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的康復訓練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23 17:34: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產后的康復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盆底康復; 產后; 壓力性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 R6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14-0081-03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LENG Xiu-lan,DONG Yu-nan,RUAN Li-ni.//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14):81-8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and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Method:124 women diagnosed for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rom author’s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mild group had 48 cases,moderate group had 44 cases and severe group had 32 cases.All women were performed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for 8 pared the ICI-Q-SF score of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by means of ICI-Q-SF tables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ild group was 83.3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moderate was 72.73%,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severe group was 43.75%.The therapy effect of mil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moderate group and severe group(P
【Key words】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Shenzhen 518000,China
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腹壓突然增加(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提重物或上樓梯等)時,尿液不自主的從尿道口流出。25~65歲的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生率從24%增加到46%[1]。妊娠和分娩是年輕婦女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最常見原因[2]。盆底肌康復鍛煉是治療壓力性尿失禁的首選方法,本文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8月1日-2012年1月31日來筆者所在醫(yī)院常規(guī)產檢的初孕婦,足月、單胎順產,胎兒體重2500~4000 g,陰道分娩后確診為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124例,年齡20~41歲,平均(28.3±4.5)歲。納入及排除標準:所有入選者均為陰道分娩后確診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符合2007中國女性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治療指南中的壓力性尿失禁診斷標準[3]),均經本人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堅持進行盆底肌鍛煉;同時排除膀胱陰道瘺患者、非壓力性尿失禁患者及影響膀胱功能的疾病患者。分度標準,輕度:患者尿失禁發(fā)生頻率為1次/周,且每次尿漏量為幾滴;中度:發(fā)生頻率為2~6次/min,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濕底褲;重度:發(fā)生頻率≥7次/周,或每次尿漏量足以打濕外褲。根據分度標準將124例患者分為輕度組48例,中度組44例,重度組32例。
1.2 方法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一般健康知識教育并發(fā)放資料,集中講解分娩對盆底肌功能的影響,常規(guī)會陰護理。指導患者做盆底肌康復鍛煉,患者可根據身體情況選擇臥位、站位及坐位進行鍛煉,20 min/次,3次/d,每次縮緊不少于3 s,然后放松,避免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參與?;颊呙刻靵碓阂淮谓邮芘璧族憻捴笇В钡酵耆莆占纯稍诩抑袌猿皱憻?。同時每次排尿時減緩或停頓尿流,鍛煉間斷排尿,在有尿失禁誘發(fā)動作前包括彎腰、咳嗽等收縮盆底肌,抑制不穩(wěn)定的膀胱收縮。同時,訓練模式堅持個體化的原則。鍛煉時間為8周。每周最后一天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采用國際尿失禁咨詢委員會問卷簡表(ICI-Q-SF),對治療前后ICI-Q-SF評分結果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尿失禁癥狀消失,尿墊試驗陰性;有效:尿失禁次數明顯減少,尿墊試驗連續(xù)3次以上陰性;無效:所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治愈+有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經過8周的鍛煉后,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3%、72.73%、43.75%,輕度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中度組與重度組,治療效果與尿失禁嚴重程度呈負相關,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1 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治療3個月后治療效果比較 例(%)
組別 治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
輕度組(n=48) 23(47.91) 17(35.42) 8(16.67) 40(83.33)*
中度組(n=44) 18(40.91) 14(31.82) 12(27.27) 32(72.73)
重度組(n=32) 4(12.50) 10(31.25) 18(56.25) 14(43.75)
*與中度組、重度組比較,P
2.2 治療前后ICI-Q-SF評分
輕度組、中度組和中度組治療后ICI-Q-SF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表2 治療前后ICI-Q-SF評分結果比較 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輕度組(n=48) 13.37±2.23 5.41±2.11*
中度組(n=44) 16.87±2.84 12.01±2.76*
重度組(n=32) 19.45±1.24 15.22±1.98*
*與治療前比較,P
3 討論
上世紀40年代美國婦產科醫(yī)生Kegel為解決產婦產后盆腔器官脫垂和盆底肌肉松弛等問題,創(chuàng)造了盆底肌肉康復鍛煉方法,即凱格爾法。經過多年的臨床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經成為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常用的康復鍛煉方法。本研究將此訓練方法運用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1 產后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機制
妊娠期孕婦發(fā)生一系列生理改變,泌尿生殖系統(tǒng)和盆底肌肉神經解剖學及生理學在胎兒生長、子宮增大和內分泌激素影響下發(fā)生很大變化,這些變化多在產后7~8周恢復至孕前狀態(tài)。如產后不能及時修復,日后就可能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妊娠期及產后發(fā)生壓力性尿失禁的機制如下:(1)妊娠期因松弛素及重力作用使女性盆底組織松弛、正常解剖移位,導致膀胱頸及尿道下移[4];(2)妊娠期機體免疫力下降,易患泌尿系感染,損傷尿道;(3)分娩期第二產程延長損傷盆底組織,進一步使其松弛甚至部分斷裂;(4)陰道分娩時會陰神經損傷也與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病相關[5];(5)一些助產技術的使用,常人為損傷盆底組織。
3.2 產后壓力性尿失禁婦女盆底肌康復訓練的個體化原則
由于受教育程度、社會及家庭關系、情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6],每個產婦對盆底康復訓練的接受、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并且每個孕婦的盆底損傷程度不同,每個人初始的肌肉收縮能力是有差異的,部分孕婦Ⅰ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部分產婦Ⅱ類纖維收縮能力較好,有小部分甚至無法識別盆底肌肉收縮。因此,妊娠期及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無法統(tǒng)一治療標準和固定化的訓練模式,必須遵循個體化的治療原則,必須根據每個患者的自身情況及在康復訓練過程中的效果做及時地調整,制定個體化的訓練模式和方案。
本項研究中,三組病例均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與產婦積極配合、隨時將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向醫(yī)務人員反應,醫(yī)務人員及時調整適合每個人的訓練方案有關。
3.3 盆底肌康復訓練用于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的意義
盆底肌康復訓練不僅能夠加固盆底肌肉,還能提高尿道周圍肌肉的括約功效,是壓力性尿失禁的首選的治療方法。盆底肌康復鍛煉的目的是通過對骨盆底橫紋肌進行有意識地反復收縮鍛煉,提升小骨盆內膀肌頸部和近端尿道,使之與腹壓一同作用于膀肌頸部和近端尿道,達到壓迫尿道內腔,防止尿失禁的效果。
國外眾多研究中,妊娠期婦女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對于預防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發(fā)生有較顯著的效果。Sampselle等[7]1998年研究了妊娠期和產后,盆底康復訓練對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效果,證實盆底康復訓練通過增加盆底肌的強度減少壓力性尿失禁在孕35周及產后6周和6個月的發(fā)生率。Morkved等[8]的研究,通過用盆底康復訓練對20周以后的初產婦的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認為PFME對增加妊娠期和分娩時盆底肌的強度有效,能阻止SUI的發(fā)生。Reilly的研究中,對膀胱頸運動過度、孕齡>20周的初產婦進行PFME能夠產后SUI的發(fā)生[9]。
本研究對妊娠期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效果顯著;且輕度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中度組與重度組,尿失禁嚴重程度越輕,治療效果越好。國內的研究對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對患病程度無選擇性[10],本研究中將輕重中度患者分組進行對比研究,顯示盆底康復訓練對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效果,與病情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3.4 心理指導和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在盆底肌康復訓練中的重要意義
進行康復鍛煉前,首先應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以信任、鼓勵、尊重的語言與患者交談,耐心向每個產婦解釋盆底的基本解剖知識和盆底肌康復收縮方法,并運用文字、圖表等進一步說明,讓每個孕婦充分了解盆底肌訓練的機制、方法和意義,使其保持情緒穩(wěn)定,增強信心與毅力,發(fā)揮患者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地配合康復鍛煉。本研究進行康復鍛煉前均根據每個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分娩情況給予個體化的解釋工作,讓她們能完全理解盆底肌康復的意義和效果。
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的干預在盆底肌康復訓練中亦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治療咳嗽,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多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此外,還可以進行場景反射訓練,就是在咳嗽、噴嚏等腹內壓突然增大時能主動有力的收縮盆底肌肉。
對于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婦女,應特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護理。(1)注意會護理:有會陰側切者做好切口護理,達到一期愈合;(2)加強基礎護理:縮短留置導尿時間,避免泌尿系感染,出現咳嗽、便秘等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控制癥狀;(3)盆底肌康復訓練:產后盡早開始訓練,以減少泌尿生殖系統(tǒng)組織損傷,減輕盆底組織負擔,恢復盆底肌肉強度;(4)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禁煙酒及含咖啡因的食物、飲料,因其可改變盆底支持組織強度,且不利于小孩健康[11]。
盆底康復治療中,盆底肌訓練是最常用的手段,有助于增大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張力,提高肌肉對壓力作用的反應性收縮力,從而緩解尿失禁癥。至少有1/3的婦女以為自己學會了縮肛運動,實際上進行了錯誤的收縮,應指導患者將食指和中指放置于陰道內,收縮時,手指周圍感覺到有壓力包繞,即為正確的肌群收縮;也可在排尿時收縮盆底,如尿流在收縮時終止,而放松時繼續(xù)排出亦表示為正確的肌群收縮。在收縮盆底肌群的同時要盡量避免其他肌肉,如大腿。背部和腹部肌肉的收縮才能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
綜上所述,產后盆底肌康復訓練是一種無損傷、簡便、安全、有效的療法。女性壓力性尿治療,還有生物反饋和電刺激療法,但最終都離不開盆底肌康復訓練。但是,盆底肌康復訓練應根據每個產婦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訓練方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Hunskaar S,Lose G,Sykes D,et al.The prevalenc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in four European countries[J].BJU Int,2004,93(3):324-330.
[2] Burgio K L,Zyczynski H,Locher J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the 12-month postpartum period[J].Obstet Gynecol,2003,102(6):1291-1298.
[3]那彥群.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Z].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276.
[4]宋巖峰.妊娠分娩與盆底結構損傷[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6(23):478.
[5] Kane D D,Kerns J M,Lin D L,et al.Early structural effects of oestrogen on pudendal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rat[J].BJU Int,2004,93(6):870-878.
[6] Thorp J J,Norton P A,Wall L L,et 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a prospective study[J].Am J Obstet Gynecol,1999,181(2):266-273.
[7] Sampselle C M,Miller J M,Mims B L,et al.Effect of pelvic muscle exercise on transient incontinence during pregnancy and after birth[J].Obstet Gynecol,1998,91(3):406-412.
[8] Morkved S,Bo K,Schei B,et al.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during pregnancy to prevent urinary incontinence:a sing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Obstet Gynecol,2003,101(2):313-319.
[9] Reilly E T,Freeman R M,Waterfield M R,et al.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 in primigravidae with increased bladder neck mobilit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tenatal pelvic floor exercises[J].BJOG,2002,109(1):68-76.
[10]薛淑親.女性產后壓力性尿失禁的康復護理[J].全科護理,2009,7(9):2945.
篇2
1.1對象選取
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我科輪轉護生56人,將2011年7月-2012年6月輪轉護生28人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18~22歲,大專學歷;將2012年7月-2013年6月輪轉護生28人作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18~22歲,大專學歷。兩組均在婦產科輪轉4周,選擇在婦產科工作5年以上,有豐富??浦R、臨床經驗和帶教經驗、具有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帶教。兩組在各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方法
1.2.1帶教方法
對照組按傳統(tǒng)方法即老師依據自身工作經驗指導一對一講解、示范等灌輸式教學。觀察組應用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帶教,具體內容為:(1)老師培訓。由護士長和科室總帶教對老師進行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相關知識培訓,將護生培訓目標分解細化,擬定每周帶教計劃。老師實行結對帶教,根據計劃和臨床病例適時進行任務設計。出科時護生能熟悉我科工作職責和不同妊娠合并癥的觀察要點,掌握??浦R和操作技能,能對剖宮產術后患者制訂護理計劃并實施護理,患者對護生執(zhí)行的護理滿意度>90%。(2)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帶教實施方法。由老師對護生進行評估,因人施教。根據我科制定的護生學習目標,由護生和帶教共同討論實習計劃。①任務確定:結合我科臨床病種和所上班次確定每周和每一天的帶教重點。②任務驅動引入:老師設定真實教學情景,如剖宮產術后如何護理,讓生動直觀的形象刺激護生聯想,喚起其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及表象,反思自己學到的剖宮產術后的相關知識。在上述情景下提出總任務和分任務,總任務為剖宮產術圍手術期護理,分任務包括術前準備如備皮、飲食指導、心理放松技巧等,術后相關知識(飲食、活動、、疼痛、惡露、母乳喂養(yǎng)、母嬰阻斷等)的指導、術后每天的康復訓練方法、出院指導。③主動學習:老師在任務實施前對先前帶教經歷和過程進行反思,如何將每一項分任務、每一次鍛煉的目的、方法讓護生理解學會并施教于患者。提出任務后,老師先引導護生提出解決任務的方法,如剖宮產術后易出現產后出血、感染、便秘等并發(fā)癥的可能,讓護生思考分析,得出需要怎么觀察、處理、指導等。④任務驅動演示:因婦產科??撇僮骷夹g高,對新內容或技巧性任務老師事先演示,如:如何聽胎心、按摩子宮底、判斷宮縮程度、四步觸診、新生兒護理等。對一些簡單的任務可以讓護生結合理論知識進行演示,如深呼吸來緩解疼痛、有效咳嗽、產后操、新生兒喂養(yǎng)等充分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⑤鞏固與總結:每天下班前護生反思當天工作任務學習情況,老師根據護生完成分任務的效果,對自己的帶教過程進行反思,并及時與護生溝通,聽取護生對自己帶教方式的評價,取長補短,以便總結出更好的帶教方式完成任務。每天護生要總結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未能熟練的任務提出問題作為第2天的學習重點,持續(xù)掌握。老師對未能很好掌握的任務與護生一起分析,加強帶教、解決問題,每天循環(huán),每周循環(huán),不斷總結,最后進行考核。
1.2.2評價方法
于輪轉結束時對兩組護生進行評價。(1)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理論考核由護士長和總帶教出題,閉卷形式、現場提問形式組成,滿分100分。操作考核在婦產科常見操作4項中抽取1項,滿分100分,由總帶教負責考核。(2)臨床實踐能力。由總帶教指定案例現場進行考核,通過病史評估、身體評估、病情監(jiān)測、急救處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進行,由護生進行演示,護士長和老師進行評價,滿分100分。(3)。滿意度調查表由我科自行制定,每周對護生進行患者滿意度調查,滿分100%。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資料均行S-K檢驗,均為正態(tài)分布數據,用(x±s)進行描述。
2結果
兩種不同教學方法實施后護生在理論和操作考核成績、臨床實踐能力、患者滿意度測評等方面比較,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均P<0.01)。
3討論
3.1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了護生的整合能力,減少了對實習的盲目性
我院婦產科是傳染病產科,工作繁、加床多、任務重,護生每天忙于瑣事,工作效率不高,有時甚至沒有學到計劃內容,使帶教工作不能按時完成。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制定的帶教計劃不明確,可操作思考性不強,學生對實習重點理解不夠,而傳染病婦產科護理又是一門專業(yè)操作、臨床技能、消毒隔離要求很強的學科。任務驅動教學法正是通過要求護生完成若干個具體任務來達到學習目的,應用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后,護生和老師根據目標分配每月、每周、每天的重點,并按計劃進行,通過護生反思,結合臨床病種,聯想自己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還要獲取哪些資料,在老師的參與下結合臨床-提問-自學-解疑-評估-掌握等來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使護生在實習過程中要不斷地在理論→實踐→反思→理論→實踐的循環(huán)中鞏固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實習效果。
3.2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了護生的綜合素質
該方法帶教老師通過評估護生的情況,結合護生自身特點和學習目標,因人施教,提高了護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培養(yǎng)護生能獨立的思考、提出問題、查閱資料的習慣,能不斷的詢問老師來彌補不足。同時,在結合臨床的過程中,加強了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使被動服務轉變?yōu)橹鲃臃眨岣吡朔找庾R,患者滿意度也得以提高,實習也更加條理化。
3.3反思任務驅動教學法也激勵老師不斷學習新的護理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了自身的業(yè)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