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改造范文

時間:2023-03-27 04:40: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路改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路改造

篇1

關鍵詞:電機控制,單片機,降壓啟動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供暖供熱電機控制系統(tǒng)正在由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方式逐漸轉換為變頻器控制方式。雖然變頻器控制方式有著功能強大,節(jié)省能源等優(yōu)點,但成本過高,短時期內還無法全部普及。傳統(tǒng)的繼電器控制方式又無法滿足現(xiàn)代化控制的需要。所以急需一種功能強大的,廉價的過渡方案來對現(xiàn)有控制系統(tǒng)進行改造。

近年來單片機技術快速發(fā)展,涌現(xiàn)了一大批價格低廉,功能強大,靈活性好,可靠性高的原件和產品。特別是51系列單片機,使用廣泛,并且具有價格低廉,內部硬件資源豐富,IO端口充足的優(yōu)點。所以本人采用AT89S52單片機為核心部件,設計了一個新的電機控制系統(tǒng)。

本系統(tǒng)可以用來控制小功率全壓啟動電機和大功率降壓啟動電機。每個全壓啟動電機需要兩個輸入引腳,連接啟動和停止按鈕;三個輸出引腳,其中兩個連接紅綠指示燈,作為電機工作狀態(tài)的指示,一個連接繼電器作為電機的控制信號。每個降壓啟動電機需要兩個輸入引腳,連接啟動和停止按鈕;四個輸出引腳,其中兩個連接紅綠指示燈,作為電機工作狀態(tài)的指示,一個連接繼電器作為電機的常壓控制信號,另外一個連接繼電器作為電機的降壓控制信號。

一、硬件部分

1、單片機及控制、信號部分

圖1:單片機及控制、信號部分圖

本系統(tǒng)采用AT89S52單片機作為系統(tǒng)的核心控制部分,圖中略去單片機的電源和晶振。免費論文。四個指示燈的工作電壓為5V。

P0.0:為全壓啟動電機的啟動按鈕

P0.1:為全壓啟動電機的停止按鈕

P0.2:為降壓起動電機的啟動按鈕

P0.3:為降壓起動電機的停止按鈕

P2.0:為全壓起動電機的運行指示燈(綠色)

P2.1:為全壓起動電機的停止指示燈(紅色)

P2.2:為全壓起動電機的啟動控制信號(外接部分未畫出)

P2.4:為降壓起動電機的運行指示燈(綠色)

P2.5:為降壓起動電機的停止指示燈(紅色)

P2.6:為降壓起動電機的常壓控制信號(外接部分未畫出)

P2.7:為降壓起動電機的降壓啟動控制信號(外接部分未畫出)

2、弱強電轉換、電機控制部分

圖2:全壓啟動電機弱強電轉換、電機控制部分圖

單片機的IO引腳驅動能力有限,所以使用三極管對電流進行放大。并且灌電流驅動能力遠大于拉電流,所以采用PNP三極管9012,使用負邏輯控制。經過第一級繼電器,控制220V強電,然后220V強電控制三相交流接觸器,最終控制三相電機。大功率的降壓啟動電機,區(qū)別只是多使用了兩個交流接觸器,來控制提供給電機的是常壓,還是經過變壓器降壓的低壓。如下圖所示。

圖3:降壓啟動電機弱強電轉換、電機控制部分圖

二、軟件部分

1、主程序部分

圖4:主程序邏輯框圖

主程序的主要工作是掃描四個按鍵,當有按鍵按下的時候,經過0.1秒的除抖動延時,再進行判斷。按照按鈕的相應含義,控制指示燈和電機啟動信號。當按下的按鈕違反控制邏輯的時候(比如在電機運行狀態(tài)下按下啟動按鈕),系統(tǒng)不予理會。免費論文。

2、降壓啟動延時部分

圖4:降壓啟動延時子程序邏輯框圖

降壓啟動的子程序,完全位于中斷處理程序中,所以可以獨立于按鍵掃描主程序之外,互不干擾。在獲得降壓電機啟動信號后,單片機先給出控制信號接通電機電源,同時給出降壓控制信號。接下來,單片機重復100次每次0.1秒的延時程序。當延時共計10秒結束后,停止降壓信號,延時0.5秒等待交流接觸器動作結束,給出全壓信號,電機進入全壓工作狀態(tài)。降壓啟動期間,每隔0.5秒,啟動指示燈閃爍一次,表明電機處于降壓啟動階段。

本系統(tǒng)具有以下優(yōu)點:

1:價格低廉。完整系統(tǒng)的批量制造價格遠低于變頻系統(tǒng),也低于現(xiàn)有的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

2:可靠性高。本系統(tǒng)使用元器件少,所以系統(tǒng)故障率比較低。低壓器件的壽命要長于使用強電工作的時間、中間繼電器。

3:邏輯精確。使用單片機運行程序,各電機的運行狀態(tài)由軟件決定,避免了傳統(tǒng)繼電器控制系統(tǒng)可能產生的邏輯錯誤。免費論文。

4:功能強大。一個單片機系統(tǒng)擴展后可以控制多個全壓啟動電機和降壓啟動電機。

5:維護簡單。本系統(tǒng)結構簡單,無需專業(yè)人員維護。故障后,只需更換該系統(tǒng)電路板,就可以迅速解決問題,盡可能的減少修復故障的時間。

6:可網絡化。本系統(tǒng)可以擴展出串口通信功能,可以將所有電機控制系統(tǒng)的控制單片機連入RS232串口總線,使用一臺計算機遠程控制所有電機的工作狀態(tài)。

篇2

關鍵詞:過渡方案;信號聯(lián)鎖電路;擴能改造;兩萬噸列車;朔黃線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291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25-0046-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5.022

1 概述

朔黃鐵路因兩萬噸列車開行的技術要求,需對管內技術站和作業(yè)量較大的車站進行股道升級延長及其配套工程的擴能改造,涉及肅寧分公司管內有肅寧北車站、黃驊港車站、定州西車站、滄州西車站、黃驊南車站5個車站,擴能改造站股道延長的方案是將站場一端的咽喉向區(qū)間延伸,本文稱為延長端;站場另一端咽喉位置相對固定,稱為非延長端。由于站場咽喉部分道岔采用的型號變化等原因,個別站非延長端向區(qū)間也少有延伸,根據車站作業(yè)量,擴能改造站的股道數(shù)量也略有增加,股道有效長由原來的1050m延長到1700m或2800m以上。在擴能改造過渡工程施工中需要安裝大量的道岔,配套的轉轍設備主要為ZYJ系列外鎖閉轉轍機,SH6轉換鎖閉器。

擴能改造工程中的道岔安裝分為“預鋪”和“現(xiàn)鋪”兩種方式,“預鋪”道岔就是在設計位置的附近支線或線路外側,提前對道岔進行鋪設組裝,安裝道岔轉轍設備,然后利用天窗點,將“預鋪”道岔通過縱移、橫移的方式,推向設計指定位置,“現(xiàn)鋪”道岔就是直接在設計位置鋪設安裝道岔。朔黃線兩萬噸股道升級擴能改造工程中非延長端大都采用“預鋪”方式,延長端一般采用“現(xiàn)鋪”和“預鋪”相結合的方式,這兩種安裝道岔方式,都與接發(fā)列車有關聯(lián),需要納入信號聯(lián)鎖過渡方案,確保朔黃線運輸安全。

2 過渡工程信號聯(lián)鎖電路修改的基本經驗

在朔黃線擴能改造實施中,由于施工現(xiàn)場條件錯綜復雜,如何對信號聯(lián)鎖電路進行修改,我們進行了研究探索,也積累了一些做法,逐步形成了以下基本經驗:

2.1 不修改6502網絡線或計算機聯(lián)鎖軟件

修改6502網絡線或計算機聯(lián)鎖軟件,信號聯(lián)鎖試驗和修改過程十分復雜,施工也很繁瑣,在兩萬噸擴能改造過渡工程信號聯(lián)鎖電路修改時,我們只依托既有道岔控制單元電路進行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施工方便,信號聯(lián)鎖試驗簡單。

2.2 “預鋪”道岔控制電路線下試驗

“預鋪”道岔在指定處所完成后,在“預鋪”位置進行道岔控制電路模擬試驗,為天窗內道岔插入推進到位后信號過渡聯(lián)鎖試驗和正式開通時的信號聯(lián)鎖試驗奠定基礎。

2.3 確保信號聯(lián)鎖關系正確

依托既有道岔控制單元電路進行擴能改造過渡工程聯(lián)鎖電路的修改,必須確保聯(lián)鎖關系正確,全部拆除或部分拆除的道岔應與既有進路保留聯(lián)鎖關系,新插入的道岔與同區(qū)段或者同進路的既有道岔共同形成共同

表示。

2.4 故障導向安全

針對朔黃線運輸?shù)奶厥庑院驼緢龅膶嶋H情況,存在新插鋪的道岔或既有雙動道岔拆除一動后另一動釘固在規(guī)定位置使用,應當對該位置狀態(tài)不間斷地進行監(jiān)控。當上述狀況的轉轍機自動開閉器接點斷開規(guī)定位置,轉轍機表示電路局部有短路或開路時,相關表示繼電器應該失磁落下,辦理經由該道岔的進路有關信號機不能開放或自動關閉。

2.5 減少投資成本

在朔黃線擴能改造過渡工程中新道岔插入后,信號聯(lián)鎖電路的修改方案需要密切結合現(xiàn)場實際,盡量減少過渡電纜的敷設,充分利用既有的聯(lián)鎖條件和新插入道岔的新電纜來減少過渡的次數(shù)和時間,選擇合適時機將“預鋪”道岔推進到位,待站場線路基本形成后,與新信號聯(lián)鎖設備一并啟用,實現(xiàn)減少投資成本的目的。

3 朔黃線兩萬噸擴能過渡改造道岔插鎖電路修改方案

3.1 “預鋪”道岔控制電路的線下試驗方案

朔黃線過渡工程的許多道岔都是采用“預鋪”方式進行,在利用天窗點將“預鋪”道岔推進前,還要將推進過程中有障礙的矮型信號機、XB箱等信號設備放倒,工務部門還要將既有道岔拆除;封鎖開通時,聯(lián)鎖試驗項目繁多,一旦出現(xiàn)配線問題,勢必造成施工延點,為保證道岔插入和封鎖開通聯(lián)鎖試驗順利進行,必須對“預鋪”道岔控制電路在線下進行聯(lián)鎖試驗,將道岔控制電路的問題解決在道岔“預鋪”處所。

3.1.1 ZYJ7室內控制電路模擬試驗方法。在室內ZYJ7電路模擬試驗前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一是室內ZYJ7電路有關配線;二是380V提速電源屏的通電試驗,核對微機聯(lián)鎖控顯軟件增加的提速電源屏主副電源、故障報警表示燈;三是按照圖1、圖3做好模擬試驗電路,進行室內電路模擬試驗。

室內ZYJ7電路模擬試驗不需要轉換道岔,也不需要由室外電機溝通表示,試驗時按照圖2的A、B、C接入分線盤,模擬操縱道岔時,以三個燈泡的點亮狀況判斷室內配線是否正確。將兩個二極管模擬道岔終端電纜盒HZ-24的二極管按照圖3連接在分線盤,在試驗過程中為使既有和新增道岔截然分開,采用K1、K2、K3按照圖1接線方式分別控制YCJ、DCJ、FCJ繼電器,驗證室內配線的正確性,驗證室內配線無誤后,將二極管拆除,然后在新插入道岔的HZ-24電纜盒至“預鋪”道岔間敷設臨時電纜,連通室外“預鋪”道岔的電機,進行聯(lián)機調整和試驗。

3.1.2 ZYJ7聯(lián)機調整和控制電路試驗方案。室內模擬試驗完成后,可對“預鋪”道岔進行聯(lián)機調整和控制電路試驗。

第一,ZYJ7聯(lián)機調整方法。主要是外鎖閉道岔的機械調整和油路的檢查調整,使用大撬棍撥動尖軌,若道岔不能宏觀密貼,可配合工務部門進行道岔病害整治,直至宏觀密貼,即可進行聯(lián)機試驗。

第二,ZYJ控制電路試驗方法。檢驗由新終端電纜盒HZ-24經由6芯臨時電纜至預鋪ZYJ7道岔HZ-24配線無誤后,進行單機聯(lián)鎖試驗。

表示電路試驗方法。根據平面圖,面對岔尖看開口,檢查定位1/3閉合或2/4閉合,然后與現(xiàn)場進行核對。使用ZYJ7:左開口時:為定位1/3閉合,右開口時:為定位2/4閉合;根據道岔平面圖核對道岔開通方向,表示繼電器、1DQJ繼電器和2繼電器、控制臺顯示的一致性;自動開閉器斷表示試驗。

動作電路試驗方法。主要是斷相保護試驗和雙機牽引保護試驗。

斷相保護試驗:朔黃線擴能改造工程RD1、RD2、RD3采用三位一體連體斷路器,無法分別拉斷5A斷路器,只有同時斷開RD1、RD2、RD3,驗證道岔不能動作,并結合斷遮斷器及自動開閉器接點進行斷相保護試驗,比如定位1、3閉合道岔,分別先斷開11、12和遮斷器K,A相在分線盤或電纜盒HZ-24斷開X1,再分別由定位向反位動作道岔,分別切斷了B、C、A相電源,室外三相電機均不轉動,并且都能聽到瞬間“嗡響”聲。

雙機牽引保護(續(xù)操電路)試驗:在第二牽引點處加入厚10mm、寬20mm鐵板分別由定位向反位,由反位向定位動作道岔,讓主機先到位,接點變換位置后,三相電機不停轉,需30s后自動停轉。在試驗過程中有些道岔在第二牽引點處加入厚10mm、寬20mm的鐵板,主機并不能先鎖閉到位,此時的試驗并未達到檢查雙機牽引保護電路的目的,比如定位1、3閉合道岔,由定位向反位動作道岔,主機不能先到位,主機2、4排接點未閉合,經由主機2、4排接點溝通的雙機牽引保護電路未得到檢查,所以應將在第二牽引點處加入的厚10mm、寬20mm鐵板前后移動試驗,直到實現(xiàn)主機先鎖閉到位、副機不能鎖閉的條件,然后再進行雙機牽引保護電路試驗。

3.2 新插入道岔在室外進行聯(lián)鎖電路修改的方法

朔黃線肅寧分公司管內新插入的道岔一般都釘固在定位狀態(tài),俗稱“以岔代線”,“以岔代線”應當與同區(qū)段、同進路的一組既有道岔共同形成定、反位表示,在無岔區(qū)段插入的道岔,應當在前方或后方選擇同進路的一組道岔,共同形成定、反表示,既有道岔無論在定位還是反位,都檢查新插入道岔的定位狀態(tài),新道岔“四開”或位置不對時,既有道岔失去表示,有關信號關閉或不能開放。

以既有和新插入道岔為ZD系列單動為例,見圖4新插入道岔在室外進行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法示意圖,既有道岔取消整流二極管,既有與新插入道岔電纜盒HZ-24間增加過渡電纜,既有電纜盒HZ-24的D8、D7與新插入道岔電纜盒HZ-24的D1、D3連接。ZD系列雙動、ZD系列A、B雙機以及既有道岔電路為ZYJ7或S700K型的過渡方案與上圖原理相同,不予詳述。

如既有道岔拆除后,在同一天窗點內原位插入單動道岔,可將新插入單動道岔自動開閉器條件通過既有電纜盒送到既有信號樓,恢復既有原位拆除道岔的定位表示,如原位拆除、插入的道岔為雙動道岔,可將新插入兩組道岔定位表示串接后,通過既有電纜盒,恢復原拆除雙動道岔的定位表示,以維護原聯(lián)鎖電路。

3.3 新插入道岔在室內進行聯(lián)鎖電路修改的方法

在室內修改表示電路的方案適用于擴能改造中信號機械室接建的車站或新舊信號機械室距離較近的車站,因為新舊機械室距離近,增設的聯(lián)系電纜很短,施工時便于操作。

3.3.1 新插入道岔在室內依托既有ZD型道岔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法。按照圖5依托既有ZD型道岔聯(lián)鎖電路修改示意圖將新插入道岔的表示繼電器3組前接點,分別串入既有道岔電路定反位表示電路,對既有道岔定、反位表示繼電器電路實行“雙控制”。

3.3.2 新插入道岔在室內依托既有ZYJ7或S700K型道岔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法。

按照既有ZYJ7或S700K型道岔聯(lián)鎖電路修改示意圖,將新插入道岔的表示繼電器4組前接點,分別串入既有表示繼電器電路,確保既有道岔的定、反位狀態(tài)都檢查新插入道岔定位狀態(tài)。

3.3.3 既有股道新插入的腰岔。采取在室內進行聯(lián)鎖過渡的方案,參照進行,新插入的腰岔必須分別與兩個咽喉同進路的距離最近的一組道岔共同形成道岔表示,實現(xiàn)兩個咽喉向股道接車及調車或股道分別向上、下行發(fā)車或調車時,與新插入的腰岔共同形成道岔表示。

3.3.4 區(qū)間插入道岔。區(qū)間插入道岔,一般不納入過渡聯(lián)鎖,道岔插入時由電務部門安裝外鎖閉裝置及電動(液)轉轍機,對道岔實行機械鎖閉,由工務部門插入木枕,采用“三板九釘”釘固,車務部門加鎖確認位置,保證行車安全。

4 朔黃線擴能改造過渡工程道岔拆除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案

4.1 雙動道岔拆除單端時室外進行聯(lián)鎖電路修改的方法

在朔黃線擴能改造中,大量的既有道岔需要拆除后,才能插入新道岔,既有道岔拆除后,需要進行聯(lián)鎖修改,下面介紹拆除雙動道岔,電路為ZD系列時過渡修改方案:

4.1.1 雙動道岔先拆除二動時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法。如圖7的ZD型雙動道岔先拆除單端時室外聯(lián)鎖電路修改示意圖所示:斷開一動道岔與二動道岔之間電纜芯線,拆除第二動道岔電動轉轍機,按照過渡接線圖,在一動道岔的HZ-24內加裝整流二極管,接入D7(-)、D9(+),將雙動道岔改為單動,室內斷開啟動保險,只保留道岔定位表示。

4.1.2 雙動道岔先拆除一動時聯(lián)鎖電路修改方法。如圖7所示:斷開一動道岔電動轉轍機全部引接線,拆除第一動道岔電動轉轍機,在一動道岔電纜盒HZ-24內將D1與D7、D3與D9增加連接線,見一動道岔電纜盒HZ-24內虛線,在一動與二動間只保留定位表示線,拆除其他連接線,將雙動道岔改為單動,只維護經由道岔定位時的聯(lián)鎖關系。

4.2 雙動道岔全部拆除時在室內進行聯(lián)鎖修改的過渡方法

分線盤斷開拆除道岔所有電纜芯線,在總表示繼電器電路中取消拆除端道岔分表示繼電器接點。

道岔全部拆除后室內聯(lián)鎖修改過渡方法:

按照的道岔全部拆除后室內聯(lián)鎖修改示意圖所示,道岔全部拆除后室內聯(lián)鎖修改示意圖分線盤拆除道岔室外電纜芯線,ZD系列將FBJ拔下,斷開原DBJ線圈1、4連接線,DBJ線圈1接入KZ,DBJ線圈4接入KF,讓DBJ無條件吸起,也可采取機械方法讓DBJ保持在定位勵磁狀態(tài);雙動道岔為ZYJ7或S700K型電路時,將總表示繼電器電路中分表示繼電器接點取消;讓ZDBJ無條件勵磁,保持被拆除道岔定位狀態(tài)的原聯(lián)鎖關系。

5 朔黃線擴能改造過渡工程聯(lián)鎖電路修改安全注意事項

5.1 道岔拆除聯(lián)鎖修改安全注意事項

5.1.1 雙動道岔拆除單端時,聯(lián)鎖修改完畢后,都要進行道岔聯(lián)鎖試驗,試驗重點為未拆除道岔位置與表示相符,操縱道岔,室外電機不轉動。

5.1.2 不論是雙動道岔先拆除哪一端,都要斷開1DQJ線圈3,使1DQJ不能再勵磁,并打開室外電動轉轍機遮斷器,對電機轉動動作電路實行“雙卡控”,室內啟動表示熔斷器不再拆除,以減少熔絲報警電路修改的施工作業(yè)。

5.2 道岔插鎖電路修改安全注意事項

5.2.1 “以岔代線”道岔必須安裝轉轍機及安裝裝置,經調試后實現(xiàn)轉轍機內、外部鎖閉并進行相應的聯(lián)鎖試驗,實現(xiàn)表示與道岔位置一致,進行“4mm”試驗時,道岔不得鎖閉和接通表示。

5.2.2 “以岔代線”道岔進行聯(lián)鎖過渡修改時,必須斷開新插入道岔的遮斷器、啟動斷路器,由施工單位按照要求釘固、維護工隊負責復查車站加鎖確認開通方向,車務部門人工進行盯控,執(zhí)行列車“趟檢”制度,確認道岔密貼及鎖閉狀況。

5.2.3 “以岔代線”道岔在室外過渡時,新插入道岔與既有道岔間過渡電纜及新電機引接線應進行絕緣測試檢查和電特性測試,防止因對地絕緣或線間絕緣不良,從而失去對道岔位置的監(jiān)控。

5.2.4 “以岔代線”道岔在室外進行電路修改時,新插入道岔的電纜芯線應從分線盤甩下,防止影響新修改過渡電路的正常工作。

5.2.5 “以岔代線”道岔在室內進行電路修改時,其表示電路電源應可靠工作,防止因電源中斷影響信號開放。

6 結語

朔黃線萬噸、兩萬噸列車擴能改造道岔拆除和插鋪,采用上述方案在定州西站、肅寧北站、滄州西站、黃驊南站等車站過渡工程中對道岔聯(lián)鎖電路進行修改,施工后聯(lián)鎖關系正確,信號電氣設備運行正常,為擴能改造工程有序推進提供了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鐵路信號設計規(guī)范(TB 10007-2006)[S].

[2] 鐵路信號聯(lián)鎖試驗暫行辦法(鐵運[2010]149號)[S].

[3] 王素姣.既有線改造過渡施工插入道岔聯(lián)鎖電路處理

[J].鄭州鐵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1).

[4] 劉濤.計算機聯(lián)鎖車站站改過渡方法探討[J].鐵道通

信信號,2006,(6).

篇3

關鍵詞:列控驅采通道;改方電路;驅采一致性;方向切換繼電器;系統(tǒng)可靠性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284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02-0038-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2.018

高速鐵路區(qū)間運行方式主要以雙線雙向自動閉塞為主,在正常行車組織中采用正方向行車,當行車設備故障、天窗施工作業(yè)等特殊情況下,區(qū)間采用反方向行車。改方過程是通過列控中心驅采及方向切換電路動作實現(xiàn)的。

區(qū)間行車改方失敗直接導致區(qū)間上行或下行不能正常行車,其影響范圍較大,而且容易造成長大延時。通過對近期幾起高鐵改方失敗的案例分析,發(fā)現(xiàn)改方失敗都是在反方向改為正方向時發(fā)生的。因此,本文提出的改造方案旨在提高反方向改為正方向系統(tǒng)過程的可

靠性。

1 高鐵移頻軌道改方的原理及過程

站間改方過程如圖1所示,甲站與乙站X行區(qū)間為反向,若改為正方向則需按如下步驟進行:(1)乙站排列SN口的發(fā)車進路,并向乙站TCC發(fā)送發(fā)車請求和發(fā)車鎖閉信息,乙站TCC接到發(fā)車請求和發(fā)車鎖閉信息,并確認甲站和乙站站間空閑,則向甲站發(fā)送改方請求信息;(2)若甲站接收到乙站發(fā)出的改方請求后,檢查對應X口無發(fā)車進路且確認下行站間空閑,則甲站TCC驅動發(fā)車口的繼電器,并檢查繼電器是否動作到位;(3)甲站確認繼電器動作到位后,向乙站發(fā)送允許改方信息。乙站接收到允許改方信息后,乙站TCC驅動SN發(fā)車口的繼電器,并確認繼電器是否動作到位;(4)乙站TCC確認繼電器動作到位后,則發(fā)送允許改方信息。信號聯(lián)鎖電路控制信號機信號開放,則區(qū)間改方成功。

根據上述改方過程的描述,可發(fā)現(xiàn)改方失敗的原因主要有:(1)站間通信中斷,造成甲站和乙站TCC無法正常通信,則改方請求、允許信息無法正常傳送,導致改方失敗;(2)改方條件不足,區(qū)間有車占用或原發(fā)車站已排列發(fā)車進路都會造成改方禁止;(3)繼電器確認位置失敗,即TCC驅動繼電器后,必須在13s內檢查相應的FJ、FQJ位置一致,若在13s內確認失敗,則改方過程終止,仍采用原運行方向。

2 高鐵區(qū)間軌道改方失敗的原因分析

2.1 改方失敗的原因分析

通過對近期京廣高鐵的幾起改方失敗故障的現(xiàn)象確認及列控中心維護終端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改方失敗的現(xiàn)象是一致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四點:(1)改方失敗的現(xiàn)象均發(fā)生在區(qū)間“反方向轉正方向”的過程中,而區(qū)間“正方向轉反方向”卻未發(fā)生過改方失敗的問題;(2)通過列控中心維護終端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列控中心開始驅動X口由發(fā)車方向改為接車方向,且驅動ZGFJ吸起、FGFJ落下,對應通道數(shù)據狀態(tài)也一致;(3)列控中心采集到的區(qū)間FQJ前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為斷開狀態(tài),但是采集到的區(qū)間FQJ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仍為斷開狀態(tài),即此時區(qū)間FQJ前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均為斷開狀態(tài),則列控中心判斷FQJ狀態(tài)異常;(4)在13s內,列控中心始終未采集到區(qū)間FQJ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導通狀態(tài),則判斷為改方失敗,仍然保持原方向。

綜上所述,由于TCC已經正常驅動ZGFJ和FGFJ動作,說明站間通信正常,且TCC已經校核改方條件完畢。同時,F(xiàn)J前接點狀態(tài)為導通,后接點狀態(tài)為斷開,證明FJ轉極電路正常。而且由于FQJ前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由導通狀態(tài)轉為斷開狀態(tài),表示各區(qū)段FQJ均失磁落下,可證明FQJ并聯(lián)電路狀態(tài)良好。因此,可確定FQJ串聯(lián)接點采集電路發(fā)生問題導致改方失敗。

2.2 FQJ串聯(lián)接點采集電路問題分析

如圖2所示,F(xiàn)QJ串聯(lián)接點采集電路分別采集FQJ第7組接點的后接點和FQJ第8組接點的前接點。正方向時各區(qū)段FQJ在落下狀態(tài),列控中心采集區(qū)間FQJ前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為斷開狀態(tài),采集區(qū)間FQJ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為導通狀態(tài);反方向時各區(qū)段FQJ在勵磁狀態(tài),列控中心采集區(qū)間FQJ前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為導通狀態(tài),采集區(qū)間FQJ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狀態(tài)為斷開狀態(tài)。

反方向轉回正方向的過程中,由于列控中心13s內未采集到FQJ后接點串聯(lián)節(jié)點導通狀態(tài),造成改方過程的失敗。而且通過列控維護終端數(shù)據分析可以確認列控中心采集通道狀態(tài)良好,不存在數(shù)據擁塞或誤碼的問題,因此可初步確認是由于某個FQJ第8組后接點未接通電路所致。

FQJ為JWXC-1700型繼電器,它靠穩(wěn)定的電磁力吸起接通前接點,當失去電磁力時通過繼電器重錘的重力接通后接點。通過接點測試儀器發(fā)現(xiàn),F(xiàn)QJ勵磁時的前接點導通曲線基本穩(wěn)定,但是FQJ失磁時的后接點導通曲線有時會出現(xiàn)不良。因此,可以解釋改方失敗通常是發(fā)生在反方向轉回正方向的過程中,而在正方向轉反方向的過程中卻未發(fā)生。

3 方向切換電路的改造方案

FQJ繼電器為線路方向繼電器的復式繼電器,后接點接通代表區(qū)段正方向,前接點接通代表區(qū)段反方向。FQJ后接點串聯(lián)電路由8個(或多于8個)FQJ后接點串聯(lián)組成,正常導通表示線路方向區(qū)段均處于正方向。所以FQJ后接點串聯(lián)電路中只要有一個FQJ的后接點失磁接通后接點的時隙滯后,就會導致改方失敗。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提高FQJ后接點串聯(lián)電路可靠性。

如圖3所示,改造后的電路中,每組FQJ的第8組后接點分別并接本FQJ的第6組接點,這樣可有效地提高電路的可靠性,若某繼電器第8組后接點接觸不良,還可通過第6組接點導通。這樣就從根本上提高了FQJ后接點串聯(lián)電路可靠性,進而提高了改方電路的可靠性,可有效地降低反方向轉回正方向失敗的幾率。由此可見,改造方案不僅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且沒有改變原有電路的聯(lián)鎖關系,也不會產生迂回回路,符合電路改造的安全性原則。FQJ第六組接點改造方案簡單易行,不用增加新的繼電器,僅需將原有的FQJ空接點并接即可。

4 結語

方向切換電路故障直接導致站間上行或下行區(qū)間不能正常行車,有時會造成大延時故障,甚至造成一般D21類事故。區(qū)段方向切換電路改造,可提高方向切換電路的可靠性,減少方向切換電路改方失敗造成的故障延時。該方案已經得到北京鐵路局電務處、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鐵路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時系統(tǒng)工程有限公司的認可。

參考文獻

[1] 鐵道部科學技術司.列控中心技術規(guī)范(科技運[2010]138號)[S].2010.

[2] 鄒國華.鐵路信號改方電路的故障分析與處理方法

[J].中國西部科技,2013,(4).

[3] 公續(xù)剛.客專ZPW-2000A移頻信號應用研究[J].鐵道通信信號,2013,(12).

篇4

一、前言

在電力系統(tǒng)中變配電柜操作\控制電源的供電可靠性,將直接影響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的穩(wěn)定性、操作的準確性、以及事故應急處理時的可靠性。因為操作\控制電源是供\配電設備的保護裝置、操作機構、儀表指示以及通信裝置的供電電源,所以當出現(xiàn)全廠失電或系統(tǒng)瓦解時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操作\控制電源。可見操作\控制電源的供電可靠性非常重要。通常情況電力系統(tǒng)的操作\控制電源,是由充電電路和蓄電池組組成的直流系統(tǒng)以及兩路來自不同電源的交流電源組成。而交流電源是直接來自本系統(tǒng)的電網電源極易受到系統(tǒng)事故、故障或操作不當?shù)纫蛩氐挠绊懚щ姟?/p>

和田河電站電力系統(tǒng)的操作\控制電源也不例外由交流電源和直流電源兩部分組成。在建設和田河電站時設計部門就考慮到電力系統(tǒng)操作\控制電源的重要性,所以將操作\控制電源的交流電源分別由站內低壓配電室的I段A2-3配電單元和II段B3-4配電單元提供。這樣一來就實現(xiàn)了交流電源來自兩個不同的變壓器,看似有較高的供電可靠性,其實不然。

現(xiàn)在和田河電站已經運行近一年的時間,在處理幾次較為嚴重的系統(tǒng)瓦解事故時均出現(xiàn)了配電柜內斷路器不能電氣操作這能手動現(xiàn)場強制操作的現(xiàn)象。由于和田河電站是一個孤網系統(tǒng)當系統(tǒng)瓦解時只能依靠自身的黑啟動發(fā)電機恢復主力發(fā)電機的啟動運行。換句話說就是和田河電站發(fā)生系統(tǒng)瓦解就意味著除了一些蓄電池可以提供直流電源外,全系統(tǒng)內所有的交流電源將全部失電直到燃機啟動運行后才能獲得交流電源。相比其他電站往往會經過一些電源切換裝置與另外的相鄰電網連接,出現(xiàn)本系統(tǒng)瓦解或故障時切換到相鄰電網就可以恢復供電了。這一點和田河電站與其它電站有很大的區(qū)別。

二、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經過詳細了解現(xiàn)場運行人員的操作過程和發(fā)生系統(tǒng)瓦解時的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在幾次事故處理時采用遠程或就地電氣操作斷路器分\合閘時斷路器都不動作,同時保護裝置與后臺的通訊也中斷了。要想操作斷路器只有人員到現(xiàn)場打開配電柜的門按下手動強制按鈕來進行操作,由于微機保護裝置失去交流工作電源與后臺的通訊就中斷,查看保護動作信息也只有運行人員到各個保護裝置上去查看。當系統(tǒng)瓦解時斷路器的故障跳閘是由直流系統(tǒng)經保護出口回路來完成的,而斷路器的正常操作需要交流電源通過中間繼電器的節(jié)點擴展經保護裝置的控制回路來完成,同時交流電源也給微機保護提供工作電源。所以當交流電源失去時就會出現(xiàn)正常的斷路器操作無法操作,保護裝置與后臺的通訊中斷。那么歸根結底問題出在了交流電源,當系統(tǒng)瓦解時如果還能提供一段時間的交流電源上述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和田河電站是孤網運行,為加強現(xiàn)場事故應急處理能力設計部門還在電站綜合配電室專門設計安裝了一套大功率應急電源系統(tǒng)(EPS系統(tǒng))。其工作原理是當電力系統(tǒng)正常時通過充電電路給大容量蓄電池組充電,當電力系統(tǒng)瓦解失電時該系統(tǒng)自動將蓄電池組里的電能通過逆變電路轉變成與原先電力系統(tǒng)各參數(shù)一致的三相交流電,提供給一些裝置照明、監(jiān)控以及應急設備使其正常運行。

三、措施

根據對現(xiàn)場設備的了解以及配電柜電器元件的配置。我們認為將應急電源系統(tǒng)作為操作\控制電源的一路交流電源是可行的,并且現(xiàn)場也具備實施的條件;首先EPS應急電源系統(tǒng)的輸出端是專門用來提供交流電源的。其次它的大容量蓄電池組有50KVA,逆變電路回路電流可達120A,而和田河電站綜合配電室的操作\控制電源母線只有10~20A的電流可見容量足以滿足。第三應急電源系統(tǒng)的安裝位置就在和田河電站綜合配電室的應急電源間與操作\控制電源母線僅僅一墻之隔,這大大降低了改造施工的工作量和改造成本,同時今后的維護也比較方便。由此我們決定將原來接在站內低壓配電室的兩路交流電源拆除一路改接到EPS應急電源的一個輸出回路中從而實現(xiàn)系統(tǒng)失電時還有操作\控制電源提供。具體步驟如下:1、在EPS應急系統(tǒng)輸出控制柜中選擇備用6回路作為電纜接入點。2、拆除接在低壓配電室的I段A2-3配電單元上的交流操作\控制電源電纜。(因為其電纜長度較長足夠敷設至EPS應急電源間)3、在交流操作\控制電源進入配電柜的小母線前端安裝一個小型斷路器,用來分斷兩路交流電源。

四、效果

上述措施實施完成后為了驗證來自應急電源系統(tǒng)的操作\控制電源還能在系統(tǒng)瓦解時起到提供可靠交流電源的作用。選擇在處理廠裝置倒換運行設備時,所有符合都由高壓I段母線供電的機會。將高壓II段的斷路器退至試驗位,切斷正常的電力系統(tǒng)提供的操作\控制電源后,合上由EPS應急電源系統(tǒng)提供的操作\控制電源進行斷路器的遠程、就地正常分\合閘操作。結果斷路器動作非??煽?、準確,同時在電站主控室人機界面中各配電柜保護裝置的通訊依舊正常。由此已基本達到次改造的目的。

五、改進

1、因為想盡快利用EPS應急電源系統(tǒng)來提供操作\控制電源,加之和田河項目部確實也非常缺乏各類電氣元件的備品備。就目前現(xiàn)有的庫存元件還不能經過改造達到正常交流電源與EPS應急電源自動切換。所以目前改造后的兩路交流電源還只能由運行人員手動進行切換

2、由于EPS應急電源系統(tǒng)的交流輸出的大容量,還可以考慮其它一些需要不間斷電源的系統(tǒng)的接入。例如配電室直流系統(tǒng)的交流輸入電源、六氟化硫配電室風機等。

篇5

【關鍵詞】農網配電線路;改造;設計思路構架

0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電網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而農網配電在實際的結果來看,農網仍然存在著對某些設備上的選取問題,然而國家對農網制定配置的標準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眾所周知標準化的農網配電才最能確保供電的持久性,同時也能保證供電的穩(wěn)定性。在標準化的改進過程中要注意配電線路的規(guī)劃和設計,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才能滿足農村群眾的用電需求,大力發(fā)展我國農村的現(xiàn)代化建設。

1 配電線路的選取確定

1.1 對配電線路路徑的選取確定

在對農網進行設計時,確定配電線路成了一大難題。通常情況下電路引接點的30米以內是設置配電箱的的最佳位置,變壓器和電箱的位置在進一步確準后,可以對路徑進行選取確定。在確定路徑時仍然需要注意很多事項,要根據整個地區(qū)的規(guī)劃方針來挑選路徑,最重要的是避免對農田的占用情況,在農村發(fā)展農網的同時不能影響農村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要對配電線路優(yōu)化再優(yōu)化,保證路徑最短,跨越的轉角最小,這種策略將電網對電能和電壓消耗降到最低,不僅是對資源的節(jié)省,同時還能做到對安裝線路所需成本以及整體人工費用的最少支出,這對電網的安裝、運行、以及保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同時要對降雨沖刷區(qū)的設計進行合理的調整,爭取進行避讓。同時要對線路進行檢修,防止出現(xiàn)短路導致的火災等情況??傊?,要加強對線路的監(jiān)控,選擇合理的線路是發(fā)展農網的第一步。

1.2 桿位測量測定

在確定路徑之后,就要展開對桿位的測量工作,在多方面確定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農電網首端、轉角、終端桿每個方面的位置都要進行測定,在整個測量的過程中,還要考慮農網的拉力線的位置是否達標。電網桿位確定的過程中要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先考慮人們生活的方便,其次再考慮最佳位置。同時要考慮配電箱內部的線路問題,對各個線路的準確接入有極高的要求。對交叉和跨越的線路要求更加嚴格,要求農電網的相關檔距再進一步的縮減。在整體施工過程中,為獲得更大的交叉跨越距離,通常將電桿靠近被交叉的跨越物。從多方面一同下手測量測定,從而實現(xiàn)電網桿位的精準確定。

2 變壓器的選取

2.1 變壓器容量的選取

在農網的改造發(fā)展中要選擇配變容量,選取原則是:全方面選擇負荷性質、現(xiàn)有負荷的大小以及發(fā)展規(guī)模,有許多的方法可以進行選擇:最佳負載系數(shù)法、綜合費用分析法,最大利益法,主配變容量比較法。選擇配變容量一般能夠滿足實際負荷的最大值為準則,若量有超出值,最多不能超過10%,而對季節(jié)性變壓器的選擇,則要以平時變壓器標準的二倍為標準挑選。當前的配電系統(tǒng)主張選擇新型低損耗的的變壓器,對高損耗的變壓器提出能源方面的質疑, 這一主張在鐵一項損失可以降低40%。由于變壓器的數(shù)量大,負荷變動大,經濟效益十分顯著,所以說在選擇適當變壓器的過程中,在不損耗電壓器正常壽命的情況下,選擇變壓器容量成為重要的選取因素之一。不應選取大容量導致負載運行的,同時放棄過載導致設備過熱的,甚至發(fā)生燒毀的情況。

2.2 變壓器位置的選取

對變壓器安裝位置的選擇十分復雜,要本著“小容量,密布點”的基本原則進行選取。同時也要從綜合方面分析,分別從設施安裝費用,電網線路的損耗情況,線路的特殊運轉要求出發(fā)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對于選取的地方也有要求,配電變壓器盡量位于負荷中心處,但就地勢這一自然條件進行考量,要選取高地勢位置,保證高壓配電線路進線不變的情況下,又能避開人口密集的地方,同時要注意存放高危農產品的地區(qū),防治發(fā)生火災等意外,在學校、居民住宅等地盡量避免安裝高壓裝置,一般一個符合科學方針的安裝地點就需要技術人員耗時耗力的研究選取,所以說安裝位置的選擇十分復雜。這里需要特別注意前文提到的負荷中心并不是負荷所處的地理位置的中心,運用負荷距采用坐標法可以簡單快速的求出。

3 電能計量設施的配置要點

3.1 選擇使用配電箱

配電箱的使用十分重要。首先,我們了解到常見的配電箱的表面有兩種,一種是鐵皮,另一種是塑料。按照不同的位置環(huán)境要求,對比現(xiàn)有的配電箱,選出一個最合適當?shù)厥褂玫谋硐溥M行單相,三相,以及三只單相電能表等安裝。還存在一種使用較少的配電箱,其表面運用到的材質為玻璃鋼,無論是常見配電箱還是不常見的,他們的安裝高度有有一個底線,最低應該在距地1.8m處。配電箱的表的選取也有一定的要求,以負載寬,壽命長,耗電少為原則,盡量挑選滿足以上條件的電表。配變多功能智能配電箱,盡量結合智能化電網及新電能質量監(jiān)測管理技術和自動化管理技術,研制出新一代智能化監(jiān)測綜合配電裝置。集電力負荷監(jiān)測、電能分配、自動化控制、重合閘、電能計量、預付費、遠程遙測、微機保護、過載、監(jiān)測補償、電能質量監(jiān)測等配變數(shù)據監(jiān)測采集自動化控制記錄為一體。要做到箱內電氣元件安裝通訊化、模塊化、使其安裝接線簡單維修方便。

3.2 農網計量方式的確定

單相電能表在我國農村作為常用的裝置備受推崇,被用作計量電能,當然還有一些不常見的裝置,例如直配表。根據以往的安裝案例,直配式的電表要想使用通常要求線路的電流小于40安培,否則就會因熱量過高燒毀接線盒,同樣的應用互感式的表計量時就要求電路的功率大于22千瓦。我們也要根據當前農業(yè)用電的情況,在模式上求新,探索新的計電量模式。存在“一戶一表”模式,對農村固定的養(yǎng)殖用戶、固定的排水灌溉點采用獨立的計量點,按照一戶一表的方式進行大改,根據電價類別的不同進行計量收費工作。同時存在“一片一表”的模式,對于那些零散的用戶集中用電的地點,在征求農村各方意見的前提下,在集中合理的地方設置一個公共計量點。實行“一片一表”的改造,對用電的收費方式就可以根據農業(yè)生產用電或者實際可能的用電量進行定比定量。最終還是要根據不同農村的不同情況,結合當?shù)孛袂檫x取合適的計量方式,為居民的經濟支出做出節(jié)省。

4 結語

總之在高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家為提高我國農民的生活質量,大力發(fā)展我國農村的基礎設施,農電網的發(fā)展建設都本著服務百姓的原則,同時在我國各種優(yōu)惠政策的扶持下,農網建設飛速發(fā)展。同時在農網的改造過程中,要對配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思考,要從科學角度做好設計改進的工作,要將節(jié)省能源以及發(fā)展經濟建設放在首位,對配電變壓器的選取,路線要結合地理特征進行選擇,電能計量設備的配置等都要做全方位的分析,不僅如此,要從當?shù)鼐用竦膶嶋H情況出發(fā),不能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在這些前提下,堅定不移的發(fā)展農網,為農村提供穩(wěn)定,安全,經濟的用電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農網改造 低壓配電線路 設計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低壓配電網的技術情況有了很大改觀。這樣就要進行科學合理的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和規(guī)劃,從而確保足夠的供電能力。

一、變壓器及附件設計要求

(一)從農村的公用配電變壓器來看,要符合“密布點、小容量、短半徑”等規(guī)則來設計然而考慮部分村莊的用電負荷增加很迅猛而且比較集中,這就要求換成較大容量的變壓器。從新增的配電變壓器來看,可以選用S11節(jié)能型低損耗變壓器,取代傳統(tǒng)的S9型以及S7型變壓器。從變壓器來看,應該接近負荷的中間位置,還要規(guī)避易燃、污穢嚴重、易爆以及低洼地帶,此外還要進行高壓進線和低壓出線來操作,這樣也易于施工,更好地維護變壓器的正常運轉。

(二)在正常環(huán)境下,要運用雙桿托架來按照公用的配電變壓器。

(三)要按照農村的電力發(fā)展計劃來設定配電變壓器的容量大小,通??梢园?年為考慮范圍。

二、線路路徑與桿位選擇

在選擇線路路徑方面,要竭力協(xié)調好和新農村電網規(guī)劃的兼容性。而且還要考慮原先農網的結構,施工、運行以及維護等多方面,盡可能實現(xiàn)短路徑、少跨越和少轉角,盡可能地接近主要道路。在選定桿位的過程中,要根據配電線路的檔距不能超過50m(絕緣線)的要求設立桿位。而且還要讓電桿盡可能接近被跨越物,盡可能少占或者不占用農田。

三、低壓電能計量裝置

(一)配備配電箱。當前,共有兩類配電箱(也叫表箱):第一種是鐵皮表箱,第二種是塑料表箱,它們分別有優(yōu)點和缺點。鐵皮表箱保持顏色不變,表鏡非常清楚,然而工藝不夠精細,接線盒中的電源線也沒有密封。從塑料表箱來看,它的接線端子比較美觀、工整,但是它的表鏡卻很容易褪色,因此變得模糊不清,對抄收工作造成不小困難。要根據具體情況選取所需要的特定表箱,在安裝三相、三只單相電能表、單相以及配互感器的三相過程中運用。還需要根據現(xiàn)場來選取玻璃鋼表箱,但高度最低控制在2.5m。

(二)計量裝置選擇:1.選擇照明用戶表計的型號與容量。假如是農村住宅的用電計量裝置,則要充分研究它自身的用電特征以及不斷變化的用電規(guī)律。2.動力用戶計量裝置的選擇:在考慮農村動力用戶的計量方式時,電能表可選擇。3.臺單相的配互感器的,這樣可以分相進行計量。還可以使用三相四線、直配式的電能表來計量。

四、選擇導線弧垂及排列方式

(一)確定導線弧垂。導線的弧垂和電桿檔距、截面以及氣象因素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要考慮到多種氣象條件和相當數(shù)量的運行經驗來確定,這樣易于檢測以及推算出不同檔距以及不同溫度形勢下的導線弧垂表。

(二)選擇導線排列方式。為了降低電桿的高度、防止斷線或因弧垂變化而造成導線搭連在一起的惡性事故,可以運用三角形布設在10kV配電線路導線中。假如配電線路的導線是0.4kV,則大多數(shù)時候會采用水平的排列方式。此外也可以進行垂直排列,但是,要在相線下設置中性線。假如導線水平排列,還要分析線路四周的建筑設施,中性線也需要靠近相關的建筑物,這樣會擴增建筑物和相線的距離,從而減小了人身觸電的幾率。除此之外,導線間距離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要根據運行經驗來架空相關的絕緣導線。無論何種情況,都要確保導線和拉線、電桿間的凈空距離最少是50mm。

五、桿型的選擇

為了盡可能地增加電桿的使用壽命,降低維系線路的成本,在選擇配電線路的過程中,產品的技術標準要符合相應國標(《環(huán)形預應力混凝土電桿》),這種電桿就屬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電桿。能夠按照各地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電桿高度,最為常規(guī)的要求是10kV配電線路的電桿高度最少是10m。此外,還要深埋電桿。這可以按照本地區(qū)的相關條件,如運行經驗、土質、負荷以及材料等來決定電桿基礎,但是它的埋深水平至少要達到電桿高度的1/6。

六、配電線路金具和絕緣子的選擇

(一)選擇橫擔。為了保證橫擔獲得足夠大的彎曲強度,可以在10kV配電線路上運用規(guī)格最低達到了∠63mm×63mm×6mm的角鋼橫擔;而且在決定0.4kV配電線路規(guī)格的過程中,所選用的角鋼橫擔至少為∠50mm×50mm×5mm。

(二)選擇絕緣子。配電線路自身的絕緣子在性能方面要達到相關的國家標準。如果是10kV的直線桿和小轉角桿(5度以下),可以運用瓷橫擔絕緣子或則針式絕緣子,選擇一對XP-7型懸式絕緣子,這樣就可以形成絕緣子串來充當耐張桿。如果是0.4kV直線桿,通常會運用低壓X-4.5懸掛線夾、針式絕緣子以及瓷橫擔,還可以選擇角鐵街碼來垂直布線,耐張桿可以運用線軸式、蝶式絕緣子或耐張線夾。

七、低壓配電板結構和安裝

用戶所需電能,經線路輸送和分配之后,由進戶線引至室內。每一用戶都有一用電總樞扭,掌握全戶的電路,它是進戶線進入室內的第一個裝置,稱為電源進線配電板。它由進線總開關、總電能表及總熔斷器組成。進線總開關的型號和規(guī)格是依用戶用電量大小來決定,用電量較小的用瓷底膠蓋閘刀開關,用電量較大時,往往采用鐵殼開關??側蹟嗥黝~定電流為全戶用電的電流最大值選定。電源進線配電板應裝在進戶線入口附近,距地面高度為1.4~1.8m之間。如為供電局的計量電能表則進戶線入室內處要裝一總熔絲箱,電度表要裝在表箱內,從總熔絲箱至電能表表箱,應用鐵管或鐵皮軟管穿線安裝,熔絲箱和表箱均應封供電局專用鉛印,以保證計量正確。用電量較大的用戶,支路又較多,而且配線又超過30m時,應在進線總配電板后設置分電板,分電板一般裝瓷底膠蓋開關,下串分路熔斷器,閘刀開關下膠蓋內熔件位置用裸銅線直連。

分電板可分明裝、暗裝兩種形式,安裝高度和總開關板相同?,F(xiàn)在公寓房,一般都每戶獨立裝總表,容量也增加到2kW,一般在每樓門處集中安裝各戶總表,表箱加封印,電能表出線經觸電保險器后,經管內穿線引到各戶分配電板,分配電板上裝有觸電保險器和各戶的總熔斷器。

參考文獻:

[1] 黃小兵.10kV配電線路設計技術要點分析[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7).

篇7

1農村電網改造的目的和思路

根據當前我國農村電力設備的實際情況,大部分農村的電力設備都是先前進行建設的,很多技術水平和施工標準存有缺陷,又加之設備年限久長,不少線路及設備已逐漸老化,不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定安全隱患,還造成了大量電能資源的浪費。另外,由于歷史原因農村供電可靠性比較差,電力設備和管理都不夠完善,甚至農村電價出現(xiàn)不合理現(xiàn)象,直接制約了當?shù)亟洕陌l(fā)展。所以,針對當前農村電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國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電網的改造,為減輕農村經濟負擔,確保實現(xiàn)城鄉(xiāng)同網同價的目的,從而將農村電網建設成為高質量、低損耗,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電力系統(tǒng)安全、可靠、有效運行。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可結合實際情況,明確改造的思路,具體分析如下。

1.1選用合理的網絡結構要結合當前農村電網實際情況,為其電網系統(tǒng)選擇適宜的網絡結構,比如線路、變電站的布局要講究合理性,只有選擇適宜的網絡結構才能確保農村電網系統(tǒng)的阻抗大大降低,從而降低線路電能的損耗。

1.2有效減小供電半徑,降低線損根據當前廣西部分縣市、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的電網實際情況,逐步實現(xiàn)跨鄉(xiāng)送電至少35kV級以上變電站,國家就要不斷加大投資,在大負荷中心、用電量較大的人口密集區(qū)、供電半徑過長區(qū)域建設35kV及以上變電站,或采用高一級電壓大線徑導線送電配電,更換掉先前高能耗的設備,完善電網結構,提高供電可靠性,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農村地區(qū)的經濟效益。

1.3合理建設改造變電所一般小型化變電所具有占地比較少、低造價、工期所需時間較短,不需消耗人力進行值班等優(yōu)勢,基于此,和我國電網所需的模式比較符合。而目前,各個縣市、鄉(xiāng)鎮(zhèn)地區(qū)的電網還是以鏈式變電站為主,還沒有完全達到雙電源供電,一線一變的目標。因此,需要將先進和改造相互結合起來,遵循安全運行的原則,以提高農村經濟效益為主要目的,對電網所需要的改造條件和改造之后所產生的經濟價值進行合理評估,這樣才能建設出最為合理的變電所,從而真正滿足人們的用電需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堅持這種模式值得進行推廣。

1.4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通常情況下,我國農村電網電網中性點接地還是通過經消弧線接地的方式,但為了能夠使農村電網穩(wěn)定供電,常采用不接地的運行方式。然而,一旦電網中電纜數(shù)量增大,甚至出現(xiàn)單相接地的模式,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產生較大的電容和電流,給補償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難性,因此,應結合農村電網的實際情況,為了避免出現(xiàn)因不接地或者經消弧線圈接地方式產生共振,在電網改造的過程中需要安裝消諧裝置。一旦電纜線路產生故障,為了將該故障處理完好,應在適當?shù)奈恢蒙习惭b單相接地故障源頭電力設備。另外,在運行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欠補償運行的方式,要對其進行微調,從而達到合理補償?shù)男Ч?。針對少?shù)地區(qū),在配置電網的過程中,應以電纜為主,同時根據當?shù)貙嶋H情況采用低電阻接地的方式進行配置電網,從而保證供電的安全性能。

2農村電網改造策略

根據農村電網改在的實際情況,應采取以下策略,具體分析如下:

2.1注意農村電網結構的優(yōu)化由于農村電網由若干個電壓等級的送配電網組合而成,而電網的結構對于電網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一旦電網的結構出現(xiàn)問題,將會直接造成網損,從而使電壓的質量大大降低,甚至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另外,電網的結構參數(shù)對于農村電網的改造也極為重要,比如各電壓等級的供電半徑等。因此,在進行農村電網改造過程中,要注意做好用電負荷的預測和規(guī)劃工作。

2.2合理處理農村電網無功補償容量不足的問題農村電網在改造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電網無功補償容量不足,就會使農村供電質量降低,同時還會出現(xiàn)較低的功率因數(shù)和高能耗等不良情況。資料顯示,農村電網一般會因缺少無功而造成有功損失,可達總線損的20%~30%。針對這些問題,應根據農村電網改造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無功補償,比如低壓用戶集中補償件、變電所補償?shù)榷喾N補償形式,由于這些補償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在進行農村電網改造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經濟性,從而選擇最佳的補償力方式組合。

32.3注意更換合理的導線在農村電網改造的過程中,導線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發(fā)揮著輸送電能的作用。因此,在選擇導線時,直接決定了電網能夠進行經濟運行。而通常情況下,要根據電壓的不同等級,考慮5~10年的發(fā)展余度的導線最為適宜。

3結束語

篇8

關鍵詞:電氣化鐵路 電力 改造 里程 既有

中圖分類號:U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b)-0116-01

1 工程概況

唐山北至唐山客車線工程自唐山北站既有京哈鐵路引出,上跨津秦客專、唐遵鐵路。上跨唐豐路后沿既有津山電氣化鐵路北側與之并行,鐵路下行線在DK165+800處跨過既有津山電氣化鐵路后,客車線上、下行外包既有津山電氣化鐵路引入楊家口站,利用既有津山電氣化鐵路,引入唐山站普速車場。其中陡車220kV電力線路在鐵路里程DK165+211處既跨越新建唐客線,又跨越既有津山鐵路、唐豐公路及7家水泥制板廠。

2 施工任務分解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和設計文件,結合合同文件、施工組織設計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工程項目部按照專業(yè)特點將施工任務分解以下6個工作組。

(1)施工協(xié)調組負責及時協(xié)調電力部門的停電計劃、鐵路部門的行車計劃、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所涉及居民的設施保護和占地賠青工作。

(2)基礎施工組負責基礎開挖、混凝土澆筑。

(3)跨越架(網)搭設組負責鉆越本電力線路的鐵路、公路、電力及通訊線路的保護架(網)搭設及拆除。

(4)鐵塔組立組負責新建鐵塔的組立。

(5)導線架設組負責新架導線的架設。

(6)拆除作業(yè)組負責舊導線拆除、舊鐵塔拆除、舊基礎拆除。

3 重點安全、技術要點

3.1 新建鐵塔組立

本電力線路改造受鐵路行車和電力部門停電時間限制,該雙回電力線路停電時間僅4天,項目部決定新建鐵塔采用地面組裝,大噸位吊車分段起立的方式進行組塔作業(yè)(如圖1)。考慮到塔高、塔重等影響,耐張塔分段吊裝時不帶橫擔(橫擔單獨組裝)。主要安全技術要點如下。

(1)吊車基本參數(shù)載荷、額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直升高度的選用。

(2)吊裝機械和機索具(包括吊車,鋼絲繩,吊鉤,千斤頂?shù)?應在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安裝位置,檢查項目參見相關的標準規(guī)范和設備的使用說明書。例如:起重機械必須有產品合格證,經檢查處于良好狀態(tài);起重機械安全裝置有效,嚴禁失效失靈繼續(xù)使用,防止出現(xiàn)特殊情況被吊物體從高處墜落,造成人員傷害和設備受損;鋼絲繩、卸扣等機索具完好,嚴禁斷絲,銹蝕,磨損超標,嚴禁超負荷起吊。

(3)現(xiàn)場設置警戒區(qū),掛設安全警示標牌。根據吊臂作業(yè)半徑長度,合理設置安全警戒區(qū),提醒非作業(yè)人員不要進入,防止物體打擊。

(4)在各吊裝職能人員安全檢查確認后方可試吊。試吊中應仔細檢查確認塔器的平衡、索具連接牢固、吊車負荷、地基變化等情況。在試吊各項條件經確認后方可正式吊裝。

3.2 跨越架(網)搭設

根據現(xiàn)場勘測實際情況,本改造工程跨越津山既有電氣化鐵路采取在鐵路兩側5米以外,分別搭設3~4排寬11m~22m、高14m~18m的木桿跨越架,每排木桿架聯(lián)為整體,外側打設拉線起到防風穩(wěn)固的作用,在鐵路上方架體之間采用絕緣乘力繩索排絕緣桿進行封網的方法實施跨越(如圖2),停電前一天,將跨越架搭設至安全用電操作距離范圍內,電力部門停電和鐵路部門行車封閉點內將跨越架搭設完畢并封網后鐵路行車恢復正常。放緊導地線任務完成后,立即進行附件安裝,舊導線拆除。電力部門送電前,鐵路部門行車封閉點內將跨越架、絕緣網拆除后恢復供電和行車。主要安全技術要點如下。

(1)跨越架的搭設在鐵路坡腳外側進行,不得攀爬鐵路路基。

(2)木質跨越架所使用的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0mm,間隔不得大于3m,所有立桿應在一條直線上。橫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80mm,間距不得大于1.2m。頂端兩側應設外伸羊角,跨越架寬度應超出新建線路兩邊線各2m。

(3)跨越架的立桿、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m。

(4)跨越架兩端及每隔3~4根立桿應設置剪刀撐和拉線。

(5)當鐵路兩側跨越架搭設完畢后,與鐵路管理部門聯(lián)系,將跨越架絕緣網鋪設完成。

3.3 既有電力拆除施工

受本工程影響的占地賠青協(xié)商達成一致、沿線設施保護完畢后,由于施工面空間和作業(yè)時間的制約,拆除既有工程和新建工程存在相互交叉作業(yè)。舊電力導、地線拆除后才能架設新的導、地線,舊鐵塔拆除后改建電力線路才能送電。

舊電力導、地線的拆除必須帶有張力慢慢將導、地線放置在保護架(網)上或地上,然后結合現(xiàn)場情況將導、地線分段剪斷回收,落在保護架(網)上的導、地線在回收的時候需要用絕緣繩索傳送,避免導、地線頭與保護架(網)內施工碰觸。鐵塔的拆除分整體拆除和解體拆除兩種,在本次電力改造工程的施工中,為加快施工進度我們選擇了整體拆除。由于每基鐵塔所在的地形條件及周邊環(huán)境不一樣,在拆塔前要針對每一基鐵塔制定不同的處理方案。拆除前需對鐵塔的傾倒方向進行選擇與控制,在選擇傾倒方向時,既要照顧到周圍的環(huán)境條件,如周圍的建筑物、通訊及電力線路、交通道路,又要考慮到牽引設備的布置,在選擇牽引方式時我們選擇的是5t的絞磨機作為主要的牽引設備。

4 結語

隨著電力和鐵路建設的發(fā)展,遇到跨越既有電氣化鐵路的電力線路改造工程將日益增多,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需要協(xié)調的部門多,需要保護的設施多,需要搭設大量的跨越架,故施工難度非常大。本文針對該工程施工方法的總結,對以后的同類工程的施工具有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靜調電源柜;電氣連鎖;保護回路;列車檢修

引言

地鐵停車場DC 1500V靜調電源柜,主要用于提供列車檢修供電電源以滿足檢修需要。若靜調電源柜出現(xiàn)故障,將會對列車檢修作業(yè)產生影響,極有可能造成在檢修列車設備故障,甚至會威脅檢修人員生命安全。

為確保檢修人員與設備安全,在靜調電源柜與列車二次控制回路之間設計有電氣連鎖回路,起安全保護作用,該電氣保護回路是通過靜調柜柜內電源模塊輸出的DC110V電路和列車上的一個繼電器互鎖來實現(xiàn)的。

2014年發(fā)生了一起由于DC1500V靜調電源柜與列車電氣聯(lián)鎖安全保護回路設計缺陷引起直流開關瞬時過流保護動作事件,造成列車檢修區(qū)瞬時失電,影響列車正常檢修維護。因此,對靜調電源柜與列車電氣聯(lián)鎖安全保護回路設計缺陷進行分析研究顯得十分必要。

1 故障案例分析

2014年8月27日,某地鐵停車場211開關瞬時過流保護動作,5s后重合閘成功,XFGD1區(qū)瞬時失電。查看211開關故障信息及故障錄波情況,其故障電流最大值達到15250A,超過瞬時過電流保護定值6000A,因此可以判斷為開關保護正確動作。隨后對由停車場211開關供電的XFGD1區(qū)進行排查,發(fā)現(xiàn)區(qū)內19B-2號靜調電源柜內有大量放電、燒傷痕跡。

經過研究分析,認為引起本次設備故障的原因為:為保護人員及設備安全在靜調電源柜與列車二次控制回路之間設有的電氣連鎖回路存在設計缺陷,在靜調柜插頭與列車做好連接進行正常使用的過程中,會導致鋼軌(DC1500V負極回流通道)與柜內電源模塊負極短接,若同一供電區(qū)存在列車取流,鋼軌作為DC1500V負極回流通道,必有大電流流過,靜調柜與列車插接的銅導線電阻遠小于鋼軌電阻,大電流選擇從小電阻通道由一次強電回路流入二次弱電控制回路,造成電源模塊絕緣擊穿放電拉弧,拉弧時柜內空氣絕緣被電離,柜內空氣絕緣瞬間下降,引起柜內DC1500V母線對電源模塊及柜體產生放電,拉弧,導致停車場211開關瞬時過流保護動作。

2 技術分析

2.1 電氣聯(lián)鎖保護回路原理

靜調電源柜的作用是給檢修列車提供DC1500V電源,靜調柜的插頭上有兩路電源,DC1500V主回路電源和DC110V輔助回路電源,在使用過程中,需要人工將靜調柜的插頭與列車上的插座進行連接。為了保護檢修人員及設備安全,在靜調柜與列車之間設計有電氣聯(lián)鎖安全保護回路,在靜調柜插頭沒有連接到列車插座上時,靜調電源柜無法合閘,防止在插頭沒有連接時送電造成檢修人員人身傷害。在靜調柜插頭與列車插座連接牢固可靠時,電氣聯(lián)鎖回路繼電器K6得電,繼電器觸點正常閉合,靜調柜才能控制合閘給列車進行供電(圖1)。

在插頭與列車插座連接牢固的情況下,K6繼電器得電動作的條件是列車繼電器KASPS得電,其輔助觸點閉合。而KASPS觸點閉合條件是列車KASPS繼電器線圈得電,此時開關電源P2經過SPS BOX輸出DC110+至列車KASPS線圈A端,但KASPS繼電器線圈的B端連接在了一次回路回流鋼軌,導致K6中間繼電器線圈回路存在斷點,觸點不能動作閉合。

在新線調試期間,因需要緊急送電供列車調試使用,靜調電源柜廠家技術人員擅自決定將X1:13與回流軌短接,接通KASPS繼電器線圈所在的DC110V回路,使其輔助觸點動作閉合,從而接通K6繼電器線圈回路,完成靜調電源柜合閘功能。同時,也為后來靜調電源柜內電源模塊的燒損提供了可能。

2.2 存在的隱患分析

從電氣聯(lián)鎖保護回路原理可以看出,最大的隱患點出現(xiàn)在廠家技術人員擅自將X1:13與回流軌短接,為一次強電回流流入二次控制單元提供了通道。二次控制單元元器件、線纜的絕緣強度,載流能力,容量遠小于一次回路,也就是說,只要出現(xiàn)大電流流入的情況,就會出現(xiàn)二次元件或電纜的燒損、放電,并極有可能造成絕緣擊穿,導致靜調柜柜內一次回路對二次元件或柜體放電,造成設備元器件燒毀。

3 技術改造方案

經分析研究得出有以下幾種解決方案:(1)將靜調柜電源模塊至插頭的DC110V輔助回路去掉,直接短接X1:13和X1:14兩點,可讓靜調電源柜正常合閘送電。該方案相當于取消了電氣聯(lián)鎖安全保護回路,在插頭沒有插入列車或未與列車可靠連接的情況下,靜調電源柜均能正常合閘,使得插頭帶電,有可能危及現(xiàn)場檢修人員人身與設備安全,故不采納。(2)更改列車內部接線,使得KASPS線圈A端從靜調電源柜的電源模塊取DC110V+,且B端不和回流軌連接,而是通過導線連接至電源模塊回流。(3)更改列車內部接線,使得KASPS線圈的DC110V+不從靜調電源柜電源模塊上取電,而是接入列車本身提供的DC110V電源回路。方案(2)、(3)涉及到列車內部接線改造問題,供電技術人員將相關情況向列車負責人員進行了說明溝通,考慮到現(xiàn)場存在的較大設備隱患,在列車內部接線暫時無法改造的前提下,供電技術人員研究討論形成了第四種解決方案:

對靜調電源柜P2開關電源負極至與列車連接端子X1:12之間的接線進行技術改造,將原有線徑2.5mm2普通導線更換為線徑為16mm2高絕緣強度的一次線纜,并在該段線纜靠近電源模塊負極側加裝空氣開關,靠近饋出線端子側加裝熔斷器,如圖2。

在列車檢修人員不使用靜調電源柜時將加裝的空氣斷路器打下,斷開靜調柜電源模塊負極與鋼軌之間的連接,加裝的熔斷器也可保證在有大電流流入靜調電源柜電源模塊時快速熔斷,起到保護靜調電源柜的作用。這種技術方案的意義在于列車內部接線無法改變的前提下,能夠保證列車檢修人員及設備安全,能夠保證正常列車檢修及功能調試,能夠確保靜調電源柜的正常運行。

4 結束語

對靜調電源柜電氣聯(lián)鎖安全保護回路進行技術改造后,測試各項功能正常,經長期在線運行監(jiān)測,確定該技術改造方法有效可行,改造完成后至今未發(fā)生過故障。

篇10

關鍵詞:輸電線路;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電力設施建設;電力系統(tǒng)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855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34-002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4.015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得到迅猛發(fā)展,尤其是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電力行業(yè)更是發(fā)展迅速,被人們廣泛關注,其中架空輸電線路安全問題成為我國電力企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的重中之重。為防止架空輸電線路遭受破壞等引起事故以及滿足城市建設的需求,進一步美化城市環(huán)境、優(yōu)化城市規(guī)劃、節(jié)省土地資源,確保人們能夠正常用電,保障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政府單位及電力企業(yè)決定采取架空輸電線路下地實現(xiàn)電纜化改造。本文就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探討。

1 實施架空線電纜化改造的必要性

在我國,架空輸電線路受到雷電過電壓作用后,架空輸電線路發(fā)生短路,導致線路跳閘、供電中斷等情況出現(xiàn),同時由于架空輸電線路遭受雨淋、濕霧以及自然工業(yè)污染等極易引起用電事故。因此為保障人們能夠安全用電,電力系統(tǒng)采取架空輸電線電纜化改造的方式解決由于受到周圍環(huán)境影響架空輸電線損壞引起的用電安全事故問題。

架空輸電線是電力網及電力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由于架空輸電線大多都建立在曠野、丘陵和高山地帶,經常暴露在自然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損害和影響,導致架空輸電線路發(fā)生閃絡,線路跳閘,出現(xiàn)供電中斷的情況,嚴重影響安全供電,影響人們正常生產生活。而地下電纜由四部分組成,其導電線芯由高電導率材料制成,以保證電流能夠合理流通,其外部絕緣層的制成材料具有高效絕緣電阻,防止漏電情況發(fā)生,同時為保護電纜絕緣線芯不受機械、水分、潮氣、化學物品和光的影響,在電纜外部采取密封護套的方式進行保護,并在電纜外部加設保護覆蓋層,使其免受外部機械損傷。通過電纜的組成部分,我們可以看出電纜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防止外界侵害,保證用電安全。因此,電力系統(tǒng)采取架空輸電線電纜化改造的方式解決由于受到周圍環(huán)境影響架空輸電線損壞引起的用電安全事故問題。

2 架空線電纜化改造的前期工作

2.1 提出改造需求

目前,提出架空線電纜化改造的申請越來越多,主要原因如下:

2.1.1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建設進程加快,城市的土地資越來越緊缺,架空線路暴露出很多與城市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矛盾。而且在架空線下進行工程施工,一旦施工不慎或者保護措施不足,架空線易遭破壞,將引起線路跳閘停電及人身觸電事故,甚至造成社會公共事件。為滿足城市軌道、市政道路及其他市政工程建設的需要,同時確保施工和電網的安全,很多市政單位、房地產開發(fā)商對工程范圍內涉及的架空輸電線路提出了下地改造成電纜的需求。

2.1.2 架空輸電線路長期暴露在自然之中,在臺風、雷擊、暴雨等不可抗拒力的破壞下,時常會出現(xiàn)線路跳閘停電,降低了線路的供電可靠性,而電纜埋設于地下,相對于架空線,供電可靠性較高。為保障人們用電安全,保障人們正常生產生活,電力企業(yè)提出對輸電架空線路進行電纜化改造。

2.2 現(xiàn)場勘查

架空輸電線路改遷不得降低線路原有的安全水平,不得影響電網的安全運行,改遷范圍應同時考慮主體工程建設影響范圍和電網結構的需要,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進行電纜化改造施工具有一定復雜性。因此,在對輸電架空線路進行電纜化改造施工時,一定要進行實際現(xiàn)場勘查活動,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進行綜合改造,要認真調查分析,充分考察了解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的周圍環(huán)境,特別是地理、氣象及線路運行等各方面情況,要認真核實測算架空輸電線的耐雷水平,并根據現(xiàn)場情況,充分考慮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針對該問題及早做出防范措施,以避免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保障架空線輸電線路電纜化改造的順利進行。電力系統(tǒng)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勘查時,還應研究改造措施的可行性、工作量、難度、經濟效益及效果等,制定出最優(yōu)方案,進行全面科學的

施工。

2.3 可行性研究

電力系統(tǒng)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前,應對施工改造方案進行可行性報告研究,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及線路運行狀況進行研究,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進行分析,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建設實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術方案以及技術政策進行具體、深入、細致的論證和評價,確定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建設方案是一個技術合理、經濟合算的最優(yōu)方案,并對整個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為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以確定該工程是可以實施建設的,避免電力系統(tǒng)人力和資金上的浪費,保障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建設順利進行。

2.4 改遷原則

為確保電網及人身安全,綜合考慮架空線、電纜運行可靠性以及政府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需求,架空線下地電纜化改造可遵循以下原則:

2.4.1 線路改遷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開展具體工作。

2.4.2 線路改遷不得降低線路原有的安全水平,不得影響電網安全運行,不得對電網發(fā)展造成瓶頸。

2.4.3 220kV線路及以下架空線路,若需改遷,需在做好充分可行性論證的基礎上,采用架空走廊換取大容量的電纜隧道或電纜溝資源。

第一,原有線路為純架空線路,如必須進行電纜化改造:(1)針對純架空線路長度較短的線路,應考慮全線改為電纜線路;(2)針對改造長度較長的純架空線路,應考慮電纜化改造至一側變電站,或至少改造為一個完整的電纜交叉互聯(lián)段(針對現(xiàn)場無條件電纜化改造至變電站的情況)。

第二,原有線路為混合線路:(1)涉及位置位于架空部分,如必須進行電纜化改造,則應將改遷點至原線路電纜終端塔一段或至變電站段改為電纜線路,原則上不應增加電纜段數(shù);(2)涉及位置位于電纜部分,原則上應采用電纜改電纜的形式。

第三,原有線路為純電纜線路,原則上應以電纜改電纜的形式改遷,且不能增加電纜接頭,即以電纜接地系統(tǒng)的一個分段整體作為一個最小改遷長度單位。

2.5 方案制定

電力系統(tǒng)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方案制定時,應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境及線路運行狀況進行詳細調查研究,特別是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環(huán)境等,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制定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方案,同時要充分考慮到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或問題,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避免耽誤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進度,電力系統(tǒng)應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方案不斷提出問題,對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及時提出改進意見,確保制定出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的最優(yōu)方案,并根據方案進行安全施工,以保障人們安全用電,滿足人們正常生產生活的用電需求。

2.6 材料選定

根據5年電纜線路的運行情況,很多新投產的電纜線路因附件產品質量的問題而導致線路故障跳閘的情況呈上升趨勢,而且一般發(fā)生在線路投產后5年內,可見電纜附件的產品問題已經威脅到電纜線路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因此,在電纜附件采購環(huán)節(jié),應嚴格把關。

2.6.1 電力企業(yè)應進一步明確線路改遷工程的選材、設備安裝等技術原則。

2.6.2 加強改遷工程設備材料管控。要求改遷工程所需的設備材料必須在電力企業(yè)最近的招標結果中擇優(yōu)選擇,優(yōu)先考慮運行可靠且故障率低的供應商。設備材料必須報電力企業(yè)審批后由改遷申請單位組織采購,嚴禁各施工單位私自確定主材采購,同時組織對設備材料開展監(jiān)造、抽檢等品控工作。

2.6.3 與改遷申請單位協(xié)商延長改遷質保期。盡量將改遷工程物資質保期延長至3年以上,并結合設備故障數(shù)據分析,爭取達到5年以上。

3 施工實施階段應注意的問題

3.1 涉及的線路提前報送停電計劃

電力單位在進行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時,一定要考慮到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對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涉及的線路提前報送停電計劃,讓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周圍居民提前做好停電準備,做好蓄電儲存工作,并核對具體的停電時間、供電時間、停電范圍進行詳細通知,好讓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周圍居民提前做好規(guī)劃,合理安排日常生產生活用電。同時,電力系統(tǒng)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單位要嚴格遵守施工時間,按照規(guī)定時間,及時為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周圍居民供電,如出現(xiàn)特殊情況,不能按時供電,應及時通知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周圍居民,讓其做好停電準備,合理安排家里生產生活用電,保障輸電架空線路電纜化改造施工現(xiàn)場周圍居民生產生活不受

影響。

3.2 工程質量管控

為確?,F(xiàn)場施工人員的安全及工程的質量,電力企業(yè)應嚴格監(jiān)督管理工程施工質量,要求電纜附件的安裝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認證,對沒取得安裝資格認證或者施工技術水平較低較差的施工人員堅決不能采用;要不定期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檢查,加強電纜頭安裝等關鍵工序的旁站管控,并對管控的情況進行記錄;要加強對監(jiān)理單位的管理,最大程度發(fā)揮監(jiān)理單位現(xiàn)場監(jiān)理的作用,要求監(jiān)理單位對電纜頭安裝等關鍵工序進行全程拍照、錄像等;要加強對改遷設計、施工、監(jiān)理單位的管理,定期對參建單位進行履約評價和考核,對評價較差或者考核不合格的參加單位,禁止參加后續(xù)的投標。

4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當前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系統(tǒng)作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也在不斷發(fā)展。目前,我國電力系統(tǒng)在不斷更新改造自身線路及設備,以求能更好、更安全地為人們提供生產生活用電。根據本文可知,我國輸電架空線路存在很多與城市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地方,而且經常遭受到破壞而引起事故,而地下電纜線路,不占地面、空間,運行可靠性相對較高。因此,采取架空輸電線路電纜化改造,不僅是城市發(fā)展的需要,而且能夠減少用電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以確保人們能夠安全用電,保障人們生產生活

用電。

參考文獻

[1] 張勇.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

[2] 秦海峰.城市緊湊型架空輸電線路設計的分析與研究[J].科技資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