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市場分析范文
時間:2023-09-05 17:1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智能家居的市場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智能家居與以影音房裝修為代表的家庭影音需求相結合,從而使得原本缺乏直觀體驗的智能家居系統(tǒng),能夠在影音房中營造出具有較強體驗效果的智能化小環(huán)境。這一結合讓用戶可以對燈光動、幕布升降、設備中控等操控有了更為直接的感受。
與影音系統(tǒng)相結合的體驗式營銷帶給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狀態(tài)的智能家居市場以全新的發(fā)展契機,這一趨勢也逐漸在近一兩年得到越來越多的市場認同與收效。在此基礎上,一方面原先專注于影音產品的傳統(tǒng)影音集成商開始在項目中根據業(yè)主需求,更多的引入智能化控制產品,在影音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同時,引入全新的產品類型和設計理念,從而贏得客戶認可;另一方面,原本從事智能家居經營的商家也開始將家庭影音產品,以至于影音房裝修納入到自身經營范圍,從而充實營收需求,并進一步擴展產品線,在現階段有限的客戶資源中,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發(fā)掘。
從兩個不同角度切入,智能家居與影音集成加速融合。以北京時尚家、者尼私人影院、愛賞音威、米樂、優(yōu)聲美影、天海北方、超音波等為代表的影音集成商集體亮相本屆展會,快思聰、C0ntrol4及AM×等頗具影音設備集成能力的國外設備控制產品在影音市場更受青睞。
仔細分析不難發(fā)現,此類消費需求一則定位高端,二則注重于對影音設備的控制。與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家庭影音設備相比較,智能家居產品一直飽受詬病的高價位并不缺乏高端消費者的關注。與此同時,在消費者一擲千金打造享受影音娛樂的專屬空間中,傳統(tǒng)開關面板與一堆各類紛繁復雜的設備遙控器同樣也不再適合新的市場需求,選擇融入智能家居功能也成為影音集成市場發(fā)展的必然。
市場融合發(fā)展存在差異化定位
正如此前所述,智能家居集成商與影音集成商紛紛在自身產品線基礎上分別將影音與智能家居產品融入到原有系統(tǒng)中來,但在產品的選擇和區(qū)域市場差異上,二者還是各有側重。
以集中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影音集成商為例,此類商家無疑也代表了行業(yè)的最高水平,其對于智能家居的關注,正是在影音系統(tǒng)集成基礎上發(fā)展而來。也正因如此,對智能產品的選擇,同樣更傾向于符合歐美市場消費特點的中控類產品,在功能應用方面的決定因素在于對影音設備的控制。在產品選擇上,更為注重品質與外觀,即便是在開關面板的選購上,不同于國內傳統(tǒng)86面板的美式面板依舊能受到消費者青睞。
此外,在影音集成的智能化趨勢帶動下,更多此前單一專注影音的集成商逐漸加強了對智能家居的關注,而對產品選型方面的困惑則成為了此類商家亟待突破的瓶頸。因為與相關國外產品相比,國內智能家居產品在影音應用方向的選擇空間相對過于狹窄,而且一些關注智能家居的國外電工廠家同樣缺乏對影音的出眾集成能力。在此形勢下,加之一些先入為主的商家已經對產品渠道具備了把控能力。如何權衡功能與渠道的選擇,也成為傳統(tǒng)影音集成商轉型的關鍵。
另一方面,對于分布在區(qū)域市場的眾多智能家居集成商而言,在經歷過多年來市場的從低迷到日益升溫,集成商與產品間的磨合程度不斷加強。在國內外智能家居的產品選擇上也都積攢下不少實踐經驗,但其中不少商家對于影音知識的缺乏,一如上述不少影音集成商對于智能家居的不甚了解。特別是在二三線市場,很多智能家居集成商對于影音設備的選擇更多的還是定位于中端市場。
音樂服務器打造背景音樂“云平臺”
家庭影音與背景音樂兩個概念,伴隨著背景音樂市場的發(fā)展,總是存在著不斷爭議的聲音。相比較于發(fā)燒友級別的影音設備,背景音樂更多依賴于差異化產品定位,從而規(guī)避自身在音質和效果上的差距。但不可否認的是,背景音樂市場近年來在國內市場的發(fā)展的確令人側目,甚至引起了不少傳統(tǒng)影音設備制造商的關注。
在此過程中,一些國內企業(yè)相繼完善了自身的渠道體系。無論是主機式,還是分體式,均以直觀的用戶體驗和不斷提升的消費接受度,在區(qū)域市場大放異彩。相比于此,一些國外同類產品則更加注重在功能上的拓展,網絡與服務器功能開始更多的被融入產品設計當中。其中,鼎杰(雅頓)電子在本屆大會上所展出的Victor 900系列網絡背景音樂系統(tǒng)便設置了音樂服務器功能,實現主機音樂分類播放與網絡電臺存儲。
本次展會上,一些專業(yè)音響廠家也推出了各自的音樂服務器產品,在帶來Hi-Fi級音樂享受的同時,其日漸走低的價位,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與主機式背景音樂產品直面競爭。
北京昆河寶珍音響科技推出QAT音樂服務器炫彩系列,其MS5主機內建1TB企業(yè)級3.5寸硬盤,可儲存2000張FLAC無損CD唱片,平衡輸出提供高質量音源,并可在WiFi條件下,通過遙控平板上友好界面系統(tǒng)進行操作。
北京歐博音響推出的對房間音樂系統(tǒng)解決方案,同樣是以音樂服務器的概念帶來了嵌墻式與放置式的網絡化音樂服務器產品,系統(tǒng)也是可以在WiFi條件下通過平板等終端設備進行控制。
與傳統(tǒng)的背景音樂產品中的本地音源與外接音源播放相比,音樂服務器理念的融入正如鼎杰(雅頓)電子總經理江潮所言,使背景音樂產品開始朝著“云服務”的方向發(fā)展。
國內智能家居廠家尋求新突破
在影音集成方向,智能家居的受關注度日漸提高,但相比于此類應用對于面板模具和產品功能方面的要求,很多傳統(tǒng)國內智能家居廠家在此方面并不具備與國外廠商直面競爭的優(yōu)勢。而且,此類項目往往是通過裝飾裝修公司與設計師渠道而來,存在著單個項目造價高,但項目以散戶為主,缺乏數量優(yōu)勢的特點。
面對智能家居市場熱度漸起與市場需求仍在高端徘徊的市場現狀,不少國內企業(yè)開始借由數字對講與智能家居的融合,逐鹿小區(qū)應用市場。舉例來說,深圳波創(chuàng)早在多年前便推出了數字對講產品,擴展在小區(qū)項目市場的應用。無獨有偶,今年來開始全國區(qū)域招商的北京中訊威易也在自身ZigBee控制系統(tǒng)以外,更加重視數字對講產品的應用。據威易公司莫宇峰總經理介紹,隨著威易將產品定位逐漸轉向小區(qū)項目市場應用,在部分項目上也逐漸開始與國內的對講廠商構成競爭。而在渠道商的選擇上,更多開始看重合作伙伴是否具備項目資源。
一直以來,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由于不同領域廠商的多角度涉足,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隨著國外廠商對于國內市場關注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家居控制技術起家的國內企業(yè)也開始認識到自身產品在外觀設計與相關功能上的不足,因此很難在高端項目市場與國外產品正面比拼。而相反由于國內居住環(huán)境的特點,以小區(qū)為代表的大規(guī)模應用也讓很多國內廠商看到了新的希望。盡管在對講數字化技術浪潮的策動下,一時間樓宇對講廠商與智能家居廠商的合作備受期待,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市場的檢驗,這一合作模式并未帶來更多實質性的發(fā)展。
除去部分對講企業(yè)以通過外資整合的方式,重新梳理產品線,布局市場應用以外,大部分對講廠商即便是對智能家居投入了極大關注度,并形成了一致的趨勢認同,但在區(qū)域市場的應用還是處于有待進一步發(fā)展的階段。
在散戶市場呈現高端化趨勢的作用下,一些以普及化和低價化為主要定位的國內中小智能家居企業(yè)也必須開始省視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產品線布局。正如一位區(qū)域市場集成商提出的將業(yè)主裝修預算與智能家居安裝支出的對比,面對裝修預算為五萬至八萬的用戶群,即便是萬元左右的智能家居支出也很難打動業(yè)主。而對于具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裝修預算的“不差錢”業(yè)主來說,國內產品的品質又很難打動他們。兩相比較之下,也正反映了國內智能家居產品所處的尷尬境地。
篇2
2017年4月27日下午, 硬蛋AI+產業(yè)峰會作為2017GMIC暨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的分會之一,同期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此次峰會以“AI以致用”為主題,邀請了多位人工智能科學家、創(chuàng)業(yè)者以及市場分析師作為演講嘉賓,共同探討產業(yè)應用與未來,資本風口與技術拐點,并試圖將目光聚焦到產業(yè)真正的痛點,落實在人工智能未來的應用層面。
清華神經博士現身說法 腦科學將大推AI發(fā)展
一般意義來講,我們認為大腦具有感覺、運動、控制、記憶和認知等方面的功能。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認知部分,初級認知已經逐步發(fā)展起來,包括判斷、計算、決策和邏輯分析等。但高級認知中包括想象力、情緒等功能還是做不到的。
人的大腦會經歷一個發(fā)育的過程,但人工智能卻不會發(fā)育,至少目前是做不到的?,F今,人類越來越依賴人腦的外延,比如人人不離手的手機,手機的日程表、通信錄等。這就不得不提到腦科學研究中神經學領域的神經環(huán)路機制研究,比如情緒的神經機制,情緒產生過程中細胞分子的機制。如果未來可以對這些機制進行破解,機器可以通過神經元記錄讀取人腦的信息,甚至直接擺脫外延設備直接對人進行調控,包括運動、情緒等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腦科學和人工智能,迄今為止還是兩門平行的學科,人工智能對人類腦科學研究暫時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反觀腦科學卻對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方面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人工智能借用神經科學里的視覺工作機制理論,使得人工智能有了今天的發(fā)展。但實際上,至今為止,人工智能也只是用了腦科學其中的一個理論而已。
科學是技術的源頭,技術不等于科學,但恰恰是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原動力?,F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中,更多的人關注的是技術給我們帶來的生活改變、經濟發(fā)展,卻很少關注技術背后的科學。 神經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魯白強調,一個大國要變成一個強國,它的崛起不僅僅是靠科技和經濟的發(fā)展,而應該同時進行思想、文化建設,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強國。希望科學知識可以更多的融入百姓生活,推動社會文明。
AI數據似地球礦藏 深度學習可掘黑金
水力壓裂和液燃油技術是石油行業(yè)中一個非常顛覆的技術。三十年前,曾經有專家預言全世界的石油只夠用三十年,但現在還有很多。當時預言的專家并不是沒有考慮水力壓裂和液燃油技術,只不過當時技術并沒有落地,所以跟不存在差不多。演講伊始,百度度秘事業(yè)部副總經理葛行飛向眾人拋出一個石油行業(yè)的經典且具有突破性的技術,他表示,人工智能發(fā)展了這么多年,所積累的數據和地球上的礦藏極其類似。受技術因素影響,地殼中很多物質一度被認為是沒用的,而水力壓裂和液燃油技術的創(chuàng)新使一個個廢棄的油田重新具備了很大價值。
人工智能中有一個東西跟水力壓裂技術差不多,叫深度學習。這使得人工智能中積累了多年的龐大數據,通過深度學習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出有價值的東西?,F在這項技術還沒有成熟,但也更有可能采到黑金。
相較坊間大熱科技 感知系統(tǒng)或先落地
談到人工智能很多人會問:什么是最先進的技術?什么是最成熟的技術?什么是最快落地的技術?通過三個連續(xù)的反問,馭勢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CEO吳甘沙開始向現場觀眾進行講述。
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谷歌的無人駕駛,這項技術是基于2007年的技術路線發(fā)展起來的,現在發(fā)展非常成熟;然而谷歌的40公里無人駕駛的小車現在還在測試,尤其在開放的城市環(huán)境中,對于無人駕駛這項人工智能依然是一項挑戰(zhàn)。反而,最快落地的可能是無人駕駛基于的激光雷達技術或感知系統(tǒng)。
目前,包括谷歌、優(yōu)步和百度的無人駕駛測試汽車頂部都要安置一個激光雷達,這個激光雷達可以將周圍的三維環(huán)境呈現出來,即使在復雜環(huán)境中也可以進行定位、導航甚至防撞,但相對昂貴。而特斯拉使用的是一種相對便宜的傳感器,基于擋風玻璃后面的攝像頭,以及周圍車身一圈12個超聲波雷達,這樣就可以形成感知系統(tǒng),雖然這套系統(tǒng)的技術尚不完全成熟,但相較于傳說中的大熱無人駕駛,其很大可能是最快落地的人工智能技術。
生活中的智能家居 最接地氣的AI應用
隨著物聯網時代的來臨,智能生活將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tài)。而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離不開的家居用品則可能是人工智能這項飄在云端的技術中最接地氣和最容易落地的產業(yè),而智能家居落地后會大大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語音產業(yè)規(guī)模將達112.4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5.1%,將成為未來智能硬件爆發(fā)的據點之一。2012年至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25%左右,2020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576億元。而國外,包括蘋果在內的科技巨頭也在布局HomeKit的智能家居新模式。
當天峰會上,硬蛋科技攜手云知聲了詳細的合作計劃,雙方將從產業(yè)鏈角度進行合作共建“中國智能家居創(chuàng)新產業(yè)生態(tài)”,打破目前行業(yè)各自為政閉門造車的落后模式。通過聚合智慧生活圈產業(yè)鏈的優(yōu)質資源,構建自主、可管可控、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智慧生活產業(yè)生態(tài)體系,為創(chuàng)新類公司提供支持。后續(xù)還將搭建以技術研發(fā)創(chuàng)新、公共服務、企業(yè)創(chuàng)客孵化為主的三大平臺。聚合資源,集成智能家居創(chuàng)新服務解決方案,并通過聚攏的資源、經驗和技術核心優(yōu)勢,推動智能家居產業(yè)鏈全面落地。
假以十載光陰探索 未來或可智享生活
篇3
關鍵詞:智能衣架;行業(yè)分析;營銷策略
0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市場上的傳統(tǒng)衣架不再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2017年,家電領域提及到最多的一個詞匯就是“智能”,由此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智能產品,而在這股智能浪潮的推動下,衣架也由傳統(tǒng)化向智能化方向改變。在目前的衣架市場上,電動升降式衣架已經成為主流產品,在消費者中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據決策狗數據分析,升降晾衣架2017年總銷售額為17.27億,年同比增長率為50.59%,11月升降晾曬衣架的銷售額為292,074,821元,截止到2018年1月,近三月銷售額增幅為36.21%。其中電動升降晾曬衣架2017年總銷售額為51141.95萬,年同比增長率為109.52%,當月銷售額占整個升降晾曬衣架市場的42.95%,最近三個月增幅為51.75%。整個電動升降晾衣架細分市場中有13個主要競爭品牌,據決策狗數據分析Top10品牌占比76.46%,競爭品牌相對較多,市場集中度較高。2017年9月銷售額前3品牌分別是捷陽、hotata/好太太、曬得樂,分別占比58.56%、21.14%、6.14%。在9月top10品牌電動升降晾衣架銷售額排行中,捷陽、hotata/好太太、曬得樂的市場份額遠超其他品牌。智能衣架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tǒng)衣架行業(yè),同時也使得整個行業(yè)在朝著智能化轉變。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未來智能衣架的普及程度將會不斷增大,其市場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合理制定其營銷策略有助于推進中國智能衣架行業(yè)的市場開拓和發(fā)展。
1智能衣架的特點
智能衣架是以解決現在人們的晾曬困擾、晾衣私密性以及家居環(huán)境對衣架的高品質高要求為出發(fā)點,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晾衣架且具有智能晾曬,智能烘干等功能的新型產品??梢耘浜现悄芗揖拥氖褂茫沽酪录艿母鞣N智能模塊結合到一起,實現了產品種類的多樣性,功能的齊全性以及更符合現在用戶的視覺美觀。其主要的功能特點有以下幾點:(1)智能晾曬,高效烘干。傳統(tǒng)晾衣架以人工戶外晾曬為主,因此面對陰雨雪天時,衣服就難以晾曬,且晾曬過程比較復雜麻煩。智能晾衣架則能實現智能晾曬,可以將衣物曬在室內,且能實現智能高效烘干。(2)消毒殺菌,干凈衛(wèi)生。傳統(tǒng)晾曬僅通過陽光是很難將衣物上可能存在的螨蟲殺死的,而智能晾衣架能通過紫外線立體消毒殺菌破壞細胞分子結構將螨蟲直接殺死。(3)外觀簡潔,操作方便。相比于傳統(tǒng)晾衣架,智能晾衣架外觀整潔而又美觀,且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在設計上,更為人性化,即使晾曬在室內也不會占據很大的空間,既能手動操作也能自動操作。智能衣架在功能特點上完全有別于傳統(tǒng)衣架,其通過將智能融入到衣架上,不僅提高了晾曬的效率,還提供了很多傳統(tǒng)衣架所不具有的功能,真正實現了衣架的智能化,同時能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
2衣架行業(yè)分析
衣架行業(yè)準入門檻低,近幾年來許多企業(yè)都開始進入衣架市場。但仍有許多地區(qū)使用的衣架還比較單一化,這對智能衣架來說是一個市場機會。從衣架的需求角度分析,衣架屬于家居市場領域,也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傳統(tǒng)衣架僅僅只應用于晾曬以及懸掛專用,功能比較單一且需要在戶外晾曬,使得其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們的需求,而智能衣架則好能彌補這一缺失。智能衣架功能比較健全,但其價格也比一般的衣架高昂很多,對于一般家庭而言,其適用性十分有限。衣架的生產和使用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qū),而歐洲的眾多國家使用的是烘干機,中國衣架市場發(fā)展空間巨大。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中國晾衣架銷售產值達到80億元,其中國內市場規(guī)模約50億元。同時中國晾衣架協(xié)會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晾衣架的普及率在40%左右,未來發(fā)展空間巨大,預計到2020年,國內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00億元。中商產業(yè)研究數據庫衣架從最開始的手拉式衣架到現在的電動升降式衣架,其逐漸在往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智能技術的成熟使得各種衣架以及家用電器功能更加智能,順應了人類的科技發(fā)展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在未來,智能衣架不僅僅只是一種家居用品,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
3智能衣架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3.1產品策略
智能衣架既是在傳統(tǒng)晾衣架上改良而來的電動升降式衣架,通過智能操控的方式可以實現照明、殺菌、風干等功能。因此,其應定位于中高端市場,目前在市面上還未大范圍普及。隨著其技術的完善,不難猜測,在未來智能衣架將應用于更為廣闊的市場。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智能衣架的價格普遍偏高,難以被普通消費者所接受,因此在產品設計上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符合客戶審美的衣架樣式,其次在衣架的功能和特點上加以優(yōu)化以及創(chuàng)新,設計出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在包裝上力求品質優(yōu)先,采取售后服務的方式以提高服務的質量,同時可以提高客戶忠誠度。對于大部分企業(yè)來說,應該注重產品的質量,在產品功能以及外觀上積極創(chuàng)新,提高產品長度。根據智能衣架的市場定位,高端產品更容易給企業(yè)帶來利潤,并且可以提高產品聲望,擴大企業(yè)知名度。通過設計產品的不同樣式有利于滿足不同消費者對不同方面的需求,以擴大市場占有率,并通過相關的公共關系手段,來提高產品知名度,完善品牌形象。
3.2定價策略
首先,衣架自出現以來,給人們的感覺就是價格低廉,應用簡單,不過仍需手工操作,這就得花費更多的時間。智能衣架作為一款創(chuàng)新型產品初步進入市場,其市場定位是中高端的。在定價時,一方面要結合品牌、產品定位,另一方面則需要堅持市場定價的導向原則。智能衣架是高品質衣架,在整體的單品銷售價格上可以高于市場平均單價的10%-20%,實現“高價格體現高品質”的定位。其次,適當去考慮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合作伙伴的信任,市場銷售過程中所碰到的各種銷售困難等。先通過確定一兩款低價的“牽引”產品,控制其銷售比例,在整體盈虧平衡的前提下,以低價格“牽引”產品來帶動整體的銷售。
3.3分銷策略
中國市場地域遼闊,采取直銷模式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這對于大多數企業(yè)來說是難以承受的。那么采取渠道銷售模式對于大部分中小型企業(yè)將是一條必經之路。渠道銷售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合作方(第三方),通過利益的互惠互利,達到共贏的目的。在渠道策略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3.3.1形象推廣
對于任何一種消費品,只有讓消費者們有足夠的認知才能最終獲得市場。通過終端展示、陳列、推介等方法是建立品牌形象、讓消費者建立認知最快的方式。目前的國內市場,適合給衣架進行形象推廣的終端賣場,主要包括家電賣場(如國美、蘇寧)、家居賣場(如宜家)以及日用百貨商店。智能衣架的銷售和推廣完全可以借助這些大型賣場,以此來彌補自身產品品牌的不足,獲得消費者的認知和信賴,從而促進銷售渠道的發(fā)展。
3.3.2網絡平臺建設
利用網絡,建設自身品牌網站,通過網絡推廣的方式擴大自身的產品知名度。入駐阿里、淘寶等電商平臺,拓寬網絡銷售渠道,以此建立一條完整的銷售網絡。
3.3.3“線對點式”
所謂的“線對點式”既是在某一區(qū)域市場,為了集中資源,發(fā)展多家經銷商或者商。這種策略能幫助企業(yè)在短時間內通過銷售網絡的拓展,迅速占據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如果企業(yè)為了保護渠道利益,那么僅僅只需要在一個銷售區(qū)域發(fā)展一家經銷商或者商,有助于發(fā)展渠道的積極性。通過兩種方式的結合,將使得市場具有更強的延續(xù)性和兼容性。
3.4促銷策略
促銷過程中,首先用廣告推廣的方式進行宣傳,以擴大產品知名度,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收益。其次,人員銷售對整個產品的促銷也起著重要的因素,而人員銷售中最主要的就是銷售人員,銷售人員一定要有過硬的銷售技能,通過跑市場來尋找和發(fā)現潛在客戶,并且事先做好準備去了解客戶情況,加以面談,抓住時機促成交易。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采取產品試用的方式,打消客戶的顧慮,加快品牌的推廣,讓客戶更能體會到產品的價值。適時召開展新聞會,以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產品知名度,并且能加深與公眾之間的聯系。與此同時通過公關活動提升企業(yè)的形象和產品知名度,建立企業(yè)與公眾之間的聯系。其次,通過與媒體建立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樹立良好的形象,以幫助推動銷售。
篇4
移動互聯網:蘊藏巨大產業(yè)機遇
有人說,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將讓人類進入“第五次科技革命”時代。伴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的出現和普及,移動互聯網確實勢不可當地接入了我們的生活。這一變化,也為信息通信產業(yè)帶來了技術變革以及產業(yè)鏈合作共贏的機遇。
移動互聯網業(yè)務的發(fā)展需要更便捷的人機交互方式、更快速的信息處理與傳遞以及豐富的應用服務。按照全球超過50億的手機用戶覆蓋和每年超過10億臺的手機銷量估算,移動互聯網時代將是一個遠超過互聯網時代的龐大市場。移動終端以及基礎網絡的變化,將會給人類社會通信方式、生活方式帶來全新變革。在企業(yè)級應用領域,如今新鮮的商用通信方式隨處可見,比如隨叫隨到的手機視頻會議、隨時可切換成企業(yè)分機的手機。此外,移動互聯網為互聯網應用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遐想空間,也讓眾多技術實現了更廣泛的應用。比如IP通信技術,就已經延伸到智能家居、遠程救災等領域。
有專家指出,移動互聯網蘊藏著巨大的商業(yè)機遇,未來十年信息通信產業(yè)將因此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期。
寬帶革新:本土企業(yè)機會增多
電信運營商實施寬帶提速戰(zhàn)略已兩年有余,光進銅退的寬帶革新勢不可當。在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明確了GPON寬帶發(fā)展的策略之后,GPON在2011年的預期已經明顯超越了EPON。有預測表明,在2013年,GPON市場規(guī)模將是EPON的3倍。而國際分析機構的數據也顯示,GPON全球投資額在2012年將達到4倍于EPON的投資規(guī)模。但從今年的情況來看,國內尚處于試用階段的GPON還沒有體現出完全翻身的跡象。三大運營商均處于GPON試點建設階段,采購量也明顯不足。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五年,同時支持兩種技術的網絡通信產品,依舊會占據市場的主流。面對中國市場的特殊狀況,近兩年來本土企業(yè)在這一市場的競爭實力大幅增強。一批技術過硬的本土企業(yè),已經走在了行業(yè)的前列。
云計算:通向未來的必由之路
篇5
介紹了世界主要國家及我國對于物聯網的發(fā)展戰(zhàn)略、物聯網的核心技術和典型應用,分析了我國當前物聯網發(fā)展道路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戰(zhàn)略規(guī)劃不足、標準制定緩慢等,并對物聯網未來的發(fā)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物聯網 戰(zhàn)略規(guī)劃 典型應用 RFID
1 物聯網的定義及各國發(fā)展戰(zhàn)略
1.1 物聯網的定義
1999年,在美國召開的移動計算和網絡國際會議上首次提出了“物聯網”(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
雖然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及應用取得迅猛的發(fā)展,但是對物聯網一直都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目前被普遍認可的一種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裝置、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tǒng)、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xié)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這個定義有兩層意思:一是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之上延伸和擴展的一種網絡;二是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1.2 各國物聯網的發(fā)展戰(zhàn)略
(1)美國的“智慧地球”
2009年,美國將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建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認為IT產業(yè)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yè)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tǒng)、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物聯網”。
(2)歐盟“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
2009年6月,歐盟委員會向歐盟議會、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及地區(qū)委員會遞交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以確保歐洲在建構物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該計劃共包括14項內容,主要有管理、隱私及數據保護、“芯片沉默”的權利、潛在危險、關鍵資源、標準化、研究、公私合作、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國際對話、環(huán)境問題、統(tǒng)計數據和進展監(jiān)督等一系列工作。歐洲物聯網研究項目組(CERP-IOT)于2009年制定了物聯網相關的戰(zhàn)略研究路線圖(SRA)。
(3)日、韓“u”戰(zhàn)略
2004年,日本信息通信產業(yè)的主管機關總務?。∕IC)提出2006—2010年間IT發(fā)展任務——u-Japan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實現所有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希望到2010年將日本建設成一個“實現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何人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
韓國也在2006年確立了u-Korea戰(zhàn)略。該戰(zhàn)略旨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Ubiquitous Society),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慧服務。其目的除了運用IT科技為民眾創(chuàng)造食衣住行娛樂各方面無所不在的便利生活服務外,亦希望扶持IT產業(yè)發(fā)展新興應用技術,強化產業(yè)優(yōu)勢與國家競爭力。
(4)中國的“感知中國”
2009年8月7日,在無錫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fā)中心考察時提出“感知中國”的概念。在“十二五”規(guī)劃中,明確物聯網產業(yè)作為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之一將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
1.3 國家物聯網“十二五”規(guī)劃要點
物聯網“十二五”規(guī)劃明確國家將重點推動智能工業(yè)、智能農業(yè)、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huán)保、智能安防、智能醫(yī)療與智能家居等九大領域的示范工程和先導作用。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fā)與產業(yè)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yè)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chuàng)新驅動、應用牽引、協(xié)同發(fā)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fā)展格局。
2 物聯網的核心技術
2.1 物聯網的體系架構
對物聯網體系架構的提法也不統(tǒng)一,如三層結構——“感知、傳輸、智能”;四層結構——“感知、網絡、平臺、應用”;五層結構——“基礎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
其實,廣義物聯網的組成關鍵在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被感知者(對象)和感知者(傳感器);第二個層次是通信網絡,實現信息的傳遞和交互;第三個層次是信息的決策和智能處理。其體系架構如圖1所示。
2.2 物聯網的核心技術
(1)新型傳感器及智能傳感節(jié)點
1)標識技術
編碼技術是標識技術的基礎,電子標簽(RFID)包含唯一的產品電子代碼(EPC),電子標簽通過二維碼識讀器、射頻讀寫器等實現對被感知對象的標示和識別。
2)新型傳感器
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基本單元,可以實現對聲、光、電、溫度、濕度、壓力、濃度、震動等各類物理的、化學的及生物的數據信息的感知或采集。隨著技術的進步,傳感器正朝著小型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傳統(tǒng)的傳感器正經歷著向智能傳感器、嵌入式Web傳感器的發(fā)展。
3)智能傳感節(jié)點
智能傳感節(jié)點是傳感網的基本節(jié)點,它集射頻、基帶、協(xié)議及處理于一體,具備感知、通信、處理及組網的功能,這些功能依靠片上系統(tǒng)來實現。
(2)通信網絡技術
1)傳感網技術
無線傳感網(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是集分布式數據采集、傳輸和處理等技術于一體的網絡系統(tǒng),因其微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及組網靈活等特點而倍受青睞。其核心技術包括:協(xié)同感知技術、自組織網絡技術。
2)通信網技術
通信網是物聯網的核心承載網,當前的主要通信網絡包括:移動通信網(GSM、3G、4G)、無線局域網(WLAN)、專網。
3)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將采用開放的網絡結構,有利于網絡的融合演進,支持廣泛的接入,并且具備提供豐富的業(yè)務的能力。
4)網絡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主要解決諸如如何有效進行介入控制,以及如何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的問題。網絡安全必須是全方位的安全,包括:物理安全、網絡結構安全、系統(tǒng)安全、管理安全及其它的安全服務和安全機制策略。
(3)信息處理及智能技術
1)M2M
M2M是多種不同類型的通信技術有機結合,其目標就是使所有機器設備都具備連網和通信能力,核心理念是網絡一切(Network Everything),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無所不在的計算與互聯。
2)發(fā)現與搜索引擎技術
發(fā)現與搜索引擎技術作為物聯網的重要支撐技術,將朝著更精準、更高效和功能更強大的方向發(fā)展,未來的搜索將實現多元化、專業(yè)化、個性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
3)數據挖掘與大數據處理技術
數據挖掘就是從海量數據中提取有用知識的數據處理技術。其技術核心包括:海量數據搜集、強大的處理能力、數據挖掘算法。
大數據處理就是利用數據篩選工具對大量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集合進行挖掘,以便獲取有用的數據。其技術包括:大數據的存儲與管理、大數據的檢索與使用。
4)智能運算技術
智能運算涉及應用數學、計算數學、運籌與控制、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系統(tǒng)科學及控制科學等領域,其前沿發(fā)展包括模糊邏輯、神經網絡和進化計算等。智能運算技術將廣泛應用于物聯網的各層,是物聯網實現智能化的基礎。
3 物聯網的典型行業(yè)應用
3.1 智能城市管理
智能化城市管理與運行體系是利用物聯網、移動網絡等技術感知和利用各種信息、整合各種專業(yè)數據,建立一個集行政管理、城市規(guī)劃、應急指揮、決策支持與社會服務等綜合信息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運行管理體系。
智能化城市管理與運行體系在業(yè)務上涉及公安、國土、環(huán)保、城建、交通、水務、衛(wèi)生、規(guī)劃、城管、林業(yè)園林、質監(jiān)、食品藥品、安監(jiān)、水電氣、電信、消防、氣象等部門的相關業(yè)務。以城市管理的部件和事件為核心、以事件聯動處置為主線,強化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業(yè)務協(xié)同,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yōu)化重組,促進管理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的轉變。
3.2 智能醫(yī)療
智能醫(yī)療是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依托醫(yī)療感知終端設備、醫(yī)療協(xié)作平臺,實現患者與醫(yī)務人員、醫(yī)療機構、醫(y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以達到信息化、智能化。
目前我國智能醫(yī)療還處于起步階段,主要的應用包括:數字化醫(yī)療服務、醫(yī)藥產品及醫(yī)療器械的管理、血液管理、醫(yī)療廢物管理和遠程醫(yī)療。各個子系統(tǒng)獨立運行,無法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當然也就無法實現業(yè)務協(xié)同和“智能”。
3.3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統(tǒng)(ITS)是通過各種信息通信技術將人、車、路、環(huán)境四者緊密協(xié)調、和諧統(tǒng)一起來,建立全方位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系統(tǒng)。ITS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道路交通管理系統(tǒng)(ATMS):實現對交通流進行實時監(jiān)測、疏導、控制和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
(2)出行者信息系統(tǒng)(ATIS):為出行者提供及時準確的交通信息服務。
(3)公共交通系統(tǒng)(APTS):實現公共交通的定位、調度、行駛信息服務。
(4)汽車控制系統(tǒng)(AVCS):它使車輛具有道路障礙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自動轉向、自動制動以及自動保持安全車距、車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5)電子不停車收費管理系統(tǒng)(ETC):不停車收費。
3.4 智能物流
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物流配送系統(tǒng)中,既可以實現高質量的配送管理,又可以對配送中心的貨物進行隨時動態(tài)追蹤管理,并能根據所獲知的數據進行市場分析和市場預測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利用RFID、GPS、智能車輛調度等技術,對貨物運輸的物流和信息流進行實時識別、定位跟蹤、智能處理,消除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錯、漏事故,加快流通速度,提高運輸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智慧校園
智慧校園是通過利用云計算、虛擬化和物聯網等新技術來改變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園資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tǒng)進行整合,以提高應用交互的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從而實現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
智慧校園的建設有多種應用案例,主要包括:校園安全管理系統(tǒng)、智能出入管理系統(tǒng)、智能校舍、教育信息化系統(tǒng)和“一卡通”等。
3.6 智能家居
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綜合布線技術,將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子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統(tǒng)籌管理,讓人們的家居生活更加舒適安全。目前智能家居實現的功能包括:
(1)重要設施監(jiān)測和控制:水、電(燈)、煤氣、家電。
(2)分布式聯動智能控制:如氣候變化與空調溫度、窗戶開關等的聯動。
(3)平安家居:實現門鎖、窗鎖、圍界等的安全監(jiān)控,實現虛擬隔離帶的監(jiān)控和報警。
3.7 智能電網
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裝備、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決策支撐系統(tǒng),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環(huán)境友好的運行目標。智能電網利用智能傳感器、智能電子設備及智能控制系統(tǒng),實現對電網的檢測、數據分析、故障定位診斷、智能調度的功能。自愈是智能電網的一個重要特征。
智能電網的應用系統(tǒng)主要包括:高級計量架構(AMI,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高級配電運行(ADO,Advanced Distribution Operation)、高級輸電運行(ATO,Advanced Transmission Operation)、高級資產管理(AAM,Advanced Asset Management)以及自愈電網(SHG,Self Healing Grid)或電網自愈。
3.8 智能農業(yè)
智能農業(yè)是指運用遙感遙測、GPS、GIS、傳感網、計算機網絡、自動控制及專家輔助決策系統(tǒng)等技術,實現土壤、光照、溫濕度、通風、病蟲害等的檢測,并且實現土壤改良、自動灌溉、自動施肥給藥、自動耕作、自動采收、自動加工及儲藏。未來農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將是:精細化、預測與防控、遠程化、虛擬化、智能化。
3.9 智能工業(yè)
物聯網在工業(yè)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供應鏈管理、生產過程自動化、產品和設備監(jiān)控與管理、環(huán)境監(jiān)測和能源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等。與很多其它領域一樣,工業(yè)生產的信息化和自動化雖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各個子系統(tǒng)還是相對獨立的,協(xié)同程度不高。
先進制造技術與先進物聯網技術的結合,各種先進技術的應用,將使工業(yè)生產變得更加智能,真正實現智能工業(yè)。
4 物聯網產業(yè)存在的問題
(1)政策及戰(zhàn)略規(guī)劃落后
物聯網發(fā)展缺乏政策的支持和引導。雖然國家將物聯網作為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列入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并且出臺了許多政策,但是這些政策相對孤立,缺乏系統(tǒng)性。
物聯網涉及到諸多行業(y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政府應加強對物聯網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和頂層設計,打破行業(yè)壁壘,實現各行業(yè)、各領域融合,解決信息及資源不能共享和充分利用的問題。
(2)標準化工作落后
物聯網產業(yè)能否發(fā)展成功,從根本上取決于能不能完成物聯網技術的標準化。然而,物聯網的標準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目前總體來說標準化工作仍然落后于技術和業(yè)務發(fā)展的需求,各類技術標準有待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其發(fā)展之路艱巨而漫長。
2007年,我國率先啟動了傳感網標準化制定工作。2008年,首屆ISO/IEC國際傳感網標準化大會在我國舉辦,會上我國代表ISO/IEC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作了總體報告,提出傳感網體系架構、標準體系、演進路線、協(xié)同架構等代表傳感網發(fā)展方向的頂層設計,并獲得了標準組成員國的認可。我國已成為國際傳感網標準化的四大主導國(中國、美國、韓國、德國)之一。
(3)應用開發(fā)落后
應用帶動發(fā)展,物聯網的真正價值體現在跨領域、各個行業(yè)的共同參與的整合應用上。由于不同行業(yè)的應用和需求不同,因此必須根據各行業(yè)的特點進行深入研究和整合開發(fā)。
近年來,物聯網應用開發(fā)總體來說還處于相對簡單、初級的階段,遠未充分發(fā)揮物聯網改善人類生活的潛力。同時,整合能力薄弱、創(chuàng)新能力的缺失,導致尚不能形成有效的商業(yè)模式和運營管理模式,嚴重制約著物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
(4)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物聯網目前的傳感技術主要是RFID,植入這類芯片的產品有可能被任何人進行感知。傳輸網及互聯網也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容易發(fā)生泄密。此外,信息中心或數據中心存儲著數量龐大的用戶個人信息,如何確保這些數據不被泄露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問題。為了做到在感知、傳輸、存儲及應用過程中信息不被盜取,就必須形成一套強大的技術安全保障體系。
物聯網產業(yè)發(fā)展可能帶來的各種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還亟待通過立法,從法律層面上得到妥善解決。
5 物聯網的發(fā)展展望
(1)對“物”的內涵的延展
不但可以將“物”定義為那些存在于真實的物質世界中的實體事物,也可以將其定義為那些數字的虛擬事物和實體。未來的物聯網將可以實現現實的物質世界和數字的虛擬世界的共存與互動。
(2)更加“智能”的網絡
在未來的物聯網之中,應用、服務、中間件、網絡和各種終端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和互聯結構進行連接。采用標準化和通用的信息通信協(xié)議,解決網絡異構、業(yè)務協(xié)同的問題,真正實現網絡的大融合、大協(xié)同。
當網絡基礎設施和基本結構上使用智能技術之后,物聯網中的各層將獲得自主管理能力(自治網絡),智能存在物聯網的各層之中。網絡將融合下一代信息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處理等技術,真正實現智能化。
(3)更加“自在”的網絡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在需求的推動下,未來的各個網絡將消融成為一體。未來的物聯網將允許人和物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和任何人與物、采用任何途徑與網絡進行連接,并且可以方便地取得任何的相關服務。
參考文獻:
[1]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 2011中國物聯網產業(yè)發(fā)展指南[M].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1.
[2] The 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ERP-IOT). Internet of Things Strategic Research Roadmap[R]. 2009.
[3] 華研中商研究院. 2010—2015年物聯網行業(yè)分析報告[Z].
[4] 周洪波. 物聯網:技術、應用、標準和商業(yè)模式[M].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10.
[5] 劉勇,侯榮旭. 物聯網關鍵技術之我見[J]. 硅谷, 2012(5).
作者簡介
篇6
例如秦漢的青銅器,隋唐的金銀絲帛,宋代的窯瓷,無一不是人間瑰寶。但是任何事物皆有定數,盛衰終始,理所必然。如果以明代崇禎十年初刊的《天工開物》為界,中國在與世界群雄奮步狂奔的工藝競賽里,終于開始步履蹣跚,龍鐘老態(tài)畢現。
民族工藝的生命會衰老嗎?或許不是因為衰老,而是民族的生命力在明末殘破內政的交迫下,以及在清末貪婪列強的武力侵擾下,失去了從容恬靜的含蓄能力,繼而失去了創(chuàng)新蛻變的精神,逐漸遺忘了專注精研與匠心獨運所帶來的樂趣,逐漸甘于茍延殘喘的因循守舊。與之后,民生凋敝,百廢待舉,更沒能力在先祖的百尺竿頭上更進一步,這是“中國制造”在今天被貼上“價廉物次”標簽的根本原因。
可能許多人不愿接受這個“價廉物次”的觀點。中國已經是世界工廠了,是世界先進品牌夢寐以求的生產基地。是,但也不是。
先來看個例子:Apple Watch在2015年4月才首發(fā)不久,就出現“觸覺反饋引擎(Taptic Engines)”嚴重瑕疵的問題,禍首正是位于中國深圳的瑞聲科技。故事結局是蘋果將這個組件的供應幾乎全數轉移給日本電產株式會社,同時也導致失去訂單的瑞聲科技股票一路狂瀉不已。
這是個單一案例嗎?最近和一些創(chuàng)投業(yè)者走動較密,前些天在某個場合聊到一家專精研發(fā)某種精密光學組件的臺灣公司,他們蹲了五年馬步后,總算苦盡甘來在去年開始盈利,而且初試啼聲的年度業(yè)績就是直接以億計。在最困厄的那幾年里其實接到不少來自內地同業(yè)想要兼并他們的邀請,只是這群核心成員只有10幾人的團隊始終不為所動,堅信自己終有熬出頭的一天。我很好奇地詢問,究竟是什么了不起的技術為什么內地廠商就不能自己研發(fā)出來?答案其實就是某種納米結晶涂層技術,關鍵在于有沒有那么長的氣來蹲馬步。
常常在想,如果今天中國的一些公司活在漢唐時代,這蹲馬步的氣肯定長的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整個中國社會目前還是比較浮躁,蹲馬步的修煉功夫僅限極少數廠家。盡管個人相信,這個現象將在很短時間內獲得逆轉。
證據是有的。從2015年第一季中國的對外貿易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偟膩碚f,進口將近2萬4千億元人民幣,下降17.3%;而出口增長4.9%,達到了3萬1千5百億元左右。出口的去向主要是美國、東盟、印度、以及歐盟。從出口結構看,最主要的增長來自于部分高端制造產品,包括運輸工具、智能手機和金屬加工機床等。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然占據相當份額,顯示中國工業(yè)發(fā)展正處于轉換臨界點:從勞動密集型工業(yè)轉向為知識密集型工業(yè)。于是,在這個階段非常值得深入探討“中國制造”的轉型。
個人認為,“中國制造”的真正復興,還是在于前述的“工匠精神”。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哪些因素,可以推中國一把,來加速中國制造的革新呢?
完整的工業(yè)環(huán)節(jié)其實不限于生產制造而已,從利潤鏈的觀點看,可以并存兩種視角:供應鏈視角和需求鏈視角。供應鏈的概念是通過打通供應鏈上關鍵成員企業(yè)之間的業(yè)務流、物流、商流、與信息流,來優(yōu)化從原材料、零組件開始,到中間財、最終財的生產,到物流、分銷、零售,以至于最終顧客的整個系統(tǒng)結構;需求鏈的概念則是從搜集消費者的心念與行為開始,設法去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欲望,進而估計他們潛在的消費路徑、未來決策等等,然后基于對他們未來行為的預測,來決定中間渠道的商品保有數量、期間內的供貨數量,進而決定生產線的布局與原物料的采購與儲備。
這兩條鏈的過程,剛好都可以通過商業(yè)4.0的設計與技術,恰如其分地加以完成。在商業(yè)4.0的技術支持下,或許我們可以描繪出一個“中國制造+”的愿景。
“中國制造+”的核心就是生產端與消費端的端對端對接。簡單說,就是正確理解顧客的需求、正確傳遞顧客的需求、及時并正確地制造顧客需求的產品、正確布置供應鏈里的資源需求、正確交付顧客需求的產品。這五個“正確”的實現,涉及包括傳感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分散式內存計算等等先進技術。
首先是正確理解顧客的需求。在數據源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智能家居與智能電器偵測顧客在居家環(huán)境里的行為軌跡,來猜測顧客在日常生活里的各種不便與渴望;或者通過可穿戴設備與車聯網布下的傳感器,來捕捉顧客在居家之外,以及在行動之中,與各種人、事、時、地、物之間的互動狀態(tài);甚至,還可以通過網絡爬蟲、互聯網服務器里的瀏覽記錄等等手段,來分析并理解消費者在云端的行為。在上述這些數據支持下,我們可以通過許多數學方法,例如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來理解消費者的隱秘想法、突然而至的欲望、或是醞釀多時的需求,進而轉化為可能的商機。
其次是正確傳遞顧客的需求。在互聯網如此普及的現在,快速“傳遞”信息已經不成問題,這里的主要關鍵點是如何“正確”傳遞顧客信息給研發(fā)與生產部門。在信息傳遞效率不彰的時代,營銷/銷售、生產、研發(fā)等部門之間的沖突來源主要是信息不對稱以及本位主義,但是在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市場分析后,信息的刻畫粒度從久遠以前的“行業(yè)”級別與不久之前的“細分市場”級別,很快就進化到“客戶”級別,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能夠精密預測哪個人在什么時候需要滿足什么欲望,需要多少量的滿足,以及愿意支付多少錢。當然這些都是概率性的估計,但是對于統(tǒng)合各部門的意見非常有益,同時也幫助了研發(fā)與生產單位更好的發(fā)展并釋放自己的核心能力。
對于及時并正確地制造顧客需求的產品,以及正確布置供應鏈里的資源需求,有賴于工業(yè)4.0技術的實施。在消費需求能夠被正確建模的前提下,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以及傳感器的布置,生產單位與原物料/零組件供應商之間,零組件、機器、流水線、制造程序、與生產工人之間,在制品、制成品、與倉儲物流之間,都獲得了及時有效的對接,達到了柔性生產的最高境界,而這一切的指揮權,就掌握在消費需求模型的手中。
篇7
理想和信念,對人類未來的關懷
正如Kevin Kelly在《失控》所言,“當一些公司到頂點的時候,你必須去想怎么樣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另外一種途徑做一些不那么完美的產品,慢慢的從另外一個角度再去爬上另一座高山?!币虼?,作為已經將搜索引擎做到極致的Google來說,為了不被后來者趕上必須將注意轉移到一些尚未被開發(fā)的地方,從現今的情況來看,Google顯然成功了,并且是絕對的成功。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分析師Mark Mahaney曾對Google的這種布局做了如下評價,“對于長期的技術發(fā)展趨勢,Page的寶押對了。如果不涉足智能家居、無人駕駛汽車和可穿戴設備領域,Google的價值要低許多?!?/p>
這種價值并非單單是指在這些領域投入所取得的回報,更是對Google這種情懷的贊許與肯定。早在2008年,Google上線了流感預測系統(tǒng),這可以算作是在生命健康領域最初的嘗試,而此后身患聲帶麻痹癥的遭遇也許使得Larry Page有了在此領域取得突破的決心――提高對疾病的預防,甚至最終避免疾病的困擾。去年7月,Google的大數據預防疾病項目Google Baseline Study上線,試圖利用大數據找到每種疾病對應的標志并以此解決未來疾病的預防問題;9月收購健康技術公司Lift Labs,將其加入Google X生命科學部門,旨在為帕金森病及類似疾病患者提供便利。Google所做的一切已經超越了一家科技公司所能涵蓋的范疇,更像是一家心系人類未來的公司。
朝這個方向努力的不僅僅是Google一家,如今已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將目光投向了人類的未來。在2013年10月,便有消息稱Facebook將成為繼Apple、Google之后又一家進軍醫(yī)療領域的互聯網公司,它將利用自身先天的優(yōu)勢,去構建未來的醫(yī)療服務平臺。在此之前,已經有許多醫(yī)學研究與調查以Facebook上的數據為研究樣本或依據。梅約醫(yī)學中心的社交媒體主任Lee Aase曾表示,醫(yī)療組織會利用這個平臺來提高有關本地獻血活動、心理衛(wèi)生服務、免費疫苗、STD/HIV測試或產前護理的認知度。從人類關懷的角度來講,醫(yī)療也許是最容易切入的一個突破口了。
再如Apple,其收購或投資的公司無一不是為了優(yōu)化、提高用戶體驗而做出的決定。即使在如今后喬布斯時代的Apple已不再同以往那樣閃耀,但仍在完善iOS生態(tài)圈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將小而美發(fā)揮到極致。
這些公司之所以對人類的現在與未來如此關注,除卻自身處于互聯網科技這樣一個極具前瞻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領域外,更同他們的領導者不無關系。我們敬仰與崇尚這樣的精神,但更敬仰與崇尚追求這種精神的人們。
追求的人杰,比起過去更注重將來
回到文初的Google,現任CEO兼創(chuàng)始人Larry Page對其公司具有這種人文關懷精神無疑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1998年他與Sergey Brin初創(chuàng)Google的那段時間里,他便試圖在那簡陋的車庫辦公室中用樂高積木及橡膠滑輪拼湊出能夠代替人手翻書的機器人裝置。在面對時任Google人力資源主管Heather Cairns的疑問時,Larry的回答十分堅定,“總有一天我們會把世界上所有出版物都放到互聯網上,這樣每個人都能夠看到它們?!边@并非其人文關懷的萌芽。早在學生時代,Larry便在論文中提出在太空中放置太陽能風箏以更加充分并清潔的利用能源。這一切關于想要改變世界的想象在如今都或多或少的映射在了Google的產品上。
再如現在占據了智能手機市場大半壁江山的Android操作系統(tǒng),在最初得以被Google收購也是因為正巧符合了Larry當時“將Google服務裝入每個人口袋”的夢想。雖然晚于Apple手機一年,但Android上市之初便幫助手機廠商們快速地攻占了市場,并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Larry在復出重任CEO之前的一次產品評估會上言道:“我們要開發(fā)的產品,應當是利用科技解決數億人面臨的大問題??纯碅ndroid,看看Gmail,看看谷歌地圖,看看谷歌搜索。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要開發(fā)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產品?!闭腔谶@個目的,使得他在任職CEO的過程中陸續(xù)砍掉了42個產品,并試圖帶領Google不斷進入新領域。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有了支持新科技的風司Google Venture、致力于將100個超凡的創(chuàng)意變?yōu)楝F實的Google X、為構建世界藍圖而成立的Google 2.0、意在先進技術與產品研發(fā)的Google Y實驗室。
懷抱這種情懷與信念的不僅僅是Larry一人。在硅谷,Google同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以及若干科學家共同開辦的奇點大學中,幾乎全部都是有著同樣情懷的人們。這所旨在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的學校,希望學生能夠將科技作為改善人類困境的途徑,并以此解決貧窮、饑餓、疾病、全球變暖、能源稀缺等一系列威脅到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問題。
日前,Google完成了對太空公司Space X中的一個項目投資,目前此項目的估值約在100億美元。Space X創(chuàng)始人Elon Musk被譽為下一個Steven Jobs,這不僅僅是對其財富與地位的描述,更是對其野心與信念的稱贊。通過在線支付工具Paypal、電動汽車生產商Tesla、以及太空公司Space X,Elon Musk在互聯網、新能源、航空航天三個領域前所未有地改變了世界。不僅如此,這也給未來繼續(xù)造成更重大的影響帶來了希望,“從PayPal離開之后,我思索的并不是怎么賺大錢,而是還有哪些問題是會對人類造成重大影響的”。而Google此次投資的項目則恰好同他們的熱氣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目的是為SpaceX衛(wèi)星的開發(fā)工作提供支持,這種衛(wèi)星可向全球范圍內尚無互聯網的數十億人提供廉價的網絡服務??梢灶A見在不遠的將來,通過這兩家公司的合作,整個世界將會真正成為一個由互聯網連接起來的新世界。
Paypal的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Peter Thiel同樣也有著和上述幾位硅谷創(chuàng)業(yè)者同樣的信心。在將Paypal賣給eBay之后,Peter Thiel不僅投資了Facebook、Yelp、Linkedin、SpaceX、Airbnb等上百家公司,創(chuàng)建服務于國安與金融領域數據分析的Palantir,并設立了Thiel基金會,旨在對技術進展以及對未來的前景進行長遠思索。這家基金會不同于傳統(tǒng)的慈善基金會,更像是一個對人類未來發(fā)展傾注無限關懷的風司,目的是“挑選那些自身能產生價值,同時又有助于讓人們意識到更廣泛的問題的企業(yè)”。而此基金會最早的受益者Aubrey de Grey,其領導的項目便讓人看到了Peter Thiel對人類未來深深地關注。Aubrey de Grey是SENS即抗衰老戰(zhàn)略工程的創(chuàng)立者,他正在努力開發(fā)一種能夠延緩人類衰老的再生療法,他甚至相信,在未來能夠活到1000歲的人已經降生了。
而另一個項目則更加大膽,“20 Under 20”,致力于為18 到 20 歲之間的資優(yōu)學生提供 10 萬美金,讓他們自己創(chuàng)業(yè)。這種顛覆過去大學教育的做法,令那些傳統(tǒng)教育家們產生了極大反感,“受 Thiel 贊助的學生們將有機會效法他們的資助者,在成年伊始即放棄自己的智力發(fā)展,一心一意地專注于發(fā)家致富,并且越年輕越好,以此消除了為自己的長遠打算而去求知的必要”。然而在Peter Thiel看來,“大學本科教育欺騙學生們,使其高估學位的價值,從而深陷不必要的教育貸款”。他的這一做法實際上大大豐富了未來年輕人在職業(yè)選擇上的多元化。
不論何時,我們都需要這樣的信念與富有追求的人杰
在去年3月的TED大會上,當身患聲帶麻痹癥的Larry Page在臺上說道“如果人們能將自己的醫(yī)療記錄匿名分享到網上,便可以挽救 10 萬人的生命”時,我們不難感受到這位一向因為疾病而“謹言慎行”的公眾人物對人類未來的關懷。而此后Google向生命健康領域的一步步進軍使我們更能相信Larry此前所言并非一時興起,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這也是我們?yōu)楹我缟羞@種理想與信念的原因,因為這樣才會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并為之不斷努力。而正是有了追求此種理想與理念的人杰的出現,才更使我們悉知美好未來的觸手可及。不論是Larry Page、Elon Musk還是Peter Thiel,他們的所作所為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僅僅只是意欲顛覆世界的瘋狂之舉,其實背后透著對我們這個世界與整個地球生命未來的期待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