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高地白梗范文

時間:2023-03-20 22:25: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西高地白梗,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冠狀動脈疾??;心肌梗死;低白蛋白血癥;預后

血清白蛋白(Alb)是體內(nèi)運輸和清除有害物質(zhì)的重要蛋白質(zhì)分子,在臨床上廣泛用于評價肝功能及肝硬化患者的預后。研究表明〔1,2〕,急性心肌梗死合并Alb水平降低的患者住院期間死亡發(fā)生率顯著增高,而Alb水平降低對于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和各種原因的死亡風險有重要的價值。但目前有關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Alb水平降低與近期預后的相互關系及其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討STEMI患者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癥與近期預后的關系,為正確評價病情和及時指導治療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期間資料完整的STEMI患者128例,均符合2004年ACC/AHA診斷標準〔3〕;除外既往有慢性心衰史及慢性肝、腎功能不全者。其中男性 89 例,女性 39 例,年齡 33~86歲。合并高血壓病84例,糖尿病43例。梗死部位分布:廣泛前壁38例,前間壁27例,局限前壁11例,前間壁+高側(cè)壁8例,下壁21例,下壁+右室梗死15例,下壁+后壁8例。其中前壁組包括廣泛前壁、前間壁、局限前壁和高側(cè)壁梗死;下壁組包括下壁、右室和后壁梗死。根據(jù)Alb濃度分為觀察組(Alb<35 g/L)37例,對照組(Alb≥35 g/L)9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和梗死部位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患者均住入心臟病監(jiān)護病房,入院后立即按STEMI治療指南〔3〕治療,常規(guī)行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血壓、系列描記心電圖、查心肌酶譜,第1周內(nèi)復查肝、腎功能和電解質(zhì)2~3次,并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記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D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室壁瘤發(fā)生情況。應用日立7 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溴甲酚綠法定量檢測Alb濃度(白蛋白檢測試劑盒由上??迫A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應用ESAOTE Technos DU6彩色超聲診斷儀,以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2 a區(qū)測定LVDd,采用Simpson法測定LVEF。分析兩組住院期間急性心衰(心功能Killip分級≥Ⅲ級)、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顫、2或3度房室傳導阻滯、快速房顫等)及死亡等心臟事件發(fā)生率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 果

2.1 超聲心動圖檢查結(jié)果比較

觀察組LVDd較對照組明顯增大(P<0.01),LVEF較對照組減低(P<0.01),觀察組室壁瘤發(fā)生率較對照組增高(P<0.05),見表1。表1 兩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結(jié)果比較(略)

2.2 患者住院期間心臟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發(fā)生率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1),嚴重心律失常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2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心臟事件發(fā)生率比較〔n(略)〕

3 討 論

低白蛋白血癥是危重病人預后不良的重要指標〔4〕。但目前低白蛋白血癥在STEMI患者中發(fā)生率尚無確切資料,本研究STEMI患者低白蛋白血癥檢出率為28.9%,低于上述研究,可能與病種及檢測時間窗不同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STEMI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癥患者左室重塑明顯,可能與梗死面積較大、心肌損傷壞死較重有關。研究〔1,5〕表明,Alb濃度降低程度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預后明顯相關,Alb濃度降低越顯著病情越嚴重,心源性休克和死亡發(fā)生率越高。本研究結(jié)果亦顯示STEMI患者急性期Alb水平降低是病情發(fā)展中在生化指標上的表現(xiàn),可預測梗死面積、病情及預后,而不是導致STEMI患者預后不良的內(nèi)在因素。因此,STEMI患者發(fā)病后應及時動態(tài)監(jiān)測Alb濃度,對早期出現(xiàn)Alb水平降低的患者,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時預防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等心臟事件的發(fā)生,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預后。低白蛋白血癥組心律失常發(fā)生率有增高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較小有關,仍需進一步研究。

目前關于STEMI患者低白蛋白血癥與預后不良關系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STEMI合并低白蛋白血癥患者LVDd明顯增大,LVEF明顯降低,室壁瘤發(fā)生率增高,提示STEMI合并低白蛋白血癥患者梗死面積較大。大量心肌壞死物質(zhì)和為應答應激反應而在體內(nèi)產(chǎn)生各種大量的細胞因子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肝臟并損傷肝細胞,影響白蛋白合成,加之嚴重應激反應狀態(tài)下,機體耗能增加,均可導致Alb濃度降低。此外,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lb越低,則高敏C反應蛋白(hsCRP)越高,機體炎癥狀態(tài)越明顯,在炎癥狀態(tài)下,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產(chǎn)生腫瘤壞死因子(TNF)、IL1、IL6等炎癥介質(zhì)作用于肝細胞,抑制白蛋白mRNA的表達,白蛋白基因的轉(zhuǎn)錄受抑制,使白蛋白合成降低,最終導致低白蛋白血癥〔1〕。而慢性低白蛋白血癥并不與心血管病事件相關,只有那些近期Alb水平動態(tài)降低的患者,即使Alb水平仍在正常范圍,也明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險,表明炎癥過程可能與預后不良相關〔6〕。因此,STEMI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癥患者近期預后不良的發(fā)生機制,除梗死面積較大、應激反應較重外,炎癥反應較重可能是解釋其近期預后不良的另一個病理生理機制。炎癥過程既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導致斑塊不穩(wěn)定、冠心病發(fā)病和促發(fā)各種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7〕。因此,STEMI患者早期應用抗炎癥反應藥物如他汀類有助于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STEMI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癥患者的梗死面積較大,住院期間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發(fā)生率增高,近期預后不良。低白蛋白血癥可作為STEMI患者近期預后不良的一個重要預測因子。如果對STEMI患者急性期Alb濃度進行系列動態(tài)監(jiān)測,有助于為STEMI患者提供一個迅速、簡便、價廉的預后預測指標。然而STEMI患者急性期Alb濃度降低的變化規(guī)律尚不清楚,仍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鄧次妮,沈潞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白蛋白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的臨床研究〔J〕.北京醫(yī)學,2006;28(6):3313.

2 Djousse L,Rothman KJ,Cupples LA,et al.Serum albumin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J〕.Circulation,2002;106(23):291924.

3 Antman EM,Anbe DT,Armstrong PW,et al.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to Revise the 1999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J Am Coll Cardiol,2004;44(3):E1211.

4 吳秀明,戴建偉.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病人低白蛋白血癥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5;11(8):7535.

5 Afanas′eva AN,Dem′ianov SV,Repin AN,et al.Change in the binding properties of albumi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J〕. Klin Med(Mosk),2006;84(11):369.

篇2

關鍵詞馬家溝芹菜;引種示范;遼寧遼陽

馬家溝芹菜是青島市著名的特產(chǎn)之一,以葉綠莖黃、空心無筋、鮮嫩酥脆、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享譽國內(nèi)市場[1-4]。遼陽地區(qū)歷來就有栽種芹菜的歷史,當?shù)厍鄄朔N植主要作為蔬菜、花卉等栽培倒茬,冬春季生產(chǎn),主要栽培實心品種玻璃翠。當?shù)仄贩N的經(jīng)濟效益一般為4.5萬元/hm2,馬家溝芹菜的經(jīng)濟效益為15萬元/hm2。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馬家溝芹菜的示范試驗在燈塔市西馬峰“燈塔市中圣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溫室內(nèi)進行,溫室上茬栽種番茄,砂壤土質(zhì),肥力較高。試驗示范面積600 m2。

1.2供試品種

遼寧經(jīng)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從青島平度引進馬家溝芹菜品種大葉黃、小白梗、黃苗,在“燈塔市中圣農(nóng)民專業(yè)合作社”試種,以當?shù)刂髟云贩N玻璃翠為對照。

1.3試驗過程

1.3.1培育壯苗。于2008年1月2日在溫室內(nèi)育苗,育苗床100 m2,用種量為3 kg/hm2,育苗期55 d。先將種子浸種催芽,溫水浸種2~3 h,然后用清水淘洗,并用手搓種5 min,將種皮搓開,再用濕紗布包好,置于20 ℃下催芽。每天早、晚各清洗1次,4 d后40%以上的種子露白即可播種。種子處理后用5倍種子體積的細沙攪拌均勻,撒播在育苗床上,耙土2遍,壓實,澆水漫灌,為了提高地溫可覆膜,待50%種子出苗后去膜??刂圃诿缙跍囟劝滋?0~25 ℃、夜間10 ℃左右。

1.3.2整地施肥。整地時將畦土整細整平,施足基肥,施腐熟農(nóng)家肥(豬糞45 m3/hm2最佳)和三元復合肥(15-15-15)750 kg/hm2作底肥,深翻耙平后,作成寬1.2 m的低畦,并安裝微噴帶,每畦1根。

1.3.3定植。當苗齡50 d,苗高10 cm以上,有5片葉時進行移栽定植。單株定植,株行距10 cm×10 cm,采用平畦溝栽,栽后澆水。定植深度以不埋沒苗心葉為宜。定植過深,心葉衍土,緩苗慢,影響其正常生長;定植過淺,易被水沖出或側(cè)伏,造成缺苗斷條。定植密度以48萬株/hm2左右為宜。

1.3.4田間管理。①緩苗期。定植初期,外界氣溫較低,芹菜生長緩慢,5~6 d后,當植株心葉變綠,表示芹菜已緩苗。緩苗后用微噴帶澆水1次,15 min即可,以后土壤表皮見干即用微噴帶澆水15 min,大約7 d澆1次。當苗高15~20 cm時追施1次尿素150 kg/hm2,均勻施于栽培床上,然后澆水,以利于提苗。此期間棚溫可保持20~25 ℃,超過25 ℃要放風,隨著外界氣溫逐漸升高,要加大放風量,降低棚內(nèi)溫濕度。棚內(nèi)溫度過高,極易使葉片變薄,葉柄細弱,影響產(chǎn)量。②旺盛生長期。當芹菜株高25~30 cm時,進入旺盛生長時期,要水肥齊攻,每4~5 d澆水1次,隔澆1次水追1次肥。肥料以沖施肥和碳酸氫銨為主,應交替使用。每次施碳酸氫銨150 kg/hm2左右、沖施肥(三元牌裝蔬菜專用肥)225 kg/hm2。追肥時要將薄膜揭開加大放風,葉片上露水散去后,再進行作業(yè)。此期間天氣轉(zhuǎn)暖,要注意防治蚜蟲,特別是4月下旬,蚜蟲繁殖快,應及時噴藥防治。芹菜中期生長時間在30 d左右,此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不要脫肥。③生長后期。當植株高度在60 cm以上后,即進入后期管理,此時溫室應加大放風量,晝夜均要放風,以降低室溫,促進干物質(zhì)積累[6]。應2~3 d澆1次水,隔7 d施1次尿素。在采收前10 d應施沖施肥1次,以后不施肥。植株長到70 cm左右時即可陸續(xù)采收,采收前3~4 d再澆水1次,以增加芹菜的含水量。

2試驗示范表現(xiàn)

2.1產(chǎn)量表現(xiàn)

示范地種植的馬家溝芹菜大葉黃、小白梗、黃苗產(chǎn)量分別為72、48、48 t/hm2,對照玻璃翠84 t/hm2,對照品種的產(chǎn)量最高,其次是大黃苗,最差的是小白梗和黃苗。大葉黃的產(chǎn)量與對照品種最接近。

2.2品質(zhì)表現(xiàn)

在馬家溝芹菜的3個品種中,大葉黃的外觀品質(zhì)最佳,和青島本地芹菜相近。大葉黃芹菜中的纖維比青島本地芹菜品種多,口感甜脆,但缺少香味。

2.3生育期

2008年1月2日開始育苗,2月24日定植。育苗期:對照品種玻璃翠株高15 cm左右,馬家溝品種株高10 cm左右。4月15日,對照品種玻璃翠株高60 cm并開始采收上市,大葉黃、小白梗、黃苗4月20日以后采收上市。馬家溝芹菜長勢慢于對照品種。大葉黃株高60 cm左右時,株型開張不緊湊,群體較整齊。小白梗、黃苗株高55 cm左右,有倒伏現(xiàn)象。對照品種玻璃翠直立性好,群體整齊。

2.4抗性表現(xiàn)

2.4.1抗倒伏性。在試種過程中,當芹菜定植后株高40 cm時,馬家溝芹菜的外層葉均有不同程度的倒伏,莖桿較軟,對照品種玻璃翠沒有倒伏現(xiàn)象。

2.4.2抗病性。在栽培過程中,由于預防得當,未有病害發(fā)生。在定植初期,有少量的潛葉蠅發(fā)生,未對產(chǎn)量造成影響。馬家溝芹菜的抗病性與對照無差別。

2.5病蟲害綜合防治

芹菜主要病害為葉斑病,發(fā)病后基本無法治愈,植株高度在20 cm以上時易感病。芹菜定植后噴代森錳鋅900 kg/hm2,每7 d噴1次,以預防芹菜葉斑病的發(fā)生。芹菜蟲害主要是蚜蟲、潛葉蠅和菜青蟲,安裝黃板和誘蠅紙進行物理防治,化學藥劑則交替使用甲維鹽、艾美樂、滅蠅胺等,每10 d用藥1次。

2.6采收

馬家溝芹菜在4月中下旬,株高60 cm時開始陸續(xù)采收,5月中旬采收完。采收后裝箱上市。對照品種玻璃翠于4月中旬采收,大概5月上旬采收結(jié)束。

2.7效益分析

馬家溝芹菜以大葉黃為例,農(nóng)戶種植其收益在9.45萬元/hm2左右,對照品種玻璃翠的種植收益在9.00萬元/hm2左右。經(jīng)試驗發(fā)現(xiàn),馬家溝芹菜大葉黃的效益略高于對照品種。

3結(jié)論與討論

試驗按照引種時青島地區(qū)的用種量3 kg/hm2,出苗過密,在遼寧的用種量在1.5 kg/hm2即可。馬家溝芹菜大葉黃的品質(zhì)、效益較優(yōu),通過進一步地加強管理和探索其高產(chǎn)栽培技術,較適宜在當?shù)赝茝V栽培。

4參考文獻

[1] 魏艷杰.馬家溝芹菜品種特性及高產(chǎn)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6(5):27-28.

[2] 李振山,韓明娟,潘月慶.馬家溝芹菜的無公害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8(7):10-11.

[3] 曲香遠,周淑葉.綠色食品馬家溝芹菜生產(chǎn)栽培技術[J].蔬菜,2008(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