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歷史教學德育思想培養(yǎng)分析
時間:2022-06-10 04:33:48
導語:大學歷史教學德育思想培養(yǎng)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歷史是大學素質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的大學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對歷史事件的客觀分析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忽視了歷史對學生德育思想的培養(yǎng)作用,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雖然有部分大學重視學生德育思想的培養(yǎng),但是在實際的歷史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
【關鍵詞】大學歷史;德育思想;培養(yǎng);措施
德育思想是一種需要重視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模式,體現(xiàn)的是學生人格思想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德育教育重點在于學生自身德育的發(fā)展,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的教育為起點,全面發(fā)展學生綜合文化素質。
一、目前我國大學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單純側重于學生歷史教學的實質性意義。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發(fā)展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規(guī)定大學中對學生歷史的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歷史文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紀律、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在實際大學歷史文化教學中,教師只是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質,這種教學模式只是單純追求學生的成績,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對學生自身今后生活工作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大學歷史教學中德育思想教育的缺乏,對學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健康發(fā)展和自身的完善產生負面影響。(二)大學素質教學對歷史的教學缺少重視。在一些大學中,由于理科在社會中應用的范圍較廣,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還存在重視理科教學而忽視文科的現(xiàn)象,將大量的教學資源投入到學生的理工科教育上,大學歷史作為一門文科學科,更不被學校所重視,因而學生也對歷史缺少重視,在歷史教學中只是單純學習歷史史實事件,不但缺少歷史文化的教育,更不利于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yǎng)。而且在大學的歷史教學中,有的教職工缺少教師職業(yè)道德精神,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功利性質,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教師自身利益相聯(lián)系,導致教師單純重視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掌握,缺少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二、大學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yǎng)措施
(一)加強歷史教學和學生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在大學的歷史文化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的教學和教學內容不符,教學效率低下等問題,對歷史教學和學生德育思想的培養(yǎng)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德育思想的教學是教育改革深化發(fā)展的要求,在大學歷史教學中需要加強歷史教學知識能力,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還有學生的個人思想價值觀,同時還能加強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是針對書本上的歷史知識進行教學,缺少對學生德育思想和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只是單純地記憶背誦,對知識背后的意義缺少理解。因此在大學歷史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背后意義的理解,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中德育思想的探究,將歷史的學習不僅當做一種教學任務,而是一種學生學習的手段,在加強學生歷史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還要加強學生的個人人格健全和德育思想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將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靈活應用自身的文化知識。(二)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于我國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在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下,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交流互動,不僅不利于學生的歷史知識文化掌握,更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思想。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只有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被動接受為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yǎng)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三、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人才個人的綜合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德育教育的理念在學生的歷史教育中不斷深入,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質,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學生和老師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實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自主發(fā)展的目標。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自身潛能的激發(f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學生健康人格和思想觀念的形成。大學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思想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體現(xiàn)了教育改革的人文性,為培養(yǎng)具有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山青.大學歷史教學中對學生的德育思想培養(yǎng)對策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167.
[2]張明霞.關于大學歷史教學中德育素材的選擇與運用的探討[D].天津師范大學,2015.
[3]林曉菲.德育思想在高校歷史教學中的滲透[J].文學教育(中),2011(05):147.
作者:談夢珍 單位:南京江寧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