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字成語范文

時間:2023-03-31 01:32: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羊字成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羊字成語

篇1

2、愛禮存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jié)。

3、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4、羚羊掛角: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篇2

【用法分析】:牽羊擔酒作謂語、定語;指慰勞或慶賀。

【成語來源】: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老夫如今牽羊擔酒,與孩兒慶喜?!?/p>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使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字數(shù)】:四字成語

【成語拼音】:qiān yáng dàn jiǔ

【成語聲母】:QYDJ

【牽羊擔酒的近義詞】:擔酒牽羊

【近似成語】:

酒有別腸:指酒量大小,與身材高矮無關。

酒甕飯囊:猶言酒囊飯袋。

酒食征逐:征:召喚;逐:追隨。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請吃喝玩樂

酒后茶馀:見“酒馀茶后”。

酒病花愁:指因貪戀酒色而引起的煩愁

【成語造句】:

1、景期看罷,泫然淚下,怏怏上馬而回,到了吉期,準備元寶、彩緞、釵環(huán)禮物,牽羊擔酒,大吹大擂送去。

2、稟主公,州中百姓聞我軍剿賊大勝而歸,牽羊擔酒前來勞軍。

3、兩縣耆老,率領百姓,牽羊擔酒,獻納城池。

4、合城居民見了此榜,無不歡喜安懷,于是就有在城的紳士,率同居民集資殺牛宰馬,牽羊擔酒,稟請南康府,請率同一起出城,前往大營勞軍。

5、牽羊擔酒去各處求雨,可是,都沒有求成。

6、柯陳弟兄果然一齊戎裝,點起二三十名嘍羅,牽羊擔酒,擎著旗幡,點著香燭,迎出山來。

7、劉備和趙云牽羊擔酒,去拜見孫策和周瑜的老丈人喬國老,并告知劉備和孫權妹妹結(jié)親之事。

8、愚有一計,并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

篇3

1、打開電子秤開關。

2、直接按下單位轉(zhuǎn)化鍵。

3、通過內(nèi)部參數(shù)設置。

4、通過組合鍵設置,直接問下賣家或者廠家技術。

篇4

指戰(zhàn)國時代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詩歌和其他的文學藝術 買田陽羨 指辭官歸隱;

2、買田陽羨:

指辭官歸隱;

3、皮里陽秋:

指藏在心里不說出來的言論;

4、三迭陽關:

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diào)。后也比喻離別。 陰差陽錯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5、陰差陽錯:

篇5

記得女兒從小就嘴巴“厲害”:小舌頭愛說話,小牙齒愛咬東西。有時她會拿哥哥的胳膊磨牙齒,心善的小哥哥不還口,也不還手,只是哇哇地哭。我跟這個不到2歲的小野人講道理、瞪眼睛、罰面壁思過(time out)、打手心,用盡書上的管教之道,她第二天照犯不誤。那一次,她又咬哥哥,恰巧洋夫在場,立刻把她抱進她的房間,關起門來教訓。之后洋夫出差去了。奇的是,女兒從此不再咬人;更奇的是,一周后洋夫回到家,女兒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爸爸,我們不咬人。”洋夫笑瞇瞇地抱起她答:“對,我們不咬人?!蔽覇栄蠓蛴昧耸裁疵钣嬛浦古畠旱膼盒?他輕描淡寫地說:“我不過是狠狠地教訓了她一頓?!蔽易聊パ蠓虻摹昂莺荨本褪前雅畠旱氖中拇蛲戳?痛得恰到好處:既不傷筋骨,又叫她記住了教訓。而我心慈手軟,往往打得不痛不癢。

很多中國人以為老美不體罰兒童,那是誤解。暢銷美國三百萬冊的、詹姆斯?杜布森博士所著的《勇于管教》一書就說道:“當孩子很清楚自己該做或不該做什么,但是卻拒絕服從大人的權威時,適當?shù)捏w罰是糾正他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睕]有讀過那本書、也沒有研究過兒童心理學的洋夫,居然跟人家兒童心理學專家杜布森博士“英雄所見略同”,也奉行愛中管教、獎懲分明的原則。

周末陪玩 孩子心花怒放

如此被狠狠教訓過的小妮子,不但沒有“恨父情結(jié)”,還特愛巴結(jié)爸爸。她一到周末就纏著爸爸要“special day”,跟著爸爸才算特別。洋夫帶著小兄妹出門玩的花樣都是媽媽我懶得做的:上高爾夫球場揮桿,去海邊看人潛水,到沼澤地觀鳥等等,一路上還講些自己小時候騎車摔破頭、年輕時潛海遇見毒水母諸類的驚險故事,連他車子里放的流行歌都叫孩子們著迷。

兒子和女兒都是5歲半就開始正式上鋼琴課,外人會以為是我這中國的,其實是美國爸的主意,他揚言要培養(yǎng)孩子們對音樂的終生愛好。曾經(jīng)嘗過習琴甜酸苦辣的洋夫積極陪伴孩子們練琴,孩子們進步顯著。洋夫不僅僅是督促孩子們練琴,還有法子叫他們學得快樂。他的兩大獎勵法寶叫孩子們樂此不疲:一是“火箭炮”:倒數(shù)計時到零的瞬間,手舉孩子往上沖;二是“太空人”:倒舉著孩子,讓他在天花板走路。那個刺激,叫哪個兒童不興奮,又哪里是我這嬌妻做得來的!

比弈無情 兒子練成冠軍

小兄妹倆稍大后喜歡玩棋類游戲。氣人的是,我老讓他們贏,他們還不領情,更愿意找爸爸玩。兒子跟爸爸下棋的時候輸了會哭鼻子,我對洋夫說:“你就讓他贏嘛。”洋夫不答應,真把兒子當對手似的較勁兒。結(jié)果沒過多久,兒子就成了全校棋賽冠軍;再沒過多久,老子就成了兒子的手下敗將。老子偶爾贏一回,會美得向我報喜。如今兒子下棋的本事已經(jīng)高居全州同齡人中的榜首??磿险f,孩子越多跟父親一起玩智商越高,我起初不服氣,但在自家的孩子身上似乎得到了證實。不過,依我看,孩子跟母親在一起玩得越多情商越高。

童子軍團長 拐棍成金箍棒

洋夫擔任兒子所在的童子軍團長,不到2年時間人數(shù)增添了1倍。他那鷹級童子軍的光榮經(jīng)歷給了他許多主意,再加上他別出新裁的花樣,總有辦法讓團會活潑生動,寓教于樂。他發(fā)明的一些游戲不僅孩子們喜歡,連“資深”幼童軍家長都稀奇他的創(chuàng)意。比如像分組這么簡單的事,他發(fā)給每個男孩一個小盒子,內(nèi)裝一枚硬幣,加拿大的、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等等,孩子們辨認出硬幣的國家,再根據(jù)國家分組,小男生們于是在如獲至寶般的驚喜中觸摸到他國的文化和經(jīng)濟。諸如此類的方法,從書上哪里學得來!大約是童心未泯的人才想得出來。

篇6

“黃發(fā)垂髫,怡然自樂”――在中國,隔代養(yǎng)育的現(xiàn)象自古有之。加上近年來社會形態(tài)迅速變革,工作節(jié)奏加快,年輕的父母們很少有時間自己照看年幼的孩子。全國范圍內(nèi)一項關于中國隔代養(yǎng)育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全國約有一半的兒童接受著隔代養(yǎng)育,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這一比例更高。中國,已經(jīng)進入隔代養(yǎng)育時代。

面對闖進自己生活的小寶貝,老年人原本平靜如水的夕陽時光也泛起了陣陣漣漪。對他們而言,孩子究竟是負擔、寄托還是生活的新意義?面對隔代帶孩子帶來的諸多觀念上的沖突與困惑,又將如何化解?也許下面的一些故事和思考,會對您有所幫助。

每天,迎著晨曦,沐著夕陽,小三輪車馱著或手拉手領著,一個個老年人穿街過巷,接送孫子上學放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成為都市里的一大景觀。據(jù)說,僅北京市每天接送孫子上下學的就超過百萬人。無論寒暑風雨,他們都恪盡職守,樂此不疲。而據(jù)上海市婦聯(lián)等單位近期的《京滬穗家庭隔代喂養(yǎng)調(diào)查報告》顯示,49.9%以上的家庭,幼兒的喂養(yǎng)和照看依賴于(外)祖父母。

顯然,隔代養(yǎng)育是當前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然而,社會上卻有一種觀點對隔代養(yǎng)育提出了質(zhì)疑。質(zhì)疑的核心就是帶孩子增添了老人的負擔,而老年人過于溺愛和陳舊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孩子會給老人的晚年生活帶來什么?老人能否承擔起養(yǎng)育孫輩的重任?我們不妨先來聽兩個故事。

>>老彭的故事:孫子陪我走過最灰暗的時光

家住廣州市的彭光和妻子都是公務員,2005年,夫妻相繼退休。就在兩人籌劃著展開一段人生新里程的時候,妻子卻突然病逝。這沉重的打擊,令彭光幾乎崩潰,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樂趣。

兩個月后,彭光的兒媳婦找到工作,4歲的孫子洋洋被送到幼兒園,每天早晚請爺爺負責接送。彭光說,這是他生活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因為他有了責任,有了樂趣,又感覺到生活有了意義。

每天下午,當他出現(xiàn)在洋洋教室門口時,洋洋往往會驚喜地尖叫一聲“爺爺”,然后背起小書包歡快地撲向他。這時,他的心就會像蜜糖一樣甜,會情不自禁地抱著洋洋起勁地親。兒子和媳婦的工作都比較忙,有時洋洋就在他家里過夜。有洋洋陪伴,彭光不但不再寂寞,還常常會被天真活潑的洋洋逗得樂不可支。

彭光有空就給洋洋講故事,念古詩。他還教洋洋寫字、畫畫和算數(shù)??吹綄O子在自己的呵護和教育下健康成長,他就特別開心。今年洋洋已經(jīng)7歲,已報讀小學一年級,開學后仍然要彭光接送。“我起碼還要再當幾年‘義工’,不過我身體比較好,有時間,又可以為兒子和媳婦分憂,何樂而不為?”彭光樂呵呵地說。

>>小琪的講述:外婆給了我最溫暖的回憶

小時候,忙于工作、做生意的父母無暇管我,就把我送到外婆家撫養(yǎng)。

那時,外婆總喜歡摟著我,給我講她的故事,她那幽幽的嗓音竟比催眠曲還好聽。

外婆能做一手好醬瓜,我也因此大享口福,飯量也因此增加不少。到了吃飯的時間,外婆總是會扯著大嗓門喊道:“小琪,來吃飯了?。 边@時候,還在外面瘋玩的我便屁顛屁顛地跑回去……

幾易寒暑,我在外婆的呵護下長大了。當我離家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外婆老了,外婆的頭發(fā)花白了,臉上爬滿了皺紋。外婆用粗糙的手背擦去欲垂的淚,默默地為我熬煮雞湯,又往雞湯里加進雞蛋。外婆不停地對我說,吃吧,多吃一點……直到今天,想到此情此景,我仍禁不住淚流滿面,還有什么更能讓我感受到人世間這至真至純的愛呢?

讀完這兩則故事,相信您也會被這祖孫間的真情所感動。在老彭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刻,是小孫子讓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陽光;是外婆細致無微的呵護,給了小琪美好的童年記憶。有了這些,誰還能說孩子是老人的負擔?誰還能說老人就帶不好孩子呢?

孩子――晚霞中的一抹亮色

在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之時,家族的大樹添上新綠,從此,愛開始在三代間流動……可是,當年輕的父母迫于工作的壓力,不得不把孩子托付給老人的時候,雙方或許都疑慮重重:年輕的父母怕老人年事已高,孩子會讓他們不堪重負;老人怕自己對孩子照顧不周,耽誤了孩子的成長教育。

其實,在對這些問題忐忑不安時,我們不妨先拋開難題,先看一看隔代帶孩子的好處。您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但不是老年人的負擔,相反,他們會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充滿希望、陽光和快樂!

孩子,讓沉悶的晚年充實、快樂

人生向晚之時,老人家漸漸卸下事業(yè)、家庭的重擔。此時體力衰頹、記憶退化,退出人生舞臺的他們逐漸與社會脫節(jié)。一位哲人曾說,“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沒有得到,而是失去?!睂τ诶先藖碇v更是如此。

正值壯年的時候,無論事業(yè)上的成就還是朋友間的往來,都讓人們感覺很充實。而進入晚年,這些都已成為歷史。尤其對于事業(yè)成功的男人,年輕時積極進取,但到了老年,以前的角色顯然不能再扮演,就會產(chǎn)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他們有滿腦子的經(jīng)驗與智慧,卻沒人肯聽。昔日的老朋友不斷“減員”,結(jié)交新朋友的機會又越來越少。還有些兒女為了讓老人享福,不讓做這個,不讓碰那個。這樣的舉動,不僅不能讓老人感覺到享福,相反會覺得自己沒用。如此種種,總是令他們擔心:自己是不是沒用了?多余了?

人不管多大年紀,都需要與他人互動,需要情感滋潤心靈。只是子女大了,可能有心無力,也可能不知道如何承歡膝下,老人家的時間和愛,竟無處寄托。

此時,孫輩的出世帶給了老人家莫大的喜悅。新生命不但代表家族的延續(xù),孩子的天真無邪,更讓祖父母重溫青春時光。觀察與孫輩常往來的老人,似乎總多了一分活力。仿佛孫兒是一具全新的引擎,讓祖輩重獲運轉(zhuǎn)的動力──因為他正被全然需要著、信賴著。原本平淡得如同一潭死水的晚年生活,終于被激起一圈快樂的漣漪。

孫子的到來無疑給無趣的生活投射了一道希望的光環(huán)。對很多老人而言,孩子不光讓他們找回了昔日的自己,隨著孩子會走路、會講話,老人不但會全心全意地呵護孫子,在下棋唱歌、游戲逗樂之時,自己也會像老小孩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玩樂之中。老人和孩子在一起,有時旁人都看不出是誰在陪誰玩。

老人的愛,少一分功利,多一分至情至性

父母往往為孩子設計好了未來的發(fā)展模式,希望他們有好的工作、好的未來,長大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所以對孩子的要求往往具體而苛刻。另外,出于一種補償心理,他們還把圓夢的任務傳給下一代,希望孩子不要走自己走過的彎路、不要犯自己犯過的錯誤、不要留自己曾留下的遺憾。他們讓孩子學琴、學畫,孩子稍有懈怠就嚴詞訓誡,通常是教育代替了養(yǎng)育,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種對孩子的愛添加了太多希望和壓力,反而會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而對于老人來講,作為爺爺奶奶,他們通常把“成長的因果關系”看得很淡,進而更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卸下了強化教育的心理負擔,老人們對孩子更加寬容,多了一份至情至性的關愛。對孩子而言,也許這才是人性中最樸素、最深沉的愛。

美國心理學家瑪莉?派佛在訪談了許多祖孫后發(fā)現(xiàn),祖輩的親密關懷,能給孩子安全感及歸屬感,且彼此關系傾向溫馨接納,無話不談。老人家較慢的生活節(jié)奏,能讓孩子學習并分享,尤其在道德價值觀及處世的智慧上,由歷練豐富的長輩以身作則,往往比書本更深植人心。

孩子有權利享受被愛的幸福,在這個過程中老年人也能重燃對生活的希望,體會兒孫繞膝的快樂。隔代養(yǎng)育,其實沒有那么多負擔,更不該摻雜壓力和苦惱,就讓祖孫間的親情跨越年齡、距離,去豐富彼此的生命吧。

直面困難,老年人也能帶好孩子

現(xiàn)在,社會上有不少聲音反對老年人帶小孩,歸結(jié)起來,主要有兩大因素最為大家所詬病。一是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觀念陳舊,不利于孩子的科學養(yǎng)育;二是老年人對孩子過分的溺愛、遷就。

那么,因為這兩個原因老年人就應該拋棄養(yǎng)育孫輩的責任,放棄“含飴弄孫”的快樂嗎?當然不是!這兩大原因并非不可逾越的大山,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找到解決之道的。

為了孩子,要勇于更新自己的大腦

說起帶孩子,王阿姨就是一肚子的氣。因為在照顧孩子方面,她的經(jīng)驗在白領媳婦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這讓她感到非常不滿。

孩子哭時,王阿姨抱著他搖,讓他入睡,媳婦說:“新生兒不能搖晃,因為他們的大腦沒有發(fā)育完全,搖晃可能會損傷大腦?!焙⒆訑[滿月酒時,她要給孩子拍照留念。媳婦說:“孩子半歲內(nèi)都不能用閃光燈,否則會影響他的眼睛?!彼Ш⒆尤ソ稚仙⒉?,媳婦說:“小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散步時要多跟孩子說話,要告訴他樹葉是綠色的,天空是藍色的,這是汽車,等等。不要只是抱著孩子呆呆地走路?!蓖醢⒁虖耐饷婊貋恚氡Ш⒆?,媳婦說“媽媽你要先洗手啊?!蓖醢⒁滔胗H孩子的臉,媳婦說:“大人口腔里有許多細菌,親孩子會讓細菌粘在孩子的皮膚上。如果大人有咳嗽、感冒,或孩子抵抗力差時,孩子更容易中招。”諸如這些,讓王阿姨煩不勝煩,“我養(yǎng)大了三個子女,個個都身心健康,但我的經(jīng)驗在她眼里竟一錢不值!她只信那幾本書!”王姨憤憤不平地說。

一般老人們的觀念相對滯后,不太容易改變幾十年來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能很快跟上社會發(fā)展和觀念更新的步伐。所以,缺乏科學的喂養(yǎng)知識和教育知識,實在是隔代養(yǎng)育的軟肋。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喂養(yǎng)不當、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容易影響孩子的正常發(fā)育。

要做快樂的祖父母必須學習,因為社會變遷的速度遠勝于從前。隨著育嬰知識的普及,傳統(tǒng)的一些帶小孩的方法已經(jīng)面臨著被顛覆的局面。比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破壞”一輛玩具汽車時,老人們總會加以阻止和批評。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一輛好好的玩具車不可以被“破壞”,并且認為孩子的“破壞”行為是一種不良行為,其實這恰恰是孩子探究事物特點的創(chuàng)新行為。

因此,老年人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要在子女面前倚老賣老,而是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學習?,F(xiàn)在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經(jīng)有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育兒培訓班,很多老年人在闊別幾十年之后重新回到課堂中。只不過這次,他們是為了隔代養(yǎng)育而“充電”,學得有滋有味,學得精神煥發(fā)!在談到現(xiàn)代的一些育兒知識時,這些老年人甚至說得比年輕的父母們更頭頭是道!

其實,現(xiàn)在的育兒觀念、知識隨時都在更新,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誰都不是生來就會,都是從頭學起。比起年輕人,老年人的時間更加充裕,他們往往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方面的學習中,只要肯學,他們完全可以學得更優(yōu)秀,做得比年輕人更好!

一位外公的反?。耗鐞圩屛也环Q職

我對外孫女嘉嘉喜歡的程度,大大超過對女兒的父愛。

但伴隨喜歡而來的,也有使人擔心的事情。小家伙現(xiàn)在脾氣大得很,稍不稱心,就橫在地上打滾,或者把給她準備的一套塑料餐具全部扔掉。

壞脾氣是從哪里來的?最近,我們家庭里作過一次“民意”測驗。說是“民意”,實際上只調(diào)查了嘉嘉一個人。外婆問:“嘉嘉最怕誰?”她說:“爸爸?!蓖馄庞謫枺骸凹渭巫畈慌抡l?”她回答:“外公。”然后又加上一句:“外公最聽嘉嘉的話。”

經(jīng)過這次“民意”調(diào)查,家庭全體成員都說是“外公寵壞了嘉嘉”,嘉嘉有什么不良表現(xiàn),找根子都找到我頭上。

我看到過一份材料:上海市一所學校對學生家庭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溺愛型家庭所占比例已高達40%,而隔代溺愛更為嚴重。

一位學前幼兒教育專家說:“現(xiàn)在實行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政策,對于每對夫妻來說,都是沒有經(jīng)驗的父母,而祖輩不能傳授成功的經(jīng)驗,一味溺愛,就會給今天的家庭教育亂中添亂。”有時我冷靜想想,在小嘉嘉身上,我遷就多于嚴格要求,滿足她的需要但缺乏分寸,這種隔代溺愛,確實在孩子的教育上添亂。

據(jù)我的親身體會,產(chǎn)生隔代愛有兩個原因:一是孫兒女輩呱呱墜地,使自己很真切地體會到血親的延續(xù),感覺到自己養(yǎng)育兒女的成功,從而會產(chǎn)生一種對孫輩的珍貴心理;二是自己歷盡人間滄桑,飽嘗甜酸苦辣,在安享晚年之際,接觸到天真無邪的孫輩,對自己心靈是一種慰藉。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對孫輩從鐘愛到溺愛,成為極不稱職的祖輩。

最近,上海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家庭悲劇新聞:祖父母溺愛孫子,孫子在寵愛中暴戾成性,對媽媽的管教以拳頭相報,把媽媽的肩膀咬得傷痕累累,媽媽忍無可忍,竟掐死了這個7歲的親生兒子。真是令人震驚!

我暗暗告誡自己,無論如何,我要擺脫對孩子的溺愛,做一個稱職的外公!

“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這是祖輩對孩子溺愛的真實寫照。在祖父輩看來,孫輩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他們會通過寵愛孫輩來補償對兒女曾經(jīng)的苛刻,把各種當年無法做到的都投射到孫輩身上。有的老人為了想獲得孫輩的喜愛,還會發(fā)展出與孫輩父母爭寵的不健康心理,結(jié)果只能導致孩子在溺愛中長大。

過分的溺愛和放縱容易使幼兒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孩子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評價得不到良好的發(fā)展,以致從小不會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自己的行為,一旦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產(chǎn)生情緒波動或攻擊行為,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不能融入集體。因此,過分的無原則的遷就、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那么,老年人應該怎樣擺脫對孫輩的溺愛呢?

您可以說不

要想改掉溺愛孩子的習慣,第一步就要給孩子定出一個界限,讓孩子能夠接受您說“不”。比如孩子已經(jīng)有了10輛玩具小汽車,當他纏著你再買1輛;或者臨睡前已經(jīng)講完3個故事,孩子還要您再講。這些時候,您就該態(tài)度堅決地說“不”。

不要怕您對孩子說了“不”字,孩子會不喜歡你,他們也不會因為您說了一次“不”,而覺得你是壞爺爺或壞奶奶。作為監(jiān)護者,您必須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絕對不能滿足他的。這樣一兩次過后,孩子便不會再提過分的要求了。

不要忽視自己的需求

孩子不是老人全部的生活內(nèi)容,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犧牲品。即使您在看管孩子,也不必要每時每刻都陪著孩子玩,完全可以讓他獨自玩一會兒。即使他是您的心肝寶貝,也并不一定要時時刻刻都處在您生活的中心位置,總是圍著他轉(zhuǎn)或抱著他。您也有自己的需求,千萬不要忽視這一點。如果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過分,您就一定要及時制止,讓孩子明白:獲取的同時,也要付出。

接受孩子的哭鬧

孩子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精神抖擻、表現(xiàn)出色,任何孩子都會有發(fā)怒哭鬧、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當孩子發(fā)怒或者對一些事情提不起興趣來的時候,您不妨坦然接受,不要過于緊張。如果孩子一出現(xiàn)問題,您馬上就跑去安慰他或者滿足他的一些無理要求,那么孩子就會習慣用吵鬧來解決問題。

不要包辦代替

篇7

環(huán)境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習慣的影響是隱性的,效果是不會被迅速感覺到的。許多教師在加強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的時候,只重視了對學生行為習慣的約束,每天苦口婆心地強調(diào)。這樣的養(yǎng)成教育是在外力的影響下進行的,不是學生自主成長的。這樣的養(yǎng)成教育不能夠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而環(huán)境卻可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讓學生對一些積極、向上的言行產(chǎn)生向往感。所以說,在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時,我們要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的熏陶作用,要讓學校的每一片土地都能說話,讓每一面墻都能說話,讓每一件物品都能說話,讓它們時時刻刻地提醒學生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哪些話可以說,哪些話不可以說。因此,我們要重視環(huán)境建設。除了要加強物質(zhì)文化建設之外,還要加強制度文化建設與人文氣息的營造,為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活化課堂教學,培育養(yǎng)成教育細節(jié)

課堂教學也是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陣地。學生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他們的大部分習慣都是在課堂上得以形成并發(fā)展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借助學科內(nèi)容來抓好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思考問題,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學生在課堂上是否可以學會認真傾聽,是否可以獨立解決問題,是否樂于與別人合作,是否會積極發(fā)言等行為習慣都要通過課堂教學來慢慢滲透。這些養(yǎng)成教育的細節(jié)做好了,才能輻射到課堂之外,才能讓學生形成好習慣。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只注意學生的學習結(jié)果,從來不過問學生是如何得到這個結(jié)果的,也就是不去考慮學生的思維過程。有的教師只重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而不重視他們學習態(tài)度與學習情感的培養(yǎng),不去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習慣的培養(yǎng)的。在這樣的課堂上,雖然學生可以習得一些知識與技能,但是由于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zhì),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未來的學習當中,還是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要從養(yǎng)成習慣的細節(jié)入手。在對學生進行知識與技能的教學時,要對他們進行養(yǎng)成教育,要用我們的愛來引導學生自覺形成好習慣,既包括學生的行為習慣,還有他們的學習方式是否正確,他們的學習心理是否健全。這些都需要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認真把握。

三、開展主題活動,豐富養(yǎng)成教育情感

養(yǎng)成教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學生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所獲取的養(yǎng)成教育是零散的,是不具體的。所以開展主題活動是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的又一重要平臺,以主題活動這一個平臺,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活動中來,自主感受道德,自主豐富情感,以達到踐行統(tǒng)一的目的。同時,因為每一次主題活動的內(nèi)容只有一個,在活動中就可以豐富學生的這方面情感,就可以強化他們對主題活動內(nèi)容的認可,從而調(diào)動他們的內(nèi)驅(qū)力,并外顯為行為。學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儀式進行一項專題講話,強調(diào)本周的養(yǎng)成教育內(nèi)容,可以利用各種節(jié)日來開展紀念活動,從而豐富學生的道德情感。比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活動中,讓學生去了解、記錄自己母親的一天安排,回到學校之后,以演講、作文等形式來說一說自己母親的辛苦,并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謝,還可以開展“最想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活動。這樣,通過一個主題活動,讓學生學會了感恩,并養(yǎng)成了主動幫助母親干活、為母親分擔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構(gòu)建家校系統(tǒng),整合養(yǎng)成教育資源

篇8

好像已經(jīng)好幾天沒有和某人聯(lián)系了,又好像昨天才聯(lián)系過。分開的時間好像已經(jīng)失去了時間的概念,多少天多少個小時,其實都無所謂,大概因為沒了很上心的牽腸掛肚,所以時間已經(jīng)變的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這樣子真的挺好的。不像之前一樣,一分開就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都塌了。每天一分一秒的盼著相見,然后見了面再無休止的吵架。也應了一句話,分也不得,見也不得。而如今的狀態(tài),真的挺好的,每天空閑的時間里,可以毫無顧忌的和老媽老姐妹妹她們聊天,視頻或者語音,搶紅包或者別的什么,都無所謂,主要是過的特別的放松。

可以在難過的時候,在全民K歌或者織音上面唱歌,哪怕調(diào)子跑到了姥姥家,都沒關系。要的就是一個人的自我欣賞??梢园鸭依飦y的跟豬圈一樣的,然后找個心情不錯的時間,再一件一件的收拾干凈。

總之,所有的做的事情都是隨心的。怎么開心怎么做,怎么高興怎么玩。

孩子雖然很多時候都不聽話,但也每天有認真的做作業(yè),也會甜甜的叫媽媽,也會跟我分享很多有意義的事。

唯一的欠缺是自己的廚藝不精,做的飯連自己都感到難吃。不過,要求不高的話,也可以湊合養(yǎng)活自己。

雖然每天掙得不多,但有每天都在努力的掙錢,然后斤斤計較的存點,然后省吃儉用的花點。真的是自己曾經(jīng)夢寐以求的生活。

兩個人在一起日子久了,真的會感覺到很累。得顧及彼此的感受,然后不會隨心所欲,那樣子,生活就會變得壓抑。而如今,不緊不慢的生活,感覺剛剛好!

篇9

那么,為什么這部國產(chǎn)動畫片會受到如此多的觀眾青睞呢?甚至開播后的反響比《蠟筆小新》,《多拉A夢》,《唐老鴨》等外國制作的動畫片還要強烈呢?

卡通形象是動畫片的一個關鍵因素,為讓小朋友喜歡“喜羊羊”卡通形象,主創(chuàng)方頗費了一番心思。在創(chuàng)作之初,導演率領編劇、漫畫師先將設計好的卡通形象在公司內(nèi)部進行投票選擇,選出其中最好的形象,再進行修改。然后又將設計好的卡通形象拿到中小學、幼兒園找學生來評議,再根據(jù)學生意見進行修改。最后拿到玩具制造商那里去征求意見。經(jīng)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推敲、修改,才確定好每個卡通形象。這些卡通造型不僅形象可愛,令人過目不忘,而且方便生產(chǎn)各種衍生產(chǎn)品,易被消費者接受。精心設計的卡通造型是成功原因之一。

從策劃《喜羊羊與灰太狼》開始,廣東原創(chuàng)動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將營銷理念灌輸在創(chuàng)作中。在短短3年內(nèi),該公司與眾多知名商家結(jié)成了策略伙伴,開發(fā)生產(chǎn)了音像圖書、毛絨公仔、玩具禮品、文具服裝、食品、日用品,還包括QQ、MSN表情、手機桌布、屏保、多媒體等動漫衍生品。同時利用自身的廣告公司,發(fā)揮廣告、廣告推廣等作用,做配套服務,開源節(jié)流,共同打造播出平臺,解決發(fā)行渠道。此外,原創(chuàng)動力還成立了全國首個卡通人偶劇團——喜羊羊人偶劇團,所到之處都深受歡迎,有效地配合了原創(chuàng)動力的動畫片和商家的營銷宣傳活動。頗具創(chuàng)意的營銷策略是這部動畫片成功原因之二。

相對其他國產(chǎn)動畫片而言,《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的投資絕對是排在首位的,它的設計制作也是通過精心安排,對每個動作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如果說《西游記》百看不厭是因為有九九八十一難,那么《喜羊羊與灰太狼》收視火爆則是因為它有長達500集。500集?不重復的500集要制作的時間與金錢是不可估量的。這是這部動畫片成功原因之三。

在《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中主要有8個主人公:聰明伶俐的喜羊羊,漂亮可愛的美羊羊,好吃懶做的懶羊羊,勇敢活潑的沸羊羊,善良老實的暖羊羊,博學多才的慢羊羊,脾氣暴躁的紅太狼,永不言棄的灰太狼。這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劇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這部動畫片成功原因之四。

篇10

“打鐵必先自身硬,育人必先品格高?!苯處熓前l(fā)展教育事業(yè),建設一流校紀校風,創(chuàng)建行為規(guī)范示范校的關鍵。我校在創(chuàng)建行為規(guī)范示范校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師德建設。要求教師平時要降低姿態(tài),與學生平等相處;視聽言動,時時以身作則。如自覺佩戴上崗證上課,主動彎腰撿地上的一團廢紙,標準地說每一句話,認真地書寫每一個漢字等,讓學生從教師的言行舉止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

二、完善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點一滴培養(yǎng)起來的,要經(jīng)過認識的提高、情感的體驗、意志的磨練才能逐步形成,因此我們堅持讓學生明理在先,導行在后。將品德教育生活化、細節(jié)化,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近幾年來我校保持了德育領導小組會議制、班主任例會制、文明班級評比制度、行規(guī)檢查和抽查考核制、優(yōu)秀少先隊員評比制、值日護導教師檢查評比制等一系列制度。從加強管理、評比考核、特色活動、教育訓練等方面,在縱向、橫向上形成了相互協(xié)調(diào)、相互配合的學校行規(guī)和校風建設。

三、依靠課堂教學,滲透養(yǎng)成教育

“養(yǎng)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而課堂教學又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們應該在思想品德課和其他課堂教學過程中,大力滲透養(yǎng)成教育內(nèi)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風尚,確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道德理想、道德行為的訓練,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和健康心理;并采取多種形式的班會,有針對性的主題會,師生間的思想交流,制度化的班級周評小結(jié),從學生的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教會學生“明理、懂理”。如在教學中,訓練學生坐姿端正,主動舉手發(fā)言等行為習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善于表達、獨立思考問題等學習習慣。

四、加強班級建設,落實養(yǎng)成教育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以班級為單位大力加強環(huán)境建設和制度建設,營造良好的養(yǎng)成教育氛圍,組織學生認知校規(guī),引導學生制定出有利于自身健康發(fā)展的人性化班規(guī)。學生無論是在愉快的課間里,還是在緊張的課堂上,都始終自覺地用這些規(guī)范、制度去約束自己、監(jiān)督自己。他們始終都堅信:做最好的自己,創(chuàng)最好的集體,是班級每個成員應盡的義務。

譬如,在環(huán)境建設方面,各班充分利用黑板報、名言警句、宣傳標語等讓每一堵墻、每一個角落都成為無聲的教育場所,創(chuàng)設了一個“時時受教育、處處受感染”的教育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自覺接受規(guī)范,受到教育,得到熏陶,從而健康、健全地成長。在制度方面,各班從“班級風采、班務工作欄、自我展示臺”三個板塊健立健全各項班級制度,規(guī)范管理機制,全方位約束、引導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有了這些規(guī)范后,我校各班級的教室環(huán)境、班級建設都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學生的行為習慣也明顯規(guī)范化,文明禮貌之風層出不窮。

五、多種評比形式,強化養(yǎng)成教育

小學教育訓練的對象是天真活潑的兒童,因此教育過程嚴謹?shù)耐瑫r還必須兒童化,能寓教于樂。我校近年來采用了多種行為規(guī)范評比形式。每學年更新一次評比方式,使它富有新鮮感,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激發(fā)了他們不斷進取的積極性,由原來的“要我這樣做”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樣做”。

由于行為規(guī)范教育最終要落實在行動上,因此我們還努力做到教育與訓練相結(jié)合,做到堅持抓,反復抓。如早晨進校,值勤隊員在門口恭迎師生,進校學生鞠躬行禮,熱情問候,教師則親切地回禮;認真打掃教室、清潔區(qū)的衛(wèi)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告訴學生糧食的來之不易,教育他們吃早餐時不挑食、不浪費,用餐完畢清理教室。從點到面,從小事抓起,持之以恒,最終把規(guī)范的要求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需要,把自我的需要又外化為學生的行為。

六、注重校內(nèi)外實踐,提升養(yǎng)成教育

校內(nèi),我們狠抓少先隊活動,它是行為規(guī)范教育的重要組織,是進行行為規(guī)范教育的載體。例如,一年一度的校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深受歡迎。少先隊組織通過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審美、動手和組織能力。每學期的一次運動會,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了勇于拼搏、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由少先隊大隊委員會全體成員自己制訂的值日中隊值勤管理條例、隊干部例會制度等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行使權利,自主管理。除此之外,各類智力競賽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學習之余盡情釋放自己潛能,展示自己特長,實現(xiàn)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