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活動范文

時間:2023-04-05 11:15: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老年人活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老年人活動

篇1

老年人重陽節(jié)活動策劃】

一.重陽節(jié)活動主題

菊品為尚,情濃重陽,禮敬老人 送上溫馨 送上健康

二.重陽節(jié)活動時間

2016年10月09號

三.重陽節(jié)餐廳氛圍

1.為配合重陽節(jié)的氣氛,在正門外擺放大型菊華華壇,并在門外的兩棵立柱之間懸掛菊品為尚,情濃重陽XX餐廳賞菊會的主題橫幅。

2.在正門入口處堆放九層的大型重陽糕,配放小裝飾燈,取步步登高之意。

3.餐廳內張貼重陽節(jié)主題吊旗。

4.在各樓層顯著位置擺放不同品種的名貴菊華,供人賞聞。

四. 重陽節(jié)活動背景

重陽節(jié),也是中國的老人節(jié)。近年的重陽節(jié),逐漸掀起了㈠股團圓風?;丶腋謰屨f說知心話,陪辛勞了㈠輩子的父母出門走走,逛逛,漸漸成了重陽節(jié)里兒女們送給父母最特別的禮物。因此,本方案主要從兒女孝順、合饑宥樂的角度進行活動策劃的。

五.重陽節(jié)活動內容

活動一:情暖金秋老年點餐特賣

活動期間,餐廳準備好適合老人的套餐,點套餐可進行折扣優(yōu)惠。

活動二:

重陽節(jié)推出適合老年人口味的菜點,時逢秋季養(yǎng)生的好時機,老店推出了養(yǎng)生佳品,及各色重陽套餐。 活動㈢:

1、重陽節(jié)當天向60歲以上用餐的老人贈送養(yǎng)身滋補湯㈠份。 2、當天過生日的賓客憑生日蛋糕或本人有效證件可獲贈長壽面㈠份。 活動四:

舉辦百叟宴。凡年滿60歲以上(憑有效證件)的老年人可享受每位99元的九九重陽優(yōu)惠套餐(僅限100人),額滿為止。席間,有民樂、變臉、舞獅子等表演助興。 活動五:

重陽節(jié)特價酬賓

保健酒類、保健品類、保健食品類 其它老年用品等

六.重陽節(jié)媒體計劃

1.硬廣:.晚報周三10半彩,快報周四半版彩

2.軟廣:特別企劃活動邀請媒體參與,軟文

【附】重陽節(jié)的起源故事

篇2

關鍵詞:老年人,戶外,活動場地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old people's physical and activit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survey found the old site of the existing outdoor activities, from the position of the activity field activities sites, the area of the site, safety and activity facilities, this a few old people outdoor activities of the site, some basic design principles to guide the practice.

Key words: the old, outdoor, the activity field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近30年來,隨著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以及預期壽命的增長,老齡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人口老齡化社會隨即出現。在全球老齡化加速的大背景下,我國在2000年正式步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超過1.3億,比例首次突破10%[1]。雖然成為老齡化國家較晚,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明顯快于發(fā)達國家,老年人口規(guī)模龐大。老年人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后,很大部分時間會進行健身、體閑、娛樂和交往等戶外活動,這決定了為老年人提供適宜的戶外活動場地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2.老年人戶外活動場地的設計原則

設計合理的戶外活動場地,要從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著手,下文以此作為切入點,從活動場地的位置、活動場地的面積、場地安全性以及活動設施幾方面闡述老年人戶外活動場地的一些基本設計原則。只有將這些內容細致考慮、給予充分的重視,老年人才會進一步增加閑暇活動的積極性。

2.1 活動場地位置

活動場地的位置是否合理關系到老年人到達場地的難易程度,也關系到他們進行閑暇活動的時間長短。如果活動場地設置過于分散,不利于增加老年人交往機會的成組和群體活動產生,也不容易使記憶力和反應力下降的老年人很快找到活動場地。此外,如果活動場地設置在沒有陽光光臨的陰暗區(qū)域或常有大風侵擾的地方,對于喜歡沐浴溫暖陽光的老人來說,不僅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會減少他們來到活動場地的次數。

因此,活動場地應該盡可能地集中,塊數不宜過多。場地最好設置在老年人足不出戶便可以觀察到且在其步行距離以內的地方,這將使他們更容易到達場地。另外,為使老人安全地到達活動場地,要減少老年人去往場地過程中穿越機動車道的次數,最好沿步行道就能到達。

2.2 活動場地面積

通過筆者多年來對老年人戶外閑暇環(huán)境的調查發(fā)現,目前老年人戶外活動場地,特別是居住區(qū)戶外活動場地的面積過小,不能夠滿足日益增加的老年人進行活動,特別是群體性活動的需要。他們不得不走更遠的路到公園、城市廣場進行此類活動,這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便失去了參與此類活動的機會。因此,活動場地的面積應該充分考慮老年人群的日益龐大和他們進行群體活動的需要,在進行例如居住區(qū)整體規(guī)劃時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面積,還要盡可能為老年人的活動場地留出足夠的面積。

2.3 場地安全性

活動場地的安全性也是影響老年人閑暇活動時間和質量的因素之一。多高差的場地使反應遲鈍、視力模糊的老年人增加了摔跤的可能,過于光滑的場地鋪裝也會使老人不得不時刻堤防摔倒的危險,特別是在雨雪天氣后使他們根本不敢踏入其中。

因此,為老年人進行場地設計首先應該盡量減少場地高差的出現。如果地形要求不得不有高差出現時,應該以緩坡過度。其次,場地鋪裝的選擇應以紋理凹凸感較強且無眩光的材料為宜。同時,整個活動場地最好依靠高大的喬木或建筑形成邊界效應,在場地周圍設置休息設施,這樣不但不會影響他人的活動,還可以使老人們背有所靠、安全感十足地觀察周圍環(huán)境。此外,場地內不能有機動車、自行車的穿越,以免對老年人的活動造成威脅和干擾。

2.4 合理設置各類活動設施

2.4.1 健身設施

健身設施設置是否合理關系到老年人健身運動能否順利展開。關系到老年人身體衰老的速度,健身設施的數量、位置、適合老年人的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健身性活動的質量。

戶外活動場地設計應考慮老年人對健身設施,特別是健身器材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實際情況,提供數量充足的各類健身設施,增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健身設施的位置應該選在活動場地內或集中綠地旁邊,還要能見到充足的陽光,以此滿足老年人健身過程中交往機會的增加和健身環(huán)境的舒適性要求。

除滿足數量和位置的要求外,健身設施的多樣性、是否適合老年人使用等問題也是老人們?yōu)橹P心的。健身設施的多樣性可以促進健身活動的多樣性,這可以給老人留有選擇的余地。

另外,雖然無障礙的環(huán)境設計可以補償老年人已經喪失的身體機能,但還應保留適度的激勵空間,以維護和鍛煉老人尚存的獨立生活能力,消除他們的憂慮以及面對挑戰(zhàn)時的膽怯。所以,應該設置一些具有適度挑戰(zhàn)性的健身設施,如曲率較大、長度較長而坡度較緩的園路等。

2.4.2 休息設施

老年人在茶余飯后或健身結束后,需要一定數量的休息設施來恢復體力,聊天觀景。目前的休息設施,特別是座椅存在著數量短缺、舒適度差的問題。數量短缺使許多老人不得不自帶座椅出門,阻礙了他們活動的積極性:舒適度差的無靠背座椅無法滿足老年人靜坐時間較長、腰背容易酸痛的生理需要。此外,石質和鋼質座椅由于傳熱速度快,夏天過熱、冬天過涼,都不適合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差的老年人休息。因此,座椅最好選擇導熱率低的木質材料。

2.4.3 庇護設施

老年人由于行動能力、記憶力的下降,在遇到突然的惡劣天氣時往往不能及時返回室內,特別是活動場地距離居室較遠的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活動場地、集中綠地以及主要道路兩側應該有能為老年人遮風擋雨的庇護設施。但調查發(fā)現,目前多數區(qū)域,特別是居住區(qū)仍舊缺乏此類設施,特別需要廊、亭、榭等園林建筑解決這一問題。

2.4.4 其他設施

除了滿足健身和休憩的需要外,老年人也渴望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簡單勞動來消除孤獨感。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樓前和集中綠地設置一些如花房、菜園之類的輔助設施,讓老人能夠直接參與種植和護理,這在使他們享受到勞動創(chuàng)造樂趣的同時,本身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娛樂和交往的機會[2]。

3 結語

由于我國剛剛步入老齡化社會,對老齡化問題的研究工作正處在初期階段。老年人戶外環(huán)境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僅結合老年人生理和活動特征對老年人戶外活動場地設計提出了一些設計原則和建議,希望以此研究成果對我國老年人戶外環(huán)境的設計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林曉紅.世界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與計劃生育,2005,5:48

篇3

李大爺今年76歲,平素身體非常健康,他每天早晨都堅持打太極拳。最近他經常感到頭暈。為了緩解頭暈的癥狀,他便開始刻意地活動頭頸部?;顒恿藥滋熘?李大爺頭暈的癥狀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更加嚴重,甚至還出現了眼前發(fā)黑的癥狀。然而,李大爺對此并未在意,而是繼續(xù)按照自己認定的辦法更加猛烈地活動頸部,結果一周之后李大爺發(fā)生了偏癱,被家人送往醫(yī)院治療。

經做CT檢查結果顯示,李大爺的頸椎動脈硬化非常嚴重,影響到了大腦供血,所以李大爺才會感到頭暈。而李大爺刻意地活動頸部又使大腦缺血的癥狀更加嚴重,甚至影響到了眼部的血液供應,所以出現了眼前發(fā)黑這種暫時性的視力障礙。如果李大爺此時能夠意識到這些癥狀的出現和加重正是由于自己刻意活動頭頸部造成的,并且及時去醫(yī)院診治,上述癥狀就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并且完全可以避免偏癱的發(fā)生。然而李大爺繼續(xù)猛烈地活動頸部,最終導致其頸動脈內壁的硬化斑塊大量脫落,這些脫落的硬化斑塊便隨血液上行進入大腦,阻塞了大腦的血管,使運動中樞因得不到血液的供應而受損,因此造成了李大爺的偏癱。

老年人往往在患有重度的動脈硬化、大腦供血受到嚴重影響的同時,還常常伴有頸椎骨質增生、高血壓等同樣會加重腦供血不足癥狀的疾病。以頸椎骨質增生為例,老年人若猛然扭動頸部,其頸椎動脈就會受到增生組織的壓迫,導致其動脈管腔變窄、變細,使腦部供血受到影響。此外,頸部在驟然扭轉時,交感神經也會突然受到增生組織的刺激,使腦部血管發(fā)生痙攣性收縮,令腦部供血量驟減,引發(fā)大腦瞬間缺氧,使人出現頭暈、耳鳴、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驟然昏倒。因此,如果老年人經常用力地活動頭頸部,就會使腦供血不足的癥狀更加嚴重,長期做這種危險動作還可能引發(fā)缺血性腦中風。

因此,老年人在活動頭頸部時,應牢記“時間要短、速度要緩、強度要弱”這三項原則。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頸椎骨質增生等影響腦部供血的疾病,應避免做頭頸部運動,并且在活動頭頸時也應盡量將動作的速度放到最緩。雖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活動頭頸部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老年人做這樣的動作卻很有可能發(fā)生意外,甚至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霰緳谀烤庉?舒飛揚

篇4

我國北方居住區(qū)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季風氣候特征,主要表現為冬冷夏熱,常年干燥少雨,多數城市位于年200mm等降雨量線附近,雨季集中在7-8月份,其余各月降雨稀少,空氣濕度較小。另外,受地域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在春秋兩季還不同程度的存在沙塵暴天氣,空氣污染程度嚴重,室外空氣顆粒物較多,空氣可視度較低。再有,受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思潮的影響,鄉(xiāng)土化地表植被被替換成常綠闊葉喬灌木,植被生存狀況一般,局部小氣候發(fā)生改變等現象也不同程度的影響老年人室外活動的適宜性。

2老年人室外活動特征

研究分析老年人行為習慣特點是進行活動空間設計的依據和基礎。通過對住區(qū)內老年人的抽樣調查和分析,老年人的活動行為模式一般可分為健身、交往、休閑和娛樂四種類型:

⑴健身。包括器械健身和集體活動以及散步。老年人是住區(qū)內健身設施的主要使用者,同時健身操、太極、舞劍等集體健身活動一直也深受老年人熱愛。這些健身活動是老年人個人價值的重要體現,活動受室外氣候特征的影響較大,空間與氣候的因素對這些活動起較大的促進作用。

⑵游憩與交往。這里所謂的游憩與交往是指,老年人在茶余飯后,一個人或三五人一起曬曬太陽,聊聊天,這也是老年人室外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種活動對場地的選擇要求頗高,對室外天氣質量要求也比較高。

⑶娛樂。老年人的娛樂活動多為打撲克、下象棋等活動,這種活動多發(fā)生在熟人之間,這也是健身和與交往活動的一種,不同的是這種活動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帶動型,只要環(huán)境條件允許,無論是公園廣場還是小區(qū)院落都可以進行。調研發(fā)現:老年人進行室外活動的時間段集中在,上午8點之前(晨練時間)、飯后到10點以及下午2點以后(冬季會提前午飯后)到晚飯時間。從以上時間段可以看出老年人室外活動時間大都在白天進行,白天是光照、風、溫度波動比較明顯的時間段。良好的微氣候是老人選擇其活動場所的重要因素。

3北方住區(qū)中,老年人室外活動空間設計存在的問題

通過大量的調研走訪,小區(qū)內都不同程度的考慮了適宜老年人活動的外部空間,但是在夏季、冬季在這些活動空間難以使用,利用率不高,主要表現為對老年人活動需求和氣候環(huán)境的考慮不足。

⑴空間復合,針對性不足。在走訪的大部分小區(qū)里,兒童、老年人以及其他使用群體活動空間常?;祀s在一起,造成了老年人在空間設施的使用上存在諸多不便,人性化和無障礙設計不足。

⑵室外空間場所不符合老年人使用習慣。老年人傾向于在室外進行活動與交往,能夠遮陽避暑的空間將是老年人的首選。但是有些小區(qū)的活動空間遮陽設施不足,夏季活動場地暴露在太陽之下,使人難以參與其中,冬季不能很好的遮擋雨雪,濕滑的空間無法使用。小區(qū)中許多活動場所或公共設施都在建筑或大樹的陰影之下,日照,通風環(huán)境不佳,會帶來眾多微生物的滋生,不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些活動空間則過于空曠,不能形成具有圍合感的積極空間,不利于交往活動,使用率低下。

⑶老年人活動設施布局考慮不足。夏季,健身器材、座椅都暴露在太陽之下,碰觸時灼燒感使人難以參與其中;冬季,陽光照射不到,設施冰涼,形同虛設,不利于設施的使用。

⑷重要交通空間或活動場地材質存在安全隱患。為了美觀的需要,地面鋪設大理石、瓷磚等光滑材質,加之地面結冰積水等,存在安全隱患,設計對老年人室外活動空間中的安全考慮不足。

4北方老年人室外活動空間設計策略

小區(qū)內老年人活動空間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氣候適宜性的設計可促進老年人活動與交往,形成積極空間。通過分析研究老年人活動空間的位置、空間的圍合、活動設施的細部設計來解決季節(jié)轉換中,活動空間的夏季遮陽避暑,冬季防風、防滑等問題。

⑴綜合布局,局部放大老年人室外活動空間,可結合其它室外空間設置,保持其連貫性,增加不同年齡段使用者之間的交往和聯系,同時在局部設置獨立的區(qū)域,集中布置富有老年人使用特征的活動設施。這樣既可以減少兒童或青年霸占設施的現象,又可兼顧不同使用者對閑暇設施的使用,增加空間的使用效率。

⑵合理布局活動設施動靜分區(qū)。老年人活動空間設計應避免舞蹈、健身操、戲曲等文藝娛樂活動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同時區(qū)分下棋、聊天以及太極等相對安靜的活動與劇烈熱鬧活動之間的重疊,減少彼此的干擾。劃定動靜有序的功能分區(qū)是十分重要的設計思路。冷熱相宜。針對季節(jié)性的空間使用特點,健身設施、廣場、座椅等宜布局在落葉闊葉林植被下,對建筑日照條件進行分析和評價,尋求夏季遮陽條件較好,通風順暢,冬季陽光充足,避風效果較好的位置部署老年設施。使用便捷。規(guī)劃需要研究老年人遛鳥、購物等空間使用路徑,結合老人的行動距離和活動能力安排活動空間。把諸如廣場、健身等設施設置在其體力可達的距離范圍之內,同時兼顧其他行為活動所衍生的活動特點,如依據老人購物路徑設置間距合理的休息座椅等。場地多樣。老人的活動空間可以是室外的,也可以依托于建筑物形成一定的活動空間,考慮適當的陽光和陰影,最好運用建筑界面,人造物或植物來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陽光和陰影的空間,避免出現夏季炎熱或冬季陰冷的空間。多樣的空間類型可保障天氣降雨和風對老年人活動的限制,增加空間形態(tài)的變化,豐富空間活動的多樣性。

⑶精細化的植被設計老年人活動空間的植被需要考慮季節(jié)性,宜選擇落葉闊葉喬木和常綠灌木的搭配,保障冬季的日照和夏季的遮陽需求。同時,還需要兼顧老人呼吸道疾病、過敏以及哮喘等常見并發(fā)癥對植被的要求,減少花粉刺激和氣味過敏的可能。再次,宜選用具有一定文化意義和典故的植物,豐富文化內涵,合理搭配不同季節(jié)植物的顏色和花果時間,做到四季常綠,三季有花、兩季有果,色彩紛呈。行道樹應盡量選擇枝冠水平伸展的喬木,這樣才能起到春季遮擋風沙,夏季遮陽降溫,冬季又能沐浴陽光的效用,使老年人享受一個健康、綠色的交往活動空間。

篇5

[關鍵詞]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設施;規(guī)劃設計

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的硬件設施一般主要有道路設施、照明設施、休息設施等方面。

1休息設施

休息設施即可以讓老年人休息的設施,比如座凳、桌子等。休息設施的布置需要精心規(guī)劃,其平面形式不宜過于關注構圖的美觀,而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并未給予重視。

休息座椅和桌子等的布局和設計是休息空間設計的基礎,其要點包括:

首先,擺放位置的合理。擺放位置應滿足就座者不受人流穿梭的影響,并且冬天有防風的屏障,夏天有必要的陰涼。其次,休息座椅、坐凳的擺放不宜過于分散。例如相對集中安置可滿足老年人交流需求;并排形式放置,能使交流雙方處在親近距離范圍內,視線保持相同方向,增加親切感和相互依賴感;對面形式放置,能使交談雙方處于個人距離內,適合進行一般談,也可進行下棋、打撲克等活動;那么桌角的形式,能夠使交談雙方處于親密距離內,但又不在對方視線范圍,能夠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進行交流。再次,由于靜坐休息的老年人喜歡以視覺聽覺來感受他人和欣賞景色。那么休息空間盡量設置在具有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和陽光充足的地方。休息空間應具有分隔意義的植物或建筑物等,以形成邊界效應。同時,休息空間應符合具體環(huán)境需求,比如在轉角的地方可以提供溫馨、安全的小環(huán)境。最后,休息座椅、坐凳等設計還要考慮人體工程學及對老年人的切身關懷。座椅、坐凳的材料可以使用混凝土、木材、PVC材料等。然而按照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應盡量使用以木材為主的材料。由于木材冬天暖和夏天涼,老年人坐著會比較舒服。座椅、坐凳的造型還需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理論,且需要關注老年人的身體狀態(tài)的變化,用心地去設計一些符合老年人的人體尺寸的座椅?;A座椅的高度應該在300毫米~450毫米,如果過低,使用起來不方便,過高會使老年人坐下來感覺不舒服。關于座椅的寬度,則應該保證在400毫米~600毫米。對老年人來說,座椅的舒適性與實用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基本座椅以外,還應為老年人設計不同形式的輔助座椅,如矮墻等。

2道路設施

散步與慢跑一向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方式,道路設計應以老年人生理活動尺度為依據,并注意以下幾點:

首次,步行道盡量避免漫長筆直的路線,路線蜿蜒并富于變化,可增加老年人步行的趣味性,彎曲的道路也可減少風力干擾。步行道的寬度要在1.5米以上,保證步行者可并排通行。

其次,步行道設計應避免過大的高差變化。如果有較大的高差變化,應設計臺階與無障礙坡道。臺階設計時,踏步數不應少于2級,臺階踏面寬度應大于320毫米,臺階高差不大于130毫米,并在臺階邊緣設有彩色指示條。臺階和坡道都應設有扶手,扶手距離地面高度850毫米~900毫米為宜,同時扶手直徑應在50毫米~100毫米,以便于老年人的抓握。

最后,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條件,步行道鋪設要堅實平整,表面應選用彈性好、防滑和不易損壞的材料,避免有接縫或其他凸起物。老年人因視力和記憶力減退,方向判斷能力較差,易迷失方向,因此在道路轉彎和終點處應設置一些標志物,標志物的色彩應鮮明,導向性強。

當然,在不同的地面應選擇不同的材料。比如,一般都會使用混凝土嵌磚或者柏油來鋪設步行道與休閑區(qū)的地面。用來鍛煉身體的戶外活動場地應該是硬質地面,所以宜選用地磚來鋪設。而且宜選擇色彩柔和溫暖的地磚,使人感覺活動空間溫暖、舒適。

在活動場地中還應適當設置一些草坪。草坪是軟質鋪地和優(yōu)美景觀的結合體。雖然草坪的維護費用較高,可是草地可以給老人一種親切自然的感覺。另外,草坪還可以吸收灰塵、使地面溫度降低、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的提高。但在鋪設草坪時要注意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

3照明設施

照明設施不但可以為夜間活動提供方便,還是戶外活動場所中比較重要的裝飾品。因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步減退,視覺功能也不斷下降。所以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中對照明設施的要求就會比較高。

照明設施通常有路燈、棚燈、地燈及具裝飾作用的照明燈具等。在照明設施的設計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燈具的體量應該大小合適,高度合適,比如應選擇小巧漂亮的園燈和門燈。其次,在選擇照明設施的燈光色彩時候應注意燈光的柔和性,盡可能地使老年人感覺到親切的氛圍。最后,照明設施是提高識別性的一個較重要的因素。要注意不同區(qū)域對于燈具的造型設計的具體區(qū)別,盡量在一致的格調中使用各有千秋的照明設施,這樣可以更好地使景物得到襯托,可以更好地裝點環(huán)境和渲染氣氛。

參考文獻:

[1][美]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之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M].俞孔堅,孫鵬,王志芳,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2]胡仁祿,馬光.老年居住環(huán)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

[3][日]荒木兵一郎,藤本尚久,田中直人.國外建筑設計詳圖圖集3無障礙建筑[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4][日]三村翰弘,川西利昌,宇衫和夫.建筑外部環(huán)境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6.

[5]林勇強,史逸.城市老年人室外休閑行為初探――以老年人室外活動場地設計為例[J].規(guī)劃師,2002(7).

[6]張運吉,樸永吉.老年人對公園利用的研究方向[J].農業(yè)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7(6).

[7]文靜,彭華茂,王大華.社區(qū)老年人的日?;顒悠醚芯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13).

[8]王江萍,李弦,江克松.城市社區(qū)老年人室外活動場地研究――以武漢市5個居住區(qū)為例[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4(2).

篇6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城市老年人群體對文化活動的需求日漸提高,這給主要擔負老年人文化活動組織工作的文化館來說,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1 文化館在城市老年人文化活動中的基本功能

隨著我國逐步步入老齡化國家之列,老年人文化活動的問題就成為了我國很多城市所必須面對的難題。文化館作為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益性文化活動的主要單位,在我國老年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文化館幾乎遍布我國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其觸角延伸至了我國的廣大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按照我國現行文化服務體系,其基本網絡構架為省一級的群眾藝術館――地市一級的群眾藝術館――縣市一級的文化館――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文化站――社區(qū)(村)一級的文化室。五級文化服務網絡,使文化館基本上可以覆蓋我國絕大多數的老年人群體,這對文化館組織更為有效的老年人活動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條件和基礎。

1.2 文化館直接面向全部老年人群體,為每名老年人都提供各種文化活動,這體現出了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每名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文化活動參與權。通過組織文化活動、展演或培訓等活動,文化館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廣泛的文化活動項目。老年人因自身的喜好參加相應的活動,而活動的豐富又使得最大范圍的老年人參與其中,無形中使得文化館針對老年人組織的各項活動的覆蓋面更為寬廣。此外,文化館還能夠起到對老年人的教育功能,并可以組織符合我國主流價值觀的文化活動。

2 文化館組織老年人文化活動的實現方式

在老年人文化活動的組織中,文化館應重視強化其公共服務性質和公益服務性質,使廣大的老年人群體都能夠通過文化館享受到豐富的精神文化享受。

2.1 強化公共服務性質

在文化館開展老年人文化活動時,應首先重視公共服務的作用。當前,我國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工作,而政府服務功能針對的一個重要群體就是老年人。文化館的發(fā)展,需要政府持續(xù)不斷的投入充足的資金,需要對自身的人事制度、運營機制、考核監(jiān)督機制等進行必要的改革。更為重要的是,文化館必須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需求進行認真仔細的研究,對老年人文化活動的載體、內容和方式的變化特點進行必要的分析,這樣,才能組織適合老年人需求特點的各項活動,才能起到真正吸引老年人參加的目的,才能發(fā)揮好老年人公共文化活動的中心地位。

2.2 強化公益服務性質

文化館在組織老年人文化活動時,應重視其公益服務性質。但應清楚的認識到,公益性并不等同于無償性。由于老年人對于文化生活的消費形式、消費能力、消費觀念等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于更加優(yōu)質的文化活動的需求,同過去相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文化館通過適當的有償服務形式,比如舉辦一些一對一小課,或通過一些高級培訓班合作方式,還能夠實現自身的健康發(fā)展,從而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更為豐富的無償服務。

另外,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對于文化館的資金支持同滿足廣大老年人文化活動的需求,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政府重視度非常重要,財政補助額度也應該相應增加。只有這樣,文化館的公益服務性質才能夠得到充足的保障。

3 文化館組織老年人文化活動時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3.1 應以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為根本原則

文化館的針對老年人開展的一切文化活動,應符合社會主義主旋律的要求。必須堅持用先進文化占領群眾的思想陣地,切實提高老年人文化活動的服務質量和品位,提高老年人的精神境界。倡導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自覺抵制腐朽的文化風氣的侵蝕。逐步淘汰一些不適宜宣傳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活動形式,使老年人的文化活動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范疇。比如,廈門市文化館增加了中老年排練廳、舉辦了廣場百姓健康舞活動,不僅使老年人從中獲得了樂趣,身心得到了鍛煉,同時還可以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滿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3.2 應重視文化活動的多樣性原則

文化館在組織老年人文化活動時,應重視活動的多樣性。比如,可開展一些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廣場百姓舞、秧歌、合唱、朗誦、書畫展、體育活動等適合于老年人參加的各項文化活動。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當地老年人的文化生活,陶冶其情操,同時,對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當地的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應堅持文化活動的覆蓋性

篇7

關鍵詞 全運會 沈陽 老年人 體育活動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Research on Effects upon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Elderly by

Successful Bid for the National Games in Shenyang City

QIAN Kun

(Sports Science Institute, Sneh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With the successful bid for 12th National Games by Liaoning province, there is a sports craze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main contractor site, Shenyang is also affected. This thesis studies on the effects upon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elderly by National Games in Shenyang. We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elderly in Shenyang.

Key wordsNational Games; Shenyang; the elderly Sports; physical activity

0 引言

全運會在沈陽的申辦,不僅大推動了沈陽市經濟的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的現代進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這一契機弘揚體育精神,促進青少年、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開展。本文主要對沈陽市老年人體育活動進行調查分析,分析了全運會的申辦對老年人體育活動的影響,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發(fā)展老年人體育活動的對策。

1 研究對象

對了研究申辦全運會后,對沈陽市老年人體育活動的影響,以沈陽市北陵公園、八一公園、南湖公園、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鍛煉場所中200人為活動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97.5%,有效問卷190份,有效回收率97.42%。

2 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了大量關于社會學、心理學與老年人健康方面的書籍,同時查閱期刊網上關于老年人體育活動的相關論文,以便為本文提供文獻資料。

2.2 專家訪談法

對社會學、體育學、健康醫(yī)學方面的專家進行走訪,以問卷的設計調查聽取專家學者的保密意見。

2.3 數理統計法

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全部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老年人體育活動場所調查分析

通過表1調查可以發(fā)現,在沈陽申辦全運會前老年人主要體育活動場所集中在公園、小區(qū)與一些收費場所,其中公園、小區(qū)的比例較大,分別為30.2%、40.6%。究其原因是社會為老年人提供健身的場所較少,老年人只能在小區(qū)或者到家附近的公園進行鍛煉,如果家離公園較遠,或者小區(qū)較小沒有健身器材的話,老年人要想從事體育活動只能到收費場所,而現在收費場所收費較高,達不到普及的效果,許多人只能放棄鍛煉。

表1老年人體育活動場所調查表

通過對比發(fā)現,沈陽申辦全運會后,老年人體育活動場所發(fā)生了變化,在小區(qū)鍛煉的人數比例下降最為明顯,從40.6%下降到18.4%,到收費場所鍛煉的人數也由原來的12%下降到6%,到公園鍛煉的人數上升了5.2%,到學校鍛煉的人數上升了16個百分點。產生這一變化原因是由于沈陽申辦了全運會,市政加大了對老年人體育場地設施的投入,在公園內免費投放了體育建設器材吸引老年人到公園進行鍛煉,同時,在社區(qū)開辦了老年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了體育活動場所,而一些學校對社會免費開放也促進了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開展,這些結果直接就造成了去消費場所健身人數的下降,由此可見,老年人還是喜歡體育活動的,只是社會為其提供的體育資源不足,進而影響了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開展。

3.2 影響老年人體育活動的因素分析

調查發(fā)現,大部分老年都喜歡參加體育鍛煉,但仍然有很多因素影響著老年人鍛煉的積極性。影響沈陽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體育場地缺乏、缺少專人指導、體質狀況、天氣原因、經費不足等主要原因(見表2)。

表2影響老年人體育鍛煉的因素

不難看出,老年人運動的主要障礙還是體育場地設施不足與健身指導不利這兩個原因,這可能與沈陽市內公園較少,居民區(qū)缺乏鍛煉設施有關。由于這些年來沈陽經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公園健身場所被用來商業(yè)開發(fā),只有一些高檔小區(qū)有自己的健身中心,健身場地也相對充足,而大多數舊小區(qū)沒有這些便利條件,而老年人又多數居住在舊的小區(qū),這一供需矛盾也一直困擾著老年人體育的開展。另外,有大約10.1%的老年人選擇了體質狀況作為影響自身鍛煉的影響因素,可見,老年人有必要進行鍛煉來促進自身的健康。政府必須對老年人體育健身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強宣傳力度,加大對體育健身場所的投入,為老年人體育活動提供充足的體育資源,從而推動老年人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4 結論與建議

(1)沈陽市申辦全運會后,老年人活動中心數量增加了,體育健身設施豐富了,但是健身場館仍然沒有滿足老年人健身的需要。政府應該進一步加大體育場館的建設,力爭在每一個小區(qū)為老年人提供一塊健身的場所。

(2)政府對老年人體育健身知識的宣傳加強了,為老年人提供了專業(yè)健身指導,科學地促進了老年人體育的發(fā)展。繼續(xù)加大對體育健身知識的宣傳,以社區(qū)為單位開展健身講座,傳授正確的健身方法,豐富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知識。

(3)專業(yè)社會體育健身指導員的數量沒有滿足老年人的需要,缺乏專業(yè)的指導成為障礙老年人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加大社會健身指導員的培養(yǎng),加強社區(qū)老年人健身的專業(yè)指導,科學健身。

參考文獻

[1]汪文奇.我國老年人的體育需求及其社會支持系統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

[2]高昌英.上海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調查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5).

篇8

文/

目前,晨練受到了眾多老年人的喜愛,有些老年人晨練后回到家,有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疲勞感,想打瞌睡,于是就繼續(xù)睡上一覺,并認為晨練后再上床“補覺”是勞逸結合。殊不知,這樣做既會影響晨練效果,而且對健康也十分不利。

每當晨練的時候,我們的肌肉骨骼活動會加速,并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增強,促使四肢靈活、思維活躍。如果晨練后可以休息片刻吃早點、看看報紙、聽聽輕音樂、喝杯香茶、聽一段廣播等,都會使自己心情安定、精神愉悅。但是,如果晨練后立即上床休息,則不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復,而且肌肉由于晨練而產生的代謝產物,如乳酸等不易消除,這反而會使人感到精神恍惚,四肢松弛無力。

專家建議:老年人在晨練后,最好不要“補覺”。如果想要克服晨練后的疲勞感,則應該把握好運動量,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能勉強,運動項目不應該繁多,最好選擇一些動作輕、慢、范圍小的項目,如打太極、晨跑等,慢跑一般以每分鐘心跳130次左右的中等速度跑20-30分鐘為佳。這樣的運動量既可有效地增強體質,又不會使上午感到疲勞。再者,應該合理地安排時間,早起早睡,晨練難免要耽誤一些睡眠時間,避免晨練后就立即吃飯,因為飯后血液要滿足消化和跑步后體力恢復的需要,導致腦部的血流量減少,進而引起疲勞。如果晨練后稍事休息再吃飯,則可以減輕疲勞。最后,要養(yǎng)成習慣,人體各系統器官的活動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主要表現為某種生物規(guī)律現象,如果堅持晨練,形成新的生物節(jié)律,就能夠“習以為?!?,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現疲乏現象。

小動作背后的大隱患——邊吃邊喝

文/鄧瓊芳

生活中,人們在吃一些比較干的食物的時候總是喜歡邊吃邊喝水,或是邊吃邊喝湯。更有些人對湯泡飯情有獨鐘,認為菜湯是菜的精華,而且更有滋味,泡飯吃既省時,又能吃得香,還不會糟蹋食物。但其實,這是一種很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邊吃邊喝”雖然看似是個小問題,但卻是導致消化不良的元兇,對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小動作大隱患

眾所周知,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的消化系統會條件反射地分泌各種各樣的消化液。如牙齒在咀嚼食物時,口腔分泌的唾液、胃蛋白酶的消化液、胃分泌的胃酸等,這些液體與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對人體胃腸道消化并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很有幫助。但是,如果一邊吃飯一邊喝水或者吃菜湯泡飯,不僅會減少唾液的分泌,同時還會沖淡、稀釋唾液和胃液,并導致蛋白酶的活力減弱,影響消化吸收,長此以往便會形成消化不良。

另外,由于我們的胃液中含有許多胃酸,胃酸具有天然的殺菌效果。邊吃邊喝同樣也會沖淡胃酸,致使細菌大量繁殖,最終使人體患腸胃炎的幾率大大增加。

解決方略

篇9

只有弄清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與以人為本的關系,認清以人為本理念與推動醫(yī)院協調發(fā)展的關系,才能更深入的認清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的意義,才能實現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的目標。

以人為本與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的關系。以人為本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對于軍隊醫(yī)院,以人為本的"人",是指醫(yī)院廣大的基層醫(yī)護人員,是為醫(yī)院建設服務的各行各業(yè)工作人員。所謂"本",是指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以基層科室醫(yī)護人員發(fā)展的利益為本。而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是醫(yī)院科學發(fā)展的基礎,不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醫(yī)院發(fā)展就沒有真正出路。因此,以人為本是核心,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是基礎,以人為本決定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的質量。

要在認識上樹立"三種觀念"。

(1)樹立"姓軍為兵、行醫(yī)為民"的人本思想,才能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實踐活動中,體現我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服務宗旨。思想決定行動,信念引領方向。每個同志要始終做到權為兵所用,情為兵所系,利為兵所謀。尤其是機關領導干部要時刻牽掛基層科室醫(yī)護人員學習面臨的實際困難;解開思想上不好學、學不好的認識問題;解決業(yè)務上學的上,學不透的問題;解決工作實踐上學的通、用不上的問題;解決學習成果上中看不中用的問題。要主動在送政策、送措施上下功夫,切實發(fā)揮好黨委機關的服務指導作用。對基層科室反映學習中存在的說不好、不好說的共性問題,要主動深入科室了解詳情,科學分析拿出對策,處處為基層科室解學習難題,時時為基層科室鼓學習干勁。

(2)樹立"以兵為本、以民為根"的主體觀念,才能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實踐活動中,激發(fā)全院官兵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內在動力。我們不少科室領導在開展群眾性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存在學習管理上善于當學生,不會當校長;學習方法上愿意當家長,不愿當老師;學習目標上愿意學現用的,不愿意學后用的;要堅持尊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與尊重人民群眾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實現發(fā)展目標與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一致性。要從科室建設的長遠利益出發(fā),從維護醫(yī)護人員的切身利益,善于組織大家向書本要知識,在臨床實踐中強素質。要善于從群眾性的學習實踐中摸索群眾性的學習方法,緊緊地同群眾一起攻克醫(yī)學難關,勇攀醫(yī)學高峰。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尤其在非現役和應聘醫(yī)護人員逐漸增多的情況下,科室領導更不能只重資歷,不看潛力;只重學歷,不看能力;只看弱點,不看優(yōu)點,從而最大程度的發(fā)揮科室人員的學習主動性,形成"人人想學習、人人愛學習、人人會學習、人人真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習競賽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要讓學習型專家成為科室建設的骨干,讓學習型科室成為醫(yī)院發(fā)展的主力。要做到醫(yī)院發(fā)展靠他們,發(fā)展成果惠及他們。要堅持用公平公正的原則,從收入分配、利益調整、權利保障、依法行醫(yī)等方面營造公平合理、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盡快實現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分配公平,從而進一步調動群眾學習活動的熱情。

(3)樹立全面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的育人意識,才能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實踐活動中,推動醫(yī)院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樹立全面發(fā)展、科學發(fā)展的育人思想,就是要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醫(yī)院活動中,緊密聯系醫(yī)院、人員、臨床的實際,圍繞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目標,在臨床專業(yè)交換、科室崗位輪換、機關科室流動、急難任務鍛煉中提高醫(y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圍繞精神需求和價值取向,積極開展符合醫(yī)護人員精神需求的高品位文化活動,大力開展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為主題的愛院敬業(yè)系列教育活動,使全體醫(yī)護人員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

要在實踐中力求"四個目標"

著眼有效履行我軍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以全面提升對事斗爭衛(wèi)勤保障能力為目標。"三個提供、一個發(fā)揮"的歷史使命,是胡主席運用科學發(fā)展觀對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思考得出的科學結論。這一歷史使命,進一步拓展了我軍的職能任務,也為我們提升反軍事斗爭衛(wèi)勤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就需要我們著眼軍隊醫(yī)院發(fā)展的戰(zhàn)略全局,善于統籌醫(yī)院、科室、人員之間的各種關系,使科室建設盡快步入醫(yī)院總體建設的科學發(fā)展軌道。

著眼后勤部隊醫(yī)院人才培養(yǎng)周期長、保留使用難的現實,以實現學習型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為目標。要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教,走下去探,摸索出適合醫(yī)院人才發(fā)展的科學機制。通過學習,以寬闊的胸襟,能容下有個性的拔尖人才;以滿腔的熱情,能請進別人請不動的人才;以優(yōu)厚的待遇,能留下別人拉不走的人才;以超人的膽識,敢用別人不敢用的人才。同時,要進一步發(fā)揮崗位輪換機制的作用,在培養(yǎng)"大內通"、"大外通"一專多能的人才上下功夫;要注重結合醫(yī)院實際,調整人才培養(yǎng)方向,避免"喜鵲東南飛"的后果;要對非現役文職人員提高政治待遇、物質待遇上下功夫,防止無謂的人員跳槽現象。因此,醫(yī)院黨委要圍繞人才建設抓學習,科室黨支部要圍繞保留人才抓學習,醫(yī)護人員要圍繞成為人才抓學習。從而,實現人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良好局面。

篇10

論文關鍵詞:老年體育;體育健身活動;體育人口;體育消費

l我國老年人口與老年體育人口狀況

人口學家指出:21世紀將會成為全世界對付人口老齡化的世紀。1990年,全世界60歲以上老年人約為4.88億,占總人口的9.2%,1991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數已超過1億,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37億,占總人口的10%左右。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已從1950年不足40歲上升到2000年的71.8歲。人口學家預計,到201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一。預測2000—2040年將是中國人口老年化速度最快的時期,這個階段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十年提高3.99個百分點;從2000年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由1.37億增加到2.29億,占總人口的l5.25%;到2040年,中國人口老年化進入高峰階段,老年人口將達3.74億,占總人口的24.28%i2];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增加到4億,約占人口總數的26%,即4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國現有體育人口4億左右,占總人數的31.4%。

目前我國老年體育人口已突破5000多萬,約占全國1.37億老年人口的36.50%,有29.8%的老人居住在城市。城鎮(zhèn)老年體育人口約1700萬,占城鎮(zhèn)老年人口的44.55%,我國城市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達50.2%Eli。上海市1999年底60歲以上老人238萬,占全市總人口的l8.55%左右;廣東省高校高級知識分子中51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50.39%;浙江省部分城市5O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48.72%;北京城市社區(qū)50歲以上年齡組體育人口為68.17%;山東省部分城市老年體育人口為24.13%;甘肅省部分城市55~60歲的人群中55.5%的人有體育參與行為,自治區(qū)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占25.2%引,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占61.06%,偶爾參加的占28.32%;中國老年婦女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生活起居有規(guī)律的人數占53.5%一引。據觀察:江蘇部分城市公共體育鍛煉場所,早晨、晚上鍛煉的人群中,老年人比例最高。從以上的統計數據看出,我國老年人口的比例和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較大,并且呈現出越是經濟、文化發(fā)達的城市,老年人口與老年體育人口的比例越高的特點。

2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情況分析

2.1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時段和頻度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每次時間較長,一般在2O~60分鐘左右,年均體育鍛煉時間已達300小時,鍛煉lO年以上的有27.08%,有77.74%的老年人能夠堅持體育鍛煉J。據觀察、訪談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以每次3O分鐘以上人最多,每周活動4~5次的人數比例最高。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體育鍛煉每次時間3O分鐘以下占18.3%。30分鐘以上占81.7OJ。有體育健身活動習慣與興趣的城市老年人每次活動大于1小時者約占78.5%¨。早晨、下午、晚上是城市老年人體育健活活動的主要時段選擇,并且以早晨活動人數最多,晚上次之。據資料反映,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時段選擇,早晨占78.35%,下午占8.25%,晚上占13.4%‘,廣東高校5l歲以上高級知識分子選擇早晨體育活動的頻率最高;重慶清晨、傍晚老年人體育活動的人數最多H。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頻度表現為長間隔型,每周活動1~3次;短間隔型每周活動4~5次;無間隔型每日活動。

這三種類型以每周活動3次以上的短間隔型人數最高。據資料反映,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每周3次占78.76%,每周2次占17.70%,每周一次占15.04%。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的頻度較高,體育活動已成為我國城市老年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時段與頻度特點,是由他們的生活方式的特點與年齡特點所決定的。

2.2體育健身活動的動機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動機呈現多樣化特征,強身健體、娛樂身心、康復保健、調節(jié)精神、人際交往,是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動機。我國城市老年人往往因年老而發(fā)生這樣或那樣的生理與心理疾病。體育所具有的強身健體、康復保健、娛樂身心、調節(jié)精神、促進人際交往等功能,日益為現代城市老年人所意識到。據資料反映,我國部分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中,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成為首要動機,娛樂身心、尋找精神寄托占65.2%,消除孤獨、加強人際交往的占50.5%,防病治病占65.9%,實現自身價值占33.7%,消磨時間占7.69%。西安市6l歲以上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中,休閑娛樂占80.14%,強身健體占90.30%,交際占32.86%,追求時尚占8.23%,提高水平占0,從眾占12.6%。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動機中,增強體質占73.68%,疾病康復占14.04%,閑假娛樂占7.02%,人際交往占2.63%,緩解壓力占0.88%。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的活動動機與全國其他省、市城市老年人活動動機相似。從以上的數據分析看出,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目的性較強,動機呈現多樣化且符合老年人身心特點。

2.3體育健身活動的項目、內容與形式

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項目、內容與形式帶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同時受到職業(yè)、興趣、習慣、運動能力、體質、性別、區(qū)域、氣候、經濟條件等因素影響。城市老年人選擇的活動項目與內容主要有散步、跑步類、氣功、太極類、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臺球、門球、保齡球類、自行車類、籃、排、足球類、體操類、舞蹈類、棋類、水冰類,其中散步、跑步類、乒乓球類、羽毛球、氣功、太極類、體操類、舞蹈類成為我國城市老年人最前位的選項內容。

據資料統計:現階段我國老年人體育活動內容中,參加氣功、太極類、保健類、跑步類約有3000多萬人,舞蹈類、球類、棋類、體操類、水冰類也深受歡迎,老年人人均活動項目達3項之多。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選擇:散步、跑步64.24%,球類11.18%,交際舞5.59%,武術氣功15.84%,游泳、滑冰2.80%。重慶市老年人體育鍛煉以門球、氣功、太極拳項目和跳扇舞、打腰鼓、扭秧歌民族特點項目為主。廣東高校老年高級知識分子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臺球、保齡球、自行車、三大球類、跑步、氣功、太極拳、廣播操、舞蹈等為選擇項目。另外,華北盛行氣功、保健,北京市有l(wèi)0萬多老年人練“回春醫(yī)療保健操”,東北多練扭秧歌、老年迪斯科、舞蹈類等,華東地區(qū)盛行太極拳等。江蘇部分城市老人活動內容以散步、跑步、氣功、太極拳、太極劍、乒乓球、扇子舞、老年迪斯科、球類、游泳為主。從我國城市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的項目選擇看出,他們的選項帶有明顯價值取向和目的性,具有保健性、健身性、娛樂性、獨立性、實用性,富有競爭和審美意識的項目內容普遍受到城市老人的青睞。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內容已不再單調,而是豐富多彩,帶有年齡特點,呈現多樣化、季節(jié)性、地域性的特征。單獨活動、與家人一起活動、十幾人或數十人群體活動、社區(qū)活動,這四種活動形式是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形式。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以自發(fā)形式進行為主,帶有年齡特點,注意發(fā)展個性,注意親緣關系,兼顧感情交流和協調人際關系。

2.4體育健身活動的場所

家庭院落、公共活動場所、學校場館、單位體育場館、馬路、空地、公園、收費場館等,是城市老年人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據資料反映,廣東省高校5l歲以上高級知識分子選擇在家庭進行鍛煉人數最多,其次是在本校體育場館Hj。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體育鍛煉34.42%在公共體育場,12.14%在學校場所,33.23%在家庭院落,11.18%在公園,5.75%隨地進行,1.28%在收費場館。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在公共免費場所活動人數較多,在收費場館活動人數較少。城市老年人選擇的體育活動場所體現出環(huán)境條件好,相對固定,就近、方便、少花錢的特點。

2.5體育健身活動的方法與獲得途徑

據資料反映:現階段我國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人均達3項之多。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選擇鍛煉項目,長期一種方法占43.42%,階段固定的占33.22%,不固定占23.36%。鍛煉方法來源,憑興趣占38.46%,靠他人傳授占34.32%,學校學習獲得占8.28%,有償培訓獲得占8.58%,自學體育書籍獲得占5.82%。分析資料得出: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方法選擇不再單一,往往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表現出相對固定的特點。季節(jié)、氣候因素成為絕大部分城市老年人改變活動方法與項目,更換活動場所與環(huán)境的主要因素。城市老年人獲得活動方法的途徑是多樣的,感興趣、靠他人傳授、學校獲得、有償培訓獲得、自學獲得等,是城市老年人獲得體育活動方法的主要途徑。

2.6我國國民體育消費與城市老年人體育消費

中國目前年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偏低,300元/年以上的占8%,200~300元/年占9%,l00~200元/年的占18%,0~l00元/年占37%,無體育消費的28%,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地人均體育消費在l000元/年以上,甘肅省蘭州市的人均體育消費水平不足50元/年,重慶市個人年均體育消費為377元,1998年上海市民家庭戶均體育消費為566.18元,43.7%市民每月體育消費達l00元以上。廣州市民體育消費人均38.7l元/年。北京市有50.4%的人有過體育消費,49.6%人沒有過。山東省l998年調查,每年體育消費l00元以上占近1/2,l00~200元的占近1/3,200元以上占20%。廣東高校高級知識分子體育消費20元以下最多,其次是2l至50元,每月體育消費50元以上者男性為6.62%,女性為3.11%,男性組有60.29%的人,女性有64.9l%的人無體育消費。山西中型城市老年人有29.25%的人有過體育消費,70.75%人沒有過。湖南城鎮(zhèn)50歲以上城市居民人均體育消費每年300元以上13.42%,l00~300元占23.20%,0~100元占35.25%,無消費28.13%引。江蘇部分城市老年人曾有過體育消費的約35%,消費水平以每年不足l00元人數最多。從以上國民與城市老人體育消費統計數據看出,我國目前人均體育消費水平偏低,國民的體育消費意識與經濟、文化、觀念、素質等有著直接關系。

2.7體育健身活動的認知態(tài)度

據資料反映,我國部分城市老年人中有28.26%的人是在患有疾病之后才加人體育活動的行列,意識到體育的健身作用。山西中型城市60歲以上老年人對體育新聞報道的關心,有31.86%是主動的,12.39%被動,46.02%隨意,9.73%不關注;對全民健身的了解程度,有9.73%的人全面了解,38.94%知道,29.20%部分了解,22.12%不知道;對體育法了解程度,有15.45%的人全面了解,32.73%部分了解,l5.82不知道。對健康的理解,有l(wèi)8.26%的人正確,60.00%的人部分對,21.74%的人錯誤引。

江蘇部分城市絕大多數老年人認為,體育活動對身體健康有作用,對《體育法》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了解較少,他們從事活動有主動、自覺性。社會科技、經濟文化與體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隨著我國《體育法》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與實施,我國城市老年人對體育的認知態(tài)度有所改變,花錢買補品、花錢治病的觀念正逐步被花錢買健康的新觀念所替代,但是對體育健身活動的認知程度較差,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8體育健身活動的影響因素

人的生理規(guī)律導致了人老體衰,城市老年人社會與家庭角色的轉變,使身心產生了巨大變化,失落感、孤獨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閑暇、自愿、心理滿足成為現代城市老年人生活方式的主要特點。吃飯睡覺、家務、看電視、讀書看報、教育后代、體育健身活動成為我國城市老人的主要生活組成部分。其中體育健身活動日益成為城市老年人滿足身心需求最佳的方法與途徑,然而常常因為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了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與普及。體質與健康狀況不良、缺乏興趣、方法與鍛煉知識、缺乏組織與技術指導、缺乏健身環(huán)境與活動經費等,是影響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主要因素。

3結論與建議

3.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老年人口、老年體育人口比例不斷提高,目前城市老年體育人口比例達50.2%,而且表現出經濟、文化越發(fā)達的城市,老年體育人口比例越大的特點。超級秘書網

3.2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每次時間較長,早晨、下午、晚上是其健身活動的主要時段,長間隔型、短間隔型、無間隔型是其活動頻度的三種類型;活動動機呈現多樣化特征,具有明顯價值取向和目的性;活動項目與內容豐富多彩,散步、跑步占居首選位置;活動形式突出發(fā)揮個性;活動場所、方法相對固定。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消費水平與我國國民的偏低體育消費水平相適應,同時受到所處省、市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的影響。對活動的認識態(tài)度有所改變,但仍顯不足,一些主、客觀因素影響了我國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與普及。

3.3各級行政主管部門要不斷完善有關體育法規(guī)制度,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有關體育法規(guī),使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得到落實。

3.4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城市老年人健身意識,加強各級主管部門、單位、社區(qū)對城市老年人體育的投資,改建場館設施,落實城市老年人健身措施與物質條件,創(chuàng)造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良好環(huán)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