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服務型政府的構建及管理創(chuàng)新
時間:2022-02-23 02:36:00
導語:探究服務型政府的構建及管理創(chuàng)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政府實現和諧公共治理的內在要求。服務型政府是針對中國傳統(tǒng)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服務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公正政府、廉潔高效政府、學習創(chuàng)新型政府、資源管理型政府。這是服務型政府的特征,也是服務型政府的目標定位。
關鍵詞:公共服務型政府目標定位管理創(chuàng)新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建設和諧社會成為當前我國社會改革發(fā)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政府轉型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構建服務型政府是政府轉型的必然趨向。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發(fā)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弄清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和目標取向。我們所要建設的和諧社會應該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務于社會的政府管理體制或模式。服務型政府的構建需要政府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
一、構建服務型政府是政府轉型創(chuàng)新的必然趨向
我國經濟社會領域存在的一些不和諧問題,充分暴露出政府職能定位上的缺陷。在經濟建設型政府的定位下,構建和諧社會必將遇到強大的體制性障礙。只有實現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才能徹底打破體制性障礙,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職能歸結為“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這一新的政府職能體系充分表明我國政府對管制型政府實行徹底變革的決心,而服務型政府就是相對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種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服務型政府的內涵和目標定位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標?!胺招驼保唵握f就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務于社會的政府管理體制或模式。從經濟層面上說,政府主要為社會提供市場不能夠有效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共服務,制定公平的規(guī)則,加強監(jiān)管,確保市場競爭的有效性,確保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從政治層面上說,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政府要確保為社會各階層,包括弱勢群體提供一個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環(huán)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有效治理;從社會層面上說,政府要從社會長遠發(fā)展出發(fā),提供穩(wěn)定的就業(yè)、義務教育和社會保障,調節(jié)貧富差距,打擊違法犯罪,確保社會健康發(fā)展。
基于以人為本,以提供公共物品服務于社會的公共服務型政府應該具有以下特征:
1、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民主政府,即代表人民利益,以民為本的政府。服務型政府的提出,表明我國政府管理將由過去的“政府本位”向“民眾本位”的轉變。
2、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法治政府,堅持依法行政。這是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基點和關鍵所在。法治政府的核心在于政府受法律的約束和控制。法治政府的理念固然承認并重視民眾的守法,但其重點不在于“治民”,而在于“治官”,它強調政府本身要服從法律,而不能不顧法律或重新制定適應本身利益的法律。
3、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有限政府,即由以往“全能政府”、“無限政府”向“責任政府”、“有限政府”轉變。一方面是政府職能上的有限,一個有效的政府并不是一個實干的、執(zhí)行的政府,而是一個能夠治理并善于治理的政府。所以,政府要從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角色中跳出來,只掌舵不劃槳;另一方面是政府權力的有限,要變無限行政權為有限行政權,并讓有限行政權的運作公開化和透明化。
4、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誠信的政府??偫碓凇墩ぷ鲌蟾妗分刑岢隽颂岣哒帕Φ膯栴}。政府的誠信狀況,關系到民主法治、公平正義,關系到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也就從根本上決定著和諧社會建設。
5、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公正的政府。如果說效率是企業(yè)的事,那么公平便是政府的事。政府要做到以公平、公正的理念進行治理。首先,要保證社會中的每個人享有同等自由平等之權利:其次要為社會全體成員提供均等的機會,保證社會價值的公正分配;再次,政府的行為要公正,要察著自然公正的原則,為全體公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務。
6、公共服務型政府應當是廉潔高效政府。廉潔高效是政府搞好服務的本質要求,只有廉潔高效的政府才能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
三、政府管理的創(chuàng)新
《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要“繼續(xù)改革行政管理體制,加快形成行為規(guī)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這些充分表明,我國政府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已經進人了高層政府的決策議程。
為了更好地解決政府管理中的問題,盡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筆者認為,我國政府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首先應該是政府管理理念的創(chuàng)新。全球化背景下的開放性要求政府理念由“統(tǒng)治”向“治理”轉變,建立強調民主、法治、效率、責任的公共服務體系,以民主行政理念替代傳統(tǒng)的權威主義的行政理念?,F代民主政府則是徹底拋棄傳統(tǒng)的治民觀念或“為民作主”觀念,確立為人民服務和“人民作主”的理念。相應地作為規(guī)范政府權力、維護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權威來源于政府和人民之間制度化的對話,其職責不在于控制和管制,而在于掌舵和服務,政府的行為不應該以其自身需要為導向,而應該以公民的需要為導向,政府的職責在于為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
基于這樣的理念,政府管理應該從以下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1、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目前,審批制還在我國經濟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有人把中國經濟形象地稱之為“審批經濟”或“政府管制型經濟”。今后要繼續(xù)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凡是能夠由市場調節(jié)的堅決依法取消,改為備案制、登記制和注冊制。對少量需要審批的事項,也要大力簡化審批程序,限制每一程序的最長期限。
2、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構建小而能的服務型政府?!靶《堋币笳畯摹皠潣毕颉罢贫嬲鞭D變,形成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新的政府與社會關系運行模式。
3、推進公共服務市場化,充分利用社會中介組織。新的時代要求黨和政府把該管的事一定要管好,把不該管、管不了的事盡量交由社會組織去管理。在實踐中要深人研究社會管理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好各種組織特別是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如:要充分發(fā)揮好社團、行業(yè)組織和社會中介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guī)范行為的作用等。
4、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建立科學民主的目標化決策機制和監(jiān)督機制是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保證。要使各項決策的形成進入科學化、程序化、制度化的軌道,大大降低決策的失誤率。
5、努力推行政務公開,使我們的政府成為陽光政府、開放政府。要實現包括會議、政策法規(guī)、政府采購、人事、信訪、舉報、個人財產申報、機構改革、行政程序、辦事結果等全面公開。建立重大事項的社會公示制度、服務承諾制度、信息查詢和咨詢制度。
6、積極推行電子政務。電子政府實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政府行政管理的高度融合,使政府結構和行為趨于“可視化’,這將大大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效率,從整體上推動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實現。建設電子政府首先要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增加電子政府建設的制度供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其次要借鑒企業(yè)化管理模式,完善電子政府的運行機制;再次要普及互聯網使用,擴大電子政府服務對象的覆蓋面。
7、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對政府機關嚴格管理。在公務員的進口、出口和管理等環(huán)節(jié),建立和強化公開、公平、民主、競爭和擇優(yōu)的科學機制。要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徹底摒棄衙門作風、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切實精簡文件和會議,深人基層,深人群眾,多辦實事。
8、建立政府效能評價體系。績效管理在政府服務系統(tǒng)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它是提升和改善政府形象的有效選擇。政府績效管理的核心與難點是建立科學、準確、有效的績效評估體系。首先要推進績效評估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使得績效評估成為對政府的法定要求,使得績效評估有章可循,并建立和完善績效評估機構;其次,要推進績效評估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再次,要注意績效評估中的導向化與外向化,建立包括公眾在內的開放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