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時間:2022-11-08 10:47:54

導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摘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跟教育改革潮流,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使得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點時豐富對社會生活的認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增加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本文結合高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闡明如何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聯(lián)系實際

在教育改革下,教師慢慢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使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因此生活化的教學策略逐步應用于高中政治課堂,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也讓學生意識到政治學習對自己生活的重要作用,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

一、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在過去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很多教師都秉持著一些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不能與時俱進地改變教學方式。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教師變成了課堂的主體。這樣導致教學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難以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充分理解和掌握這些抽象的知識點,讓學生慢慢地對政治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觀念,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成為引導者。從學生政治學習發(fā)展需求出發(fā),結合教學知識點挑選合適的生活素材,融入課堂,保證學生課堂學習的有效性。生活化教學開展的基礎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政治知識點產(chǎn)生親切感,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政治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例如,在進行必修2第二單元《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這章的教學時,我會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在生活化教學中的體現(xiàn)。在我的班級中有幾位少數(shù)民族的學生,他們小的時候生活在自治區(qū),我會鼓勵他們上臺講講自治區(qū)制度和常用制度之間的差別,讓學生結合這些生活實例理解相應的知識點,接著我為學生介紹我國流行的幾個宗教,引入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宗教活動,讓學生對宗教有直觀的印象,保證學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在課堂中,最后我結合這個素材為學生深入講解書本中涉及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在這堂課中,我以學生為課堂教學核心,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中挑選合適的素材開展教學,課堂教學得到了明顯提升。通過這個教學案例可以看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對生活化教學的開展起著積極的影響。

二、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

情境教學作為當下流行的手段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它能以教學知識點作為基礎,創(chuàng)建適合學生學習的情境,提高教學效果,而生活化情境則是其中最為常用的一種。生活化情境能模擬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情況,使得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知識點,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融入課堂,發(fā)現(xiàn)政治學習對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生活化情境的使用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為自身良好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能力考驗,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生活素材積累,并且對知識點有較為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有效性。因此,教師要適當?shù)卦黾雍蛯W生之間的交流,降低學生對教師的敬畏感,讓學生主動交流自身政治學習需求,使得生活化情境能夠得到不斷完善,為學生構建生活和政治學習的橋梁。例如,在進行必修1第一單元《多彩的消費》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時,在講述消費類型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區(qū)分和記憶錢貨兩清和貸款消費,我選擇創(chuàng)建生活化情境幫助教學。在講述錢貨兩清的定義時,我為學生模擬了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花費100元買了相應物品,使得學生明確錢貨兩清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在講貸款消費相應的知識點時,我模擬了讓學生使用“螞蟻花唄”完成購物的生活情境,體現(xiàn)提前消費的定義。這些情境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經(jīng)常遇到的,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消費類型相應的知識點,也達到了激發(fā)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教學目的。

三、開展課外活動

隨著教育改革對政治教學要求的不斷提升,僅通過45分鐘課堂的課堂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教師需要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教學途徑的拓展,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將政治學習引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得學生在課外活動中完成生活化教學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針對教學內容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達成學習目標。例如,在完成《我們的中華文化》的課堂教學后,我會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任務:發(fā)現(xiàn)生活中潛藏的生活文化。這要求學生將生活實際和政治知識點結合,有助于提高學生政治運用能力,也讓學生了解到政治知識點源于生活,讓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政治學習意識。課外教學的開展將枯燥的政治教學變得有趣,更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產(chǎn)物之一,教師在政治課堂中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的使用,花費時間和精力不斷完善教學策略,保證學生在政治課堂中得到思想上的生活。生活化教學為高中政治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德華.探究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7.

[2]呂芳.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課生活化教學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6.

作者:朱玲 單位:江蘇省靖江市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