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聲樂教學藝術探索
時間:2022-01-11 09:15:36
導語:民族聲樂教學藝術探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族聲樂藝術扎根于我國民間音樂藝術,不同于民歌、說唱、戲曲的演唱,其“草根性”、“民間性”、“通俗性”等特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民族聲樂教學在促進聲樂藝術特色發(fā)展、持續(xù)創(chuàng)新等方面意義重大。本文以民族聲樂教學為切入點,在分析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旨在說明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以期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民族聲樂;教學藝術;問題;優(yōu)化途徑
新時期時代的巨變,給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新的氣象。近年來,我國藝術歌曲的興起,促進了聲樂表演藝術的繁榮。民族聲樂是我國各個民族極具特色的音樂演奏,民族聲樂的演唱藝術,力求在保證傳統(tǒng)演唱風格的基礎上,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作出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和濃郁民族色彩的作品。聲樂教師作為民族藝術傳承的橋梁,如何提高民族聲樂教學的教學水平,是當前民族聲樂教學關注的焦點問題。因此,探討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民族聲樂的教學藝術進行了相關思考。
一、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當前,民族聲樂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還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民族聲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弱化等,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1.忽視了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忽視了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是關鍵問題所在。長期以來,高校音樂教學中沒有意識到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往往重視“美聲唱法”而忽視了“民族聲樂”,民族聲樂難以在音樂教學中得到良好的發(fā)展,造成了民族聲樂教學滯后,即便想要學好民族聲樂的學生,由于沒有學習民族聲樂的環(huán)境,在聲樂課堂上了解到的聲樂知識也寥寥無幾,嚴重制約了民族聲樂的發(fā)展,非常不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聲樂藝術家。2.民族聲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民族聲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使得民族聲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當前音樂教學中,受西方思想影響,更多的注重美聲唱法,對民族聲樂課程設置不合理,民族聲樂教學課程所占的比重較小,即便少量安排了民族聲樂教學課程,教師均以枯燥講解和反復訓練為主要教學模式,難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容易造成學生對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聲樂藝術興致不高,這都是由于民族聲樂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造成的。3.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不足使得民族聲樂教學陷入困境。從整體上看,當前民族聲樂教師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很多民族聲樂教師不是??瞥錾?,更加注重“美式唱法”,有些民族聲樂教師是由教“美式唱法”的教師補充的,缺乏專業(yè)的民族聲樂教師素養(yǎng)和技能,難以提高學生的民族聲樂水平。此外,教材是民族聲樂教學是基本組成部分,民族聲樂教學的教材不足,現(xiàn)有的教材種類過于單一,都將無法促進民族聲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4.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弱化。民族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表現(xiàn)在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弱化。民族聲樂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民族聲樂唱法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對民族聲樂的情感體會和藝術效果。但是當前很多教師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弱化藝術效果的問題,為了民族聲樂教學而教學,只注重民族演唱技巧、發(fā)聲方法的練習,由此可見,不利于民族聲樂藝術的長遠健康發(fā)展,反而使得民族聲樂教學舉步維艱。因此,探索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勢在必行。
二、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
為進一步提高民族聲樂教學水平,在了解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具體內(nèi)容如下:1.重視民族聲樂教學的音樂價值。重視民族聲樂教學的音樂價值是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關鍵。在民族聲樂教學過程中,民族聲樂教師作為民族聲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充分意識到民族聲樂教學的重要性,加強對民族聲樂音樂價值的重視,樹立多元化、新型、靈活性的教學觀念。在具體做法上,要把握兩個關鍵點,一是科學處理民族聲樂教學與美聲唱法教學的關系。不能單純地認為美聲唱法或是民族聲樂好,而是樹立各民族音樂價值、音樂意義平等的教學理念。第二,發(fā)揚本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文化,多途徑體現(xiàn)教學的“藝術性”。我國傳統(tǒng)民族聲樂藝術中蘊含著優(yōu)秀的古典民族文化,教師要在教學時從基本理論、演唱技巧、民族背景等中挖掘潛在的民族音樂文化精髓,并將其發(fā)揚光大。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既要重視對學生演唱技巧的創(chuàng)設,又要重視民族音樂本身的文化和藝術內(nèi)涵。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觀念,并能夠使民族聲樂藝術教學體現(xiàn)“民族性”與“藝術性”。2.完善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設置。完善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設置對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至關重要??茖W的課程設置,有助于構(gòu)建高效的民族聲樂課堂,對民族聲樂教學的發(fā)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民族聲樂教學而言,加大民族聲樂課程的比重,增加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多花時間在民族聲樂教學研究上,推廣民族聲樂課程教學的意義,都將有利于完善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設置。與此同時,在教學模式上,也要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例如,學??梢越?jīng)常邀請一些優(yōu)秀的民間音樂藝人來學校進行民族音樂表演,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表演結(jié)束之后,學生可以提問題,請藝人來回答。很顯然,這種互動的模式很容易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3.充實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充實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是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民族聲樂教師強化師資力量建設,要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強化對高校聲樂學院教師的系統(tǒng)培訓,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培訓工作,改善當前民族聲樂教師自身知識結(jié)構(gòu),努力提高民族聲樂教師的教學水平。第二,學校要引進民族聲樂教學人才??蓪?yōu)秀民族歌手聘請為教師傳授給學生經(jīng)典、原汁原味的民族聲樂發(fā)聲法與歌唱法;專門引進素質(zhì)高、技能好、經(jīng)驗豐富的民族聲樂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另外,在民族聲樂教材方面,一方面,要重視教材選擇,多樣化豐富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的感興趣的民族聲樂作品出發(fā),選擇具有時代性、民族性等的優(yōu)秀民族聲樂教材。有條件的學校方面,也可以加強對民族聲樂課程的探索研究,自主開發(fā)校本課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納民族聲樂。4.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優(yōu)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有效途徑,還可以從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方面下功夫。在民族聲樂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活躍、溫馨與高效的前提,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要從教學方法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造生機活躍的民族聲樂教學課堂。歸納起來,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常用的民族聲樂教學方法有四種,一是賞識教學法。民族聲樂教學相對枯燥,難度較大,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第二,多媒體教學法,多方位立體化展示民族聲樂教學過程,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三是教師垂范教學法。對于民族聲樂初學者來說,無論是發(fā)聲位置、發(fā)聲方法,還是咬字吐字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困難,這時,如果教師能以良師益友的身份對學生進行不厭其煩的發(fā)聲垂范。四是比賽法。在練習環(huán)節(jié),民族聲樂教師可采用比賽法,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達到強化民族聲樂教學藝術效果的目的。
三、結(jié)語
總之,民族聲樂教學藝術的探索是一項綜合的系統(tǒng)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對民族聲樂教學而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民族聲樂教學教師應重視民族聲樂教學的音樂價值、完善民族聲樂教學的課程設置、充實民族聲樂教學的師資力量、強化民族聲樂教學的藝術效果,積極探索民族聲樂教學的有效途徑,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民族聲樂教學藝術,進而更好地服務于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蒙玲玲.“自然歌唱”理念對高校民族聲樂教學實施的必要性[J].音樂創(chuàng)作,2016,(04).
[10]舒心.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fā)展研究[J].大眾文藝,2016,(07).
[3]賴月娟.關于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fā)展研究[J].音樂時空,2016,(07).
[4]張?zhí)亮?芻議高校民族聲樂教學的多元化發(fā)展[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22).
[5]黃志強.從龔琳娜“新風格”音樂看民族聲樂教學[J].音樂時空,2014,(01).
[6]李佳佳.民族聲樂教學模式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大舞臺,2014(07)
[7]應秀文.試析民族聲樂教學的民族化、現(xiàn)代化、科學化[J].藝術評鑒,2017,(09).
[8]劉洋洋.新時期民族聲樂教學的多樣化探討[J].戲劇之家,2015,(23).
作者:李林 單位:海南省文化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