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審理與反腐倡廉教育
時間:2022-04-20 03:28:00
導語:公開審理與反腐倡廉教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反腐倡廉教育
反腐倡廉教育
在當今改革開放的大形勢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和現(xiàn)代傳媒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社會交往范圍不斷擴大,黨員干部受各種思想觀念影響的渠道明顯增多,程度明顯加深,因此進行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懲處警示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自覺抵御各種落后及不良思想觀念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公開審理這一特殊的紀檢監(jiān)察案件審理方式,對于推進和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有著很大的經濟作用。
公開審理與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關系比較密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反腐倡廉教育活動的開展。
公開審理,使案件的調查處理從一個完全封閉的過程變成了相對開放的過程,大大增加了黨政紀案件審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同時也強化了它的反腐倡廉教育作用。
1、以公開審理的形式能夠深化以案論紀教育,從而促進反腐倡廉教育活動的開展,提高教育成效。
在人們的印象中,紀檢部門處理違紀干部大多是搞“關門審理”,從移送案件的受理到對錯誤事實的認定,證據(jù)、性質、處理意見等大多是在保密狀態(tài)下進行的,如今的“公開審理”由“背對背”,轉換成了“面對面”,有效地避免了在案件處理中徇私舞弊、主觀隨意、濫用權力等情況的發(fā)生,有利于樹立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良好形象,深化以案論紀教育。這種相當于典型案例教育的形式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參與其中,為深化以案論紀教育提供了有效載體。這種陽光下的“作業(yè)”,提高了案件審理工作的透明度。通過這一特殊形式的教育活動,能夠進一步引導黨員干部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筑牢他們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提高反腐倡廉教育成效
2、以公開審理的范圍能夠擴大反腐倡廉教育面,增強教育效果。
實行案件公開審理,審理部門、調查部門、被調查人、被調查人邀請的相關人員以及列席和參加旁聽的人員共同參與,他們都可以對紀委監(jiān)察機關的案件查處工作進行監(jiān)督,從而有效消除社會上對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種種誤解與隔閡,進一步調動廣大人民群眾支持參與反腐敗斗爭的積極性和增強
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遵紀守法、廉潔從政意識的主動性。反腐倡廉教育就是以領導干部為重點,進行黨的基本理論、黨紀條規(guī)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等思想教育和紀律教育,而每舉行一次公開審理,就等于給黨員干部上了一堂生動而實際的黨紀條規(guī)和教育課,尤其對于被調查人來說,其教育作用是最具針對性和最必要的,這樣就全面增強了教育效果。
3、以公開審理的程序能夠有利于保障黨員和監(jiān)察對象的合法權益,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案件審理是整個案件查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審理意見將影響被調查人的政治命運和切身利益。然而,在現(xiàn)行的書面審理方式下,能夠提供給被調查人的申辯場合和機會除了審理談話和支部大會外,幾乎所有涉及被調查人權利的環(huán)節(jié)都不對外公開。被調查人被置于案件審理之外,其他黨員干部也不能參與,案件審理失去監(jiān)督,被調查人應當享受的知情權、自我申辯權、獲得作證權和辯護權得不到有效保障。而現(xiàn)在的公開審理由“秘密”轉為“公開”,這為發(fā)展黨內民主、保障調研權利提供了一個良好示范。當黨員個體面對強大的組織審查時,“公審”能夠為保護黨員個體的權利、構建有效救助渠道添加砝碼。它表明在黨員違紀案件的調查處理上,監(jiān)督者的范圍愈加寬泛,案件的處理結果已越來越客觀公正,這就體現(xiàn)出公開審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嚴格辦案程序和紀律,維護被調查人(黨員和監(jiān)察對象)的合法權益,使最終處理結果更準確恰當,令人心服口服。反腐倡廉教育是面向全黨全深社會,要求教育內容貼近黨員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既善于依靠各級黨組織進行灌輸教育,又善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行自我教育,加強示范教育,深化警示教育,同時鼓勵人民群眾去監(jiān)督黨政機關、黨員干部廉潔從政,所以,公開審理這種受到更多黨員群眾監(jiān)督,維護黨紀國法公正性和嚴肅性的特殊教育活動,必然使反腐倡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4、以公開審理的直接效果看,對廣大的黨員干部起到了更明顯的懲戒警示作用,更加促進了反腐倡廉教育的警誡效果。
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懲處違紀者和教育廣大黨員干部,是紀檢監(jiān)察機關的基本職能。首先,公開審理使被調查人對錯誤事實、違反的黨政紀條規(guī)、錯誤性質及危害、定性量紀等有了更清楚、更充分的了解,真正接受了一次面對面的教育,從而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其次使參與公開審理的黨員干部也受到教育,起到懲處一個教育一片的作用。參與者結合身邊發(fā)生的案例學習黨紀條規(guī)知識,共同剖析違紀行為產生的原因和教訓,暢談自己對違紀案件的認識體會,變以往被動為現(xiàn)在主動參與廉政教育,理解更透徹,記憶更深刻,從中受到更多的啟發(fā)和警示。再者,適于公開審理的案件大多是廣大群眾普遍關注、議論較多,甚至存在各種模糊認識的案件,進行公開審理,有利于加強黨政紀條規(guī)的宣傳,這些都是我國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同時反腐倡廉教育要求緊密結合實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要注意運用重大典型案例和本地區(qū)本部門發(fā)生的違紀違法案件,及時開展警示教育,深刻剖析案件發(fā)生的思想根源和管理上的漏洞,以建章立制,警鐘長鳴。而公開審理正是進行反腐倡廉教育的一個大課堂,從一個案件的起因、過程到結果,從一個人的主觀意念到客觀后果,都是一堂活生生的案例教育課,它使這種反腐倡廉教育更加貼近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和工作生活實際,真正入腦入心,會取得更加實實在在的警誡教育效果。
總之,反腐倡廉教育是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基礎性工作,是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建立健全處置哈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內容,而紀檢監(jiān)察案件的公開審理工作則是新時期進行反腐倡廉教育的新型武器,必將為全黨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增添一份新的力量。但作為新生事物,今后應在各個方面不斷地修整完善,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反腐倡廉教育的總體要求,以更有力地促進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