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的整合
時間:2022-03-23 09:15:38
導語: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的整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創(chuàng)新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主配合力度,借助多元化的美術教學,讓小學美術教學更加簡便、輕松、新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整合;美術教學
1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學習興趣
通過將現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美術教學中,可以經由圖片、音頻等多種方式,吸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低年級同學在展開美術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視對于游戲的體驗快感,享受自身的趣味性。例如教學《學漫畫》、《海底世界》等課時[1],通過在課程開展中,應用多種現代化媒體手段,比如圖畫、音頻為學生們的課程開展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包羅生活萬象但又高于生活,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高年級美術課程教學中,對于形、色以及空間存在諸多教學要求,通過對主體化造型加以描繪,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材料,將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表達;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并且能運用制作和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的運用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有效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身創(chuàng)造性,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思維,為學生的對藝術作品的感悟提供更多的機會。同時通過合理利用錄像以及多媒體技術,有效的引導了學生的自身想象思維及創(chuàng)作力。
2利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生活創(chuàng)造了美,美又來源于生活。通過在美術課程教學過程中,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的創(chuàng)設情境式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中理解美術內涵、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形象生動性美術信息,引導學生能夠有效的進入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氛圍之中。比如通過利用泡沫、紙盒等廢品所堆砌的《紙盒城堡》、使用碎紙布貼所拼湊的《我的自畫像》以及使用畫報所拼接的《人物、動物》等課程教學[2]。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課堂美術教學情境,從而有效地完成對部分建筑物設施的提前錄制,引導學生針對作品完成相應的看法感想總結。再之后通過使用投影方法將具體的作品制作過程得以表現,讓學生們更能對“物盡其用”這一設計理念加以理解。在完成圖案、封面以及紋樣等設計類作品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根據具體的美術教學需求,從而針對作品的完成、觀察以及欣賞構圖等角度直至作品的最終完成。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了地理、歷史以及社會學等總綜合性學科知識,從而更大程度地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發(fā)散了學生的自主思維空間,增強了整體的學習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利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通過以學生為美術課程的教學主體,以人為本地開展信息技術美術課程教學。對學生的自主性美術欣賞思維進行重視培養(yǎng),不斷提升學生的美感欣賞評述能力。對于高年級學生來講,則需要重視他們能夠有效的借助互聯網平臺,對多樣適合自己的藝術作品加以瀏覽欣賞,以及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進行珍藏。如教學《同一幅畫》、《形色協(xié)奏曲》等課時[3],經由引導學生完成系列性的作品收藏,后經由文字說明、繪畫表達等方法表明內心感受。讓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加強美術教學的生動、直觀、多樣性,從而有效達到學生的培養(yǎng)及欣賞目的。同時,通過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式教學。重視對低年級學生的自身感受培養(yǎng),通過使得教學形式更加的多樣化,對高年級學生的色、形、空間感等美術教學,表現生活中的美與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啟發(fā)美術構思與創(chuàng)造能力。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匯聚自然界的多種元素,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整體欣賞及審美能力。除此之外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還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現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的美感。
4利用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借助多媒體信息現代化技術,突破了傳統(tǒng)美術教學變革的難點問題。實施了素質性教學,融合美術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知識聯系。同時將美術教學結合生活實際,從而整合美術知識與多媒體技術,很大程度的將美術學習內容加以豐富、同時也拓寬了美術學習的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聯系教學實際內容,設計多樣化課件,不斷的開展靈活性教學,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繪作能力。同時還通過重視學生的理解能力、參與以及認知能力的多樣化培養(yǎng),從而開展綜合實踐能力配養(yǎng)教學。言而總之,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整合現代化多煤體信息技術,從而經由文字、圖像、聲音等多種立體化信息,更加直觀、生動的完成小學美術知識教學。此外通過將美術教學高效融合其他學科,從而突破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局限性,達到了無可比擬的教學成效。除此之外通過借助投影,讓學生們可以更加直觀的認識到美術知識,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增強了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及自身想象力,提升了整體的小學美術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文小艷.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整合教學[J].讀與寫:上,下旬,2015,(1).
[2]張雷.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學整合的作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20):58-59.
[3]李曄.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教育整合的優(yōu)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20):150.
作者:崔亞杰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