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的作用

時間:2022-03-26 09:28:35

導語: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的作用

[摘要]中國古代文學經典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應深入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思想內涵和人文情懷,并且結合現實生活,特別是立足于當代大學生活,對它們進行現代解讀和闡釋,分析和歸納其時代意義和現實啟示。在具體教學中,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文章以中國四大名著教學為例,探討傳統(tǒng)文化教育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關鍵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大學語文;傳承;創(chuàng)新

根據教育部印發(fā)的《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對新形勢下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及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等方面都做了詳盡說明和全面部署,綱要指出,大學階段,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語言習慣、文化傳統(tǒng)、思想觀念、情感認同的集中體現,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guī)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具有極為豐富的思想內涵。習在黨的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guī)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chuàng)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如古典詩歌、散文、小說等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們的大學語文教學中,應該進一步深入挖掘它們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人文情懷和語言藝術,并且結合我們的現實生活,特別是立足于當代大學生活,分析和歸納它們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啟示,既讓這些古代文學經典能夠與時俱進、古為今用,展現時代風采,又能讓我們的學生從中更好地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完善人格修養(yǎng)、提高道德品質,成為有責任心有擔當精神的新青年。本文以中國四大名著的教學為例,來探討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一、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內涵和人文情懷———以中國四大名著為例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爸v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思想道德、政治理念、價值追求、人格修養(yǎng)、獨特品質、社會理想的精華,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我們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必須圍繞這些核心思想理念逐步展開、不斷深化、與時俱進。中國四大名著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涉及到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家庭、婚姻愛情等方方面面,我們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講授四大名著,應該結合現實生活和當代大學生活,挖掘和提煉出它們最激勵人心的、最感人至深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情懷,給予學生更多的正能量和人生激勵。如《三國演義》中最激勵人心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情懷是那種眼觀天下、志在統(tǒng)一的英雄情結?!度龂萘x》表現的是一種恢宏壯闊的國事情懷,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長期的政治斗爭和軍事戰(zhàn)爭中,曹操、劉備、孫權脫穎而出,他們胸懷大志,都想建立政權實現統(tǒng)一,三國鼎立后,三家也沒有停止斗爭和戰(zhàn)爭,仍然追求統(tǒng)一全國。這種奮斗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英雄氣質和關注社稷天下、追求統(tǒng)一的英雄情結是最打動人心的?!端疂G傳》中最感人至深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情懷是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精神。水滸英雄那種鋤強扶弱、扶危濟困的俠義情懷一直以來深深地打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段饔斡洝分凶罴钊诵牡木駳赓|和人文情懷是那種為實現夢想和目標矢志不渝堅持不懈的理想跋涉。唐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重重磨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紅樓夢》中最感人至深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情懷是寶黛之間純潔的愛情、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以及對世間萬物的深情這種大愛的情懷。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圍繞這些勵志的精神氣質和人文情懷,用小說中典型的人物或故事來進行說明,不僅起到了有效導讀的效果,讓學生可以快速地提綱挈領地把握四大名著的精神內涵,激發(fā)他們的課后閱讀熱情,而且可以給以他們正面的激勵和啟示,培養(yǎng)他們自強不息、勇于當擔、追求公平正義和至善至美的品格[1]。

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解讀和闡釋———以中國四大名著為例

在大學語文古代文學經典的教學中,一方面,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要善于運用現代語言,甚至是網絡新詞,對經典中的人物、故事及思想觀點進行現代解讀和闡釋,讓學生從中獲得現實啟示及為人處事的智慧和道理。另一方面,要辯證地看待它們的當代價值。古代文學經典畢竟有自身的時代局限性,我們要善于分辨精華和糟粕,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再者,我們要緊密結合現實生活和當代大學生活,對古代文學經典進行現代解讀和闡釋,增強它們的時代感和針對性。如《三國演義》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觀點:“落后就要挨打,人應該居安思危,不懈努力”。以劉表和劉璋為例。他們都是漢室宗親,但是他們都胸無大志,在那樣一個亂世,只想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在和平年代,他們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好的地方官,但是在亂世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最終被社會淘汰。和他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劉備,他是個“注水的皇叔”,出身微末但有英雄之志,屢戰(zhàn)屢敗而不氣餒,經過不懈努力最終雄霸一方?!端疂G傳》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觀點:“朋友的義氣:大義還是小義”。以武松為例。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武松的義氣。武松景陽岡上打老虎,為民除害,是一種大義,但是為施恩報仇,醉打蔣門神,卻帶有黑社會火拼的嫌疑,而后的血濺鴛鴦樓事件,草菅人命,因為復仇泄憤而殺害了一些無辜的人,這就不是一個英雄好漢的行徑了。所以我們提倡大義的行為,即做有利于社會和人民的事,而不提倡小義,即哥們兒義氣,所做的事與社會正義相違背?!段饔斡洝分形覀兛梢蕴釤挸鲞@樣一個觀點:“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以孫悟空為例。孫悟空從一只沒有任何規(guī)則意識、不服管教的天產石猴,到一路護送唐僧西天取經,到最終成斗戰(zhàn)勝佛的人生歷程中,不僅要克服重重磨難,還要經歷精神上的煉獄,最終超越自我獲得人生圓滿結局,他的故事告訴我們成才必須要自我約束的道理。在具體教學中,還可以結合學生上課玩手機等現象告訴他們自律的重要性、自律與自由的關系等道理?!都t樓夢》旨在談“情”,我們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觀點:“愛是一道永不消逝的光芒”。《紅樓夢》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是社會的、人生的、女性的、愛情婚姻的重重悲劇,但是寶黛純潔的愛情、大觀園里青年男女之間的真情卻是這個大悲劇的光彩和亮色。愛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

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現實啟示意義———以《紅樓夢》為例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對學生的生活狀況、思想狀況做一定的調研,然后從古代文學經典中總結和歸納出為人處事的智慧、經驗和方法等,用以指導學生在人際關系、競爭、友誼、愛情等方面的困惑。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這是當代大學生普遍面臨的或經常有困惑的問題,我們可以從《紅樓夢》中得到相關啟示。《紅樓夢》主要描寫賈家,特別是榮國府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賈家共有多少人?據統(tǒng)計,有的說是四百多人,有的說是七百多人,有的說是九百多人,不管多少,總之人數眾多,這樣就會形成復雜的人際關系。魯迅先生在他的學術著作《中國小說史略》中認為紅樓夢是一部人情小說。紅樓夢中最受歡迎的人是賈寶玉,他的身上有著濃厚的人文情懷和進步的民主思想,他發(fā)自內心地真誠地去愛護、欣賞和尊重他身邊所有的青年女性,不論是丫鬟還是小姐,他是百分之百的護花使者,具有平等仁愛的民主思想,而且他對世間萬物還懷有一種生命的深情,具有一種大愛的情懷。紅樓夢中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首推薛寶釵、平兒、襲人三人。我們可以把兩大女主角薛寶釵和林黛玉進行對比,分析人際關系的處理對她們愛情和婚姻的影響。另外比較王熙鳳和平兒不同的理家風格,襲人和晴雯待人接物的不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往往可以得到相對較好的人生結局。我們還發(fā)現小說中有三種尷尬的人際關系,一是競爭型人際關系,比如林黛玉和薛寶釵既是好姐妹,林黛玉又把薛寶釵當成她的情敵;二是不平衡型人際關系,比如邢夫人和王熙鳳既是婆媳關系,另外一方面,王熙鳳權傾一時,邢夫人失勢不討好;三是利益連帶型人際關系,比如趙姨娘和探春,她們既是母女關系,另外一方面,探春是小姐是主子,趙姨娘是半個奴才。針對這三種尷尬的人際關系,提出正確的處理方式供學生參考。最后結合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實際情況,提出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原則和方法。這種教學既能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分析古代文學經典,又能使它們給學生提供有益的現實啟示,使古代文學經典學以致用、古為今用。

四、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以中國四大名著為例

首先,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已經學了十幾年語文,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講授《紅樓夢》之前,提前讓學生進行閱讀,并且提出一些問題,讓他們課前思考,如“《紅樓夢》是一部什么樣的著作?”“怎樣理解王國維先生所說的《紅樓夢》是一部‘徹頭徹尾之悲劇’?”“賈寶玉身上所體現的濃厚的人文情懷和進步的民主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紅樓夢》中的愛情描寫和以前小說、戲劇等的愛情描寫有什么不一樣?”“寶黛愛情失敗的原因”等,上課的時候采取探討式的教學方法,針對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回答、討論,老師再進行總結和指導。這樣的學習方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取得真正好的教學效果[2]。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深刻理解古代文學經典思想內涵的基礎上,用現代的視角對它們進行解讀和闡釋,讓它們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時代風采,這也是文學或文化的一種創(chuàng)新。在大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文學或文化的創(chuàng)新意識,鼓勵他們結合現實生活去解讀和闡釋古代文學經典。例如在中國四大名著的教學中,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人物或故事改編成小品、情景劇等來進行演繹,這樣促使他們去細讀原著,去查找資料,去品味人物和故事,去思考這些人物和故事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等,從而使他們對作品的理解更為深入和深刻。再次,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標識,是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淵源,也是全人類彌足珍貴的精神瑰寶。我們的大學語文課,講授古代文學經典,教師應該加強自己的基本功,用生動活潑的內容去吸引學生,讓學生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意義和時代魅力,從而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3]。

作者:岑澤麗 單位:武漢商學院職業(yè)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