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別樣紅范文

時間:2023-03-21 02:5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案例一:

(教師先出示等分數單位,讓學生用“1”分別去除各自的分母,然后按照能除盡和除不盡的分為兩類,不一會兒學生就計算出來并按要求分類)

師:請大家看看,能化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各有什么特點?

生1:分母中含有質因數2和5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否則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師:很好,請大家把這位同學的說法自己背一遍。(學生搖頭晃腦地背了起來)

師:請大家按照剛才的說法把課本第109頁“練一練”的第二題做一遍。

……

案例二:

(教師讓學生從質數中任取兩個或若干個數相乘,用它們的積作分母寫出相應的分數單位,然后在計算器的輔助之下將其分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你所化成的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各是哪些分數?

生1:我選擇2與3的乘積6作為分母,得到分數單位,不能化成有限小數。

生2:我選擇2與5的乘積10作為分母,得到分數單位,能化成有限小數。

……

師:同學們說得真精彩!那么,你能觀察到它們分母的特點嗎?

生3: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師:你能按照這種方法寫出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嗎?

生4:

生5:

……

師:你還能找出最簡的分數嗎?

生6:……(形成規(guī)律性的認識)

師:你真聰明,說出了這么多的最簡分數。那為什么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和5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呢?

生7:因為任何一個數都能被2或5除盡……(把學習活動推向了)

……

反思:

案例一采用師生一問一答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案例二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為學生提供了自主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收獲到的不僅僅是知識結論,更多的是過程中的體驗。案例二中,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了計算器,為學生留出了更多的思維空間去參與分數的生成過程,順理成章地探索出規(guī)律,總結出結論。同時,教師設計的作業(yè)形式新穎、獨特,既涵蓋了案例一中的判斷和驗證,又強化了應用,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成功。最后教師的提問更是將學生的探究活動推向,讓學生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的同時,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案例二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注重提高學生的素質,并堅持以學生為本,給學生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透視: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師要努力把新理念運用于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各種教學方式。無論是哪種教學理念的引領,無論哪種版本教材的選用,教師都應堅守數學教育的底線——以人為本,凸現數學學科的本質。

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摒棄“教師為中心”的觀念

如今雖然已全面實施課程改革,但有些地方卻仍然我行我素,用分數來衡量一切。如有些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總愛用案例一的做法,開門見山地讓學生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判斷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然后讓學生觀察分母質因數的組成情況得出結論,作業(yè)中也圍繞“判斷”進行到底。這樣的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中心,剝奪了學生發(fā)現、分析、探究問題的機會,學生只能強記概念和方法,當然也就談不上以人為本、以發(fā)展為本了。而理想的課堂應是師生真實、自然互動的過程,是動態(tài)生成的教學推動過程,更是一個在教師價值引領下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只有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引下,小學數學課堂才能充分展現學生的智慧、靈性和由此萌發(fā)的勃勃生機。

二、教學設計要關注生命的空白,減少一些預設的禁錮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真正把人的發(fā)展放在關注中心的教學設計,會使師生教學過程更具創(chuàng)造性?!痹谏鲜霭咐校梢钥闯鰧W生是知識的發(fā)現者,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激勵者、協(xié)調者、服務者。但有的教師總是習慣于課前精心設計教案,教學中讓“死”的教案牽引“活”的學生。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有些教師往往總喜歡讓學生準備好等底等高的圓錐和圓柱的容器,讓他們做倒沙子或倒水的實驗,從而探索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這樣的教學預設已不知不覺地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在“等底等高”的框架中,并沒有為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因此,教學預設需要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教師可適時提供“大問題”,把課上得“粗糙”些,像中國畫那樣常留大片的“空白”,給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留有余地。

如教學“圓錐的體積”一課時,我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討,學生在形體不一(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圓柱中探索出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才有一定的聯(lián)系。此外,有的學生不但探索出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還探索出體積和底相等的圓柱與圓錐,圓錐的高是圓柱高的3倍……因此,在課程改革中,教師要注重對文本的解讀,教學預設時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研究學生上,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和空間,為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生成創(chuàng)設更有利的條件。

三、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關注學生的意外生成

教學過程是一個生成性的動態(tài)過程,有著我們無法預見的教學因素,因此教學中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發(fā)生。如上述案例二中,學生參與化為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分數的生成過程,教師就為教學中的生成做好了準備。

如教學“圓柱的側面積”時,學生通過自主探索,采用滾動、沿側面一條直線剪開等方法得出圓柱的側面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后,有一學生仍在不停地擺弄手中的長方形,我很想批評他,因為他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就在我向他走去的時候,他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我以長方形的長為軸旋轉,這樣展開的側面就是一個長方形,它的長是以原長方形寬為半徑的圓的周長,寬是原來長方形的長,我們就可以計算出旋轉圓柱的側面積?!薄淮螣o意間的操作,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可以說,這火花是一種靈感的突現,是一種頓悟,是一種發(fā)現。如果教師關心的是能否按時完成預先設計好的教學任務,而忽視學生的意外生成,就不會有一位“愛迪生”的發(fā)現——以長方形的長為軸旋轉得出圓的側面積,這樣學生的知識就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停滯不前,從而失去了邁上新臺階的機會。

四、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fā)展為評價取向

給學生陽光,他們就會向你綻放燦爛的笑容。上述案例二中,如果教師沒有給予適度的發(fā)展性評價,學生就不會自主地發(fā)現、總結、歸納和建構知識體系。而課程改革下的有些數學課堂忽視了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普遍顯得“空”和“虛”,如充盈課堂的“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真行”等評價就是典型的例子。

篇2

一、興趣,因錯誤而激發(fā)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錯誤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常見的現象,關鍵是教師在處理這些錯誤時,不要一棒子打死,統(tǒng)統(tǒng)否定。其實錯誤分為好多種,有的因為學生粗心出錯,有的因為學生不理解犯錯……總之,如果能對這些錯誤巧妙地進行利用,多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不害怕出錯,勇于找出自己的錯誤,這樣,反而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如,我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

第9頁時,碰到這樣一道應用題:

西街小學四年級同學去公園春游,一班有48人,二班有49人,三班有52人。

(1)每班分別購票,各需要多少元?

(2)三個班合起來購票,共需要多少元?

我把題目用小黑板一掛出來,要求學生讀題,一遍題目還沒有讀完,有的學生就急不可耐地喊:“老師,我會?!薄拔視!笨吹綄W生們一個個躍躍欲試的樣子,我只讓學生說說對購票人數1~50,每人票價25元的理解。當時,我選了一個最不善于表達的念回答,她說:就是指1個到50個之間的人,去買票每個人都需要花25元錢。聽到學生說的頭頭是道,我請兩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第(1)小題,完成的情況也出乎意料地好,全班只有兩人因為計算出錯,這里的錯誤完全是因為粗心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對學生完成第(2)小題充滿信心,我讓學生獨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完成,然后匯報交流。交流時,我叫了一個平時成績蠻好的學生,說說自己的算式及想法。他的算式是:1200+1225+1196=3621(元)。理由是三個班合起來購票就是把三個班的總錢數合起來。當我聽完他的敘述,我認為肯定有同學和他的想法不同。于是我問:他的做法對嗎?“對”全班學生一起喊。我有點懵了,但我還是希望有學生,哪怕是一位學生能有不同的想法,于是我說道:“認為他回答對的同學請舉手?!背藥孜粵]做好的學生,其他學生都高高地舉起了手。我不甘心:“請再讀一下題目,再想一想?!?/p>

最聰明的鋒說:老師,是這樣的,沒錯啊!

全班學生表情驚訝:是啊,沒錯??!

我想了想,笑了,說:“你們想想,我們?yōu)槭裁匆讶齻€班的學生合在一起購票?100人以上購票只需要20元,難道你買東西的時候不想便宜?”

宇說:對呀,把三個班合起來購票是為了便宜。

瑤說:三個班的人數加起來,肯定比100多,可以便宜。

……

一個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我高興極了:“同學們,請再算一算這道題目,看看三個班合起來購票,共需要多少元?!?/p>

幾分鐘后,每個學生都得出了正確答案:“48+49+52=149(人),149×20=2980(元),真見便宜呀!”學生興奮極了。

這次錯誤是因為學生對題目不理解而引起的,其實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本來就應該是在不斷的探索中進行的。

二、思維,因錯誤而發(fā)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犯錯誤了,表明學生正在進行一種嘗試和思維創(chuàng)新。我們教師如果怕學生犯錯誤,那就相當于阻止了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具備“不怕出錯,就怕不做”的新理念,看到“錯誤”背后隱藏著的價值,對錯誤加以有效地利用,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例如,我在教學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33頁第2題時,就出現了我沒有預料到的錯誤。題目是這樣的:下面的三角形都被一張紙遮住了一部分。只看露著的一個角,你能確定它們各是什么三角形嗎?

對于第1個鈍角三角形和第2個直角三角形,學生都能準確無誤的做出判斷,而對于第3個圖形的判斷,全班有40人,38人判斷是銳角三角形,只有兩人(慧和逸)認為不是的,當我把目光轉向慧時,她正忙著更改自己的判斷,我問:為什么要改自己的判斷?她回答說看錯了。當時,我真有點哭笑不得,不知應該怎樣批評她的沒有主心骨,但轉念一想:她之所以更改自己的判斷,還是對自己的判斷不能確定,也可能是在瞎蒙。我又把目光轉向逸,逸的理由是:這個三角形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我問:你們認為逸的判斷是否正確?有的學生搖頭,有的學生點頭,有的茫然不知所措。我請搖頭的學生說說搖頭的原因,回答是:也可能是鈍角三角形。到底是什么樣的三角形呢?我想這時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思考。學生自己得出的結論,應該比老師強加給他們的印象更深刻。于是我說:請同學把你的想法畫一畫,并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的理由。

篇3

長長的夏天,炎熱的六月,大自然在這個季節(jié)賜予了我們什么神奇的禮物呢?有黃澄澄的梅子,還有胖乎乎的杏兒和色彩斑斕的蝴蝶兒。而夏天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花,恐怕是在一大片翠綠荷葉襯托下,那無比妖嬈的荷花吧?“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優(yōu)美的詠嘆荷花的句子嗎?

【名作共賞】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籬落:籬笆。 蛺蝶:蝴蝶的一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詩意素描】

畫面一:樹上的梅子黃澄澄,杏兒個個都很大,田野中麥花白如雪,菜花卻稀少起來。長長的夏天,籬笆前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蜻蜓和蝴蝶兒在那兒飛來飛去。

畫面二:畢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他季節(jié)確實不同。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寫作借鑒】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中的動靜結合和對比。 1.動靜結合:前兩句寫梅、杏、麥花、菜花,都是植物,是靜景,且富于色澤美。最后一句寫蜻蜓、蛺蝶,是昆蟲,是動景,又見流動美。

2.對比、對偶的妙用:前兩句寫“梅子金黃”而“麥花雪白”,“杏子”正肥而“菜花”又稀,像民歌一樣,語言淺近,似無意為之,卻非常有畫面感。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色彩對比。詩的三、四句,作者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我們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鮮艷的畫面:翠綠的荷葉,涌到天邊,使人感到置身于無窮的碧綠之中;而嬌美的荷花,在驕陽的映照下,更顯得格外艷麗。這兩句詩也成為贊美荷花的千古名句。

【類句擷英】

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唐〕李昂《夏日聯(lián)句》

篇4

關鍵詞:水生植物;荷花造景;曲院風荷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以西湖為中的的西湖景區(qū),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游區(qū)和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她三面云山,中涵碧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杭州曲院風荷公園就位于西湖西北隅,東起蘇堤,西至楊公堤,北起岳廟,南至郭莊,是以夏景觀荷為主的名勝公園。

環(huán)湖四周,綠蔭環(huán)抱,山色蔥蘢,畫橋煙柳,云樹籠紗。逶迤群山之間,林泉秀美,溪澗幽深。100多處各具特色的公園景點中,有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以及“三評西湖十景”等,將西湖連綴成了色彩斑斕的大花環(huán),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陰晴雨雪獨有情韻。

曲院風荷就是西湖十景之一。由于與西湖相連,曲院風荷作為西湖風景區(qū)中的一部分,夏荷的特色更為西湖平添了一份靚麗。在這里我們通過調查并研究其水生植物造景特色,更好的研究其造景特色。

一、突出荷文化

全園的布局突出“碧、紅、香、涼”四個字,即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環(huán)境的涼。早在南宋時期,其地就多蓮荷;其后經過歷代變遷,直至1983 年,該園經整修后對外開放,占地28公頃。為呈現和恢復往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獨特夏日景觀,傳承和發(fā)揚杭州悠久的荷文化,園內廣植各色荷花,并精心培育多品種荷花;同時,沿岸多選用夏季開花植物以作烘托之用,如梔子花等。一切均以荷花為中心,用以凸顯濃濃之“荷意”。如今,園內已有200多個荷花品種,是我國最大的荷花專類園之一。

二、荷花造景

(一)水面造景

在較為開闊的水面中央或小水面沿岸,多進行荷花的大面積片植或小面積叢植相結合,以充分體現荷花景觀的群體美,渲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氣勢(圖1、2、3);并于水岸邊布置睡蓮科的其他植物,如各種睡蓮、萍蓬草、少量王蓮等,不但便于近距離欣賞,還可延長整體花期。

圖1,開闊水面中央及周渲染,荷花片植

圖2 開闊水面中央,荷花小面積叢植 圖3 小水面沿岸,荷花小面積叢植

荷花葉片有浮葉與立葉之分。在生長期間,群植的荷花植株高低

錯落―――即浮葉貼于水面,立于水面,不但形成較好的層次感,還強化了景深感(圖4)。池底一般均設有種植臺,或還加以周邊攔網,以控制荷花生長范圍,使水面有虛有實,形影相對;不但便于養(yǎng)護管理,更有利于荷花景觀一致性的長久保持。

圖4 片植荷花形成較好的層次感,并強化了景深感

(二)水岸造景

水岸上,結合特置景石、節(jié)點鋪裝、建筑物入口等,往往利用缸栽荷花進行布置與造景,體現荷花之個體美與組合美(圖5)。

每年4月中下旬,荷花就逐漸有浮葉展開,到5月中旬則有立

水。但歷年西湖荷花在5月都不太茂盛,一直要到6月才開始有“接天

蓮葉無窮碧”的效果;而零星花苞也是從6月初開始露頭,展現“小荷才

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畫面。圖5 水岸上,荷花的缸栽造景與布置

6月下旬和7月初便可逐步進入盛花期,最終呈現“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境。到那時,或登閣平眺,或沿園中曲橋行走,風遞萬荷香,人在花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讓游人悅目、賞心、忘返。通過荷花的大量應用、充分利用,終使其成為園內夏日景觀的焦點和。而到11月,荷花則開始枯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可謂是那時景象的經典寫照。荷花在杭州市民的心目中已具有較高的地位,并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在2005年5月24日和2005 年5月30日的《青年時報》中,就因西湖葛嶺邊荷花得病而分別以《葛嶺西湖荷葉今年蔫蔫的》和《西湖荷葉病情已控制―――最近新長枝葉沒枯萎》為題連續(xù)做了兩次報道;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找出病因,有效地解決了問題,并終于在2005年6月13日前幾天迎來了荷花的開放。當天的《都市快報》記載道:“天氣潮熱,倒有個好消息,西湖荷花開了。北山路邊、西泠橋畔幾朵嫩荷婷婷舒展,有空不妨去看看”。說明愛荷、觀荷、賞荷已成為杭州市民心目中一個永久不能釋懷的情結。

三、其它水生植物造景

除荷花等睡蓮科植物的大量應用外,其它各種類水生植物也在園中得到一定應用。在以連通各水面為主的溝渠邊,列植黃菖蒲、傘草、千屈菜、慈姑、花葉蘆竹、海壽花等水生植物,通過相互之間交錯、斷續(xù)的配置,有效地發(fā)揮了多種類應用的優(yōu)勢,豐富了造景手段,并在局部形成較為精致的小景;于橋頭、道路轉角處,則叢植點綴常綠的蒲葦,效果甚好。

篇5

郁字表示憂郁,取名為郁離馨鄉(xiāng),即代表了當你來到花店內可以讓你忘掉憂傷和所有不愉快,含義十分文藝美好。而名字中的鄉(xiāng)字有一種思念和美好的意境,給人一種復古的感覺。此外,名字中也能夠表明出行業(yè)特征,非常有利于顧客的了解;整體讀起來好聽。

2、沁芳園

沁芳園是一個十分文藝的名字,“沁芳”一詞出自于《紅樓夢》中,是賈寶玉游園試才時所題得匾額詞;所以整體意蘊也能給人一種復古感。在里面所描述的也是佳木蔥蘢,奇花爛漫之景,所以很符合花店起名字。

3、思南香山

當看到這個名字,很多人會把它和“文藝、儒雅”兩個詞聯(lián)想到一起,也能從側面體現出店主的文學知識。起名靈感源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其真正意義是源于上海舊社會租界有格調的法國梧桐葉,聽起來十分浪漫復古。而且其中的香字也很好的把芬芳馥郁體現了出來。

4、別樣紅

篇6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譯文: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jié)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來源:文章屋網 )

篇7

你瞧!這兒一朵,那兒一朵,千萬朵荷花爭奇義艷。有的荷花已經盛開了,顏色特別鮮艷。有的荷花已經盛開了,顏色特別鮮艷,真是出污泥而不染;有的荷花含苞待放,像一個小桃子;有的荷花中間還冒出一個小蓬萊,仿佛沐浴用的噴頭,好可愛呦!!

遠遠望去,滿池的荷葉像翠盤漂浮在水面上,明亮的露珠像一顆顆透明的珍珠散落在大翠盤上。輕輕一碰,露珠滾來滾去,真想把它撈上來,做一條水晶項鏈。

荷花這么美,就連小動物們也愿意跟他們玩!

看著粉紅可愛的荷花與翠盤一樣的荷葉,不禁又想起了兩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篇8

接天蓮葉描寫的是夏季。全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組詩作品《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內容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詩中六月,指的農歷六月,即夏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接天蓮葉無窮碧描寫了荷葉密密層層無邊無際,荷花的生長旺季為夏季。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荷花的花瓣紅里透白,好像蟠桃園里的仙桃,荷葉如綠色綢緞,一塵不染,花瓣在荷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美麗,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好像披上了一層金色的衣裳.衣裳里散發(fā)的淡淡清香讓人心曠神怡.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宋朝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畢竟西湖六月天,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列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但是我想任何詞語都無法形容我眼前荷花的美.

荷花的藕可以食用且營養(yǎng)豐富,荷葉可以包粽子,有的還能做一條小舟,花籽有營養(yǎng)價值.總之荷花全身是寶.

荷花向來是純潔的象征,有人贊譽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漣而不妖."

篇10

西湖美景

夏天的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打著傘漫步在西湖邊,湖邊的柳樹扭動著腰肢,而一些古木則傲然挺立著,給人一只威嚴的感覺。

西湖水在雨的輕撫下更顯得嫵媚動人,湖面上盛開了一朵朵“水花”;湖面倒映著藍天白云,倒映著雷鋒塔和斷橋,倒映著一個個動人又凄美的神話,這些倒影在盛開的“水花”中更加模糊不清了。這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雨過天晴,一顆顆水晶般耀眼的水珠滴溜溜地在荷葉上翻跟頭;荷葉有的亭亭立在水上,有的婉轉靠在水面,一片連著一片,一眼望不到邊。而那萬綠叢中一點紅——荷花更是引人注目:有的荷花亭亭玉立,像一位高貴的少女;有的荷花正剛剛盛開,東張西望地看著這個新奇的世界,臉興奮得通紅;還有的羞澀地打著花骨朵的。這些荷花像一顆顆明珠,又像滿天繁星,真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忘不了啊,人間仙境——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