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部手術中腕部神經阻滯應用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4 09:57:00
導語:小兒手部手術中腕部神經阻滯應用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兒手部外傷及先天性畸形較常見。手部手術時臂叢神經阻滯效果時有不全。我院將腕部神經阻滯用于小兒手部手術67例,該方法麻醉安全可靠。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男40例,女27例。年齡2個月~13歲。術前診斷先天性疾患如多指、并指等36例(53.7%);后天性疾患如手部疤痕、手外傷等31例(46.3%)。
1.2麻醉方法患者平臥,患肢外展,手掌向上握拳屈腕,使掌長肌腱橈側腕屈肌腱和尺側腕屈肌腱緊張而顯露。常規(guī)消毒后,在第2腕橫紋(即橈骨莖突與尺骨莖突的連線)進行各神經阻滯。腕部正中神經阻滯:在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間垂直進針直抵骨膜,針稍后退,注藥3~5ml。腕部尺神經阻滯:在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垂直進針直抵骨膜,針稍后退,注藥3~5ml。腕部橈神經阻滯:腕部橈神經并非1支,分支細而多,可在橈骨莖突前端做皮下浸潤,并向掌面及背面分別注藥,在腕部形成半環(huán)狀浸潤即可,共注藥3~5ml。亦可酌情選擇性阻滯1~2根神經。不合作者可在氯胺酮基礎麻醉下進行阻滯,局麻藥用利多卡因,濃度為0.8%~1%,一次總量8mg/kg,藥液中加入1:20萬腎上腺素。如手術時間超過2h,局麻藥可用0.25%布比卡因或0.25%耐樂品,一次總量2.5mg/kg。
2結果
全組病例手術時間最短26min,最長280min,平均45min。利多卡因一次用量最大8mg/kg,最小2.5mg/kg,平均5.4mg/kg,濃度0.8%~1%(1歲以下用0.8%)。利多卡因一次用藥最長維持鎮(zhèn)痛時間4h(3.2mg/kg),最短1h(3.6mg/kg),布比卡因一次用藥最長維持鎮(zhèn)痛時間13h(1.8mg/kg),耐樂品一次用藥最長維持鎮(zhèn)痛時間28h(1.7mg/kg)。麻醉不全1例,因腕部疤痕解剖變異所致,經靜脈推注氯胺酮1~3mg
/kg或補充阻滯后,手術仍可順利進行。67例中無1例出現(xiàn)并發(fā)癥。
3討論
此麻醉方法適用于各種局限于手部的手術,年齡和病變性質不受限制。當在臂叢神經阻滯下行手部手術時,如遇阻滯效果不全,可在術中進行腕部神經阻滯。于腕部阻滯正中神經、橈神經與尺神經很容易且麻醉效果好。因操作簡單,故一般總有一個成功可靠的結果[1]。
由于緊靠肌腱緣穿刺,并且不用針探測神經異感,故67例中無1例出現(xiàn)血腫或刺傷神經等并發(fā)癥。更無頸交感神經、膈神經或喉返神經被阻滯等臂叢神經阻滯的并發(fā)癥。
若腕部有嚴重疤痕致解剖變異,則不宜選擇此種麻醉方法。如手術僅限于手的尺側或橈側,可酌情只阻滯尺神經和正中神經或橈神經和正中神經。腕部橈神經并非1支,分支多而細,但阻滯的方法比較簡單,在腕部做環(huán)行皮下浸潤即可。又由于多數(shù)腕神經纖維通過腕背橈凹(拇指外伸時腕部橈骨側可見的凹陷處),故應在此處做重點阻滯[2]。
參考文獻
1安剛.嬰幼兒麻醉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530-532.
2劉俊杰,趙俊.現(xiàn)代麻醉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