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新政范文
時間:2023-03-25 10:07: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羅斯福新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網絡參與;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性
一、前言
網絡自從誕生之日起就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網絡的普及為公民參與政府治理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民參與政府治理的深度和廣度。文章對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中公民網絡參與的影響因素和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探討。
二、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中公民網絡參與的障礙
(一)數字鴻溝
在擁有高新技術的國家,由于個人經濟水平的制約導致人與人之間獲取的信息量差別很大。簡單的來說,就是主流社會同下層人民之間的信息獲取量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而顯示出巨大的差別。一些人獲取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相反,另外一些人獲取信息的能力卻越來越弱。長此以往,必將對一個國家的民主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信息獲取量將社會上的人們劃分為信息強勢群體和信息弱勢群體,信息強勢群體能夠熟練的運用網絡技術獲取相當數量的信息,并通過在互聯網上密集發(fā)聲影響著政府的決策。對于信息弱勢群體來說,由于一些人不會使用網絡,導致在信息社會中這些人群在不知不覺中被邊緣化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這部分人群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二)互聯網信息特性的影響
起初,負責互聯網技術開發(fā)的專家出于保護人民隱私的考慮允許網民使用匿名的身份在互聯網上發(fā)聲。匿名方式發(fā)表政治見解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一時間各種團體和個人在互聯網上了大量的政治信息。由于公民的思維能力有限,面對網絡上數目繁多的信息來不及深入的思考,因此非常容易被網絡上的信息所誤導。一些網民出于對政府某一官員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及方式不滿在網上發(fā)一些牢騷本來就無關緊要,對于一些有組織、有策劃的團體和個人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在網上散布一些不能證實的謠言,人們必須提高警惕。這些充滿誤導性的網絡信息有可能會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不良影響。
(三)互聯網特性的技術結構影響
互聯網的特性使得公民能夠使用一個虛假的身份在網絡信息的海洋中盡情遨游,互聯網缺乏有效管制的現狀使得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在互聯網世界中無法無天,為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埋下伏筆。互聯網是離散型的,本身沒有信息中心和焦點,任何一個互聯網用戶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中心。互聯網信息的自由傳播為政府的有效規(guī)范和治理帶來很大的難題。
三、網絡參與與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策略
(一)培育成熟的網絡參與主體
網絡參與主體成熟化是解決當前互聯網信息難題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成熟的網絡參與主體是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中的一股強大推動力量。成熟的網絡參與主體特點有:
1、具有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
2、具有理性的思維。
3、具有相當高的素質。
成熟的網絡參與主體具有正面的、積極的特點,能夠促進政府治理方式沿著更好、更快的方向發(fā)展。
政府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步驟來培育成熟的網絡參與主體:
1、政府部門通過一定的方法提升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興趣。
2、加強對成熟網絡參與主體的監(jiān)督和管理。
3、建立一支高效的網絡警察,及時的刪除網絡上的負面信息,避免這些信息的危害擴大化。
4、提升網絡主體的自覺性,規(guī)范網絡主體的信息程序,加強對網絡主體信息的審核力度。
(二)成立數字鴻溝防范技術機制
就公民的實踐情況來看,公民網絡信息的質量是建立在公民網絡信息數量之上的,互聯網公司建立起來防止“數字鴻溝”的機制是相當必要的。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數字鴻溝”對公民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政府部門應當采取一定的手段提高信息弱勢方獲取信息的能力。具體方法有:
1、發(fā)展信息產業(yè),引入必要的競爭機制,打破當前互聯網信息一家獨大的局面。
2、降低信息服務費價格,降低公眾的上網門檻。
3、加強信息共享建設力度,推動農村偏遠地區(qū)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4、政府應當規(guī)范信息運營商的行為。
(三)加快公民網絡參與法制化建設
完善法律制度是保證公民網絡參與環(huán)境的重要措施,網絡信息法制化的建設能夠起到規(guī)范公民網絡行為的作用。使公民在參與政府治理的過程中更加的理性。在加快公民網絡參與法制化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提升網絡立法的層次。
2、找到維護網絡秩序和公民言論自由的平衡點。
四、總結
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為公眾參與政府治理提供了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網絡信息中還存在著大量的負面問題。政府部門應當扛起屬于自己的責任,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策略來規(guī)范公眾的網絡行為。
(作者單位:江西農業(yè)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唐鐵漢主編.政府管理與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8.
[2] 查爾斯?J???怂?后現代公共行政――話語指向[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篇2
一、現行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稅制改革背景
2013年5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頒布了《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yè)和部分現代服務業(yè)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37號),并于8月開始實施。在此次下發(fā)的財稅[2013]37號文件中,在“部分現代服務業(yè)”中增加了“廣播影視服務”子目,將在全國開展的營改增試點的應稅范圍擴大為“1+7”個行業(yè)。根據文件解釋②,新增的“廣播影視服務”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6%,其應稅服務范圍包括廣播影視節(jié)目(作品)的制作服務、發(fā)行服務、播映(含放映)服務。就此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正式納入營改增的隊伍中,企業(yè)稅收體制開始了由營業(yè)稅向增值稅的轉型。
二、有線電視網絡的基本情況
有線電視網絡按照其架構和功能性主要分為兩大類③:一是有線電視用戶網,它一般是由放大器、延長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戶終端盒、以及連接他們的分支線、用戶線組成。它負責把有線電視信號高效而合理地分送到戶,特點是面廣量大,直接服務于有線電視用戶;二是有線電視干線網,干線網的任務是把前端輸出的高頻復合電視信號優(yōu)質、穩(wěn)定的傳輸給用戶網,其傳輸的方式主要有光纖、微波和銅軸電纜三種,鑒于光纖高質量、低成本、傳輸帶寬大、易維護等一系列優(yōu)點,干線網未來將逐步全面更新為光纖雙向干線網絡。有線電視干線網絡服務的對象目前主要為各個省市有線電視用戶網運營企業(yè)。
第二章 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在本次營改增稅制改革中幾點問題的思考
由于稅收制度的變化,使得企業(yè)的會計科目設置、收入確認時點、稅款計算及稅收籌劃方案等諸多方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這使得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面臨著新的課題。尤其是在新稅務政策下如何提高企業(yè)利潤,降低企業(yè)成本,更是重中之重。下面結合我在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工作經驗僅就營改增過程中,從如何測算提供的增值稅應稅服務定價策略和如何選擇供應商的角度,對提高企業(yè)利潤、降低企業(yè)成本,談幾點我的思考,以期對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有所幫助。
一、營改增稅制改革后對提供應稅服務雙方定價的影響
(一)我們知道,如果是營業(yè)稅自身改革,稅率由3%增加到6%,那么稅負一定是增加了3%,但是,如果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那么實際稅負增加就不一定是3%。因為,在增值稅中有進項稅可以進行抵扣,同時,由于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后利潤表的“主營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項目金額由于營業(yè)稅轉換為增值稅的原因,也相應減少,這就不僅僅影響了流轉稅還對企業(yè)所得稅產生影響,因此營改增后企業(yè)實際稅負變化一定不是3%。
(二)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提供應稅服務定價模型的淺析
通過營改增稅負平衡點下線的計算我們了解到,如果提供服務企業(yè)提價超過3.18%,服務提供企業(yè)利潤將會提高。但是,如果無限制的提價,將會造成服務接受企業(yè)的不滿。那么價格提高到什么程度服務企業(yè)可以接受,就是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當提供服務的企業(yè)提價3.18%后,接受服務企業(yè)將會有2063.63/(1+6%)*6%=116.81萬元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同時增加成本支出63.63萬元,營業(yè)稅金及附加減少116.81*12%=14.02萬元,企業(yè)所得稅減少(63.63-14.02)*15%=7.44萬元(由于大部分有線電視傳輸企業(yè)為高新技術企業(yè)所得稅暫按15%測算)。
二、關于有線電視網絡運營企業(yè)營改增后如何選擇供應商的思考
在關于供應商的選擇上,本文引用了財務管理中的凈現金流法來測算不同稅率下應稅服務商的選擇。
供應商適用增值稅率17%與代開專用發(fā)票抵扣3%的比較,我以例題進行說明。
假設:X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為6%征收增值稅的一般納稅人,建設A項目將會帶來2000萬元的收入,所得稅稅率15%。
B供應商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7%,提供的商品含稅報價為500萬元,C供應商為小規(guī)模納稅人代開發(fā)票抵扣稅率為3%,提供的商品含稅報價為480萬元,購入設備為1次性攤銷,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凈現金流對比表如下:
由此可見無論從稅前凈利、凈現金流角度考慮還是從綜合稅負角度考慮,方案一(購買B公司設備)優(yōu)于方案二(購買C公司設備)。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營改增稅收轉型中思考的
結論和建議
一、關于營改增稅制改革后對提供應稅服務雙方定價的影響分析結論及建議
改交增值稅后不提價和提價318%對于有線電視企業(yè)和客戶雙方的成本都是減少的,都可以享受稅改所帶來的利益,但是提供服務方并非可以無限制提價,若提價超過792%將會損害接受服務企業(yè)的利益。在實物操作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如合作關系、信譽條件等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協商營改增提價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