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中學語文課堂的應用
時間:2022-10-19 03:29:20
導語:信息技術在中學語文課堂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是當前倡導的一個教育理念,信息技術以其強大的功能和優(yōu)勢得到了越來越多老師的認可,如何將信息技術與中學語文課堂結合,讓信息技術走進中學語文課堂,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本人就幾年來的工作經(jīng)歷談一下個人的休會。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學語文;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教學的整合是一種高層次的整合,而不是簡單的混合,它是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所有教學活動有機地整合為一體,使二者相互滲透、相互協(xié)調的思想、方法與實踐。在整個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不是簡單地輔助學科課程的教學,而要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獲到信息、分析信息、應用信息與創(chuàng)新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終身學習的自學行為。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師生在學科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對信息技術的一種自覺意識與主動適應的行為。也就是說,我們對信息技術的反映意識與實踐應用開始不分學科、不分類型,信手拈來,自然而然的發(fā)生,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真正的整合狀態(tài)。整合首先要考慮的是具體學科課程的教學目標,不能單純地為了利用信息技術而利用,信息技術的融入以能否提高該學科的教學效果為出發(fā)點,整合不是簡單混合,它強調在整合信息技術之前,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學科的教學要求,了解信息技術能“做什么”,這是我們設法找到信息技術與本學科課程的整合點,在教學設計上才能明白“用什么技術”來輔助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如何用該技術來解決”的策略,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用其它方法做不到或者效果不好的事情,比如在講授初中語文《岳陽樓記》一課時,開頭可在優(yōu)美的古典音樂中出示文章中描繪的三幅圖景。即洞庭湖雄偉壯闊的景致;霪雨霏霏,凄涼陰澀的秋景;風和日麗,明媚恬靜的春景。北方農村的孩子從未見過,很難想象,但借助多媒體的優(yōu)勢,通過多媒體多角度向學生展示,隨著畫面的出現(xiàn),音樂的響起,學生的興致油然而生。多媒體的使用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完全把學生帶到了那美麗的岳陽樓,使他們看到了從沒看到的景色,收到不錯的效課。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鼓勵整合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誤區(qū):
1把整合課混同于課件展示課
一談上整合課,二課不說,也不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本節(jié)課特點,就在課件上大做文章,以課件貫穿整節(jié)課始終。既忽略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又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末倒置,花而不實,最后也得不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根據(jù)本節(jié)課特點確定出難點和重點,把課件當成是一根撬棍,找準支點,輕松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減輕課堂教與學雙方的壓力。
2把整合課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工具隔離開來
一談上整合課,一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學媒體都靠邊站,棄之不用。一切問題都在課件上解決,教師成了旁邊者,既體現(xiàn)不出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扎實的基本功和教師高超的授課藝術,一堂課下來既無板書,也無其它完整的課堂結構,使學生課堂上聽起來欣然,課下想起來茫然。我認為應該是:正確認識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媒體的局限性,課堂上根據(jù)具體情況來選擇使用其中的一種,其它的可以與它相互配合,取長補短,來共同提高教學效果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不要錯誤以為先進的教學手段效果就一定好,適應性就一定強。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經(jīng)??吹竭@樣的事例:整堂課教師用課件“統(tǒng)治”課堂,人性化的師生人際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取代,它嚴重妨礙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互動。語文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讓學生領悟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不能僅依靠教學技巧和現(xiàn)代化的教學“武器”,更有賴于教師牽引學生靈魂沉潛于字里行間,多媒體的運用過程中,如果過分突出教師的“表演”,必然導致學生缺少必要的課堂讀書、思考與討論的時間,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便被教師自覺或不自覺地剝奪了,學生缺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機會。
3把上整合課當作是個別教師的專利
一談上整合課,就認為是信息技術課教師或在信息技術方面能力較強的教師的事情。與普通教師無關。實在不行就請信息技術能力強的教師幫忙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自己只需提供相關的教學材料以及最后使用現(xiàn)成的課件來教學。推廣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整合目的是為了提高所有學科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和在信息環(huán)境下開展教學的能力,而不僅僅是針對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如何把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師教學活動中是整合的關鍵,實質上信息技術同黑板、粉筆一樣只是教師用來教學的一種方法和手段,只要教師能夠下大決心,提高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那么使用信息技術也會像使用粉筆、黑板一樣得心應手。
4把“整合”認為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問題
如果把信息技術課作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研究整合,這是十分片面的。整合不僅僅是解決教師的“教”的問題,而且還要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融入到學生的各種課程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從單純依賴教師與課本學習轉變?yōu)槔脧V泛的信息資源學習,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正如學生學習word,不僅要求他們會打字,還在會用word寫作文、設計黑板報,上網(wǎng)的時間要給學生指定相關問題,讓學生有目地收集與分析信息,鼓勵學生創(chuàng)建學科網(wǎng)站,在上面交流思想、討論問題和展示作品成果等目前,運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已經(jīng)在老師們頭腦中有越來越深刻的印象,如何讓信息技術走進中學語文課堂,讓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這將是我們長期思考的問題。
作者:姚致泉 單位:河北省青縣教研室
參考文獻
[1]邵澤義.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J].中國電化教育,2001.(11)
[2]黃宇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策略》電化教育研究.2003.
[3]教育部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