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時間:2022-10-17 10:31:13

導語:關于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中職學校是傳播社會文化和應用知識技能的基地,承擔著培養(yǎng)人的專業(yè)技能和個人修養(yǎng),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的任務和使命。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必須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探究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職學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學生群體,承受多方面的壓力,心理健康與否會對其人生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將心理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消除學生的負面心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是以人為本原則對教育的要求。

一、中職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情感上的問題。中職學生大多是因為一些原因不能順利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他們不得已選擇中職學校,以求學習一技之長,滿足生存需求。這些學生往往面臨較大的壓力,來自父母和家人以及社會的不同態(tài)度會使這些學生產生自卑感,走向社會以后也容易產生挫敗感。20世紀80年代以來,獨生子女家庭居多,直到二孩政策開放,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導致這一部分孩子比較自我,而且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強,在做事或處理問題的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體諒他人,顧及他人的感受,這會導致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問題,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強烈的獨立意識也會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關系淡漠。孩子與父母之間本來就存在代溝,如果不教育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理解父母,愛父母,就會導致孩子和父母關系疏遠。其次,在認知問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這是職業(yè)教育側重技能的教學特點造成的。在專業(yè)方面,中職學生的能力更強,但在認知思維方面,普通高中學校學生的認知能力更強,思考問題更全面,認知體系更完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開設心理教育課,為學生提供答疑服務。中職學校需要長期開設心理課程,在課堂上普及心理知識,解決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影響心理情緒的問題,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應定期舉辦心理講座,可以是本校的心理教師授課,也可以聘請名校名師開展講座,組織學生聽課、學習、交流,主動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由教師坐班,隨時解答學生的問題。利用專業(yè)的心理知識對學生進行疏導,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心態(tài),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鼓勵學生發(fā)揚自身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為學生推薦心理保健方面的書籍,讓學生學會自我調節(jié),自我疏導,逐漸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鼓勵學生參與實踐。校園文化對學生有直接影響,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職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更要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組織一些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激發(fā)其對生活的熱情,釋放內心的壓力。也可以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生活,學會感恩父母,感恩社會。體驗勞動的過程,通過勞動獲得自我滿足,尋找自身的價值,磨煉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獨立精神和責任意識。周圍的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都會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到積極或消極的作用。中職學校應該重視學校環(huán)境建設,在美化校園自然環(huán)境的同時,激勵學生爭當先進個人,開展讀書、演講、繪畫、征文、體育等活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身心愉悅地學習,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勇于進取,團結友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三)班主任引導教育。班主任是中職院校教育工作中最直接、最主要的負責人,是學生品德素養(yǎng)的主要塑造者。學生的人生經歷比較少,犯錯誤在所難免,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耐心的疏導。讓學生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問題,不過分放大錯誤的性質,不能因為學生犯了錯誤就認定該學生不是一名好學生,應使用適當?shù)恼Z言教育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用真情打動學生,讓學生感受到關愛和溫暖。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及時解決。(四)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學科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是每個教師應盡的義務。心理教育工作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需要全體師生的合作。各科教師都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各學科的學習中會有所反映,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感受被重視的快樂,從而更好地掌握知識,實現(xiàn)理論教育與心理教育的雙贏。

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有重要的意義,中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采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端正的人生態(tài)度,使學生能夠客觀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為中職學生的發(fā)展打好心理基礎。

作者:楊立華 單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衛(wèi)生學校

參考文獻:

[1]董雪峰,丁曉榮.淺談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269-271.

[2]王珍霞.加強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學周刊,201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