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講座范文
時間:2023-07-24 17:2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健康教育講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小學生;健康教育;齲病患病率;齲齒充填率
齲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率高,流行面廣,危害性大。WHO將齲病列為需要重點防治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1]。齲病不但使患者感到牙痛而影響食欲、咀嚼,有時還會導致牙髓炎、齒槽膿腫,甚至形成病灶而引起全身疾病。兒童時期乳牙的齲齒,也直接影響恒牙的正常發(fā)育,影響身體健康。調查顯示[2]:2002年深圳市羅湖區(qū)小學生患齲率為65.40%,齲齒充填率乳牙為6.62%,恒牙為13.15%。我院與羅湖區(qū)教育局聯(lián)合于2005年起連續(xù)3年對羅湖區(qū)5家口腔疾病防治試點小學進行口腔健康教育與干預,觀察小學生的齲齒患齲率和充填率,評價群體防治齲病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深圳市羅湖區(qū)泰寧小學、布心小學、錦田小學、翠茵小學、南湖小學5家口腔疾病防治試點小學1~6年級、年齡在6~12周歲的小學生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每年定期對試點小學學生進行口腔調查,所有的調查均由醫(yī)院口腔科專業(yè)醫(yī)生實施。在自然光下采用一次性口鏡,輔以問診。普查后計算患齲率及充填率。
1.2.2 患齲率及充填率計算方法 患齲率=患病人數(shù)/受檢人數(shù);充填率=充填牙數(shù)/齲、失、補之和。
1.2.3 口腔健康教育的干預措施 (1)學生教育:①給學生印發(fā)口腔健康教育宣傳資料;②口腔專科醫(yī)生到學校進行口腔知識講座,講解口腔生理知識、牙齒結構與功能、齲病的預防與治療、正確刷牙方法等;③定期為學生上口腔保健課;④定期出刊口腔保健專題宣傳欄;⑤開展相關健康教育活動,如“9.20愛牙日”活動等。(2)家長教育:①給家長印發(fā)口腔健康教育系列資料;②開設家長課堂:講座口腔疾病預防相關知識;③發(fā)放“致家長一封信”等。(3)干預治療:給口腔調查發(fā)現(xiàn)患齲病學生發(fā)放“口腔治療通知書”及“深圳市口腔保健治療卡”,并督促家長帶小孩到牙防網(wǎng)絡醫(yī)院治療。
2 結果
2.1 學生乳牙、恒牙患齲率逐年下降 見表1。
2.2 學生乳牙、恒牙充填率逐年提高 見表2。表1 不同年份學生患齲情況 表2 不同年份學生齲齒充填情況表
3 討論
3.1 干預效果 調查結果顯示:經(jīng)過3年口腔健康教育與干預,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和改善學生口腔健康狀況,齲齒充填率有明顯上升,患齲率逐年下降,說明口腔健康教育在防治兒童齲齒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我們體會是:(1)建立良好的合作工作模式,加強衛(wèi)生系統(tǒng)與教育系統(tǒng)的合作是防治兒童齲齒的基礎,對口腔疾病防治能起積極作用;(2)提高家長口腔保健意識是防治兒童齲齒的關鍵:家庭是學生重要的生活場所,兒童口腔衛(wèi)生行為的形成有賴于家庭因素,家長本身的口腔衛(wèi)生知識和行為習慣對子女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3];(3)小學生形成良好自我保健行為是防治齲齒的保障。
3.2 問題及對策
3.2.1 存在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5家試點小學的小學生不同年份患齲率雖有下降趨勢,但效果無顯著性差異,其原因可能是:(1)干預時間短,宣傳力度不夠;(2)深圳流動人口多,該類人群工作壓力大,居住和生活條件差,文化水平較低,相當一部分家長衛(wèi)生知識缺乏,對兒童齲病防治重要性認識不足,往往是在孩子患齲病較嚴重出現(xiàn)癥狀時才來就診,特別是乳牙齲壞,認為乳牙遲早要更換,齲齒不治也不要緊??梢娂议L缺乏口腔保健知識可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口腔健康。
3.2.2 對策 加強兒童口腔保健教育,勸導兒童少吃酸甜食品,養(yǎng)成飯后漱口及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對預防齲齒的發(fā)生至關重要。兒童齲齒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兒童齲病防治應納入衛(wèi)生保健總體規(guī)劃,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強全社會口腔保健教育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聯(lián)合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努力,動員全員參與,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 邢海林,陳蓮芬,王紹萍.三亞市小學生齲齒患病情況.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5(7):23-24.
篇2
【中圖分類號】 R 169.1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12-1111-01
【關鍵詞】 口腔;健康教育;學生保健服務
口腔疾病是當前對人類危害大、患病率高的疾病,其中齲病是WHO重點防治的三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牙周病更是造成中老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1]。據(jù)1995年全國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遼寧省兒童乳牙患齲率高達89.49%,居全國首位;2005年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遼寧省5歲兒童乳牙患齲率為74%,人均有4.38顆齲齒,其中患齲率農村為84%,城市為64%,與10 a前相比雖有下降,但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很高。為讓廣大中小學生掌握更多的口腔保健知識,以便有效地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筆者談談如何在中小學開展口腔健康教育。
1 在中小學開展口腔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學生正處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換的時期。恒牙萌出后易患齲,且此期為兒童牙頜系統(tǒng)的快速發(fā)育成長期,牙齒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恒牙牙合關系的建立和恒牙列的健康;而中學時期乳恒牙替換已經(jīng)完成,恒牙牙合關系剛剛建立,由于激素水平的變化,如果不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菌斑和牙石會對牙齦產(chǎn)生局部刺激,造成牙齦出血、炎癥性腫大,引起牙齦炎。因此,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意義十分重大。
2 學??谇唤】到逃n的內容與設計
2.1 口腔健康教育內容 學??谇唤】到逃n程應循序漸進,根據(jù)學生年齡進行由淺入深的強化教育,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口腔衛(wèi)生知識,如口腔與牙齒的結構和功能、齲病和牙周病的發(fā)生及臨床表現(xiàn)、口腔疾病的危害等;(2)口腔保健意識,如常見口腔疾病的預防、定期檢查與早防早治等;(3)口腔保健行為,如正確刷牙、漱口,選擇保健牙刷、藥物牙膏,糾正不良習慣(偏側咀嚼、口呼吸、咬手指、吐舌等);(4)其他,如窩溝封閉與氟化物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齲病的發(fā)生,預防牙周病要不斷地徹底清除牙菌斑,定期口腔檢查與保健是保持口腔健康所必需的,吸煙和飲酒是口腔癌、牙周炎的主要危
2.2 口腔健康教育課的設計 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應分預防口腔疾病的發(fā)生、口腔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及恢復牙頜系統(tǒng)的功能3個階段進行。此外,還應設立實習課程,如自我觀察牙齦顏色與形態(tài)、牙菌斑附著部位、刷牙前后清除牙菌斑的效果與牙刷的選擇等。
對口腔健康教育的實施,可通過文字、電化、藝術等方式[3]:文字宣教包括傳單、標語、圖書、畫冊、各種報刊等,范圍廣泛,效果持久;電化宣教有錄像、電影、幻燈等,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藝術宣教包括歌舞、說唱、戲劇、小品、詩歌、散文、故事、小說等,生動活潑。此外還可通過舉辦報告會、座談會、專題講座、學校講課的方式進行。
2.3 注意事項 (1)口腔健康教育應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生易受成人言行的影響,往往以成人言行為準則,做事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因此對他們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要肯定與鼓勵;中學生自尊心強,對別人的評價敏感,應鼓勵和誘導,防止粗暴批評后使他們失去信心與自身口腔健康的責任感,且中學生開始喜歡獨立思考,愛美心理明顯增強,可以從文明與健康美學的角度進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強其主動參與的意識。(2)學校的健康教育要與口腔預防保健人員密切配合。學校不僅要把口腔健康教育納入課程范圍,而且要利用學生在校的時間,開展一定的防治活動。這時需要口腔預防保健人員的配合,協(xié)助選用有效的口腔預防保健措施,如窩溝封閉、氟化物的應用,同時提供口腔預防保健方面最新的科學信息,來共同促進學生的口腔健康。
3 結論
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口腔健康水平不可缺少的一項措施,也是完成我國2010年口腔保健目標規(guī)劃的必要保證。學校的口腔健康教育與口腔專業(yè)人員的預防措施相結合,必然會共同促進學生口腔預防事業(yè)的發(fā)展,為實現(xiàn)《規(guī)劃》打下牢固的基礎,對構建健康和諧的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4 參考文獻
[1] 卞金有,胡德渝,主編.預防口腔醫(yī)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30-31.
[2] 全國牙病防治指導組. 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34.
篇3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08~2010年對幾十個社區(qū)單位的居民進行普查,主要以隨機分層抽樣法的形式進行,共調查區(qū)民610人,年齡在45.5±18.4歲。其中男性居民為315例,占51.64%;女性居民為295例,占48.36%。60歲以上居民人數(shù)為88例,占14.43%;70歲以上居民人數(shù)為16例,占2.62%。
1.2 方法:①調查方法:以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識作為此次調查的評價內容,對社區(qū)居民口腔疾病的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出評價,共發(fā)問卷620份,回收610份,有效回收率為98.4%。②健康教育方法:地點設置在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向前來咨詢與就診的居民發(fā)放健康宣傳教育知識手冊;每個月社區(qū)范圍內進行1次健康宣傳教育講座,幫助居民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通過與電視、廣播進行節(jié)目合辦,主要針對良好生活方式、日常護理、疾病常識進行講座,每天定點播出;采用居委會組織座談會、社區(qū)宣傳欄、家庭訪問等形式進行宣傳。
2.結果
通過回收的問卷中能夠看出,居民對口腔健康教育知識迫切需求其內容包括:日常飲食護理常識,相關注意事項。由于絕大多數(shù)居民對口腔疾病的說法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想進一步了解有關口腔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的居民較多,占94.56%;另外,深入學習口腔保健的相關保健知識的居民,占85.36%;對于大多數(shù)居民來說,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和飲食習慣中加以保護牙齒,占86.17%,并且需要了解相關飲食護理知識,占87.45%。希望學習相關口腔疾病的預防知識,占90.25%,以減少家人出現(xiàn)口腔疾病的可能。經(jīng)過調查得出在社區(qū)居民對健康教育迫切需求,需求率達到60%~98%,最基本的一半以上的患者家庭都希望了解相關疾病的預防和護理常識。經(jīng)過3年的社區(qū)健康教育,居民對健康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生活方式有了明顯的改善。
3.總結分析口腔保健護理的效果
從根本上說,口腔醫(yī)學和保健5個層面上實施建立起來:①現(xiàn)有的檢查結果是最佳的科學證據(jù),也是臨床決策者的決策依據(jù)。②臨床上遇到了新問題的時刻也就是需要找尋新證據(jù)的時刻。③應當運用現(xiàn)有的各種最新的保健新思想進行證據(jù)的尋找。④批判性評價所尋找及和對的證據(jù),從中得出結論,對于制定口腔保健決策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⑤及時對醫(yī)生的治療結果做出評價,不斷總結經(jīng)驗。
近些年,通過對醫(yī)院當中口腔保健治療人員情況進行調查顯示,人群年齡變化更傾向于老齡化發(fā)展(平均患者年齡為78歲),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空腔疾病患者的數(shù)量增長快,在醫(yī)院治療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并且普遍存在多種其他病癥并存的現(xiàn)象,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狀況,并且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成本的不斷增長,增加了患者的負擔。怎樣有效、合理的利用醫(yī)院衛(wèi)生資源,提高醫(yī)療口腔保健的服務質量,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如今廣大人民十分關注的問題??谇会t(yī)學研究的出現(xiàn)更好的解決了這一突出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指導方法。
4.保健思想在空腔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4.1 科學篩查檢查項目。在臨床診斷過程中,為患者進行檢查的必要依據(jù)是:第一,為患者進行疾病診斷最為基礎的檢查項目,為確診提供依據(jù);第二,經(jīng)過臨床證實,進一步分析、判斷預后效果以及各種功能恢復;第三,嚴謹沒有科學依據(jù),嚴謹一味迎合患者心理,嚴謹誤導患者。
4.2 有利于制定預防措施。伴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更新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疾病預防工作已經(jīng)成為醫(yī)療保健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經(jīng)過近些年的臨床實踐證明,有針對性的開展口腔疾病的預防和保健工作,能夠有效的降低該病的發(fā)病率,使患者盡快恢復或是使患者病情發(fā)生徹底改變。戒煙對預防口腔疾病有很好的預防作用;與此同時,對一些特殊人群,如老齡人員,使其保持穩(wěn)定,也是預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手段。
4.3 提供最佳治療方案。以循證醫(yī)學的指導方針,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即使患者病情較為復雜,醫(yī)生仍舊能夠針對患者治療提出問題,尋求答案,進行分析,通過同患者進行交流后,找出合理的治療方案。
就醫(yī)學來講,口腔疾病可以認為它是一門實踐科學,要向深度理解如何去治愈這類疾病口腔醫(yī)學尤為突出。口腔保健知識是我們新時代醫(yī)務工作者繼續(xù)完善的新領域,需要我們幾代醫(yī)務工作者的不斷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林雨.大學生口腔衛(wèi)生保健認識情況的調查分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15(S5):159-160.
篇4
【關鍵詞】口腔科 門診 健康教育 保健
中圖分類號:R473.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1)3-003-02
Oral health education and outpatient care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DUAN Xiuling PU Li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East ward Chengdu Sichuan 6101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out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and improve the effect. Methods 512 outpatients of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were investigated about their needs of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s and ways.Results Young and senile patients and those with higher education degrees had stronger health education needs. There was nosignificance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need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tomatological diseases. The needs of health educationincluded: current status of sterilization, performance of stomatological instruments, methods and effects of stomatological examinationsand treatments of common disease, post-operative precautions, knowledge and behavior of stomatological health and psychologicalguidance. Ways of health education included: prescrip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tient and medicalpersonnel, demonstration involving tooth models, bulletin boards with graphs and texts and introduction of patient’s experience.Conclu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nt and way of health education needs of outpatient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it ispossible to supply scientific,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services to patients. to promote oral health development。
【Key words】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linic health educationhealth
口腔是人體最易患病的器官[1]??谇患膊】蓪е驴谇还δ苁軗p和影響全身健康狀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牙齒和口腔頜面部器官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強,口腔醫(yī)療保健已成為廣大患者的迫切需求,口腔健康教育也成為人們日常保健的一個關注點。筆者對我院口腔門診2009年11月- 2010年12月的患者進行調查,以充分認識口腔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點,為探索具有科學性、實效性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據(jù)?,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口腔門診患者512例,男274例,女238例;年齡18-79歲,平均47.5歲,其中18-45歲248例,45-59歲172例,≥60歲9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71例,高中或中專182例,大專及以上59例;補牙186例,拔牙117例,鑲牙177例,正畸32例;職業(yè):學生106例,工人152例,農民和個體工作者147例,教師65例,公務員32例,其他10例。
1.2 方法 通過問卷方式對患者健康需求進行調查,對即將離院的門診患者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患者就診時對口腔疾病及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需求;患者認為接受健康教育的時間;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專題科譜教育:齲病病因及其防治;牙周病病因及其防治;窩溝封閉劑防齲術;齲齒早期充填;牙齒畸形矯正;如何正確刷牙;延緩避免“老掉牙”;牙齒保健和健康長壽等。另外針對不同年齡階段患者進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
2 結果
本次對門診患者發(fā)放調查表512份,實際回收并經(jīng)審核有效的510份,有效率為99.6%。對健康教育需求內容調查結果如表1?;颊咭蠼邮芙】到逃臅r間治療后占77.1%(393/510),治療前17.1%(87/510),治療中(12/590),另找空余時間接受專題教育3.5%(18/510)。通過健康或專題科譜教育后滿意度:完全滿意39.4%(201/510),滿意34.9%(178/510),基本滿意14.3%(73/510),不滿意8.0%(41/510),無法評定3.3%(17/510)。
表1 512例口腔門診患者健康教育內容需求情況分布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其對口腔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自我保健意識和保護意識的增強,對口腔健康教育的范圍要求不斷擴大。以往注重了解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及常見口腔疾病的常識?,F(xiàn)在,患者需要進一步了解醫(yī)院的消毒滅菌效果和無菌操作方法,甚至對醫(yī)務人員的工作過程密切監(jiān)視,想知道牙科器材的性能、進口和國產(chǎn)器材的特點和選用方法、口腔治療是否有感染愛滋病的風險等,表1的調查結果中對醫(yī)院及治療環(huán)境的消毒以及對醫(yī)務人員的要求的需求率最高。患者對自身口腔健康狀況的重視,能使許多可以早期預防、治愈的口腔疾病得到及時的處理,表1的調查結果中今后保持專業(yè)的指導和聯(lián)系的需求率為27.8%, 提示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已非常關注自己的口腔健康狀況。
3.1 健康教育方式要多樣化 患者的知識水平、年齡、性別等諸多因素導致了對口腔健康要求與接受教育的方式都會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類型、階層進行不同的教育方式:(1)圖片、文字、漫畫及宣傳欄,候診廳墻上貼有“少吃含糖食品有益健康”、“如何預防牙周病”、“齲病的預防”等宣傳畫,并有櫥窗,圖文并茂的宣傳方式吸引了許多就診者前來觀看、咨詢,增加了宣傳范圍及力度。(2)針對兒童進行專門教育,兒童齲齒的發(fā)病除與牙齒的解剖生理特點有關外,尤與不良的飲食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密切相關,如吃甜食過多,不能堅持每天3次刷牙或方法不當。由于患兒已有牙痛的痛苦體驗,加之治療過程中可能帶來的不適,護理人員及時采取“疼痛教育”,指出“要患牙不痛,必須堅持每天3次刷牙,每次3min,進食后要漱口”。運用表揚鼓勵方式對患兒講“阿姨相信你是一個懂道理的孩子,你一定能夠做到”。(3)對青年人的健康教育,青年患者的思維活躍,健康教育應注意形式的新穎和多樣性。青年人理解能力強,并且有愛美心理,針對這一特點,宣傳擁有潔白、整齊、健康的牙齒在服務演藝行業(yè)人員中的重要性及在社會交往中的作用,對于那些準備行正畸治療的青少年,護士積極采取因勢利導的方法,主動介紹正畸治療的方法和步驟,介紹一些盡可能避免影響美觀的新型材料,減少其因為正畸治療而引起的社會障礙(4)對老年人的健康教育,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衛(wèi)生問題,心理狀態(tài)改變以及傳統(tǒng)觀念與習慣,認為“老掉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往往牙痛難忍才來就診。護理人員告之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老年人也應該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刷牙與漱口應堅持終生,避免煙酒,并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甜品,增加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量。有牙病時應及時就醫(yī)。同時對有義齒的老年人,保護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每半年或3個月1次去醫(yī)院進行口腔健康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5)對妊娠期婦女的健康教育,齲病是易患的口腔疾病。預防齲病發(fā)生,關系到胎兒的安全與孕婦的口腔健康。妊娠期婦女大多數(shù)有牙齦炎,多發(fā)生在妊娠后2~4個月,妊娠中期達到高峰,分娩后逐步消失。通過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和菌斑控制措施的訓練,有效提高妊娠婦女對口腔保健方法的正確掌握,即局部用氟,正確刷牙;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及早治療;保證孕婦營養(yǎng),促進胎兒健康,特別是在胎兒牙齒的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不良可導致牙齒鈣化不全,唇裂或腭裂,釉質發(fā)育不全等。(6)對候診人員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將其來院就診這一寶貴時間加以充分利用,向患者發(fā)放《健康導報》、《愛牙??返刃麄髻Y料,廣泛宣傳衛(wèi)生保健知識。(7)對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大、記憶力減退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語言應通俗易懂并盡量口語化,反復教育,不斷鼓勵,提高患者的學習積極性。
3.2 治療過程中注意點 患者因為對疾病知識的缺乏等因素,或有不同程度的對治療產(chǎn)生恐慌情緒。因此治療醫(yī)師或者??谱o士應及時提供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及預后等方面的知識,告訴患者進行口腔手術或治療時的感覺和進展情況,如拔牙患者,應告知拔牙時不會痛,但錘擊時頭會因為震動而不舒服,挺牙時有撕裂感等。鼓勵患者的積極配合行為,并盡量讓患者有一個心理支持者陪伴[2]。專科護士必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識,應從生理、心理、社會因素三方面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評估,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計劃。對于兒童患者,要更加注意心理誘導,心理誘導可以消除患兒的恐懼心理,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便于高質量地完成治療。臨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兒口腔保健意識,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改善口腔衛(wèi)生環(huán)境,形成口腔健康行為。同時,它們可融洽醫(yī)患關系,緩解醫(yī)患矛盾,減少和避免醫(yī)療糾紛發(fā)生。
3.3 要積極培養(yǎng)??谱o士的健康教育意識與技能“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學模式實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患者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治療、護理,而是更多地渴望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自我護理技能[3]。因此應將患者的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護理工作內容。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明白放心的進行相應治療。也增強患者對醫(yī)院及護理工作的認知信任感。
總之,通過系統(tǒng)的對口腔門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讓患者自覺提高口腔健康保健行為,以改善維護和促進健康[4],才是提高口腔保健最為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張震康. 試論我國口腔醫(yī)療保健服務模式改革的發(fā)展趨勢[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4,39(1):73.
[2] 李小妹.心理護理[ 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4):314.
篇5
一、主要工作
1、認真貫徹《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對照衛(wèi)生部、國家教委、全國愛衛(wèi)會的《中小學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試行)》,學校分管領導、教導處、總務處、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師各盡其職,共同做好學校的衛(wèi)生保健工作。
2、普及學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課開課率達到×××;提高學校衛(wèi)生健康教育質量,定期進行衛(wèi)生知識講座,定期更新衛(wèi)生黑板報宣傳內容;繼續(xù)開展少年兒童心理異常、心理障礙的疏導及執(zhí)行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檢查、競賽制度。
3、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衛(wèi)生行為,提高衛(wèi)生保健意識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與未然”;加強春季流行病的預防宣傳工作,做好對患齲齒、近視、沙眼、貧血、疥瘡等常見病學生的矯治工作。
4、加強學生用眼衛(wèi)生的宣傳,培養(yǎng)正確的坐姿,勞逸結合、多做戶外活動,注意營養(yǎng)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質量。
5、組織學生參加愛國衛(wèi)生月活動和紅十字宣傳活動;迎接縣疾控中心本年度對我校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和縣教育局督導的檢查,規(guī)范愛國衛(wèi)生檔案記錄,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
二、工作安排
一月份:擬訂《**年度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聯(lián)合教導處落實健康教育課課時和教學人員。
二月份:
1、期始大掃除。
2、期始視力測試。
3、第二周開始各班進行個人衛(wèi)生檢查。
4、衛(wèi)生委員例會。
三月份:
1、衛(wèi)生委員例會。
2、衛(wèi)生講座。
四月份:
1、開展愛國衛(wèi)生月活動。
2、春季預防接種工作。
3、配備春游活動各種常用藥品。
4、健康教育知識競賽。
五月份:
1、愛國衛(wèi)生月活動總結。
2、組織學生參加紅十字宣傳活動。
3、全校眼保健操比賽。
4、衛(wèi)生委員例會。
5、衛(wèi)生講座。
6、大掃除。
六月份:
1、期末健康教育課期末測試,測試視力、身高、體重各項測試。
2、學期衛(wèi)生工作總結,衛(wèi)生檔案整理
九月份:
⒈衛(wèi)生員培訓:
培訓內容:新學期工作職責要求
⒉強化眼保健操,對學生進行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
⒊開展“愛牙”日宣傳活動,9月20日
主題:預防牙齒損傷。
中心口號:善待牙齒。
要求:①各班辦一份宣傳板報
②各年級收看口腔衛(wèi)生保健錄相帶,并有測試題,時間另行通知。
⒋做好一年一度體檢工作。(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十月份:
根據(jù)體檢工作統(tǒng)計開展如下工作:
①開展沙眼防治工作,根據(jù)體檢查出的沙眼和疑沙的學生進行眼水治療。
②廣播講座:怎樣預防沙眼
③各班辦一期板報:預防沙眼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十一月份:
⒈預防近視:
眼操評比工作
⒉營養(yǎng)膳食講座:
①發(fā)放宣傳題:全校各班人手一份
②組織初
一、初二年級看錄相
③各班辦一期板報:什么是合理的營養(yǎng)膳食
十二月份:
⒈衛(wèi)生宣傳:除“四害”科教片,收看時間
另行通知。
⒉期末健康教育課期末測試;本學期工作總結。
篇6
1健康教育的內容
1.1基礎知識教育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論認為,衛(wèi)生保健知識和信息是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與態(tài)度,進而改變健康相關行為的基礎。因而,讓患者了解慢性胃炎的定義、流行情況、發(fā)病原因、危險因素、常見癥狀、預后及治療原則等是十分必要的。
1.2心理干預慢性胃炎屬心身疾病,是飛行部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時常影響飛行訓練和削弱戰(zhàn)斗力。航衛(wèi)工作中應加強飛行員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塑造良好的個性,減少心理應激源,保持良好的心境,以減少慢性胃炎的發(fā)病率[1]。所以飛行訓練前對飛行部隊進行適當?shù)男睦碛柧?,可提高飛行員的心理素質,減少不必要的緊張和應激,從而對降低應激相關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有重要意義。對患慢性胃炎飛行員進行心理教育、干預時不應單純采取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安慰等,還應培養(yǎng)其在飛行中遇到挫折、失敗等在飛行結束后更多地采取主動解決問題或向其他人求助等心理應付策略,這樣才能減少心身疾病的發(fā)生。
1.3搞好口腔衛(wèi)生口腔衛(wèi)生好壞與慢性胃炎的發(fā)病密切相關,幽門螺旋桿菌(HP)寄生于牙菌斑中,是導致慢性胃炎病和復發(fā)的一個重要因素[2]。HP可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在此基礎上胃酸等攻擊因素更容易導致潰瘍發(fā)生。部隊集體生活、流動性強等特點促進了HP感染的傳播,導致部隊戰(zhàn)士的HP感染率顯著高于地方人員。因此指導飛行員進行正確的刷牙方式與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1.4合理使用藥物對于HP陽性的慢性胃炎患者要徹底根除HP,根除HP的方法是用三聯(lián)療法。三聯(lián)療法中的抗生素要合理使用,療程要足,否則對根治HP會帶來抗藥性。另外,加強保護胃黏膜藥物的應用,慢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損害,一些藥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使之與有害物隔離,或可吸附有害物,或可加強胃黏膜的保護力量,或加速修復過程。所以在治療慢性胃炎過程中,應用此類藥物可減輕胃的負擔,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1.5勸導戒煙、戒酒吸煙對胃功能的損傷很大,其中一些有害物質能使胃黏膜血管痙攣,導致胃黏膜缺血,同時還能使胃黏膜損壞因子分泌增多,降低胃的自身保護功能,使胃黏膜受損,可出現(xiàn)炎癥。吸煙還能使幽門括約肌松弛,十二指腸液含有堿性物質,包括膽汁,其直接能反流到胃腔,對胃黏膜造成嚴重損害。飲酒對胃黏膜的損傷比吸煙更大,長期飲烈性酒絕大多數(shù)人會發(fā)生各種慢性胃炎。控煙和戒酒的政策與計劃包括:發(fā)放宣傳資料,開設戒煙、戒酒課程,創(chuàng)建療養(yǎng)區(qū)為無煙區(qū)以及讓曾經(jīng)戒煙、戒酒成功的人來做宣教。
1.6正確飲食指導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定時進餐,吃容易消化的流食或軟食,避免吃堅硬、生冷、粗糙、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常吃護胃食物,如牛奶、豆?jié){等。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家禽、乳類、魚蝦、肉類、豆制品、綠葉蔬菜及水果,以增加蛋白質及維生素的攝入,這樣既可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又有利于胃黏膜病變的修復。切忌暴飲暴食,避免吃過冷、過熱、過甜、過咸的食物。注意營養(yǎng)平衡,葷素搭配,稀稠結合,不要偏食,以保證各種營養(yǎng)素的攝入,滿足機體需要[3]。
2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
2.1療養(yǎng)院內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形式在療養(yǎng)院飛行員生活區(qū)內布置一些專欄,刊登一些有關慢性胃炎的知識,使飛行員隨時受到知識的熏陶;在療養(yǎng)期間開設有關慢性胃炎的知識講座,以播放光碟的形式或由專門的醫(yī)生向飛行員宣教胃炎的病因、用藥知識、如何治療以及應注意什么等等;在對每位飛行員進行心理檢查與咨詢時,解除飛行員的心理問題,教給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緩解情緒緊張和壓力的方法;在療養(yǎng)期間可由營養(yǎng)師上一些關于慢性胃炎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的課程,提供一些養(yǎng)胃的食譜。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宜,內容要形象化、具體化、系統(tǒng)化,形式要多樣化。
2.2 部隊健康教育的方法與形式部隊健康教育對象包括部隊軍醫(yī)和部隊飛行員。對部隊醫(yī)務人員主要采用講課培訓形式,使他們認識防治慢性胃炎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知識和技術水平,使其成為防治部隊飛行員慢性胃炎的中堅技術力量。對飛行員分成一般人群、患病人群、危險人群,并對他們進行綜合干預;內容包括衛(wèi)生知識宣教、慢性胃炎的病因、早期癥狀、診斷方法、防治的重要手段等;宣傳途徑有軍醫(yī)指導、專題講座、發(fā)放宣傳資料、辦黑板報、問卷調查等。
3健康教育的評價指標
3.1客觀指標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減輕,食欲正常,胃酸分泌正?;蚪咏#哥R所見及黏膜組織學改變基本恢復正?;虿∽兎秶s小。
3.2主觀指標利用問卷調查評定飛行員對慢性胃炎的病因、發(fā)病機理、用藥知識等認識。還可以通過心理量表評定健康教育前后的心理狀況的改變。例如: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緊張性生活事件調查表(SELRS)。
3.3知信行水平指標以知信行理論為基礎,采用自行設計的慢性胃炎知識問卷、行為調查表等來評價健康教育前后的變化。
4存在問題與展望
綜上所述,對于患慢性胃炎飛行員的教育已被廣泛重視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飛行員依從性較差,個別主官不夠重視此病的宣教及教育,戒煙、戒酒困難以及實施健康教育的人力不足等問題。這需要部隊條令法規(guī)的支持,如加強控煙力度,加強對專業(yè)人員的培訓,開發(fā)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教育策略,以減少慢性胃炎的發(fā)病率,進而提高部隊戰(zhàn)斗力。
參考文獻
1婁振山,伏廣清.飛行員慢性胃炎心理應激變量研究.浙江省第一屆心身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
2陳發(fā)明,劉民,鄧玲玲,孫?;?,張修平.口腔衛(wèi)生狀況對慢性胃炎發(fā)病的影響.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1,15(5):375-376
篇7
1.1研究對象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2011級七年制和八年制學生,共69名,其中男22名,女47名。
1.2實踐課程設計
選擇華西小學作為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yī)學院開展大學生社區(qū)實踐的基地,其中一年級4個班,二年級3個班,三年級4個班,共11個班的學生作為實踐的對象(華西小學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是1所六年制教學體系的小學)。本預防口腔醫(yī)學專業(yè)課總共8個教學周完成。在第1周實習課時,將學生分組,告知學生本學期實踐課內容為:針對小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要求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相關資料的檢索與學習,制作幻燈片、宣傳海報和愛牙小知識的小手冊。倒數(shù)第2周實習課時進行試講,老師針對各組的幻燈、海報和愛牙小知識的內容、演講的技巧等進行點評,提出修改意見。最后1周的實習課去華西小學現(xiàn)場進行口腔健康教育。
1.3小組教學設計
將69名學生分為11個組,每組設組長1名。教學第1周即告知每組本課程需完成的目標與要求。1)課程目標是完成華西小學一到三年級學生的口腔健康教育;2)各組內應該分工協(xié)作:健康教育講座由1人主講,可有2~3人協(xié)助,須有專人攝影攝像;3)小組在課余進行小組討論時要進行記錄與照相;4)此部分實踐課成績?yōu)樾〗M整體成績。各組口腔健康教育的主題后各自在課余時間進行準備,討論與完成。
1.4口腔健康教育內容的確立
根據(jù)口腔預防醫(yī)學的教學內容與小學一到三年級學生的口腔疾病特點以及口腔衛(wèi)生保健需要,制定了口腔健康教育的主題。一年級:如何正確刷牙;二年級:口腔不良習慣的糾正;三年級:牙外傷的應急處理。
1.5口腔健康教育的實施
組織口腔專業(yè)學生到華西小學,按組根據(jù)各組不同的題目分到各個班級進行口腔健康宣教,同時向各班提供海報和愛牙小知識手冊。
1.6教學效果評價
授課后的教學效果評價采用口腔專業(yè)學生問卷完成。本問卷參考文獻[3-4]設計,內容分為5個方面,主要包括:1)是否提高了自我能力;2)是否對未來臨床執(zhí)業(yè)有幫助;3)項目執(zhí)行情況;4)對提高學習熱情有幫助程度;5)項目中團隊合作情況:每個方面設置3~5個問題,每個問題根據(jù)情況給予0~100分的評價,得分越高表示評價越正面。 67名口腔專業(yè)學生參加了問卷調查(2名學生在發(fā)放問卷的那一節(jié)課程中請假)。采取集中發(fā)放問卷,被調查者當場填寫,當場收回的方式。所有問卷用Epidata 3.0(Odense公司,丹麥)軟件進行錄入,用Microsoft Excel 2007(Microsoft公司,美國)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算口腔專業(yè)學生的平均值和標準差以及各項評分高于85分的構成比。
2結果
共有67人遞交了合格的問卷。
2.1該教改項目的可行性評價
口腔醫(yī)學生對本教改項目可行性的評價得分在5個部分中是比較高的,結果如下。1)“你認為小學生是否從該項目中受益?”評分為82.67±19.3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40人,占總人數(shù)的59.70%。2)“你認為對小學生的教育手段是否得當?”評分為82.93±17.68;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8人,占總人數(shù)的56.72%。3)“你認為小學生對你的工作感到滿意嗎?”評分為85.25±14.74;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8人,占總人數(shù)的56.72%。4)“你認為該項目是否符合教學發(fā)展改革的趨勢?”評分為81.75±17.87;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7人,占總人數(shù)的55.22%。5)“你認為該項目有無繼續(xù)開展的需要”評分為79.61±23.2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3人,占總人數(shù)的49.25%。
2.2該教改項目的團隊合作情況評價
本教改項目中團隊合作的自我評價得分也較高,結果如下。1)“你認為參加該項目對你的團隊合作能力是否有提高?”評分為79.66±15.7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0人,占總人數(shù)的44.78%。2)“你認為在你的小組中,自己是否參加了全部所有的活動?”評分為85.21±14.8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40人,占總人數(shù)的59.70%;3)“你認為在你的小組中,你對自己完成的部分是否滿意?”評分為82.64±13.07;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4人,占總人數(shù)的50.75%;4)“你認為在你的小組中,你與其他隊員的合作是否愉快?”評分為87.10±14.63;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43人,占總人數(shù)的64.18%。
2.3該教改項目是否對未來執(zhí)業(yè)有幫助評價
該項目是否對未來執(zhí)業(yè)有幫助的評價,結果如下。1)“該項目是否幫助樹立了以預防為主的觀念?”評分為79.34±17.66;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32人,占總人數(shù)的47.76%。2)“該項目是否對‘以社區(qū)為基礎的’口腔預防保健工作有幫助?”評分為72.51±23.8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6人,占總人數(shù)的38.81%。3)“該項目是否對畢業(yè)后的工作有幫助?”評分為75.48±18.62;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3人,占總人數(shù)的34.33%。4)“該項目是否對提高你在社區(qū)工作的能力有幫助?”評分為74.55±21.2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9人,占總人數(shù)的43.28%。
2.4該教改項目是否對自身能力培養(yǎng)有幫助評價
該項目對學生自身能力培養(yǎng)的幫助的評價,結果如下。1)“該項目是否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幫助?”評分為74.78±21.68;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7人,達總人數(shù)40.30%。2)“該項目是否對提高科研意識和能力有幫助?”評分為61.70±23.36;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11人,占總人數(shù)的16.42%。3)“該項目是否對提高醫(yī)患交流能力有幫助?”評分為70.37±20.1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19人,占總人數(shù)的28.36%。4)“該項目是否對提高口腔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幫助?”評分為77.87±19.06;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8人,占總人數(shù)的41.79%。5)“該項目是否對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有幫助?”評分為73.63±20.90;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5人,占總人數(shù)的37.31%。2.5該教改項目是否對學習熱情有幫助評價該教改項目對學生自己學習熱情有否幫助的評價,結果如下。1)“你認為這樣的授課,內容形式是否新穎?”評分為73.18±24.55;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8人,占總人數(shù)的41.79%。2)“你認為這樣的授課形式能否提高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評分為72.03±23.22;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24人,占總人數(shù)的35.82%。3)“你認為這樣的授課形式能否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記憶?”評分為67.01±21.84;給出85分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為14人,占總人數(shù)的20.90%。
3討論
篇8
關鍵詞:健康教育;手足口??;預防
近年來,我國小兒手足口病疫情發(fā)病率不斷上升,患兒主要以嬰幼兒居多,由于嬰幼兒沒有行為能力,治療期間,主要依靠家屬照顧,所以,給予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能夠掌握手足口病的相關防治知識,滿足他們對健康的要求[1]。我們對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預防中的應用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一、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
1、手足口病的概念
手足口病是一種臨床癥候群,致病原因是感染腸道病毒,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多達20余種,最常見的致病病毒是EV71型及柯莎奇A16。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會發(fā)病,而每年的五月至七月是手足口病的發(fā)病高峰期,該病癥有兩天至十天的潛伏期,平均潛伏期為五天,患兒的病程一般為一周至十天。大多數(shù)患兒只有輕微的癥狀,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發(fā)熱,并且患兒的手部、足部及口腔等部位均會出現(xiàn)皰疹或者皮疹,但是,該病癥的預后較好,只有個別重癥患兒會因病死亡。
該病癥實驗室診斷方法一般是將皰疹液或者咽拭子分離到EV71和CVA16等腸道病毒中,作為實驗室確診病例。目前,手足口病的臨床治療中,并沒有特異性治療方法,大多數(shù)患兒能夠自行痊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支持療法,另外,手足口病也沒有特異性的疫苗可以用于預防手足口病。
2、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及傳播途徑
人腸道病毒的宿主只能是人,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可以是患兒,也可以是隱性感染者。一般來說,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同時,該病癥也能夠通過皰疹液、與患兒口鼻分泌物接觸、經(jīng)呼吸道等途徑傳播。人是最容易感染腸道病毒的,而感染人群大多數(shù)為年齡在五歲以下的兒童,其中,三歲以下的兒童患病率最高。
3、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xiàn)
手足口病起病急,一旦發(fā)病,患兒會發(fā)熱,手部或者腳部均會出現(xiàn)皰疹和斑丘疹,另外,患兒的膝蓋或者臀部也會出現(xiàn)皮疹,并且發(fā)生皮疹的部位周圍還會出現(xiàn)嚴重的炎性紅暈,但是皰疹內只有較少液體;手足口病的患兒口腔黏膜內也會出現(xiàn)散在的皰疹,并且伴有明顯的疼痛,有一部分患兒還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流鼻涕、咳嗽、頭痛、嘔吐及惡心等不良癥狀。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臨床表現(xiàn)中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同時還會出現(xiàn)急性遲緩性麻痹、肌陣攣、心肺衰竭、腦炎、肺水腫等嚴重癥狀;流行地區(qū)的手足口病嬰幼兒,臨床表現(xiàn)雖然不典型,但是,也會伴發(fā)急性遲緩性麻痹等嚴重不良癥狀。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
通過健康教育,使患兒及其家屬能夠對手足口病的相關疾病特征有所了解,如:手足口病的年齡特點、發(fā)病季節(jié)、傳播途徑、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等。使患兒及其家屬在住院期間能夠充分掌握衛(wèi)生消毒措施,同時,也能夠處理好患兒住院期間的生活垃圾及大小便,消除患兒及家屬的恐懼緊張心理,使患兒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通過給予手足口病患兒健康教育,使患兒了解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有效預防與治療手足口病。
1、語言健康教育
定期在醫(yī)院開展講座、公休會等,將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通過講座或者公休會的形式傳達開來[2]。另外,還應該向患兒及家屬宣傳清潔衛(wèi)生對手足口病的影響,特別強調飲食衛(wèi)生的重要性,使患兒及家屬明白加強鍛煉、隔離消化道,保證飲食衛(wèi)生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最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注重飲食衛(wèi)生,杜絕生水及不潔食物;②糾正兒童的不良生活習慣,使兒童能夠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對兒童的玩具及學習用品等,要定期消毒;③勤洗勤換兒童的床單、枕巾等,保證被褥床單清潔衛(wèi)生;④患病期間,家長及醫(yī)生一定要及時處理好患兒的生活垃圾及分泌物,保證每個患兒均使用固定便器,做好便器的消毒與清潔。另外,患兒剩余的飯菜用使用含氯消毒液進行消毒,之后將其丟棄掉;并且,患兒的生活垃圾也要使用雙層塑料袋裝好,之后將其焚燒;⑤醫(y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要求操作,必須要佩戴帽子、口罩,同時還要穿上隔離衣,接觸完患者之后,采用濃度為75%的酒精進行手部消毒;⑥癥狀不一樣的患兒要分開放置,心肌炎與腦炎患兒不能與其他病種患兒放置同一病房,定期進行病房消毒與清潔。
2、文字健康教育
醫(yī)護人員可以將手足口病的發(fā)病入院直到患兒治愈出院的整個治療過程制作成為幻燈片,在醫(yī)院公共場合定期播放,同時,醫(yī)護人員還可以在旁向患兒及家屬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使患兒及家屬能夠充分了解手足口病,掌握該病癥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3、示范健康教育
由于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糞-口傳播,屬于消化道傳染病,因此,預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途徑是保持患兒手部清潔與消毒,另外,正確及時處理患兒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在預防手足口病中也顯得非常重要。首先,醫(yī)護人員向患兒及家屬詳細講解后,馬上親身向患兒及家屬進行示范,親自指導患兒六部洗手法。指導患兒養(yǎng)成飯前便后使用流水肥皂洗手的良好習慣,同時,洗手過程中,還要注意按照正確洗手順序進行手部清洗,每次洗手時間不能小于一分鐘,要連續(xù)清洗三遍。
除此之外,醫(yī)護人員還應該向患兒及家屬親自示范患兒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消毒與處理,使患兒及家屬能夠清晰掌握手足口病的消毒與預防措施,這樣不但在住院期間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出院后也能夠在社區(qū)及鄰里間廣泛傳播[3]。
四、結語
通過給予患兒及家屬健康教育,使他們能夠充分掌握小兒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時,出院后還能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使更多人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從而對疾病做到防范于未然,降低傳染病的感染率。
參考文獻:
[1] 郭靜楓, 賀玲, 黨愛玲, 等. 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J]. 當代醫(yī)學, 2011, 17(19): 127-128.
篇9
【關鍵詞】
健康教育;鼻咽癌;放療不良反應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explore how to decrease with NPCradi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Methods 110 NP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3 patients with normal health education,accept observation group 57 patients with health education diversity.Result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mastery educationafte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s to reduce knowledge score,satisfaction scores,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P< 0.01),the observation group radi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1).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can change one’s knowleelge,health education in cognitive effectively reduce radi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adverse reactions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放射治療是目前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療手段[1],但放療時放射線對放射區(qū)局部皮膚,口腔黏膜、唾液腺、耳、喉、下頜骨、牙齒有一定的損傷,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皮膚黏膜疼痛潰爛、口干、牙痛、下頜關節(jié)的疼痛及活動受限等,如何有效防治放療不良反應及后遺癥,是保證放療順利進行及提高療效和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2],要求我們采取各種教育措施,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文通過對鼻咽癌患者采取個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110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91例,女19例,年齡18~73(44.74±11.70)歲;病理類型:低分化鱗狀細胞癌96例,中度分化鱗狀細胞癌2例,泡狀核細胞癌12例。根據(jù)UICC(國際抗癌聯(lián)盟)(1997)臨床分期標準[3]:I期3例,Ⅱ期33例,Ⅲ期43例,Ⅳ期3例。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學27例,初中34例,高中23例,大專17例,本科及以上6例;職業(yè):干部18例,2人8例,教師4例,農民55例,其他25例。按照住院時間單號為觀察組(57例),雙號為對照組(53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和內容 對照組實施集體健康教育,每月1次,口頭講解。觀察組采取語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化教育,病友現(xiàn)身說法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具體方法:即時教育,個人教育每周3次,小組討論每周1次,集體講座每月1次,教育前分發(fā)相關知識的小冊子。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①心理指導。由責任護士采用一對一雙向溝通的方式與患者交談,耐心解答患者的問題,傾聽患者對疾病的感受,理解患者的情感與觀點,讓其產(chǎn)生信任感,根據(jù)患者不同民族,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的具體情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鼻咽癌治療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各種治療方法的作用、轉歸以及不同治療階段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增強心理承受能力;②飲食指導。放療期間患者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但因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受到放射線損傷,食欲下降,根據(jù)具體情況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營養(yǎng)、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指導家屬盡量滿足患者的口味,做到飲食多樣化,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禁食刺激及辛辣食物;③皮膚護理指導。放療可出現(xiàn)皮膚損傷,在放療期間,指導患者穿寬松,柔軟的衣物,勿穿硬高領的衣服,以免摩擦放射野皮膚,加重損傷,同時保持放射野皮膚清潔干燥,禁貼膠布和涂刺激性藥物,保持放射野標記清晰;④放療不良反應的應對。放療后可出現(xiàn)口腔黏膜感染及口干等癥狀。指導患者正確刷牙,刷牙方法由責任護士進行指導,并督促落實。應選用牙刷頭部小且軟的軟毛刷,每天晨起及晚間睡前用軟毛刷仔細清潔口腔,每次刷牙不少于3 min,指導家屬用自制金銀花含漱水(即取金銀花少許沸水浸泡,自然冷卻后即成),患者不定時漱口,漱口時將含漱水含在口中,緊閉嘴唇,鼓起面頰及唇部,使液體能夠充分接觸牙齒,牙齦和口腔黏膜表面,同時用鼓頰和吸吮交替動作漱口1~2 min,以保護牙齒及口腔黏膜,預防口干。鼻腔黏膜也常因放射線的損傷使正常的分泌及清潔功能喪失和降低而繼發(fā)感染,放療至第3周,指導患者及家屬鼻腔沖洗的方法,進行鼻腔沖洗,每天1~2次,于放療前進行,指導患者出院后仍需繼續(xù)鼻腔沖洗至半年左右;⑤康復訓練指導。在放療開始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可減輕放療后遠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為了避免放療引起的張口困難,在放療早期指導患者每天自我按摩顳頜關節(jié),練習鼓腮,叩齒等運動,每天咬水壺木塞進行張口練習,每次15~20 min,每天3~5次。指導患者每天前后左右緩慢轉頸數(shù)次,以增加頸部肌肉張力,防止頸部肌纖維化、僵直,指導患者每天進行力所能及的鍛煉,如慢走,練太極拳等,以提高機體機能。
1.2.2 評價方法 ①自行設計調查表,比較兩組放療后6個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鼻腔黏膜反應,口腔感染,張口困難,頸部活動受限;②根據(jù)我院標準教育計劃,自行設計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質量,減少放療不良反應的知曉情況及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每題10分,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掌握減少放療不良反應相關知識越好,滿意度越高。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放療后6個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出比較 見表2。
3 討論
癌癥本身給患者帶來心理和軀體的雙重痛苦,以往患者往往比較注重疾病本身,常忽視疾病治療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對鼻腔沖洗,張口練習,頸部功能鍛煉等康復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忽視這幾項既費時又費力的預防性訓練,我們采取個體化健康教育,成功病友現(xiàn)身說法相結合的方法,由責任護士督促患者正確刷牙,指導家屬自制金銀花含漱水,讓患者漱口,示范漱口方法及鼻腔沖洗方法,督促患者張口練習,及頸部功能鍛練。表1結果顯示,放療后6個月觀察組患者放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均P
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除護理工作質量外,其余2項滿意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參 考 文 獻
[1] 唐沙.護理干預應對鼻咽癌放療副反應及并發(fā)癥.醫(yī)學信息,2008,21(7):1193-1194.
[2] 吳建亮,徐怡,路云青,等.鼻咽癌放療并發(fā)癥的防治及護理淺析.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04,11(1):95-96.
篇10
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食品衛(wèi)生法》、學?!缎l(wèi)生工作條例》,切實加強學校衛(wèi)生工作,提高學生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學生近視發(fā)病率控制在9%以下,近視新發(fā)病率不超過1%,病假率小于3%。
2、小學生衛(wèi)生保健知識知曉率達80%。
3、健全學校各項衛(wèi)生檔案,學生體檢建卡率達100%。
4、教室采光、課桌椅配套比例逐步符合教學衛(wèi)生要求。
5、健全食品衛(wèi)生管理制度和各項崗位制,爭創(chuàng)食品衛(wèi)生工作先進學校。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健康教育。
1、按照常州市普通中小學《學校衛(wèi)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衛(wèi)生工作。
2、認真上好健康教育課,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課時、有評價,確保學生健康知識合格率達90%以上。
3、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尤其是做好防傳染病宣傳、控煙宣傳及預防艾滋病教育。校宣傳畫廊每周更換一次宣傳圖片,少先隊及每班黑板報每期辟衛(wèi)生欄目。
4、重視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開展高年級學生青春期衛(wèi)生講座每學期二次,并配合錄像、掛圖等,使講座內容豐富多彩,通俗易懂。
5、著力培養(yǎng)學生衛(wèi)生習慣,做到常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隨地吐痰等,確保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達80%以上。
(二)做好學校衛(wèi)生監(jiān)督工作。
1、按《學校衛(wèi)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tǒng)計工作,提高上報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2、做好教學衛(wèi)生管理與監(jiān)督,逐步使學生課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衛(wèi)生工作要求。
3、認真監(jiān)督學校飲水衛(wèi)生及食品衛(wèi)生,開展經(jīng)常性的食品衛(wèi)生檢查以及對外購食品的索證工作,杜絕食品衛(wèi)生事故發(fā)生。
(三)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繼續(xù)開展防近工作,及時掌握學生視力動態(tài),對近視新發(fā)病率及假性近視及時督促矯正,隨堂糾正學生讀寫姿勢(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勞用眼,按時下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時間,學生每天在校時間不超過6小時。
2、提高眼保健操質量,任課教師要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
3、根據(jù)傳染病在不同季節(jié)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
4、做好學生計劃免疫工作。
5、配合防疫站廣泛開展對近視、沙眼、齲齒、腸道蠕蟲、腸道傳染病、貧血等疫病的防治,加強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醫(yī)學照顧和心理衛(wèi)生工作。
6、積極開展對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宣傳,每學期組織學生觀看口腔保健錄像,組織學生采用氟化泡沫防齲,進一步減少齲病的發(fā)生率。
(四)積極做好創(chuàng)建工作。
1、按照學校衛(wèi)生工作要求,認真積累健康宣傳資料,為創(chuàng)建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jù)和準確的數(shù)據(jù)。
2、繼續(xù)通過紅領巾值崗對各班進行衛(wèi)生評分,評流動紅旗(一周一次),室外繼續(xù)劃分責任包干區(qū),定班定人負責,保持室內外清潔整齊。
3、組織相關人員對教師辦公室的衛(wèi)生情況進行評分,并公布成績,期末評比獎勵優(yōu)勝辦公室。
三、具體防病措施
近視、沙眼、蛔蟲、齲齒、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常見病的預防是學校衛(wèi)生工作的中心任務,這學期將繼續(xù)督促患有近視眼、齲齒以及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疾病的學生盡早治療和矯正。
1、近視:對4.8、4.9近視學生、督促他們做好眼保健操,糾正不良的讀寫姿勢,不疲勞用眼,注意飲食,多食蔬菜、水果,減少肉及糖的攝入。對4.8以下的近視學生除注意以上幾點外,還要及時督促到醫(yī)院治療。
2、齲齒、使用保健牙刷、氟化牙膏,注意刷牙方式,養(yǎng)成睡前刷牙習慣;少吃甜食,堅持氟化泡沫治療,做好體檢后恒牙齲齒修補的督促工作。
3、沙眼: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衛(wèi)生習慣,不與家人共用生活用品,一經(jīng)診斷出患有沙眼,即督促學生到醫(yī)院治療。
4、腸道蠕蟲:督促學生飯前便后洗手,注意飲食衛(wèi)生,一經(jīng)查出便為其進行驅蟲治療。
5、營養(yǎng)不良:建議家長調整飲食結構,葷素搭配,重視早餐,多參加體育鍛煉。
6、貧血: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份,人體缺鐵,可引起缺鐵性貧血,而動物的肝臟、腎,瘦肉、血,以及蛋黃、豆類里均含有豐富的鐵,因此經(jīng)常督促患兒多攝入這方面的食物。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份:
1、開展對流感、水痘等的預防宣傳工作;增強學生防凍御寒意識,以防疾病侵襲。
2、加強對學生用眼衛(wèi)生,眼保健操的檢查督促工作。
四月份:
1、繼續(xù)開展對流感、流腦、水痘的預防宣傳工作,在流感發(fā)病高峰期組織師生集體服板蘭根。
2、搞好室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殺滅早春蚊蠅。
3、利用圖片開展對結核病的防治宣傳工作。
五月份:
1、開展對計劃免疫的宣傳。
2、 開展愛國衛(wèi)生月活動,加強對學生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
3、 對高年級學生進行青春期衛(wèi)生知識講座。
4、 做好春季食堂、廁所、環(huán)境衛(wèi)生、四害消殺工作。
5、組織食堂人員體檢。
六月份:
熱門標簽
口腔護理培訓 口腔健康管理 口腔醫(yī)學技術 口腔衛(wèi)生 口腔實訓總結 口腔 口腔科 口腔衛(wèi)生健康知識 口腔醫(yī)學教育 口腔畢業(yè)總結 心理培訓 人文科學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