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數字電視信息插播研究

時間:2022-11-15 10:41:44

導語:有線數字電視信息插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有線數字電視信息插播研究

摘要: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fā)展,數字電視網絡技術也在不斷更新,目前在很多院區(qū)、教師村實現了多種方式宣傳視頻投放,本文針對有限數字電視網絡節(jié)目中的信息插播方案進行探究。

關鍵詞:有線;數字電視;插播

1數字電視網絡項目需求

在廣電現有電視頻道中,在高/標清播出頻道上實現廣告視頻定時/手動插播,要求支持廣告素材根據廣告時段進行編單插播,支持字幕角標疊加功能;要求插播系統(tǒng)具備完整的素材上傳、編播分離編單客戶端、獨立的定時/手動插播控制功能軟件,要求插播控制系統(tǒng)具備插播前插播后視頻實時監(jiān)看功能,保證校區(qū)及教師村內的廣大有線電視用戶既能正常收看廣播電視節(jié)目,也能收看到學校的相關視頻內容。

2數字電視網絡技術方案

要實現本項目需求應進行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改造。2.1信號的截取及處理。為滿足相關需求,需對市公司傳輸的電視信號179MHz頻點進行陷波處理,對本頻點傳輸的節(jié)目(初定導視信息)進行定時插播,經插播后的ASI碼流信號經再復用、調制,然后與陷波后的RF信號混合,由某市理工學院機房傳輸至其轄區(qū)內的廣大電視用戶,信號截取及處理環(huán)節(jié)。(信號處理流程圖見圖1,設備清單見表1)2.2插播內容的處理。要實現本項目需求,需要在某市理工學院機房搭建一套插播系統(tǒng),擬采用TS流視頻插播技術在一路高/標清播出頻道上實現廣告視頻定時/手動插播,字幕角標疊加功能。TS流視頻插播系統(tǒng)支持多格式的廣告素材根據用戶自定義的廣告時段進行插播編單插播播出,系統(tǒng)提供獨立的素材上傳入庫功能軟件、編播分離編單客戶端軟件、獨立的定時/手動插播控制軟件,插播控制軟件具備插播前插播后視頻實時監(jiān)看功能,支持ASI/IP輸出/輸入功能。該系統(tǒng)能實現支持ASI、IP、AVS+傳輸的數字視頻插播及字幕角標疊加等增值業(yè)務,支持高/標清流的音視頻插播、應急墊播、混排軟切換等多種插播模式,支持多格式廣告素材混排、混插功能,(視頻格式:MPEG2、WMV、MPEG4、H.264、H.265、4K、RMVB、VC1;音頻格式:MPEG、AAC、AC3、MP3、WMA、AMR、DTS、EAC3)支持單/多音軌音頻編碼的高/標清流音視頻插播,支持多格式硬盤素材、高標清實時流信號的混插,支持視頻插播同時疊加字幕、臺標、角標(劇情角標)、時鐘功能。系統(tǒng)有效實現了硬盤素材插播和TS流軟切換控制互聯互通。(插播系統(tǒng)架構圖見圖2)2.3傳輸平臺的搭建及網絡的改造。為滿足某市理工學院的定制需求,需要對現行光傳輸網絡進行適當改造,新增一條由廣電機房至學院機房的12芯約5200m的光纜,用于學校機房與教師村的電視信號傳輸。

3數字電視網絡系統(tǒng)優(yōu)勢

本項目是根據某市理工學校的具體需求并結合廣電的相關實際情況來制定的,在確保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方案的可行性及平臺搭建的建設成本等因素。3.1穩(wěn)定性和先進性。穩(wěn)定性和先進性突出了高質量和高穩(wěn)定性的特點,系統(tǒng)各功能模塊均采用成熟穩(wěn)定的架構和核心技術,所有信號業(yè)務處理均遵循最新國際國內標準設計,經過嚴格的負荷測試,確保工作的穩(wěn)定性和快速的響應速度。3.2標準性和開放性。系統(tǒng)內使用的所有設備均按國際和國內技術規(guī)范的最新標準進行設計和開發(fā),設備和各部分模塊也采用標準軟、硬件接口聯接。3.3經濟性。除保證系統(tǒng)、設備在技術上的先進性外,充分考慮所選用設備的性價比。3.4可升級性和可管理性。設備都是相互獨立工作的,具有非常靈活的擴展性。當系統(tǒng)需要進行擴容時,只需要增加相應的設備即可。同時提供相應的管理系統(tǒng)對設備進行管理,具備對設備的配置、性能、故障、安全、遠程控制等全面的維護管理功能。

4結語

在廣播電視衛(wèi)星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當前社會,要建立了一個良好的技術平臺,需對現代廣播電視技術發(fā)展做出新規(guī)劃,適應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趨勢。但總體來看,當前的平臺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就需要研究人員加大對其的投入,使這一項技術全方位應用到實踐中,推動我國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朱永祥 單位: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東莞松山湖分公司

參考文獻:

[1]吳勇.電波傳播模型的本地化研圖2插播系統(tǒng)架構圖究[J].中國無線電,2014(5).

[2]衡志紅.網格化無線電監(jiān)測初探[J].電子信息對抗技術,2014(8).[3]胡凡耀.試論現代廣播電視技術[J].科技致富向導,2013(7).

[4]范會雨.淺析現代廣播電視技術[J].西部廣播電視,2016(2).

[5]孫小紅.基于網格化的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研究[J].信息技術,2013(6).

[6]朱慶厚.無線電監(jiān)測與通信偵察[J].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3).

[7]楊文勝.淺析現代廣播電視技術[J].中國傳媒科技,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