絡技術的出現(xiàn)不僅加快了信息的增長速度,而且使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圍內、不同種族人群中廣泛地傳播。網絡提供了新的信息呈現(xiàn)技術和傳播技術,使知識信息的流動呈現(xiàn)多對多的多元化態(tài)勢,產生了質的飛躍,直接改變了教育的形態(tài)和傳播方式,從技術上實現(xiàn)了平等地向民眾傳播信息的問題,為教育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營造了廣闊的空間,促使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網絡教育的誕生。

    網絡是指基于網絡的教育。由于網絡技術本身具有開放性、交互性、資源共享性等特性,使網絡教育也具有了與傳統(tǒng)學校教育不同的新特點。

    2.1教學系統(tǒng)的開放性

    2.1.1教學對象的開放性  傳統(tǒng)學校教育中由于教學條件、環(huán)境的限制,教學對象一般是有限的,且處于一種相對封閉并呈階梯級發(fā)展的狀態(tài)。相對封閉是指教學任務為特定年齡的教學對象設計,無論學習者差異如何,一般都只能按照規(guī)定進入相應的年級學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呈階梯級發(fā)展指學習者必須按基礎、中等、這樣的順序發(fā)展,不可逾越。

    網絡教育系統(tǒng)下的教學對象卻是開放的,無論性別、健康狀況、國籍或貧富貴賤,只要擁有了一網的,學習者就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任何專業(yè)、任何課程進行學習。

    2.1.2教學時空的開放性  傳統(tǒng)教育一般是通過學校、課堂教學的形式,學習者必須在學校里、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特定的學習任務。網絡教育則可以使學習者在連上互聯(lián)網的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去獲取網上資源進行學習,并且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行安排學習計劃,隨時提出學習的問題,并及時得到和幫助,所以網絡教育的時空也是開放的。時空的開放性使學習者在學習行為中具有了更強的自主抉擇性。

    2.2教學資源的豐富性

    2.2.1多媒體、超文本方式的呈現(xiàn)方式  傳統(tǒng)教育中的教學資源可以分別用文字、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以線性排列方式來呈現(xiàn),這種呈現(xiàn)方式系統(tǒng)性強,但靈活性不夠。

    網絡教育中的學習資源可以將文字、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多種媒體按照教學需要集結在一起,以超文本方式呈現(xiàn),兼具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這種基于Web的教育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符合建構主義理念的全新教育情境,讓學習者更好地進行意義建構。

    2.2.2、數(shù)據(jù)庫作為資源庫  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是網絡的最大魅力之一,而且網絡信息資源是多樣的,它涉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各個學科。網絡信息資源具有共享性,沒有人是信息的主宰者,對于網絡終端的每一個學習者而言,他們在信息面前都是平等的。擁有可共享的大量信息資源,這正是網絡能在教育中有強勁發(fā)展勢頭的主要原因之一。

    2.3教學過程的交互性

    互聯(lián)網絡作為一種強大的交互型媒體,有多種技術可以支持網上交流,交流方式也是豐富多樣的,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不同的交互方式,如下表所示。

    2.4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網絡上學習資源的多樣性,決定了學習方式的多樣性。網絡學習方式有:個別化學習、小組協(xié)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發(fā)現(xiàn)式學習等等。個別化學習是指學習者自主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包括自主選擇內容、自主安排時間地點,其間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但學習任務由自己確定和完成;小組協(xié)作學習一般是利用網絡資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小組內有明確的分工,學習成果共享;探究性學習一般以一個選定的主題為研究對象,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圍繞主題進行發(fā)現(xiàn)、探索、研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2.5普及條件的局限性

    雖然網絡具有諸多的優(yōu)越性,但就網絡教育的普及來說,也存在許多條件限制。比如購置、上網的硬件和軟件、網絡使用費、網絡資源的開發(fā)、網絡教育者的培訓等等都是制約網絡教育普及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的發(fā)展,教育現(xiàn)代化的普及,這些硬件設施和費用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網絡教育將發(fā)揮更大的潛力。

    網絡的硬件建設、網絡資源的開發(fā)、網絡教育者的培訓是網絡教育發(fā)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三個方面。根據(jù)國外發(fā)展網絡教育的成功經驗,三者在經濟投人上應各占三分之一,只有這樣,網絡教育才會健康發(fā)展,充滿活力。

    3網絡教育的模式

    3.1網絡遠程教育

    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高校走出校園,利用信息平臺開展教學成為可能,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網絡遠程教育。網絡遠程教育的出現(xiàn)使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對傳統(tǒng)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挑戰(zhàn)。

    目前,網絡遠程教育主要有學歷、非學歷與繼續(xù)教育等形式,也有的是針對人員培訓的,我們習慣稱之為網絡大學。美國早在1998年8月加利福尼亞、得克薩斯等十個州就共同創(chuàng)建了網絡虛擬大學,目前已有80多所大學開設了網絡遠程教育課程。1998年7月,清華、浙大、湖南大學、北郵大這四個傳統(tǒng)大學首次開始遠程教育試點,揭開了我國網絡遠程教育的序幕。此后,網絡遠程教育在中國大地如雨后春筍,蓬勃發(fā)展。

    3.2課堂網絡教育

    課堂網絡教育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傳授科學知識,利用網絡技術工具進行交流討論,完成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模式豐富和發(fā)展了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的形式,使課堂教學中的媒體又增添了一種新的媒體即網絡。

    如何對包括網絡媒體在內的多種教學媒體進行組合設計,如何將網絡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這是目前教育技術界乃至整個教育界正在研究探討的一個熱門話題。

    3.3網絡支持教育

    網絡作為一種教育媒體或資源,利用網絡收集資料,利用計算機技術處理、分析,得出結論,再通過網絡或其它媒體信息。網絡支持教育可以作為學校課堂教學的補充,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著獨到的作用。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協(xié)作學習、問題解決的學習等都屬于此類。

篇10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打太極拳有助降低罹患帕金森病的幾率。

帕金森病是一種腦部病變,造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化失調,導致患者走路、言語及其他活動受影響。醫(yī)生大多建議患者多運動或進行物理治療。

美國科學家最近針對約200名患有輕微或中度帕金森病的患者進行研究,給患者分組后,分別進行包括太極拳在內的不同運動。六個月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太極拳組的癥狀明顯改善,效果比另外兩組人好。研究人員表示,太極拳簡單易學,又不需要特別裝備,是一項值得推廣的好運動。

照鏡子越久越易焦慮

明鏡可以正衣冠,但照鏡太久,就會產生焦慮現(xiàn)象。英國精神醫(yī)學研究機構日前發(fā)現(xiàn),若照鏡子的次數(shù)太過頻繁,或每次照鏡的時間超過10分鐘的話,就會對自我形象開始產生焦慮,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xiàn)抑郁傾向。

根據(jù)《每日郵報》報道,研究人員找來25名患有身體畸形焦慮癥(BDD)的病人,以及25名健康人士來進行對照實驗,發(fā)現(xiàn)BDD患者對自己的相貌、身形缺憾有著不理性的焦慮,而照鏡的時間越久,就越容易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滿。而健康人雖然剛開始自我觀感良好,在10分鐘過后,也開始產生自我不滿、厭惡的感覺。

心理學家表示,通常人們照鏡子不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會仔細分析自己的形象,一般只會留意自己滿意的部分而已;但是BDD患者就因為太在意自己的形象,通常照鏡子的時間更久,自我審查也比較嚴苛;就連健康人士,長時間對著鏡子看,也會開始注意到身體不完美的地方,開始產生焦慮。

美學者稱糖和酒精一樣有害

近日,3名美國科學家稱,糖和酒精一樣有害,應該被控制食用。他們認為,糖對人類的危害不僅僅是會產生“空熱量” (指含有高熱量卻缺乏基本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導致人變胖這么簡單。過去50年,全世界糖的消費量增長了兩倍,導致患上肥胖癥的人不斷增多。含有高熱量的甜食每年間接導致3 500萬人死亡,這些人都死于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疾病,包括心臟病、糖尿病以及癌癥。因此,他們呼吁,應該對糖的食用采取類似于針對酒精的限制控制措施。

科學家們指出,西方人對糖的食用量足以改變人的新陳代謝,使血壓升高,擾亂荷爾蒙分泌,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這種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和過量飲酒的危害類似。

2011年286人因涉食品安全案獲刑

嚴懲重處正成為食品安全治理的常態(tài)。根據(jù)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tǒng)一部署,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堅持重拳出擊、重典治亂,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2011年,各級公安機關共偵破食品安全類犯罪案件5 200余起,抓獲涉案人員7 000余人。各級檢察機關共依法從快批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嫌疑人1 801人,提起公訴1 254人。各級人民法院共審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生產、銷售不符合衛(wèi)生(安全)標準的食品等案件333件,刑事處罰416人(其中有286人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緩期執(zhí)行)。還有部分涉及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依法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非法經營罪等罪名從重處罰。各級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堅持嚴格執(zhí)法,強化日常監(jiān)管,僅食品非法添加類案件就查處18 000多起,取締關閉違法企業(yè)5 000余家。紀檢、監(jiān)察機關加大了對失職、瀆職人員責任追究力度,因食品安全問題共對3 895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人際關系不好可導致炎癥惡化

一項發(fā)表于《美國科學院學刊》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際關系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視,特別是在心臟病、高血壓、癌癥的發(fā)病率上,其作用甚至不亞于飲食和休息。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yī)學院的科學家進行的這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人際關系處不好可能導致身體炎癥惡化,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癌癥等。研究人員通過對122名健康的年輕人進行跟蹤觀察研究,并根據(jù)他們的日記來判斷其心情狀態(tài)和周邊人際關系后發(fā)現(xiàn),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使周圍人能跟自己相處良好且沒有競爭關系的狀態(tài),更容易讓人保持身體健康,避免生病。

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易患糖尿病

日本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人,糖尿病發(fā)病風險驟增,是平均睡眠時間7小時以上者的5倍多。研究認為,充分的睡眠有助于預防糖尿病。

研究小組以3 570名公務員為對象,調查了其睡眠時間和睡眠滿意度情況。這些人并非糖尿病患者,年齡在35歲至55歲之間。在隨后的4年時間里,有121人患上糖尿病。分析發(fā)現(xiàn),對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沒有糖尿病患者的人來說,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的人與超過7小時的人相比,其糖尿病風險約相當于后者的5.4倍;感到睡眠不足的人與沒有這種感覺的人相比,其發(fā)病風險是后者的約6.8倍;半夜醒來后常常無法再睡著者,發(fā)病風險比沒有這種情況的人高4倍。這些都顯示,睡眠不足或質量不高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非常高。

此前歐美的研究也顯示,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都會上升。在日本的這項調查中,每天平均睡眠時間不到5小時的人,很多是長時間工作或者輪班工作者。

21種假冒保健食品被曝光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曝光了21種假冒保健食品,絕大多數(shù)含有非法添加的化學藥物。其中,減肥類假冒保健食品有13種,占到總數(shù)的62%。

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在專項抽檢中發(fā)現(xiàn)21種批次產品為假冒,并檢出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學藥物成分。假冒產品的標示名稱為7色瘦、福萊健牌褪黑素軟膠囊、海蘭鑫褪黑素軟膠囊、御榮堂牌睡的好膠囊、央科牌美朵膠囊、纖纖減肥膠囊、天鳳降脂膠囊(包裝上為“苦瓜清脂素”)、天鳳降脂膠囊(包裝上為“脂肪燃燒彈天鳳降脂靈膠囊”)、金葵花牌脂平喜膠囊、颯蘭德牌健美顆粒、颯蘭德牌健美顆粒(包裝上標有左旋肉堿)、燭紅牌百通美膠囊(白色)、草澤堂牌俏姿減肥膠囊、田順牌活力膠囊、喜力來膠囊、佳信佰牌馳力片、數(shù)字牌減肥膠囊、數(shù)字牌減肥膠囊(包裝上為Vc蘋果醋瘦身膠囊)、艾邦牌艾參膠囊、仟佳麗牌減肥膠囊、仟佳麗牌減肥膠囊(包裝上標有“左旋肉堿強效全身瘦”)。

低熱量飲料增加患心臟病風險

近日,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打破了低熱量飲料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形象。每天一罐低熱量飲料不僅不能帶來好身材,反而會大大增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

專家們通過分析比對低熱量飲料消費量與人們死于中風、心臟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幾率得出的結果顯示,每天飲用低熱量飲料的人群罹患以上疾病的幾率比不飲用此類飲料的人群要高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