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2:36: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學生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學生作文

篇1

關(guān)鍵詞:創(chuàng)設(shè)活動 治療作文頭痛 方法研究

【分類號】G633.34

一、 學生患上作文頭痛頑疾

(一) 學生作文頭痛癥現(xiàn)狀

下面是對某校初二年級426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后,統(tǒng)計的結(jié)果。

(二)學生作文頭痛頑疾的癥狀

一談到寫作文,學生中十有七八會有不現(xiàn)程度的頭痛表現(xiàn)癥狀:有眉頭緊鎖的,有瞪眼朝天的,有抓耳撓腮的,有唉聲嘆氣的,有搖頭晃腦的……唉!好難?。?作文。

在寫作中的癥狀是這樣的:先是搜腸刮肚地寫上一句,停下來,絞盡腦汁再寫上一小段,然后看看,離550字,還差得遠呢。唉!繼續(xù)重復上面的故事吧。唉,好苦啊,寫作。

大功告成之時表現(xiàn)是:“搞定啦!”或振臂高呼;或本子一扔,一溜煙跑著玩兒去,嚷嚷道:“辛苦了,靠勞靠勞自己應該的!”…… 噢!寫完了,解脫了,輕松了!

(二)生作文頭痛頑疾的成因

1.老師畏難,不引導。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教師、學生在思想上對作文也很重視,但現(xiàn)實是要使作文教學有成效,教師就要用心,用情,用智慧從方法上去去引導,啟迪他們,慢慢教會學生作文。但這會讓老師很辛苦,也很費神,也就有一些老師不愿循序漸進、踏實認真地進行作文方法上的教學,只讓學生背背范文長此以往,學生基本上不會作文。

2.學生無米,難下鍋。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學生的生活累積和生活經(jīng)歷都有限,讓他們作文,有一定的困難。因為“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潑潑地流個不停?!鄙钍亲魑牡脑慈瑢ι町a(chǎn)生意思情感,才會喚起學生急于表達,樂于作文的動機。

二、創(chuàng)設(shè)活動能有效治療初中學生作文頭痛頑疾的原因

(一)創(chuàng)設(shè)活動,能讓初中學生有米下鍋

課堂活動的有效創(chuàng)設(shè),豐富了作文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傾情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掌握了第一手新鮮的資料,也就不難生火做飯了。創(chuàng)設(shè)活動主題鮮明,要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觀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提高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的能力,讓學生便于立意。

(二)創(chuàng)設(shè)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

教室是一個單調(diào)的環(huán)境,學生由于長時間處于教室里,處于單調(diào)的書本知識學習之中,學生生活像一潭死水。那教師就要通過創(chuàng)設(shè)活動,讓單調(diào)的教室豐富起來;引導學生的傾情參與到活動之中,讓他們的青春飛揚起來,思維活躍起來;啟發(fā)學生關(guān)注日常的生活,讓學生的心靈飛出教室,飛向多彩的世界,激發(fā)學生去留意身邊的生活,去領(lǐng)悟人生的真諦,打開寫作的思路。

(三)創(chuàng)設(shè)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學生習作的起點,是邁向創(chuàng)新的第一步。對學生來說,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是觀察,只有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對事物有全面細致的了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真實感人。

1.觀察要立體。觀察要五官并用的全方位、立體式”觀察法,要調(diào)動眼、耳、口、鼻、舌、膚等感覺器官從形、色、聲、氣、味、質(zhì)等方面的性質(zhì)進行切身的感受,這樣才能較全面地把握事物。當然還要留意自己的心理活動,思想狀態(tài)和情感變化,這些都觀察的內(nèi)容。

2.觀察要有序。觀察時要順序,并留意自己的感受,最好是把自己觀察到的想到的記錄下來,這樣逐漸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3、觀察要仔細。觀察時不要一晃而過,要細細看,認真聽,輕輕摸,用力嗅,努力嘗。還要仔細分辨一番。

(四)創(chuàng)設(shè)活動,能激發(fā)學生寫作沖動

葉圣陶認為:“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潑流個不息。”

課堂活動的有效創(chuàng)設(shè),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零距離的觀察,切身的感受,激蕩的情感,學生有了第一手鮮活的材料,產(chǎn)生一定表達、述說敘寫的沖動,寫起來當然順暢,不廢力

三、有效創(chuàng)設(shè)活動,治療初中學生作文頭痛頑疾的方法

經(jīng)過兩年時間的探索研究,我基本形成了自己“創(chuàng)設(shè)活動,有效提高初中習作水平的“四步曲模式”:精心組織活動DD巧妙指導觀悟DD保證時間寫作DD語感評改提高。

(一)激發(fā)興趣,精心組織

1.內(nèi)容關(guān)注度高。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創(chuàng)設(shè)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選擇的活動內(nèi)容既要有思想、有熱度、有一定深度、高度,還要能點燃學生興趣的興奮點,這樣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才會樂于參與其中。

2.形式新穎性強?;顒拥男蝿萑绻降?,太陳舊,太呆板,太老套,學生會沒有興趣,不喜歡。所以活擁男問揭歡ㄒ新新穎,必須要在瞬間點燃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要給活動起一個亮麗的名稱。

3.時間標準是短。創(chuàng)設(shè)活動終極目的不是活動本身,或是政治思想教育,而要落實在學生的習作訓練上,所是活動的時間就要好好把握,活動組織一定要把握一個基本原則:用時少,效果好。

(二)給足時間,保證習作

俗話說“打鐵要趁熱”,趁著學生興奮與激動而產(chǎn)生的較強的述說寫作的沖動,立馬布置學生作文。并且在時間上充分保證,這樣他們就會埋頭奮筆疾書,瀏暢寫作,他們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再不會為五六百字眉頭緊鎖。

如果不這樣而讓學生課外去完成,有的學生會馬虎不認真,或貪玩不做,這樣質(zhì)量與效果就得不到保證。

(三)語感修改,評價提高

通過“自己讀-同學讀-小組讀-老師讀”四讀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學生語感,也讓學生讀出問題,并在此基礎(chǔ)上相互的修改、評價,最后推薦佳由教師作展評。

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組織的教程中,要加強指導,不然學生由于自身作文水平的缺限會感到困難;或由于偷懶、會貪玩,馬虎了事,走過場。

在初中生的作文教學中,希望廣大的語文教師,利用小小的教室、校園、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有效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傾聽、學會合作、學會感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習作。讓我們的作文課堂不再單調(diào)枯燥,學生作文不再痛苦萬狀;讓作文課堂豐富多彩,讓學生作文輕松流暢。

參考文獻:

[1] 倪文錦著《關(guān)于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思考》,《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3期

篇2

關(guān)鍵詞:感恩生活;捕捉生活;思考;豐富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5-078-01

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這告訴我們“生活是作文之本”。古人說:“意在筆先?!眱?nèi)心有了情感就“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薄O破鹦聵犯\動的唐朝詩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和“根情”“實義”的口號觀點。這些都強調(diào)了寫作就是要有感而發(fā)。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讓學生能獲得寫作的材料內(nèi)容,即積累生活的情感體悟。那如何來培養(yǎng)積累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情感感悟呢?

一、啟真情珍惜感恩生活點滴

認識過程是產(chǎn)生情緒、情感的前提和基礎(chǔ)。要激發(fā)學生開啟產(chǎn)生生活的情感體悟之門,這首先要讓學生對美好生活有所認知和了解,認識生活的多樣性和多面性,知道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懂得生活的本質(zhì)在于創(chuàng)造,生活的意義在于奉獻,深知生活充滿了挑戰(zhàn)和機遇;從而激發(fā)學生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火熱之心,有一顆洋溢溫暖的感恩之心和一顆積極向上的奮斗之心。因為只有教育引導學生全身心熱愛生活,多方面關(guān)注生活,以積極的態(tài)度熱情地參預生活,誕生生活激情,學生才會積極地有意識地貼近深入生活,才能設(shè)身處地的考慮各種社會生活情況,進行分析并有所認識、感悟,產(chǎn)生真切的生活體驗,才有可能提高分辨評判的能力,懂得生活“處處用心皆學問”。這樣后才會有具體感受世界的情緒,擁有生活中的各種豐富的點點滴滴的真情實感。

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學會生活要與平時的教育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

二、用銳眼觀察捕捉生活影像

“連文不成觀鶴舞,作詩無結(jié)賞花開?!边@就點出了“觀察”對作文的重要作用。從寫作的角度來說,觀察就是有意識地、有目的地接觸、認識自然、社會的行動,即引導學生用心觀察有意義的或有意思、有興趣的人、事、物、景、現(xiàn)象、問題等,并及時作適當?shù)挠涗?,還可評注自己的真情真趣、感觸思考,以獲取生活中的情感和積累,作文也就不會是“無米之炊”了。

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生活中閃光的觀察的對象呢?首先教師要多引導,引導學生以自我生活內(nèi)容為中心,慢慢向周邊輻射擴大,來確定觀察目標和計劃,并把有意觀察和無意觀察結(jié)合起來。比如把觀察的對象內(nèi)容等按種類順序先分類。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對觀察較遲鈍、覺得沒什么可看的學生,教師應注意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興趣與習慣,可用目標獎勵法和實踐提示法。羅丹說:“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fā)現(xiàn)?!币虼?,我們要經(jīng)過這樣的觀察練習,我們每個學生就會都練就一雙"鷹眼",就能敏銳捕捉到生活中的閃光點,積累到一定量的寫作素材,又何愁下筆無物呢?

三、以慧心辨別思考生活內(nèi)含

世間萬物充滿著矛盾。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又是錯綜復雜的。引導學生去觀察后,更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思考生活中的矛盾,并授之以方法。指導學生運用逆向、求異、發(fā)散、超常和歸納、演繹等思維邏輯方式方法,按照從小到大、從淺到深、從表到里、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個別到一般等順序,去感受思辨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假、善惡、美丑。這樣就調(diào)動起了學生的思維靈感,他們能產(chǎn)生深刻感悟的思想火花,能使文章內(nèi)容真實,又避免平鋪直敘,而且生動感人,使文章立意新穎,且有廣度和深度;使文章主題鮮明,引人深省。

四、參實踐增長,豐富生活體驗

杜甫曾教育孩子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學習同樣要深入生活。寫好作文的根本出發(fā)點就是要貼近生活。要讓學生在實踐中親身去了解體驗生活。實踐出真知。所以學生要積極參與參加校內(nèi)校外的各種活動。教師家長們要為此支持鼓勵、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平臺:1、聯(lián)系實際,大力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學生學校生活;2、在家長協(xié)助下,參與家中的日常事務,豐富家庭生活;3、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各種社會實踐,豐富社會生活。這些活動,既是已有積累的再加工,又是新的積累的現(xiàn)活素材。因此,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回憶活動過程及精彩片段,體驗生活,積累生活,并不斷在實踐中明辨是非,辨別真善美,假惡丑,豐富學生的思想積累、情感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學生通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生活充實了,視野拓展了,經(jīng)歷體驗更豐厚了,能力得到了鍛煉,精神生活質(zhì)量提高了,情感得到了升華,品格受到了陶冶,心靈經(jīng)受了凈化,生活積累的“量”“質(zhì)”也得到提升。

五、動巧手記錄積累生活感受

篇3

【關(guān)鍵詞】作文興趣;課外活動;生活經(jīng)歷;交流;評改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好一門知識的前提條件?!盵1]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進入初中后,學生在身體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經(jīng)具備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條件,隨著知識、經(jīng)驗、技能的不斷豐富,他們已不同程度地產(chǎn)生了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感的要求。這正是對初中學生進行寫作指導,促進他們身心發(fā)展的良好時機。那么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累素材

俗話說:“課堂學知識,課外出人才?!边@說明了課外活動的重要性。認真搞好課外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的動力。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學生的作文主要表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沒有扎實的生活基礎(chǔ),就不可能寫出豐富多彩的好文章。因此,教師必須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體驗生活和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材料。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時刻出現(xiàn)在學生的視野中,給學生新奇感、美感、趣味感,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在寫作中的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自然界中賞心悅目的景物,既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又能使學生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和寫作的沖動。因此,教師應有計劃地、因地制宜地組織學生參加尋春、覓秋、登山、觀水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直接面對大自然,時刻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受,有所體驗。如果教師能抓住契機,稍加點撥,學生便能文思涌泉,下筆成章。

比如,在萬物復蘇的日子里,教師帶領(lǐng)學生到野外去找春天。學生置身于詩畫般的大自然里,聆聽著小鳥的歡叫,親聞著小草的花香,感受著陽光的溫暖,自然會產(chǎn)生強烈的傾吐欲望。在此基礎(chǔ)上寫關(guān)于“春”的文章,學生便會把自己的親身感受寫出來。

二、引導學生寫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

長期以來,學生作文的一大弊端就是造假,寫自己沒有經(jīng)歷、沒有感受乃至根本不知道的事。比如撿到一個錢包上交,下雨時老師為“我”打傘,修車時師傅不收錢等等。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確有其事,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對此,教師除了要求學生“不要在作文之前看別人寫什么,看范文寫什么;以我為主,寫我之想寫”外,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解放心靈

就是營造寬松、平等、自由的習作氛圍,讓學生喜歡寫自己眼中看到的、耳中聽到的、心中想到的,讓他們說真話,吐真情,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做到不抄襲,不模仿。

(二)敞開心扉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你是怎么想的”方面進行訓練。凡是學生說出真情實感,要特別地給予肯定與表揚。

三、開辟“作文園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教師在教室黑板上選擇一個合適的板塊,開辟“作文園地”,經(jīng)常選登本班學生中寫得具體生動的文章、精彩的片段、新穎的開頭、耐人尋味的結(jié)尾、承上啟下的過渡段、優(yōu)美佳句點滴,供大家閱讀和學習?!白魑膱@地”里的作文,可以是作文本上的,也可以是日記、讀書筆記、書信、表揚稿等,體裁、內(nèi)容、篇幅均不受限制。被選中作文的學生自己謄寫出來張貼。學生的作文得以展示,這好比在學生心靈上戴上一枚枚閃光的勛章,更能激起他們?nèi)蘸髮懽魑牡呐d趣。

四、搞好作文交流,誘導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文交流是滿足學生作文展示欲望的另一種形式。每當學生完成草稿后,教師可將在巡視指導中發(fā)現(xiàn)的質(zhì)量較高的作文拿出來交流。這種交流,一方面起典型示范作用,給其他學生以啟發(fā),幫助開拓思路;另一方面使參與交流的學生感到一種“樂”,從而進一步修改完善,使自己的文章精益求精。教師還可以在講評時交流,結(jié)合講評重點,事先約好幾位在本次作文中有代表性的學生交流自己的作文。優(yōu)秀生讀全文,中等生讀精彩片斷,后進生讀值得欣賞的句子。這種講評時的交流,使得好、中、差三類學生都會感到一種滿足,享受成功的快樂,加深對作文的喜愛。

五、編印優(yōu)秀作文選集,鼓勵學生的寫作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盵2]學生有了學習成果,十分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同。鼓勵學生的寫作興趣,辦法之一就是編印作文選集。這是進一步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的有效措施。教師要指導學生編印優(yōu)秀作文選集,要鼓勵班上組織編委會自行評改。由教師寫評語,數(shù)不在多,最好能取一個書名,比如《歲月》《成長》《數(shù)星星》等。一學期下來,評出一、二、三等獎。這種辦法學生很感興趣,既是教師作文教改的實績,又是學生成長步伐的記載。

六、向報刊推薦發(fā)表學生習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為了讓社會了解學生,展示學生的自我風貌,對適宜面向社會發(fā)表的學生作文,教師應積極推薦,組織學生參加報刊和教育主管部門主辦的專題征文活動。學生習作一旦得到發(fā)表,他們就會受到鼓舞,既滿足了社會認同的需要,也會燃起希望之火,這希望之火還會在全班乃至全校燃起來,漸形成燎原之勢。由于學生品嘗到了寫稿投稿的樂趣,作文興趣日益濃厚,學生學習成績也會隨之上升。

七、評改多樣化,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俗話說:“好的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绷碛小白魑娜謱懫叻指摹钡恼f法。這些都說明了修改的重要性。教師可讓學生進行作文自改嘗試,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能力。學生自改時,先由教師示范指導評改方法,教會他們使用修改符號,然后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修改,幾個人一組,輪換自讀自己的文章。這樣在自讀自己的文章的同時,仍可發(fā)現(xiàn)其毛病,其他同學也可以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互相取長補短。這種講評課改變了以往教師先批改后講評的模式,把評與改貫穿于作文教學始終,把群改與自改相結(jié)合,評中有改,改中有評,自始至終啟發(fā)學生思考和評論。修改別人和自己的作文,培養(yǎng)和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自改作文的能力。具體可采用如下的批改方法。

(一)通閱習作草稿,獲得綜合信息

學生完成作文之后,教師通閱全部習作草稿,迅速發(fā)現(xiàn)此次習作的主要優(yōu)缺點,只做第一次記分,不寫批語。

(二)學生互改法

一般是學生兩兩結(jié)對,互相交換閱讀、評價對方的作文,并對文章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表達的清晰度等交換意見。這種討論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評改他人的作文,互相觀摩,取長補短,有利于在原來水平上提高寫作質(zhì)量。

(三)傳閱修改法

學生分組,每組為四五人,當學生拿到互改之后的作文草稿時,在稿子后附上一頁空白紙。組內(nèi)學生就輪流傳閱草稿,每人閱讀別人作文時及時糾正上面的錯誤,并在空白紙上寫上評語或建議。教師需要告訴學生注意寫上肯定性評語。這樣傳閱幾遍后,每篇文章都會附上許多具體的建議,作為修改定稿時參考。

(四)謄抄評賞

學生習作修改好后,謄抄在作文本上,教師給予二次記分,鼓勵學生的提高和進步,然后讓學生認真介紹某些地方修改的理由和好處,部分優(yōu)秀習作的作者宣讀自己的習作,全班欣賞,教師點撥評析,使學生認識得到升華。

這樣通過教師評改、同學評改和自我評改的三種方式相結(jié)合,才能逐步形成學生獨立的修改和評價的能力。其過程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評改起指導作用,使學生了解:寫作的要求是什么?怎樣才算達到標準?如何改好作文?第二階段:學生將開始運用教師評改的觀點和標準,嘗試作自我評改,其實仍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輔導。第三階段:學生獨立修改作文,并能客觀評改他人的作文。提供評改作文標準是發(fā)揮教師的輔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自行修改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這樣做,教師由包辦變?yōu)橐龑?,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調(diào)動了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使修改訓練落到實處。學生沿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積極動手動腦,思維得到發(fā)展,認識不斷提高,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這樣不僅可以達到使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目的,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同時,在參與評改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說出自己有創(chuàng)見性的意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興趣好比路燈,引導你走向成功;興趣好比船槳,帶著你駛向遠方;興趣好比是一p羽翼,領(lǐng)著你翱翔天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會引你走向光明。”[3]興趣是寫作的動力,寫作中有了動力,學生就能充分發(fā)揮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教師必須注意采取各種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許良英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44.

篇4

關(guān)鍵詞: 農(nóng)村初中 作文水平 提高方法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一些現(xiàn)象:有的同學一到寫作文就抓耳撓腮無從下筆;有的同學等老師一出題目就趕緊翻出“作文選”;還有的同學則是“橫眉冷對方格紙,俯首甘咬鋼筆頭”……這些現(xiàn)象無不讓人為初中生寫作現(xiàn)狀的窘迫而擔憂。筆者結(jié)合自己語文教學的實踐做以下思考。

一、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想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帶來強烈的求知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指出:“那些對學習有興趣、能主動學習的學生會比那些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愿學習的學生,學習得更好,學習得更快。”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shù)上重視。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種交流,就如同同學之間平時交談一樣,它是人與人之間見聞、感受、思想情感的交流。與平時交談不同的是,前者是使用書面語言,后者是口語,雖然各有特點,但從本質(zhì)上說都是“交流”。因此,我們在戰(zhàn)略上不必興師動眾地對待作文,不必把它看做是艱巨的一項任務,更不必端起架勢來“作文”。我們要把它當成是一次次的心靈交流,這樣就容易消除畏懼之心。

2.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一個教師不能無視學生的情感生活,因為那是學習中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語)。學生在其感興趣的方面有了較深的情感體驗,在一定情境中遇到這方面的話題則情動而辭發(fā),激活了腦中豐富的、沉睡著的生活積累,因而“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那么學生內(nèi)部語言生成了,表達能力也提高了,真正達到“我要寫”的境界。

3.營造寫作氛圍。

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良好的寫作氛圍也很重要。它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美好感情,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讓學生在看、比、學中體驗作文的快樂,激發(fā)寫作興趣。

二、系統(tǒng)指導讓學生會寫

從平時與學生的交談中得知,很多學生寫作文時不知道寫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寫。這就給我們的指導明確了方向。發(fā)掘?qū)W生生活情感的源泉,傳授謀篇布文的方法,提示積累素材的途徑,鼓勵張揚個性的嘗試,都是我們指導學生寫作的探索。

1.發(fā)掘生活情感的源泉。

寫什么,寫自己的生活、情感、體驗。蘇霍姆林斯基說:“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書?!薄拔铱诒砦倚?,我心抒我情”。這是作文的“根基”,有了這個“根基”,作文就會有材料的源泉。我們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周圍的人和事及思想感情就都是作文的素材,只是許多同學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的作文缺少的就是生活的充實體現(xiàn)。新課程要求作文體現(xiàn)作者的真情實感,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因此,學寫作文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會表達自己,要知道,喜怒哀樂、柴米油鹽都可以寫進作文,而不必強求立意的宏大高遠,能做到內(nèi)容具體、文從字順,能逐步提高就是進步。

2.授之以漁,教以方法。

怎么寫,依靠方法和技巧。如何審題,如何立意,結(jié)構(gòu)怎么安排,語言怎么潤色……只有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既有真實的內(nèi)容又有完美的形式。

3.培養(yǎng)讀書興趣,積累寫作素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生活有多廣闊,語文就有多廣闊?!蔽覀円粋€人不可能事事都親自經(jīng)歷,所以只能從古今中外的書籍中間接獲取經(jīng)驗。多讀有益的課外書,對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能力,陶冶我們的情操有極大作用。我們?nèi)绻褜懽髂芰β鋵嵉矫刻斓淖x書筆記上,把寫讀書筆記當做良好的習慣長期堅持,則有助于鍛煉我們的那一雙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的眼睛,更有助于鍛煉出一個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大腦,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作文水平。

4.放飛想象,張揚個性。

你盡可以大膽地寫出自己,張揚自己,把一個活潑、全新的自我展示給同學、老師與父母親人看。

三、動態(tài)評價讓學生樂寫

《新課標》要求我們的教學評價不僅具有甄別與篩選功能,而且應能促進學生發(fā)展。而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則要我們評價時尊重學生的主體獨立體驗與感受。結(jié)合自己的實踐,筆者認為當前習作評價應注意以下四點。

1.尊重學生主體的獨立感受。

評閱學生的習作時,我們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經(jīng)驗看待評價學生的表述。

2.分層而評,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每一個學生的作文水平不同,所以在實踐中我采取了分層而評的策略,以增強各層次學生的習作自信心,讓他們每人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1)面對全體學生分層而定,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定的標準不同。(2)對一個學生的要求循序漸進。

3.指導性批閱,促進學生再發(fā)展。

批閱這個習作教學環(huán)節(jié)應是:根據(jù)習作的具體情況,采取恰當?shù)男问剑ㄈ缤ㄟ^批注或面批等)予以再指導,然后,讓學生實現(xiàn)指導、再改、再練、再提高的過程,而不只是對習作做簡單的評定而已,更不能為了保持作文本的“清潔”而使學生的習作失去質(zhì)量再提高及習作體會內(nèi)化升華的最佳時機。

篇5

語言是文化的一種符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淵源流傳。從先秦時期以來,漢語的發(fā)展就日趨完善,漢語已經(jīng)進入了新時代,出現(xiàn)了“網(wǎng)絡語”、“洋涇浜”等新名詞。近年來,語言優(yōu)化的有效研究已受到幼兒教師、小學教師的關(guān)注。在初中階段,如何讓學生使用規(guī)范優(yōu)質(zhì)的母語,也十分重要。我認為運用品味語言是一項心、智、情全方位投入的享受性的過程。我確定做這次課題研究,意在解決一些“語言劣化”的現(xiàn)象,讓學生有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為祖國語言的健康發(fā)展獻上一點綿薄之力。本次課題研究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比較全面地認識初中學生使用母語的現(xiàn)狀,并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和合情合理的引導,讓初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母語的習慣,增強他們對母語的感情,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讓他們懂得語言美的重要性,耳濡目染領(lǐng)悟母語的魅力。傳承文明,健康成長。

(2)注重語言與生活、語文與生活、寫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初中學生有一個更健康更自由更文質(zhì)兼美的表達空間,提高初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讓初中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3)倡導自由快樂寫作,強調(diào)寫作是初中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流,淡化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方式――“命題――作文――批改――講評”。針對新課標提出的寫作的高度、角度、尺度,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

二、理論依據(jù)

語文是一門內(nèi)涵極其豐富的學科?!冻踔姓Z文新課標》指出: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為培養(yǎng)和造就一代新人發(fā)揮重要作用。語文教學應注意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語文課堂上也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學生的人格健全。長期以來,由于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存在著種種弊端:一味追求分數(shù);課堂上,學生只是聽與記的機器;綜合性活動形同虛設(shè);學生怕寫作等。我認為學習語言離不開“說”,也離不開“寫”。寫作應是初中學生必備的一種溝通方式,一種交流需要。

三、課題研究的內(nèi)容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崇尚禮儀。一個人的語言表達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會折射出他內(nèi)在的思想風尚。因此,讓初中學生的語言得以優(yōu)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文明有禮,合情合理。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就是認識初中學生在使用母語中存在哪些劣化現(xiàn)象,并分析其中原因,開展一些相關(guān)的活動案例和教學實踐,從而找尋一些能讓學生語言優(yōu)化的有效性途徑。

(1)在日常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收集一些初中學生“語言劣化”的事例,并分析原因(包括來自外部傳媒和教師內(nèi)部的)。

(2)以開展綜合性活動和語文作文教學案例為主要載體,創(chuàng)設(shè)平等快樂的語言表達空間,為初中學生營造出健康向上的語言環(huán)境。讓他們接觸更多的文質(zhì)兼美的語言,接受熏陶,感受漢語的獨特魅力,樹立積極的人文觀。

(3)在實際教學中,把聽、說、讀、寫、改、議有機結(jié)合起來。以寫作為切入點,加強閱讀積累,養(yǎng)成批改與議論的習慣,把寫作與生活結(jié)合起來,提高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yǎng)。

(4)撰寫教學心得及學術(shù)論文,總結(jié)出一系列的優(yōu)化語言的有效途徑,構(gòu)建能運用于實際教學的技巧與策略。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根據(jù)我校實際情況,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日常教學法和經(jīng)驗總結(jié)法,同時還適當運用一些文獻研究法、調(diào)查比較法和個案分析法。

(1)日常教學法:將研究帶進日常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留心研究,這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

(2)文獻研究法:通過網(wǎng)絡、報刊、著作等多種渠道,了解相關(guān)的研究現(xiàn)狀,吸取和借鑒先進的理念,確定研究的正確方向,增強研究的理論性。

(3)調(diào)查比較法:采用談話、問卷、測評等形式,定期進行調(diào)查,了解初中學生已有的語言表達情況。指定個別班級為實驗班,將研究前后的相關(guān)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為研究提供真實的材料和動態(tài)成果。

(4)個案分析法:關(guān)注個別初中學生,理解其語言運用的習慣,并作為典型例子進行剖析,引導其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從而有效地調(diào)控課題研究的進程。

(5)經(jīng)驗總結(jié)法:留心收集材料,對其進行歸納、概括,不斷總結(jié)、反思研究中的經(jīng)驗教訓,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從而科學地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形成有一定價值的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個人課題研究的相關(guān)工作,同時也給自己一個更為清楚的工作藍圖。我初步確定本次個人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大致分成籌備階段、研究階段、總結(jié)階段這三大階段:

籌備階段:(2013年6月――8月)

(1)選題。對課題進行界定,對課題研究的背景進行分析,對初中學生的日常用語和寫作情況進行摸底調(diào)查。

(2)查閱、收集相關(guān)的文獻研究資料。認識本次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jù)和研究現(xiàn)狀,并了解其發(fā)展趨勢。弄清本次課題研究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

(3)明確本次課題研究的方向、內(nèi)容和意義。預設(shè)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研究階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1)確定本次課題研究的個別班級和典型學生。深入班級與學生交流,留心學生的日??谡Z使用和書面語運用的具體情況。收集研究材料,并及時整理、分析、小結(jié)。

(2)積極整理課題研究的材料,并認真撰寫工作小結(jié),形成一些總結(jié)性的經(jīng)驗,并在教學中加以運用,讓實踐去檢驗經(jīng)驗。

(3)邀請專家教師會診,完善預設(shè)的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總結(jié)階段:(2014年3月――6月)

(1)分類整理相關(guān)的課題研究材料,并對比分析課題研究的材料和初中學生研究前后的變化情況。

(2)在聽取專家教師意見的基礎(chǔ)之上,用心完善相關(guān)的教育教學案例,認真撰寫相關(guān)的工作總結(jié)、教學論文和課題研究的總結(jié)性報告。

(3)讓課題研究的經(jīng)驗成果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和一定的推廣。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是對日常教學工作的記錄,其成果形式預設(shè)有兩種類型,一是在教學生活中表現(xiàn)出的無形力量,如學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良好改變。二是在課題研究前后收集、撰寫的有形材料。

(1)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和漢語鮮活的生命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文質(zhì)兼美的母語,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幫助他們樹立健康的人生觀。學生與教師更平等,更親近了,語文教學的過程將是教師與學生獲得成功體驗的過程。

(2)設(shè)計調(diào)查問卷,并整理收集、分析研究,掌握初中學生的語言表達及閱讀寫作的動態(tài)。

篇6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提起作文,經(jīng)常聽到學生對作文畏難煩惱的感嘆之聲:“作文真難!”學生對作文的厭倦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呢?我從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是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通過認真培養(yǎng)產(chǎn)生的。

第一,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喚起他們的寫作興趣。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教師首先必須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爆F(xiàn)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文章和精彩片段,這為搞好寫作教學提供了良好材料。課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語言生動形象,易感易學,很適合學生閱讀。對于這些課文,我們應該讓學生多讀多記,必要時背下來。學生在頭腦中積累的東西多了,到寫作文時語言就會像涓涓細流,自然而然地從筆下源源不斷“流淌”出來。要想讓學生寫出好文章,不但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還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大量的報刊,閱讀名家名篇,汲取其中豐富的寫作營養(yǎng)。學生真正做到讀書破萬卷,自然也就下筆如有神。

第二,教師要引領(lǐng)學生走進生活,從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所見、所聽、所想和所感的東西,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停息?!边@就要求教師多引導學生體驗生活,通過郊游、春游、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引導學生廣泛積累寫作素材。在生活、實踐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觀察事情過程,觀察生活細節(jié),若有感受和心得體會,就及時記下來。這樣堅持久了,學生在撰寫作文的時候就會習慣于記實事、寫真人、抒真情、發(fā)實感,真正寫出有血有肉,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文章。

第三,教師要給予學生成功感,激發(fā)他們的作文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千萬不可忽視鼓勵的力量。對于那些寫作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要努力找出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及時予以鼓勵;對于那些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要盡可能地提出較高的要求。使學生既充分肯定自己的成功之處,看到自己的長處,又愉快地認識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這樣以來,無論寫作能力優(yōu)、差的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寫作的成就,從而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我在每次輔導學生作文后,都挑出一些優(yōu)秀作文和進步明顯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讓學生相互閱讀,這樣既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還產(chǎn)生很強的激勵效果。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學生辦班級手抄報、寫廣播稿、評論社會熱點問題等,并鼓勵他們勇于向報刊投稿。通過采取行之有效的做法,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徹底消除了學生對作文的畏難情緒。

第四,教師要組織學生自己評改作文,切實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作文批改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參與評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體批改等多種形式。常用的批改形式是組織學生互批互改,引導學生批改作文時要求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先通篇讀,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二是一字一句地認真閱讀,找到不通順的句子、不恰當?shù)脑~語、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符號等,采用圈、點等符號標出來,最后寫上對這篇作文的評語。這樣以來,學生對作文便達到自作自改自滿意,無論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還是基礎(chǔ)薄弱的學生,都會對相互批改作文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作文寫得差的學生改到好的作文時,可以從中學到方法,受到啟發(fā),得到提高;寫得好的同學改到寫得差的作文,也從中吸取教訓。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評改作文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喜歡動筆的良好習慣,有利于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便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寫作興趣,激發(fā)濃厚的寫作激情。

第五,發(fā)揮特長。在每學期重點練習寫作某一文體的前提下,教師可在開學初、期中、期末安排幾次自命題作文,連體裁、題材也可不限,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寫自己長于表達的文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特長。這樣,必然會涌現(xiàn)出許多有真情實感的優(yōu)秀習作,顯示出不同的學生寫作某種文體的特殊才華。教師充分肯定這些習作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寫作特長并加以引導,以激勵更多的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一技之長”,達到培養(yǎng)作文興趣的目的。

任何一種心理的形成,都不會是一勞永逸的。中學生的作文興趣不僅需要認真培養(yǎng),而且應當強化鞏固。教師的任務在于不斷向?qū)W生揭示作文的基本規(guī)律,以形成永久性的作文興趣,使之終生受益。

1.熱愛生活,將暫時興趣變?yōu)殚L遠興趣

一兩次作文的成功和教師的鼓勵,可以使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但這種興趣是暫時的,缺乏牢固的基礎(chǔ)。教師須通過啟發(fā),使學生在寫作實踐中逐步明確作文同生活的關(guān)系:“作文、說話、做工一樣,是生活中間缺少不了的事情。生活中間包含著許多項目,作文也是一個?!保ā度~圣陶答教師的100封信》,第103頁。)“作文是我們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考試,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保ā度~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39、90頁。)養(yǎng)成熱愛生活,嚴肅地對待生活,一絲不茍地練習作文的心理習慣,懂得生活是作文植根的沃土,把熱愛生活,觀察積累作為寫好作文的基礎(chǔ),培養(yǎng)對作文的長遠興趣。

2.勤于實踐,在練筆中“自悟其理法”

中學生作文須經(jīng)過有計劃、有目的的反復訓練,方能體味其中的甘苦,掌握寫作技能,以至感受到作文的樂趣,最終形成個人的興趣。正如葉圣陶先生在他的《語文教育論集》中所言,“寫作系技能,不宜視作知識,宜于實踐中練習,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講知識。”他又說:“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shù)方面,凡是技術(shù),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保ā度~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39、90頁。)真正使學生在“歷練”的過程中“自悟其理法”,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根本是引導學生對作文的實踐性有深切的認識,長期堅持練筆。

3.爭取突變,鼓勵達到作文的“高峰”

篇7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 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心實感?!蹦敲矗绾巫霾拍茏寣W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呢?以下是我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一、積累名句,厚積薄發(fā)

部分初中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傻了眼,“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蹦X子一片空白,無話可說。其實是心中沒有寫作素材,“巧妙難為無米之炊”,自然寫不出。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名句就是個好方法?!胺e學以儲寶”,積累名句就是一個采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的聚寶盆的過程。積累名句對于寫作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切忌間斷和疏忽。否則,就有可能讓有價值的材料白白遺漏。

積累名句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課本中積累名句,可采用卡片法??ㄆň褪菍㈤喿x時讀到的格言、警句、諺語等自己認為有價值而實用的東西記在卡片上。課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別是古詩詞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豐富,可以供作文時使用。

二是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名句,可采用摘錄法。摘錄法就是指我們在閱讀時,把具有參考價值、可資引用、借鑒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來。做摘錄要按原文實錄,不得增添、刪減、更改原字句和標點符號。課外書浩如煙海,閱讀時應有所側(cè)重?!墩Z文課程標準》“關(guān)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的名著應作為主要閱讀篇目,要求學生盡可能都找來閱讀。

不管是采用卡片法還是摘錄法,最后都要注明出處,如書名、頁碼、出版社、版面、出版時期及作家姓名,便于日后查實。通過課內(nèi)外閱讀,積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學生在寫作時就能旁征博引,厚積薄發(fā)。

二、擴寫仿寫,樂于表達

《語文課程新探》關(guān)于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愛護他們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沖動和愿望,保持這種熱情、這種興趣、這種自信?!币龅竭@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擴寫和仿寫。擴寫可從短語擴展入手。短語是由詞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組合是兩個詞,但短語的組合又不限于兩個詞,有時是三個或多個詞,如“中學語文教材”“認真學習語法”是三個詞,而“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我們認真學習語法”是四個詞。這些多個詞的組合實際上是由兩個詞組合擴展而來的,這就是短語擴展。在擴展練習中,老師要愛護學生想說想寫的熱情,挑選一些簡單易擴展的詞語讓學生自由擴展,或是讓學生隨意寫出自己認為容易擴展的詞語進行擴展,鼓勵他們敢說敢寫,讓他們樂于表達。

在引導學生擴寫的基礎(chǔ)上,再讓他們進行仿寫。仿寫就是仿寫句式,是根據(jù)特定的語言情景,按指定的參照對象進行仿造。仿寫要做到緊扣話題,語體和諧,結(jié)構(gòu)一致,辭格相同。最關(guān)鍵的是把握語境,理解模仿對象的結(jié)構(gòu)和含義,做到“形神皆像”。仿寫句式思維開闊,又有參照對象,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和興趣,當然就樂于表達。

三、不限文體,易于動筆

《語文課程新探》中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于動筆,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边@實際上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受文體束縛。學生普遍怕作文,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空間,寫他們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日記、書信、童話、寓言、散文、小說、應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里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哪怕在老師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貴的。

四、修改潤色,文從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重要的一環(huán)。不少學生將寫作當做負擔,勉強完成任務后,不愿修改文章。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修改。正如葉圣陶先生主張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說:“寫好以后,念他幾遍,至少兩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用詞不當?shù)牡胤?,大致可以聽出來??傊?,要多念多改,作文進步才快?!弊魑恼J真的同學,大都有相同的體會:文章寫完后,細讀一番,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毛??;把這些毛病改了,文章會變得好一些。這正是“文從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修改文章,考慮的地方很多,例如觀點的斟酌,材料的取舍,結(jié)構(gòu)的安排,語言的推敲等。老師開始指導學生修改時可以從語言修改入手,通過修改,使語言變得準確、清楚,使人看了明白。著重考慮:用詞恰當否?句子構(gòu)造合理否?句子連貫否?層次清楚否?語言得體否?讓學生將“寫”與“改”結(jié)合起來,將“改”當作“寫”同樣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師的事”這種陳舊的觀念。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寫得稱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學生學會了修改,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教無定法,但要得法?!碧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方法可以各異,殊途能夠同歸。只要能貼近學生實際,讓他們樂于動筆,易于表達,說出真心實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8

關(guān)鍵詞 應用文本閱讀 中學生 作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ext rea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students'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enhanc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eaching through activ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crease students' text reading of accumulation, and combine with writing exercises to achieve integrated enhance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This article from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teach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xt reading ability for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role of the writing, explore to use text reading in enhancing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Key words applied text read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1 中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

首先,一些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并沒有完全貫徹新課標教學的要求。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有些教師仍然堅持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和方法,未能真正貫徹新課標教學的要求,過多地強調(diào)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培養(yǎng),而相對地忽略了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等。當前初中作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是根據(jù)作文的體裁來進行針對性的寫作教學和訓練。教學過程中,往往是以考試的要求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fā)點,通過命題作文以及材料作文的綜合訓練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不論哪種形式的寫作教學,教師都是從作文題目的解讀出發(fā),然后對作文的布局結(jié)構(gòu)等進行講解,通過對寫作內(nèi)容的合理設(shè)計以及語言的應用等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這種教學理念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學生寫作更多的是為了考試中能取得較高的成績,而其寫作技巧等都得不到真正的鍛煉和提升,此外,這也可能造成了寫作的模式化,使學生的思維等都受到限制。

其次,中學生作文寫作素材相對缺乏限制了其寫作能力的提高。在寫作中,知識和素材的積累是寫作的基礎(chǔ),但是在中學作文教學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可以有效利用的寫作材料是有限的。這與學校的課程設(shè)置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在許多中學,是否需要閱讀課,該怎么去上好閱讀課都是當前語文教師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許多教師簡單地將閱讀課理解為讓學生們自主閱讀,教師沒有給予及時的指導,使得學生的閱讀課沒有針對性也缺乏重點,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學生無法通過閱讀來積累寫作材料。

最后,教材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初中作文教學中,教材是其教學基礎(ch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由于其自身素質(zhì)等的影響,未充分挖掘教材對于學生語言、文字積累的積極作用,從而使得學生無法將課堂學習內(nèi)容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起來,限制了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教材的作用主要是完成教學任務的要求,課文中所使用的寫作手法以及修辭等都沒能進行深入研究和講解,也沒有以課文為出發(fā)點進行針對性的寫作訓練,使得教材未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2 文本閱讀對于作文能力提升的作用

文本閱讀能夠增加學生的積累,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提升。文本閱讀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料,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一些詞匯和句子,為其寫作水平提升奠定基礎(chǔ)。比如在《塞翁失馬》等語言古詩的學習,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成語或者俗語背后的故事,在作文寫作中能夠準確應用。此外,這種閱讀也有利于學生將其與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選擇適宜的例子來進行舉例和仿寫等,實現(xiàn)學生綜合寫作能力的提升。

文本閱讀能夠有效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其寫作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蚊子和獅子》在學習中,教師可以從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出發(fā)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積極引導學生在故事基礎(chǔ)上進行擴展或者續(xù)寫,通過這種閱讀課的開展,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寫作過程中能夠使其文章的結(jié)構(gòu)更為完整,內(nèi)容更為充實。

文本閱讀的有效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為了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目標,初中語文教師應將文本閱讀與寫作有機結(jié)合,增加其趣味性,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我喜歡夏季”的寫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回憶所學過的關(guān)于夏天的文章,并列出其夏天所能看到的景物以及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等,通過這種引導使學生的興趣被激(下轉(zhuǎn)第97頁)(上接第93頁)發(fā),從而使其更好地完成寫作。

3 應用文本閱讀提升中學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一,將文本閱讀應用于中學作用教學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文本閱讀對于寫作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而文本閱讀和寫作都與生活實踐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進行寫作。比如在朱自清《春》的學習中,引導學生去自己發(fā)現(xiàn)自然景色之美,更好地用心感受自然,讓學生進行模仿寫作等,來提高學生自然景物描寫的技巧。而在學習《背影》一文時,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父母的某些特征,使其能夠更多地觀察生活中的父母,從而更好地理解親情等。這種觀察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可以通過更為準確的語言來描述相關(guān)的事物,對于其寫作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意義。

第二,培養(yǎng)學生從閱讀中積累和學習的能力。文本閱讀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寫作的優(yōu)秀范文指導,在教學中,教師便要積極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文本內(nèi)容。文本閱讀有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比如在《孤獨之旅》的學習中,除了重點字詞句的學習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的概括和總結(jié),并且以文章為出發(fā)點進行擴展閱讀的訓練。這種有針對性的閱讀,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并且進行必要的總結(jié)和反思,在擴展閱讀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為其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chǔ)。

第三,創(chuàng)設(shè)開放的閱讀環(huán)境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認識到文本閱讀對于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條件和環(huán)境。比如,教師應保證學生有充分的閱讀時間,對于閱讀課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設(shè)計和指導,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閱讀。此外,教師還要進行課外延伸閱讀的指導,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閱讀資源,實現(xiàn)學生知識的積累以及閱讀和寫作能力的綜合提升。

第四,作文教學要注重學生寫作的練習。當我們應用文本閱讀來提升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時,可以通過仿寫、擴寫或者縮寫等形式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在《馬》學習中,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對作者所描述的馬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對于其中動物的寫作手法和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引導學生進行仿寫鍛煉,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直接的提升。此外,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如果我為馬》的擴展閱讀,使學生感受不同的寫作風格,并且針對兩種不同的寫作方式進行仿寫訓練,實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在課文和閱讀文章的仿寫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加關(guān)注作者的遣詞造句以及修辭手法的應用等,通過不同修辭手法的替換應用來實現(xiàn)不同的語言表達效果,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修辭手法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母膶懀藻憻拰W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映紅.關(guān)于中學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4).

篇9

【關(guān)鍵詞】作文承接性梯度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7X(2014)07-005-01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乃至整個基礎(chǔ)教育框架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可以說這是不爭的事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第四學段7~9年級――寫作)中明確指出“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根據(jù)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里面提出了突出作文的“需要”選擇“表達”,在文體上,也提到了“敘事性文章”、 “說明性文章”、 “議論性文章”、 “應用文”等文體,但是,我們的教學實踐,不是一下子就教給學生所有的知識,而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充分說明,中學生的寫作應該有一個承接性、梯度性,不應該是一蹴而就。

一、對于課標的解讀

根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號稱語文試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應該更加注重“獨立”、“表達”、“文體”的需要。所謂作文梯度訓練 ,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認知結(jié)構(gòu)水平,采取與之相應的訓練方法,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使之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種寫作教學方法。

二、訓練目標梯度訓練設(shè)計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好這門言語交際工具,充分發(fā)揮其基礎(chǔ)性作用,為促使學生學好其它學科奠定基礎(chǔ),為使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中學生作文教學應從初一至初三年級實行作文系列化的梯度訓練,體現(xiàn)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由簡單到復雜,由單純向深刻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訓練層次。以下為具體的梯度訓練目標分解:

(一)整體目標

(二)能力目標

。

(三)各年級話題梯度目標

(四)各年級寫作技法梯度目標

(五)各年級積累訓練梯度目標

篇10

此時此刻,我感覺這小屋子更加溫暖了,我和父親心靈之間的冰川終于融化了,我開始去理解他,我終于明白了他的眼角為何會被時光無情地刻上皺紋;他的脊背為何會彎曲:他的雙手為何會布滿繭子。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供大家學習。

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1生活中總會有許多溫暖的小故事,但讓我記憶猶新的那個人,卻是我們的班長——嚴琳玉。

嚴琳玉是大家公認熱心過頭的班長,因為對她每一個人都是無比熱心。

快考試了,老師讓同學們?nèi)W校門口的復印部買卷子,可我一分錢也沒帶,所以在復印部門口徘徊。嚴琳玉好像會讀心術(shù)似的,看穿了我的尷尬。她二話沒說直接買了兩份卷子,其中一張給了我。這份從天而降的驚喜,一下子把我從煩惱里揪了出來,頓時心中涌起陣陣暖意……嚴班長不僅對待同學們總冒“傻”氣,對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也有一股子“傻”勁兒呢!

那是一個暖洋洋的下午,所有的花草都從土里鉆出來曬陽光浴了。我和嚴琳玉正好在上學的路上遇見了,所以便一起趕往學校??赡苁墙裉鞆募依锍霭l(fā)的早了吧!到了學校門口,還沒有開門,我們只好到停放自行車的地方等著了!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只流浪狗,一直趴在地上,看上去像是很久沒有吃飯了。嚴琳玉見狀急忙去對面的小賣部買了一大塊兒面包,小心翼翼放在小狗的面前??傻人酝炅嗣姘鼌s還是站不起來,這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小狗的腿有點問題。

這時教室開門了,只見嚴琳玉撫摸著小狗的頭,滿臉認真地說:“你就在這兒別動,我放學把你抱回家給你治病。”小狗好像聽懂了她的話似的,我們放學后它果然還趴在那兒!

第二天我問她小狗的情況,她說昨天把小狗抱回家后,本來就討厭狗的媽媽,想讓她把小狗丟掉??捎悬c兒“傻”的她卻說:“如果你不讓小狗回家,我也不回去了?!眹懒沼衲枪勺泳髲姷摹吧怠眲艃航K于把媽媽征服了。通過治療,現(xiàn)在小狗的腿已經(jīng)好了,和一般健康的狗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真為她開心。

嚴琳玉就像一顆光芒四射的小太陽,她的光輝照耀和溫暖著周圍所有的人。

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2愛的語言時時刻刻圍繞在我身邊,使我的心即使在那白雪飄飄的日子里也能溫暖如春。

從補習班里走出來,想著那張糟糕的試卷,一陣風猛地向我刮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戰(zhàn)。站在雪地里的我知道暴風雪要來臨了。害怕、緊張、孤單向我襲來。手習慣性的伸進了衣兜里,突然感覺到里面有東西,拿出來一看,原來是張小紙條,打開一看有一段字“同桌,加油!我相信你是最棒的?!宾畷r間,一股暖流直沖心田,溫暖著我!“曾經(jīng)多少次失去了方向,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币驗橥赖墓膭?,我不再害怕、緊張、孤單。我要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走在馬路上的我漫不經(jīng)心,邊走走,邊瞧瞧。一不小心便滑到了,還沒等我站起來,就聽見一陣刺耳的喇叭聲。腿還在隱隱作痛,這時好像有一位司機已經(jīng)等的不耐煩了,從車上走下來。我心想“怎么還要罵我嗎?兇巴巴的,切!”這時他走到我身邊,把我扶起來。面帶微笑的說了聲“孩子,天冷路滑車還多,你看著點兒?!蔽乙残α诵?,笑中帶著慚愧與感動。那銅鈴般的聲音在冰天雪地里回蕩。世界因互幫互助變得每一刻都精彩萬分。

早上起床,穿好衣服吃完飯,已經(jīng)下了樓,這時傳來媽媽叫我接電話的聲音,誰呀!非這時打來電話。我氣喘呼呼地跑了上去“喂!今天降溫別忘加些衣服?!迸叮瓉硎窃谶h方的朋友。我突然感覺到我們雖然相隔很遠,但心更近了。走在路上回響著朋友的聲音,在這個寒冷的冬日里是多么溫暖!有一位時時刻刻關(guān)心我的朋友,多么甜蜜!

雖然每一句話都如此簡潔,但在我心里像一團猛烈燃燒的火,永不熄滅,一直溫暖著我,伴我成長!

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3每個人都有一顆充滿愛的心,因此我們心中就都有一份溫暖。哪兒有愛,溫暖就從哪兒升起。

在一個晚上,皎潔的月亮掛在天空,河里被燈光反射成五彩斑讕的圖畫,一陣微風吹過,泛起陣陣漣漪。我一個人正走在沿河路欣賞風景,我拿著鑰匙,甩呀甩,一不小心脫了手,掉到了圍桿下面,我連忙跑到圍桿邊拉住鑰匙,但還是晚了一步,鑰匙掉到圍桿下面了。

我往下看,下邊全是雜草和泥土,這哪找得到呀?我站在圍桿旁,不知所措,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時一位老爺爺看到我這般焦急的樣子,親切地問我:“小朋友,你遇到什么困難嗎?”“我……我的鑰匙掉下了?!蔽?guī)е耷徽f?!靶∨笥眩灰獋?,我下去幫你找。”老爺爺安慰我。我趕緊記下了這兒的位置,便和爺爺來到下邊。

天這么黑,下邊又那么大,還有那么多的雜草,哪能找得到鑰匙呀!但沒有鑰匙,我又回不了家,還會被爸媽責罵。此時的心都被揪著。我和爺爺一人拿根木棍到處拔動著。找了半天,鑰匙仍不見蹤影,當我快要絕望的時候,突然傳來爺爺激動的叫聲:“找到了!找到了!”我聽到喊聲,興奮地跑過去,果真找到了,那就是我的鑰匙,我接過鑰匙感激地對爺爺說:“謝謝爺爺!”這時眼淚不聽話地嘩啦啦地往下流!爺爺撫摸著我的頭對我說:“下次可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喲!”“知道了?!蔽倚呃⒌鼗卮?。

這時我已經(jīng)無心再欣賞這美麗的風景,走到回家的路上,仔細回想撿鑰匙的經(jīng)過,心里不由得一片溫暖……

世界上到處都充滿愛,也到處有溫暖。一份愛,一份溫暖。如果世界全是愛的海洋,那么溫暖也會遍布整個人間。

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4在茫茫人海間,與我們認識的人很少。但無論熟悉還是陌生,總會有“幫助”溫暖我們的心。對親人的幫助,是相濡以沫的支持與關(guān)愛;對朋友的幫助,是心有靈犀的默契和配合;對路人的幫助,是細致入微的關(guān)懷和一聲鼓勵、一個攙扶。

幫助無處不在,它浸透在我們周圍的空氣中,變成呼吸的氧氣,支持著我們的生命。

文壇巨匠巴金曾說:“我的生活目標,無一不是在幫助別人,使每一個人都得著春天,每顆心都得著光明,每個人的生活都得著幸福,每個人的發(fā)展都得著自由?!边@個用《家》《春》《秋》等著作慰藉于苦難中向往和平的人們的作家,的生活目標是幫助別人——不管是用充滿愛意的文字,還是用愛心行動,確實給在寒夜中前行的人帶來溫暖和光明。

一生都在幫助別人的人,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和熱愛,就像巴金留給人們的精神財富將被永遠銘記一樣。而“幫助”也成為人們前進的燈塔,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帶去溫暖,并讓溫暖這顆火種撒滿人間,點燃社會的每個角落。

幫助同時是互助,只有相互幫助才會更加長久。就像患白血病的女孩把錢捐給輟學的兒童后所說的那樣:“別人幫助了我,我也要將這份溫暖傳遞給他人。向每一個處于危難中的人伸出援手,這個世界才會成為愛的海洋。”

不知道叢飛在地下是否仍在不斷幫助別人,但我知道,他其實是懷著失望、無奈死去的。受到他幫助的人絲毫沒有感謝之心,反而用所謂“怕丟面子”拒絕去探望重病中的叢飛。人心冷漠至此,實在是社會的悲哀。當他們拿到那一筆筆捐款時,他們的心難道沒有一絲顫動?他們的靈魂難道沒有受到一次次強有力的撞擊,讓自己被麻醉的神經(jīng)變得清醒,從而學會感恩?

但愿這種讓“壯士扼腕”的事情不再發(fā)生,我們永遠也不愿看到叢飛眼角那滴英雄淚。

林清玄曾說:“雪,冷而清明,純凈優(yōu)美,在某一個層次上,像極了我們的心。”而“幫助”是我們心靈最單純、最明亮的底色。是幫助,為饑寒交迫的人們送去冬日里的溫暖陽光;是幫助,讓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幫助,讓在黑暗襲來時孤苦無依的人有耐心期待光明。

讓我們盡情吞吐這種生命的氧分,即使風沙侵襲,我們的人間依然溫暖如春。

中學生溫暖我初一作文600字5在你們心中溫暖是什么呢?在我心中溫暖是安靜的坐在火爐旁取暖,是父母的一聲叮囑,一個普普通通的舉動……

記得又一次,媽媽腰痛,起床都要扶著床沿才能慢慢爬起,本來媽媽可以休息一下的,但我早上7:00要上課,媽媽顧不上休息強忍著疼痛一大早就爬起來了,6:00時我聞到了赤豆小圓宵的香味,穿好衣服直奔廚房。

媽媽見我來了笑著說:“來,香濃美味的小元宵上桌了。”我一邊吃一邊說好吃,媽媽見我饞饞的樣子,笑著說:“好吃的話就多吃點?!闭f著就將她的那碗元宵推到我這里。我跟媽媽說,我不吃了你吃吧。媽媽說我不愛吃,你吃吧。其實媽媽并不是不愛吃,而且特別愛吃,一般能吃好幾碗,但媽媽為了我,只是吃了一些前一天剩下的饅頭,糊了糊肚子,就送我上學去了。

由這個吃圓宵的事我感到了溫暖,感到了母親為了孩子寧可不顧及自己的身體,而讓孩子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