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課改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
時間:2022-07-22 10:36:37
導語:談新課改下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是我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的最佳境界在于訓練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歷練,從而獲得正確的知識和熟練的能力。"教師的最大任務就是教會學生生存的本領和活的知識,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轉變角色,不能單純的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是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和多動嘴,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的完成教師設置的教學目標,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活動要貫徹課堂教學的始終。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發(fā)展。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去掌握知識、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是教師要善于把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思想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學生理解起來有較大的難度。如果教師不講究教學方法,那教學效果就很難令人滿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堅持"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教師要致力于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生活實踐,使其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自主獲得新知的態(tài)度和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設的普遍規(guī)律,又要適應高中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堅持知與行相統(tǒng)一的原則;既要重視課堂教育,更要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注重自覺實踐、自主參與,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的實際有機結合起來,與學生身邊的所見所聞結合起來,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所關注的社會問題來組織教學,把課本知識融入生活題材之中,從而達到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統(tǒng)一。
三是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新課改讓學生從繁重的知識學習中解脫了出來,這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也能減負。恰恰相反,新課改從另一個側面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再也不能用以往那種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滿堂灌的陳舊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了,因為這種方法已不適應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三維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而后兩個目標無疑是對我們的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是對以往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目標單一、只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一次重大改進。作為21世紀的現(xiàn)代教師必須懂得使用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才能培養(yǎng)出現(xiàn)代化需要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目標才能實現(xiàn)。
四是教師要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自己俗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社會在迅猛發(fā)展,知識也在快速更新,它要求我們教師決不能靠吃老本、不學無術、濫竽充數(shù)。須知,時代的發(fā)展和知識的更新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得多。我們原有的一些知識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類認知的進步而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習慣。以往我們有的同志在繼續(xù)教育培訓中認識不到位,總以為搞繼續(xù)教育沒學到什么知識,又耽誤時間,所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通過這次新課改培訓,聆聽了很多專家們的講座后才真正認識到繼續(xù)教育的重要性,也認識到了以前所學的知識太有限了,看問題的眼光太膚淺了?,F(xiàn)在認識到"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長流水"。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不斷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我們才能更好地駕馭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的教學質量才能蒸蒸日上。
本文作者:江超福工作單位:廣西來賓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