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思想政治課價值取向問題研究
時間:2022-10-24 11:24:52
導語:中學思想政治課價值取向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價值的多樣性
首先,中學思想政治課程中有很多價值主體,既要體現(xiàn)國家的意志,又要體現(xiàn)社會的需要,還要滿足中學生的需求,價值的主體不是只要一個方面就可以的,必須從多個角度下功夫。
2.價值的歷史性
主體的需要是一種社會性需要,它要隨著社會的需要進行改變,社會需要什么,就要在思想政治的教材中出現(xiàn)什么,進而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產(chǎn)生社會想要的結(jié)果,在歷史的長河中,社會需要不斷在改變,思想政治的內(nèi)容也在改變,這就是價值的歷史性。
3.價值的客觀性
中學政治課程價值的客觀性是指構(gòu)成它的因素:主體及主體的需要、客體及其屬性,是客觀的,客體對主體的意義也是客觀的。無論是國家、社會還是中學生,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的需求都是客觀的,中學政治課程及自身所具有的屬性以及它對主體的作用也都是客觀存在的。
二、如何確立學生的價值取向
1、構(gòu)建先進的核心價值體系
大學生雖然經(jīng)歷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但他們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培養(yǎng)相對欠缺,很多老師和學生只重視學習成績,一心一意要把成績搞上去,讓學生考上好的學校,這無可厚非,但是,作為學生,他們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讓他們確立好價值取向和人生理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時,大學生的心理不是非常成熟,具有較強的從眾心理,有的學生還會非常幼稚,知識與思想存在巨大的反差。因此作為思想政治課程,必須要適應學生的心理特征,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先進思想感化他們,引導和塑造當代大學生健康、穩(wěn)定的核心價值體系,我們的課本中有很多優(yōu)秀的思想,例如“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等,這些思想都是比較接近現(xiàn)代社會的,對學生的幫助比較大,讓他們充分理解這些思想,并把它們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
2.抓好抓實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的主體和對象是人,教師是教育的具體操作者,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必須依照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大學生正處在思想活躍的時期,還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成熟的價值取向,要想讓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就要準確把握他們的思想活動,了解他們的思想特點,分析他們感興趣的政治內(nèi)容,發(fā)現(xiàn)他們思想中的矛盾點,研究影響他們價值取向的因素,進行因勢利導和因材施教。此時的思想政治課程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針對不斷變化的社會,對學生進行國際形勢、國情及民情教育,運用生動活潑的課堂講解、形象直觀的電子教學方法、以及開展社會實踐等手段,在學生與社會之間搭起溝通的橋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辯證思考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3.引導學生尊重理想、聯(lián)系實際
在中學的思想政治課程中,有哲學的范疇,哲學中又有價值觀的內(nèi)容,哲學中的價值觀是讓學生進行思考,什么是價值觀,為什么要確立價值觀,有什么途徑等,而我們所學的各種思想、主義、決策其實也是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是引導學生的途徑,讓學生按照這些思想,確立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同時還要讓學生把理想和實際結(jié)合起來,現(xiàn)代社會不需要陶淵明一樣的隱居人才,而是需要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學生們在確立價值觀時,要先通過實踐的檢驗,價值觀必須是能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價值觀真正發(fā)揮作用。
三、總結(jié)
盡管大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無法體會社會的競爭和殘酷,但是在大學生活中,不要僅僅注重學習成績,以及人際關(guān)系的培養(yǎng),還要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在思想政治課程中,要認真學習優(yōu)秀的理論,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個人與國家、社會的關(guān)系,確立核心價值觀,把個人奮斗目標和社會需要結(jié)合起來,增強學生對自身價值和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實際行動回報祖國的培養(yǎng)。
作者:鮑春華 單位:甘肅皋蘭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