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音樂教育的問題及計策

時間:2022-12-12 09:50:32

導語:小析音樂教育的問題及計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析音樂教育的問題及計策

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大多數學生都重視考試科目,認為上音樂課浪費時間。其實學習音樂并不一定以后就搞音樂專業(yè),而是一種藝術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音樂和生活密不可分,學習音樂是為了更加了解生活、熱愛生活,體驗生活的快樂。如從運動學和心理學角度看,音樂課可以起到調節(jié)身體和心理節(jié)奏的目的,對提高文化課學習效率也很有幫助。

一、完善課程本身的考核評價制度研制

高中音樂課程學生成績考核規(guī)則,使之具有行政法規(guī)效力,杜絕學分認定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造假現象,迫使學校按課程計劃要求開足音樂課程的課時。如研討“音樂鑒賞”課程實行區(qū)域性統(tǒng)一考查的可能性。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試行區(qū)域性統(tǒng)一考查,促使學校按相對統(tǒng)一的步驟,按時、保質完成“音樂鑒賞”這個基礎模塊的教學任務。其它模塊的實施可以先從“歌唱”模塊抓起,緊密聯(lián)系教材,組織區(qū)域性高中學生,開展教材歌曲演唱展演活動,以活動促進教學的正常開展。

二、健全教師培訓制度,加大教學研討力度

美國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教師培訓有專門的機構,如大學研究生院,暑假學校,教師中心等”。英國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新任教師可有五分之一的時間進修,正式教師可每隔7年輪流脫產進修一次”。法國的教師繼續(xù)教育是“每位初等教育的教師,自工作的第5年至退休前5年,有權帶工資接受累計為期兩學年72周的繼續(xù)教育”。面對我國目前教師培訓的盲目性和非計劃性,加強教育立法,健全和完善教師法規(guī)體系,依靠行政力量切實推進教師繼續(xù)教育制度已經勢在必行。筆者以為可以先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成立高質量的教師培訓中心,杜絕以創(chuàng)收和營利為目的的培訓項目,確保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建立教育學分制管理,真正將繼續(xù)教育作為教師評優(yōu)、評獎和晉級的重要依據,克服矛盾,統(tǒng)籌安排教師的進修時間。學校應該注意所有學科之間的平衡,而不是將培訓機會一味地提供給“主課”教師,音樂教師的培訓也要列入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讓現有的高中音樂教師能夠得到多途徑、常態(tài)化的培訓。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主陣地,可以多開展一些課堂教學的研討,多給教師提供一些示范課例的觀摩,讓他們在理論與實踐的交流與探討中提高對課改理念的進一步認知,提升對教師職業(yè)的歸屬感。

三、改善音樂教學條件

要實現教育均衡發(fā)展的理想目標,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首先要注意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特別要加大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的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建議縣(市、區(qū))教育局對職權管轄范圍內所有學校的藝術教育設施做一次普查,根據藝術教育規(guī)程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爭取專項資金,配齊最基本的音樂教學設施,滿足最基本的教學需求。

四、提高音樂教師待遇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者必須端正辦學思想,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在制定學校內部分配方案時,將高考科目的任課教師與非高考科目的任課教師同等對待。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師的實際付出,不同學科的課時津貼的系數可以略有不同,但懸殊不能太大。應該充分肯定音樂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美育方面的突出貢獻。六、實行校際教師資源交流共享制度針對教師數量以及專業(yè)結構不合理等方面的諸多問題,集中成立“音樂教學服務機構”,統(tǒng)一管理某個縣(市、區(qū))或者某個區(qū)域的所有師資,合理分配,資源共享。讓音樂教師在一定范圍內流動起來,施行“走校授課”的形式,以緩解師資方面能力、結構等不平衡的矛盾,讓高中音樂課程中的模塊學習更具可操作性。

總之,完善和改變我省普通高中音樂教學的現狀是一項系統(tǒng)復雜的工程,既需要上級部門宏觀政策的調控和指揮,又需要所有教學研究人員和一線教師在微觀制度上的具體實施。

作者:趙繼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