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頂板防水施工工藝技術分析

時間:2022-09-09 10:57:24

導語:地下室頂板防水施工工藝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下室頂板防水施工工藝技術分析

摘要:當代高樓林立的城市中,為滿足大流量人群停車及避難需求,高層建筑一般都設計有人防地下室、地下車庫,其內(nèi)部抗?jié)B防漏的功能性要求較高。地下室頂板在露天施工過程中,受到環(huán)境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且在施工階段一般需要承受變化較大的恒荷載、活荷載,后期為室外回填土、花壇、地上停車場所覆蓋隱蔽,仍需承受各式荷載。上述原因,可能導致地下室頂板產(chǎn)生不可逆轉的結構裂縫,裂縫將引起滲漏,進而對地下室的穩(wěn)定性和使用功能造成不利影響。

關鍵詞:地下室頂板;防水工程;施工工藝;防水卷材

1試水試驗

結構設計中,地下室頂板一般采用和地下室底板外墻同強度、同抗?jié)B等級的自防水混凝土(剛性防水結構),且應嚴格做好頂板混凝土的澆筑、振搗過程的質量控制。同時,工程實施過程中往往未對頂板的自防水性能檢驗引起足夠重視。蓄水試驗是對混凝土自防水性能力進行檢測的一個有效途徑。對地下室頂板進行試水檢驗,特別是針對設計有降板、反梁結構的位置(易形成局部積水),更應該重視試水檢驗情況,及時對滲漏部位進行補強、補漏處理。頂板蓄水試驗可以根據(jù)本工程施工區(qū)段,分段分片進行,并確保整個地下室頂板范圍全部覆蓋檢驗[1]。

2防水方案分析

根據(jù)實際防水需要,頂板防水結構中,除了前一章節(jié)提到的剛性防水層,還包括柔性防水層,其是指采用具有較大延伸率和一定柔韌性的防水材料,如各類有機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由于頂板上多覆蓋有綠化植物土層,且植物根部對頂板防水層有著強烈的刺穿作用影響,因此不宜采用一般防水卷材[2]。以下圖防水設計為例,研究分析地下室頂板所示的防水構造(詳圖一),該構造遵循“自防為主,多道設防,剛柔并濟”的設計原則,因此頂板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可嚴格從對各防水層結構施工過程的工藝及質量管理進行把控。圖一案例地下室頂板防水構造圖

3強化管理行為控制

3.1重視事前交底、強化過程管控

根據(jù)工程的防水設計特點、質量要求等,編制專項防水施工方案并經(jīng)有關單位審批,防水工程作業(yè)前向管理人員、作業(yè)班組進行專項的技術交底,使其明確各部位的施工做法、操作工藝、質量要求等[3]。項目部管理人員需對現(xiàn)場防水施工作業(yè)進行統(tǒng)一管理、協(xié)調、監(jiān)督。應強化頂板防水層施工過程管控,確保技術人員旁站指導,及時糾正問題。

3.2防水材料進場管控

防水材料進場需配套有產(chǎn)品合格證、質保證書、性能檢測報告,并按規(guī)范及時復檢、試驗,技術參數(shù)應滿足設計、規(guī)范標準,對不達標材料予以退場處理。進場材料應有序堆放于專門的材料堆場,堆場應遠離污染源,減少日曬雨淋,避免物理劃傷。

3.3落實“三檢”制度

執(zhí)行包括“自檢”、“互檢”以及“專檢”在內(nèi)的“三檢制度”驗收程序,隱蔽工程必須經(jīng)監(jiān)理、質監(jiān)單位驗收,且每道工序留存有完整的檢查記錄。驗收過程中,針對防水層出現(xiàn)的質量缺陷,應及時組織人員補強、返工,確保防水層達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

4施工技術控制

4.1防水混凝土施工技術

4.1.1混凝土材料要求地下室頂板結構宜采用預拌商品砼連續(xù)澆筑,砼配合比由商混攪拌站計算提供,并經(jīng)檢測實驗室確認,確保混凝土強度、抗?jié)B等級滿足設計要求。地下室人防區(qū)混凝土中不得摻加早強劑[4]。4.1.2澆筑過程質量控制(1)防水砼澆筑前,地下室頂板的模板表面應提前打掃、灑水潤濕。(2)頂板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層、薄層連續(xù)澆筑,每層厚度控制在300mm上下,不宜留置施工縫,混凝土應自然流淌,并按照1.5左后的坡道分層斜向推進,不得產(chǎn)生施工冷縫。(3)必須采取機械振搗,振搗棒插入點應均勻覆蓋作業(yè)面,操作需“快插慢拔”,每個插入點的時間控制在10~30s左右,有效避免漏振、超振,確保混凝土結構密實,達到設計強度和抗?jié)B性。(4)混凝土振搗采用二次振搗工藝,有助于增大面層混凝土的密實度,減少收縮,降低細微縫隙的產(chǎn)生;砼振搗密實后,對混凝土表面原漿進行三次抹壓,分別為“一找平、二抹實、三壓光”。(5)砼澆搗作業(yè)結束后,應確保砼初凝前完成塑料薄膜覆蓋、養(yǎng)護,由專人每日澆水養(yǎng)護,并填寫記錄《混凝土養(yǎng)護責任卡》,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14天,且底部模板支撐架體不宜過早拆除。

4.2防水細部構造施工控制

4.2.1頂板施工縫施工技術施工縫防水技術控制主要是頂板后澆帶的處理,在施工縫兩側結構中部埋設鋼板止水帶,迎水面附加一道防水卷材(詳圖2所示)。后澆帶砼澆筑之前,施工縫兩側接縫表面充分鑿毛、清理,澆水潤濕,使用原設計高一等級強度微膨脹砼澆筑后澆帶,并持續(xù)養(yǎng)護28d以上。圖2案例后澆帶防水做法4.2.2頂板管道施工技術頂板管道需提前預埋防水剛性套管,套管宜高出樓板面20cm,以防火油膏、阻燃密實材料將套管與管道之間的縫隙填實。澆筑混凝土時,要確保套管周圍臨近范圍內(nèi)的砼振搗密實,并觀察底部施工情況,優(yōu)化根部防腐、防水處理[5]。

4.3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工藝控制

4.3.1防水卷材材料特性本文選用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聚酯胎防水卷材為例,進行施工技術介紹。該型防水卷材具有材質延伸率大、適用性強、抗拉強度高的特點,其對壓力水的抵抗能力較強,還具備耐腐蝕性、抗疲勞性、抗穿刺性能好的優(yōu)點,此外其施工過程中粘結性好、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且對環(huán)保無污染。4.3.2細部處理一般工程中,防水卷材細部構造施工主要包含:①陰陽角:構件平、立面相交及立面交接位置、②穿樓板管道位置、③后澆帶兩側施工縫處理、④建筑物變形縫等部位。上述細部節(jié)點構造為需要加強防水處理的薄弱部位,應先施工好防水附加層,加強處理。附加層采用同材質防水卷材,其鋪貼長度一般為500mm,節(jié)點兩側各250mm[6]。4.3.3施工方法(1)工藝流程:防水作業(yè)基層清理→施工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后→進行細部節(jié)點部位附加層施工→部施工刷涂一層2mm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涂刷均勻,分2-3遍涂刷施工→進行細部節(jié)點部位附加層施工→4mm自粘SBS聚酯胎改性瀝青Ⅱ型防水卷材鋪貼→澆筑70厚C20細石混凝土保護層。(2)水泥砂漿找平層:厚度均勻,堅實平整,清理到位,陰陽角需施工圓弧,若存在的裂縫缺陷,應及時修補。(3)水泥基防水涂料使用前應按照說明,充分攪拌,靜置后采用專用滾刷施工,確保基層涂刷均勻,待涂料完全干燥后方可進行卷材鋪貼。(4)細部節(jié)點位置將調制好的聚合物水泥粘結劑攪拌均勻后,用毛刷或刮子對基層節(jié)點周邊、轉角處進行涂刷,待干燥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粘結劑將基層全部涂刷一遍。干燥后應保持表面清潔,如有污染變臟,應重新涂刷處理,干燥后及時鋪粘卷材。(5)在符合要求的基層表面上,開始鋪設第一道防水卷材,做好鋪貼位置定位,卷材展開后,將一側末端粘貼固定到位,然后從卷材另一側均勻地撕去材料隔離膜,期間緩慢地滾壓、排氣、充分粘結。鋪貼完成的卷材面應平順有序,搭接尺寸正確,整體方正,不出現(xiàn)凹凸扭曲、褶皺。兩片卷材相互粘結牢固,搭接寬度不宜小于80mm,相鄰卷材的短邊搭接縫在宜有效錯開500mm以上[7]。(6)鋪貼薄弱部位:例如防水卷材鋪貼的收口收頭、短邊搭接等位置,可采用專用密封膠固定。當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也可采用輔助加熱設備加強鋪貼搭接薄弱部位。(7)及時進行隔離層及細石保護層的施工,防止卷材被破壞,澆筑的細石混凝土表面應平整、光滑、不空鼓。

4.4防水工程質量控制要點

(1)防水施工過程中,常見有操作工人為圖便利,以腳踩的方式鋪貼卷材,不合規(guī)的做法易造成卷材鋪貼不牢,不平順。應著重強調鋪貼必須使用壓輥工具,確保卷材黏貼均勻、牢固。(2)基層應干燥整潔,卷材鋪貼前確?;鶎訜o砂粒、雜質。必要時,對基層進行加熱,以蒸發(fā)殘余水漬。(3)檢查過程中,易發(fā)現(xiàn)相鄰卷材之間的搭接寬度不足,搭接一側端頭較長,另一側端部長度不足,整片卷材鋪貼歪斜的情況。過程中增加一道基層放線工序,能有效避免上述現(xiàn)象。(4)設專人掌握天氣情況,選擇在5~30℃氣溫的晴天進行防水施工,遇雨及四級以上大風時不得施工,并應避免在烈日暴曬下施工。(5)防水涂膜應多遍完成,涂刷應待前遍涂層干燥成膜后進行。(6)應按國家、行業(yè)有關防水技術規(guī)范進行驗收,其中“一般項目、主控項目”應按規(guī)范全數(shù)、抽檢。

4.5防水工程成品保護

(1)地下室頂板防水層施工完成,應做到“工完場清”,有序進入下一道工序,避免因長時間暴露,造成防水層因人為、環(huán)境因素破壞。(2)防水施工時,不允許穿帶釘子鞋、鐵板鞋的人員進入,嚴禁踩踏未固化的防水涂膜、水泥砂漿及混凝土層等,必要時設置禁止通行等標志防止人員進入。(3)防水層未固化不允許上人作業(yè),固化后及時進行保護層施工。

5結語

總之,地下室頂板防水工程的質量要求較高,一般情況下,防水設計都結合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涂膜防水這幾種施工工藝技術。只有把握防水施工的技術要點,加強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才能從根本上有效控制防水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guī)范[M].中國計劃出版社,北京:2009.

[2]渤海堂.建筑施工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北京:2004.

[3]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S].2011.

[4]葉林標.防水工程禁忌手冊[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北京:2002.

[5]沈春林.建筑防水工程百問[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北京:2001.

[6]杜發(fā)記.地下室防水設計問題的若干思考[J].民營科技.2010,(03):229.

[7]肖林峻.試論高層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措施[J].中國住宅設施,2010(01):58-60.

作者:林偉明 單位: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