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對檔案文獻的影響

時間:2022-10-11 04:34:56

導語:圖書館學對檔案文獻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學對檔案文獻的影響

一、檔案文獻編纂

“檔案文獻屬于文獻的一種,具備文獻所具有的共性,但它也有區(qū)別于其他文獻的個性,主要表現(xiàn)為兩點:第一,它具有原始性,即人們通常所說的第一手材料;第二,它具有權威性,與其他文獻比較,它具有或曾經(jīng)具有法律效力,在一事有不同記載的情況下,一般以檔案的記載為準,它的憑證作用較其他文獻更為可靠?!雹跈n案文獻編纂學是檔案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檔案文獻編纂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

二、“圖書館學五定律”及檔案文獻編纂

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是基于人民對圖書、圖書館、閱讀等物質(zhì)重視、認同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在人民的意識中,圖書是生活的伴侶,知識的傳遞和存貯,學習的必備之物,在公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當公民對檔案文獻的重視達到一定高度,這五定律同樣適用于檔案文獻編纂學,即“檔案文獻編纂學五定律”:第一定律:檔案文獻是為了用。同圖書一樣檔案保存起來,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用,只是二者之間利用的廣度、深度不同。檔案文獻編纂的結晶是檔案文獻出版物,而檔案文獻的出版是有明確目的性,其最終也是為了傳播檔案信息為社會服務,其利用率高于檔案,重在用,而非藏。國家圖書館從1998年開始實行全年365天開館制度,2004年面向全國讀者開放借閱中外文各類圖書,2008年全面減免收費項目。200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總流通人次達到32167萬人次;各地結合實際,采取總分館制、圖書館聯(lián)盟、一卡通、流動圖書館等形式。由此來看,檔案文獻編纂的成果能否得到高效利用,關系到檔案文獻的受眾、環(huán)境等因素。要達到圖書館的利用率是有差距的,但提高利用率是可行的。對檔案文獻出版物,相關部門應重視起來,對公開發(fā)行的成果可以學習圖書館,設立專門的閱讀室或借閱室免費閱讀,簡化借閱手續(xù),也可多出版一些分發(fā)給圖書館或相關機構,讓更多人來利用,還有宣傳也是必要的。第二定律:每個讀者有其檔案文獻。此定律強調(diào)了讀者和民主精神,每人都有權力閱讀、學習和享受的機會。也表現(xiàn)了公民的自由、平等和主權。曹喜琛在《檔案文獻編纂學》書中說過“檔案文獻編纂工作,從編纂題目,到檔案文獻的查選、考訂、加工、標題、編排、注釋、加按、編目、作序,一切都是從出版公布的角度來考慮、來要求、來進行的,貫穿著一切的主線就是出版公布?!背霭婀季鸵馕吨鴮姷拈_放,傳播信息的行為。檔案文獻經(jīng)編纂,應當為讀者所用。①國家圖書館自2011年3月3日起,再次對部分現(xiàn)行服務項目的收費進行減免。截至2009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共有計算機126207臺;電子閱覽室終端數(shù)72150個;網(wǎng)站總數(shù)超過900個。②檔案文獻出版物比圖書的真實性、原始性更強,為讓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歷史,國家檔案部門應學習國家圖書館,通過一系列措施盡量讓每個讀者有其書,不僅從費用上進行減免,從信息技術上和閱讀環(huán)境上來提高利用率。第三定律:每本檔案文獻出版物有其讀者。此要求為每本出版物找到其合適的讀者。首先,檔案文獻是有用的,并讓公民都有此概念;其次,其編纂就是為了解決檔案文獻浩瀚的客觀狀況同人們利用之間的矛盾,并讓公眾了解每本檔案文獻出版物都是有價值的。為每本檔案文獻出版物找到需要它的讀者,檔案館需要做好辦展覽、開展咨詢等宣傳工作。國家圖書館在圖書的宣傳上主要表現(xiàn)在網(wǎng)絡宣傳和實際行動宣傳,其中包括數(shù)字圖書館、電視傳媒宣傳、咨詢活動、講座等形式。我國檔案局對檔案數(shù)字化雖說很重視,但沒有像圖書館建立專門的數(shù)字館以供閱讀,這與檔案文獻的密級程度有關,其實可以把能公開的檔案文獻和編纂成果進行數(shù)字化后建立數(shù)字檔案館以供讀者閱讀。第四定律:節(jié)省讀者時間。其內(nèi)涵包括:第一,檔案文獻編纂就相當于對浩瀚如煙的檔案文獻進行選擇加工,選取有用的、真實的、可公開的文獻匯集在一起,這無疑節(jié)省了讀者的時間和精力;第二,檔案館在管理方面也相應改革,如:設立開放閱讀區(qū),縮短讀者借閱時間;給圖書館和地方性相關機構配置編纂出版物等。在服務設施上,截至2009年底,全國公共圖書館房屋建筑面積達到850萬平方米;閱覽室面積達到204萬平方米;閱覽室座席數(shù)達到60.2萬個,平均每館211個。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網(wǎng)頁也已正式運營。覆蓋全社會的圖書館服務網(wǎng)絡正在形成。③目前,檔案文獻編纂的出版物并不多,導致許多人查閱檔案,找到自己需要的內(nèi)容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因此,提高檔案文獻編纂率,公開的檔案文獻數(shù)字化是有效的途徑。第五定律:檔案館/局是一個生長著得有機體。此定律決定著檔案館計劃和組織的基本原則。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和發(fā)展著的,檔案館如此,檔案文獻編纂學也是如此。用動態(tài)的觀點來看檔案館、檔案文獻及其編纂,生長著的有機體有吐故納新、形成新的形狀和結構等屬性。國家圖書館重視公益性服務、數(shù)字圖書館建設等,尤其是在數(shù)字資源建設方面,經(jīng)歷了由被動建設到主動規(guī)劃、由封閉建設到逐步共享、由不重視標準規(guī)范到重視標準規(guī)范研究、由忽視知識產(chǎn)權保護到尊重知識產(chǎn)權的發(fā)展歷程。檔案館/局是檔案文獻編纂的主要責任者,好的領導者將是檔案文獻的價值得到很好的體現(xià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檔案部門也應重視文獻資源的建設問題及電子化問題。

綜上,同屬于社會學科范疇的圖書館學及檔案文獻編纂學,有一定共同之處,但因各自的不同分屬于獨立的學科。一切的編纂都是為了公民的利用,從圖書館學中吸取經(jīng)驗,借鑒圖書館學五定律最終的得出“檔案文獻編纂學五定律”,是為了提高檔案文獻出版物的用。

作者:余弦徐國娟肖玉蘭白敏珍單位:云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