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對會計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2-12 11:23:07
導語:案例教學法對會計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當前中職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職教育對會計專業(yè)學生的考核和評價,多沿用傳統(tǒng)的方式,以分數(shù)為依據(jù)。忽略實踐能力的后果,就是導致學生在思想上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實踐技能遠遠落后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最終使學生由于“高分低能”而難以適應工作崗位,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也不能實現(xiàn)我們中職院校所預定的學生培養(yǎng)目標。
在中職會計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1.準備階段。在準備階段,教師要做的主要是搜集和整理會計案例的相關內容和背景資料,剖析案例用到的相關理論知識,預測學生對案例的反映以及在討論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制訂案例討論計劃,并提前把案例印發(fā)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預先思考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提前熟悉案例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做好充分準備。同時,在選擇案例時,要注意選擇有針對性、實務性和綜合性的案例,并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案例。學生要做的準備工作主要是閱讀教材和參考文獻,加深對分析和評價會計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2.實施階段。在案例教學中,案例展示完畢后,就開始組織討論,由于學生個人在對案例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定困難,且個人分析難以全面,所以需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班級集中討論前先進行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過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陳述本小組的觀點,其他成員也可發(fā)表自己的不同觀點,同時不同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質疑,在問答與辯論中形成各種有效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并認真聆聽其他同學的發(fā)言,教師則應該通過各種辦法激發(fā)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欲望,同時在適當?shù)臅r候提供各種理論支持和背景資料,有效引導課堂討論的方向,并在討論出現(xiàn)偏差的時候迅速予以糾正。3.總結階段。討論不是為了討論而討論,而是為了集中班級智慧的階段,形成教學結果,最后完成教學目標的工具。教師在討論結束后要及時歸納總結,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闡明會計案例的重點和難點以及與所學課程的結合之處,指出學生分析討論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還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學會用分析和評價的手段面對復雜多變的會計和理財實際。
3、運用案例教學法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案例教學法并不排斥講授法。作為相輔相成的兩種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會計理論講授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分析問題的基礎和框架,而案例教學有利于加深對理論教學內容的解決。所以,我們認為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既不能采用講授法從頭說到尾,也不宜整個課程都采用案例教學法,應當根據(jù)課程實際,靈活選擇。其次,案例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但它不是萬能的,不能替代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它們之間應該是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只有各個教育環(huán)節(jié)相互補充,互相促進,才能提高中職會計專業(yè)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總而言之,案例教學法,是在中職會計教學改革中摸索出的一種實踐教學方法,也是對傳統(tǒng)會計課堂教學的一次革命。這對學生和教師都提出更高要求之余,也需要時間去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具體的措施。相信不遠的將來,案例教學法在中職會計教學中會被廣泛應用,并取得長遠發(fā)展。
作者:朱志華單位:漣水縣中等專業(yè)學校
精品范文
10案例教學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