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英語范文

時間:2023-04-05 06:07: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禾苗英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禾苗英語

篇1

[關鍵詞]烤煙;育苗盤;煙苗素質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45-0284-02

煙草漂浮育苗與傳統(tǒng)土床育苗相比,具有易滅菌消毒,可有效抑制和阻止病菌、害蟲、雜草和外界有害生物的傳人與危害,操作簡便,易于實現(xiàn)機械化;勞動用工少,集約度高,易于實現(xiàn)工廠化等優(yōu)越性[1-3],而煙堿的合成在苗期是很低的,因此育苗類試驗本質是提高移栽前煙苗的素質,增強纖維根的發(fā)育,可以改善煙葉的品質,但在現(xiàn)有生產水平上,對中下部煙葉煙堿含量有一定的貢獻。本試驗研究135孔漂浮育苗盤和187孔漂浮育苗盤進行對比,旨在找到最適合南平氣候的育苗模式。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K326

1.2 試驗地點

試驗安排在光澤縣鸞鳳鄉(xiāng)饒坪村,質地砂質壤土,灌溉方便,肥力中等,前作為水稻的試驗田塊。試驗地的土壤基本養(yǎng)分狀況如表1。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兩個處理,三次重復。兩個處理為T1:187孔漂浮盤;T2:135孔漂浮盤。三次重復設在同一個育苗棚,兩個獨立的育苗池。各處理育苗管理方法相同。

1.4 試驗觀測記載項目

(1)各處理在自出苗30天、60天時測量莖鮮重、莖干重、根鮮重、根干重、莖圍、株高、葉片數(shù),取5-10株測量;并拍整盤煙苗和單株煙苗對比照片。

(2)記錄大田還苗期、旺長期、打頂時期、采收完時期;

(3)記錄移栽后50天時,莖圍、株高、葉片數(shù);

(4)病害情況:主要病害發(fā)生情況(花葉病、青枯病、赤星病、脛病等的發(fā)病始期、發(fā)病率、病情指數(shù));

(5)測產分析:各處理單采單收,測定畝(666.7m2)產量、畝產值、均價、上中等煙比例;

(6)煙葉質量評價:定葉位取樣,取4-6葉、9-11葉、倒3-5葉烤后各1.0kg煙樣進行化驗分析評價。

2 結果與分析

2.1 出苗后30天和60天煙苗素質的觀測

由表2可以看在株高方面,在出苗后的30天和60天T1處理莖和根的干鮮重和T2處理差異不顯著;莖圍和葉片數(shù)方面,T1處理略高于T2處理;株高方面,則是T2處理高于T1處理;到出苗后60天,T2處理的各項苗期生物學性狀均要高于T1處理。以上可以看出,隨著苗期的推進,135孔育苗盤的煙苗素質會優(yōu)于187孔育苗盤的,主要是由于每孔徑營養(yǎng)基質分配上差異而引起的。

2.2 烤煙生育期記載

各個處理的生育期記載見表3,由表3可知使用135孔育苗處理的團棵期、旺長期和現(xiàn)蕾期提前1-2天,而打頂期兩處理一致,大天生育期一致均為128天。

2.3 移栽后50天的農藝性狀

在移栽后50天對兩處理烤株的農藝性狀進行記載分析,結果見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在株高和有效葉片數(shù)方面T2處理均好于T1處理,而在莖圍方面二者差異不顯著。可以看出,使用135孔育苗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煙株的農藝性狀。

篇2

【關鍵詞】牛津小學英語教學;科學教育;信息技術;科學態(tài)度

“小學英語教學”,“科學教育”,這兩個新生兒,能否讓它們融合,發(fā)揮出它們的各自最完美的優(yōu)勢呢?看似毫不相干的兩個學科,它們的契合之處在哪兒呢?科學是一種態(tài)度、觀點、方法,應有相互關聯(lián)的四個層次的內容: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多方面發(fā)展、進行合作學習與探究式學習等,其實這些都是科學教育的體現(xiàn)。

一、依托科學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憑借科學的發(fā)展情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單詞聯(lián)想能力。小學英語教學中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初學英語的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在上課初對英語有極大的興趣,但是他們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的方向和目標經(jīng)常會隨著課時的延長而改變。因此只有以興趣來正確地引導學生,以興趣為載體來培養(yǎng)并開發(fā)學生的潛能,才是最有效和可實現(xiàn)的。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利用小學英語學科中詞匯的特點,利用單詞教學在學生的心中播撒下科學的種子。2.通過科學的時事情境,發(fā)展學生英語單詞的網(wǎng)絡學習能力。此外,我通過利用英語中簡稱詞的特點,我會布置一些簡單的課外小練習。例如,給他們一些簡稱類的單詞,讓學生們課后去搜集相關資料。3.依靠科學的生活情境,提升學生英語單詞的直觀學習能力。如何將英語學科與科學相結合,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或話題中發(fā)現(xiàn)科學的元素呢?這就需要教師通過情境與語境的創(chuàng)設,將科學教育融合其中,讓學生進行直觀學習,通過情境與語境習得語言,并在潛移默化中獲取科學知識。

二、設計各種形式的英語活動,萌發(fā)學生的科學意識

1.以科學知識的開放性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網(wǎng)絡搜索科學信息的能力。在科教新城實驗小學的校園中,經(jīng)常舉辦一些科學知識的開放性活動,如“科技節(jié)”,“牛牛小鎮(zhèn)”之類的活動,為了能在“牛牛小鎮(zhèn)”中成功闖關,順利地完成“科技節(jié)”活動,學生們事先都會在網(wǎng)上搜集好相應的英語資料和相關的英語知識,并進行一系列的科學知識的主題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通過這些豐富的科學主題式活動,科實小的孩子們一方面了解到了科學知識的技能,同時在獲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英語單詞,拓寬了學生自身的英語知識儲備。2.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體驗一場科學發(fā)現(xiàn)之旅。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記單詞。我在批改默寫本時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的單詞拼寫一塌糊涂,簡直是不堪入目。于是,根據(jù)學生各自的不同的學習情況,我教給他們記憶單詞的正確方法,緩解他們的懼怕心理:給學生們講解古今中外著名科學家在千百次失敗后終于取得研究成功,成為發(fā)明家的故事。在課外興趣活動以及社團活動中,關于科學學科的意志品質教育的素材也是我所關注的方面,我經(jīng)常將英語科學小故事、英語科學兒歌,英語科學動畫一一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在接受英語技能的同時,故事中英雄人物的科學意志品質也內化于心中。意志品質的實際鍛煉與故事、兒歌的鞭策,讓學生們擁有了堅強的,不畏艱難的科學的意志品質。這些科學家的精神和態(tài)度將成為一種學習品質的養(yǎng)料,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3.在課外活動中使學生體會“科幻”是“想象”與“創(chuàng)新”的結合。同時,我還結合科實小的各項活動“科幻寫作繪畫大賽”,“英語單詞百詞競賽”,“足球英語兒歌表演”,“猜英語謎題”,“制作英語海報”等活動,從中滲透學生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素養(yǎng),激勵孩子們自我克服困難,勇于表現(xiàn)自我,大膽開口說英語,體會出“科幻”是“想象”與“創(chuàng)新”的融合。

三、展示文化差異,形成整合的科學思想

中外文化的差異是學生學習英語必須跨過的一個門檻,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高低,駕馭英語的熟練程度,都取決于他們能否區(qū)分中外文化的差異?!队⒄Z課程標準》中提出,英語學習活動的內容應是批判思維和基于選擇、決策的學習?!队⒄Z課程標準》的這一要求也符合科學教育的思想?!队⒄Z課程標準》提倡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課堂節(jié)奏、教學內容操縱在他們的手里,他們可以自由向老師提問,誰先學會的就讓他當小老師。單詞的讀音規(guī)則由學生觀察、討論、歸納總結,句型的音調處理讓學生在聽錄音跟讀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分析、比較,得出總結性發(fā)音規(guī)律和語調的重讀、弱讀,上揚和下降等??偠灾罁?jù)學生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特點,結合小學教學內容,遵循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規(guī)律,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融合科學教育,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在習得英語語言、能“用英語做事情”的基礎上體驗到學習科學知識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們在英語課堂里就能感受到更多科學教育的精彩和魅力!

參考文獻:

[1]殷霞.讓科學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盡顯風采,2004.12.

篇3

關鍵詞 櫻花苗一年生苗嫁接假植

一、櫻花嫁接繁殖

嫁接是櫻花繁殖的常用方法,以武漢東湖櫻花為例,進行嫁接繁殖成活率已達90%以上。櫻花嫁接繁殖的方法很多,我們最常用的方法為室內切接法。室內切接法在室內進行嫁接操作,不受天氣的影響,嫁接效率高。

1、砧木的選用:我們選擇砧木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①選擇抗根癌病、根腐病等抗病性強;

②選擇嫁接親和性強且嫁接后與接穗親和好;

③選擇根系分布層較深、根系發(fā)達;

④選擇抗逆性強(如抗旱、耐澇)。

青莖櫻、草櫻、山櫻等均科用播種或扦插繁殖,它們都可以作為砧木嫁接繁殖,各有優(yōu)缺點,應合理加以利用。例如,草櫻的優(yōu)點是包根發(fā)達,適應性強,與多數(shù)櫻花品種嫁接親和力強,嫁接苗長勢健旺,對根癌病有一定的抗性。其缺點是根系分布較淺,遇強風易倒伏。

2、接穗的作用

櫻花的品種十分豐富,如“飛寒櫻、關山”等都是櫻花的優(yōu)良品種,均可以用接穗的方法進行。

3、室內切接時間

切接時間應在櫻花萌芽之前,各地應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騺泶_定。武漢一般在1月上旬~2月上旬。

4、具體操作步驟

砧木的準備:將砧木從圃地挖起,假植于室內。取根頸部1~2厘米粗的進行,過細和過粗的砧木都不易選擇。切接時,將假植的砧木拔起,洗掉根部泥土,留5~8厘米進行短截。也可以使用先嫁接后短截的方法。

接穗和砧木的方法:在接穗下芽1厘米削一長斜面,長約2~3厘米,在場面的對側削一短面,長1厘米以內,將接穗剪成帶有2~4個芽、長5~6厘米的小段。將砧木的截口剪平,左手握砧木,右手于砧木木質部的邊緣直切一刀,砧木切口的長、寬和接穗的長面相對應。然后將接穗長斜面向著砧木插入,并使一邊的形成層對齊,將砧木切口的皮層包在接穗外面,準備綁扎。用寬1厘米左右的塑料薄膜條加以綁扎,綁扎時必須將膜條拉緊。接好后,將嫁接苗根部以上罩上白色透明小塑料罩袋,并用包裝繩將口扎好,這樣可其保濕保溫的作用,以利成活。

櫻花嫁接操作完成后就進入接后管理階段,接后管理對于嫁接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俗話說“三分接七分管”。

二、櫻花嫁接苗的接后管理

1、切接苗的假植

與露地切接法相比,室內切接法就有“切接苗假植”這道工序,而露地切接法可省去這道工序。以武漢為例,櫻花室內切接時間一般在1月上旬-2月上旬,接后將嫁接苗假植于塑料大棚的沙池中,規(guī)模小的可以用花盆裝沙假植。假植的目的是避開冬季低溫氣候,在沙池中促進嫁接苗根系生長,促進接口的早日愈合等。假植期間要經(jīng)常檢查,以保持濕潤。由于塑料大棚內的溫度高于室外,所以塑料大棚內假植的切接苗一般發(fā)芽早于露地栽植苗。在嫁接苗假植期間,應隨時觀察接芽萌動情況,當發(fā)現(xiàn)白色小塑料罩袋有礙接芽生長時,應及時將其減掉。否則,接觸塑料罩的接芽葉片將會壞死。假植時有的接芽可以開花,應隨時將花芽抹掉,以減少養(yǎng)分的損耗。

2、一年生切接苗的管理

一年生切接苗移栽工作一般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武漢)。如果遇到天氣比較寒冷,此項工作可延遲到3月中旬進行,有條件的地方,可移植于塑料大棚中,移栽的株型距一般為25cm?0cm,移栽后澆透水一次,由于移栽時切接苗的接芽大多已萌發(fā),所以應搭蓋遮蔭棚,以提高切接苗成活率。移栽后有的嫁接小苗也會開花,這時應隨時抹掉花芽,等小苗成活后可除去遮蔭棚。

一年生切接苗移栽后不要立即施肥,要等切接苗的根系恢復生長后再進行,一般在移栽后30天左右進行,肥料以氮肥為主,肥料稀為宜。

一年生切接苗接芽長到25cm左右時應進行定干,定干選擇一個粗壯的接芽予以保留,其余的芽全部抹掉。待接芽長到50cm左右高時應設立支架,使其能更好的直立生長,也可選留三個接芽,為將來培養(yǎng)開心形樹形,選留的接芽不要短截,應任其生長。

一年生切接苗在抽芽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病蟲危害,此時應及時進行防治,選用菊酯類農藥。

3、二年生切接苗的管理

二年生切接苗移栽應在櫻花發(fā)芽之前進行,移栽前必須先準備好苗床,其切接苗萌芽時須保留枝頂上6~8個芽,多余的芽應全部抹掉。武漢以秋季栽植為宜,秋栽可使苗木根部傷口當年愈合,并能生長出新根,有利于第二年加速生長。北方由于冬季寒冷,易行春栽,因為秋栽時如果冬天保護不當或土壤沉實不好,容易抽干影響成活,所以北方春栽應于早春土壤激動后至萌芽前進行。

三、櫻花的栽后管理

櫻花是強陽性樹種,應選避風向陽、通風透光之處栽植。據(jù)觀察,在陽光充足、空氣清新之地栽植的櫻花,由于紫外線強,盛開時色素種族,顏色更為亮麗。在大面積栽植時,注意要讓每株櫻花樹都能接受到陽光。另外,櫻花怕積水,栽植地以5%~15%的坡度為佳。栽植時,將苗木立在樹穴正中間,裸根栽植時應使根系舒展,帶土球栽植的應剪斷草繩,填土前用添加殺菌劑的墨汁將起苗造成斷根的傷口涂抹一遍,然后再根部通灑一遍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500倍夜,以免根部感染病害,填土時應一邊填土,一邊用腳踏實或用栽打錘打實,使根與土壤密接,栽好后做一積水窩,隨即澆水。水滲后在樹干基部培一個小土堆,既能起到防寒、抗旱作用,還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如果栽植地積水或地下水位較高,應在穴底墊些小亂石以利排水。在土壤粘重的地方,摻入適量的腐葉土、木炭粉。移栽后,為防止苗木在澆水后土壤下沉時發(fā)生歪斜或被風吹倒,栽后可立木棍加以固定。為了使苗木免受旱害,夏季最好使用草將根盤周圍的地表薄薄覆蓋,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定植后,為防止樹干干燥可用稻草包裹,已到達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葛慧韶.櫻花栽培繁殖技術[J].現(xiàn)代園藝,2013(1).

[2]魏雪輝,張婷,黎棋祥等.臺灣櫻花的引種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0(10).

篇4

一、英語教師的自身形象、語言和情感體現(xiàn)是前提條件

1. 英語教師應注重自身形象,營造良好氣氛

有人把課堂比作舞臺,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其形象將會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語言、神態(tài)、舉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大注重自己的形象,上課時隨便穿身衣服,有的甚至衣衫不整;有的滿臉通紅,醉眼朦朧……面對這樣的老師,學生會怎樣想呢?他們會有心思聽課嗎?所以,我們老師在走進課堂之前要整理好自己的儀容,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精神飽滿地走進課堂,學生見了自然精神為之一振,這樣,就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為這堂課打下了成功的基礎。比如,在給初一學生上第一節(jié)英語課的時候,我特意穿了一套新衣服,一走進教室,學生的目光就被吸引過來了,于是自然就導入了新課,引出學生學英語的原因以及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情緒高漲,課堂氣氛十分活躍,而且對學英語也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2. 高度的語言藝術是取得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信息的傳遞,師生之間的感情的交流,對學生個性的熏陶,引導學生觀察、思維、想象等智力活動,都必須借助教學語言。教師的教學語言主要是指一種專業(yè)的口頭語言。這要求教師在運用語言的時候首先必須做到準確、清晰,如果語言不準確,會使學生茫然無解,無從回答。其次,要做到簡潔、生動、有啟發(fā)性,語言越簡潔,越生動,學生就越易于接受,反之,重復羅嗦則會使學生心情煩躁,精神懈怠。最后,要有適當?shù)挠哪??!坝哪小笔墙虒W語言中的調料,一個小小的調侃,會引來課堂的笑聲,學生會學得興趣盎然。一些優(yōu)秀的教師,一節(jié)課中雖然話不多,但總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的機會,而他自己在適當?shù)臅r候自然地詼諧一下,使課堂活躍起來,充滿歡快與生機。

3. 情感是構成教學語言的內在因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對教材深刻理解以后,感情發(fā)生共鳴,不可抑止地會形諸于外;一是對學生的熱愛、關注之心,自然地溢于言表。教師感情充沛的語言會感染學生,使之心情振奮,精神煥發(fā)。

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往往是學習的先導,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精彩的課堂好比優(yōu)美的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有經(jīng)驗的老師比較注重新課的導入。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快磁鐵一樣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的欲望,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比如,上新目標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9 的Reading: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時,我用多媒體放映一些有新加坡的漂亮圖片和它的夜間野生動物園,并告訴他們:Singapore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and clean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t is called“Garden city”.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 at night? Of course, Singapore is a wonderful place for us to travel. Let’s read the passage about Singapore. 一開始,學生就被這些漂亮的圖畫所吸引,自然興致百倍,想弄清楚這個國家為什么被叫做“花園城市”,它的動物園為什么只在夜間開放?整堂課,學生都興趣十足,積極思考和回答問題,沒有一個學生偷懶打瞌睡,課堂上激情飛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教師的素質和個性不同,所采取的導語設計也不同,但不管采取哪種方式,都要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情緒的目的,為一堂課開一個好頭。

三、巧妙組織英語課堂,采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情緒

我們英語老師可能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課堂上,任你老師講得東南西北,唾沫亂飛,可偏偏就有學生要么看小說,要么東張西望,有的看似“正襟危坐”,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精神不振,懨懨欲睡……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們采取的方式各種各樣,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反而讓師生之間產生情緒上的對立。其實仔細想想,學生上課不聽課,跟老師的課堂組織教學有很大的關系,說明我們的課堂不精彩,不能吸引學生,學生不感興趣。所以作為英語課堂“組織者”的我們必須巧妙組織英語課堂教學,才能改變這種不同現(xiàn)象。那么,如何巧妙組織呢?除了上面所具備的之外,筆者認為還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轉貼于

1. 應用激勵原則,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我們的教學,很大程度上仍沒有跳出“應試”范圍,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滿堂灌。而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老師的滿堂灌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理念。試想:老師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步驟大肆宣講,不給學生任何的思考時間和互動的空間,會是什么樣的效果呢?有很多學生在回答老師預設的問題時,沒有達到老師預期的答案,就被老師全部否定,這樣的課會吸引學生嗎?相反,如果老師在課堂上采取激勵原則,想辦法找學生的閃光點,變換角度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能體驗到愉快,嘗試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那么我們的課堂還不會吸引學生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過去的“主體”轉變成現(xiàn)在的“主導”,成為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指導者,把課堂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尋求知識、獲得知識的習慣,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 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庇⒄Z課堂特別明顯,教師往往注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和教學過程的流暢,而忽略鼓勵學生質疑,總是按部就班、機械、生硬地完成教學任務。殊不知,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創(chuàng)造性也是很強的,只是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這種潛能與創(chuàng)造力被埋沒,甚至被壓制。雖然“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角色定位早已提出,但在“接受性學習”模式一統(tǒng)天下的情況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仍未能得到體現(xiàn)。這正是我們傳統(tǒng)教育體制的最大弊端。

學生對課堂進行大膽質疑,那么教師該做什么呢?筆者認為,首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比如:反復朗讀自己體會、找出重點詞句體會、找自己喜歡的地方感悟、同桌或小組討論進行等方式,而教師應該采用鼓勵或表揚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如用贊揚的語氣說:“Good!”“Very good!”“Well done!”“You are a clever boy!”或用親切的眼神或動作,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這樣課堂學習效果就很好了。其次,面對學生的質疑,老師需要準備充分的材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一個語法可供研究的要素不夠,或者為了讓學生獲得更開闊的視野,得到更多的鍛煉,教師可以增加一些與該語法有關的練習,甚至一些統(tǒng)考或中考考試題目,引導學生把該語法放到一個更大的參照系中,通過比較,分析其異同,領會相互特點,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同時,現(xiàn)在的學生思維比較開闊,會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如果教師不充分準備的話,課堂就可能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局面。所以,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要根據(jù)所掌握的材料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

四、展示課堂精彩的結尾

篇5

李  偉

(利辛縣利辛第一高級職業(yè)中學,安徽  亳州  236700)

摘  要:在新課標教學中利用一些巧學妙記的方法,有利于掌握英語知識。教師采用這些方法來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借助這些方法來記憶英語知識,能夠提高記憶效率,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從而達到牢固掌握英語知識的目的。目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英語知識難記易忘,怎樣快速記憶英語知識呢?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總結了一些趣味形象加巧記的方法。

關鍵詞:教學;記憶方法;新課標

目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英語知識難記易忘。針對這一問題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大膽的嘗試巧學妙記的方法,效果不錯。我們當教師的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很多時候,有些東西,老師講了很多遍,學生也不一定能記住。但老師若把那些抽象的知識轉變成趣味性很強的東西,那么學生幾年甚至一輩子也忘不了。歌德說過:“哪里沒有趣味,哪里就沒有記憶?!狈▏晃簧飳W家曾刊出這樣一個公式:記憶=竅門。下面我就舉幾個我在教學中應用的巧學妙記英語知識的例子,以與同行共享。

     一、 幽默聯(lián)想記憶法

聯(lián)想是記憶的基礎,沒有了聯(lián)想,記憶就不能長久。因為形象的東西要比抽象的東西容易記?!度の缎蜗笥洃浄ā芬粫芯桶褑卧~與圖形相結合,幽默趣味的畫面與單詞的拼寫和詞義相搭配,使得記憶單詞就像看圖畫書一樣,受這本書的啟發(fā)。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挖掘幽默形象聯(lián)想的方法讓學生記單詞效果不錯。下面舉幾個例子

  (1)eye眼睛——y在中間看成一個人的鼻子,兩邊的e像一對眼睛;

  (2)open打開——打開“O”牌鋼筆(pen)

  (4)mouth和month--學生易拼寫錯,只要記住嘴巴有油(u)即mouth里面有U這個字母。

  (5)news消息——它是由north(北)、east(東)、west(西)、south(南)四個單詞的頭一個字母組成的,因為消息是來自四面八方的;

二、歌訣順口溜記憶法

把一些語法現(xiàn)象編成押韻順口,易于背誦的歌訣來幫助記憶,下面舉幾個我在教學中編的口訣:

(一)不定式作賓補省略to的用法

不定式作賓補,下列詞后省略-to,兩聽(listen to,hear),四看(look,see,watch,notice),一感覺(feel),使役動詞有三個(make,let,have)。

(二)球類名詞前不加定冠詞,樂器名詞前加定冠詞

我用這樣的一句話來記:打球的人衣冠不整(沒冠詞),奏樂的人衣冠楚楚(有冠詞)。

如: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piano 

(三)定冠詞的用法

我編的口訣是:特指(特指某人或某物)王一家人(姓前加定冠詞表示一家人)彈鋼琴(樂器名詞前加定冠詞)最好(最高級前加定冠詞),天下第一(序數(shù)詞前加定冠詞),獨一無二(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和事物前)。

(四)后接動名詞作賓語的一些常用詞和常與動名詞搭配的習慣用法

如:喜歡(enjoy)的話,就保持(keep)練習(practise)去完成(finish)它,雖然有些困難(have  some  trouble/difficulties/problems  doing),但是還挺有樂趣(have fun doing)的,值得(be worth doing)你花費(spend time/money doing)時間為它忙碌(be busy doing),期望(look forward to doing)你能做出貢獻(make contribution to),而且困難還是可以避免(avoid)的,介意(mind)難免的話就停止(stop)吧。

(五)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的口訣

基變序有規(guī)律;一、二、三單獨記(first, second, third);八減t九去e(eighteigh; ninenin);ve要用f替(fivefif;twelvetwelf);見y變成ie(整十的末尾-ty-tie);變后都加th(上面的詞變化過后都加th);要是碰到幾十幾(大于20的),十位基來個位序(十位用基數(shù)詞個位用序數(shù)詞)。

6.)巧記“某國人”的復數(shù)形式:中日友誼形不變,英法聯(lián)盟ae變 ;其余-s跟后邊。( Chinese, Japanese單復相同;Englishman, Frenchman都是末尾的ae變,German是直接加-s)

   7.) too much 與much too的用法:too much 與much too用法均以后者為主,too  much表數(shù)量,重點在much上,用法等同于much;而much too表程度,重點在too上,用法等同于too。這就可以用一句諺語“遠水解不了近渴,遠親不如近鄰”來巧記。

三、利用數(shù)學知識記憶法

(一)數(shù)學符號“>”、“<”等的妙用

1、表示頻度的副詞排序: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eldom> never

2、一些不定代詞所表示的大致數(shù)量:

all >most> many/much> a lot of/lots of> some> a few/a little> few/little >no/none

3、若比較對象用ABC等代替,學生可運用下列公式做題:

①A>B B< A

例如You are older than me.I’m younger than you.

②A>B,B>CA>C或A>B>C

例如I’m a little older than Tom. He is a little older than Mary.

    I’m older than Mary.  I’m the oldest of us three.

(二)取值范圍巧辯單詞

英語中有些詞用文字解釋不容易理解,這時我們若借用數(shù)學中的數(shù)字來解釋就更加形象直觀,

1、代詞both, neither, either里都隱含有數(shù)量范圍N=2,

both(兩者都), neither(兩者都不) either(兩者中任何一個1/2)。

2、代詞all, none, any里都隱含有數(shù)量范圍N≥3,

all(三者或三者以上都),none(三者或三者以上都不),any(三者或三者以上中任何一個)。

3、between(N=2)兩者之間等 ;among(N≥3)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之間。

each(N≥2)每個,every(N≥3)每個。

四、編串故事記憶法

根據(jù)某些特殊的需要,我們要把一組并無內在聯(lián)系的單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記憶。這時我們可以編出有意義的句子來幫助記憶,編撰的故事越生動,越離奇,教學也就越有效果。

(一)以-o結尾的名詞,變復數(shù)時多數(shù)加-s,少數(shù)加-es??墒?,這少數(shù)加-es的詞是哪些?又怎樣記住呢?我讓學生記住下面一句話:

Negro(黑人)英雄( hero)吃土豆(potato)和西紅柿(tomato),真有意思(es)。

(二)記住以f和fe結尾的名詞復數(shù)要變其為ve再加s的單詞可以用下列故事記憶:

樹葉(leaf)半數(shù)(half)自己(self)黃,妻子(wife)拿刀(knife)去割糧;架(shelf)后串出一只狼(wolf),嚇得小偷(thief)逃命(life)亡。

實踐證明,在新課標教學中利用一些巧學妙記的方法,有利于掌握英語知識。當然,記憶英語知識的方法多種多樣,無論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記住、記牢英語知識就是好方法。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中英、諺語、格言、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0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11-0176-02

諺語格言精辟深邃,能闡發(fā)真理,啟迪來者,陶冶性情,激勵上進;應用在英語教學上,有利于提高學生素質,引發(fā)學習興趣,可收到良好效果。下面我們一起來談談中英文對照的諺語格言在英語教學中的妙用。

一、巧用諺語格言進行引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的巨大動力,是促進學生樂學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fā)現(xiàn)探索新的知識??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怎樣激發(fā)呢?巧用諺語格言進行引題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2 Unit 7 Farewell(辭別),課前可以先將“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的英語教給學生,即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 .和whatever long distance I see you off, it could not avoid we leave each other.從而引出關于離別的話題,即能自然引題,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又如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4 Unit 2 Art of Negotiation(談判的藝術),同樣可以用諺語格言進行引題,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Know you know me,never die.

二、巧用諺語格言進行詞匯教學

學生學習英語最苦惱的,最為困難的問題是記不住單詞。“單詞是英語的生命”。離開了高效率的詞匯學習,語言知識的掌握便無從談起,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必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巧妙的運用諺語格言教學,則能很好的幫助學生掌握和記憶單詞。

(一)詞匯學習

1、生詞學習

比如講ambitious(野心勃勃的,有雄心的)一詞時,就可以運用格言Boy’s, be ambitious. 告戒學生“年輕人應胸懷大志?!庇秩纾v詞匯cease(停止)時,可運用格言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生命不止,奮斗不息。這個格言兩次出現(xiàn)了單詞cease,不但加強了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更讓學生明白了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人生道理。

2、同義詞、反義詞的學習

我們還可以運用諺語格言進行同義詞、反義詞的對照學習。比如,同義詞:反義詞Offence is the best defence. 進攻是最好的防御。No pains, no gains. 不勞無獲。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善始者善終。As a man sows, so he shall reap.種瓜得瓜,種豆得豆。Learning makes a good man better and ill man worse.好人越學越好,壞人越學越壞。No pleasure without pain.沒有苦就沒有樂。

3、多義詞的學習

一詞多意: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找麻煩。這里trouble即可以做動詞“折磨、煩惱、費心”,又可以做名詞“麻煩”講。

(二)詞組學習

Better to ask the way than go astray.問路總比迷路好。詞組go astray是“誤入歧途,迷路”的意思。又如:If you have no hand, you can't make a fist.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詞組make a fist是“握拳”的意思。

三、巧用諺語格言進行語法講解

在語法教學中巧用諺語格言作例子,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枯燥的語法規(guī)則變得具體,生動而有趣。從而達到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語法知識的良好效果。

(一)比較級和最高級

1、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這山看著那山高

2、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實勝于雄辯

3、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 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

4、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

(二)不定代詞

1、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聊勝于無

2、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Everybody’s business is nobody’s business. 三個和尚沒水吃

4、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

(三)數(shù)詞

1、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2、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兩人智慧勝一人

3、Health is the first wealth. 健康乃首富

4、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the third one runs away with it.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四)介詞

1、Good advice is beyond all price.忠言無價

2、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驕兵必敗

3、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經(jīng)驗是智慧之母

4、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雙雕

5、Never judge a person by his looks.切勿以貌取人

(五)復合賓語

1、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一天一蘋果,醫(yī)生遠離我

2、Let the sleeping dog lie.勿打草驚蛇

3、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成天工作不玩耍,杰克變成笨小孩

4、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又聰明

5、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錢能使鬼推磨

(六)定語從句

1、All is well that ends well.結局好就一切都好

2、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3、A perso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keep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All is not gold that glitters.閃光的未必都是金子

四、巧用諺語格言進行思想教育

(一)教育學生要相信自己

1、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ething.天生我才必有用

2、There is a senior wrangler in every calling. 行行出狀元

3、Youth means limitless possibilities.年輕就是無限的可能

4、Don't judge by appearances.別以貌取人;人不可貌相

(二)教育學生要珍惜朋友

1、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難見真情

2、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得朋友難,失朋友易

3、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 需要之時方知友

(三)教育學生要孝敬父母

Charity begins at home. 仁愛先從家里開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四)教育學生要發(fā)奮圖強

1、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不進則退

2、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五)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1、Every minute counts. 分秒必爭

2、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you can do today. 今日事,今日畢

3、Time lost cannot be won again. 時光流逝,不可復得

(六)教育學生要誠信

1、Promise is debt.一諾千金

2、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誠實為上策

綜上所述,諺語格言是最生動、最精煉的語言,在教學活動中能起催化作用。這樣閃光的語言,富有生活氣息,饒有風趣,為人所喜聞樂見。它能引發(fā)激情,鼓舞志趣,啟迪思維,端 正思想,開發(fā)智力,擴大知識的領域,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讓我們將諺語格言巧妙地應用到英語教學當中,讓它們發(fā)揮更大的效益吧!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

篇7

關鍵詞:小學英語;滲透;新課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策略,目的在于使學生擁有的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英語課程標準》也進一步強調教學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英語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變理想的課程為現(xiàn)實的課程,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做到了以下幾點,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落實在教學過程中為落實各項能力目標,《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任務的“任務型”學習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策略,培養(yǎng)合作精神,增進對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稑藴省愤€強調指出,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考慮當?shù)氐臈l件以及學生的需要,積極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這里,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一種技能,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說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后,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于在我的課堂上采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并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二、創(chuàng)設英語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tǒng)一,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感知的過程變得容易,觸境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

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始終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語言的學習最好的方式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感知語言,并在感知的過程中自己領會到語言的真諦。尤其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若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語言的本質,無需教師過多的解釋。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jīng)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钴S。

三、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局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當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教育技術走進了校園。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傳統(tǒng)的“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形象活潑、豐富多彩、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用計算機創(chuàng)設的與現(xiàn)實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由于我校教學條件優(yōu)越,一年級每間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操作平臺。在我的英語課堂上,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優(yōu)勢,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畫面讓學生理解并運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時我還利用實物展臺的展示作用,將學生的表演過程記錄下來,教室中的學生可以欣賞到臺上學生的表演,同時自己也想躍躍欲試,這樣一種十分融洽而和諧的課堂氛圍就形成了,學生中也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边@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采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Pass.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采用書后蓋印兒、發(fā)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后會互相評比書后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漸形成。

篇8

生動、有趣的故事最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如果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而只是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痹谛W的英語教學中,以故事為載體,進行生動活潑的英語教學,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關鍵詞】有效性;實施途徑;利用網(wǎng)絡

一、教學中利用故事教學的有效性

在故事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很好地輸出已有的知識水平,而且也大量地輸入故事中的一些其他方面的內容。小學英語課堂中所涉及的單詞教學、句型教學、對話教學和閱讀教學等均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趣味教學,根據(jù)課堂實際,展開故事教學,切實提高其有效性。

(1)運用于單詞教學中

開展故事教學的目的無非是讓學生在興趣高漲的同時,能夠掌握新知,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單詞原本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把它融入到完整的故事里,就好象給了單詞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例如,在教學方位詞時,behind這個詞,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貓抓老鼠”故事:首先,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間house。在房間里畫上一些學生學過的物品,有table,sofa,chair,flower,TV等物品,一只小貓在抓老鼠的情形。老鼠在房間里四處躲藏,一會兒躲在table后面,露出一個小尾巴,讓學生說“Behind the table. The mouse is behind the table.” 一會兒老鼠躲在TV后面,讓學生繼續(xù)用behind來表述老鼠的位置,學生非常興奮,人人都想告訴這只老鼠的位置,在不知不覺的敘述過程中,學生對于behind這個單詞掌握得已經(jīng)非常好了。一個個的單詞就象一顆顆散落的珍珠,運用故事把它串聯(lián)起來,才能讓學生看到它的價值,從而樂學。

(2)運用于句型教學中

故事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語言是為了運用語言,而故事教學使學生進入某種角色,感到不是在學英語,而是用英語在與別人交際。

在教“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句型時,以小紅帽為主人公,新編一個故事。大灰狼多次遇到小紅帽都打探:Where are you going?小紅帽每次都老實回答:I’m going to the bookstore/hospital…最后,小紅帽在去看望外婆的路上又碰到大灰狼,還是以實話 “I’m going to my grandma’s house.”以大灰狼不懷好意的:Ha,Ha,Ha…結束故事,留下懸念。

(3)以故事教學為模式運用于閱讀教學中

(一)圖文結合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充分利用課本上的一些色彩豐富、引人入勝的卡通圖片的故事,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圖片來幫助其理解一些新授的知識點,促進學生的進一步掌握。

(二)設置有效提問,推動閱讀進程。故事總是會有懸念的,教師設計的有效問題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以及繼續(xù)讀下去的欲望。

(三)增加故事內容,提升閱讀能力。教材中有一些簡短的小故事,我們可以以故事的形式來豐富其內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將這些故事根據(jù)孩子們的心理和年齡特征等加以加工,再創(chuàng)作?;蚋木?、或拓展、或延續(xù),在不知不覺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二、故事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故事教學既然是以故事為載體,它就一定需要教師采用適合的故事,可以是利用國內外廣為流傳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自編的故事,還可以是學生編的故事等等。但在故事開始,必須得有一定故事情境的展現(xiàn),若無任何情境、提示,要學生去學習、編演一個故事,非常困難。呈現(xiàn)直接的故事內容的圖片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學生了解故事,明白他們要學習點什么,激發(fā)想象力。

(一)充分利用黑板,用簡筆畫進行故事教學。

用簡筆畫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可以利用簡單的點、線、面等符號語言來表現(xiàn)物象基本特征的一種簡練、概括和生動的繪畫形式。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教師可用黑板擦去部分,再添畫部分形象,使得故事能夠順利流暢的進行。而且,教師比較好控制,在畫的過程中可以增設懸念,方便師生的互動,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故事的繪畫中,使得故事更刺激,學生的興趣更濃。

(二)從書中截取圖片,作為故事教學的材料。

孩子有很多書,而且書中的有些圖片都非常精美,細心收集,都可以作為故事教學的材料。當學生看到自己熟悉的故事被老師用來作為上課的材料,他們會覺得非常親切和好奇。

三、利用網(wǎng)絡、多媒體,搜索、自編故事

網(wǎng)絡提供了豐富的與課文相關的故事資源,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索大量的故事,供課堂上使用。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學習,網(wǎng)絡資源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課本需要掌握的知識,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與課文相關的故事資源,達到課外知識延伸。

篇9

關鍵詞: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激動素(KT);萘乙酸(NAA);分蘗生長發(fā)育;生理生化指標

中圖分類號:S56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03-0607-02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為百合科(Liliaceae)知母屬(Anemarrhena Bunge)多年生宿根植物,其根、莖為常用中藥材,藥用歷史悠久,始載于《神農本草經(jīng)》,列為中品,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潤腸滑燥、止渴除煩等功效[1]。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吉林等?。▍^(qū))[2]。知母皂苷元為知母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有研究表明,知母皂苷具有提高多種擬癡呆動物的學習記憶功能和對抗β-淀粉樣蛋白引起的神經(jīng)細胞凋亡的作用[3]。

目前國內外主要對知母的化學成分[4]、提取工藝[5]、藥理作用[6]、臨床應用[7]和栽培管理[8]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而關于知母組織培養(yǎng)的研究較少[9,10]。試驗探討了NAA(萘乙酸)和KT(激動素)對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和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旨在為知母組培快繁和種質保存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知母分蘗由上饒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組織培養(yǎng)室提供。

1.2 方法

選取相同條件下生長良好的知母分蘗,切除根,留莖1.5 cm,每瓶接種5個知母分蘗,培養(yǎng)基如下:①MS(CK);②MS+KT 2 mg/L+NAA 0.1 mg/L;③MS+KT 2 mg/L+NAA 0.5 mg/L;④MS+KT 4 mg/L+NAA 0.1 mg/L;⑤MS+KT 4 mg/L+NAA 0.5 mg/L。培養(yǎng)基中均加入30 g/L蔗糖和0.5 g/L瓊脂,調pH為5.8~6.0。培養(yǎng)條件為:光照時間14 h/d;光照度1 000~2 000 lx;溫度(25±1) ℃;相對濕度70%~80%。在60 d內統(tǒng)計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情況。60 d后測定5組試管苗的生理生化指標,總葉綠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含量的測定采用丙酮比色法[11],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染色法[12],可溶性總糖含量的測定采用蒽酮比色法[12]。試驗設3次重復,數(shù)據(jù)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KT和NAA對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從表1可知,沒有添加激素的對照組,不僅芽少芽短,而且根少根短。添加激素后,總體上可以促進知母分蘗的生長發(fā)育。當KT濃度為2 mg/L時,隨著NAA濃度的升高,新生芽數(shù)極顯著增加,但新生芽長、新生根數(shù)和新生根長無顯著變化。當KT濃度為4 mg/L時,隨著NAA濃度的升高,新生芽數(shù)和新生芽長極顯著下降,而新生根數(shù)和新生根長無顯著變化。當NAA濃度為0.1 mg/L時,隨著KT濃度的升高,新生根數(shù)無顯著變化,但新生芽數(shù)、新生芽長和新生根長極顯著增加。當NAA濃度為0.5 mg/L時,隨著KT濃度的升高,新生芽數(shù)和新生根數(shù)無顯著變化,但新生根長極顯著增加,而新生芽長極顯著下降。因此,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KT 4 mg/L+NAA 0.1 mg/L。

2.2 KT和NAA對知母試管苗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從表2可知,沒有添加激素的對照組,總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可溶性總糖含量均較低。添加激素后,總體上可以促進總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可溶性總糖含量的增加。當KT濃度為2 mg/L時,隨著NAA濃度的升高,總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可溶性總糖含量極顯著增加。當KT濃度為4 mg/L時,隨著NAA濃度的升高,總葉綠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極顯著下降,而可溶性總糖含量無顯著變化。當NAA濃度為0.1 mg/L時,隨著KT濃度的升高,總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和可溶性總糖含量極顯著增加。當NAA濃度為0.5 mg/L時,隨著KT濃度的升高,總葉綠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無顯著變化,但可溶性總糖含量極顯著增加。因此,從生理生化指標的變化來看,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KT 4 mg/L+NAA 0.1 mg/L。

3 小結

植物材料的器官再生途徑一般是由細胞分裂與生長素的比例來控制的[5]。KT和NAA是兩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分別屬于細胞分裂素類和生長素類,它們在生產上尤其在組織培養(yǎng)中應用較廣,KT和NAA在培養(yǎng)基中的含量及其比例不同都可以影響培養(yǎng)材料的生長[13]。試驗結果表明,知母分蘗生長發(fā)育的最佳培養(yǎng)基為MS+KT 4 mg/L+NAA 0.1 mg/L,在此培養(yǎng)基下,知母分蘗的新生芽數(shù)、新生芽長、新生根數(shù)和新生根長總體上明顯增加。生理生化指標測定結果也表明,此種培養(yǎng)基有利于知母試管苗的總葉綠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質含量以及可溶性總糖含量的提高。劉小鳳等[14]研究了不同濃度的NAA和KT對馬鈴薯組培苗鮮重、根重、須根數(shù)和腋芽數(shù)的影響,發(fā)現(xiàn)最佳的濃度組合為NAA 0.05~0.08 mL/L、KT 0.4~0.6 mL/L。祝紅藝等[13]也研究了培養(yǎng)基中KT與NAA含量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發(fā)現(xiàn)當KT為0.4 mg/L、NAA為0.04 mg/L時,組培苗鮮重、根重、根數(shù)、腋芽發(fā)生數(shù)及腋芽發(fā)生百分比顯著增加。徐恒戩[15]對KT和NAA對黑籽南瓜器官離體再生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最佳的再生培養(yǎng)基為MS+KT 2.0 mg/L+NAA 0.3 mg/L,此培養(yǎng)基下可獲得較高的不定芽誘導率,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鐘 可,王文全,靳鳳云,等.知母藥材礦質元素特征及其與道地性的關系[J].中國新藥雜志,2013,22(4):472-476,481.

[3] 王 琦,隋海娟,屈文慧,等.知母皂苷元對谷氨酸引起的皮層神經(jīng)元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3,29(2):281-285.

[4] 朱富濤,黃雪峰,孔令義.知母中甾體皂苷類成分的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fā),2012,24(11):1497-1501,1570.

[5] 陳志紅,李一澍,盧國杰.知母總皂苷提取分離方法研究[J].應用化工,2008,37(8):841-843.

[6] 李滿妹,江 濤,黃杰昌,等.知母總黃酮對溴酸鉀誘發(fā)小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草藥,2008,39(2):252-255.

[7] 白世慶,劉艷紅.知母的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7,1(4):66-67.

[8] 孫 偉,李 敬,馬淑坤.知母種子繁殖技術及效益分析[J].遼寧農業(yè)科學,2007(3):102-103.

[9] 郭晉華,王 莉.知母胚軸試管苗的誘導[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5(3):31.

[10] 李寶平,王佐芝,劉維忠,等.知母的組織培養(yǎng)和快速繁殖[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7(3):41-43.

[11]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 吳學紅,高 杰.洋蔥春化處理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質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3,50(2):294-299.

[13] 祝紅藝,柴 巖,劉小鳳,等.KT與NAA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J].河北農業(yè)科學,2000,4(2):7-9.

篇10

關鍵詞:沼液;營養(yǎng)液;番茄;幼苗;生長特性;生理特性

番茄(緲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世界性蔬菜,也是我國設施栽培的主要蔬菜種類之一,在生產和消費中有重要作用。沼液中富含有機質、腐殖酸及作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無機營養(yǎng)元素,其中的生命活性物質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目前對于沼液用作肥料的效果評價多停留在直觀觀察上,缺乏可靠的理論數(shù)據(jù)。鑒于當前蔬菜生產中存在過多依賴化肥、有機肥使用量不足、土壤酸化板結、養(yǎng)分比例失調、病蟲害加重等問題,為了提高光、熱及土地資源利用效率,解決保護地生產中存在的上述問題,近年來許多地區(qū)推廣了以沼氣為紐帶的“四位一體”的立體能源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其中使用沼液作為蔬菜的肥料,收到了較好效果。但有關沼液在蔬菜育苗上的應用還少有報道,特別是在營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比例沼液,研究不同比例沼液對番茄幼苗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還未見報道。為此,本試驗通過施用按不同比例配制的沼液與營養(yǎng)液混合溶液,分析不同比例的沼液和營養(yǎng)液混合溶液對番茄生長和生理特性的影響,進而篩選出適宜的沼液添加比例,為沼液在番茄育苗中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和處理

試驗在南京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玻璃溫室中進行。供試番茄品種為朝研269號,沼液由南京山田奶業(yè)公司提供,其沼液的理化特性N:0.078%,P=0.026%,K:0.069%,EC:7004 u s/cm,pH:8.03。營養(yǎng)液采用日本園試配方營養(yǎng)液。試驗設以下處理:A.沼液原液與營養(yǎng)液比例為1:1;B:沼液原液與營養(yǎng)液比例為1:2;c:沼液原液與營養(yǎng)液比例為1:3。以不加沼液的園試配方營養(yǎng)液為對照(cK),一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穴盤為1次重復,隨機排列。育苗穴盤為50孔黑色聚乙烯塑料穴盤,育苗基質為泥炭、蛭石、珍珠巖,按2:1:1比例(體積比)配制的復合基質。番茄種子經(jīng)常規(guī)浸種催芽后,選其萌發(fā)均勻的種子播于50孔穴盤中。在播種7 d(大部分種子出苗)后,澆施1次沼液與營養(yǎng)液混合液,澆灌量為穴盤中每個穴孔澆施10 mL,以后每7 d澆施1次。待播種14 d后,開始測定相關指標,每7 d測定1次,一共測定5次。

1.2測定指標和方法

番茄幼苗的形態(tài)指標(株高、莖粗、根長、苗重)按常規(guī)方法測量;

葉綠素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利用公式計算番茄幼苗葉片葉綠素a(Chla)、葉綠素b(Chlb)、總葉綠素(Chla+b)以及類胡蘿卜素(Car)的含量,并計算葉綠素a/b(Chia/b)。

丙二醛(MDA)鮮質量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

SOD活性測定為鮮質量,采用氮藍四唑(NBT)法測定;

POD活性測定為鮮質量,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

每個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選取長勢一致的5株幼苗混合取樣測定。

1.3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

利用Excel2003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利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對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單因素F檢驗及多重比較。

2 結果與分析

2.1沼液與營養(yǎng)液配比對番茄幼苗株高和莖粗的影響

如表1所示,在處理后的第7天時,C處理的株高值最大,為5.9 cm,顯著高于對照(cK)和A、B 2個處理。在處理后的第14天時,B、C株高顯著高于對照和處理A。至第2l天,不同處理及對照之間均差異顯著,以處理C最高,對照最低。至28 d和35 d,A、B、c 3個處理問株高差異不顯著,但均顯著高于對照。幼苗最高為23.5 cm(B),最低為17.9 cm。

在處理的第7天時,c處理的莖粗值最大,為1.70 113/13,顯著高于處理A和對照(cK)。在處理的第14天時,也是C處理的莖粗顯著高于A、B 2個處理和對照,但處理B、c也顯著高于對照。至第28天,處理A、B、C間的莖粗差異不顯著,均顯著高于對照。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澆施含有一定比例沼液的營養(yǎng)液次數(shù)的增加,番茄幼苗生長狀態(tài)明顯優(yōu)于不加沼液的對照,表現(xiàn)為3個處理株高和莖粗值均大于對照。說明沼液對番茄幼苗生長有促進作用,而且隨著澆施量的增加,效果逐漸顯著。

2.2沼液與營養(yǎng)液配比對番茄幼苗根長和苗質量的影響

從表2可見,在處理后第7天時,3個處理的根長均顯著大于對照,但不同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第14天開始,不同處理間根長差異顯著性不斷增加,但均顯著高于對照。至第35天,以處理c的根長最長,為20.3 cm,處理A的根長最短,為16.9 cm,各處理仍均顯著高于對照(13.9 cm)。

在處理的第7天時,B處理的幼苗鮮質量最大,顯著高于對照和處理A與c。從第28天開始,不同處理間幼苗鮮質量差異不顯著,均顯著高于對照。第35天時,不同處理的幼苗鮮質量為6.70 6.85 g,對照僅為2.86 g。

上述結果表明,營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比例沼液,有利于促進幼苗根系生長和鮮質量的增加。

2.3沼液與營養(yǎng)液配比對番茄幼苗MDA含量和葉綠素的影響

從表3看出,澆施沼液營養(yǎng)液后,除處理后7 d外,其他不同處理幼苗的MDA含量均顯著低于對照,說明在營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沼液,可有效降低幼苗體內MDA的含量。但不同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說明不同沼液濃度對MDA含量沒有顯著影響。

在營養(yǎng)液中添加沼液,可使番茄幼苗葉片葉綠素含量增加,而且澆施次數(shù)越多,秧苗葉綠素含量差異越顯著。在處理后第7天,不同處理及對照間葉綠素含量差異不顯著,到第14天,3個處理葉綠素含量顯著高于對照,從第28天開始,僅處理B、C的葉綠素含量高于對照,而處理A與對照差異不顯著。說明番茄幼苗葉綠素含量與沼液濃度有關。

2.4沼液與營養(yǎng)液配比對番茄幼苗SOD~11POD活性的影響

由表4看出,在營養(yǎng)液中添加沼液對番茄幼苗SOD和POD活性沒有產生規(guī)律性影響。在幼苗生長的多數(shù)時期,不同處理以及對照之間的SOD和POD活性沒有顯著差異。處理后幼苗不同生長階段對照的SOD活性在247~293 U/g?min之間;

不同處理的幼苗在不同生長階段,SOD活性最高為314U/g?min(處理B在處理后第35 d),最低為254U/g?min(處理A在處理后第28 d)。

對照及不同處理間POD活性的變化與SOD相似,也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并且在處理后的不同時期各處理以及對照之間酶活性差異不顯著。對照幼苗的POD活性在984 U/g?min(第7天)和1167 U/g‘min(第28天)之間,不同處理間POD活性最高值1 448 U/g?min(處理B在第28天),最低值為933U/g?min(處理A在第21天)。

3討論

3.1沼液、沼渣無任何毒副作用,其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基本營養(yǎng)元素,并且都是速效養(yǎng)分,因此沼液、沼渣可視為一種多元的優(yōu)質速效復合肥。

3.2植株生長外觀形態(tài)在說明其生長狀況時比較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本試驗中對番茄幼苗施用含有不同比例沼液的營養(yǎng)液混合液,結果表明,施用沼液與營養(yǎng)液的混合液后,植株的株高、莖粗、根長和苗質量等生長形態(tài)指標均優(yōu)于施用單一營養(yǎng)液,其中以沼液與營養(yǎng)液比例為1:3的效果最好。壯苗是蔬菜早熟豐產的基礎,幼苗素質對番茄產量尤其是前期產量影響較大。在育苗營養(yǎng)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沼液可有效提高番茄幼苗素質,并且對幼苗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為番茄前期產量及品質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3.3丙二醛(MDA)是細胞膜脂過氧化傷害的產物之一,對細胞膜有毒害作用,其含量的高低可反映膜脂過氧化程度的大小。細胞電解質外滲是細胞膜受到傷害后細胞溶質向外滲漏的現(xiàn)象。細胞質膜透性的高低反映了細胞膜破壞程度的大大。本試驗中,對番茄幼苗澆施沼液和營養(yǎng)液的混合液,番茄幼苗葉片中MDA的含量比對照低,說明沼液具有降低番茄幼苗葉片中MDA的含量,保持膜穩(wěn)定性的效果。

3.4葉片內葉綠素含量是反映作物光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學反應,是一切生物直接或間接的能量來源。因此葉綠素含量也是反應植株生命強弱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本試驗中,相比于單獨澆施營養(yǎng)液的對照,澆施不同配比的沼液與營養(yǎng)液的}昆合液,能顯著提高番茄幼苗葉片中的葉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