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設計要點范文

時間:2024-02-05 17:51: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家居設計要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家具 節(jié)點 變革因素

在《中國古建筑術語》中,梁柱交匯處稱之為節(jié)點?!掇o?!分袑?jié)點的解釋為“桁架,框架等結構中,構件,桿、梁、柱相互交接處。節(jié)點具有連接、受力、支撐等作用,它既能滿足功能上的需要,又能夠成為結構美的表現元素。節(jié)點在家具設計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說它與家具的發(fā)展是并行的,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實現了家具的變革。家具表面上看似一種簡單的結構體,卻隱含著多個不同的方面,它是新材料和新工藝的載體,設計家具并非易事,正如密斯的名言:“設計一把椅子的難度不亞于建造一幢摩天大樓”。影響家具設計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要推敲比例、結構、造型,節(jié)點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傳統家具利用榫卯結構實現了木結構家具的連接,在中國家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家具的連接部位,各種緊固件、連接件使原本孤立的構件結合為一個整體,節(jié)點展現了家具清晰的結構構造,合理的節(jié)點設計可以造就新型家具,賦予家具新的內涵,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實現家具的變革。

一、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實現了家具的自由拆裝

在傳統的觀念里,所有的家具都應該是完好無缺的,每一部分都應牢牢的固定在一起,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打破了這種觀念,影響并改變著家具設計。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節(jié)點,卻使每一個構件完美的組合在一起,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所有家具的組裝。

在家具的連接件中,大量使用五金件,沒有五金件,家具的拆裝性就很難實現。如偏心件由偏心輪、連接螺桿、以及固定螺桿用的倒刺螺母三大件構成。偏心連接件主要應用于柜類板件之間的結合,抽屜的裝配、框架的組裝和傾斜部件之間的結合等。五金件的使用主要原因是人造板厚度方向力學性能較差,不能使用傳統的榫卯結構,必須使用專用的連接件結合,如偏心件、鉸鏈、螺釘等。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為維普里圖書館設計的一種疊落式圓凳,此座椅由四部分構件組成,其最驚人的特點就是面板與承足的連接,這種以層壓板條在頂部彎曲后用螺釘固定于座面板上的結合方法干凈利落,腿足擴出座面從而使之能夠疊落,而疊落所形成的螺旋軌跡又構成了一件有趣的雕塑藝術品。此件作品最成功的因素就是簡單便捷的節(jié)點設計,只需幾顆螺釘圓凳就能快速組裝,拆卸也很方便。生活中有很多阿爾瓦阿爾托疊落式圓凳的原型,雖不是原作,但連接方式卻很相似,層壓板條椅腿與座面板之間由內置式六角螺絲固定,可能與受力有關,螺絲孔呈三角狀分布,增強穩(wěn)固性。整件圓凳的組裝只使用了12顆內置式六角螺絲。

由布魯諾·雷伊(Bruno Ray)設計的著名的代蒂克爾椅(圖1),重點就是連接件的創(chuàng)新,布魯諾雷伊用簡潔的手法完成了這個設計,椅子上鑄鋁連接件用來連接座面和椅腿,其中有兩條椅腿往上部延伸與外凸弧形板連接成為靠背,兩者之間使用圓榫連接的。這把椅子比框架結構更穩(wěn)定更普遍,這種無框結構,使用了雷伊發(fā)明的鋁連接結構,鋁連接結構最初采用砂型鑄造,后來采用被壓鑄后的中空管形式,以便于批量化生產(圖2)。

拆裝家具是家具工業(yè)進步的反映,也是順應“綠色家具”發(fā)展的一種產物。節(jié)點不僅實現了家具的可拆裝,其可重復使用也是現代環(huán)保的重要體現。

二、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便于家具折疊

折疊家具產生于人類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斗爭中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和應用,由于運用可活動的節(jié)點,使一些體積較大的家具能夠全部或部分折疊在一起。折和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能夠折疊的家具節(jié)點是可以動的,活動節(jié)點所引發(fā)的變革對家具行業(yè)影響深刻,折動式家具體積小,能有效的利用空間,便于裝卸和搬運。中國古代就已經懂得了使用活動節(jié)點的原理,出現了可折疊的家具,如南北朝時期的交椅,腿部是x結構,在交杌交椅前后叉部位多使用軸釘穿貫,是單一折動點的折疊結構,節(jié)點清晰簡單,使家具方便攜帶。

空間一直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一些小空間居室中,家具占據了大部分的空間,如何節(jié)省出更多的空間是值得深思的,家具行業(yè)開始了在節(jié)約空間方面的探索,折疊家具就是成功的例子。能折疊的家具都有兩條或多條折動連接線,在每條折動線上可設置不同距離,不同數量的折動點,也就是節(jié)點,各個折動點之間的距離總和與折動線相同,這一原理使得家具能夠折疊自如?;顒庸?jié)點在家具中的應用再次展現了節(jié)點的重要性,在大型會議室、學校教室、體育館等大量使用可折疊座椅,既節(jié)省空間又便于清理地面。

現代家具在節(jié)點設計上做了很多改進,合頁在中國古代就已經應用在柜門等家具中,便于柜門開關?,F在有很多家具柜門的開合都使用暗鉸鏈,與合頁相比閉合力度輕柔,聲音小,可隨意將柜門開到合適的角度,并且在外部完全看不到鉸鏈,美觀大方。

2012年紅點概念獎獲獎作品,軸心式的多層可旋轉休息長椅,主要應用于美術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圖3)。這件作品正是對節(jié)點在家具設計中的意義的很好的詮釋,結構本身是一個放大的節(jié)點,節(jié)點部位由底座和三個同軸的圓柱組成,自重大,穩(wěn)定性好,和地面之間不需要錨固,圓柱之間留有空隙,以便安裝帶孔的長椅,實現座椅的360℃旋轉,椅子另一端彎曲至地面支撐家具受力(圖4),在人多的時候將椅面向周圍轉動,方便更多人休息,人少時三個長椅就疊在一起,節(jié)省空間,不影響參觀者。

一位瑞士設計師雅各布·穆勒(Jacob Mueller)設計的奧里普折疊家具系列,可折疊的結構是一個創(chuàng)新發(fā)明,家具的腿構成了兩個臂狀的杠桿,杠桿的支點靠近桌面,其端頭卡進頂部的一個凸槽中(圖5),這樣的設計使得三角形的連接點非常堅固且不影響外觀,其基座和座面采用的不同種類的木材也加強了家具輕巧的視覺效果。另外他還設計了一個可存放在折疊后的桌腿之間的凳子,這個獨特的細節(jié)使這個設計更加完美。

有些可推拉家具比如兒童床,也是折疊家具的一種,最常見的是電腦鍵盤抽屜,在抽屜兩旁安裝滑軌,大大小小的抽屜能否順利的推拉,全靠滑軌的支撐。通過采用各種推、拉、翻等使家具部件稍加調整,就能變換使用功能,滿足小空間的需求。解決了功能問題,又不會影響到形式。

三、節(jié)點的創(chuàng)新實現了家具的調節(jié)

可調節(jié)家具和可折疊家具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相似的因素,但又有一定的差別,我所定義的可調節(jié)家具是出于對人體工學的考慮,為滿足不同使用對象的需求和家具功能的延伸,在家具內部設計一些調節(jié)裝置,實現家具的可調節(jié)。比如可調節(jié)高度和靠背的辦公椅,可升降的桌子等等,它移動的幅度要小于可折疊家具。家具可調節(jié)依舊與節(jié)點有著密切的關系,節(jié)點在沒有影響家具的使用功能的情況下使這些連接件自由移動,具備了多種可能性,達到了人體工學和生態(tài)學的要求。

可調節(jié)式轉椅主要通過靠背、座面、座高的折動來調節(jié)坐姿的角度、乃至躺、臥的狀態(tài)以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桌類家具的功能調節(jié)主要是為了擴展桌面或調節(jié)桌面高度。已廣泛應用的位置調節(jié)五金件,在使用時被連接的部件不產生宏觀上的位移,但當需要時可以調整部件位置,角度或空間大小,常見的有各種擱板支撐件,可調高度支架等。一些放鍵盤的支架,支架兩端金屬連接件部位預留四個連接孔,用螺栓緊固,在不方便操作鍵盤時可以調節(jié)。

有些沙發(fā)因為安裝了角度調節(jié)鉸,通常安裝在靠背處,便可隨意調節(jié)靠背的高度和角度,提高了舒適度(圖6)。家具設計師厄恩斯特,安步爾(Ernst Walk)設計的沙發(fā)床就是利用這種簡單的裝置,兩根鍍鉻的鋼管在后面與座位相結合并且牢牢地緊固在靠背上。這些鋼管的造型讓水平的墊子有兩種姿勢成為可能,作為一個沙發(fā),墊子稍微斜靠變成-靠背,作為床的時候,就是水平的。

節(jié)點在可調節(jié)的家具中應用最廣泛的就是椅子,負擔越來越重的辦公環(huán)境對人體工程學需要不斷增加,所有的椅子都要求可以調節(jié)并且具有多種功能,就連靠背和座面的傾斜度都是這樣,所有這些要求都必須整合在一把椅子上,而且這把椅子要完美的適合每一個人_一無論身體高矮,要實現這些要求,技術固然重要,合理的節(jié)點更是關鍵。芬蘭的家具節(jié)點大師約里奧·庫卡波羅(Yrio Kokkapuro)譽為當代最偉大的天才設計大師,對家具“構件化”做出過杰出的貢獻,他最著名的作品卡魯塞利椅,椅子的座位和底座由玻璃鋼制成的,座位是可旋轉的,這件椅子的最大特點在于座位與腿部的連接形式,庫卡波羅發(fā)明了彈性連接,由于座椅比較重,圓管很難穩(wěn)固的連接,而彈簧片除美觀、舒適之外,還提供更為牢固的連接。這個特殊部件主要為美學上的考慮,同時又極好的滿足了使用者對舒適度的要求。在還沒有意識到人體工學重要性的時候,大多的家具還是比較常規(guī)的,不能隨意調節(jié)桌椅高度等,比如辦公椅,不可調節(jié)的椅子長時間做下去會比較累的。

篇2

【關鍵詞】80后;文化;婚房設計;社會群體性格

1 引子

婚房,顧名思義,是結婚用的房子?,F在,新人在結婚時,無論是購置新房還是二手房,無論是豪宅還是“蝸居”,都希望通過自己的精心設計共同建立一個溫暖喜慶的新家,構筑溫馨的港灣。隨著上世紀80年代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的青年(俗稱“80后”)適婚年齡的到來,目前我國正處于結婚的“黃金年代”,其中影響最為重大的是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以及由此衍生的家裝行業(yè)。其中,婚房裝修比例占據總裝修比例的3成以上。此外,婚房裝修是一種剛性消費需求,在一份來自2009年度搜房網的裝修調查中,有近25000名參與調查的網民中有九成的人表示即使金融危機來襲,也不會推遲裝修的時間。這一事實反映了80后婚房設計裝飾裝修正大行其道。

2 80后婚房設計的人文影響因素

婚房設計屬于家居設計裝飾裝修,如何營造一個喜慶、溫馨、舒適、健康的新家已經成為80后適婚族關注的一個熱點。家居設計究其根源是以人為本的居住美學,它涉及視知覺、環(huán)境心理、室內生態(tài)、家居行為、環(huán)境美學等眾多人本主義理論知識。在針對80后婚房進行設計時,不得不對居住者---80后這一社會群體的各個方面進行分析。

2.1 80后社會群體性格分析

劉玉峰在《關于“80后”教育的幾點思考》中提出“80后”是泛指20 世紀80 年代出生的人。一般特指出生于20 世紀70 年代末期(1978 年之后及80 年代前半期,年齡20 ―29 歲之間的青年人群體) 的人,是步入社會新生代力量。他們思維活躍、思想解放、個性張揚、追求自由、善于利用高科技手段。他們面對社會競爭不得不向老一輩的精英們提出新的挑戰(zhàn),同時也遭遇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指責和懷疑。

高中建教授在《“80后”現象的歸因及對策分析》一文中認為“80后”敢于顛覆主流、顛覆權威、顛覆傳統,頗具后現代主義精神,是一切新技術的最先享用者和推廣者,他們闊步走來,正在或即將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在建設與創(chuàng)業(yè)的成才之路上茁壯成長。

通過兩位學者對80后群體性格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80后在設計裝修上所呈現出來的風格有:感性大于理性,崇尚自由,追逐個性,強調功能的多樣化。

2.2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的交融

自古以來,結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盡管現在提倡“自由婚戀”,但是在婚事操辦上還是得尊重父母的意見。作為老一輩的50、60后,他們更推崇中國傳統文化,喜歡用傳統裝飾藝術來裝扮婚房。室內視覺中心一般采用中國傳統壁畫(摹寫的古代壁畫、金碧山水畫、青綠山水畫、功筆人物畫等畫種)、或者陳設大漆屏風。他們更愿意在房間內安放幾件深色的中國明式花梨林家具或清式紅木家具,陳設中國青花瓷器或其他中國傳統工藝品。為了增加婚禮的喜慶,剪紙、窗花藝術也被廣泛運用。

80后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接受了西方現代文化。在裝修上感性大于理性,追求個性,不再刻意地將房間功能區(qū)分清楚,不拘小節(jié),無時不刻體現自己的風采。他們喜歡選擇最新的裝飾材料,裝修家具喜歡選用活動的、搬走的、以適應各種變化、家具的用途也要多元化。在軟裝修上,家居飾品必不可少,圍繞著房間裝修主題和色彩搭配來選擇花、書、樹、杯、盤、床單、窗簾、墊子、玩偶等,從而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品味。

在兩代人文化觀念的不斷交融,導致在80后新房設計呈現出中西方、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家居裝飾裝修風格。

2.3 經濟因素與居住因素考慮

作為年輕的80后,其經濟實力畢竟有限,持續(xù)上漲的房價已經成為新人構筑愛巢的最大阻力。據濟南2010年相關報道,新房裝修和婚禮花費(含婚宴)是婚事操辦中最重要的兩項開支,其中每套新房(按90平方米計算)的裝修費用約為51504元,占新人結婚消費的34.4%。這就要求新婚居室既要突出歡慶的氣氛,也要做長遠的考慮。如在色彩的選擇上,大面積的采用中國紅才營造節(jié)日的歡慶同時,也要適當選擇一些中間色系列比較穩(wěn)妥。

3 80后婚房設計裝飾裝修要點

對于年輕的80后,婚房設計裝飾裝修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在完成這項工作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婚房設計---簡約風中不乏喜慶、時尚

應根據空間大小、光線、周圍環(huán)境全面考慮,對婚房進行整體設計。要有整體感,裝飾及家具的風格要統一,顏色要協調。為了體現新婚的喜慶,紅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必不可少,大紅喜字及結婚照掛在顯眼位置,但考慮到房間今后的長久使用,總的來說色調還是以清新淡雅為好,讓人覺得舒適、安逸。目前,現代簡約家居風格大行其道?;榉吭诤喖s裝修的基礎上,填入一些喜慶和浪漫的元素,在清新淡雅當中不乏個性、時尚和充滿活力。

3.2 婚房裝飾---善用軟裝修

婚房的裝飾應體現喜慶、浪漫、溫馨的氣息,紅色是中式婚禮的主色調,然而大面積的采用紅色來裝點新房,會讓人視覺疲勞從而產生壓迫感。因而,運用一些紅色的裝飾品可以有效的避免這種不足。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中,結婚當天新房采用大紅喜字、中國結、高炮、剪紙、窗花、燭臺和蠟燭等一些中國韻味的配飾,會讓新房更加喜慶、時尚且充滿品質感。而采用紅色的床上用品、紅色的窗簾、紅色的沙發(fā)罩、紅色地毯等,又便于日后更換。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一些傳統的龍鳳圖案,如鳳凰、牡丹、百合、同心結等中國元素,輔以象征富貴的銀線、金線,表現生活的甜美與殷實,顯得華麗富貴。

3.3 婚房裝修---不必一次到位

新婚家居的裝修要有長遠考慮,不僅要滿足新婚時的喜氣洋洋氣氛的營造,還要滿足長久居住的舒適、親切和寧靜。從居住經驗來看,居住設計理念和流行趨勢會有所改變,尤其是當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許多以前的裝修并不實用;從經濟的角度來看,80后的經濟財力畢竟有限,若做滿屋子的柜子和一些固定性的家具,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再做改變與調整。因此,在裝修的過程中,要注意“留白”,在家具選購方面,也應凸顯靈活性,為以后不斷變化的生活做好打算。一些結構巧妙、設計新穎、變化豐富、造型別致的家具較適合80后的新婚人士。

4小結

綜上所述, 80后作為個體有著不同的知識結構、職業(yè)背景、興趣愛好,可能在婚房家居設計呈現出不同的流派與風格,但作為一個群體卻生活在同樣的時代,有著共同的標簽,在婚房設計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共性。婚房設計只要與80后的生活方式相協調一致,就有存在的必要和合理性。

參考文獻:

[1]王文婷.巧思創(chuàng)意開拓婚房“精”裝修市場---淺談金融危機下的設計創(chuàng)意與擴大內需.中華民居[J].2011第01期.12-14.

[2]徐鑫.論阮裝飾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濰坊學院學報[J].2011年2月第11卷第1期.54-62.

篇3

一、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

(一)造型分析

皖南彩繪壁畫與中國傳統繪畫一樣,十分關注造物抒情與傳神,它不像西方繪畫那樣以真實客觀為主。通過對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的研究可以發(fā)現,它的線條結構明顯,尤其是單線勾勒特征較為顯著,這些壁畫無論表現內容為何,都能夠給人帶來鮮明的動感,即便有些線條相對簡單,但其所繪事物依然充滿了神韻,能夠給人帶來鮮明的質樸感與率真感[1]。在皖南彩繪壁畫剛出現時,在線條的把控上帶有明顯的質樸特征,但這并沒有將其中存在的神韻掩蓋住,而是增強了壁畫的神秘性,這也是現代公共藝術在創(chuàng)設中需要借鑒之處,用質樸凸顯神韻。

(二)色彩分析

通過分析皖南彩繪壁畫可以發(fā)現,其色彩較為鮮明,并不像傳統藝術作品那樣十分單調與乏味,在皖南彩繪壁畫中不僅有傳統水墨畫中的黑白兩色,還有紅色、黃色以及綠色等,繪畫者巧妙的將這些顏色匯集在一起,增強了彩繪壁畫的真實感與藝術感。同時,這樣的色彩也與現代美術藝術有相通之處,尤其是紅色的使用,在給壁畫帶來了神秘感的同時,也突出了壁畫的激昂特征,真正做到了道家所提倡的動靜結合[2]。

(三)空間分析

空間裝飾形式也是皖南彩繪壁畫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皖南彩繪壁畫的研究可以發(fā)現,它的空間表現形式能夠讓裝飾藝術充滿時代特征與裝飾色彩。在研究皖南彩繪壁畫空間形式中可以發(fā)現,無論是畫面形象還是時空關系都與時間有一定關系,很多壁畫都能給人帶來身臨其境之感。同時,皖南彩繪壁畫還促進了時間與空間的糅合,能夠給人帶來更加真實的心理感受,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有效提升了時間與空間的推移能力,還促進了空間移動,提升了受眾對細節(jié)的感受能力。所以,在實際創(chuàng)設公共藝術品時,也要將皖南彩繪壁畫的空間形式融入其中,以此突出公共藝術的時代特征與傳統特征,真正做到公共藝術傳統與現實相結合。

二、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

(一)在雕塑中的應用

雕塑是我國常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在很多地方都有應用,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也被應用到現代雕塑中。對于傳統雕塑來說,往往帶有冷冰之感,無法給人帶來更直觀的感受,也無法吸引人的注意力。而在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被應用到雕塑中以后,不僅改變了傳統雕塑中的冷漠感,還增強了雕塑的真實感與體驗感,強化了主題宣傳與傳播。在研究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中可以發(fā)現,很多壁畫都做到了空間構筑與裝飾效果的結合,這也是現代雕塑藝術中值得借鑒之處。同時,皖南彩繪壁畫中很多作品突破了時間與空間限制,如現代一些雕塑作品中,形象風格為傳統藝術,而其附屬品則極具現代化特征。再者,皖南彩繪壁畫內涵十分豐富,容量也很大,裝飾手段較為多樣,帶有明顯的自由奔放特征,將這些要素融入到雕塑藝術中,可以讓受眾產生更直觀的感受,同時也能激發(fā)受眾的想象能力[3]。

(二)在壁畫中的應用

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在現代壁畫中也有廣泛應用?,F代經濟屬于市場經濟,各個商家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為盡可能多的爭奪客源,商家會在各處繪制一些壁畫,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也被應用到壁畫中。如某地區(qū)商家在公共藝術中設置了互動式廣告,該廣告色彩斑斕,所以,工作人員故意將完整的拼圖打亂,只要經過此處的人都會被該廣告吸引,由于人們在面對錯亂的圖形時,都有一種想要恢復其原狀的愿望,所以,他們就會主動參與到拼圖游戲中,拼圖被行人拼完整以后,工作人員會再次將拼圖打亂,吸引下一位行人,看似簡單的拼圖游戲則可以更好的傳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同時也可以增強人們對色彩的把握。在中國傳統文化備受重視的今天,將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融入到現代壁畫中,也可以有效增強壁畫的吸引力與影響力,這也是給商家?guī)砩虣C的有效方式。此外,隨著皖南彩繪壁畫在現代壁畫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突出了壁畫整體性,更讓現代人對傳統藝術文化做深刻思考,并研究如何將傳統藝術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中,這些都是有效提升現代公共藝術創(chuàng)作的有效措施。

(三)在裝置中的應用

通過對人們心理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很多人都對裝置藝術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在面對不完整與不匹配的項目中,會不自覺糾正這些錯誤,為滿足人們的這種心理,在公共藝術設計中,也可以將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應用進來。如某博物館中利用多媒體設置了一副十分復雜且?guī)в羞f進式的裝置,其中含有大量的數字,但每幅數字畫面上的壁畫并不是完整的,有些還存在錯誤的,其實,在這幅裝置藝術中就隱含著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皖南彩繪壁畫的內容錯綜復雜,有些壁畫內容并不是具體與完整的[4]。隨著這些裝飾形式在公共藝術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公共藝術的文化品位,還能給受眾帶來更直觀、更強烈的感受。此外,現代很多家居設計中也帶有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傳統的家居設計過于單調,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而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的應用則極大的提升了家居設計品位,滿足了人們多樣化需求,這些都是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所帶來的好處,因此,應重視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在裝置中的應用。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在現代藝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公共藝術中更是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皖南彩繪壁畫裝飾形式無論是在現代雕塑中還是在壁畫與裝置中都有較高地位。

作者:王茵雪 孫玲玲 單位: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王薇,袁浩浩.皖南地區(qū)古戲臺類型及建筑裝飾藝術研究[J].住宅科技,2016,(4):35-42.

[2]柳玉.馬王堆漢墓陳列館壁畫藝術的文化意蘊及時代精神[J].裝飾,2010,(8):125-127.

篇4

【關鍵詞】智能化;室內裝飾;裝飾設計

一、室內裝飾設計要素

1、陳設要素

實用和裝飾二者應互相協調,它們的功能和形式統一而有變化,使室內空間舒適得體,富有個性。生活必需品的陳設也起著裝飾作用。

2、色彩要求

室內色彩不僅影響視覺環(huán)境,對人們的情緒、心理影響也很大。如果色彩處理得當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所以,科學的用色很重要,它還有助于健康。

3、光影要求

為了使室內空間更為親切自然,人類常常喜愛把大自然的陽光直接引入室內,以消除室內的黑暗感和封閉感,特別是柔和的散射光。

4、綠化要素

室內設計中綠化以成為改善室內環(huán)境的重要手段。室內移花栽木,利用綠化和小品以溝通室內外環(huán)境、擴大室內空間感及美化空間均起著積極作用。

二、智能家居的含義

智能化高科技含量增加,使得人類的生存更加智能化,建立在強大的科技支撐之上的智能家居又稱智能住宅。簡單地說,智能化家居融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網絡通訊技術于一體的網絡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統,是以居民住宅為平臺,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主要包括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音視頻技術等,將室內環(huán)境的硬件設施進行集成設置,從而提高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和藝術性,實現舒適節(jié)能的環(huán)境。因此,智能化生存就意味著智能化擁有高科技含量,其必然伴隨著新科技、新智能化的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這是智能化生存的前提和基礎。室內裝修設計的智能化正在慢慢朝著成熟的方向發(fā)展。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不再單單是靠電腦這種數字化的模式機械出圖,而是要考慮在智能化的條件下,室內裝飾設計更加的個性化和人性化。應使住宅具有超前功能如適用性和智能化等,以滿足社會發(fā)的發(fā)展。

三、智能化設計和室內裝飾創(chuàng)新設計的關系

在智能化條件下,既要遵循科技的程序化又要有設計方案的創(chuàng)新。這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智能化生存的關鍵就是科技創(chuàng)新,通過科技的發(fā)展和科技的力量來實現生活方式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因此,這種生活和方式需求就需要設計師的方案創(chuàng)新,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新來實現和推動室內裝飾設計的智能化。另一方面,室內設計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既然智能化的家居設計是未來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和人們的實際需求,設計師就要體現在推動智能化生存的智能化生產實踐中。因此,智能化的室內空間的裝飾設計既是室內裝飾設計的動力,也是室內裝飾設計的目的。所以,推動室內裝飾設計尤其是在智能化生存需求背景下的室內裝飾設計,必須充分考慮智能化生存的特征以及所伴隨的倫理風險,進而全面、協調、可持續(xù)地推進室內的裝飾設計。

四、智能化的室內裝飾設計

在智能化條件下,如何進行室內空間的裝飾設計?如何處理“硬裝”和“軟裝”的關系?智能化的室內裝飾設計的特點:“硬裝”部分,比如空間設計,界面設計,物理環(huán)境的設計是基礎?!败浹b”即后期配飾是變數。智能化的室內裝飾設計中最大要點的是裝飾的個性化。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要在對比變化中求統一是常用的設計手法。如“硬裝”和“軟裝”的地位也可相互間穿梭互換,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不僅如此,在智能化前提下,風格各異的室內裝飾設計住宅室內系統中的各種因素,都可以打破傳統僵化的設計思維模式,為業(yè)主提供出各種新異奇特的設計創(chuàng)意組合的可能性來。

1、室內空間設計

室內裝飾的立面設計要遵循形式美學的一般規(guī)律,著重自身性格的刻劃,顯示本身的自然美,例如,比例尺寸、節(jié)奏韻律、均衡穩(wěn)定、虛實對比、色彩色調等等;在住宅自身的頂面、墻面、門頭、陽臺、窗戶、線條、花飾、色彩等都應認真推敲。要充分體現室內空間的性格特點,它應該是質樸而不粗俗,亮麗而不嬌媚,寧靜淡雅、裝修得體,有文化內涵,經得起時間考驗??臻g組織是室內設計的重要內容,也是完成整個內部環(huán)境設計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空間組織的失敗是很難用其他辦法彌補的,即便是有辦法彌補,也未必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過來說,空間組織合理,內部環(huán)境設計的其他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即使

出現了一些問題也容易改正和解決。因此,在室內設計中,使用者的定位是決定我們設計是否成功的關鍵,也就是“以人為本”的真正含義――使用者的需求。

2、設計手法

眾多國外設計,由于每家戶型的具體情況不一,不同的戶型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布局,所以在室內空間的裝飾風格表現形式各不一樣,如何利用每寸空間,在戶空間的設計手法上,既要本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設計,但同時也以“按需分配空間”為原則。組織和劃分平面與空間,這是室內設計的一個主要手法。利用設計手法,巧妙地布置平面和利用空間,有時可以突破原有的建筑平面、空間的限制,滿足室內需要。在另一種情況下,設計又能使室內空間流通、平面靈活多變。智能化的空間裝飾就更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上學會變化。只有靈活運用裝飾設計的效果才會更出色。因此在裝修設計時,一定要在有限的空間里把基本生活功能分出來,使空間顯得井井有條。在劃分功能區(qū)域對于智能空間來說,可以利用安裝簡易的家具,能大大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在隔擋或暢通間靈活選擇,同時使整體空間具有通透感。同時應謹慎運用隔斷,如確實需要,可以考慮用玻璃材質,因其對光線與視線無阻礙,又能突出空間的完整性??傊?,智能化的設計就是要讓空間不再狹窄,各個房間不再有嚴格的界線,裝飾簡潔美觀,又經濟實用。室內裝飾不僅是品味、時尚、個性的直接表現形式

各種表現形式的細節(jié),如裝飾畫,陶器,花卉,布藝,甚至抱枕等,既能夠代表主人的個性和品位,又可以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收藏,增添情趣。智能化裝飾的空間似乎把室內空間的所有內容都包干殆盡,只等住戶的“拎包入住”,但這僅僅只是完成了室內的軀體改造,缺少細節(jié)的點綴,室內就猶如一個盛裝的女子失去了一雙的眼睛。就拿陶器來說,要將各具風格的陶器品組合在一起,使它成為空間視覺焦點的一部份。

篇5

在室內進行軟裝的配置時,我們可以從配飾的尺度、色彩、質感、材質、意境以及生活方式這些方面來進行設計,因為在家居空間中,每一個擺設都有自己的尺度,大到一個家具的擺放,小到一個花瓶的具置,當他存在于空間時他的尺度大小就與空間發(fā)生了必然的聯系,成為一個整體。如果他們的大小不協調就會產生不好的效果,有時會顯得擁擠,有時會顯得空曠,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有完美的視覺節(jié)奏感。比如你在墻上掛一幅畫,這就更加需要考慮它的尺度,合理的大小和位置就能使這些形狀產生好的視覺效果。有時也會運用微妙的色彩特性來增強設計的效果,加上特殊的質感與意境形成一個美好的居住環(huán)境。在室內裝飾階段,我們還可以利用家具、屏風、地毯等移動性裝飾物來對室內的空間進行劃分,一塊地毯、一組低柜或者一個小型的雕塑的擺放位置,我們都可以利用其大小或擺放位置對一個室內劃出一個虛擬的空間,讓兩個功能不同的空間共處一室既和諧又不產生沖突。當然,軟裝飾的裝飾手法不僅可以運用在這樣的三維空間中,還可以運用在四維或二維空間中。比如在在一個二維的空間中調節(jié)墻面的平衡并對墻面進行裝飾,或者在墻面上收藏名貴字畫喚起人們有關自己的生活經歷或者對未來的憧憬,賦予室內裝飾在文化上的意義。

2軟裝飾的設計風格及設計要點

如果想要一個室內的裝飾風格看起來統一與協調,大部分是離不開裝飾的風格的,軟裝飾也具有一定的風格,在特有的風格下進行軟裝的裝飾,會讓室內環(huán)境有想象不到的效果。裝飾的風格一般有:

(1)歐美現代風格

一般是淺歐式,具有簡單、抽象、明快的特點。一般多采用現代感很強的組合家具,顏色一般選用白色或流行色,室內色彩不超過三種,窗簾和地毯的選擇比較素雅,紋樣簡單且抽象,其他的室內飾品要求造型簡潔,色彩統一,燈光以暖色調為主。

(2)歐式古典風格

一般指巴洛克及洛可可時代的歐式設計樣式,特別華麗高雅,給人一種金碧輝煌的感受。主要以室內的縱裝飾線條為主,包括桌腿,椅背等處采用輕柔幽雅并帶有古典風格的花式紋路,豪華的花卉古典圖案等奢華形式的裝飾物品完美的呈現其風格。

(3)日式風格

裝飾簡潔淡雅,主要是由一個榻榻米平臺,再配上日式矮桌,草席地毯,布藝或皮藝的輕質坐墊,紙糊的日式移門構成的一個面積較小的空間,沒有很多的裝飾物去裝點細節(jié),使整個室內空間顯得格外干凈利索。

(4)中國傳統古典風格

我國傳統的中式風格具有莊重優(yōu)雅的雙重品質。在傳統的風格上加上現代人的簡潔意識,就會形成一種別樣的感覺。

(5)鄉(xiāng)村田園風格

具有自然悠閑的感覺,用一些天然的材料制作成裝飾品,比如用樹根制成的餐桌,藤柳編成的沙發(fā)椅,草編的地毯,印花布的窗簾和窗罩,白墻上再掛幾個具有鄉(xiāng)土氣息的裝飾物,以樸素的、自然的干燥花或干燥蔬菜等裝飾物去裝點細節(jié),造成一種樸素、原始之感。室內種植一些植物,用綠色去裝點簡單的裝飾,形成一種田園的風格。

(6)現代簡潔風格

主要用簡單的幾何要素對室內的家具進行組合,讓人感受到簡潔明快的時代感和抽象的美。這些風格的確立在其背后有一種強大的裝飾力量在支撐,那是具有一定實用性、觀賞性和象征性的裝飾物,這些都是軟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3軟裝飾的設計符號所形成的情調

在軟裝飾設計中,首先確定的是家具的整體風格,然后再來選擇統一的飾品,好的飾品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然而這些好的裝飾物就是我們所說的裝飾符號。裝飾符號要有一定的象征性,不僅要在形式上使人產生視覺聯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人們的思索聯想,進而產生移情,達到情感的共鳴。我們在材質和材料上追求高雅,在設計形式上追求簡潔與流暢,在風格中追求精致與大方,我們還要追求情調。在崇尚知識與文化的今天,成功的裝飾出文化氛圍是我們追求的基礎。我們根據每個人的喜好追求不同的情調:對稱的家具擺設體現莊重典雅,非對稱的造型表達活潑浪漫,暖色呈熱情洋溢,冷色顯寧靜智慧??傊檎{最能顯示一個家具的個性,每一個人都會在軟裝飾的家具中譜寫自己的故事,形成難以忘記的回憶。

4輕裝修重裝飾

在現代,"輕裝修重裝飾"已經成為家居設計里的一個新的理念,并且很多人認為這樣的家居理念內涵非常豐富,很多的設計師認為輕裝修重裝飾是一個代表著未來家庭裝修趨勢的新理念,具有更深層的現實意義。家居理念的變化是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上個世紀90年代,人們?yōu)榱俗非笏^的豪華裝修而大興土木,用很多的材料來達到豪華質感。而現在,人們發(fā)現,營造簡約的氛圍是一種更加科學、環(huán)保的設計方式。所以人們開始傾向于輕裝修重裝飾,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污染,并且環(huán)保、個性、時尚。所謂輕裝修就是簡裝,簡單、明快,不影響使用效果,這是相對于那些盲目追求豪華、到處吊頂那樣的重裝修而言的。輕裝修并不是輕視裝修,而是重視基礎項目,贊成簡約,這樣的輕裝修其實代表著另一種重:對根基之重,對品位之重。重裝飾指的是進行完第一遍裝修之后進行的后期的配飾部分,包括家具,各種裝飾品的擺放,掛畫的形式和位置等,主要是靠這些裝飾品來營造房間的氛圍,提高家居品味和檔次。

5軟裝飾的現狀與發(fā)展

篇6

然而甜蜜過后,讓新人們傷腦筋的問題也接踵而至,婚房該如何打造?是花一筆錢請設計師全套設計,還是自己投入精力DIY來得更好? 誠然,如果結婚的時候能夠住上親手參與裝修布置的婚房,實在是件美好的事情??墒?,新人們在事后總會有各種遺憾和懊惱:裝修樣式過時、顏色過于鮮艷、價格只貴不對……若想不留遺憾地打造私屬婚房,那就看看下文吧,甜蜜愛巢,完美打造。

裝修 不必一步到位

婚房裝修要不要一步到位? 年輕人裝修容易走入兩個極端,有些年輕人迫于經濟壓力,不考慮將來的使用,簡簡單單裝修便入?。贿€有一部分年輕人總想一步到位,做滿屋子的柜子和一些固定性的家具,把空間塞滿,數年內無法再做任何改變與調適。

專家建議,新婚夫婦剛結婚時是二人世界,事業(yè)剛起步,孩子還沒出生,經濟基礎還不穩(wěn)固,一次性把新居裝修完,會有許多弊端。從居住經驗來看,家居設計理念和流行趨勢也會有所改變,一次性完成裝修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再者,當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隨著寶寶出生、父母來住、親朋好友來往,許多年輕人會發(fā)現以前的裝修并不實用,居室又要有所變化。因此,不要急于一次完成裝修,要慢慢來,可以先買床、桌、沙發(fā)、鍋、碗、瓢、盆等必備的生活日用品,空間要留白,為未來變化和發(fā)展留有足夠的余地。

風格 簡約實用為主

那么,婚房在風格設計上有何特點呢? 設計師建議以簡約實用為主,一是考慮到年輕人的經濟承受能力,二是簡潔時尚一直是這幾年的流行趨勢,被許多年輕人所欣賞。

現代簡約的風格,清新淡雅中不乏一種追求個性、現代、時尚的感覺。比如,開放式廚房讓廚房生活得到全新改變,櫥柜也成為居室家具的一種材質上的大膽突破;許多年輕人都接受主衛(wèi)采用全透明的鋼化玻璃,體現了其追求浪漫的心理;客廳的電視背景墻,很多人也傾向采用大膽顏色,不僅現代感十足且浪漫氣息濃厚。

空間 多用途的“變形金剛”

新婚家庭有那么多的變化因素,所以我們主張婚房家具不要只有一種功能,要有多元用途,可適應各種變化,而且家具在屋子內搬來搬去、變來變去,也能隨時賦予婚房一種新感覺和新面貌。

家具可選用活動的、可以搬走的,如沙發(fā)床,適合沒有客房的新居,供父母、朋友來訪使用,如小孩床,底下可以再拉出一張床,供保姆使用;餐桌也可以是工作桌、咖啡桌,不必拘泥于傳統的一桌六椅,客廳不夠用時,它還可以搬到其他地方用;床組也不必全套,床座配兩個活動小幾可當床頭柜,使用一個床頭柜亦可,并且可以今日朝東,明日朝西;五斗柜可變尿布柜;綜合柜可以變書架……如果婚房的空間不大,沙發(fā)勿買三二一全套,無扶手、無高背的沙發(fā)更適合較小的空間。如果買中式家具,還可以分件、分批、分年采購。

色彩 雜亂有“章”

婚房應以簡約為主,總的色調以清新淡雅為好,會讓人覺得舒適、安逸。當然在整體設計的把握下,為了突出喜慶的氣息,局部可以有一些鮮艷、明亮的色彩,可以在色彩上做足文章。

紅色是傳統的中國式婚禮的主色調,大紅色是婚房裝飾的必備顏色,暖暖的紅色能給婚房帶來溫暖的氣息,提升空間暖意,但是紅色的使用要點到為止。新婚居室布置既要突出歡慶的氣氛,也要做長遠的考慮,適當選擇一些比較穩(wěn)妥的中間色系,也不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淡黃色總能給人以溫暖的家的感覺,可選擇清新淡雅的黃色地板,時尚美觀又增加了幾分濃郁的生活氛圍,營造出清新的視覺感受。

白色清新淡雅,純潔高貴,比如布置一個顯眼的白色與紅色組合沙發(fā),能給人營造出不同層次的舒服感,并給人以平靜自然的感覺。夏日的午后,蜷在舒適的沙發(fā)中偶爾發(fā)發(fā)呆,那該是多么愜意!

水果色彩很能制造童話般的氛圍,比如在客廳布置些水果色的家居單品,可以一改古板,成為客廳的點睛之筆,讓客人領略到你們倆的童真童趣,更能讓拜訪你們的昔日好友回到舊日時光。

家飾 浪漫當道

新房的家居布置并不比裝修的分量輕多少。兩個人,一起手把手布置出充滿溫暖的小窩,那么即便在外面打拼得再忙碌再累,回到這里,也能感受到愛和家的味道。

那么究竟該怎樣布置溫暖的婚房?看看浪漫高手的支招吧!

燭臺+蠟燭

洞房花燭夜,怎么能夠少了蠟燭的助興?玫瑰花朵形的蠟燭,熱烈瑰麗,放置在床前最合適不過,給新婚的夜晚增加了一份別樣的神秘。百合花束的蠟燭,清新淡雅,放在客廳、書房、浴室都是不錯的選擇。而其他如君子蘭、蝴蝶蘭等各色香味的花燭,或溫暖親切,或清涼怡人,一個浪漫的夜晚靠的就是它了。

相框+照片

以前,少不了把放大的婚紗照掛在床頭的新人,現在掛這種大照片未免有些土氣。不妨試試配有精美框架的小照片,兒時的照片、談戀愛時的合影都可以作為照片內容,見證男女主人的成長歷程。

床品、靠墊、燈飾

臥室往往是新人著力打造的,所以床無疑是新房中的重中之重。床的款式固然重要,但床上用品可以常換常新,它對改變居室風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容易營造出浪漫溫馨的氛圍。

為了烘托氣氛,很多人都會選擇一套大紅色的床上用品,但結婚過后很少能再用。將紅色和金色、咖啡色等顏色靠墊作搭配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婚房臥室的照明、采光以柔和間接的光線最為合適,比如基調為暖黃色的燈光,非常有助于臥室氣氛的營造和浪漫情調的產生。臥室內床上的照明可用床頭燈或壁燈,并考慮與吊頂的形狀相配。

TIPS:

如何消滅室內“隱形殺手”?

1.買建材―定要去正規(guī)的大型建材市場,少用復雜材料。家具可以全部讓家具廠上門訂做,板材也要選擇雙面板,嚴把材料及工藝關。

2.不少家庭客廳鋪的是復合地板,很多人會在復合地板下面鋪木芯板,建議加鋪活性碳,它的好處是隔涼又隔潮,而且沒有使用黏合劑。

3.裝修完后,可在家中擺放空氣凈化器,并且把家中的所有窗戶都打開,讓房間空氣對流,以便散發(fā)房間內的甲醛。

篇7

關鍵詞:工業(yè)風 設計 咖啡廳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0-0110-02

一、工業(yè)風設計在咖啡廳設計中的作用

咖啡,因其獨特的口味、提神醒腦的功效,現在已經漸漸成為國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時尚喜好。在人們開始喜愛上咖啡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各種個性咖啡廳度過自己的閑暇時光,咖啡廳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場所,隨之而來的,咖啡廳文化正日漸興起。人們對待咖啡廳,已從對質量、價格等的關注,轉向對服務、體驗的關注,人們消費的不再只是咖啡,而是轉變?yōu)閷Х葟d的環(huán)境、視覺及感官體驗的消費。

工業(yè)風格概念是在美國紐約開始出現并逐漸流行起來的。最初是由一批藝術家利用已經荒廢的工廠、倉庫,經過改造,構造出自由、前衛(wèi)、個性的藝術家工作室。以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保留原有建筑的部分風貌,斑駁的磚墻、灰色的水泥墻面處處透露出個性、粗獷的美,工業(yè)感十足的燈具和餐桌椅散發(fā)著硬朗的舊工業(yè)氣息,人們從現代回到了舊工業(yè)時代,瞬間放空心情,緩解疲憊,絕對會讓更多年輕人看上一眼就愛上這里。

二、工業(yè)風設計在咖啡廳設計的總體設想

咖啡廳設計的最終目的,是吸引顧客,并促進客人能夠在店內消費,以達成營銷的效果。而吸引顧客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咖啡廳整個空間環(huán)境個性化的設計。如何利用工業(yè)風設計使咖啡廳整個營業(yè)空間具有活力而彰顯其個性呢?

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首先,應明確所要面對的顧客目標,只有目標確定,才能依據客戶的喜好,設計出吸引顧客的氛圍,符合主要用戶的“口味”。其次,設計主體風格是以黑、白等冷色調為主色調,黑色的神秘冷酷,白色的優(yōu)雅純凈,兩者混合搭配又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層次的變化。的磚墻、寬闊的空間、粗獷的風格以及皮質的沙發(fā)、木質的桌椅、鐵藝的裝飾架,這些表現出來的不是沉重,而是最為真實的生活質感,再搭配清新的綠植,既充分體現出工業(yè)風的特性,又充M著神秘感,于細節(jié)處又透露出雅致、溫暖,整個空間既工業(yè)又不失清新,符合年輕群體追求個性與自由張狂的特點,可以讓他們那顆躁動不安的心尋找到一處自由、隨性之地,無限的創(chuàng)意和富有包容性的工業(yè)風設計則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設計處處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一切從顧客角度出發(f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顧客。

三、工業(yè)風設計在咖啡廳設計的應用

(一)店面設計

良好的店面設計會吸引消費者的到來,給消費者留下美好印象,起到擴大銷售的目的。店面的設計必須符合咖啡廳的特點,從外觀和風格上要反映出咖啡館的工業(yè)風特色。

1.工業(yè)風的設計的新

利用工業(yè)風設計進行咖啡廳的店面設計,首先必須把握時代潮流,引領時代潮流,設計理念要新。造型要有沖擊力,充分體現工業(yè)風的特點,利用點、線、面的構造來展現工業(yè)風的張力、個性,使其與眾不同。還要多考慮運用櫥窗、POP等,使路人看見店面,就能感覺到時尚,就有進店坐坐的沖動。

2.工業(yè)風設計的簡

工業(yè)風的設計需要“個性”,只有這樣,才能牢牢抓住消費者的眼睛,進而促進消費。但個性不等于搶眼,一旦使消費者覺得“扎眼”,就會對其失去興趣。工業(yè)風的設計不能過于繁復,不宜采用過多的線條分割和色彩渲染,要去除多余的裝飾,不能讓消費者產生眼睛太累的感覺,在設計時,寧愿不足,也不能過分。

3.工業(yè)風設計的諧

首先,店面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周圍環(huán)境,考慮與原建筑風格及周圍店面是否協調,是否需要過渡銜接。其次,店面的色彩要統一諧調,主色調采用黑白二色,偶有跳色,不宜使用生硬而強烈的對比。再次,咖啡廳牌匾的字體大小要適宜,過分粗大或者細小都容易破壞整體布局。

(二)室內設計

1.墻面的處理設計

的墻面是工業(yè)風格風設計基本元素之一,工業(yè)分設計中墻面通常采用處理過的磚墻或者水泥墻面做底,再涂以黑、白、灰等冷色調及裝飾。

(1)用磚墻取代單調的粉刷墻面。復古感十足的磚墻,磚與磚之間的縫隙給室內一種老舊的視覺效果,營建出一種粗獷感覺。在磚塊的縫隙可以呈現有別于一般墻面的光影層次。在磚頭上涂以黑、白、灰等冷色調進行裝飾,能帶給咖啡廳粗獷老舊而又摩登的氛圍。

(2)原始的水泥墻面。比起磚墻的復古,原始的水泥墻更具現代感,多了一份靜寂。在由原始的水泥墻面建構起來的空間內,整個人都不由得放慢頻率,輕輕呼吸著冰冷的空氣,享受著空間內靜謐而又美好的氛圍。

2.管線的處理設計

與傳統的家居裝潢設計不同,工業(yè)風設計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不去刻意隱藏各種管線。傳統的裝潢設計中,如何巧妙隱藏管線,不被人發(fā)現各種管線的存在,是設計師設計的一項重點。而工業(yè)風設計,卻是不刻意去隱藏,而是順其自然,通過巧妙安排位置、搭配顏色,使各種管線成為室內布局的又一亮點。這種顛覆傳統裝潢的設計方式,可以擁有挑高的天花板,增強咖啡廳的空間感,又可以恰當的打造出自由、隨意的氛圍。

3.桌椅吧臺的設計

(1)吧臺的設計。消費者剛進入咖啡廳,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吧臺,吧臺是咖啡廳裝修設計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它是咖啡廳的重要組成部分,吧臺通常采用復古的木質結構,臺面需要采用防水材質。深沉的木色與吧臺的背景墻相互呼應,吧臺的設計也要充滿現代工業(yè)氣息,融入到整個咖啡廳的工業(yè)風設計中。吧臺的配置設計也要具有誘導的效果,促進來店顧客的消費。吧臺的燈光應采用較柔和的燈光照射,凸顯咖啡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吧臺的背景墻顏色要和咖啡的色調相協調,背景墻既要能存放器具、杯具,又要美觀協調。

(2)桌椅的處理。鐵質的桌子框架,桌面采用老舊、有質感的木頭,采用原色的油漆處理,完整的展現出原木木紋的深淺與紋路變化。椅子采用黑色鐵藝骨架,黑色皮面。桌椅搭配的強烈反差可以帶來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4.燈具與燈泡的設計

在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裝修設計中,燈具設計通常非常搶眼,不僅滿滿是工業(yè)味道,還頗具現代藝術美感。在咖啡廳工業(yè)風裝修設計中,由于空間較為寬敞,通常采用吊燈作為裝飾照明燈具。長長布料編織的電線、形狀多變的幾何圖形懸吊而下的鎢絲燈泡,線條感、工業(yè)感、復古感極強。通過設計師將普通的鐵藝或藤制等普通材質的燈具進行創(chuàng)意性設計,將工業(yè)風的個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鎢絲燈泡是工業(yè)風設計的必備商品,也是最容易創(chuàng)造出工業(yè)風格的物件。在桌上擺上一盞樣式多變的鎢絲燈泡,就能為周遭氛圍帶來改變。

5.裝飾品的處理

(1)舊物的工業(yè)風時尚。并不是非得要原汁原味的墻面、老舊的桌椅才能凸顯出工業(yè)風格,其實老物件的古老斑駁感也很適合塑造工業(yè)風風格。老物件有一份特殊的時間沉淀感,好像經過時間的洗禮他們才變得更有價值、更加的不容拋棄,設備零件、齒輪、機車零件、梯子、鐵柜、一個鐵盒、一把剪刀都是很有工業(yè)味道的擺飾。設計師無限的創(chuàng)意,使一件件硬邦邦、不起眼的材質以及灰頭土臉的零件、器具,搖身一變成為個性裝飾品,體現出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的特色。

(2)現代工藝品的工業(yè)風時尚。在工業(yè)風格裝飾設計中,除了老物件的裝飾,現代藝術品的裝飾也必不可少。壁畫、擺件、墻飾掛件、鐵藝置物架、木質陳列架,在設計師的手中,這些不再是簡單的工藝品,而是工業(yè)風設計的必備元素。通過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設計,位置、角度、搭配的選擇,每一件工藝品既展現出自己獨有的個性,又悄然融入到整個咖啡廳的工業(yè)風設計中,為整個設計畫龍點睛。

(3)綠植的點綴。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講求的是開闊、厚重,適當的綠植點綴可以使空間瞬間變得雅致而溫暖,為工業(yè)風咖啡廳增加一絲清新活力。

四、按功能分區(qū)的設計

咖啡廳作為一處較為高雅的地方,也可以按功能對空間進行分區(qū)來進行工業(yè)風的設計,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人群。

(一)吧臺區(qū)

吧臺區(qū)作為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區(qū)域,裝修設計應以簡潔開闊為主,同時又需要不失其厚重感、滄桑感。

(二)卡座區(qū)

卡座區(qū)的工業(yè)風設計,一是卡座位置的安排,卡座區(qū)大的位置應盡量靠窗,讓顧客在休息時能欣賞窗外的風景;二是卡座的擺放方式,可以按咖啡廳的整體布局,創(chuàng)意性的進行擺放,摒棄中規(guī)中矩;三是卡座材質的選擇,材質和顏色要有工業(yè)風的特點,當然,舒適度是最重要的。

(三)包廂

包廂是相對來說比較私密的空間,在工業(yè)風設計的通透環(huán)境下,包廂是較為安靜的區(qū)域,為情侶、商務人士提供休息、聊天、談心的場所。包廂中一般配置相應的沙發(fā)、桌椅,讓顧客體會到溫馨、舒適感。

(四)音樂臺

音樂臺的設計,要符合整體工業(yè)風的風格,在背景墻上可以點綴一些重金屬樂器,用一些綠植掩映,營造個性強烈、又賞心悅目的效果。

(五)衛(wèi)生間

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的衛(wèi)生間,黑白設計,的水管,寬敞的空間,在燈光、材質的使用上應合理、潔凈,同時位置要求應該放在隱蔽的角落并給予裝飾。

五、結語

工業(yè)風設計的咖啡廳,最愛的元素就是復古的一些物件,還將屋頂、管道、地板、燈泡等完露出來,展現出房子最原始的模樣。然后通過設計師的奇思妙想,用布紋、木質裝飾物進行裝飾,體現出對最真實、具有質感的生活追求,可以成功吸引年輕群體的注意力,在滿足消費者味覺的同時,也使消費者的精神得到了享受。

參考文獻:

[1]潘心一,顧晗瑜.LOFT風格在建筑室內設計中的探索與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7).

[2]張津榮.工業(yè)風格家居設計研究――以運城市禹香苑LOFT戶型為例[J].智能城市,2016(7).

[3]孫宇.淺談如何將閱讀元素融入現代簡歐風格咖啡廳設計[J].鴨綠江月刊,2016(6).

[4]楊芯蕊.延安東路1號咖啡吧 潘江+張妍 樂摩裝飾設計有限公司作品[J].現代裝飾:理論,2016(8):138-139.

[5]孫福莉.巴洛克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以咖啡廳空間為例[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3).

篇8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降低造價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as building enterprise control costs, promote the economic benefits, get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today's economy unde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cost aspects emerged in a different degree of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n the management, and on this basis, for how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projects we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Reduce cost

中圖分類號:TU72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在市場經濟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建筑業(yè)對于市場經濟的構建有著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在建筑行業(yè)的運作與發(fā)展當中,建筑工程的造價是建筑企業(yè)控制投入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獲得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在我國,對于建筑行業(yè)的工程造價有著明確的規(guī)范,這就要求建筑工程的管理與執(zhí)行者需要在建筑工程造價的制定與評估過程中保持頭腦清醒以及反映靈敏,在不違反國家相關規(guī)定的同時,確保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促進企業(yè)進步。本文立足于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與制定,提出了建筑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的幾方面要點以及如何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價的幾方面措施。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要點

建筑工程造價也被稱為建設項目投資,在我國頒布的相關規(guī)范當中將建筑工程造價明確定義為一項建筑工程項目在建設與施工的整體階段當中所涉及到的設備及工具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工程建設費、預備費等相關費用的總和,即為建筑工程項目從籌備到施工到最終竣工、交付等整體階段過程中所需各項費用的總和。完備且合理的建筑工程造價能夠確保工程順利開展和實施,科學有效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是建筑行業(yè)順利運作和發(fā)展的前提,針對現實工程造價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管理要點:

完備的分析和研究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項統籌性較高的一項工作,需要對目標工程的籌備、實施及竣工的整體階段有確切且整體的把握,同時,需要對于目標工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影響因素作出分析和評估,這就需要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者組織起專業(yè)人員對于目標工程項目作出考察,并對考察結果作出專業(yè)的分析和決策,確保考慮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以做到面面俱到的造價評估,使建筑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更具備合理性與完備性;

提煉工程造價的關鍵因素。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實施過程當中,應該為工程項目制定出統一的質量指標以及造價等級體系,借助該體系對于目標工程項目方案進行分析和評估,提煉出對于工程造價影響較大的關鍵性因素,并對其進行管理措施進行決策;

完備的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在建筑工程籌備之初,招投標工作直接影響到工程項目的具體實施等后期工作內容,對于工程造價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招投標工作當中務必按照規(guī)定程序嚴格執(zhí)行,確保招投標的真實性、科學性及有效性,與此同時,在招投標工作的具體實施環(huán)節(jié)中要制定出合理科學的招投標計劃,該計劃必須要滿足工程項目的各項需要,以確保工程造價得以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價格區(qū)間當中,從而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與完成;

對于施工方案的變更作出有效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實施過程當中,施工方案的變更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是直接且嚴重的,因此在工程造價的管理當中需要預留一個彈性空間,預防施工方案的突然變更對于工程造價所造成的沖擊,與此同時,在工程實施的環(huán)節(jié)當中,必須首先確保工程進度嚴格對照工程規(guī)劃進行,確保工程延期或者變更等不利現象的產生。

降低建筑工程造價的措施

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貫穿著整個建筑工程項目,對于工程的順利實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做好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同時,也需要有效地降低工程造價,下面將針對具體建筑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提出幾點有效降低工程造價的措施,以供參考:

選擇合適的地基處理方案。在當今的建筑工程設計當中,多選取高層、超高層的建筑結構,因此,對于建筑地基的要求相應增高,對此也涌現出眾多的地基處理方案,那么,在具體的建筑工程設計的時候,需要針對不同的建筑環(huán)境、地域特點以及建筑結構選擇科學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案,如此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價;

選擇合適的鋼筋種類。在建筑工程實施方案制定過程中,在滿足工程結構設計的基礎之上,選擇價格合適的鋼筋種類,能夠有效降低工程造價,譬如,在某些無梁板大跨度的建筑工程設計之中,采用φ12Ⅱ型號的鋼筋以取代傳統的φ10-φ12Ⅰ型號鋼筋,能夠在確保工程結構質量要求的基礎之上將鋼筋使用量降低30%;

選擇合理的非承重墻體種類。高層建筑設計的非承重墻對于建筑工程造價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可選擇的非承重墻材質種類較多,譬如各種具有隔音、隔熱、輕質等特點的非承重墻建材以供選擇,其造價相較于傳統的粘土空心磚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因此在建筑工程建材選擇上,選擇科學合理的非承重墻材質能夠滿足不同建筑規(guī)格的需要,同時也能夠大幅度的降低工程造價;

合理控制層高。在滿足建設設計功能標準的基礎之上,對于建筑物層高進行合理控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價,資料統計中顯示,建筑物的層高每降低10厘米,其對應的工程造價就會下降1%左右,同時,能夠節(jié)約10%左右墻體建筑材料;

合理的樓梯選型。在實際的建筑經驗當中,為了節(jié)約建筑成本,當樓板長度超過3米的情況下,就應該選擇梁式樓梯結構以代替板式樓梯。

合理運用專業(yè)設計方法。在很多建筑工程交付之后,住戶在裝修過程中經常會為了功能性與方便性的家居設計對房屋結構進行拆墻鑿洞等操作,造成了嚴重的人力財力的浪費,因此在建筑工程的設計之初,就應該通過合理運用各專業(yè)的特點,協調各方面問題,進行合理性設計,避免重復設計的現象發(fā)生。

篇9

很多設計師是為了締造歷史而存在的!是他們,讓高高在上原本只屬于高端用戶的數碼產品變得普通人也能輕松上手;是他們,解除了一個又一個數碼產品的“魔環(huán)”,讓科技真正做到了平易近人:也正是他們,讓產品的多功能性成為了可能,“傻瓜化”的數碼產品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推崇。在數碼業(yè)界,設計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無與倫比的。它創(chuàng)造了消費級數碼產業(yè),如今它也依舊沒有停止過自己的腳步,仿佛是這個產業(yè)里永不知疲倦的時鐘,只是一味的向前;或許,現在的社會里,盡管各大產業(yè)的劇烈競爭造成了裸商業(yè)化的加速,仿佛只有金錢是惟一的指揮棒,用冰冷冷的金錢、產品和策略改造一個時代,但是只有設計依然在沒有人看得到的幕后彷徨留戀,實際卻起了決定性作用。誠然,現代的數碼產品設計依然是以高科技為核心,但本質上還是藝術;設計也要為產品和用戶服務,但它又像是深情款款的詩人。設計注定要經歷無數的推倒重來和市場考驗,但它依然如生命力不息的戰(zhàn)士。傳統高科技的競爭規(guī)則,世俗成敗的觀念和標準,都無法衡量它、評價它。她不斷受傷、不斷自殘、不斷迷途、不斷失落,但是它的生命力總是超越我們凡人的思維,總是比我們要先行一步。因為有了設計的存在,數碼產品業(yè)因此不過分的陽春白雪,因此不至于過分冷酷。就像蘋果電腦足以成為所有電腦用戶的情人,設計也正是現代數碼工業(yè)的靈魂!

用MP4聽音樂看視頻,用閃存式攝像機記錄生活,用筆記本電腦無線即時傳送圖片到網上,用手機GPS定位系統查找最近的路線……這就是城市里的你我他正在經歷的真實生活,倘若讓時光倒撥十年,這一切就如天方夜譚般不可思議。但是,借助眾多設計師和研發(fā)人員的群策群力,科技讓即使身為平凡人的我們,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它的魅力。你會驚奇的發(fā)現,身邊再小的事情,也越來越脫離不了數碼產品的陪伴。而新穎設計的數碼產品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代舊有的產品,成為你的新寵。它們或在功能上有諸多優(yōu)勢,又或是在外觀上讓你可以成為眾人的焦點??傊斈氵x擇了數碼產品,你同時也就選擇好了全新的消費理念――人有我新,設計為先。其實,說白了,設計的核心就是人,所有的設計其實都是圍繞著人的需要展開的。設計承載著對人類精神和心靈慰藉的重任。就以數碼產品而言,各年齡層次都有著不同的定位-年輕的消費者購買產品是為了張揚個性和煥發(fā)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壯的消費者購買產品是為了填補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與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費者則帶著一股濃濃的懷舊感和飽經滄桑的平靜感購買此類產品。因此,數碼產品是反映物質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種文化要素的總和,是產品價值、使用價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統一。也就是說,廠商所生產的數碼產品決不僅僅具有某種使用價值,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某種物質生活需要,更越來越多地考慮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計地為人們提供實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來越重視產品文化附加值的開發(fā),努力把使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融為一體,突出產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為核心進行外延,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設計。人類最初的設計,正是針對人們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開的。以手機為例,最初只是用來打電話發(fā)短信,功能可謂非常單一。但是隨著研發(fā)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到后來,打游戲、看電子書、上網、拍照、攝像、查地圖、發(fā)郵件……手機幾乎成了無所不能的產品。又有設計師從人性出發(fā),返璞歸真,設計出了化妝盒手機、聲控手機、一鍵手機……也一樣贏得了無數的消費者。更易用、更簡單、更“傻瓜”,這樣的設計思路不斷成熟,讓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到這場數碼盛宴中來,從來沒有這樣一個時刻,讓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國籍、民族、宗教、老幼緊密地團結如一家。設計,就這樣輕松地打開了全民數碼“傻瓜”時代的“鐵門”。

人性化,創(chuàng)新設計永無止境

ThinkPad筆記本外殼

一個真正會挑選筆記本電腦的人,外殼材質必定是不能忽略的重要考核部分。筆記本電腦外殼不僅決定了是否時尚美觀,更關乎筆記本電腦的質量和使用感受。而在這個方面,ThinkPad筆記本電腦可謂是最具個性的案例。不僅因為ThinkPad總是一副黑衣裹身,更因為它那出色的外殼設計理念以及技術。

其實,IBM筆記本電腦的外殼最早是白色。1991年3月,IBM最早開發(fā)A4大小的筆記本電腦“PS/55note”時,位于日本神奈川縣IBM大和研究所的設計部門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設計人員認為黑色可以突出造型美,同時適合于任何環(huán)境,是人類永遠不會厭倦的色彩。最終,黑色成為ThinkPad沿用至今的黑色基調。黑色的ThinkPad外觀顏色是不變的,但是在其發(fā)展歷程中,外殼材質卻有過幾種不同的類型。使用的材料和噴漆工藝不同,質感也是不同的。就目前而言,ThinkPad所使用過的表面處理和噴漆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ABS樹脂、碳纖維、黑色金屬噴漆、含鈦Peach Skin噴漆、鋁合金鏡面處理(僅有停產的S31使用過)。

1998年4月,IBM公司就率先推出采用碳纖維外殼的筆記本電腦。但真正讓ThinkPad外殼享有盛譽的是含鈦Peach Skin噴漆外殼(并不是外界誤傳的鈦合金外殼),這種工藝令ThinkPad擁有了皮膚質感的外殼,具有出色的耐磨、耐臟性能。外殼臟了用普通的布蘸上水就可以擦干凈,而一般的尖銳物體也不容易給它留下劃痕,不嬌貴是含鈦Peach Skin噴漆外殼ThinkPad的最大特點。2005年,ThinkPad被聯想收購,并在之后推出過銀色外殼的Z60以及皮質外殼的機型。不過,這只是點綴而已,經典的皮膚質感還將是ThinkPad家族中最受歡迎的設計。

諾基亞按鍵設計

大學同學手上的一款諾基亞5110,至今還在健康服役;家中一位親戚,手中的諾基亞8210至今還在正常使用……這并非廣告,而是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真人真事。是的,諾基亞手機在用戶的口碑中一向都以功能與耐用性取勝,但是多年以來,我們認為之所以能造就諾基亞今天全球如日中天地位的原因,還在于諾基亞向來在某些不為人所注意的細節(jié)上的把握與堅持,而最直接的例子便是諾基亞手機的鍵盤。

盡管諾基亞是一個很喜歡在鍵盤上做文章的廠商,但無論諾基亞手機采用何種樣式的鍵盤,何種材質的鍵盤,堅持得最好的都是一個:優(yōu)良的數字按鍵手感。從早先到的3210、8210,到今天最新款的諾基亞手機,大部分型號手機的數字按鍵操作手感幾乎都是一脈相承,回饋適中,鍵程清晰,非常適合快速點擊操作。 不管是玩經典的《貪食蛇》游戲,還是用來進行文本的輸入,諾基亞手機的鍵盤從來都不會成為人與手機之交流的障礙。雖然到今天,諾基亞手機的產品線細化程度已經很深,但是在人機交互的根本接觸點一鍵盤上,諾基亞卻是從來都不放松,但凡大受歡迎的諾基亞手機,如中高端的N70、N73、N95,中低端的5300、6300、6120 C18ssic,及至入門級的1、2系列,都無一例外擁有著令人稱道的鍵盤操作手感,而這種手感,便是諾基亞手機一如既往所堅持的人性化細節(jié)之所在。

尼康單反整體設計

從傳統膠片時代開始,尼康就已經備受推崇,這源于它對全世界專業(yè)攝影師的了解,并非常重視他們的需求,因此其相機的設計理念就更加人性化,每一代F系列膠片機幾乎都可以贏得眾多專業(yè)攝影師的青睞。當然,這種人性化更多的是迎合專業(yè)用戶的。

對于很多頂級攝影師來說,他們最關心的是那些作為專業(yè)相機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拍攝性能和可靠的相機基本操作,這也是各頂級數碼單反的精髓所在。對尼康來說,D3就是其90年相機生產歷史的沉淀和技術精髓的集合體,整個相機從內到外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毫無疑問,尼康專業(yè)相機一直以來就具備卓越的握持手感,功能配置專業(yè)、嚴謹,按鍵操控方便,但是從D3開始,這種設計理念更得到了加強,更加強調“Ergonomic”(人體工學),甚至請到了大名鼎鼎的Giugiaro Design來進行產品的工業(yè)設計。因此我們看到,攝影師、相機和環(huán)境之間的交互體驗已經深入到D3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指令轉盤和頂端控制面板需要多大的傾斜角度,把手的外形要統一成什么形狀、指槽要多深才能帶來持機和操作的舒適性,相機五棱鏡頂部的曲線、把手和側面板都要被設計指向鏡頭光軸的中心,快門按鍵按下的力度需多大,反光板的震動應控制在什么程度……這些人體工學設計不僅帶來了更為專業(yè)硬朗的視覺效果,也帶來更為舒適的操作體驗,讓專業(yè)攝影師能夠更集中注意力于拍攝。

惠普噴墨打印機觸摸屏設計

雖然在商用領域也經常能夠看到噴墨打印機的身影,但噴墨家用、激光商用,幾乎已經是打印機領域的一條不成文的行規(guī)。作為打印機產品的領導廠商,惠普在技術研發(fā)方面有著巨額投入――據了解,惠普每年在打印與成像研發(fā)領域投資10億美元,經過20多年的積累,在打印領域已經擁有7000多項專利。從世界上第一臺噴墨打印機,到全球首款彩色噴墨打印機,從新型墨水Vivera到創(chuàng)新打印技術平臺SPT全維打印引擎……這些新技術、新產品的不僅彰顯了惠普公司的創(chuàng)新實力,更對行業(yè)和用戶有著深遠意義。定位于家用的噴墨打印機,操控的方便性自然是用戶最為關心的,惠普創(chuàng)造性地在打印機領域首先提出了觸摸操控的設計理念,并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其全線的噴墨打印機產品中。從惠普的第一款觸摸屏打印機――HP Photosman D7368開始,惠普推出的所有噴墨打印機均采用了觸摸屏設計,這樣一來,用戶便可以直觀地在所有的惠普噴墨打印機上用手指指點屏幕進行操作,對于以照片打印功能見長的噴墨打印機而言,操控的便利性更是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萜盏倪@一超前設計,不但為用戶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而且迎合了目前數碼產品上最為流行的Touch(觸摸)設計理念,可謂一舉多得。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觸摸屏設計,并非僅僅提升了操控的便利性,更為打印機增加了多項實用功能――例如,照片打印之前的簡單編輯、涂鴉,在非觸摸屏的打印機上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現在,在惠普的照片打印機上,我們可以完全脫離電腦,輕松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打印機的用途和娛樂性又得到了升華。

Handycam數碼攝像機觸摸屏技術

從品牌創(chuàng)立之初,Handycam就以領先科技、追求更高品質影像、體積輕巧和更便于操作的數碼攝像機為目標。Handycam家族的一系列數碼攝像機無論在技術含量還是造型設計上都秉承著這一原則,不斷給廣大數碼攝像機使用者帶來驚喜和愉快的拍攝體驗。因此也確立了索尼Handycam的品牌地位,在全球都擁有極高的品牌美譽度和忠誠度。23年來索尼Handycam的工程師們不懈努力和孜孜不倦追求,研發(fā)和創(chuàng)造了多項技術成果,讓起初只能用于專業(yè)領域和只能滿足于拍攝動態(tài)畫面的數碼攝像機展現更多意想不到的功能,同時讓數碼攝像機更加符合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在Handycam產品中無處不體現貼近用戶、方便用戶使用的設計理念,觸摸屏技術的應用就是Handycam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1999年6月,全球第一款有可觸摸顯示屏的索尼Handvcsm DCR-PC3推向市場。它根據手指觸摸的圖標或菜單位置來定位選擇信息輸入。觸摸屏由觸摸檢測部件和觸摸屏控制器組成,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顯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后送觸摸屏控制器,然后把接收的信息送主機,簡化了機身按鍵的同時又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操作。到目前為止,也只有索尼在民用級數碼攝像機全線產品中采用觸摸屏幕操作。

設計之道

設計的起源分兩種,一是發(fā)明,二是革新或稱之為改良。首先,“發(fā)明”是從無到有,根據人們的真正需要,創(chuàng)造一種或幾種真正的功能。如若只是對產品的外觀、形態(tài)、功能、性格等方面進行,那只是在發(fā)明基礎上的“革新”。當然,我們這里說的設計并非只停留在表象,除了千變萬化的造型外,我們更多應著眼于產品相關的應用環(huán)境的適應。正如著名的設計師一青蛙設計公司創(chuàng)始人艾斯林格所說:“設計的目的是創(chuàng)造更為人性化的環(huán)境。”設計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設計其實都是圍繞著人的需要展開。因此,對于一個成功的企業(yè)來說,以人為核心建立一套設計的基本準則必不可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幾家知名企業(yè)的設計之道。

EF:在每一款摩托羅拉手機的設計過程中,是否有它們都必須要遵守的根本設計原則?如果有,請問這一原則是什么?

Eric Chen:在摩托羅拉的產品設計中,設計的原則很多,但第一講求的是設計語言,因為這代表著品牌。設計的原則主要是集中在產品的造型、外觀、材質、色彩、聲音等諸多方面??傮w來說,便是摩托羅拉手機的“3米法則”,即任何一款摩托羅拉的手機都可以讓人在3米的距離內具備明確的品牌可識別性。

Dennis Poon:摩托羅拉在產品UI方面的設計原則是:摩托羅拉的每一款手機一定要達到足夠的用戶滿意度。而要達到這個滿意度,UI的可用性便是第一位的,讓用戶第一時間拿到手機就可以脫離說明書來進行使用。另外,我們還要保證每一款摩托羅拉的手機在用戶手中都擁有同樣的使用感受。但總 體來說,我們在進行摩托羅拉手機的UI設計上,都堅持著8個字的原則:“簡約、豐富、驚喜、誠實?!?/p>

EF:摩托羅拉是如何去理解設計的高、中、低區(qū)分的?是否會根據產品本身高、中、低檔次的定位來劃分呢?

Eric Chen:摩托羅拉認為,不管是哪一款產品,不管是低端還是高端的產品,都應該有設計包含其中,只是設計元素的多少要因產品而定。如在高端產品、時尚產品中,設計元素就會比較多,還會涉及到質感、材料等諸多方面,如MOTOROKR E8,它就采用了非常簡的設計,而且在材質的應用上也是非常出色的??傊?,好的設計、合適的材質運用,才能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要說好的設計在成功產品中占到的比例,這個并不好明確表達,我只能說每款產品要成功,一定會有設計因素在其中,但最后的成功還需要其他很多因素共同作用才行。

Dennis Poon:從UI的角度來看,不管產品是高端還是低端,都要把設計做到最好才行。從用戶角度來理解。低端用戶更關心功能和價格,高端用戶則更關心設計,材質等。UI在成功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好說。因為UI和工業(yè)設計不同,前者是有外觀識別性的,UI則不一樣,它的延續(xù)性會更強,而且UI會在消費者實際購買手機的時,才會真正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換言之,優(yōu)秀的工業(yè)設計帶來的是第一次的成功,而UI則會在日后帶來更多的用戶,比如RAZR V3的這種嘗試就算是延伸到了RAZRV81上了。

EF:V3是手機設計領域的一個傳奇,一個神話,一個標桿。那么在V3之后,摩托羅拉的是如何將V3精神加以傳承并發(fā)揚光大的呢?

Eric Chen:從近期摩托羅拉成功的產品上來看,從V3到V8,“薄”肯定是延續(xù)得很好的一個要素。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因為V3與V8相比,V8在產品內部的變化還是非常大的,比起V3毫無疑問是進步了很多。要我說來,從V3到V8,延續(xù)得最好的便是“將薄與產品的耐用性二者兼顧”。而這種兼顧,只有摩托羅拉可以做到最好。

另外,摩托羅拉另一點延續(xù)得比較好的設計便是手機正面光亮,但背面采用非常舒適的Soft Touch表面材質。無論是V8,還是最新的E8,這一點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延續(xù)。其實說到經典設計,我們覺得摩托羅拉在外形設計上并不會去刻意地創(chuàng)作經典,而只是會不斷去創(chuàng)新,當一個好的創(chuàng)新在體驗上被大家所接受時,我們便會考慮繼續(xù)采用之,也許經典就是這樣來的吧。

Dennis Poon:摩托羅拉非智能手機使用的UI是P2K平臺,這個平臺我們一直都在不斷以易用為原則在對其進行簡化。如V3有3個菜單鍵,用戶不大喜歡,覺得用起來有點復雜,于是在現在的手機上就改為兩個了。不要小看簡化掉的這一個按鍵,這其中的變化是很大的。要說傳承的話,那么將用戶的使用習慣不斷進行延續(xù)便是最明確的傳承。另外?,F在MOTOMAGX是摩托羅拉智能平臺最新一代的界面了,我們相信它也會在不同的機型上被傳承下去。

EF:除了硬件方面的人性化設計外,摩托羅拉在手機軟件、人機界面方面的人性化設計上又有何經典的原則與要素?Dennis Poon摩托羅拉手機在UI方面人性化設計都是通過不斷的用戶調查所得出的結果,讓用戶在不同的功能下看到相應的菜單,而不用再去考慮那些用不到的選項,簡化操作,這也許就算是一個主要的原則吧。

EF:可以給我們講1-2個關于摩托羅拉手機設計別值得提起,特別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嗎?

Eric Chen:我就說說E8新的鍵盤技術吧。嚴格的說,E8鍵盤的綜合技術算是摩托羅拉目前獨有的,但將這些技術分解開來,則可以在很多產品中看到相應的設計。于是,我們先將其鍵盤技術進行思考,爾后再進行技術的尋找。在開發(fā)過程中,我們尋找了很多合作伙伴,遍布美國、日本、中國,但每個廠商都只負責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合作伙伴之間也都完全不知道最后的結果是什么樣的。在設計開發(fā)期間,設計部的大門都是鎖住的,就連這個部門以外的同事都不知道設計出來的結果是什么。這種互不知曉的保密過程,最終就鑄成E8這一令人驚喜的鍵盤技術。

Dennis Poon:“明”的設計過程給我們UI設計部門印象非常深刻。眾所周知,明采用的是透明翻蓋,而這是由工業(yè)設計、市場部、公關部以及我們UI設計部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最開始所有的部門之間的意見都集中在透明翻蓋上,但沒想到最后設計出來的明在關上翻蓋后正面是沒有按鍵保留的,這就對關上翻蓋之后操作的UI設計提出了設計難題,但好在最后我們還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EF:MOTOROKR E8這款手機產生的起源和動機。為什么放棄實體的鍵盤不用而采用這種新型的虛擬觸摸按鍵呢?

Eric Chen:放棄實體鍵盤的原因,歸結起來還是因為E8的功能太多了。如果采用實體鍵盤而非觸摸屏的手機想要實現如此多的功能的話,就會讓按鍵變得非常復雜,有違我們簡單為先的設計原則。試想,又要拍照,又要播放MD3,如果按鍵太多,集成就會非常麻煩。而且為了實現E8這種虛擬鍵盤的真實手感,我們還在鍵盤觸摸區(qū)下安放了多達4個震動器,我們的目的是不能讓E8犧牲掉任何一個可用的模式。

Dennis Peon:從UI上來看,E8鍵盤上的導航輪便是很典型的說明理由,它所存在的動機主要是大大提升在手機上找尋音樂的速度。上千首歌怎么樣能準確地找到?相比之下,FastScoll自然就會更好。不要小看這個導航輪,它的功能是很多的。比如有加速,有連續(xù)反應等很多,而且圓形的操作方式是非常人1生化的。另外,接Eric的回答說說E8的觸摸震動反饋,這款手機的震動反饋有兩種,一種是局部震動,即不會有整體手機的震動,只有按下去的地方會有震動反饋;而另一種則是整體反饋,這是常規(guī)的,很多手機都有,如V8就是。

EE:在設計MOTOROKR E8革命性的觸摸式操作方式中,有哪些難點與要點。

Eric Chen:要的難點還是集中在盲操作上。因為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模擬的觸摸按鍵,實體的按鍵可以盲操作,我們就要想怎么樣在這樣的鍵盤上去保持盲操作的傳統。單純來看,觸摸屏點上就有的操作方式很容易帶來誤操作,而實體按鍵就很少有這樣的可能。因此,我們特別為E8的虛擬鍵盤加上了力度感應器,可以感應到手指的力度,讓這種按鍵感受變得更線性,更容易識別。我覺得這應該是最困難的了,主要是這種力度的設計怎樣才算合適。

Dennis Peon:在UI設計方面,E8最困難的還是FastScoll滑輪鍵,這一個按鍵就擁有很多功能,如快慢變化、連續(xù)滾動、馬上停、慢慢?!芏喾N變化,而這些功能在 此之前都沒有標準可以參考。

EF:摩托羅拉希望E8可以為手機市場帶來什么樣革命性的變化?

Eric Chen:讓消費者不能再接受很復雜的手機,界面不再復雜,更加簡單。

Dennis Peon:鍵盤的功能更加豐富,不再是以前單一的功能了,我們相信用戶會慢慢地接受。

EF:摩托羅拉認為,觸摸屏這一操作技術會在未來的數碼產品中怎么樣去發(fā)展呢?手指直接的觸控式操作比起按鍵、觸控筆這些有什么樣的不同?優(yōu)勢在哪里?

Eric Chen:實體按鍵會慢慢被淘汰掉。E8已經可以完全超過實體按鍵了,以后除了點擊,還有別的反饋,可以模擬更多,現在主要是成本問題,隨著這個問題解決,我們將會看到更多、更有意思的觸摸式操作。

Dennis Peon:是的,不過在低端手機方面,接受新技術的速度肯定會慢一點,傳統的按鍵還會維持一段時間。

EF:摩托羅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被市場認為是一位以技術領銜的狂人。但如果從經營的角度上來看,技術方面的領先會帶來很大的風險,摩托羅拉是怎么樣看待和處理這樣的問題的。

Eric Chen:風險是一定要承受的,但是一定要有能為消費者帶來驚喜的勇氣和信心。

EF:有什么設計元素是索尼BRAVIA所一直堅持的?

松罔文彌:“懸浮”的理念。現代家居設計講究的是簡約的和諧,作為客廳的門面,液晶電視的高畫質,高音質以及具有融合現代家居風格的外觀設計,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購液晶電視的考量點。靈感來自于“懸浮的相框”而設計的BRAVIA系列液晶電視產品,革命性地實現平面與藝術曲面的一體化結合,帶來了無暇的經典視覺層次感和美感。要知道,索尼的每一項尖端科技的導入和應用,都是致力于為用戶打造能夠滿足多元娛樂需求的家庭影音娛樂終端,為用戶帶來多重娛樂體驗。BRAVIA系列時尚纖薄設計完美匹配現代家居:時尚纖薄形金屬外框,以及對可調節(jié)觀賞角度的支持。以鏤空的視覺效果,把遠看的鏡面效果和近看的透明效果實現有機的結合,讓產品更加生動,為生活帶來了經典的視覺層次感和藝術的美感。

EF:各地區(qū)的人對電視的審美都有所不同。請問BRAVIA是如何看待和設計的?

松罔文彌:在電視的擺放上,亞洲人和歐洲人的審美觀并不一樣。亞洲人比較喜歡懸掛在墻上,歐洲人則喜歡將電視擺放在電視柜上。索尼BRAVlA系列電視則兼顧了兩者審美之大成,無論是落地還是掛墻,均能體現出“懸浮的畫框”之情致。如旗艦級的X系列,在電視的外框上加入了個透明的水晶玻璃外框,將黑色的面板主體包容在里邊。因此,無論是掛墻還是落地,都不會影響電視的設計初衷。

EF:在歷代電視產品中,索尼是如何用“懸浮”來貫穿始終呢?

松罔文彌:我們在每個時代都可以看到,索尼的產品揭示了時代的方向,成為一個標桿性的產品,包括電視的形狀。作為平板電視,就是要展現平板的特點,就是要突出電視的“屏”。所以我們的懸浮設計就是針對這一特性而進行的。在2001年的設計里,我們將電視的下面用一層玻璃板將屏支撐起來,也就是用玻璃將其支撐起來,看起來是浮游的效果。在2002年,除了下面的支架,電視機的外框也是玻璃的,更加強調了懸浮的特點。我們可以想象,如果這個鏡框是一個電視的話,對我們的家居環(huán)境將是很好的襯托,就是把風景的一塊切下來的感覺。剛才的概念就體現在了2006年新的電視上,就好像把風景用鏡框取出來這樣的設計。將大的外框縮小下來,有所精簡,但仍然保持了懸浮的設計,保持不變的主題,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此外,還有一些小的變化也包含在新的設計里面。這是一個細節(jié)的表現,例如喇叭等地方,它不是很原始地將喇叭表現出來,而是將喇叭當作本來電視的素材一樣,有一體化的感覺。然后,在玻璃的外框上面,有鋁制的玻璃外殼,能夠體現質感。下面的索尼的LOGO也會發(fā)亮發(fā)光。除了LOGO之外,一些小的亮點也會鑲嵌在玻璃框里面,強調懸浮的感覺――這就是W的設計??傮w來說,W的設計概念就是,“電視好像一幅畫一樣”。

EF:簡單、單一對企業(yè)而言是設計的風格,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否顯得過于單調?

松罔文彌:這有利于消費者記住品牌,也是索尼的一種設計策略。但是簡潔的設計不會影響觀看,不會分散注意力。在索尼的設計中,不考慮無意義的形態(tài),不強求吸引眼球。

EF:作為客廳的媒體中心,請問BRAVIA產品和索尼其他產品外觀是否有聯系?是什么?

松罔文彌:Sony United是目前最新的設計方向,連接扣的設計能夠使彼此方便連接,今后我們也會更加考慮統一的概念。

EF:索尼的設計師設計的理念自由么?是否會受到不同的個人因素的影響?

松罔文彌:在索尼內部,一人擔當一個型號的設計,設計理念很自由,但是也有一定的主題,不能徹底天馬行空,一切都必須圍繞索尼的“懸浮”基本準則進行。

EF:作為現代的媒體中心,BRAVIA是如何考慮與索尼其他數碼產品互相融合的呢?

松罔文彌:目前,索尼產品的設計特點是將家庭影院、單反相機,攝像機和電視等產品一起設計,更具有協調性。大家可以通過展示看到,BRAVIA色彩的鮮艷度和精致畫面的清晰度都更好。最新推出的新高端液晶電視中還加入了X.V.Colour等新的技術,所以在色彩的表現方面會,較之前的款會更有所提升。此外,BRAVIA內部的BE ENGINE芯片可以更加突出畫面的質量感和臨場感,有了這個芯片,看電影的時候效果會更好。同時,今年添加的新的照片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現靜態(tài)畫面。

EF:請問能舉一個具體的功能實例來說明一下嗎?

松罔文彌:這次,索尼將照片模式的新功能也搭載在了BRAVlA產品上,突出了對靜止畫面的表現效果。在畫質的顯示模式方面,以往在播放動畫時,有鮮艷、標準以及用戶自定義模式,而現在,在圖片顯示方面,我們在以上的三個模式基礎上,增加了照片模式。這四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1.鮮艷模式相比其他模式而言,高畫質的感覺更加強烈:

2.標準模式因考慮到一般家庭中的舒適環(huán)境,雖然也進行了畫質優(yōu)化,但是沒有前以種強烈,另外對于畫面上暗的或者不清楚的部分,也能比較均衡地進行顯示:

3.用戶模式把電視機自己對畫面的改善去掉了,顯示的是原始的實際畫面,可以作為監(jiān)視器使用;

4.照片模式是按照打印的效果,將圖片在電視上進行顯示。我們所做的特別考慮是把照片包含的信息量最大的在電視上顯現出來。在播放動態(tài)畫面的時候,是對影像有壓縮的,但是在播放靜態(tài)畫面的時候,信息量要大很多。所以我們采用了這樣的特別模式。另外,我們也生產數碼影像方面的產品,包括數碼相機和攝像機。為了把這些設備更好 連接在一起,也是我們進行這樣適合靜態(tài)畫面的改善的必要性所在。另外,影像在色彩學意義上分為三個維度的描述,包括色度、亮度和飽和度,在不同的維度,都有正面和負面效果,我們的電視會盡量以和真實照片相近的方式來進行展示。

EF:除了品牌LOGO的標識一致外,聯想移動推出的手機在外形、功能和色彩上都有明顯的差異。請問你們是否有一個每一款手機都必須要遵守的根本設計原則呢?請問這一原則是什么?

陳銘鏞:是的,設計原則或規(guī)范都是一個基礎工程。我剛到聯想的第一件要務就是先確立一套有系統的設計規(guī)范及原則。這個工程花費了近半年的時間。我想唯有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才能讓所有的設計師工作有所依據。而這套系統及規(guī)范必須與聯想產品的價值定位有很深的聯系。因為每個公司對于自己品牌及產品價值都有不同的定位。這樣一來設計師有了對聯想品牌及產品價值的了解,才對真正設計出符合聯想產品想傳達的理念。不能像散彈打鳥一樣沒有目的只憑設計師單純的直覺。我們在產品的外觀上已經漸漸形成系列化,并且能夠對應到Roadmap的產品規(guī)劃。我個人認為這個時代的工業(yè)設計已經是在走一個群體化設計的方向,單靠一個明星產品是行不通的。手機是逃離不了消費性產品的范疇,手機生產廠商不斷推出新產品來吸引用戶,同時必須保證不斷上市的新品均有一定的設計水平,那設計原則及規(guī)范就非常的重要了。

我想這些原則及規(guī)范可分為兩大類:

1.Process(程序):process大致上分為design process(設計程序)和implementat on process(執(zhí)行程序),一個是對ID team內部設計的運作,一個是對ID team外的運作。使得設計師與合作團隊有一個合作的參考,這就是基礎之一。

2.Design guideline(設計原則):就如前面所提到的每家公司的品牌價值都不一樣,所以在制定一套有效的設計原則時就必需相當明確。比方說Fashion,字體意義放到諾基亞或摩托羅拉就有不同的理解。放到聯想移動當然理解也不一樣,因為所面向的用戶群是不太一樣的。

EF:請問你對設計中的“完美”是怎么理解的呢?

陳銘鏞:“完美”的設計其實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樣。對聯想手機而言,我們還是得針對用戶群的需求來滿足他們?yōu)槭滓瓌t。因為一欺成功的產品不僅只是外觀及功能,在品牌的產品本身的推廣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夠滿足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那更好。舉個例子:如果有玩PSP人就一定會注意到它有一個像“夢境般”的開機畫面,好像是要把使用者從現實中帶入虛擬夢境。我想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產品設計。我也想帶領我們的團隊朝這方向去發(fā)展。我希望我們的這一階段目標就是能創(chuàng)造一個用手機的情節(jié),一個讓人都會向往的夢想情節(jié)。

EF:你認為在聯想眾多手機中,有哪幾點經典設計是在所有的產品中幾乎都得到了傳承的?請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

陳銘鏞:回到我在前面所談的,我們依據設計原則及規(guī)范,做出了一些不錯的產品,比如:以i909為開端的“樂”系列產品,以及以S9為核心的“S型”系列產品,都是在設計的整體規(guī)劃中形成的幾個有特色的產品線。我始終強調一點單一的明星產品是不能支撐整個公司的形象,必須要有系列、有計劃一步一步推進,這樣才能建立所謂的Brand tmage(品牌印象),進而讓用戶知道聯想的產品想說的是什么。目前來說我們已經有初步的成果了。

EF:除了硬件方面的人性化設計外,聯想在手機軟件、人機界面方面的人性化設計上又有何經典的原則與要素?

陳銘鏞:如果說好的產品外觀能夠勾起人的購買欲望,那么產品的內涵就是讓消費者離不開它的最主要的利器。我們通過市場,以及用戶體驗的反饋,不斷對我們設計做更新及修正,使我們設計出的產品在易用性及操作上更貼近使用者。比方說:我們針對中國用戶使用短信的習慣進行研究,讓軟件、MMI及GUI朝研究的方向改進。使易用性上得到很大的提升,讓大多數使用者都能感受到它的方便性――Easy message。我想這就是我們成功的地方。

EF:可以給我們講1-2個關于聯想手機設計別值得提起。特別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嗎?

陳銘鏞:手機設計需要各個部門的協作。從最初的idea到最終的產品,這個過程故事太多。一個產品凝聚了從產品到研發(fā)再到產線上工作者的心血和期望。在這些產品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S9,這款手機大面積的運用彩色真空鍍的工藝,其實如果懂手機的人就知道真空電鍍對手機的耐磨測試及射頻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真空電鍍有很高的金屬成分,所以在設計時我們與各部門之間就有很多的反復及修改的協調過程,最后攻克了原先幾乎要放棄的想法。我想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為了帶給消費者更好的產品,我們都是一直不斷的努力。

EF:從復古風系列到中國風系列,再到普普風和Bling Bling系列,是否明基的每一代產品都有一個針對用戶使用而必須要遵守的根本設計原則?請問這一原則是什么?

陳力田:消費者在市場上看到琳瑯滿目的產品。第一眼接觸到的就是它的造型、色彩和質感,這將決定消費者對于產品、品牌的第一印象。這些產品的外觀造型就屬于工業(yè)設計的范疇。但實際上工業(yè)設計的范圍不只是做外觀設計而已,而是說怎樣讓“內容”和“形式”之間達到一種良好的互動:形式就是指這些最后呈現出來的外觀造型;而內容指的是怎樣展現出品牌的價值,讓消費族群感受到品牌所要傳達的訊息。正因為有“內容”的一個所在,“形式”上表現出的外觀造型才有它的內涵。

EF:明基是如何去理解設計的?那么明基認為,好的設計在一款成功的產品中應該占到多大的比例?

陳力田: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一開始便決定以“東體西形”,二元相容的美學概念作為設計核心,所有產品設計的發(fā)想都必須圍繞此一概念。簡單說,“東體”指的是東方的哲學、意境,

“西形”指的是源自于西方的設計原理、語言。以國畫和西畫做比喻,國畫的構圖講求的是意境,而不是強調透視,因此一幅畫或許會有2-3個透視點;反觀西畫,重視的是寫實和透視,因此格外注重立體感、空間、光線、光影互動的表現。在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或是清代西方傳教士郎世寧的畫作中,都可以清楚發(fā)現東、西方元素融合的影子。

轉換成設計語言,我們認為將東方的意境,和西方純粹的表現手法放在一起,也能夠產生一種兼容并蓄的美感。這里說的東方意境,是一種中國人長久以來對生活的哲學態(tài)度,不見得是要將中國古代建筑上的雕梁畫棟,原封不動地搬到產品設計上,或是讓整體視覺造型上感覺很東方。 未來,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期望以“東體西形”之設計理念,萃取中華文化意涵做為概念元素,再透過西方工藝技巧,賦予產品豐富的人文內涵,創(chuàng)造結合。

EF:你認為在明基這么多數碼產品中,有哪幾點經典設計是在所有的產品中幾乎都得到了傳承的?請舉出一些具體的列子。

陳力田:“東體西形”,二元相容的美學概念是明基數位時尚設計中心的設計核心,比如筆記本電腦Joybook8000,用陽極處理的工藝將中國書法中的草書印到筆記本電腦的外殼上;還有液晶顯示器FP785,將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的畫印刷在顯示器的外殼,這些都是西方工藝技巧與東方的人文內涵相結合的例子。

EF:除了硬件方面的人性化外形設計外,明基數碼產品在硬件技術、人機界面方面的人性化設計上又有何經典的原則與要素?

陳力田:以明基春季即將的“La Vie系列電腦一彩繪春天版”為例。身為數位時尚生活的快樂推手,明基像打造時尚家具般用心設計家用電腦,讓放在家中的3C產品,也能夠成為居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取意于C’est La Vie(法語,意為That's Life――這就是生活)的La Vie系列電腦,以圓潤的線條包覆色彩,既具有白色的雅致,又富有色彩的活力,更透過情境光影的變換,讓休息也成為一種美。為賦予使用者更多彰顯個性與揮灑自由的空間,設計師在La Vie顯示器及機箱等多個局部,采用了刻意留白的手法,包括顯示器附帶的喇叭也采用了隱藏包覆式的設計。

在這些大片的留白上,人們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盡情妝點。即便不使用明基產品附贈的風格貼紙,仍可以自由地發(fā)揮創(chuàng)意。設計師們充分糅合了當代彩繪與傳統中國剪紙兩種藝術的精華,用“彩繪剪紙”為全系列La Vie產品穿上了春裝。此番為La Vie系列產品量身定制的“彩繪剪紙”,一方面對傳統東方設計元素進行了抽象的演繹與萃取,同時又利用彩繪的形式和剪紙的工藝,將鳥語花香、蝸牛漫步、蝶舞鶯飛的春天氣象描畫得栩栩如生。

明基La Vie彩繪春天系列產品包括La Vie家用電腦、La Vie液晶顯示器,以及彩繪春天Joybook筆記本電腦等一整套lifestyIe解決方案。它們一旦落入居家空間,便可與周遭環(huán)境渾為一體。運用明基今季附贈的彩繪剪紙或自己動手彩繪居家,你的生活空間勢必變得更有生氣、更有活力、更有春天的氣息。

EF:可以給我們講1-2個關于明基數碼產品設計別值得提起,特別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嗎?

陳力田:以掃描儀7350CT為例,7350CT是針對講究個人品味,且需要電子影像處理的使用族群而設計。設計師在設計之前,以革命性的思考,讓掃描儀依不同物品的厚度,以直立,橫躺,壁掛等三種不同形態(tài)操作。直立掃描,最適合掃單張文件的機會,而平躺則適用于較大量的影像處理工作,可掃書籍或大張海報,因此,不但適合SOHO或家庭使用,還能滿足工作場合中多人共享一機的使用需求。此產品設計因功能和形態(tài)的良好結合,曾獲得2006年德國iF設計的金獎。

EF:“科技以人為本”是不是每一款諾基亞手機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根本設計原則?

劉航:是的。在諾基亞,每一款產品的設計都是品牌“科技以人為本”理念的詮釋,這一理念充斥著品牌對消費者、對時尚的理解和承諾,也可以看作我們所有產品設計開發(fā)的出發(fā)點。

EF:那么諾基亞又是如何堅持貫徹這一理念到產品中呢?

劉航:從產品形象上來看,應該不難發(fā)現一代又一代的新產品,諾基亞始終保持著自己一貫的形象――簡約、恰當、極佳的易用性(全部關于體驗)―但同時又是引領時尚和流行趨勢的先鋒。在公司的設計團隊中,有人專門負責對世界范圍內的用戶需求和時尚趨勢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不斷幫助每個設計師了解設計的需求和變化;同時,世界各地的設計團隊每年都會共同參與我們稱為“Vision”的前瞻性概念設計項目,集合大家的智慧,目的就是要為不變、統一的形象規(guī)范附以新的表現形式,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成為規(guī)劃未來一兩年的產品設計新藍本。還有一點我覺得值得一提,那就是平衡,我認為這是諾基亞從未書面提及卻是在一直恪守的。我們的產品設計很少追求一味的突出和個性鮮明,而更多的尋求和諧之美,以期在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特點的同時保證產品最大的易用性和接受性,我覺得這也是諾基亞之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EF:諾基亞是如何去理解設計的?好的設計在一款成功的產品中應該占到多大的比例?

劉航:我覺得設計在諾基亞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新產品的設計程序的規(guī)范和嚴格到公司運作的各個細節(jié)如環(huán)境和文件載體的設計,我都深切感受到了公司對于設計的尊重。公司是真正在把設計作為一種戰(zhàn)略,來規(guī)劃和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甚至是企業(yè)文化,來樹立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進而贏得市場。

不好說好的設計在一款成功的產品中應該占到多大的比例,但至少是消費者接觸產品、接觸品牌最直接的第一媒介,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今天這個個性化的讀圖時代,產品的設計往往還成為導致消費行為的決定性因素。在我們每一款產品的開發(fā)過程中,設計階段總是受到高度重視,要經過反復的商討和驗證來確定:同時在之后的執(zhí)行過程中也會總處于“上游”,得到各協作部門的最大程度的積極配合。

EF:你認為在諾基亞這么多手機中,有哪些經典設計是在所有的產品中幾乎都得到了傳承的?請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

劉航:的確,諾基亞經過這么多年的成長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移動通訊終端品牌,推出了琳瑯滿目的成百上千款機型,也創(chuàng)造了諸多引領潮流的設計,比如曾經的“U”形視窗區(qū),比如現今廣泛使用的四方向鍵都誕生于諾基亞。

EF:除了硬件方面的人性化設計外,諾基亞在手機軟件、人機界面方面的人性化設計上又有何經典的原則與要素?

劉航:正如之前所說的,諾基亞一直把“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到產品的各個方面,不僅僅是外觀,也在于界面、操作程序等軟件的設計。誠然,諾基亞的產品界面發(fā)展至今已經過了多次的變更與調整,但簡約、經典和易用性(全部關于體驗)始終是其核心價值。每款產品都被嚴格要求,適合銷售地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文化習俗,界面清晰、易讀,步驟簡單明了,符合邏輯和消費習慣。

EF:可以給我們講1-2個關于諾基亞手機設計別值得提起,特別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嗎?

劉航:諾基亞對于品牌形象的統一和可識別性十分強調,比如細心的人會發(fā)現,每一 款諾基亞產品都會帶有表征其“血統”的O形導航鍵或攝像頭,那正是NOKIA“O”,其比例規(guī)格、圓角大小都十分嚴格。

諾基亞全球性的設計團隊由設計師、心理學家、人類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專家組成,不斷從各種生活場景,甚至歷史文化現象中捕獲靈感,創(chuàng)意由此而來:諾基亞6108包容了中國古典文化意象,將兵馬俑的甲衣、俠客的長劍融入外觀設計:諾基亞8800優(yōu)雅地向上滑升式設計,源于高檔汽車常用的雙向穩(wěn)定彈簧裝置和不銹鋼圓形軸承;諾基亞7280,似雪茄又似口紅的外觀,已經飛越通信產品的藩籬,完全脫胎為時尚配飾。

EF:“倜儻”設計理念和設計風格是什么?

杰拉德?沃尼奧:我希望這種設計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種體驗,但是這種體驗對消費者來說是有意義的,全新的體驗。關鍵是注重在有意義的、全新的體驗上。因為設計并不是僅僅為了春天一個非常美麗的東西,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沒有意義。

設計戰(zhàn)略可能就是為了要給消費者新的體驗,并且這個東西有意義。比如說買相機,你到市場上去看可能有很多款,有不同的價格,不同的造型和不同的功能,可能有一些會告訴你這個功能對于你會怎么樣的容易使用,如果我是消費者的話對于我來說這項功能可以給我?guī)硎裁礃拥睦?。舉個車的例子,如果車的每個細節(jié)都做的很好,給我的體驗感覺都非常不錯,從情感上,從觸摸的感覺上以及坐在里面很舒服等等各種各樣的好的感覺,那么這個東西就是非常成功的。

EF:在融入TCL集團后,“倜儻”團隊在設計思路和設計風格上有什么變化,并衍生到TCL的電視產品中呢?

杰拉德?沃尼奧:B68可以說是“倜儻”團隊與TCL在設計方面一個全新的設計歷程的開始,它有一個非常新鮮的、獨特的,具有創(chuàng)新的產品,它和市面上其他的產品是完全不一樣的。它的目的是為了制造更多的一些感覺,包括它非常有特點的線條以及它很有建筑感的設計,為了給消費者制造多一些只有我才有的獨特感覺。通過TCL這款產品向大家展示了我們是一個潮流的設計者,而不會去追隨其他設計的廠商,我們擁有自己的風格,這也是符合我們自身設計戰(zhàn)略的。

在B68之后,我們?yōu)門CL的平板電視產品加入了新穎的標識設計,讓別人一看到這個設計就知道這個是出自于TCL的,以往的電視都是在底下中間有廠商的名片,這次我們有一個夾子上面打上了TCL的標識,這和以往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其他的元素來展示我們這個產品的新標識并作為區(qū)分。這是我們啟動的一個新的產品的標識。

H61的設計不管是壁掛還是放在電視柜上都非常合適。我們這么設計的原因是:在中國市場人們更傾向于要把平板市場掛在墻面上,而在歐洲更希望把電視放在桌上的,在美國可能是一半對一半。當時我們“倜儻”有一個頭腦風暴,如何通過一款產品要解決大家的需求,同時又為了體現最好的畫質、音質帶給消費者一個頂級的產品,就像是放在家里的家庭影院一樣,給大家?guī)碜詈玫漠嬞|和音質。我們這個產品出來以后,當它掛在墻面上的時候看起來就非常簡單、簡潔,而且非常單純。聲音和圖像都是圍繞著電視的。如果是坐放在臺面上的時候它的聲音是環(huán)繞在圖像里的。它給顧客帶來了更多的信息體驗。

EF:大家知道東西方文化是有差異的,這造成了大家在審美觀念上也有差別。我想問一下杰拉德先生,你是怎么看待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設計上的不同。換句話說怎么以西方的設計理念來設計出符合中國人審美觀念的電視產品?

杰拉德?沃尼奧:在這個方面,當然,對于每一位設計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性的問題。因為我們做出來的設計同時要面向歐洲、美洲和中國的。當然我們有不同的方法去實現。我們在歐洲和中國都有非常優(yōu)秀的設計團隊,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將他們的設計進行有機融合,讓設計的產品更能符合這種全球化的需求。

當然,我們也做了一些消費者的洞察和調研。調查了什么是高端的,什么是符合潮流的?前不久在中國和歐洲做了一個調研,我們會通過各種手段去問一些問題,比如什么看起來是美的?什么看起來是高檔的?你對高檔裝修是什么看法……如果談到現代裝修的這個問題,基本上中國人和歐洲人的看法都是比較一致的,都喜歡意大利的那種設計風格。然而對于這種高檔的、頂級的設計可能就會有一些差異。我們Tim Thom有一個戰(zhàn)略設計的團隊。它是由一個意大利人領導的。它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研究和調研,去洞察這種趨勢和市場的變化。事實上他們每年都會對流行的趨勢,包括時尚、食品等等其他行業(yè)做一些調查,這項工作其實是非常難做的,之后他們回來從中找到一些關鍵性的元素,并且他們也會在頭腦風暴中發(fā)揮一些作用,對這個產品進行比較大的方面的定義,最終來完成這個工作。事實上對其他行業(yè)的流行元素的調研對設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EF:你對“完美的設計”是怎么詮釋的呢?

杰拉德?沃尼奧:“完美的設計”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完美就是要對這個產品一見鐘情。這個產品必須給消費者帶來非常有意義的體驗,能夠讓顧客感知到一個故事,感知到這個產品給他帶來的利益。它不是模仿,不是沒有意義的產品。對于我來說,這個產品能夠帶來一個完美的故事。最后我補充一點,不管什么樣的設計都應該符合在公司整體戰(zhàn)略之下的,否則的話再好的設計脫離了公司的戰(zhàn)略也一定不能成為“完美”的設計。

人性化,創(chuàng)新設計永無止境

工業(yè)設計的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在“以人為本”的宗旨下,創(chuàng)新的價值隨著每一次對人類需求認識的加深而得到彰顯。人文意識的強弱影響著我們從什么層次上認識產品對于人的意義。就從“蘋果Power MacG4”的出現到后來的“Power Mac G5”進一步發(fā)展,使很多從事過計算機造型設計的人和接觸過這類課題的學生目瞪口呆,透過這個嶄新的產品形象,看到了真正的工業(yè)設計創(chuàng)新是如何在一個新的高度上實現“技術面孔”與“人性面孔”的交流與對接的。設計者通過產品而表達出對“人性化設計”新的詮釋,對“人一機”關系的新境界――“物與心的和諧”的見解,把我們對創(chuàng)新價值的認識引領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目前正炙手可熱的華碩EeePC以2000多元的價格,再一次刷新了我們對筆記本電腦的認知度。

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總是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發(fā)展中的每一步跨躍,都對工業(yè)設計創(chuàng)新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使得工業(yè)設計要在變化中不停地尋找新的切入點。因此,創(chuàng)新能力就被要求成為一種非靜態(tài)的、可持續(xù)保有并適時發(fā)展的能力。以關注人類文明發(fā)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文精神,是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持 久有效發(fā)揮作用的根本動力。

現代的很多數碼產品設計還停留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系統設計上,從未來角度來看,這是孤立的,表象的,靜止的,狹義的。未來的產品設計將著眼于產品相關環(huán)境的設計上,是相連的,內在的,互動的,廣義的。當然,要設計師們和企業(yè)家們立即改變觀念,設計生產出符合未來標準的產品決非易事。這將面臨太多太多的難點。特別是在當今刺激消費,市場經濟的大形勢籠罩著整個世界,要做一點真正有利于人類長遠利益的好的設計是非常難的一件事。不過,工業(yè)“文明”、市場經濟給人類帶來的危機正在喚醒越來越多的有良知的人。我們也欣喜地發(fā)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正在積極努力地朝著人性化、環(huán)?;睦砟钆?。比如進一步減弱手機信號對人體的輻射危害,降低平板電視對眼睛的傷害程度,觸摸屏的大行其道等,無不預示著未來數碼產品的發(fā)展方向。一個優(yōu)秀的數碼產品設計師絕對不會以高貴或陽春白雪自居,從不應有偏見。而應該始終保持謙虛謹慎的,勇于批判的,高瞻遠矚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