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07-27 17:00: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篇1

認為健康教育后保健醫(yī)生對口腔保健基本知識問題回答的正確率均明顯高于健康教育前。3保健醫(yī)生希望獲得口腔保健基本知識的途徑前4位的是網(wǎng)絡、視頻教育、文字教育(報刊、書籍、雜志等)、講座,約占85%以上。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教育前托幼機構保健醫(yī)生對許多口腔衛(wèi)生保健基本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特別是藥物防齲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什么、豎式刷牙法的正確操作方法、牙刷不宜使用過久,多長時間即應更新等題目,答對率都比較高。

由此可見,婦幼保健工作者通過多種途經(jīng),進行的口腔衛(wèi)生保健方面的教育,已產(chǎn)生出一定的效果,但對口腔衛(wèi)生保健的某些基本知識還了解得不夠深入,甚至還摻雜著一些錯誤的認識,答對率還不高。如防齲工作的重點人群是幼兒園兒童、保持乳牙健康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兒童從幾歲開始就應該自己早晚刷牙等。通過健康教育,保健醫(yī)生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明顯提高。

對于齲齒的預防,有些保健醫(yī)生掉以輕心,滿不在乎。我們對他們進行口腔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使更多托幼機構工作人員認識到齲齒對健康的嚴重危害,從而幫助幼兒及家長樹立良好的口腔保健意識。并認識到自我口腔保健的重要性。自我口腔保健是當前口腔衛(wèi)生發(fā)展的大趨勢,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它對增強口腔自我保健能力,進而促進口腔衛(wèi)生狀況的改善及齲齒、牙周病的預防有著重要的意義。

健康教育前保健醫(yī)生對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很重要、乳牙遲早要換,乳牙齲病關系不大、為預防齲齒愿改變自己的行為等問題的正向態(tài)度率相對較高,說明部分保健醫(yī)生對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一些不健康的行為都有一定正確認識。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正確的態(tài)度和認識,如認為預防齲齒有些措施很麻煩,難以堅持、不認為乳牙健康對兒童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等。健康教育后這些問題的正向態(tài)度率得到提高,教育前后差異性明顯[4]。

篇2

[關鍵詞] 口腔正畸;健康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3.78[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2(b)-090-02

嚴重的錯頜畸形是兒童發(fā)育期常見的口腔疾病,不僅可以誘發(fā)齲齒和牙周病,嚴重者還影響咀嚼、發(fā)音等口腔功能。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牙齒美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口腔正畸的患者越來越多。正畸是指臨床上研究錯頜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及其預防和治療的方法[1]。由于大多數(shù)患者對口腔正畸的方法和目的并不了解,造成很多的誤解,為了擴大社會對口腔正畸的了解,進行口腔正畸健康教育勢在必行。為此我們對口腔正畸健康教育的方法與內(nèi)容進行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選自2005 年6 月~2007 年6月我院門診就診的正畸兒童380 例,女270例,男110例;年齡4~14歲。

1.2方法

所有患兒均進行口腔正畸健康教育。

1.2.1治療前健康教育

1.2.1.1錯頜畸形的危害由于錯頜畸形可以影響整個頜面的發(fā)育及口腔的健康,使牙齒更容易誘發(fā)齲齒、牙周疾病,嚴重者可以影響咀嚼、發(fā)音等口腔功能甚至五官容貌。所以,要讓每一位患者知道錯頜畸形的危害,應用口腔正畸的重要性。

1.2.1.2正畸目的認識由于第一次就診時患兒及家長往往對口腔正畸抱有懷疑和疑惑心理,對正畸不了解,不知道口腔正畸是什么,害怕正畸時疼痛,缺乏對醫(yī)生的信任。醫(yī)護人員應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告知錯頜畸形的矯治目的和口腔正畸的目的,是為了使口腔牙齒保持平衡穩(wěn)定和美觀[2],讓家屬充分了解正畸,對正畸有正確的認識。

1.2.1.3正畸治療的重要性通過正畸治療,使得牙齒排列整齊,可明顯增加牙齒咀嚼功能,幫助食物的研磨以利于消化吸收;通過正畸治療,使患者的面型更完美,牙列整齊美觀,使口型和發(fā)音容易,使口唇閉合良好,可以避免由于錯頜畸形導致的口唇閉合不良、口腔黏膜干燥,并可明顯增進口腔抵抗力,更容易保持口腔衛(wèi)生,以預防齲齒及牙周病。

1.2.1.4正畸方法常用的矯治方法:前牙反頜常用的方法有調頜、上頜后牙墊活動矯治器、咬撬法、上頜冠狀斜面導板、頦兜頭帽牽引法;錯頜畸形,主要采取的是方絲弓矯治技術進行矯治[3]。

1.2.1.5正畸治療前口腔衛(wèi)生在正畸治療前仔細檢查口腔衛(wèi)生情況,如口腔衛(wèi)生狀況不好患者需要在治療前進行口腔衛(wèi)生治療和相應的教育,經(jīng)治療后患者達到口腔衛(wèi)生狀況符合標準后再開始治療。

1.2.2治療中的健康教育

1.2.2.1飲食教育臨床上在戴矯治器治療的早期牙齒常感到不適,可有異物感或酸軟不適感,這時應該囑患者進食一些軟飯或粥之類食物,一般治療后通過逐級的適應后,不適感會消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飲食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進食過硬、過黏的食物,過硬食物可以造成矯治器損傷托槽帶環(huán)引起斷裂脫落,過黏的食物可以使食物的殘渣黏附在矯治器上造成局部不易清除,影響口腔健康;盡量減少或不做啃的動作,可以將水果和大塊的食物用刀分離成小塊,再放入口內(nèi)。

1.2.2.2刷牙教育刷牙對口腔正畸非常重要,只有正確刷牙才能避免口腔的感染,一般刷牙要使用含氟牙膏,這樣可更好地保護牙齒;刷牙次數(shù)應該每天早晚刷牙2次,嚴格地應該每次飯后進行刷牙,以保持口腔衛(wèi)生。一般應該有2把牙刷,一把普通的牙刷,一把正畸專用牙刷(中間刷毛短);普通的牙刷用于對牙齒的縱刷,正畸專用牙刷可以順著弓絲托槽用于橫刷。刷牙時應2把牙刷交替使用,以徹底清理嵌入牙間隙、托槽、弓絲內(nèi)的食物殘渣,充分保持口腔清潔。刷牙應采用用改良BASS 法刷牙[4],可以將牙刷的刷毛伸進托槽與弓絲之間的部位,徹底清除牙面上的菌斑及食物殘渣,保持口腔衛(wèi)生。

1.2.2.3復診的教育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醫(yī)生的要求按時定期復診,正規(guī)戴上固定矯正治療器后,一般每4~6周進行復診1次,若患者不能按照醫(yī)生的安排,不按時復診或長期不復診,可能使被矯治的牙失去控制,達不到有效的治療作用還會出現(xiàn)牙齒移位等異常情況。

1.2.3保持器的應用

一般經(jīng)過合理正確的正畸矯治后,牙齒整齊即達到了治療的最初目的,但還要進一步鞏固治療,防止錯頜畸形復發(fā),使用保持器非常重要,要耐心細致地告知患兒及家長戴保持器的重要性,因為通過口腔正畸治療牙齒位置等待牙槽骨改建,一般時間為1.5年,如不能堅持戴用保持器,將使整個正畸治療功虧一匱[5]。應該嚴格按醫(yī)生的要求佩戴保持器,仍要做到定時復診,學習掌握保持器使用方法、清洗方法及佩戴時間。一般保持器在最初6~12個月,每天佩戴24 h,以后的6 個月內(nèi)只在晚上戴用,佩戴到牙齒充分穩(wěn)定[6]。

2結果

所有病例均經(jīng)口腔正畸全程的健康教育,順利完成整個口腔正畸過程,無一例中途終止治療,無一例留有并發(fā)癥,療程2年左右的時間,戴1年半左右的保持器。

3討論

口腔正畸是目前人們認識美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審美需要,它具有創(chuàng)造美和治療錯頜畸形,促進頜面的發(fā)育及口腔的健康的作用,但由于存在較多誤解,通過口腔正畸全程的健康教育能夠使患兒積極配合,保持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促進口腔正畸順利完成,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傅明魁.口腔正畸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

[2]張初.心理治療在正崎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廣西醫(yī)學,2000,22(2):276-278.

[3]王阿丹,凌均綮.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03,30(6):487-489.

[4]姜紅.健康教育在口腔正畸中的作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1): 110.

[5]陳勇.錯胎畸形患者對正崎治療的配合性[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31(3):243-244.

篇3

資料與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牙病患兒660例,男300例,女360例,年齡2~13歲。660例患兒中口腔不良習慣130例;吃甜食較多320例;口腔保健知識缺乏210例。

健康教育內(nèi)容: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兒童齲病,合理使用氟化物防齲;兒童正確刷牙方法;提倡學齡前兒童定期接受口腔健康檢查;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口腔習慣;“六齡牙”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方法:①如何及早發(fā)現(xiàn)齲?。簞偯瘸龅暮阊酪谆箭x齒,應經(jīng)常觀察牙齒的變化或定期到醫(yī)院請專科醫(yī)師檢查。早期齲(齲齒很淺,僅限于牙釉質層),孩子本身沒有不適或疼痛,但在擦干牙面后能看到局部有白堊色(粉筆色)或深褐色斑點,且這些斑點不能用刷牙方法去掉,這種情況下,可到??漆t(yī)院請醫(yī)生對變色的牙齒表面涂氟或再礦化治療,使牙齒恢復到正常顏色。如果是后牙咬合面的窩洞內(nèi),可做窩溝封閉,同時這也是提醒要更加注意口腔衛(wèi)生的警示信號。②良好習慣的教育: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一定要從小養(yǎng)成;孩子一定要堅持早晚刷牙、吃完東西要漱口。兒童不要咬堅硬的東西;不把衣服、手等不衛(wèi)生的東西放入口中,家長可以用故事、兒歌、游戲等方法告訴孩子正確的刷牙方法和口腔清潔方法,督促兒童養(yǎng)成口腔護齒習慣。在飲食方面,適當限制兒童食用含糖的食物如餅干、蛋糕、飲料等,更要控制含糖食品的攝入頻率,減少間食的次數(shù),多飲用牛奶、豆?jié){;多咀嚼籮卜、青菜等有利于牙齒健康的食品。③兒童牙刷、牙膏的使用常識:兒童應選用刷頭大小、刷毛軟硬都合適的保健牙刷,刷完牙,要將刷毛上的水甩干凈,刷頭向上,立在口杯中,使其盡快干燥,防止細菌滋生。建議每2~3個月更換1次牙刷,以保持牙刷的清潔能力。建議4歲以前的兒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吞入氟素對兒童生長發(fā)育不利。④“六齡齒”的重要性:由于家長認為“六齡齒”是將來要被更換的錯誤概念,忽視對其保護。“六齡齒”的早失會大大降低兒童的咀嚼功能,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影響頜骨的發(fā)育,引起臨牙的傾斜、咬合關系的紊亂,造成牙齒排列不齊,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⑤增強家長口腔健康意識:就診患兒中,乳牙齲壞較普遍,這與家長對乳牙保護知識缺乏有關。他們認為乳牙壞了沒關系,反正要換牙。針對這一誤區(qū)對家長進行宣傳教育:3~6歲是兒童患齲的高峰期,該階段牙弓開始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牙間隙,為換牙做準備,但這種變化易造成食物嵌塞,引發(fā)鄰面齲。齲病早期治療,時間短、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所以提倡學齡前兒童至少每6個月接受1次口腔健康檢查,患齲多的易感兒童3~4個月檢查1次。建議家長在兒童6~7歲時進行預防性治療-窩溝封閉術。

結 果

通過口腔健康宣傳教育后,牙病患兒的口腔行為習慣有了非常明顯的改變?;純杭议L也提高了對乳牙的認識,做窩溝封閉防齲術的患兒也日漸增多,這說明兒童口腔健康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效果。見表1。

篇4

作者:何天鵬 李昕 孫強

口腔門診就診患者疾病構成情況就診患者中所占比例排第一、二位的疾病分別是牙周疾病和齲齒,其構成比分別為36.0%和28.7%,就診患者口腔衛(wèi)生知識知曉情況就診患者中正確刷牙方法的知曉率為30.2%,牙結石、合理潔牙頻次知曉率分別為22.1%、10.9%,牙菌斑的知曉率為2.4%,(表略)就診患者行為習慣情況就診患者中采取正確刷牙方法者的比例占15.1%,曾經(jīng)洗過牙的占10.2%,睡覺前經(jīng)常吃甜食的占20.4%,未接受過口腔門診健康教育的比例占37.8%,最近5年未曾看過口腔門診者占65.2%,經(jīng)常吸煙的比例占39.2%,經(jīng)常飲酒的占36.5%,經(jīng)常熬夜的占40.6%,不經(jīng)常鍛煉身體的占76.4%,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來中日友好醫(yī)院口腔門診就診患者以牙周疾病、齲齒為主,這與有關文獻報道的結論相一致[7-10],也與2005—2007年我國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相一致[1]。不健康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習慣,往往是齲病、牙周病的發(fā)病原因,而不健康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習慣則源自對健康的口腔衛(wèi)生知識的不了解和衛(wèi)生意識的淡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經(jīng)常有不健康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如不正確的刷牙行為(包括刷牙方法、時間和頻次)、嗜甜食、潔牙不及時等,容易導致齲齒及牙結石的產(chǎn)生[11];又由于健康意識的淡薄和對有關醫(yī)學知識的缺乏而疏于就醫(yī),長此以往,容易引起各種口腔疾病??谇患膊】梢詫е赂鞣N后果,輕則牙齒脫落,重則發(fā)展成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內(nèi)膜炎、腎炎、敗血癥等。

在今后該醫(yī)院口腔疾病的預防工作中應重點加強對人群的牙周疾病及齲齒的健康教育,不但教育患者如何預防牙周病和齲齒,而且還應教育患有在患有疾病后如何配合醫(yī)生治療,避免病情進一步發(fā)展??谇唤】到逃暮诵氖强谇唤】敌袨榈母淖?,健康的意識和行為則與健康的口腔衛(wèi)生知識密切相關。行為的改變首先要對衛(wèi)生知識有較好的、正確的掌握,但口腔行為改變與其他健康行為一樣,其改變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有時候較高的衛(wèi)生知識知曉率并不一定帶來意識和行為的根本變化。從以上的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來該醫(yī)院口腔門診就診的患者口腔衛(wèi)生知識知曉情況不容樂觀,對日常很多人了解的最基本的刷牙常識并不了解,如合理的每天刷牙次數(shù)知曉率低于50%;刷牙正確方法的知曉率則更低,僅達到30%;對于牙結石、潔牙、牙菌斑這類深層次知識點,則具有更低的知曉率。上述知識知曉率的情況反映到口腔健康意識及行為上就表現(xiàn)為大多數(shù)就診患者未采取健康的行為方式,如超過80%的患者未采取健康的刷牙方式,僅有10%左右的患者曾經(jīng)洗過牙,超過60%的患者最近5年未曾看過口腔科門診。盡管有超過65%的患者曾經(jīng)接受過口腔衛(wèi)生的健康教育宣傳,但從對上述知識、行為的知曉情況來看,他們曾經(jīng)接受過的健康教育并未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雖然有接近90%的患者了解甜食對齲齒發(fā)病影響,但仍有超過20%的患者有睡前嗜甜食的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牙周疾病的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壓力較大、過多攝入甜食以及不經(jīng)常鍛煉身體[10,12-14]。煙草使用與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WHO1996年報告,在美國一般人群中吸煙者占20%~25%,而牙周炎患者中吸煙者占40%~45%。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消費國,全國吸煙人群達3.5億,煙草消費量每年平均以5.3%的速度上升,占全世界煙草消費總量的30%以上[15]。本次調查顯示,該門診就診患者中吸煙者接近40%。壓力較大、飲酒、不經(jīng)常鍛煉身體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被認為是引起包括口腔疾病在內(nèi)的多種疾病的相關因素,本次調查也發(fā)現(xiàn)仍有較大比例的就診患者具有這些不健康的行為。此外,仍有一半的就診患者對口腔疾病治療的一次性醫(yī)療器械及一人一機的原因不理解,顯示了他們對預防血源性疾病傳播意識的淡薄。共用未經(jīng)嚴格消毒醫(yī)療器械已經(jīng)被證明能夠傳播多種血源性傳染病,如可以傳播乙肝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以及最近出現(xiàn)局部爆發(fā)流行的丙肝病毒(HCV)等[16]。

因此,應該有針對性地對就診患者中存在的不健康口腔衛(wèi)生行為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意識到口腔衛(wèi)生行為的重要性和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必要性。具體的做法可通過在患者候診時由本院的口腔科醫(yī)生及護士對其進行口腔衛(wèi)生知識講座,然后輔以現(xiàn)場演示對不正確的行為進行矯正;社會上則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wǎng)絡等各種媒體對人群進行全方位的口腔衛(wèi)生宣教,改變不良的口腔衛(wèi)生行為,減少牙結石的產(chǎn)生和牙菌斑的附著機會,降低齲病和牙周疾病的發(fā)病率,促進人群的口腔健康。本次調查顯示,該醫(yī)院口腔門診就診患者包含各類社會人口學特征的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齡離散度較大,而且呈現(xiàn)“兩極”特點,即低于30歲的年輕人和高于50歲的老年人占有較大的比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小學及以下的患者居多。因此,應加強該門診對老年人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口腔門診診療服務能力,加強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診療服務,采用這兩類人群易于理解接受的、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健康教育。還要加強對兒童的父母的健康教育,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承擔起對子女的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任務。

篇5

關鍵詞:食管癌;同步放化療;健康教育路徑;焦慮及抑郁;不良反應

健康教育路徑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部分,是綜合治療疾病的重要措施,其依據(jù)患者不同階段的需求,通過指導護士分階段,有目的及步奏的對患者進行護理,從而達到提升治療效果的目的[1,2],本文采取健康教育路徑對食管癌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由病理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后證實為食管癌。74例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屬充分知情自愿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7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5例,年齡40~66歲,平均年齡(52.8±3.4)歲,鱗癌29例,腺癌8例,病史1~11m。觀察組中男26例,女11例,年齡41~65歲,平均年齡(51.9±2.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主要內(nèi)容有①入院介紹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主動熱情接待,對患者進行入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健康教育路徑的相關內(nèi)容,以取得患者更多的信任及配合,同時向患者講解醫(yī)院的環(huán)境,介紹主治醫(yī)師;②飲食教育 放療患者的食管比較脆弱,應避免機械及化學性刺激,進食速度不宜過快,食物須搗碎,細嚼慢咽,食物多以流質及半流質食物為主,多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及高維生素食物,飲食宜清淡、溫度適宜,餐后飲少許溫開水。進食完畢后可散步或平坐30min后休息,同時鼓勵患者多飲水,飲水量不少于2000ml,以利于毒素的有效排出。③口腔衛(wèi)生教育 向患者說明口腔衛(wèi)生清潔的重要性,同時指導患者用軟毛刷刷牙,至少2次/d,保持口腔清潔濕潤,以防止感染的發(fā)生;④放射教育 向患者說明放射野皮膚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指導患者一些減少放射對野皮膚危害的防護辦法,如穿著全身面柔軟內(nèi)衣,照射野皮膚采用溫水及柔軟毛巾沾洗,照射區(qū)禁止剃除毛發(fā),外出時放射野皮膚禁止陽光照射;放射食管炎及心包炎護理 放射性食管黏膜炎是放化療過程中主要的毒性反應,可通過指導患者定量進食,細嚼慢咽以防止食物反流及食物殘,渣滯留的發(fā)生,放療后積極對患者進行止痛、強心利尿、糖皮質激素及擴張冠狀血管藥物,吸氧處理;⑤心理教育 食管癌給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身傷害,因而對其進行心理指導十分必要,護理人員通過自我經(jīng)驗及日常與患者接觸過程中所發(fā)現(xiàn)的心理問題提供針對性的指導,以改善患者的心理負性情緒[3],提升治療效果。

1.3觀察方法 ①出入院時采用zung[4]的sas及sds量表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②評估兩組患者的放療不良反應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t檢驗,取顯著性水平α=0.05進行雙側檢驗。

2結果

2.1zung的sas及sds情況 對照組入院時的sas及sds評分分別為48.15±7.61分,54.73±8.89分與觀察組入院時及出院時評分48.03±7.98分,54.19±9.08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出院時對照組sas及sds評分為46.31±6.11分,49.73±6.69分,出院時觀察組sas及sds評分為40.61±4.55分,43.82±5.46,P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的放射性皮炎、放射性氣管炎及放射性食管炎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

3討論

健康教育路徑是指對某種疾病的特點制定好相應的護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以患者為中心,以人為本,通過健康教育的實施,護理人員在日常溝通交流過程中了解患者的不同需求,并針對性的解決。如食管癌患者多數(shù)存在著焦慮、抑郁、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等心里問題,通過對食管癌患者進行心理教育,使患者更好的以樂觀向上態(tài)度面對治療。而采用zung的廣泛焦慮及抑郁量表結果則很好的解釋了健康教育路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狀況。而在對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進行統(tǒng)計后發(fā)現(xiàn),患者的放射性皮炎、氣管炎、及食管炎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健康教育路徑可很好的改善其不良反應情況。

參考文獻:

[1]顧曉菊,周旋,周春霞,等.健康教育路徑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4):2283-2285.

[2]吳雪婷,黃婷.健康教育路徑在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108-110.

篇6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在山西省太原市市區(qū)隨機選取1所小學四年級學生216名,男女比例接近1∶1,平均年齡9.2歲。排除正在接受正畸治療的學生,將學生隨機分為試驗組(共108人)和對照組(共108人)。所有參加者及其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試驗設計

實驗組即系統(tǒng)口腔健康教育組,包括:(1)用菌斑顯示液對患者牙進行染色并記分同時進行強化教育;(2)向患者說明著色的原因、意義、后果和牙菌斑的基本概念(形成過程及其危害),使其對菌斑以及由其導致的齲齒產(chǎn)生感性認識;(3)用模型講解刷牙方法,指導刷毛在牙面放置的位置、與牙面的角度、與牙齦接觸的狀態(tài)等,了解刷牙的力度及頻率;(4)讓學生對著鏡子試刷,觀察刷牙動作、刷毛和毛束的功能是否充分發(fā)揮,計算刷牙時間,觀察掌握的熟練程度和刷牙質量;(5)指導患者用鄰間刷進行不易清潔部位的刷洗;(6)評價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指出不足,以期望改進。對照組不采取任何干預措施。對學生3個月后的口腔衛(wèi)生狀況改善情況進行比較[1]。

1.3檢查標準與器械

檢查標準采用簡化口腔衛(wèi)生指數(shù)(oralhygieneindex-simplified,OHI-S)和牙齦指數(shù)(gingivalindex,GI)。簡化口腔衛(wèi)生指數(shù)包括簡化軟垢指數(shù)(debrisindex-sim-plified,DI-S)和簡化牙石指數(shù)(calculusindex-simplified,CI-S)[4]。使用自帶光源的光纖口鏡和口腔專用牙周探針檢查。均使用統(tǒng)一器械,由2名經(jīng)過嚴格培訓的醫(yī)師檢查,檢查前做標準一致性試驗,Kappa值為0.80。每次檢查均抽出10%的受試者作重復檢查,2次檢查的符合率為93%~95%[2]。1.4統(tǒng)計方法將每次檢查結果使用Excel軟件錄入計算機,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配對t檢驗作統(tǒng)計學檢驗和分析。

2結果

3個月后實驗組學生的DI-S,CI-S,GI從基線的1.90±0.43,1.15±0.48,1.26±0.44分別下降到3個月后的1.25±0.68,0.88±0.75,0.70±0.52,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2.354,2.162,4.341,P值均<0.05);對照組學生的DI-S無明顯下降(t=1.005,P>0.05),CI-S,GI由基線時的0.66±0.52,0.90±0.59明顯上升為0.93±0.47、1.22±0.54(t值分別為2.057和3.724,P值均<0.05)。實驗組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后口腔衛(wèi)生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而對照組3個月后口腔衛(wèi)生狀況較差。

篇7

【關鍵詞】 腭裂;健康教育;語音訓練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1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2909-01

腭裂是常見的頜面部先天畸形之一,臨床上可以通過外科手術進行修復,但是只注重外科治療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樹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從開展“重生行動”這一項活動以來,我們已經(jīng)收治了不少先天性腭裂患者。隨機對其中100例患者進行調查,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學齡前66例,學齡后34例,完全性腭56例,不完全性腭裂44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講解 由責任護士根據(jù)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手冊》的要求一對一地詳細講解,包括有入院介紹、科室制度、安全教育、相關檢查項目要求、飲食要求、喂養(yǎng)方式、術后護理要點及相關注意事項,加強口腔衛(wèi)生的重要性、出院后護理要求、復診時間等做全面詳細的宣教,特別是語音訓練的技巧和要領。

1.2 發(fā)放宣傳資料 由責任護士向每一位患者發(fā)放由“重生行動”項目辦印制的《腭裂術后語音訓練手冊》、《我的自助手冊》和科室制定的相關疾病宣傳資料。

1.3 圖文宣傳 在科室走廊顯眼的地方制作展板,真實的圖片配有生動詳細的文字解說,在每一個病房里都掛有一本《健康教育計劃手冊》供患者和家屬翻閱。

1.4 親自演示 家屬或患者對術前、術后的喂養(yǎng)方式,術后語音訓練的技巧和要領不懂不理解的,由我們護士親自示范演練。直到他們弄清楚為止。

2 結果

根據(jù)本科室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法進行宣教后對患者進行調查,出院后電話回訪,在調查的100例患者中,78%的患者認為做了手術再加上語音的訓練后在進食和語音方面有顯注的改變,特別學齡前期的患者特別明顯;21%的患者認為在進食方面沒有從鼻腔漏出,但在語言方面改變不明顯;只有一位35歲的農(nóng)村女性患者認為做了手術后語言方面完全沒有改變。所有被調查的患者都沒有術后復裂的現(xiàn)象?;颊邔︶t(yī)療服務的滿意達到100%,對術后恢復非常滿意占70%之多,對術后比較滿意的有20%,只有1%的患者不太滿意。

3 討論

3.1 按照我科制定健康教育的方案實施護理,將其內(nèi)容要點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細化具體化,便于患者和家屬更好地理解。讓病人及家屬更好地了解醫(yī)療護理的定義,更好的配合各種治療和操作。根據(jù)臨床上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手冊》進行宣教,統(tǒng)一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一目了然,便于操作。用不同的多種方式進行宣教,使患者及陪護人員更易配合治療和護理。

3.2 通過健康教育宣傳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語音矯治訓練的認識。腭裂患者及家屬以為只要做了腭裂修補手術,說話就會和正常人一樣,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手術只是為矯正發(fā)音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不能直接矯正發(fā)音。患者如果想要發(fā)音更清晰,術后則需要做更長時間、更艱苦的語音矯治訓練,并且應盡早進行,年齡越大不良發(fā)音習慣越頑固。所以語音矯治訓練的指導也極為重要,是腭裂患者康復過程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院期間由分管的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康復指導,現(xiàn)場示范,并發(fā)放由重生行動項目辦公室印制的《腭裂術后語音訓練手冊》。其訓練的程序可分為兩步:第一步,訓練軟腭及咽部的肌肉活動,達到完成“腭咽閉合”的作用,這種訓練可在術后三至四周開始,方法有①按摩軟腭使軟腭加長,軟化瘢痕;②作干嘔、打呵欠和高聲發(fā)“啊”、“衣”的音,可以使軟腭抬高而與咽后避接觸,使軟腭變靈活;③練習吹口琴、笛子、吹氣球或用小管吹球、吹肥皂泡等。達到增加口腔中氣壓的作用,增強節(jié)制呼吸的功能;④練習增加口腔中的氣壓,檢驗“腭咽閉合”功能的恢復情況:可以讓患者閉緊口唇不要漏氣,然后逐漸使勁鼓頰,待口中有一定氣壓時,再略開嘴唇用力將氣噴出。如果能將空氣更多地保持在口腔中而且噴氣有力,就表示“腭咽閉合”功能已逐漸恢復;⑤練習口型的活動:不斷改變唇形舌形,以訓練唇、舌部的肌肉活動。以上這些對發(fā)音有密切關系,必須先做好這些基本訓練,在未做好前不要急于做矯正練習。第二步,訓練發(fā)音。①練習單音:可以按照學習漢語拼音法進行訓練。先練習元音、再練習輔音。對于年齡較大的患者,除了練習正確的發(fā)音外,還要改正不正確的發(fā)音習慣。②練習單字的拼音。③練習語句及談話。多聽播音員講話,由讀短句到練習較長的文字,高聲朗讀,逐漸加快速度。每當在講解這些內(nèi)容時患者或家屬都非常認真,非常感激,會不斷提問,顯然那是他們對知識的渴望。

3.3 由此可見,進行健康宣教由為重要,使之加強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減少了醫(yī)患之間的矛盾,促進了醫(yī)患關系的和諧,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明確了患者在康復期間醫(yī)護人員、患者、家屬各自應做且需相互配合的內(nèi)容。此活動可操作性強,便于患者達到更好健康狀態(tài),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和績效的提高,提升了醫(yī)院的服務品牌,提升了護理服務的品質。

參考文獻

[1] 黃永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在唇腭患兒中的應用.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年9月第14卷5期.

篇8

每年9月20曰是全國愛牙日。為認真貫徹落實區(qū)教育局衛(wèi)生保健所要求,增強我校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自我保護意識,普及少年兒童的口腔健康教育,同時通過學生向家長傳護齒健康知識,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好習慣,關注自己的未來。我校決定在全校1—6年級開展校園“愛牙護齒,健康成長”的宣傳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二、活動時間:9月14日—9月24日

三、活動對象:全校學生

四、活動內(nèi)容:

1、認真做好宣傳工作,讓護牙理念深入人心。

利用學校宣傳櫥窗張貼口腔健康教育宣傳圖,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一堂口腔健康知識講座,宣傳“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少吃甜品和含糖飲料,餐后和零食后及時漱口”的四個好習慣及正確刷牙的方法等。

2、“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活動,各班利用班會時間借助相關資料向同學們傳播講解護齒知識,請同學上臺向大家介紹關注口腔健康的必要性(隊會中各班應把活動主題書寫在本班教室的黑板上)。學校利用午休時間向全校播放愛牙知識宣傳vcd,各班組織學生收看,并向學生家長發(fā)放宣傳材料。

2、“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國旗下講話活動。鼓勵學生把自己學習到的口腔知識向父母、爺爺、奶奶宣傳口腔健康知識。

3、“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手抄小報創(chuàng)作活動。以口腔衛(wèi)生健康和護齒教育為主題,通過活動讓隊員們查找有關護齒資料,獲得護齒保健知識,有利于隊員們習慣的養(yǎng)成。充分發(fā)揮少先隊員的積極性、想象力和寫作編輯能力,鼓勵隊員們把自己學習口腔健康知識的心得體會和自己的護齒經(jīng)驗用漫畫形式文字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來。

學校將把部分優(yōu)秀作品分期布置于宣傳櫥窗。

手抄報作品的規(guī)格為a3紙大小,請務必在作品上注明班級、姓名。 (三至六年級,每班三至五份)

4、開展“小小牙博士”評選活動。

通過組織隊員向家庭等社會渠道宣傳護齒知識,強化隊員們的護齒意識,提高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率,使隊員們在體驗小宣傳員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護齒的重要性??谇唤】抵R講座之后,要求各班下發(fā)“小小牙博士”反饋表,組織隊員向家庭等社會渠道宣傳護齒知識。隊員持此表給家里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和鄰居講授護齒知識,并請接受過口腔健康知識教育的家人在相應位置寫上對于隊員教授水平的評價并簽上名。最后看哪個隊員的評語和簽字最多、最好,以此為據(jù)進行“小小牙博士”評選。

要求各班在全面開展的基礎上擇優(yōu)評選出8名“小小牙博士”,同時上交8名“小小牙博士”名單及“小小牙博士”反饋表8份。注明所在班級、姓名,于9月末前上交衛(wèi)生室。

5、面向全體學生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篇9

關鍵詞:老年肺心病 健康教育 體會

肺心病是我國老年人的常見病,此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季節(jié)及每天24小時的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系,且病程長,治愈率低,只能臨床緩解,死亡率高。對病人的教育是在醫(yī)院內(nèi)實施健康教育的一種形式和整體護理的重要部分,其目的就是使病人了解有關自身疾病的病理知識和康復保健知識。因此加強對肺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對延緩肺心病的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F(xiàn)在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2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均為我院內(nèi)科病房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病人,符合肺心病的診斷。其中男性85例,女性35例。年齡在60歲~86歲,在肺心病急性期均存在Ⅱ型呼吸衰竭及Ⅱ~Ⅲ級心功能不全。且平均每年住院2~4次。我們在臨床上對120例患者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指導。

2 健康教育內(nèi)容

2.1 入院階段教育

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當天,立即為其介紹環(huán)境、入院須知、衛(wèi)生制度及探視陪護制度,介紹主管醫(yī)生及責任護士,使病人盡快熟悉環(huán)境,進入角色,以最佳身心狀態(tài)接受治療。

2.2 住院階段教育

2.2.1首先

向病人及家屬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肺心病的發(fā)病原因和臨床癥狀及體征,使病人及家屬對肺心病有大概的了解,消除其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耐心接受治療。

2.2.2其次

向肺心病患者介紹介紹輔助檢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肺功能測定、血氣分析、痰細菌檢測、超聲心動圖等。對需要行痰細菌培養(yǎng)的病人,指導病人清晨第一口痰液不能做標本,可先用生理鹽水或雙氧水漱口,再深呼吸咳痰,將其收集并放入消毒容器中立即送檢。責任護士要解釋到位,使病人各項檢查順利進行,有利于疾病的及時針對性治療并早日康復。

2.2.3宣傳氧療重要性

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造成呼衰,長期氧療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癥狀,減輕呼吸困難,增加運動耐受能力,延緩肺心病的發(fā)展進程。因此,長期氧療對肺心病患者甚為重要。方法:主張低濃度,低流量給氧。通常選則鼻導管法或鼻塞法,同時加強正確的氧療指導,避免高濃度吸氧抑制呼吸或過低濃度吸氧影響療效。

2.2.4宣傳口腔護理的重要性。

由于患者長期缺氧,胃腸功能減弱,進食進水少,或因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霉菌感染??谇蛔o理可保持口腔清潔與濕潤,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餐前及餐后漱口,已有霉菌感染者,可用3%NaHCO3液清潔口腔。

2.2.5飲食知識指導。

患者因久病體弱,可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當有浮腫、腹水及尿少者,應限制鈉鹽攝人每天在5克,多汗者給予含鉀較多的事物,如雞肉、黃豆、瘦肉。無心腎衰竭者,攝水量要保持在每天2500~3000ml。

2.2.6藥物知識宣教

向患者解釋各種藥物。如解除支氣管痙攣藥物、祛痰藥物、消炎藥物、呼吸興奮等藥物的治療作用,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正確的給藥時間及用途,使病人能夠很好得配合正確的使用。

2.2.7促進有效的排痰

肺心病患者常有排痰不暢。因年老體弱,營養(yǎng)不良,呼吸肌疲勞,使有效排痰能力降低,又由于胃功能減弱進食及進水減少,呼吸頻率增快導致失水增多,促使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指導病人排痰最有效的方法是:

(1)囑咐患者坐位,深吸氣后憋住,然后突然用力咳漱,借助胸腹肌的同時收縮,使胸腔壓力聲高,產(chǎn)生瞬間爆破力使肺深部痰液排出。

(2)鼓勵患者經(jīng)常變換,協(xié)助患者拍背,配合超聲霧化吸入祛痰藥,以利排痰。

2.2.8肺心病患者危險因素處理及心理指導

護士在嚴密觀察病情的同時,還要向病人及家屬指導出現(xiàn)危險情況的應急措施和處理方法。肺心病患者容易急躁、煩躁不安,要耐心細致給予心理護理,減輕心理焦慮和心理壓力,讓病人充分了解休息有利于肺心功能的恢復,協(xié)助病人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當病人進行肺功能鍛煉時,適時的給予鼓勵和贊揚,使病人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增強病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3出院階段教育指導

當病人出院之際,護士需為病人進行出院之后有關休息、營養(yǎng)、飲食、用藥隨診的出院教育。首先要指導患者避免著涼和過勞等感冒誘因。氣溫變化時及時增減衣服;在感冒流行期間,盡可能少去公共場所,可口服板蘭根沖劑預防,避免與上感患者接觸;若出現(xiàn)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咳嗽、咽痛、鼻塞等,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防止感染加重。其次,是指導患者對呼吸功能的鍛煉。最有效的方法有:

(1)縮唇呼吸法,指導病人每天4次,每次10分鐘,此法可避免支氣管塌陷,保持良好的通氣功能有利于體內(nèi)二氧化碳的排除。

(2)呼吸操。讓病人仰臥位,將雙手防在胸骨下端及雙肋緣交界處,平靜呼吸后在呼氣時仍用力向下壓迫,讓腹肌與自己的手相對抗,一般情況下連續(xù)5~7次后休息1次,然后再繼續(xù)進行。經(jīng)過此訓練之后,可使患者通氣功能明顯改善,提高活動時的耐受能力。

3 效果

通過3年來對肺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實踐,其效果總結為:

(1)護患關系改善,通過隨訪、問卷等表明,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2)患者對相關的醫(yī)學知識得到了提高,預防保健能力得到了加強。

(3)激發(fā)了護士們的求知欲望,使護士的自身價值得到了認可。

(4)使護理工作適應了現(xiàn)代護理觀的發(fā)展,對疾病知識普及教育工作的認識從住院病人的范疇已向家屬和健康人擴展。

篇10

【關鍵詞】托幼園所;兒童;口腔保健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1-0379-01

兒童口腔保健情況與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密切相關【1】,多項調查研究表明,乳牙齲齒已經(jīng)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常見疾病。為了解海淀區(qū)在園兒童口腔保健狀況,現(xiàn)對口腔保健年報進行分析,為進一步深入開展口腔防治工作提供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對2012年海淀區(qū)托幼園所大體檢年報進行分析。

1.2方法

1.2.1 口腔檢查方法 由口腔醫(yī)生使用統(tǒng)一的口腔檢查器械進行檢查。按照國家齲病的統(tǒng)一標準規(guī)定:凡是牙齒表面或齒溝處有色、形和質三方面改變的即診斷為齲齒【2】,并記錄在《兒童口腔保健手冊》上。

1.2.2資料收集方法 幼兒口腔檢查結果由幼兒園保健醫(yī)按兒童戶籍和年齡分類統(tǒng)計,填寫在幼兒園體檢年報上,上報到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

1.2.3質量控制 海淀婦幼保健院口腔科組織參與口腔患齲情況檢查的醫(yī)生技術培訓,并進行一致性的檢驗后方下園檢查。7-8月對幼兒園口腔收集結果進行30%抽查質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1.2.4 資料統(tǒng)計 采用SPSS11.0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統(tǒng)計方法采用χ2檢驗,檢驗水平為0.05。

2 結果

2.1 全區(qū)口腔保健覆蓋及齲患情況

2012年全區(qū)在園兒童口腔檢查率98.38%,齲齒患病率為52.53%,新齲率為32.81%。本市戶籍在園兒童口腔保健覆蓋、患齲及新齲情況好于外地戶籍在園兒童,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1。

3 討論

3.1 海淀區(qū)在園兒童口腔保健狀況良好

海淀區(qū)一直將兒童口腔齲齒防治作為學齡前兒童保健工作的重點,口腔醫(yī)生每年到幼兒園開展2次口腔檢查、鼓勵保健醫(yī)生針對家長和兒童開展口腔健康講座, 開展餐后刷牙【3】和氟化泡沫預防齲齒工作。2012年海淀區(qū)在園學齡前兒童口腔齲齒檢查率達98.38%,矯治率為61.13%,說明海淀區(qū)兒童的口腔保健情況良好,3-6歲兒童患齲率為52.53%也遠遠低于全國調查的城市乳牙患齲率79.53%水平【4】。

3.2 外地戶籍兒童患齲情況不容樂觀

從表1可以得出,海淀區(qū)本市兒童口腔保健享有水平高,其患齲率、新齲率明顯低于外地戶籍在園兒童。分析原因為:本地戶籍兒童從嬰幼兒開始就接受社區(qū)保健科醫(yī)生口腔保健知識的健康教育,從小就注意兒童良好口腔習慣的養(yǎng)成。外地戶籍兒童大部分為中途從外地隨家長入京,就近入園,家長更多地忙于生計,得不到及時豐富的健康教育知識,缺乏對兒童口腔習慣的培養(yǎng)意識與行動。也從側面說明外地戶籍兒童的家長是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點人群。

3.3 本市兒童家長更重視齲齒的矯治工作

從表2可以得出,海淀區(qū)本市兒童在齲齒矯治和齲齒充填方面卻明顯高于外地戶籍兒童。分析原因為:本地戶籍兒童對兒童齲齒對兒童健康所造成的影響更加重視,外地戶籍兒童家長多認為乳牙齲齒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待乳牙脫落后恒牙更重要。在醫(yī)療保健方面本地戶籍兒童的齲齒矯治費用可以納入醫(yī)保報銷范圍,外地戶籍兒童尚不能解決此問題,導也是致其齲齒矯治低于本地戶籍兒童的重要原因。

3.4 建議:

1)加強幼兒家長的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家長作為兒童的監(jiān)護人,其對口腔保健的重視程度決定兒童齲齒的防治工作。通過召開家長會,發(fā)放宣傳手冊,宣傳欄張貼預防齲齒的重要性及齲齒危害等,提高家長對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視程度。2)重視外地戶籍兒童家長的健康教育工作。針對外地戶籍兒童家長,應在健豐富康教育形式,多開展家長能參與的互動活動,有重點開展約談,更具效果。3)外地戶籍兒童是預防齲齒的重點人群。注重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

參考文獻:

[1] 唐愛萍,杜繼鵬.青島市嶗山區(qū)3-6歲幼兒齲齒患病情況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8):763-764.

[2] 王瑞,程敏,劉東玲.吉林省5歲兒童患齲情況抽樣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12(23):5015-5017.

[3] 北京市衛(wèi)生局,北京婦幼保健院.北京市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工作常規(guī),北京,2002:61-63.

[4] 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初步社,2008: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