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文章范文

時間:2023-03-19 04:57: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游戲文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游戲文章

篇1

據《東方今報》報道,河南民權26歲女子李艷,半夜起來上網偷菜驚醒丈夫,10月16日凌晨被丈夫趕出家門。原來,她迷上了一款名為“QQ農場”的網絡游戲。用戶在網上種植農作物,作物成熟后如果玩家不及時收進倉庫,就會被朋友摘去,賣出作物可獲得虛擬金幣。用戶級別越高,能種植的作物越珍貴、越值錢。

人的精神需求具有多樣化的特征,網絡游戲可以給一些人帶來樂趣,商家看好網絡游戲軟件的開發(fā),這是網絡游戲的積極意義所在。只是不少人沒有留意,游戲也是社會教化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游戲里也包含著形形的意識形態(tài),游戲軟件的設計者通過游戲規(guī)則間接地向玩家灌輸某種理念。

以種菜游戲為例,對于絕大多數住在鋼鐵森林里的城市居民來說,擁有自己的一片菜園幾乎是一種奢望,現實生活中無法兌現的事情,虛擬的網絡可以幫你圓夢。在網絡空間里模仿農民(菜農)種菜,這原本是個非常不錯的創(chuàng)意,既可以讓城市居民懂得盤中菜肴的來之不易,也可以了解種菜的大致程序。遺憾的是,種菜游戲軟件的設計者走向了一個極端,為了吸引網民參與到該游戲中來,將人性中惡的一面給放大了,鼓勵“網絡菜農”偷菜,以提高自己的級別和身份。這種導向,也許設計者純粹處于自利的考慮,擴大游戲軟件的推廣,而問題在于這種導向無形中教唆游戲玩家養(yǎng)成偷竊的習慣。

報道中被丈夫趕出家門的那個女士,一到半夜便惦記著別人的“菜園”,竊心不已,半夜不到自己“菜園”轉悠一下睡不舒坦,不想法去別人“菜園”里獵取點不義之財心也難甘。這樣的心態(tài),表面上只是一種游戲,實際上卻是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將做人的基本原則改了道。報道借用網友“歲寒心”的話說,明明知道只是游戲,“但還是忍不住天天守著那塊地”,有時候菜在半夜成熟,就等到半夜,然后到朋友地里偷一圈才能睡著。目有所思,夜有所夢。這樣一旦養(yǎng)成習慣,成為自己血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會不會有朝一日在現實生活中實踐一把?沒人說得清楚。即便不會付諸實踐,但偷菜光榮的思維若是成型,整個社會將付出多么慘重的代價,真的難以估量!

游戲無戲言,戲言非游戲。為了“偷”而夫妻成仇,事業(yè)荒廢,這樣到底累不累?其實,那些癡迷種菜、偷菜游戲的玩家們只看到了該游戲的刺激,而沒有想到對自己思想深處的諸多不良影響。

篇2

明明教了好多次,可每次老師請小敏讀課文的時候,他總會有好多字念不出來,寫也寫不出來。老師請媽媽回家對小敏加強復習,但還是無法改善;用鼓勵的、懲罰的方法都沒用,怎么教就是教不會!小敏媽媽的心里很難過:是不是小敏在智能上有問題?可從平時來看,小敏玩游戲、聽兒歌、兒謠都能記、能背、能唱,就唯獨讀課文、認字時不行,老師和媽媽想了各種方法來教小敏,可總不見效果,教到最后總是大人氣、小孩哭。難道小敏一輩子就成為文盲了嗎?

小敏的情況有個專有名詞叫做“閱讀障礙”,這是孩子的視覺、空間、認知之間產生了連結上的問題。這種類型的孩子在認字時,無法將文字做到正確的組合、斷字,例如:常將“就好”看成“京尤女子”或是“京尤女子”,英文字母的斷字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例如:“good morning”看成“g oodmo rning”,所以他一認字就有問題了,無法讀出正確的字詞,而聽故事、兒謠,記憶卻沒問題!

“閱讀”與孩子的視覺系統(tǒng)、空間、視覺景深(對距離遠近的把握)、視神經系統(tǒng)等因素相關,也就是孩子在看字的時候,通過眼球看到的圖形是鏡面效果,畫面是顛倒的,經由視覺神經系統(tǒng)傳達到大腦閱讀區(qū),但這過程中如果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比如,空間感和景深產生問題,就無法把字與字之間的間距作清楚的辨別,就會造成孩子在斷字上產生錯誤,從而無法正確認字。如果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必須通過專業(yè)的醫(yī)生來協(xié)助。當然,除了醫(yī)師的協(xié)助以外,家長也可以利用一些游戲來幫助孩子。

游戲1:方框識字

對于已經開始認字的孩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協(xié)助孩子斷字。具體的方法是:利用小紙片,把一個字一個字單獨用方框框起來;也可以讓他試著依樣“畫畫看”,把字寫出來,檢查他是否能準確地臨摹。孩子熟練以后,就可以讓他自己用方框在一段文字里找找,是否能找出自己認得的字。

游戲2:視覺景深游戲

一些閱讀有障礙的孩子在視覺上會出現無法分辨距離遠近的情況,就像用相機或是望遠鏡看東西的時候,遠的東西變成近的,近的變成遠的,所以對于這種孩子,玩一些能分辨遠近距離的游戲,也是一種很好的練習。

比如,我們可以畫A、B兩條長長的直線,兩線之間一端距離大一點,另一端距離小一些,然后讓孩子分辨遠近。如果孩子不能順利地分辨,可以帶著他的手或是用兩支筆,來跟著線條走并感受距離,也就是用肢體動作的本體感受覺來補充他視覺景深上的不足。

游戲3:距離游戲

除了畫在紙上的游戲外,還可以玩些立體的游戲,例如:相同的兩個玩具,一個在前、一個在后,相差距離不用太大,只要有一點點差異就好,然后讓孩子分辨,哪個在前、哪個在后,接著再用尺子或繩子量量看對不對,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對距離的掌握。

游戲4:七巧板

篇3

【關鍵詞】長興文化;《西游記》;小說取材

湖州長興是一個依山傍水的濱湖縣城,擁有綿延34公里的湖岸線,與蘇州、無錫隔湖相望。據《長興縣志》記載,歷史上一共有過三次規(guī)模較大的移民,可謂是一個多地域的移民雜居之地。長興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曾在此任縣丞,與縣令歸有光共事,攜手治縣。在任職途中,他親身感受到的長興文化為其完善作品《西游記》帶來了靈感并為之提供了不少素材。

一、儺文化與西天取經人物

“20世紀60年代,《人民日報》曾報道,在長興的一個農民家的墻洞里,發(fā)現了《西游記》手稿。后人無從知曉手稿歷經了怎樣的風雨滄桑,卻清清楚楚地知道吳承恩曾經擔任過長興縣丞,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原型來源于長興的儺(nuó)文化。” [1]p46

儺文化,即面具文化。儺,其本義有“鬼驚貌”、“鬼見而驚”、“咒魔術士”、“驅鬼術士”等多層意思,也表示有節(jié)度地驅鬼逐疫。長興的儺文化歷史上地域分布很廣,但它裝神弄鬼的內容,也僅在民間有所流傳,幾乎為《長興縣志》等文獻所不載。據說,當時正在長興擔任縣丞的吳承恩正煩惱其構思已久的唐僧西天取經中的人物不夠豐滿,縣令歸有光建議他不如去白硯(長興縣一鄉(xiāng)村)趕趕廟會,因當下無繁重的公務,于是他就去了。這一去恰巧遇上了當地的祀山菩薩出會,村民們個個都帶著各種各樣的鬼臉面具,穿著長袍,模樣甚是猙獰。吳承恩一下子就呆了,隨著一陣毛骨悚然。此番獨特的經歷,給吳承恩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諸多靈感。也正是如此,長興人,尤其是當地儺文化保存完好的地方居民,在讀《西游記》時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有些親切,又有些陌生。

進入新世紀后,長興居民還發(fā)揚了“儺文化”的衍變文化“十番鑼鼓”。具體表現為“五色儺舞灘簧戲”,有五個自然村,分別選用紅、白、青、黑、黃五色面具,頭上插著一根野雞毛,露著一條臂膀,形式以跳舞為主。每年的農歷十月中旬連續(xù)三五日舉行儺祭。村民們會戴上面具,然后穿上袍服,放銃鳴炮,載歌載舞行進在山路上,幾個村的隊伍集合在一座名為“茗理樓”的樓前空地上比試儺舞。灘簧又名“三敲板”,主要由兩人或多人用長興方言加吳歌中的大路調以個人說唱形式表演,一般是由幾個人輪換扮演角色上場,不進行臉譜勾畫,一律都戴面具上場。儺戲、儺舞的伴奏全是鑼鼓喧天、火銃鞭炮齊鳴,故稱“十番鑼鼓”。

這些出現在儺戲、儺舞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鬼臉面具為《西游記》中各路妖魔鬼怪的形象塑造提供了生動的素材。

二、百葉龍文化與龍王形象

長興縣有其特色的“移民文化”。隨著移民的增多,“移民文化”也越來越豐富。古老的中原“龍獅文化”在長興生根,其中,河南移民會在農耕時向龍王祈求風調雨順,“舞龍舞獅”也就因此應運而生。

頗具特色的舞龍表演之“長興百葉龍”可謂是“靜則荷塘月色,流光溢彩;動則蛟龍騰空,氣勢磅礴?!薄鞍偃~龍”源于一個優(yōu)美的民間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這里的一個荷池邊住著一對自由戀愛的年輕夫妻,男的叫百葉,女的叫荷花,后來他們生下了一個兒子,兒子身長龍鱗。族長不容,怒殺百葉,搶走荷花,當他舉刀向孩子砍去時,孩子化作一條小龍騰空而起。小龍以德報怨,眷戀著這片生養(yǎng)他的土地,每逢干旱,即來播云降雨。當地村民感念小龍,于是就從池塘中采來荷花,精心制作了一條花龍——百葉龍?!鞍偃~龍”以荷葉為云,荷花為身,當龍隱于舞臺的荷花池內未現龍形前,臺上祥云朵朵,荷花滿池,彩蝶紛飛,給人一種歡快喜悅之情。頃刻間,在狂風大作和驚雷震撼中,滿池荷花變作一條長達數十米的蛟龍,翻騰飛舞,給人一種翻江倒海的磅礴氣勢。每逢辭舊迎新之際,村民們便舞起“百葉龍”,祈求來年五谷豐登。

“《西游記》中登場的龍王不只一位,除了風頭矯健的四海龍王之外,還有涇河龍王、洪江龍王和烏雞國御花園中的井龍王以及亂石山碧波潭老龍王等等。” [2]p65他們多次在唐僧師徒取經路上給予幫助。關于他們,小說中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描寫,但卻多次提到,其以陪襯的角色為小說添色不少,在作品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閱讀小說的過程中,大家都能感受到龍王的善良親切,雖然孫悟空對他們呼來換去,吆喝不斷,談不上尊重,但他們卻總是俯首聽命,恭恭敬敬。龍王的“以德抱怨”是從長興民間流傳的“百葉龍”故事中找到取材之源的。

三、溶洞等文化與花果山

長興的一些溶洞,也為吳承恩寫作《西游記》提供了豐富素材。比如:酷似盤絲洞的白峴洞山,酷似黑風洞的小浦青風洞。《長興地名網》上對洞山有這樣一段描述:“洞山是由暗仙人洞、亮仙人洞、朝天洞、六眼神龜洞(水洞)組成的喀斯特溶洞群。漢代劉秀太子棲遲洞山,課童藝茶,為浙江歷史上種茶最早的地方。五代高士吳嵩、韓泌隱居修道煉丹。唐代“茶仙”玉川子盧仝以洞為府,學漢王藝茶,著《七碗茶歌》。唐代大歷才子錢起作詩《洞口觀》。百姓傳說,六眼神龜洞有六個出洞,八仙之一的韓湘在此修煉成仙。明代周高起著《洞山岕茶系》,三處記載了羅岕茶進貢事宜。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金猴降妖》,把這里當成外景基地。”從上述故事記載中可以看出洞山頗具神秘感,富有神幻氣息。

《西游記》眾多溶洞中最值得一提的當為孫悟空大鬧天庭時的駐扎地——花果山。吳承恩描繪的花果山景色的確令人神往?!段饔斡洝返谝换?,有一首描寫“花果山水簾洞”景觀的詩:“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真是掛簾帷?!币恢币詠?,大家都認為連云港的水簾洞是作品中水簾洞的原型。可是當你去過長興洞山或者鄰近的湖州黃龍洞后,然后結合長興的地貌,再加上曾在此處發(fā)現的《西游記》手稿以及吳承恩自己在給人的書信中提到:“書中有許多長興的故事和景物?!蹦銜l(fā)現,水簾洞的原型應是源于此。此外,長興的下箬寺中至今還保留的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臨世時沐浴的圣井。傳說在他出生時,有一井龍王施法使得井水沸涌,并能出井以沐浴。這個“井龍王”的形象到了《西游記》中就被移植到了烏雞國。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同樣,城市文化與古代小說的創(chuàng)作也是息息相關。地區(qū)的獨特文化更是作者構思的源泉和為小說提供素材的寶庫。長興的文化對《西游記》的成書有一定影響,同時也能從《西游記》中見到長興古老文化的些許足跡。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幼兒園;家長工作; 差異

中圖分類號:G61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0289-01

1地域的差異

處于郊區(qū)的長安區(qū),有其獨特的家長人群。而家長人群的職業(yè)、學歷結構決定了對于家園合作問題的認識是否合理。從數據中能夠看出,家長的主要職業(yè)集中在農民和個體經營者上,80%左右的家長未接受過高等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長對于家園合作乃至幼兒教育的正確理解。雖然幼兒園依據《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了家園共育的要求,開展豐富的家園共育的活動,但家長們對于此的認識只能停留在表面,被動參與成為了家長無奈的選擇,致使幼兒園設立的機構形同虛設,開展的活動草草收場,教師的積極性屢屢受創(chuàng),家園合作永遠成為家長和教師們的海市蜃樓。而且,我們國家對于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對于家長參與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也沒有明確化。

與此同時,阻礙長安區(qū)家園共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經費的問題。這幾年,政府雖對幼兒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加大,但是幼兒教育的經費占全國教育經費的比例還是非常低,再加上現在社會上幼兒園的辦園形式多種多樣,如私營幼兒園、企業(yè)辦園、事業(yè)辦園等等,辦園資金來源也都不同,有自負盈虧,有財政撥款,部門撥款等等。受資金的限制,有的幼兒園連生存問題都受到影響,更別說家園共育工作的開展了。從長安區(qū)的整體情況來看,大多數幼兒園屬于私立幼兒園,辦園性質決定了幼兒園的目標就是使利益最大化,如此的經營目的使得管理者不得不節(jié)約成本,節(jié)省開支,經費的不足使更多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家園共育活動夭折,難以開展。

2觀念的差異

觀念是指人們在頭腦中對于客觀事物的反映,幼兒教師與家長因為所處的角色不同,因此他們的教育觀念也存在著差異。

2.1教育觀的差異

眾所周知,教師和家長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標,互相理解和認同對方的觀念與行為,才能產生積極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認為自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訪談中,教師也談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兒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得不到家長的正確理解"。他們認為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部分家長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yǎng),不切實際地要求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的課程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棄原則,迎合家長。很顯然,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觀念上的差異,把對家長的教育指導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盡管當前大多數幼兒園都開辦了家長學校,但活動次數少,活動形式多以講座、報告為主,對家長教育觀念的影響作用微乎其微。事實上,教師應注意日常與家長的溝通,以自己的教育行為來影響家長,還可以選擇典型案例組織家長座談,讓他們在分析和討論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

2.2成才觀的差異

這里所說的分歧是教師和家長在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觀念上所出現的分歧。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特別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實施,新的教育理念逐步地被廣大幼教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素質教育正在悄然進入幼兒園,教師則慢慢開始注重對幼兒進行全面的和能力培養(yǎng)。但是由于不少家長自身受教育水平比較低,并且還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認為只要把孩子的"智育"搞好就行,認為幼兒園應該教給孩子拼音、漢字等,為孩子將來入小學做準備。如我們在訪談中就有家長如此說"我就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多學點知識,比如一些唐詩呀、算數呀、識字、拼音什么的,將來上了小學就不累了"。而很多老師也提到"我們園的家長,只關心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其他一概不關心。"這樣一來,使得許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而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yè),否則家長認為教師責任心不強。

2.3發(fā)展觀的差異

由于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使得很多年輕的家長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托付給爺爺奶奶們照顧。而大多數爺爺奶奶們對孩子的教育與現代教育觀念存在的差異較大。爺爺奶奶們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點,也不太清楚一些具體科學的育兒方法,加之爺爺奶奶們都有"隔代親",寵多而教少,愛比嚴多。許多爺爺奶奶們仍用老觀念要求孩子,無形中對于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而教師對爺爺奶奶們也缺乏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師認為,爺爺奶奶們的思想太老了,根本不懂得教育孩子,讓他們參與教學工作是在添麻煩、制造混亂,在和家長交流時,甚至會不自覺地以一種教導別人的語氣、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與家長交談。教師的這種態(tài)度使得家園合作共育碰到更大的困難。

總之,通過對長安區(qū)幼兒園家長工作的分析,進一步找到其問題所在,為我們的幼兒園及幼兒園教師提高幼兒家庭教育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蔡迎旗. 走出家園合作的困境[J]. 山東教育. 2000, (7、8).

篇5

游戲,是學生特別喜歡參與的活動形式,通過游戲可以使知識更加形象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游戲還能增進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情感,更能充分體現教育的作用。對于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而言,不僅要做一個有心的“孩子王”,帶領學生走好小學這個曼妙旅程的第一步,更要做一個有智慧的“設計者”,善于將教學與德育生動地融入到班級游戲活動之中。游戲貴在簡單,成果貴在實效。如何一舉多得,讓小設計發(fā)揮大能量,小游戲做出大文章,是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以一次名為“刮目相看”的游戲活動為例,談談“小”游戲如何發(fā)揮“大”作用。

一、對癥下藥,日常中抓契機

“刮目相看”是讓學生通過刮刮卡,找到和自己有相同通關密語的伙伴并一起完成任務的全班互動交流活動。此次活動開展于一年級第二學期接近尾聲的時候,這一階段的學生已基本適應了小學生的角色,一些新的問題和性格特點也呈現出來。

新鮮感下降,交往圈相對穩(wěn)定。與一年級入學時相比,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形成了集體觀念,能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對學校和班級的新奇感已逐漸趨于平淡,和同學的相處更加輕松自然。同時,因座位產生的空間距離、因興趣愛好產生的交往界限,讓學生們開始自發(fā)形成一些相對穩(wěn)定的交往圈,也由此產生了分化:積極外向的孩子在交往中表現得更加得心應手,內向害羞的孩子則出現了交往困難,甚至是被無意識地孤立,孩子們之間出現了無形的交往壁壘。課下總能看到一些孩子形單影只,電話里總能聽到部分家長對孩子交往問題擔憂的聲音。

自主性和求知欲增強,興趣仍占主導。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開始在學習中初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興趣仍是引導他們進行判斷的主要標準。因此,激發(fā)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僅利用課上有限的時間并不能滿足學生對某一偏好的需要。以語文學科為例,學生們對四字詞語的積累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涉及組詞或造句時,大家總會爭先恐后地來表現,但詞語僅是語文課堂的一個小部分,得到展示機會的學生也只是少數。大多數孩子都已具備了自主學習、自主積累詞語的能力,若將這一興趣的培養(yǎng)由課上擴展到課下,讓學生在游戲中充分地感知和積累,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基于對以上新特點的了解和對學生日常狀態(tài)的觀察,以兒童節(jié)為契機,我嘗試設計了一次教學與德育相結合的班級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充分的互動交流中增進了解,提升學習興趣。

二、全員參與,體驗中見成效

游戲開展既要針對班級的具體問題對癥下藥,更要把握好游戲原則,同時還要進行效果預估,才能使游戲活動真正“活”起來。

(一)游戲設計原則

引發(fā)好奇,激發(fā)興趣。一、二年級的孩子好奇心旺盛,一旦興趣被點燃,就會熱情高漲。只有充分地激發(fā)興趣才能保證活動的參與度,而“故作神秘”又成了激發(fā)興趣的不二法寶。于是,在游戲開展的前幾天,我便不經意地對學生透露兒童節(jié)會有神秘活動,以引發(fā)他們的好奇。活動當天我給每個孩子一張刮刮卡,刮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通關密語,解開通關密語才能找到相同口令的伙伴。孩子們的好奇和熱情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刮刮卡成了他們手中的神秘武器,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解開密語成功闖關。

規(guī)則簡單,難度適中。明確的規(guī)則是游戲順利進行的保證。雖然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但思維方式相對簡單,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規(guī)則要簡單易懂。本次活動的主要道具是一張刮刮卡,所以我直接將游戲命名為“刮目相看”。 規(guī)則就是“刮”開卡片,“看”透密語,找到伙伴,順利通關。游戲中還要適當設置一定的“關卡”,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不一樣,這個“關卡”必須難度適中,讓學生既能感到游戲具有挑戰(zhàn)性,又不會因為太難而打退堂鼓,大家都特別感興趣的四字詞語便是通關密語的“關卡”所在。

形式活潑,互動性強。活潑的形式是游戲設計的亮點。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游戲形式一定要以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為基礎,讓他們在生動的體驗中動手、動腦、互動交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本次游戲中,破解通關密語是任務完成的關鍵。因此,怎樣在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四字詞上做文章,成了我在設計時最花費心思的地方。名字是學生們相互最熟悉的,我把兩個或三個學生名字中的一個字,包含在四字詞語中,如:“文思泉涌”是給名字中含有“文”和“思”的學生設計的通關密語,又如“賞心悅目”是把三個學生的名字設計在一起。總之,盡可能將平時相處不多的學生放在一起,更有利于打破因座位、興趣愛好形成的交往壁壘,為原本不熟悉的孩子提供交往契機。

(二)游戲活動實施

在游戲實施的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全情投入,動腦筋,破解密語,尋找伙伴。有的還自發(fā)組成學習小組交流自己理解的詞語意思。熱火朝天已經不足以形容活動的場面,以下幾個片斷便可見一斑。

片嘁唬好字中帶“喻”的小A是班里的小才子,性格孤傲,與同學交往興趣缺乏。小A拿到刮刮卡后,看到自己的通關密語是“千言萬語,不言而喻”,他笑出了聲。我立即知道他猜出來了,但又為他能否主動去找密語中的同學而捏把汗。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毫不猶豫地去找“語”了。兩個伙伴一同舉手高喊:“我們是第一名!”

片斷二:“民以食為天”是名字中帶“民”和“米”的一對兒,猜起來有一定難度。小C民看后馬上去找?guī)А疤臁钡耐瑢W,可是錯了。他毫不氣餒,又熱情高漲地請來其他同學幫忙,大家七嘴八舌,絞盡腦汁,著實費了一番心思,突然小C民喊道:“我猜出來了,食不就是米嗎?我的伙伴就是小D米,老師對不對呀?”其他同學也恍然大悟,跟著歡呼起來!看到學生們的團結合作,我知道這次游戲活動的目的達到了

(三)游戲效果評估

同學們在游戲中的反應之迅速、反響之強烈,超出了我的預期,從各方面看,都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卡片促M了“大交流”。此次游戲設計的初衷就是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交往,尤其為平時不太接觸的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契機。從實際效果來看,一張張小卡片變成了一條條連結孩子們的無形紐帶。一是打破了學生們原有的小圈子,擴大了他們新的朋友圈。游戲使原來經常在固定圈子里活動的孩子開始與其他同學接觸,激發(fā)了學生交往的主動性。二是打破了個別學生的性格“壁壘”,增強了他們交流的勇氣。學生的性格與天性和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有關。但積極主動的交往方式會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小學更應是孩子初步感知社會的啟蒙地。這個活動實施時,一些內向害羞的學生會主動向老師求助、與同學溝通,會主動尋找他們內心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獲得了更多的朋友,也打開了與外界交往的“窗戶”,釋放了小學生的本真與歡快。

小卡片激發(fā)了“大興趣”。自己的名字就是通關的密語,其他同學的名字就是打開密語的鑰匙,這引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霸瓉砦业拿忠部梢猿霈F在四字詞中?。 边@種驚嘆幾乎發(fā)生在每個學生的身上。第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大興趣”。相對其他學科,語文教學的興趣調動并不是那么簡單,這次活動的直接效果就是讓孩子們感到了語言的魅力,使他們更注重詞語的積累,試圖自己來設計屬于自己的“密語”。這對今后作文練習是有很大幫助的。第二,激發(fā)了學生動腦思考的“大興趣”。有學生經歷過這個游戲后,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的時候通過這種方法為父母送上祝福,用父母的名字組成“密語”,讓全家一起“通關”,家長在收獲喜悅的同時,也感到了孩子的成長進步。第三,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未知的“大興趣”。“通關密語”的誕生,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更有一些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對“通關密語”的設計表現出很高的熱情,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舉一反三,小游戲的大思考

一次小游戲只是班級建設中很平常的組成部分,它的意義不僅在于游戲本身,透過過程、效果、甚至存在的問題,看到它對開展其他活動提供的借鑒和引發(fā)的思考,才是小游戲背后的“大”文章。

(一)班級活動開展的多維性

要認清教師作用的多樣性。教學是教師的首要任務,但不是唯一任務。在給學生傳道授業(yè)的同時,也要關注德育。德育是孩子品質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小學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啟蒙者”,更是指導學生走好人生第一步的“領航員”。班主任在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在日常的點滴之中利用好德育資源,以活動為抓手,將德育與教學做加法。

要讓小游戲的作用多元化。這個階段的學生可以說是問題的“制造王”,老問題不斷,新問題常出。問題的發(fā)生是多領域的,如果只是單純就問題而開展游戲活動,那么這些活動就成了學生的負擔,會讓學生產生疲勞和抵觸。所以,一次班級活動的設計要發(fā)揮多重作用,開展之前可以與其他教師做好溝通,向家長多了解,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況,將游戲活動做成解決多元問題、發(fā)揮多元作用的“大工程”。

(二)班級活動開展的靈活性

方法靈活,針對性強。班級活動的開展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能拘泥于固有方法和思維。好的經驗固然值得借鑒和學習,但不能簡單采用“拿來主義”,方法可以借鑒,但形式和內容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針對某一階段呈現的具體問題和新的特點對癥下藥,才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利用好學?;顒拥馁Y源和平臺。版塊式學習、秋收節(jié)、國學周、社會大課堂等學校統(tǒng)一安排的活動,都可以為班級特色活動的開展提供很好的契機。在保證學校活動的主旨和精神不變的前提下,根據班級自身情況和本班學生特點,融入具有特色的因素,開展更具針對性的游戲活動,這樣既可以一舉多得,也可以讓學生們不會被過多的活動所“綁架”,這是保護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

(三)班級活動開展的持續(xù)性

班集體中任何問題的解決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因為一次游戲活動就藥到病除。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更多的問題會層出不窮,因而一次活動的開展便不能淺嘗輒止,而應該與時俱進,成為一個持續(xù)推進的過程。同時,隨著學生成長階段的發(fā)展和心理特點的變化,還需要在活動中不斷完善規(guī)則,隨時調整內容,使班級活動具有創(chuàng)新性,提升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篇6

我的煩惱就是既喜歡長大,而又害怕長大。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有時我老是在想: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吧!”因為這樣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更多小時候不能做的事:完成自己的心愿.做自己喜歡的事.為國家做貢獻.哪怕是掃地.不用受父母的約束.去嘗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而每當我聽到《不想長大》中的那句歌詞—“我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就沒有童話”,我就會想:這真是唱出了我的心聲。確實,長大后對于家庭責任更大了,對于事業(yè)壓力更大了。要學會去面對,學會承擔和解決一切困難。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一回家就躺在床上休息,根本沒有想小時候那樣充足的時間去歡快,去玩,去享受久違了的童真與快樂。

篇7

《西雅酋長的宣言》這本書講了西雅圖在演講中告誡美國人要保護土地,因為這兒的土地是神圣的,是不可玷污的!大地如同他們的母親,花朵如同姐妹,鷹、雄鹿、馬……如同他們的兄弟。小溪為他們解渴,運送他們的獨木舟養(yǎng)育他們的子女;如同生命之泉……

讀了上面的介紹,我覺得在對待土地上,白人與紅人的確有極大的差別。一部分的白人對待土地就像對待敵人,要一一征服;而紅人對待土地就像對待母親一般!如果像白人一般對待土地,土地就彌漫著工業(yè)廢氣的大都市,但如果像紅人一樣對待土地,土地依然會綠樹成蔭,遍地都是五彩繽紛的小花,都是綠茵茵的小草,處處都能聽到小鳥那美妙動聽的鳥鳴聲,青蛙們的交談聲,小溪流嬉戲的嘩嘩聲……

然而現在土地的資源越來越少了,幾乎找不到一片完好如初的大森林,如果我們在為了掙錢而不停的開發(fā)森林資源,砍伐樹木,使原本和諧美麗的大自然變成一座座工廠、一個個旅游景區(qū),那在不久將來,人類將被毀滅,被自己毀滅!

但僅僅靠我們所謂的“節(jié)約一張紙,節(jié)約一滴水……”是遠遠不夠的,要靠我們大家為人類能繼續(xù)在地球上生活;為了讓地球上千千萬萬個生命也能繼續(xù)生存下去。而做到每個人心中都有環(huán)保意識才行!才能挽救我們那到處都彌漫著工業(yè)廢氣的大都市的土地媽媽,相信,土地媽媽看見我們每個人都為了環(huán)保事業(yè)而盡一份力,在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露出笑容的還不光是土地媽媽,其實森林、大自然、地球媽媽也笑了,還有人類也笑了……

篇8

論文摘要:電力變壓器故障檢測主要有電氣量檢測和化學檢測方法。化學檢測主要是通過變壓器油征氣體的含量、產氣速率和三比值法進行分析判斷,它對變壓器的潛伏性故障及故障發(fā)展程度的早期發(fā)現具有有效性。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更準確的診斷變壓器的內部故障,色譜分析應根據設備歷史運行狀況、特征氣體的含量等采用不同的分析模型確定設備運行是否屬于正常或存在潛伏性故障以及故障類別。

0.引言

變壓器故障診斷中應綜合各種有效的檢測手段和方法,對得到的各種檢測結果要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判,根據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guī)程規(guī)定的試驗項目及試驗順序,通過變壓器油中氣體的色譜分析這種化學檢測的方法,在不停電的情況下,對發(fā)現變壓器內部的某些潛伏性故障及其發(fā)展程度的早期診斷非常靈敏而有效。經驗證明,油中氣體的各種成分含量的多少和故障的性質及程度直接有關,它們之間存在不同的數學對應關系。

Abstract:Therearetwomainmethodsforfaultdetectionofpowertransformer,electricaldetectionandchemicaldetection.Chemicaldetectionismainlyproductionrateandtheratioofthreetoanalysisandjudge,throughthetransformeroilcontentofgas.Itiseffectivetofindtransformerlatentfaultandfaultdegreeinearlystage.Inthecourseofpracticalapplication,inordertodiagnosistheinternaltransformerfailuremoreaccurately,Chromatographicanalysisshouldbeinaccordancewiththeequipmentpreviousrunningconditions,characteristicsofthegascontentandusingdifferentanalysismodeltodeterminewhethertheoperationofequipmentisnormalorequipmentexistlatentfaultandfaultcategory.

Keywords:TransformerChromatographicAnalysisTheDefect-judgementMethod

1.電力變壓器的內部故障主要有過熱性、放電性及絕緣受潮等類型

1.1過熱性故障是由于設備的絕緣性能惡化、油等絕緣材料裂化分解。又分為裸金屬過熱和固體絕緣過熱兩類。裸金屬過熱與固體絕緣過熱的區(qū)別是以CO和CO2的含量為準,前者含量較低,后者含量較高。

1.2放電性故障是設備內部產生電效應(即放電)導致設備的絕緣性能惡化。又可按產生電效應的強弱分為高能放電(電弧放電)、低能量放電(火花放電)和局部放電三種[1]。

1.2.1發(fā)生電弧放電時,產生氣體主要為乙炔和氫氣,其次是甲烷和乙烯氣體。這種故障在設備中存在時間較短,預兆又不明顯,因此一般色譜法較難預測。

1.2.2火花放電,是一種間歇性的放電故障。常見于套管引線對電位未固定的套管導電管,均壓圈等的放電;引線局部接觸不良或鐵心接地片接觸不良而引起的放電;分接開關撥叉或金屬螺絲電位懸浮而引起的放電等。產生氣體主要為乙炔和氫氣,其次是甲烷和乙烯氣體,但由于故障能量較低,一般總烴含量不高。

1.2.3局部放電主要發(fā)生在互感器和套管上。由于設備受潮,制造工藝差或維護不當,都會造成局部放電。產生氣體主要是氫氣,其次是甲烷。當放電能量較高時,也會產生少量的乙炔氣體。

1.3變壓器絕緣受潮時,其特征氣體H2含量較高,而其它氣體成分增加不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芳烴含量問題。因為它具有很好的“抗析氣”性能。不同牌號油含芳烴量不同,在電場作用下產生的氣體量不同。芳烴含量少的油“抗析氣”性能較差,故在電場作用下易產生氫和甲烷,嚴重時還會生成蠟狀物質;而芳烴含量較多的絕緣油“抗析氣”性能較好,產生的氫氣和甲烷就少些,因此,具體判斷時要考慮這一因素的影響。

2.色譜分析診斷的基本程序

2.1首先看特征氣體的含量。若H2、C2H2、總烴有一項大于規(guī)程規(guī)定的注意值的20%,應先根據特征氣體含量作大致判斷,主要的對應關系是:①若有乙炔,應懷疑電弧或火花放電;②氫氣很大,應懷疑有進水受潮的可能;③總烴中烷烴和烯烴過量而炔烴很小或無,則是過熱的特征。

2.2計算產生速率,評估故障發(fā)展的快慢。

2.3通過分析的氣體組分含量,進行三比值計算,確定故障類別。

2.4核對設備的運行歷史,并且通過其它試驗進行綜合判斷。

3.油中主要氣體含量達到注意值時故障分析方法

在判斷設備內有無故障時,首先將氣體分析結果中的幾項主要指標,(H2,∑CH,C2H2)與色譜分析導則規(guī)定的注意值(表1)進行比較。

3.1當任一項含量超過注意值時都應引起注意。但是這些注意值不是劃分設備有無故障的唯一標準,因此,不能拿“標準”死套。如有的設備因某種原因使氣體含量較高,超過注意值,也不能斷言判定有故障,因為可能不是本體故障所致,而是外來干擾引起的基數較高,這時應與歷史數據比較,如果沒有歷史數據,則需要確定一個適當的檢測周期進行追蹤分析。又如有些氣體含量雖低于注意值,但含量增長迅速時,也應追蹤分析。就是說:不要以為氣體含量一超過注意值就判斷為故障,甚至采取內部檢查修理或限制負荷等措施,是不經濟的,而最終判斷有無故障,是把分析結果絕對值超過規(guī)定的注意值,(注意非故障性原因產生的故障氣體的影響,以免誤判),且產氣速率又超過10%的注意值時,才判斷為存在故障。

3.2注意值不是變壓器停運的限制,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不是電路(包括絕緣)問題,可以緩停運檢查。

3.3若油中含有氫和烴類氣體,但不超過注意值,且氣體成份含量一直比較穩(wěn)定,沒有發(fā)展趨勢,則認為變壓器運行正常。

3.4表1中注意值是根據對國內19個省市6000多臺次變壓器的統(tǒng)計而制定的,其中統(tǒng)計超過注意值的變壓器臺數占總臺數的比例為5%左右。

3.5注意油中CO、CO2含量及比值。變壓器在運行中固體絕緣老化會產生CO和CO2。同時,油中CO和CO2的含量既同變壓器運行年限有關,也與設備結構、運行負荷和溫度等因素有關,因此目前導則還不能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注意值。只是粗略的認為,開放式的變壓器中,CO的含量小于300µl/L,CO2/CO比值在7左右時,屬于正常范圍;而密封變壓器中的CO2/CO比值一般低于7時也屬于正常值。

3.6應用舉例

3.6.1濟源供電公司220KV虎嶺變電站3#主變,1978年生產,1980年投運至今已運行28年,接近設備的壽命期。從2004年開始的油色譜報告分析中就存在多種氣體含量超標現象,具體數據見表2

對上述數據跟蹤分析,有不同程度乙炔、乙烯、總烴超過注意值,考慮變壓器運行年限、內部絕緣老化,結合外部電氣檢測數據,認為該變壓器可繼續(xù)運行,加強跟蹤,縮短試驗周期。目前此變壓器仍在線運行。

3.6.22003年4月15日,35KV黃河變電站1#主變預試時發(fā)現氫氣含量明顯增長。變壓器型號為:SL7-5000KVA/35,2001年8月投運,具體色譜數據如下:

分析結果:色譜分析顯示氫氣含量雖未超過注意值,但增長較快,為原數值的12倍,其它特征氣體無明顯變化,說明變壓器油中有水份在電場作用下電解釋放出氫氣,同時對油進行電氣耐壓試驗,擊穿電壓為28KV,微水測定為80ppm,進一步驗證油中有水份存在。經仔細檢查發(fā)現防暴筒密封玻璃有裂紋,內有大量水銹,外部水份通過此裂紋進入變壓器內部。經處理后變壓器油中氫氣含量恢復正常。

4.故障產氣速率判斷法方法

4.1實踐證明,故障的發(fā)展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僅由對油中溶解的氣體含量分析結果的絕對值很難確定故障的存在和嚴重程度。因此,為了及時發(fā)現雖未達到氣體含量的注意值,但卻有較快的增長速率的低能量潛伏性故障,還必須考慮故障部位的產氣速率。根據GB/T7252—2001《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判斷導則》中推薦通過產氣速率大小作為判斷故障的危害程度,對分析故障性質和發(fā)展程度(包括故障源的功率、溫度和面積等)具有重要的意義。當相對產氣速率(每運行月某種氣體含量增加值占原有起始值的百分數的平均值),總烴的產氣速率大于10%時應引起注意,變壓器內部可能有故障存在,如大于40µl/L/月可能存在嚴重故障。但是,對總烴起始含量很低的變壓器不易采用此判據[2]。

4.2根據總烴含量、產氣速率判斷故障的方法

4.2.1總烴的絕對值小于注意值,總烴產氣速率小于注意值,則變壓器正常;

4.2.2總烴大于注意值,但不超過注意值的3倍,總烴產氣速率小于注意值,則變壓器有故障,但發(fā)展緩慢,可繼續(xù)運行并注意觀察。

4.2.3總烴大于注意值,但不超過注意值的3倍,總烴產氣速率為注意值的1~2倍,則變壓器有故障,應縮短試驗周期,密切注意故障發(fā)展;

4.2.4總烴大于注意值的3倍,總烴產氣速率大于注意值的3倍,則設備有嚴重故障,發(fā)展迅速,應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條件時可進行吊罩檢修[2]。

4.2.5應用舉例

2006年6月2日,濟源供電公司110KV星光變1#主變投運,投運時油色譜分析報告為:

分析結果:從7月~8月份跟蹤試驗數據認為,特征氣體含量屬正常范圍,產氣速率較小,考慮是新投運變壓器,繼續(xù)跟蹤運行;9月份后發(fā)現乙烯、乙炔、總烴含量超過注意值,同時產氣速率超過15%,乙炔、氫氣增長較快。結合投運時電氣交接試驗情況,此變采用ABB油氣套管,且變壓器出廠時雖做局部放電試驗,但油氣套管未進工廠是在現場組裝的。由于變壓器套管直接與GIS設備連接,交接時無法進行主變局放試驗。通過特征氣體產生率、三比值法判斷內部可能有火花放電存在,懷疑高壓引線與套管連接處可能存在缺陷。經常規(guī)電氣試驗未發(fā)現異常,放油后檢查發(fā)現,套管未端屏蔽罩固定螺絲三個中有一個較松動,但無明顯放電痕跡,緊固后對油進行脫氣處理,主變試運至今色譜分析正常。

5.根據三比值法分析判斷方法

所謂的IEC三比值法實際上是羅杰斯比值法的一種改進方法。通過計算,C2H2/C2H4、CH4/H2、C2H4/C2H6的值,將選用的5種特征氣體構成三對比值,對應不同的編碼,分別對應經統(tǒng)計得出的不同故障類型。應用三比值法應當注意的問題:

5.1對油中各種氣體含量正常的變壓器,其比值沒有意義。

5.2只有油中氣體各成份含量足夠高(通常超過注意值),氣體成分濃度應不小于分析方法靈敏度極限值的10倍[3],且經綜合分析確定變壓器內部存在故障后,才能進一步用三比值法分析其故障性質。如果不論變壓器是否存在故障,一律使用三比值法,就有可能將正常的變壓誤判斷為故障變壓器,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3]。

5.3應用舉例

2006年4月30號,110KV濟源變2#主變差動、瓦斯動作跳閘,油色譜分析報告為:

分析結果:變壓器差動、瓦斯繼電器同時動作,甲烷、乙烯、乙炔、氫氣、總烴含量均超過注意值數倍,可直接采用三比值法判斷故障類型。查編碼為102,屬高能放電故障,可能會出現工頻續(xù)流放電、繞組之間或繞組對地之間的絕緣油發(fā)生電弧擊穿、調壓開關切斷電源等;結合外部電氣試驗測得B相高壓繞組直流電阻不平衡率達25%,初步判斷為B相繞組有嚴重電弧故障。吊罩檢查發(fā)現B相高壓繞組中性點處出現嚴重匝間短路,并有電弧放電痕跡,主變本體損壞嚴重。

6.結束語

變壓器油中氣體含量色譜分析方法能有效診斷變壓器內部潛伏性故障的早期存在。具體應用中要根據故障或缺陷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結合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況及外部電氣試驗數據,充分發(fā)揮油化學檢測的靈敏性,正確評判設備狀況或制定針對性的檢修策略,提高變壓器的運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譚志龍等編,電力用油(氣)技術問答,中國電力出版社[M],2006:89

篇9

[關鍵詞]兒童;心理行為;知識;態(tài)度;實踐

學齡前期是兒童認知、情感與行為潛能發(fā)展的關鍵期,在教育領域,特別強調學齡前兒童行為問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預防、早期干預。國內外研究表明: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顯著上升,老師、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深刻影響其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2]。在此背景下,就佛山市幼師、家長對兒童行為問題的知、信、行進行調查,為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研究提供基線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本課題是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社區(qū)干預模式探討系列研究中的一部分。調查對象為佛山市8所幼兒院的幼師和家長。采用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共發(fā)放調查表528份,刪除項目填寫不全者,收回有效調查表520份、有效回收率為98.5%,其中家長432人,幼師88人。

1.2方法參照兒童心理衛(wèi)生保健及有關文獻,自行設計KAP問卷,在預調查的基礎上修改問卷。修改后的問卷包括4個部分:一般情況;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的相關知識;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態(tài)度;處理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行為方式。采用匿名自填的方式進行調查,在調查后6天,隨機抽取5%的研究對象復測,復測系數R=0.721,P<0.01,說明調查表有較好的信度。

1.3資料分析知識題得分采用每答對1題得1分。錯誤得0分,相加得總分,采用SPSS11.0軟件包和Excel軟件進行數據管理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檢驗對結果進行顯著性分析。

2 結果

2.1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知識來源及信任度結果顯示:家長主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醫(yī)務工作者來了解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知識,幼師則主要來源于教育書籍、教育工作者;家長認為醫(yī)學書籍、醫(yī)務工作者高度可信;幼師認為教育書籍、醫(yī)學書籍高度可信。見表1。

2.2對幼兒正常心理行為發(fā)育的認知情況分析對幼兒發(fā)育規(guī)律的知曉情況如何?我們設計了7個單選題(對、錯),內容涉及幼兒的身體、語言、注意力、記憶、思維、情緒及性心理發(fā)育等方面,各問題正確回答的百分比構成,見表2。按每題正確回答1分,以答對5題為及格標準,家長平均得分(4.91±0.408),顯著低于幼師(5.21±0.398)(t=6.313,P<0.01),而不及格率(17.13%)顯著高于幼師(7.95%)(x2=4.680,P<0.05)。見表2。

2.3對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態(tài)度與方式在各種不良的態(tài)度與方式中,對于家長,態(tài)度不一致的發(fā)生率最高,其余依次為訓斥或者責罵、取消一些權利、體罰(拖、拉、打或踢);對于幼師,警告或威脅發(fā)生率最高,其余依次為取消一些權利、讓站出來、站到一邊去、姑息遷就等;在各種良好的態(tài)度與方式中,對于幼師和家長與孩子溝通發(fā)生率最高,其余依次為家庭幼兒園相互溝通、查詢健康教育資料和咨詢專業(yè)人員。見表3。

3 討論

本調查結果表明:家長幼師均主要通過媒體和專業(yè)人員來了解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知識,但兩者有區(qū)別,幼師偏重于教育領域知識,而家長偏重于醫(yī)學領域知識。這提示:一方面要充分發(fā)揮各種傳播媒體的作用,根據不同的文化層次進行演講、座談、咨詢等宣傳教育工作;還可在公共場所刊登公益性健康教育廣告,辦黑板報、發(fā)放傳單、播放錄相等,傳播兒童心理行為健康知識,做到形式多樣,因人而異,針對性、可行性有機結合;另一方面要重視多學科多行業(yè)的共同參與。因為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的發(fā)生是生物學、心理學和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預防與治療措施也是多方面的,需要綜合運用醫(yī)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方法,根據兒童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及其特點,針對地進行教育和訓練,而早期保健,改善教養(yǎng)環(huán)境.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這需要家庭、學校、社區(qū)保健機構三方面的共同努力[3]。

根據健康教育的K-A-P模型理論,健康行為的轉變是由知識態(tài)度實際行為的轉變,要實現這個轉變,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知識和良好的態(tài)度,才有可能最終實現實際行為的改變,因此要進行有效的健康干預,就必須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干預對象的健康知識、態(tài)度、行為的水平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由于幼兒健康心理行為的培養(yǎng)和形成,除了與幼兒園的教育有關外,還受家庭和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據有關資料報道,家長、幼師有關兒童心理行為知識水平的高低,健康態(tài)度的正確與否,影響子女健康心理行為的形成。因此,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健康干預,要從幼兒園和家庭同時人手,同時加強對家長和幼師干預。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幼師的相關知識水平較低,各種不良的育兒態(tài)度與方式發(fā)生率較高,使得幼兒園和家庭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不能滿足幼兒心理發(fā)育的需求,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國內外有關研究表明[4],家長、教師對幼兒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不但不能減少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反而會造成或增加問題的發(fā)生。本次研究發(fā)現,要通過家庭、幼兒園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先須改變成人的教育態(tài)度和方式方法,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篇10

2、檢查點火系統(tǒng),特別是點火線圈,看是否出現問題,是的話就售后下。

3、油箱燃油量不足,油泵油壓不夠。

4、噴油嘴單個或多個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