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美術欣賞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12 10:23:59

導語:職校美術欣賞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美術欣賞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業(yè)逐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美術欣賞課程在職校的教學過程當中地位也顯著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關鍵在于要把握學生的自身特點,采用合理的培養(yǎng)方式,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教學模式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本文通過分析美術教學的重要性,結合職校在校生的特點,展開職校美術欣賞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職校;美術欣賞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已不能適應新時期對教育的要求,美術欣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過程中的重要性逐漸顯現(xiàn)出來。職業(yè)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美術欣賞課程的學習更多的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和藝術修養(yǎng)。

一、在教學課程中引入美術欣賞課程的重要性

職校學生通過美術欣賞課程的學習,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藝術思維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用心感受美術的美感,進而提高自己美術審美能力。對一個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欣賞的過程是陶冶情操的過程,是一種視覺與精神的互動。通過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夠解讀出作者創(chuàng)作的目的、心情、狀態(tài)等,從而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斷能力。美術欣賞教學的對象并不只是美術藝術生,它對每一位學生都是有益的。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通過美術欣賞課程的學習,能夠彌補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的素質教育,提高普通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審美意識。對于職校學生來說,他們在校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能夠獲得適應社會崗位的技能和素質,他們就業(yè)領域很廣泛。在就業(yè)壓力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只有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在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通過美術欣賞課程的學習,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方式,為以后適應新時代的競爭奠定基礎。

二、新時代職校在校生的特點

職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有些學生在中學時代的成績一直處于落后階段。因此,在校生很大一部分在經歷過中學時代學習上的挫折以后,對學習并沒有很高的積極性,缺乏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外部誘惑的影響。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很好地適應他們的教學,不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職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他們的智力水平并不差,思維比較活躍,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強,能夠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如果能夠抓住職校學生身上的潛力,并且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挖掘,一定會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在社會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占據(jù)有利地位。

三、科學合理的職校美術教學模式

職校美術教學的培養(yǎng)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去欣賞美術作品,更多的是要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培養(yǎng)美術創(chuàng)造思維。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課堂枯燥乏味,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能夠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高效教學。(一)在課堂中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數(shù)字媒體展示多種作品。隨著現(xiàn)代化媒體設備引入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變得豐富多彩。職校教師在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數(shù)字化媒體技術,將不同風格類型的鑒賞作品引入課堂當中。職校學生對于美術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欣賞作品的美感,對作品中所運用的美術技巧、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創(chuàng)作背景等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去探索這些方面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引入要學習欣賞的作品,先讓學生自己欣賞探索,小組討論作品帶給他們的感受。然后再展示不同作家對該作品的詮釋,讓學生自己比較不同作者對同一個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在學生自主探索過后,老師再帶領學生從專業(yè)的角度去對作品進行欣賞。讓學生自己探索的過程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一個很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二)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美術,培養(yǎng)美術素養(yǎng)。非藝術類的普通職校學生在動手繪畫方面基礎比較薄弱,但繪畫的過程是體驗美術魅力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入不需要掌握太多繪畫技巧就可以繪畫的美術作品,帶領學生欣賞,然后讓學生動手描摹或者創(chuàng)作和作品風格相似的作品。學生在動手繪畫的過程中可以將老師講解的繪畫技巧運用到實踐當中,并用心體會作品的內涵。動手繪畫作品的過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既掌握了美術理論知識,也學會了在實踐中運用技巧。(三)減弱學生與美術作品的距離感。教師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對學生有著引導作用,要充分感受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能力以及他們學習過程中興奮點。在課堂中進行美術欣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欣賞作品當中去,減弱學生與美術作品的距離感。比如欣賞中國風的美術作品時候,可以選擇陶瓷作為欣賞對象。老師將陶瓷作品帶入課堂,通過媒體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先了解陶瓷的整個制作過程,然后再組織學生近距離的欣賞。陶瓷的質感用手才能體會出來,所以讓學生用近距離欣賞,并用手去觸摸感受。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能夠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的熱情,這樣就會在課下自主研究,探索美術作品的魅力之處。

美術欣賞的學習與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職校美術欣賞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美術的魅力,教師在進行美術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積極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創(chuàng)新、動手實踐的思維,增強學生欣賞美術的意識。

參考文獻:

[1]美術欣賞[J].北京宣武紅旗業(yè)余大學學報.2011(02)

[2]陳學書.新形勢下高校美術欣賞教育[J].美與時代.2008(03)

[3]丘慧蘭.學生美術欣賞教育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27)

作者:陳琳 單位:江蘇省靖江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