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師資需求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時間:2022-07-27 08:26:09
導語:英語師資需求人才培養(yǎng)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7年1月至3月,針對黑龍江地區(qū)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項目組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并根據調查數據,分析了目前我省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方面的諸多問題,并結合此背景,深刻反思我院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改進措施。
一、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采取不記名問卷的形式,問卷題目為“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調查問卷”。本問卷共分兩部分,分別是關于教學的調查和關于評價的調查。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分析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改革、優(yōu)化我院師資培養(yǎng)的模式。參加本次調查的是來自我省部分省市中小學的英語教師,從年齡、職稱、學歷等幾個方面綜合考量不同階段教師對于英語教學質量的看法。調查對象的自然情況見下表。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基礎教育階段,英語師資從年齡上看主要集中在20~30歲,年齡的優(yōu)勢,使得英語教師更加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并且對教學工作充滿熱情;從職稱上看,英語師資的中高級職稱人數所占比重較大,說明絕大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的崗位上工作多年,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從學歷上看,英語教師的學歷層次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主要是由本科畢業(yè)生組成,這說明本科階段英語師資的培養(yǎng)對于基礎階段英語教學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
二、調查的數據統(tǒng)計
(一)關于教學情況的分析。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統(tǒng)計,53.33%的教師認為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是發(fā)音和閱讀,通過此數據可以看出中小學階段英語的發(fā)音問題和學生的閱讀問題是亟待解決的主要難點問題;67.67%的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基本英語素質來設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因材施教原則的運用;高達71.34%的教師目前的上課形式仍然是讓學生記憶背誦,并且主要運用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對于教材的使用,38.2%的教師能夠根據實際增加或刪除教材內容,改變了過去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內容設計教學的習慣;絕大多數教師認為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輸入量足夠充分。(二)關于評價情況的分析。以調查的數據為依據,有63.6%的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心靈和個性的發(fā)展,而不是以往單純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在評價學生的質量上,超過80%的教師更注重學生的進步,而不是學生的排名;在自評過程中,也有超過40%的教師把自己學生的學習進步情況作為評價依據;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教師通過與平行班或外校橫向對比進行自我教學評價;在對好的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定義的時候,45%的教師認為學生對于英語的熱愛、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都應該作為被考慮的因素;但是目前多數教師認為自己的教學負擔較大,34.5%的教師認為這種壓力來自于中小學階段的各種考試壓力,比如中、高考。
三、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問卷反饋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基礎階段英語教學質量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其一,課堂教學仍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部分教師還是用陳舊的以教師講課文內容、語法和翻譯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來教授英語;有些教師對學生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準則把握不準,搞“花架子”,追求課堂上“華而不實”的“熱鬧”,以為學生能說幾句簡單的會話就是具備了交際能力,過分淡化英語語法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另外,班級人數太多,班額太大,極大多數學校學生人數超過50個,不符合英語語言教學規(guī)律,使課堂教學收效甚微。其二,現行考試制度和教育管理體制的弊端制約著英語教學。中考、高考“指揮棒”對中學英語教學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教師往往圍著這根“指揮棒”轉,考什么就教什么,雖然歷年英語高考的試卷內容有所變化,如1984年以來,去掉了句子翻譯,包括完成句子、句型轉換這類單純測試句型和語法知識的題型,即從測試重點語法知識和翻譯轉向考查綜合能力與閱讀能力,但最終課堂教學還是回到老路上去,即以語法為綱,大搞題海戰(zhàn)術,占去了學生的大量的寶貴時間。其三,當前,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統(tǒng)一使用20世紀90年代初推廣使用的統(tǒng)編教材,即“一綱一本”,英語教學框定在以外語教學大綱為依據,死抱一套教材的格局里,從而制約了學生知識面的擴大和語言信息的輸入。雖然本套教材配有一冊閱讀訓練,但還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缺乏適合學生各年段英語水平的優(yōu)秀聽說訓練和閱讀訓練教材。
四、對我院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啟示
通過本次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給了我們大學階段培養(yǎng)英語教師的改革提供了具有豐富價值的資料,對我院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根據數據顯示,我院的師資培養(yǎng)模式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徹底轉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改變目前大班上課的現狀,進行小班授課。學生口語訓練機會多,師生雙向交流的面就廣,教師容易調動課堂氣氛和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從舊的教學模式———以語法為主的教學法中走出來,既不搞所謂的“交際法”為主的“花架子”,也不放棄注重學生英語語言基本知識掌握的教學,把注重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英語素質為前提,找出符合我國國情,耗時少效率高的英語教學法。從實際出發(fā),合理安排時間,狠抓聽、說、讀、寫的基本功,擴大閱讀量,開創(chuàng)多聽、多說、多讀、多寫的生動活潑的英語課堂教學。(二)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在英語教學中主要體現的是聽、說、讀、寫、譯等各項語言基本技能?;A階段學生對于語言技能的掌握幾乎完全依靠教師的指導,教師的語言技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語言技能。因此,在大學階段要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訓練,為基礎階段英語教學輸送語言技能達標的優(yōu)秀英語師資。(三)提高學生教學的基本能力。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不但要有良好的專業(yè)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必要的教學本領,這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課堂語言組織、板書的設計、教學目標的設定、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而這些方面都需要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但是對于未畢業(yè)的在校大學生而言,教學實踐機會少,經驗不足。因此,在師資培養(yǎng)過程中,更應該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平臺,而且這種實踐可以延伸到各門專業(yè)課的教學中,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走上講臺,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組織教學。(四)增加學生實習、實訓機會。目前,我院為學生提供了為期兩個月的大四實習機會,但相對來說,通過兩個月的實習,學生還不能真正體會到英語教師的工作全過程,對于學生從教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充分的。因此,在師資培養(yǎng)模式中,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訓機會。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我院與周邊中小學之間有了更為廣闊的合作關系,并且在廣州、福建等地建立了頂崗支教的對口單位,這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習機會。但是目前的頂崗支教工作也只能由少數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來完成,對于其他學生的鍛煉機會相對較少,還應陸續(xù)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習機會。(五)豐富我院教學評價模式。教學評價模式以及學生學習評價都不單純取決于成績,現在越來越多的評價模式由過去終結性評價轉變成全過程評價。對于基礎階段英語教學的評價要想建立更加科學的模式,還需要有更多的受到新模式評價的學生走到基礎英語教學中。因此,在大學階段就應該使學生養(yǎng)成科學全面的評價觀念。重過程取代重結果的評價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全過程性評價模式的推廣更加有助于改革基礎階段英語教學的評價。
總之,本次調查問卷所反饋的信息,為反思我院師資培養(yǎng)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根據問卷所收集的數據,我院的師資培養(yǎng)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以便適應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對英語教師的要求。師資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任重而道遠,良好的培養(yǎng)模式對于基礎階段的英語教學會起到積極的反撥作用。
參考書目:
[1]Borg,S.LanguageasMethodology:ImplicationforTeachersandTeacherTrainers[J].LanguageAwareness,1994.3(2).
[2]Nunan.D.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AHandbookforTeachers[M].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1991.
[3]包天仁,崔剛.英語教師知識與技能手冊[M].沈陽出版社,2012.
[4]陳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效性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5]郭躍進.高校創(chuàng)新教學法[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6]徐延宇.高校教師發(fā)展-基于美國高等教育的經驗[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作者:孔令琳 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