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時間:2022-07-01 10:43:46

導語: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元文化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摘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文化也開始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較為明顯的表現(xiàn)是高校中留學生的身影越來越多。文化的多元化勢必會導致不同文化之間產(chǎn)生碰撞、摩擦,這些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價值觀和思想觀念,所以高校思政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就多元文化對高校的影響和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徑

當代大學生作為國家最寶貴的財富,在擁有豐富學識的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不僅要了解祖國的文化,更要了解世界文化,并形成融合中外文化、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對祖國的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

一、多元文化對高校思政教學改革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文化多元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方向,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內在動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是依據(jù)國內文化來開展的,但在現(xiàn)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迫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要對以后的思想政治教學進行重新思考,要在原有的中國特色優(yōu)秀文化基礎上融入時代特色。對于國外的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能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水平,同時也防止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滯后,不能凸顯時代特色。多元文化就是各種不同的文化進行交流和碰撞,在這個過程中追求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多元文化的碰撞不僅可以減少文化霸權主義的產(chǎn)生,還能為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huán)境,同時,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開放性。(二)消極影響。多元文化帶來的不只有各種文化,還有不同的價值觀。文化為了發(fā)展可以多元化,但價值觀絕不可以多元化,多元化的價值觀會引起道德失范。高中學生在經(jīng)歷了三年的艱苦奮斗后,終于來到了學生的“天堂”,成為了大學生。雖然大學生帶有一個“大”字,但他們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在外來價值觀的影響下,很多大學生更加找不到正確的價值觀,甚至對道德現(xiàn)象的認知產(chǎn)生誤解?,F(xiàn)在的社會不良現(xiàn)象,在高校校園內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了,比如部分學生產(chǎn)生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不思進取主義等理念。這些都是價值觀的多元化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引起的。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

(一)明確思政教學方向。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明確思想政治教學方向顯得格外重要。如若不能明確思想政治教學方向,那么就會導致學生思想混亂,更樹立不起正確的價值觀?!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的興國之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思想?!吧鐣髁x核心價值觀”不僅為思政教學指明了方向,更保證了大學生在價值觀樹立過程中保持正確定位,從而客觀地看待文化多元化。(二)創(chuàng)新思政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學方法也要跟隨社會進步及時創(chuàng)新,還要結合時代背景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像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電影學習等,使思政教學方式不再單一,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思想政治的學習事半功倍,深切體會到我國革命先烈的堅定信仰,以此為基礎樹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在思政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分清主次才能保證教學工作的良好開展。在實際教學中應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看待文化的多元化,從中積累社會經(jīng)驗,從而達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在課堂上,更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思想政治的學習。高校要把校內的德育環(huán)境建設好,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外部學習環(huán)境,學生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學習到正確的思想政治知識。要多開展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運用,感受優(yōu)秀文化的成果,從而達到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的效果。(四)豐富思政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的教學也要跟隨文化多元化的腳步。不僅要讓學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還要整合其他的優(yōu)秀文化,使學生體會到優(yōu)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對優(yōu)秀文化的認識。中國的文化是海納百川的,所以在進行思想政治的教學時,不要刻意回避國外的優(yōu)秀文化,只有讓學生真正了解中外的優(yōu)秀文化,學生才能理性地看待文化多元化,才能在思想政治的學習中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對我國的優(yōu)秀文化產(chǎn)生自信,從而推動思想政治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結束語

文化多元化對于高校思政教學的改革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但同時也是讓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的機會。只有做好思政教學改革的研究,提高思政教學隊伍的質量,掌握好思政教學的方式,才能使大學生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王艷麗.基于多元化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戰(zhàn)與應對[J].時代教育,2015,(13):111.

[2]何潔.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04):81-82.

[3]薛山.探索多元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改革[J].長江叢刊,2017:247.

[4]鄧明麗.基于多元文化的高校思政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明日風尚,2018,(23):256.

作者:王界美 單位: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