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范文

時間:2024-01-12 17:47: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學前兒童身體保健教育

篇1

國外有研究表明,追逐打鬧游戲的發(fā)生頻率隨兒童年齡的增長呈倒“U”型曲線,在幼兒大班時達到頂峰?!?〕為此,本研究嘗試對大班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指導策略進行探索,以期為幼兒園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加強家園合作,營造良好游戲氛圍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認為,兒童的發(fā)展受周圍多層次環(huán)境的影響,其中微觀系統(tǒng)對兒童的影響最為直接。教師、家長、幼兒園是微觀系統(tǒng)中的重要因素,對幼兒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教師、家長、幼兒園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1.教師樹立科學的追逐打鬧游戲觀,積極引導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

實踐中,教師對大班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多采取制止或忽視的應對方式,這可能與教師對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的看法有關。他們也許并不了解追逐打鬧游戲的價值,可能認為“追逐打鬧游戲是瘋玩”“孩子聚在一起打鬧容易形成小團體”“經(jīng)常玩這些游戲會增加攻擊性行為”等。因此,教師首先應樹立科學的追逐打鬧游戲觀,明確追逐打鬧游戲其實是一種無結構游戲,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2.引導家長轉變對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的看法,合理支持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

實踐中,家長往往“重知識,輕游戲”,對追逐打鬧游戲更是可能存在很深的誤解,且對幼兒過度保護,因此,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支持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是追逐打鬧游戲得以正常開展的必要條件。首先,幼兒園可發(fā)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向家長宣傳科學的追逐打鬧游戲觀。例如,舉行“童年的記憶——伙伴間的追逐”的專題講座,幫助家長認識到追逐打鬧游戲和攻擊性行為的本質(zhì)區(qū)別,了解追逐打鬧游戲?qū)τ變喊l(fā)展的價值。其次,幼兒園可在家長開放日或幼兒入園離園期間邀請家長參與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體驗追逐打鬧游戲的樂趣。此外,幼兒園還可通過家訪、班級網(wǎng)頁、微博等多種方式與家長溝通,讓家長認識到幼兒在游戲中的發(fā)展,并告知幼兒園所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家長的顧慮。

3.創(chuàng)設良好的幼兒園環(huán)境,保障追逐打鬧游戲的開展

良好的環(huán)境既包括安全的幼兒游戲環(huán)境,也包括寬松合理的教師工作環(huán)境。教師阻止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除了有安全方面的考慮,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與幼兒園某些過于嚴厲的管理制度有關。因此,幼兒園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正確應對幼兒在追逐打鬧游戲中可能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尊重、理解教師,為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提供制度支持。

二、保證戶外活動時間,提供追逐打鬧游戲機會

研究表明,大班幼兒追逐打鬧游戲主要發(fā)生在體育活動時間。〔5〕充足的自由游戲時間是幼兒追逐打鬧游戲得以開展的保證。因此,教師應該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為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開展提供機會。

三、利用戶外大型玩具周圍場地,創(chuàng)設既安全又富有吸引力的游戲空間

國外有研究表明,幼兒在空曠的地方更容易產(chǎn)生追逐打鬧游戲,在狹小的地方則傾向于在原地開展游戲活動??梢?,游戲空間會直接影響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發(fā)生(杜玉珍,2009)。綜合考慮游戲場地的安全性、空間密度等因素,教師可利用戶外大型玩具周圍場地為幼兒創(chuàng)設既安全又富有吸引力的游戲空間。

1.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

追逐打鬧游戲需要一個較為寬敞的游戲場地。操場本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但一般幼兒園都有統(tǒng)一的作息時間安排,各班在使用戶外場地的時間上需統(tǒng)籌安排,否則容易產(chǎn)生游戲安全問題。為此,建議幼兒園合理安排各班的戶外活動時間,即將各班的戶外活動時間錯開,以避免出現(xiàn)游戲場地擁擠、發(fā)生安全事故等問題。

2.利用大型玩具周圍場地

大型玩具周圍場地通常是幼兒喜愛的“有趣的地方”,這些地方容易引發(fā)幼兒的追逐打鬧游戲。大型玩具周圍通常也較為寬敞,地面大多鋪有塑膠,安全性較高。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些場地,拓展幼兒戶外活動的空間,滿足幼兒游戲的需求。

四、通過討論幫助幼兒積累經(jīng)驗,豐富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大班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策略大多較為單一,〔6〕這與教師的指導有關。幫助幼兒積累經(jīng)驗是教師指導游戲的重要任務。教師可通過引導幼兒討論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幼兒整理、提升已有經(jīng)驗,建構新的經(jīng)驗體系?!?〕教師還可借此了解幼兒的游戲情況,引導幼兒分享情緒體驗?!?〕例如,有教師拍攝了一段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視頻,先對游戲內(nèi)容、幼兒的游戲策略以及游戲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作了分析,然后確定了討論內(nèi)容,組織幼兒收看視頻展開討論。

T(教師):你們在干什么?

C1(幼兒):我們在玩玩具。

C2:我在追××。

C3:我們在玩。

C4::我們在打打鬧鬧。

T: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怎樣才能不被抓到?

C1:當他快追到我的時候,我就爬到滑梯上去躲起來。

C2:我還有一個好辦法,我在那里當木頭人,等他走開的時候我就馬上開始跑。

C3(雙胞胎):我跑到我哥哥那里去然后再跑開,他們會以為我哥哥是我,然后就不會追我,跑去追我哥哥了,這樣我就可以跑掉了。

C4:兩個人一起追我時,我等他們跑到我面前的時候,馬上閃開,他們倆就到一起了。

C5:他打我的時候,我就裝暈。

C6:我繞圈跑,他跑得很快就超過我了。

C7:他們抓住我的時候我就用這里(手肘)頂他,這樣我就逃走了。

視頻中真實的游戲情境引發(fā)了幼兒的積極討論,幼兒自發(fā)地討論起追逐打鬧游戲中的“躲閃”策略。從幼 兒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對追逐打鬧游戲中的“躲閃”行為各有自己獨特的策略,通過討論,幼兒分享了彼此的經(jīng)驗,從而豐富了自身的游戲策略。

五、促進體育游戲和追逐打鬧游戲的有效互動

兒童的游戲經(jīng)驗與游戲行為是整合的(王春燕、陳倩巧,2008),體育游戲與追逐打鬧游戲的有效互動能促進幼兒游戲經(jīng)驗的遷移,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更好地實現(xiàn)“以游戲為基本活動”?!?〕

1.在打鬧游戲中生成體育游戲

追逐打鬧游戲作為自主性游戲,游戲內(nèi)容和游戲時間都較為靈活。教師可充分挖掘追逐打鬧游戲中的體育元素,如追、跑、閃、躲等,從而生成體育游戲。例如,“魚兒魚兒我來了”,教師選3名幼兒當捕魚人,讓其他幼兒當小魚。游戲開始,小魚跑,捕魚人追捕,捕魚人一碰到小魚,小魚就算被捕,被捕捉的小魚待在指定位置等待下一輪游戲。

2.強化追逐打鬧游戲中的規(guī)則意識

體育游戲一般都有明確的規(guī)則,幼兒在游戲之前需要對游戲規(guī)則有一定的了解,游戲中教師也需要不斷幫助幼兒明確規(guī)則并促使幼兒自覺遵守規(guī)則。追逐打鬧游戲中的游戲規(guī)則是隱性的,游戲中通常也沒有明確的規(guī)則維護者,某些幼兒為了取勝或表達不滿會自覺不自覺地破壞游戲規(guī)則。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體育游戲中的規(guī)則遷移到追逐打鬧游戲中來,強化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

3.豐富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技巧和策略

教師可利用已有的體育游戲,如《老鼠偷米》《狐貍狐貍你在哪里》《吃棒冰》等,組織幼兒開展以追逐為主的體育游戲,一方面借此激發(fā)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幼兒開展追逐打鬧游戲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借此豐富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的技巧和策略。

在“老鼠偷米”體育游戲中,雙胞胎兄弟都扮演貓,他們要防止老鼠從城墻外鉆進來偷走米袋。兩人商量了一會兒,決定背靠背,這樣一有老鼠想要進來他們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果然,老鼠們一鉆進來就被他們抓住了。下一輪游戲中,雙胞胎弟弟扮演老鼠,哥哥則做城墻。弟弟和兩個“老鼠”同伴商量后,決定讓兩個同伴分別引開兩只貓,自己則偷偷地鉆進去偷大米。

體育游戲策略的運用讓雙胞胎幼兒在游戲中獲得了成就感,并嘗試運用了“欺騙”等策略。追逐打鬧游戲中獲得的經(jīng)驗反過來也有利于豐富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的技巧和策略。

六、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與其他游戲相比,追逐打鬧游戲可能會有更多的安全隱患?!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應“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yǎng)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0〕在開展追逐打鬧游戲的過程中,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十分必要。教師可就追逐打鬧游戲中可能出現(xiàn)的危險組織幼兒討論,以幫助幼兒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

T(教師):怎樣才能不打傷別人呢?

C(幼兒):輕輕地打。

T:那在活動室里可以這樣玩嗎?

C:不可以。

T:為什么?

C1:因為在活動室里跑來跑去,會撞到桌子的。

C2:活動室太小了。

通過討論,幼兒明白了在活動室中追逐打鬧可能會發(fā)生危險的,那么,在活動室中幼兒一般都不會開展追逐打鬧游戲。

教師也應重視對幼兒的隨機教育。例如,當幼兒在上下樓梯的過程中追逐打鬧時,教師應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讓幼兒意識到在這里追逐打鬧可能會發(fā)生危險。此外,教師也可結合幼兒園開展的“安全周”等活動,以“追逐打鬧游戲中的安全問題”為主題組織幼兒開展相應的安全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張新立.西方兒童追逐打鬧游戲研究的發(fā)展和趨勢〔J〕.心理科學,2006,29(2):496-498.

〔2〕〔4〕杜玉珍.大班幼兒追逐打鬧游戲行為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0.

〔3〕〔5〕〔6〕鄧進紅.大班幼兒追逐打鬧游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201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