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防震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17 17:21: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校防震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校防震措施

篇1

一、基本情況

目前全縣共有鄉(xiāng)鎮(zhèn)初級中學5所、農村完全小學7所、教學點9個。今年計劃撤并的金丁中學、順寧中學、永寧中學共有教職工100人(其中專任教師85人),共有七、八年級學生499名;杏河鎮(zhèn)侯市、永寧鎮(zhèn)麻灣、旦八鎮(zhèn)麻子溝、雙河鄉(xiāng)新崾峴、順寧鎮(zhèn)登科5所農村完全小學和9個教學點共有教職工82人(其中專任教師76人),共有學生496名(其中完全小學280名,教學點216名)。

二、目標任務

今年秋季開學前完成金丁、順寧、永寧3所中學,杏河鎮(zhèn)侯市、永寧鎮(zhèn)麻灣、旦八鎮(zhèn)麻子溝、雙河鄉(xiāng)新崾峴、順寧鎮(zhèn)登科5所農村完全小學和順寧鎮(zhèn)大木山、大臺、桑樹坪,雙河鄉(xiāng)樊山、麻子溝,保安鎮(zhèn)柳樹坪,旦八鎮(zhèn)沙渠、劉灣,紙坊鄉(xiāng)陽莊9個教學點的撤并任務,初步實現“縣城辦中學,鄉(xiāng)鎮(zhèn)辦小學”的教育資源優(yōu)化配置目標。

(一)撤并金丁、順寧、永寧3所鄉(xiāng)鎮(zhèn)中學

1、將金丁中學七、八年級在校學生今年秋季開學并入旦八中學就讀。旦八中學服務區(qū)為旦八、金丁、義正和吳堡四鄉(xiāng)鎮(zhèn)。

2、將永寧中學、順寧中學七、八年級在校學生今年秋季開學并入保安中學就讀。保安中學服務區(qū)為永寧、順寧、紙坊、雙河和保安鎮(zhèn)五鄉(xiāng)鎮(zhèn)。

3、中學服務區(qū)為市鎮(zhèn)小學、城關小學、紅都小學和城南小學。

4、杏河中學服務區(qū)為杏河、張渠、侯市三鄉(xiāng)鎮(zhèn)(管理區(qū))。

(二)撤并5所農村完全小學和9個教學點

撤并杏河鎮(zhèn)侯市、永寧鎮(zhèn)麻灣、旦八鎮(zhèn)麻子溝、雙河鄉(xiāng)新崾峴、順寧鎮(zhèn)登科5所農村完全小學和順寧鎮(zhèn)大木山、大臺、桑樹坪,雙河鄉(xiāng)樊山、麻子溝,保安鎮(zhèn)柳樹坪,旦八鎮(zhèn)沙渠、劉灣,紙坊鄉(xiāng)陽莊9個教學點,按照“方便群眾,就近入學”的原則,將學生分流到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就讀。

(三)整合優(yōu)化教師隊伍

1、根據城市初中教師配備標準,保安中學應配備專任教師58人;旦八中學根據現有教師情況,只需配備物理教師2人。其他中學都能夠滿足教學需要,無需配備。

2、按照擇優(yōu)聘用的原則,保安中學所需教師在撤并學校內擇優(yōu)聘用,富余人員在保證滿足基層中學的基礎上調整到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任教。

3、所撤并農村完全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原則上調整到所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或幼兒園任教。

4、所有撤并閑置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安排3名責任心強的教職工留守看管。

(四)認真做好校產處置

金丁中學、永寧中學校舍用于職業(yè)教育實訓基地;將順寧中學校舍改造為順寧鎮(zhèn)公辦中心幼兒園。撤并學校的圖書、儀器、辦公用品等設施設備按照“宜中學則中學,宜小學則小學”的原則,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需要,拿出具體分配方案與調撥意見,經縣政府同意后實施。

三、主要措施

(一)強化宣傳,提高認識。縣委通信組、縣廣電中心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縣教育局要強化工作人員的培訓,讓其吃透政策,深入各鄉(xiāng)鎮(zhèn)、各學校進行廣泛宣傳;各鄉(xiāng)鎮(zhèn)和學校要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要立足實際,放眼未來,廣泛宣傳學校撤并的目的、意義,努力爭取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有力支持;廣大領導干部要有全局意識,充分認識學校撤并工作的前瞻性、科學性與重要性,把此項工作放在貫徹“科教興縣、人才強縣”的戰(zhàn)略高度,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加強領導,夯實責任??h教育局要按照撤并工作分工分別成立工作小組,局領導要親自掛帥,抽調精兵強將,切實加強對學校撤并工作的組織領導;各鄉(xiāng)鎮(zhèn)和學校主要領導要親自參與,協(xié)助教育部門做好轄區(qū)學校撤并工作;縣財政、住建、人社、編辦、國有中心等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確保撤并任務如期實現。

(三)加快校建工程進度??h教育局要加快學校校舍建設和維護,特別是要加快保安中學、職教中心的建設進度,確保秋季開學投入使用。

(四)合理安置教職員工。縣教育局要商人社、編辦等部門單位,嚴格按照《2012年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優(yōu)化方案》,因事設崗,因崗用人,擇優(yōu)選拔調配好教師。

(五)妥善做好校產處置。所撤并學校的全部資產和土地由縣政府進行統(tǒng)一調配和處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挪用;對造成學校資產流失的責任人,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嚴肅追究責任。

篇2

地下水異常的現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還有規(guī)律;雨水變渾濁,有臭味并且難聞。在地震前動物還能給咱們一些前兆:家禽上樹、騾馬不進圈、豬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一起來看看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最新5篇大全,歡迎查閱!

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1

今天,媽媽帶我去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通過模型、圖片、文字等,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地震,以及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地震主要是由于地下深處巖石破裂、錯動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引起房搖地動的現象。

還使我了解了地震前會有些預兆的,如魚兒驚慌地往水面上跳起來,還有井水會冒起了大大小小的氣泡,有時還會變顏色,變味道。

當地震發(fā)生時,在室外要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筑物或路燈、廣告牌等危險物。如果在室內千萬不要跳樓逃生,也不要到陽臺上去,應迅速用書包保護頭部,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旁,等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上向教室外面轉移。

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后,我覺得要堅強樂觀地面對困難,不要被困難嚇倒。平時,咱們要多學習關于地震和救護的知識,還要做好應對地震的準備,這樣,發(fā)生地震了才不會驚慌失措。

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2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襲擊了我國四川省汶川縣,僅僅幾秒鐘的時間,也就在這一瞬間,汶川周邊地區(qū)變成了廢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有多少人離開了人世,又有多少人變成了殘疾人……這場大地震震撼了全國人民,給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難于揮去的陰影。

根據有關人員統(tǒng)計,在地震發(fā)生時,真正由于災難本身造成的傷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這么多人遇難呢?原來,真正的“殺手”是驚慌。驚慌使得許多人只會隨別人行動,而不能冷靜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驅使,使得人們不是倉皇跳樓,就是相互擁擠踩踏而死,或是在樓房垮塌前沒有及時躲避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預測的,如果人類能夠預測地震的發(fā)生時間、震級和地區(qū),如果咱們學會了自救,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咱們不甘心,雖然咱們不可以預測地震的到來,但咱們卻可以用防震知識武裝自己,來準確地防止和減少地震給咱們帶來的傷害。

那么,當地震災難降臨時,咱們該怎么辦呢?

災難是人們預測不到的,只能靠咱們自己來防止和地震造成的傷害,與其驚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還不如全力自救。

我認為,地震一旦發(fā)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鎮(zhèn)靜,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這一點尤為重要。其次,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等第一輪地震波過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減少人員傷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亦可轉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墻角處、廚房、衛(wèi)生間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能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第三,千萬不要躲避在門窗附近、樓梯口等承載力不夠、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亂中跳樓或擁堵,不可以在樓房、電桿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墜物傷害。第四,平時要保持樓梯、走廊等通道暢通,不可以在過道上堆積物品,影響緊急狀態(tài)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種自救措施后,政府單位、學校、工廠等人員密集的單位要組織防震自救演練,使書面自救措施知識經過訓練,得以熟練操作。

桑棗中學的師生們就是用知識保護自己的典范。學校所在的位置安縣緊鄰著地震最慘烈的北川。由于平時的多次演練,地震發(fā)生后,全校師生,包括兩千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上,以班級為單元站好,共用時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師生無一傷亡,創(chuàng)造了奇跡。

全民行動起來吧,認真學習防震減災知識,用科學的防震減災知識來武裝自己,捍衛(wèi)自己的生命!

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3

早已耳聞科技館要舉辦“防震減災”此項活動, 這不,我今天便跨入科技館,抬頭就看見顯眼的紅色大字“抗震減災科普展”,先讓鏡頭留在一廳。瞧!這里到處張貼著對防震減災的簡介及對地震的各種宣傳資料;到處擺放著視頻播放器、實踐活動器、和介紹地震原理的架子、機器等。

“防震減災”是每個學生都需要懂得的科普知識。本次展覽特地向大家介紹及宣傳地震分幾種類型、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地震時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讓我對地震了解許多,大長了見識。比如,常見的大地震前兆(順口溜):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家家戶戶都觀察,發(fā)現異??靾蟾妗0?原來,地震到來時有這樣的奇事呀!當然主要是地震時也切記以下幾點:

一、地震發(fā)生時應隨手開關那些開關,防止火災發(fā)生?

電源、火源及煤氣。

二、居家如何做好防震措施?

1、家中應準備急救箱及減火器,并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2、知道煤氣、自來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3、家中高懸的物品應綁牢,櫥柜門閂宜鎖緊。

4、重物不要置于高架上,栓牢笨重家具。

5、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難處。

三、學校之防震措施?

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校)應經常在課堂宣導防震常識,并教導學生避難事宜,舉行防震演習。

1、教室的照明燈具、實驗室的櫥柜及圖書館的書架應加以固定。

2、地震時避于桌下,背向窗戶,并用書包保護頭部。

3、地震時切忌慌亂沖出教室,并避免慌張地上下樓梯。

4、地震時如在室外,遠離建筑物。

5、地震時如在行駛中之校車,應留在座位上勿動,直至車輛停妥。

其實地震可能還是咱們引起的,所以咱們人類也要對自己自我反省一下。

科技館此次開展科普展覽,讓咱們對地震近一步了解,近一步見識,在生活中有了對大地震的近一步的防范意識!

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4

當地震突如其來時,如果咱們能夠采取正確科學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么就會把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小程度。為強化學校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救互助能力,按照教育局統(tǒng)一要求,遂平瞿陽二小積極制定預案,并全力部署做好充分準備,于5月11日下午開展了逃生自救演練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分鐘課桌下防震演習活動及地震后的疏散演練??h公安局蓮花湖有關領導受邀前來觀看。

首先,由縣公安局蓮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給我校全體師生講解校園暴力事件的安全防范的常識,李警官結合生活實際和生動事例,從有關安全知識,講到面對安全事故出現的時候如何及時進行自護自救等,并親自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課

之后開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練,有四年級五個班的學生及六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孩子們在教室里靜靜的學習,忽然信號員發(fā)出:“地震警報”信號。(學校鈴聲)同學們迅速拿起課本抱頭,鉆到課桌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學面向墻,蹲在墻角處。一分鐘后,信號員發(fā)出“地震解除”信號(哨聲):老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現在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統(tǒng)一組織下,孩子們不著急、不慌亂,紛紛用書本遮捂頭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成功進行了安全撤離。

通過這次防災減災的活動,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和團結互助的品德。

全國防災減災日觀后感作文5

天有不測風雨,人有旦夕禍福。自然災害包括人造災害,都是人類的敵人。

地震是由于地球內部的力量引起部分地面快速的震動,它是一種自然現象。全世界每年發(fā)生大大小小的地震約有500萬次,其中人們可以感受到的只有5萬次,能造成破壞性的強力地震每年約有十幾次,破壞性特大的地震每年約有一次。

在地震時,咱們須知的有十條分別是:一、躲在桌子等堅困的家居的下面。二、搖晃時滅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三、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四、將門打開,確保出口。五、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的地方。六、在百貨公司、劇院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七、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qū)禁止停車、行駛。八、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九、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小限度。十、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也許有人會好奇,為什么要在地震時關火?因為如果不關火的話,可能會引起火災、爆炸等事情,這樣會使危險變得更大。

地震是有前兆的,一些微觀前兆,如地變形、地應力、地磁、地點等這一類是不能被人們的感覺器官直接巨額超導的。而能被覺察到的前兆有:地下水異常、動物異常、地光、地色等。地下水異常的現象有:干旱井水往外冒、反常升降還有規(guī)律;雨水變渾濁,有臭味并且難聞。在地震前動物還能給咱們一些前兆:家禽上樹、騾馬不進圈、豬往外逃、老鼠搬家、狗狂叫……

因此,咱們要多多觀察,注意防震減災!!

篇3

建筑規(guī)劃對地面建筑物和工程設施考慮充足。以人口密度高,流動量大而且頻繁,教學和附屬生活設施相應集中地方為例。由于各種復雜的因素,由地震災害及其地震引起次生災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要比其他類型建筑大得多。地震發(fā)生后,因醫(yī)院、學校食堂、救災指揮中心、通訊樞紐、公共避難建筑等救災關鍵建筑在一定程度上的受損,給救災任務帶來較大的阻力,造成嚴重的生命及財產損失。因此如何完善中小學建筑和救災關鍵建筑的規(guī)劃、設計理念和防震措施,是當代建筑從業(yè)人員急需探尋的重要問題。專業(yè)人員應通過研究典型中小學建筑的震害特征,分析地震中小學建筑破壞及倒塌原因和機理,逃生通道的可靠性,及其災后作為避難場所的可用性,提出相關的技術措施和對策建議。為了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對學校、醫(yī)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要提高標準,進一步加強其抗震能力,特別是像學校這樣的公共建筑還可以賦予其作為緊急避難場所的功能。

2結構抗震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抗震新技術推廣。在中國廣大的農村,絕大部分農房處于不設防狀態(tài)。地震作用下結構進入非彈性大變形,構件失穩(wěn),傳力途徑失效容易導致連續(xù)倒塌。推廣應用隨著隔震、消能減震、自復位等高性能抗震減震新技術和高性能材料。建筑質量過差。關于1999年臺灣大地震,據臺灣媒體報道“施工不確定(不按設計要求施工),設計與實際施工不同,偷工減料,未按抗震設計要求施工”等也是倒塌的重要原因。如:部分樓房柱子過細,配筋不足,箍筋間距過大,彎鉤、搭接長度、錨固長度、縱筋在同一截面搭接等均不符合抗震設計要求。”導致建筑質量過差的原因還有:建筑材料的質量差(如混凝土標號不夠、鋼筋不合格等),施工質量差(如不按圖施工、技術不到位、偷工減料等),隨意裝修損害房屋的抗震性(如將承重墻拆除、承重墻上隨意鑿洞、擴大原有門窗尺寸或者另建門窗等),建筑施工中缺乏有效監(jiān)管等。

3關鍵設施的防震損設計與加固方法

采用合理的結構形式。目前我國建筑常用結構形式有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混凝土組合結構、鋼結構??筛鶕煌牡貐^(qū),不同設防烈度選擇不同的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本身具有柔性,因而這種結構的建筑物變形能力好,承載能力高,一般來說抗震能力也強。在確定結構方案時,應根據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抗震要求進行合理選擇。從抗震角度來說,結構的側移度是選擇結構體系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對于高層建筑的設計,這一點起控制作用,隨著多層和高層房屋高度的增加,結構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水平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結構的抗側移剛度必須隨之增大。而不同類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由于構件及其組成方式的不同和受力特點的不同,在抗側移剛度方面有很大差別,他們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因此,為了滿足結構的抗側移剛度要求,避免不合理的設計,應對不同類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的房屋總高度分別給予不同的限制,這是確定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選擇多層砌體房屋結構體系應優(yōu)先選用橫墻承重或縱橫墻共同承的方案??v墻承重方案因橫向支撐少,縱墻易產生平面外彎曲破壞而導致倒塌,應盡量避免采用。

提高設計質量。地震尤其是震級和烈度高地震,危害性非常大,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抗震設計的目標是“小震不壞,大震不倒”。目前我國建筑結構設計水平還很低,大量的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方案不是很合理,導致結構方案無法合理布置,增加材料用量,帶來兩個惡果:—是造價升高;二是自重增加,導致地震作用加大,從而布置更多材料。

其實,從建筑設計的角度出發(fā),在正確的抗震理論指導下,依據合理的設計原則,同樣可提高甚至保證建筑結構的安全可靠性。

篇4

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便是全部運用以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高職院校會計信息進行獲取、加工、傳輸、存儲、運用等處置,然后建立起一個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體現高職教學特征的,集效力、處理、抉擇于一體的會計信息化系統(tǒng),它應是一個能夠滿足校內外按需互動、各部門聯接互通、各用戶特性調用的會計信息資源網絡途徑。

二、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締造的現狀與疑問

(一).會計電算化發(fā)展迅速,但網絡化締造不足

隨著國家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推進和2005年以來高職教學大發(fā)展的需要,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發(fā)展迅速,能夠說現在每一所高職院校都有一套財務軟件,都實施了會計電算化。但這種會計電算化的基本流程是“人工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手工錄入記賬憑證計算機形成會計數據計算機輸出會計賬簿輸出基本會計報表數據”,這是一種低層次的電算化,是缺少網絡化支撐的電算化。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網絡化締造水平與真正實現會計信息化的需要仍有很大距離,體現為:一是硬件投入不足;二是處理重視不可;三是數據標準不統(tǒng)一。

(二).存在會計信息孤島,會計信息運用低效

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締造的目的便是要建立一個集效力、處理、抉擇于一體的會計信息化系統(tǒng),能動態(tài)化的滿足多方面、多種形式的會計信息運用需要。但目前高職院校廣泛存在“會計信息孤島”現象。其首要體現在橫向上不能與銀行、稅務等部門信息同享;縱向上不能與師生及時交流,對外報告的抉擇有用性不可及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相分離;對內高校業(yè)務活動的業(yè)務流、資金流、信息流相分離及財務會計信息與處理會計信息相分離等[2]。

(三).缺乏專業(yè)人才,會計信息化締造缺乏系統(tǒng)性

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理論與計算機、網絡及通訊等信息技術的結合,因此有關的從業(yè)人員不只需要扎實的會計理論與實務技術,也需要有杰出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才干。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大多存在:一方面,財會人員中具有高級會計專業(yè)技術職務的較少,有些人員學歷和業(yè)務水平偏低,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不夠,計算機財務軟件實習操作才干不高;另一方面,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中廣泛缺乏會計理論及實務知識,對財務軟件功用特征不熟悉等情況。因此,在實施會計信息化締造進程中常常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忽視與會計信息化相適應的財務會計標準及原則的科學化、系統(tǒng)化,以及基礎數據的標準性締造,一味重視技術手段,高價購置先進的計算機網絡設備和大型財務軟件系統(tǒng);二是疏忽對網絡系統(tǒng)的處理監(jiān)控和持續(xù)維護,使得會計信息系統(tǒng)處于危險境地,隨時可能遭到網絡侵犯或意外癱瘓??傊蛉狈τ嘘P人才,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締造缺乏合理方案,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tǒng)缺乏全局性和系統(tǒng)性。

三、推進當前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締造的思路

會計信息化締造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不只需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財力的持續(xù)支撐,也需要合理的方案教導和專業(yè)的人才保障。

(一).推進會計信息網絡會合化與共享化

會計信息網絡會合化與共享化締造便是以學校局域網為依托,以財務會計信息系統(tǒng)為中心,通過統(tǒng)一數據接口標準,與學生管理、薪資管理、教學管理、后勤管理、資產管理及內部審計等信息處理系統(tǒng)相貫穿,構成財務會計信息綜合網絡途徑,通過密鑰處理,使得銀行、稅務等外部管理部門,學校各級領導、教職員工、全體學生以及家長、校企合作單位等利益有關的信息運用者,能夠自助地查詢或調用所需的特性化財務信息。

(二).增強會計信息系統(tǒng)安全性

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是會計信息安全的基礎。高職院校有必要切實增強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A措施包括:(1)效力器等硬件專用化,配置高端化,操作系統(tǒng)、財務軟件系統(tǒng)正版化,并及時升級更新,防止出現數據丟失、突然死機、自動重啟等不穩(wěn)定要素出現;(2)機房處理專人化、標準化,比如安裝指紋鎖、攝像頭等,并且切實做好防雷、防火、防水、防震措施,消除災害發(fā)生的人為要素,最大極限減少自然災害發(fā)生時的損失;(3)效力器維護專人化、定期化,操作記載化,保證問題及時發(fā)現、處理。(4)設備依據效力器的網絡殺毒軟件進行實時監(jiān)控、追蹤病毒;設置獨立的專業(yè)防火墻,構成從外部公網到公共學校網再到會計信息系統(tǒng)的兩道防線,關閉不必要的端口,隱藏IP,及時升級漏洞補丁等,防止黑客侵入竊取或破化數據。(5)運用加密通訊技術,對網絡傳輸中會計數據進行加密,防止數據被惡意截取。(6)建立多級備份機制,如運用雙機熱備份、RAID鏡像技術、財務及處理軟件系統(tǒng)自動備份等多種辦法備份。

篇5

關鍵詞:公路橋梁結構;設計原則;抗震設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096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使公路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公路作為交通運輸業(yè)的基礎保障,不僅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而且使地區(qū)之間的經濟交流得到促進,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意義重大。在公路建設中,抗震災害造成的影響是必須考慮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屬于地震多發(fā)國家。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由于該結構存在一定的跨度,在地震發(fā)生過程中容易受到破壞,所以對公路橋梁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抗震設計,能夠使人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到保護。

1 地震對公路橋梁結構產生的危害

地震的發(fā)生主要是由于較大的應力作用而造成地球內部介質發(fā)生急劇破裂,在破裂過程中會有地震波產生,以破裂位置為震源擴散至一定范圍內,從而造成地面震動的現象。地震波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橫波,另一種是縱波,能夠造成地面建筑水平晃動的被稱為橫波,地表建筑上下顛簸的被稱為縱波。當出現較大強度的地震時,會造成建筑出現嚴重變形,在建筑缺乏一定強度或者局部出現失穩(wěn)的情況下會對整體建筑結構造成嚴重的破壞。

(1)支座破壞。在橋梁結構中,上部主梁緊密連接著支座。當發(fā)生地震時,如果防震措施不到位,變形和位移現象會在支座中出現,當變形情況超出支座上限時,會剪斷支座錨固螺栓,進而破壞支座結構。(2)上部結構地震破壞。一旦發(fā)生地震時,主梁等橋梁上部結構會因地震作用而出現一定程度的晃動,當碰撞到相鄰的主梁時,會出現嚴重損害。另外如果出現較大的變形,有自身損傷或移位損傷出現,同樣會造成主梁墜落。(3)下部結構破壞。所謂的下部結構的破壞,一般是指破壞橋梁結構的橋臺和橋墩。橋臺和基礎在地震作用下一般會有滑移產生,進而造成開裂、傾斜甚至折斷現象在橋臺和橋墩與基礎連接處出現。(4)地基土地震液化。地基砂土受到地震作用以后,可能會出現液化情況,進而降低地基承載力,導致地基沉降和滑移現象的出現,對地基造成一定的破壞。在橋梁結構中,地基是受力的基礎,一旦破壞了基礎,上部結構等同于缺少了支撐,進而會出現落梁現象。

2 路橋梁結構抗震設計原則分析

在我國公路橋梁施工中,國家出臺的《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早已成為公路橋梁結構抗震設計的主要標準。其中,該細則規(guī)定設計采用二階段,即:A類橋梁采用彈性抗震設計方法,需要遵循中震不壞,大震可修原則;B類和C類橋梁采用延性抗震設計方法,切實遵循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則。通過該細則能夠看出,公路橋梁結構抗震設計的要點一般為公路橋梁選址、結構和構件的強度和延性要求和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要求三個方面。

(1)公路橋梁選址。在設計公路橋梁結構以前,首先需要認真勘察施工現場地質條件,對施工位置進行合適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別設計不一樣的設防等級及抗震設防裂度。

(2)結構與構件的強度和延性。當橋梁結構受到一定破壞時,大部分原因是強度的破壞,所以結構或構件需要滿足強度要求。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根據相關要求計算受力情況,統(tǒng)計荷載數據,確保所選擇的構件具有足夠的強度。

(3)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當地震破壞橋梁結構時,某些時候并非缺乏強度,主要是由于結構缺乏整體的穩(wěn)定性,從而導致失穩(wěn)破壞的出現。由于在結構設計過程中,要確保結構的整體穩(wěn)定性良好。在布置結構時,確保在平面和立面中結構的剛度、質量和幾何尺寸能夠分布均勻,并且有效連接形成整體。在布置橋孔時盡量實現等跨布置。

3 公路橋梁結構抗震設計方法分析

公路橋梁結構抗震設計主要有時程分析法、反應譜法和靜力法三種方法。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橋梁結構設計方法。

(1)時程分析法。該方法主要是進行結構抗震分析時將有限元分析計算與計算機編程相結合。時程分析法在應用時首先需要將橋梁結構通過有限元軟件離散成多自由度和多節(jié)點的有限元計算模型,隨后將地震加速度時程導入其中,將結構的地震反應時程通過有限元軟件進行分析計算得出。(2)反應譜法。在我國目前在公路、鐵路及橋梁抗震設計中,反應譜法應用最為普遍。反應譜法首先需要認真分析橋梁結構自身的動力特性,隨后將應用譜曲線對于不同的主振型記錄下某一強震下的最大地震反應值,最后對不同主振型的最大地震反應值進行最不利組合,從而確定橋梁結構的最大地震反應值。在抗震設計過程中,反應譜法的應用能夠確保結構具有較高的安全儲備和安全的設計施工方案。(3)靜力法。靜力法設計一般不會對橋梁結構本身的動力特性影響進行考慮,認為橋梁結構地震破壞的唯一因素就是地震加速度。在設計過程中,只考慮構件組件的結構靜力分析,將其作為絕對剛性的物體。

4 公路橋梁的抗震設計

(1)橋梁緩沖裝置的設計 。在該裝置設計過程中,一般將工程橡膠或氯丁橡膠材料作為緩沖橡膠材料,其允許壓應力和硬度需要達到緩沖地震沖裊Φ囊求,隨后橋梁橡膠緩沖裝置的壓應力通過公式計算出來。另外,可以結合橋梁橡膠支座綜合設計橋梁垂直豎向緩沖。

(2)橋梁減、隔震設計。想要使橋梁抗震能力得到提高,需要對橋梁進行減震和隔震設計。該設計不但簡便先進,而且具有一定經濟性。減隔震支座的設計裝置能夠實現較少的結構能量消耗,另外使結構的振型周期得到增加,使地震時的震波頻率得到降低,建設方案的選取與自我復位能力進行有效結合,使相應的建造參數得到建立,從而使結構地震的反應程度得到有效降低,使橋梁建筑損失程度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

5 結束語

總之,現如今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災害,假如有地震災害發(fā)生,不但會有大量人員傷亡發(fā)生,而且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所以,需要在公路橋梁結構設計時將結構抗震設計切實做好。在設計橋梁結構抗震時要根據規(guī)范要求完成,防止發(fā)生地震時橋梁結構出現破壞坍塌。

參考文獻:

[1]莊泳浩,劉芳.公路橋梁結構的抗震設計要點分析[J].中國市政工程,2011(08):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