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賞析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8 12:49: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賞析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建筑賞析論文

篇1

論文的撰寫是對我們學習的一個總結,每篇論文都要有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正確的標準格式大家都知道嗎?跟著學術參考網的小編一起來學習吧。以下整理的關于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供大家在寫作當中閱讀借鑒。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孫巍巍,劉松茯.建筑技術屬性的拓展——從原生態(tài)技術到藝術技術[J].華中建筑,2007,25(1):148-150.

[2]張蔚."無為順道"與中國古建筑技術和藝術的發(fā)展[J].華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周耀,王鶴,張建奎等.論建筑技術和藝術對早期玻璃幕墻的影響[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4):385-389.

[4]熊星.建筑藝術與建筑技術的矛盾統一——關于建筑藝術與建筑技術教學及學科設置問題初探[C].//第十屆全國建筑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6卷.2004:112-113.

[5]高靜,劉加平,戶擁軍等.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種技術表現[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7(2):200-203.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法]維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2][法]安德烈·莫洛亞:《雨果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3]陸樓法、陸憶征:《驚濤駭浪中的浪漫詩章:雨果傳》,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張永和:《作文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版。

[5][英]羅賓·米德爾頓、戴維·沃特金:《新古典主義與世紀建筑》,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9年版。

建筑藝術論文參考文獻:

[1]潘谷西《中國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2]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8

[3]梁思成《中國建筑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4]柳肅《古建筑設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2

[5]田永復《中國仿古建筑構造》,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8

[6]杰弗里余丁《向藝術致敬--中美視覺藝術管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3

[7]諸葛凱《裂變中的傳承》,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4

篇2

【關鍵詞】 商品住宅;滲漏;原因分析;對策

商品住宅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日益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改善居住環(huán)境、投資、消費的熱點。在提倡和諧社會和品質生活的今天,也成為各級政府所關注的重要民生問題之一。目前,居高不下的房價和日趨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商品住宅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商品住宅在交付使用中反映出的各種質量問題,讓人們對品質住宅產生懷疑。住宅滲漏因影響住宅部分使用功能和觀感,成為工程維修和投訴較多的質量問題之一。

本文對一個22萬m2住宅小區(qū)交付使用后五年內的反映的住宅滲漏進行匯總,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出預防和處理這些滲漏的方法。

1工程概況

錦昌文華小區(qū)位于杭州市拱墅區(qū)金華路和大滸路的交叉口,毗鄰城市主動脈上塘高架快速路,總建筑面積約22萬m2,1300多戶約4000人居住的大型住宅小區(qū),工程分二期開發(fā)建設,2006年第一批交付使用。

2小區(qū)住宅各種滲漏問題

2.1外墻面滲漏,主要表現在墻體大面、外墻與各種突出外墻面裝飾構件如花巖裝飾線條的交接處。

2.2屋面、屋面與墻面交接處,突出屋面的煙道、排氣道、管道周邊。

2.3鋁合金門窗框周邊,從和鋁合金窗框接觸墻側和窗框底邊滲入。

2.4廚房、衛(wèi)生間內的排汽道、煙道、管道周邊,陽臺翻梁側邊及陽臺的雨落水管周邊。

2.5覆土地下室各單元之間的連通口,地下室和主樓間連通的沉降縫,地下室排風機房和主樓間的連通口,以及各種管線穿越地下室外墻處,地下室專業(yè)配電房電纜溝槽處。

2.6室外地面高于室內地面的房間,如臨街商鋪室內地面往往和市政馬路平齊,而小區(qū)內為了整體的景觀效果,往往土方堆坡較高,超過室內地坪。

3小區(qū)住宅滲漏原因分析

很復雜,是多方面的。有設計、施工工藝和現場管理方面的原因,也跟現有材料有一定的關系。下面針對上述存在的滲漏問題進行客觀的分析。

3.1現階段商品住宅外墻裝飾材料一般為涂料、面磚和石材,檔次規(guī)格高的采用鋁板幕墻做法?,F僅對用常見裝飾材料的外墻滲漏進行分析。從工程實踐來看,外墻滲漏肯定有雨水滲入的途徑,如外墻面磚存在勾縫不密實,面磚鋪貼底糙存有裂縫等不密實的情況,雨水順著縫隙滲入,涂料墻面滲漏的原因也和面磚差不多。外墻與突出墻面裝飾線條交接處的滲漏主要是該部位結節(jié)沒有處理好。如錦昌文華項目一期工程底層裙房外墻采用濕貼花崗巖加干掛花崗巖裝飾線條,裙房以上外墻大面為面磚,局部窗套及外立面腰線為涂料。從住宅交付后報修投訴來看,反映干掛花崗巖大線條和面磚交接處滲漏較多,經多次維修花崗巖和石材膠縫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分析原因為面磚先施工,花崗巖壓住面磚或和面磚平齊,經打膠暫時可以保證不漏,但熱脹冷縮會使起密封作用的膠封開裂,或者大線條以上面磚勾縫不好,就會在花崗巖干掛腔體內存水,而線條以下共花崗巖墻面為濕貼,該部分水為無法直排出,只好沿濕貼灌漿的花崗巖基層滲入墻體。如遇砌體是多孔磚或加氣塊,水就會從室內滲出,業(yè)主室內已裝修完成的乳膠漆或木制品裝飾面層就會起皮或發(fā)霉,如附圖。

另外就是剪力墻穿墻螺桿孔未安排人專門封堵或封堵不到位,腳手架搭設連接孔未封堵好,物料提升機或人貨梯的施工洞未作專項處理等,這些部位如外墻存在著裂縫,雨水就會順縫隙或自身的毛細孔滲入。

篇3

【關鍵詞】藝術類 民辦院?!∵x修課建設

目前,我國高等院?;旧隙紝嵭袑W分制,學分是由必修學分和選修學分組成。在必修課學習之外,學校還要開設一些選修課作為必修課的科學拓展和重要補充??茖W合理地開設選修課,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需要.使其能力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筆者從大連藝術學院開設選修課的改革實踐出發(fā),從選修課的類型、任課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制度等方面.總結經驗,分析問題.以此為民辦院校選修課建設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一、選修課開設及實施的現狀

1.選修課的類型 大連藝術學院以藝術類專業(yè)為主.選修課的開設呈綜合性的特點:一類是專業(yè)限選課即只允許專業(yè)學生選擇的課程,如音樂系開設的巴烏、簫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選修需要一定的專業(yè)基礎;一類是帶有專業(yè)性質的公選課,如由藝術設計系開設的《裝飾配置設計基礎》、美術系開設的《陶藝制作》等課程,這些課程對專業(yè)性基礎沒有很強的要求.可以拓展非專業(yè)學生的能力與視野,也可以提高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能力;一類是人文素質類公選課.如《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亞洲電影文化賞析》、《心理學基礎》、《書法>等課程.這些課程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性情為目的;一類是實用技能型課程,如《網頁設計基礎》、《社交技巧入門》等課程。

2.任課教師隊伍的建構 選修課的開設一般是面向全校學生,因此要求教師對課程的認識比較深刻.教學方法也要具備多樣性。我院新開設選修課,要經過課程申報(包括課程內容簡介、學時分配、課程意義及教學手段等內容)、個人資格審核(學歷、專業(yè)等)、開課論述(課程申報的理由)、試講(考核教師對課程教學實施活動的把握等)、學生公選(選課人數達到40以上)等環(huán)節(jié)。順利通過前四個考核環(huán)節(jié)的教師,具備開始選修課的資格,如果學生公選環(huán)節(jié)未通過.該教師下一學期還有一次參與公選的機會。

3.教學內容

選修課課時相對較少.因此對課程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的要求不高.但教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重組、凝練和整合,做到知識、能力、素質三者的有機結合。例如,《建筑藝術賞析》就是對中外古代和現代的建筑藝術做經典的篩選和整合,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筑藝術。同時也向學生介紹現代典型建筑風格。讓學生對建筑藝術有一個“史記”性的認識,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4.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以激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要求從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提高其能力。例如,筆者在學院小學期開設的《社交技巧入門》課程,以“尋找自己”為授課切入點。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社交能力重新鑒定。利用學程短,課程集中的特點.建立自由組合的陌生同學社交小組,讓學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開始學習并實踐與陌生人的交往。

5.考核制度

我校選修課的考核制度根據課程的內容和性質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理論型的以論文為主.技能型的以出成果為主。其他可采用隨堂考試的形式進行。無論是哪一種考核制度,都是對課程教學成果的驗收,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深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實現知識和能力上的提高。

二、選修課開設及實施的經驗

1.豐富選修課程類型及內容

豐富選修課程的類型.既要有專業(yè)素質的拓展和延伸的深度課程,同時也要提高學生關鍵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課程。筆者以為尤其要注重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畢竟民辦院校學生的整體素質較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將知識的傳遞、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融合在一起。實現人的整體進步,相信民辦院校的選修課設置將成為一道風景線。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學校相關部門要加大選修課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通過有效的途徑如將選修課教學改革等納入教師考核中.使教師意識到選修課的重要性。

3.提高學生對選修課的認識 學生作為選修課的主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選修課開設的種類和授課的效果.因此必須提高學生對選修課的認識能力。一是了解選修課開設的意義。選修課作為知識和能力延伸或拓展的課程,是在就業(yè)挑戰(zhàn)中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二是選修課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學生得到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4.深化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個是課程內容的改革.選修課內容要精挑細選,從培養(yǎng)能力。豐富知識為出發(fā)點,對課程內容的設置進行合理而有效地安排。課程內容在講授的過程當中要具備相對獨立性和連續(xù)性。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形成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良好互動.把能力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融為一體。

5.完善選修課的管理制度

所有問題的良好解決.根本上要從管理制度上入手。首先.要加大選修課開設的管理力度。我校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與此同時,筆者認為應該引入激勵機制,讓教師有更高的熱情參與選修課建設。其次,要不斷研究選修課開設的合理科目及比例,使學生有足夠的選擇空間。第三,要加大教學過程的監(jiān)管力度。對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授課質量進行考核.結合學生的反饋意見,協同任課教師及教師所在教研室進行研討,制定合理的方案,使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都有所提高。第四.加大對選修課內容及意義的講解。使學生在選課之前了解課程的內容及意義.避免選課的盲目性與隨意性。

三、選修課開設及實施的新嘗試

篇4

解與分析。由此說來,語文課堂教學要立足于整體性的原則,從宏觀上居高臨下,駕馭文章,促進學生形成整體性閱讀的習慣。

基于上述認識,我教讀每篇課文,都從整體觀念出發(fā),指導學生按“初讀、精讀、研讀”三步法,完成學習任務。具體做法是:

一、初讀: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知,獲得淺層次意義的學習。直接目標是初步熟悉課文??v觀大意,掌握文章梗概,了解作者著文的主旨,建立整體印象,作為精讀的基礎。感知的內容:(一)小說,主要人物和事件及其生動的感人情節(jié)。(二)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和情景交融的意境。(三)議論文,主要觀點,基本思想和有力的論據。(四)說明文,說明的對象及其主要特征。學生要自覺地使用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獨立地去感得、知得、悟得。教師要教給學生必要的讀書方法,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

二、精讀:理解性閱讀是整體性閱讀的第一個層次。也是閱讀最主要的層次,閱讀的目的在于理解。通過了解和領會語言文字之間的聯系對文章整體理解學習。理解的內容有:(一)詞、句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二)文章的主要內容、層次結構、表現形式。(三)作者在文中表現的觀點和態(tài)度。提倡學生在課本上圈點和標注,促進學生邊讀邊思,邊思邊讀,把文章的內容讀懂、讀通、讀透。

三、研讀:欣賞性閱讀是在對文章整體理解基礎高層次的學習。直接目標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研讀的內容:(一)優(yōu)美、精辟的語句、段落和表達技巧。(二)人物形象和典型環(huán)境的描寫。此環(huán)節(jié)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想觀點和方法

進行獨立思考、體會,敢于提出問題和發(fā)表意見。

上述三個不同層次的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從教師的角度看,是一個指導的過程;從學生角度看是一個學習過程;從教與學的地位來看,學生應該是學習

的主體,閱讀教學效果要靠學生的學習結果來體現。下面以初中教材為例,分明說明小說、散文、說明文、議論文三步整體閱讀教學要求,以窺一斑。

小說

最后一課 了解小說梗概,感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①明確語句在文中的作用和含義。②了解主要人物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的主要內容③表現形式 欣賞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技巧。

1、梗概:上學路上—上課之前—上課經過—宣布放學。

2主要人物:小弗朗士、韓麥先生 1、理解下列語句在句子中的含義和作用①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等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②“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③“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2、小弗朗士的性格:天真、幼稚、貪玩;韓麥爾先生性格:嚴厲而不失溫和、對工作負責 運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刻畫人物,表現人物強烈的愛國熱情?!罢酒饋?,臉色蒼白”、“轉身”、“拿起”、“——”“寫”、“呆”、“靠”、“做”、“放學了——你

們走吧”

散文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略知大意明其主旨(神) ① 弄明結構層次,理解“神”統帥下的聚散的具體內容。

② 體會句子的含義。 賞析優(yōu)品的表達技巧及語言特色。

1、百草園有趣,三味書屋的枯燥;2、作者把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對比目的是突出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 1.贊美百草園:①夏天百草園自然風物。②神話傳說。③冬天雪地捕鳥。2.作者寫了哪4件趣事?(蜈蚣、斑——、何首烏、——盒子)3.“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表達“我”怎樣的思想感情?(依戀和無

奈的感情。) 1.運用“不必說···比說···單是···就有···”等詞語連綴起百草園的自然風物,從整體到局部;從植物到動物;從靜景到動景角度不斷變化,層次分明。2.賞析較第②自然節(jié)的語言,體會作者用語優(yōu)美,構思巧妙地特點。

說明文

蘇州園林 了解被說明事物及主要特征。 找出被記明事物特征的主要內容和層次。 說明事物的方法

1.被說明事物:蘇州園林。2.蘇園特點: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1.“布局”:美術畫的建筑;“配合”:藝術美的山水;“映襯”:有畫意的花木;“層次”:近遠景致。另外還有:角落美、圖案美,色彩美的特點。

1.說明方法:①比較說明 ②比喻說明

③引用說明④分類說明

2.說明中穿插描寫和議論。

議論文

敬業(yè)與樂業(yè) 明確文章的中心論點。 弄清段落層次,列出證明中心論點的論據。 分析議論方法

闡明有業(yè)、敬業(yè)、樂業(yè)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表明作者確信敬業(yè)是人類生活不二法門的人生態(tài)度。 1.舉例子,正反兩個方面論證“有旦”的重要性。2.引用朱熹的話和列舉拉黃包車與當大總統進行對比,論證。3.引用名言論記“敬業(yè)”的重要性。4.舉例論證“樂業(yè)”的重要性。5.用自己的經歷說明“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 1.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相結合的方法。

2.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引用經典語句和格言,增強說服力。

整體性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它特別強調:字、詞、段的教學要在整體教學中相機進行,真正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體現語文基礎知識教學服從,服務于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原則。另外,整體性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的寫作,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結果。

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受到啟示,激發(fā)寫作靈感。

篇5

《旅游審美概論》是一部賞心悅目的教科書。開卷之前,先從教材封面說起,南開大學出版社編輯別具匠心的封面設計便先引人入勝:“飛馬踏燕”眺望“學海之舟”的上部構圖,告訴你這是一本關于旅游的教科書;“大樹”立于“文海”(由文字組成的漣漪)之上的右部構圖寓意旅游的靈魂是文化,只有基于文化的旅游之樹方可枝繁葉茂,生命長青;“專家講課”的朱紅印章頗具中國傳統文化風韻;封面題記“旅游是審美的散步,審美是旅游的精魂”可謂點睛之筆,使你感受到“詩情畫意”的內容撲面而來!

閱讀了曹詩圖教授《旅游審美概論》之后,感受頗深,獲益良多,不敢妄作評論,唯怕掛一漏萬,有失偏頗。故用讀書心得的方式將該書特點概括之。

一、教材編寫方式的先進性

以往的教科書多在科學性、規(guī)范性與嚴謹性上下功夫,故嚴肅有余、幾無活潑已成教科書的通病。曹詩圖教授編著的《旅游審美概論》一改以往教科書編寫的風格,將科學性、規(guī)范性、嚴謹性和藝術性這“四性”緊密結合并把旅游文化與旅游審美有機地融合于教科書中,這是該教材的先進性之所在。深挖旅游審美的科學與文化內涵,以“審美是旅游的精魂”為宗旨貫穿于全書中;全書各章前有“學習導引”、“學習目的”、“學習重點”,章后有“復習思考題”、“閱讀材料”及“案例閱讀”等,規(guī)范、系統、全面;教材編寫遵循“旅游審美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主要旅游景觀與文化藝術門類的審美原理與實踐――旅游開發(fā)、旅游服務(導游、酒店)等審美實踐”的邏輯與思路,內容安排層層遞進,從自然風光的賞鑒到人文、藝術、社會、旅游服務等領域的審美,紅線串珠,一氣呵成;教材選材獨具慧眼,用材精當。僅以案例和閱讀材料而言,如中國古典園林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古典園林大師陳從周先生的大作《說園》,堪稱美文;中國傳統建筑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北京故宮建筑特色與藝術賞析》一文,頗具代表性;中國書法藝術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著名書法家沈鵬的作品;中國繪畫藝術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著名畫家范曾和吳冠中的作品;中國傳統音樂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民族器樂大師阿炳的作品《二泉映月》;民俗文化與審美鑒賞一章選用文豪沈從文的作品《過節(jié)和觀燈》的部分內容;旅游服務審美一章中的飯店審美選用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杰作香山飯店,等等,可謂眼界高遠,精品薈萃。教材圖文并茂,全書精選插圖140幅,件件堪稱精品,幅幅賞心悅目。文字表達準確、生動、精彩,讀之朗朗上口,有膾炙人口之感。該書讀來如坐春風,形同“審美散步”,完全是一種愉悅享受,自然能引導學生寓學于樂。曹詩圖教授已發(fā)表學術論文340多篇,著書20多部,并多有創(chuàng)新。如先后出版的《社會發(fā)展地理學概論》、《長江三峽學概論》、《旅游哲學概論》等都是填補學科空白的力作,不少著作與教材獲獎。《旅游審美概論》的出版,又開創(chuàng)了教科書編寫方式的新風格,實在可喜可賀。筆者以為,目前像這種優(yōu)秀的教科書,實在是罕見,其先進價值和啟示作用不可低估。

二、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性

此段文字與前者可能有部分重復之嫌,但這里旨在強調教科書的藝術性。整個人類的教育發(fā)展到今天,教育界的同仁們都認識到科學與藝術互通共融,因此素質教育已是全球的共識。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即要求文理兼容,學文科的應懂點理科,讀理科的應學點文科與藝術的東西。從生理學的角度而論,人體的左腦(邏輯思維)與右腦(形象思維)應同時開發(fā),這將有利于人的智力充分發(fā)揮。以往多數教科書總以科學的嚴肅性為由,忽視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往往把教科書條文化,內容生硬,讀之味同嚼蠟,令學習者望而生畏?!堵糜螌徝栏耪摗愤@部教科書掀開了一窗清風,以藝術的筆調彰顯科學的活力。例如作者在鑒賞中國傳統建筑時,生動概括各類建筑為:古城建筑――“華夏文明的縮影”、宮廷建筑――“傳統建筑的典范”、陵園建筑――“永恒的歸宿”、寺廟建筑――“紅塵世界的倒影”、石窟建筑――“宗教與藝術的殿堂”、古塔建筑――“裝點山河的神筆”、橋梁建筑――“力與美的交融”、民間建筑――“地域環(huán)境的鏡子”等等,其中文字敘述更是引人入勝,把一件件古枯的東西活現于讀者面前,引導讀者把中國傳統建筑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在建筑審美中統一起來。法國作家福樓拜說:“科學和藝術在山腳下分手,在山頂上會合?!敝挥袃烧叩臅戏娇蛇_到頂峰。眾所周知20世紀蘇美的“星際空間”之爭,1945年美國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前蘇聯滯后,而1957年前蘇聯把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送上天空――開創(chuàng)了人類的“星際空間時代”。美國為之汗顏,故在1963年由哈佛大學進行了20多年、花費1億美元的《零點項目》的研究,其研究結論是:從19世紀中到20世紀初俄羅斯在文學、美術、音樂等文化藝術方面均領先于美國,這期間俄羅斯出了大批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單就繪畫方面,有人說19世紀如果美國能推出10幅世界名畫,那么俄羅斯就能推出100幅。實踐證明,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互補互促,共同完成整體思維過程。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認為科學與藝術是相通的,極力主張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因此,教科書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當是時代新的要求。

三、旅游審美內容的豐厚性

《旅游審美概論》教材共分為旅游審美概述、自然風景與審美觀賞、中國古典園林與審美觀賞、中國傳統建筑與審美欣賞、中國雕塑藝術與審美鑒賞、中國書法藝術與審美鑒賞、中國繪畫藝術與審美鑒賞、中國傳統音樂與審美欣賞、中國飲食文化與審美欣賞、民俗文化與旅游審美、旅游開發(fā)與審美、旅游服務與審美12章。囊括自然、人文、藝術、社會各類旅游資源的審美以及旅游開發(fā)審美與旅游服務審美,旅游審美的對象無所不包,可謂旅游審美的“大觀園”與“全頻道”。書中不僅介紹了各類旅游資源與旅游景觀的審美特點與審美原理,還重點闡述了審美鑒賞方法。關于審美鑒賞,作者總結了自然風景審美的24字訣,中國園林審美的7點方法,中國傳統建筑審美的6大要點,中國書法鑒賞的5個要領,等等,旨在引導讀者在旅游審美領域自由漫步,尋幽探微,洞悉真諦,品味生活。

雄偉的山峰、澎湃的大海、蜿蜒的江河、遼闊的草原、浩瀚的大漠……凝聚于作者的筆端,詩畫一般的語言給讀者展現出自然風光的天地之大美;一方園林、一棟建筑、一尊雕塑、一貼書法、一幅繪畫、一曲音樂在作者的筆下又是如此的精美鮮活。如雕塑審美中,書中列舉“五臺山南禪寺的唐塑――天王和女菩薩兩手相攜,眼神相接,遞送秋波……”,雕塑的微妙微俏,評論的入木三分,旨在引導讀者在鑒賞雕塑的神韻之美中悟出唐代文化“是一種博大、開放的時代文化?!庇秩缭跁▽徝乐?,教材中寫道:中國書法之所以成為一門重要的藝術,在于它與中國文化之道緊密相連。書法家作書的創(chuàng)造過程,觀賞者欣賞書法的過程,也是深刻領悟中國文化之道的過程。中國文化的宇宙是一個氣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對非質實而虛靈的氣的模擬,用筆墨的濃淡、枯潤、虛實和周流的運轉的書法來表現最令人體悟了。所謂“氣脈不斷”、“筆斷意連”乃至“氣韻”,都是因中國文化“氣”的性質而具有一種較高的境界。總之,中國書法是由文字、書寫工具和文化思想綜合形成的一個獨立的藝術世界。文筆充滿哲理與詩意,內涵深厚,意蘊深遠,可謂“仰觀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宏微巨細盡在書中。

四、時空縱橫的整合性

《旅游審美概論》教材編寫具有時空結合的大視野,將旅游審美進行了縱向的歷史比較和橫向的中西比較。如中國造園藝術、傳統建筑、雕塑、書法、繪畫等歷史發(fā)展演變等內容,較好地體現了審美的時間觀。全書12章中除了旅游審美概述、中國書法、旅游開發(fā)、旅游服務等章節(jié)外,各章都進行了中西審美的比較,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比較內容頗具深廣度,觀點正確,見解獨到。其足見作者融匯中西的學術功底。有的章節(jié)如音樂、園林、建筑、飲食等審美,還進行了區(qū)域分析,闡述了地域風格之美,具有旅游審美的空間觀,并突出了旅游的異地性特點。無疑只有在洞悉文化史和比較文化的基礎上并把握旅游本質的前提下方可作出如此全方位的精到比較,進行旅游審美時空縱橫的整合,其“究時空之際,通審美之變”的境界甚為難得。

該書美中不足之處是有些章節(jié)的審美特色還有待挖掘和完善,如自然風景的審美(多種感官的通感體驗)與文化藝術的審美(主要依賴于視覺與聽覺)的主要區(qū)別在理論上未能很好闡明等。此外,書中的部分圖片排版的圖幅有些偏小。建議在再版或重印是予以改進,使該書更加完美。

篇6

【關鍵詞】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 景觀設計課程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西安科技大學教改項目(地礦類院校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 編號:JG10058)。

景觀設計是一門新興學科,其與城市規(guī)劃、建筑學密切關聯,同時涉及地理學、社會學、美學、藝術學、植物學、生態(tài)學等多學科知識,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交叉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1,2]。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屬于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緊密結合型的專業(yè),如何在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體現專業(yè)特色、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是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調整中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問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不斷改革和實施是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優(yōu)化和學生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就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和實施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基礎和關鍵。

西安科技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是2007年開設的新專業(yè),專業(yè)開設以來就依托我校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yè)的優(yōu)勢進行專業(yè)課程的設置和實踐教學的安排,同時積極引進規(guī)劃行業(yè)人才,進行城鄉(xiāng)規(guī)劃實踐課程的開設,景觀設計課程即為我校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鑒于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學生理論知識豐厚、動手能力普遍較弱等特點,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學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景觀設計課程開設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fā)點,探討該課程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如何綜合學生知識、突出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重點掌握景觀設計的方法、技能等,著力培養(yǎng)理論結合實踐的現代新型應用型人才,為高校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該課程的開設提供一定的借鑒。

景觀設計課程開設的必要性

當前,國內的景觀設計課程主要針對城市規(guī)劃、園林規(guī)劃設計、建筑學和環(huán)境藝術設計等專業(yè)開設,景觀設計相關聯課程的開設也主要以規(guī)劃、園林、建筑和藝術為主,而與生態(tài)學、地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銜接相對較少,對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也主要以培養(yǎng)設計型人才為主。[3]但景觀設計課程本身是屬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專業(yè)課程,是一門建立在廣泛的自然科學和人文與藝術學科基礎上的應用學科,其知識結構復雜且綜合性較強,需要初學者具有深厚的相關專業(yè)知識積淀。[4]

而我校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課程設置中開設了地理學、經濟學、生態(tài)學、城市規(guī)劃、居住區(qū)規(guī)劃、城鎮(zhèn)規(guī)劃等專業(yè)基礎課程,同時開設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設計專用軟件和輔助軟件,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體系已經形成,并掌握了設計必備軟件。在大三大四期間開設景觀設計課程,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實踐動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會需要的景觀設計人才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人才,將大學教育教書育人和服務社會的雙重功能有效結合起來。

現有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校景觀設計課程考慮到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的專業(yè)性質,在課程安排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室內輕室外、重計算機輕手繪等問題。

1.重理論輕實踐

盡管我校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遵循的是課堂理論教學+實例設計的教學方法,但在學時的安排上理論教學占據了絕對的主導,以48課時為例,理論講授占據了40課時,設計實踐僅學期末的8課時。

這種教學模式的安排使學生更多的獲得的是對景觀設計的感性認識和理論知識,但因為設計實習安排在學期末,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學生不免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過于陌生,不能夠將理論很好地應用于具體的設計中。同時,景觀設計的內容包含居住區(qū)景觀設計、廣場景觀設計、公園景觀設計、街道景觀設計、濱河景觀設計等多種主題和類型,但鑒于課時的安排,只能選擇一種類型的選題進行設計實訓,很難培養(yǎng)綜合性、高素質景觀設計人才。

2.重室內輕室外

景觀設計的理論教學均以室內為主,對景觀案例的賞析、景觀美學的體現、景觀要素的結合均以圖片和幻燈片的形式獲取,但這種方式獲取的信息很難反映實際情況。如對景觀空間尺度、景觀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難準確把握;學生很難獲取以自身尺度為標準的景觀空間感受;同時對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難以獲得真實的直觀的感受。[5]缺乏了實際觀察和體會的景觀設計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設計成果,其現實操作性較差,這也就是當前學習過景觀設計的學生甚至景觀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園就能進行實際景觀設計的原因。

3.重計算機輕手繪

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專業(yè)學生的手繪功底普遍較為薄弱,故而在景觀設計實訓中更多的是借助計算機進行相關圖件的繪制。但手繪仍然是從事建筑、城市規(guī)劃、景觀設計和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重要基礎必修課程,手繪表達是設計思維從大腦向手的延伸,并最終藝術化表達出來的過程。手繪表現是判斷把握環(huán)境物象的空間、形態(tài)、材質、色彩特征的心理體驗過程,是感受形態(tài)的尺度與比例、材質的特征與表象、色彩的統一與豐富的有效方法,其對環(huán)境空間的遠、中、近景層次的先后處理、體面與體量關系的掌握、色彩與色調關系的理解、環(huán)境氣氛與藝術效果都能做到縝密的安排。計算機手段固然在很多設計效果圖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現力,在手繪仍然是進行景觀設計所需掌握的一個基本技能。

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法探討

1.教學內容多元化

篇7

關鍵詞:室內裝潢設計 設計原則 健康要求 設計風格 搭配

1. 室內裝潢設計的內涵闡釋

室內裝潢設計是針對房屋內部空間進行的環(huán)境設計,是為了滿足人們追求室內環(huán)境美化的一種功能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實用藝術。它強調藝術性與科學性的結合,強調整體風格與局部裝飾的協調統一,是人類文明的產物。

室內裝潢設計與建筑設計有所不同,它是建筑設計的完善和藝術再創(chuàng)。人們可以通過裝潢設計彌補建筑設計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缺陷,是對原設計的一種完善和優(yōu)化,以達到最大的功能性和審美性為最終目的。

2. 室內裝潢設計需要遵循的三大原則

2.1 實用性原則

室內裝潢設計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但歸根結底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生活在其中。因此,設計師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它的實用性,要考慮到不同的人對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不同,不同用途的房子需要不同方式的裝潢設計。使裝潢成為建筑本身的一種延續(xù),避免盲目創(chuàng)新而造成奢侈浪費和華而不實。

2.2 美觀性原則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講,美觀性以其從屬地位服務于實用性。但是,室內裝潢設計是為了給生活或工作在其中的人營造一種良好和諧愜意的環(huán)境,因此,在進行裝潢設計的時候不能單單考慮實用性,同時也應該考慮美觀性原則,結合設計師的創(chuàng)新理念,使裝潢設計真正成為實用和美觀兼顧的藝術。

2.3 環(huán)保性原則

環(huán)境保護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室內裝潢設計也更不能例外。裝潢材料環(huán)保系數的高低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居住其中的人們的身體健康,廢棄材料的處理直接關系到自然生態(tài)。因此,室內裝潢設計必須尊重自然,注意對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健康。

3. 常見室內裝潢設計風格賞析

3.1 中式風格

中式風格是指帶有典型中國傳統特征的裝飾裝潢設計,體現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審美內涵。它是將具有代表中國特色的元素運用于室內裝潢設計中,展現中國獨有的莊重典雅、沉穩(wěn)大氣、精致華麗。

中式風格的裝飾裝潢設計通常以深色為主;裝飾材料以木質見多,運用雕刻、彩繪等手法加以修飾;講究空間層次感,多以屏風等分割來創(chuàng)造空間;同時,多在裝飾上采用中國特色的字畫、盆景、工藝品等陳設來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3.2 歐式風格

歐式風格是指具有歐洲特色的風格,以其奢華、大氣而被現代很多人所喜愛。典型的歐式風格主要有巴洛克風格、地中海風格、北歐風格、美式風格和地中海風格等。在室內裝潢設計中主要強調流暢的線條、多以陰角線、羅馬柱、壁畫、地毯、多彩織物等表現出豪華富麗的效果。

3.3 個性風格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對居住環(huán)境要求的不同導致了其對裝潢設計審美觀點的不同。室內裝潢設計的個性風格就是針對居住者的性格、個人審美觀、興趣愛好而進行的符合個人審美情趣的個性風格設計,通過家居環(huán)境就能體現一個人的個性特征。一般在裝潢之前,由設計師或者居住者建議、想法或要求來確定裝潢的設計方案,選取與之相匹配的裝飾材料,這種風格在現代青年人中非常流行。

3.4 自然風格

自然風格倡導“回歸自然”,推崇人們從快節(jié)奏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回歸自然,獲得一種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自然風格的室內裝潢設計大量采用天然材料,多用原木色彩或者清新淡雅的色調表現出悠閑、舒暢的田園生活情趣,用最天然的自然氣息來詮釋一種獨特的審美意味。

4. 室內裝潢中的色彩、風格搭配

色彩心理學指出,人的情緒和心理會受到不同顏色的影響。色彩能夠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神經細胞,從而對人的智力發(fā)育產生影響。因此,在室內裝潢設計中合理地運用色彩美學,通過色彩和風格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改善居住條件,創(chuàng)造出符合人們需要的空間。

要想達到預期的裝飾效果,在進行裝潢設計的時候要把握好色彩和預期風格的整體協調。通過色彩的冷暖、遠近等關系,并通過不同色相的合理搭配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效果。選用裝潢材料的時候也要了解材料的色彩特性,因為有些材料長時間使用后會變色或褪色,這些都應該加以重視。同時色彩與照明也有很密切的關系,因為光源和照明方式都會帶來色彩上很大的變化,大面積的光棚照明,光源自然均勻,像陽光下的花架,對室內的色彩影響不大。而日光燈色彩偏冷,筒燈、吊燈色彩則偏暖,它們的選用都要充分考慮與室內整體氣氛的協調,要符合設計中的裝潢裝飾風格特點。

5. 總結

室內裝潢設計是文明高度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強調科學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要遵循實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環(huán)保性原則;要考慮到優(yōu)質環(huán)保的家居材料、良好的通風和采光、科學合理的布局、安全的防范設施等健康要求。在把握好裝飾風格的基礎上注重色彩和風格的合理搭配,創(chuàng)造出優(yōu)質的家居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白露露. 室內裝潢設計方法與步驟[J]. 才智. 2010

篇8

時下,有人寫書也是為了賺錢。曾有各類“專家型領導”或“領導型專家”掛名出版的圖書,靠行政資源包銷來賺取發(fā)行費,既解決了個人收入大幅增加問題,又回避了腐敗紅線的問題。領導紛紛出書,一度成為時尚……

以錢為中心的讀書和寫書,亦或讀書、寫書的金融動力,其利弊不用分析,人們也會品頭論足切中要害。這里的基本立論是,將金融因素作為讀書、寫書的基本動力,無疑是將讀書、寫書這一崇高的追求平庸化和市井化了;沒有讀書和寫書,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和國家的實力,讀書、寫書是國家由大變強的根基!

有許多典型事例可佐證上述立論。2015年10月5日,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分別授予愛爾蘭醫(yī)學研究者威廉?坎貝爾、日本科學家聰大村和中國藥學家屠呦呦。這是中國自然科學家首獲諾貝爾獎,值得慶賀!隨即有關媒體群起報道,屠呦呦屬于“三無”科學家,即無博士頭銜、無留洋背景、無兩院院士頭銜。屠呦呦在參與中藥抗瘧制劑研究過程中,初期和研究團隊一起,曾經歷過多次的失敗。在當年各種實驗陷入困境后,屠呦呦最后不得已,遍查古籍,在1700年前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一書中找到線索:“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受此啟發(fā),屠呦呦改變實驗方法,這才作出了挽救數百萬人生命的成果。試想,若屠呦呦不認真細查、研讀眾多的中醫(yī)藥古籍,或若中國古人不把中草藥醫(yī)治經驗寫成書籍傳世,恐怕屠呦呦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嘗試,就會是另外的結果了。

書籍和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靠書籍和文化進行傳承。不讀書,沒有特定的文化水準要求,我們就會失去一些應知未知的東西,就會在蒙昧中蒙受一些損失。十八世紀英國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在其不朽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注釋引用了大量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原文,而歐洲學者以希臘文和拉丁文為必備知識,所以吉本在著述中,對重要的辭句和警語,輒將原文附上,使讀者可以發(fā)思古之幽情,也可做會心之微笑。但在中譯本中,無論是商務印書館的節(jié)選本,還是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的席代岳譯本,均考慮到中國國內識拉丁文者僅有天主教神職人員,識希臘文者更是屈指可數,所以對這類注釋全部予以刪除。要知道,《羅馬帝國衰亡史》不僅是作者花了20年完成的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巨著,了解了羅馬帝國的衰亡過程,也就了解了近代歐洲民族國家的興起過程,這是我們研究大國興衰的必備知識。《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譯本注釋中,對一些精彩的希臘文和拉丁文原文的刪除,無疑是一大遺憾,這使當代的國人失去了掌握眾多精神財富的機會。

人和普通動物的最大區(qū)別是具有思考能力。書對思考的重要性猶如空氣對人的生命的重要性。書中的文章,無一不是思考的結果。讀書,也就是賞析書中的文章。讀書應成為社會的主要活動,社會應以書為貴,以讀書為氣質,以藏書為風尚。對書和書中文章的品味,應該說,古人的境界令今人汗顏。在中國古代的帝王將相中,曹丕的“不朽”不在他的帝王功業(yè),而在于他對文章的認識,他所撰寫的《典論》,雖大部分已散佚,但其中僅剩的《論文》等寥寥數篇,至今仍享有“不朽”的盛譽。在傳世《論文》的數百字中,有些說法至今仍為人們鮮活地使用著,如“文人相輕”、“各以所長”等,特別是那句“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個理念奠定了他的歷史地位!

在國外,對書中文章有遠見的思想家也不乏其人。比較典型的是十七世紀英國人約翰?彌爾頓發(fā)表的《論出版自由》(1644)一文,這是西方歷史上為出版自由辯護的主要著作之一。彌爾頓在文中呼吁:“文章,大業(yè)也。執(zhí)筆之際,情為之移,神為之奮,或憂其敗,或慮其禍,或切盼成功,或信其說必行……書之生命力,乃作者靈魂所賦予。書,作家智慧之精華,如煉金丹,升華凈化,臻于至純,乃納玉壺,以為珍藏?!睆洜栴D進一步將書的生命和人的生命相提并論,在某種意義上,前者甚至重于后者。他說:“人可以錯殺,好書也可以錯毀。是不可不慎也。殺一人,殺一有理性之生命,殺一上帝之子孫耳。若毀一好書,實毀理性本身,無異毀上帝之目?!?/p>

歐洲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如倫敦、巴黎、維也納、柏林等,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具有共性的三大地標,即教堂、酒吧和咖啡館。這三大地標性的建筑物里,均藏有不同類型的典籍,且均以不同的方式在當時和當代的書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試想,若沒有書這個厚重的載體,歐洲的這些名城還有歷史文化品味嗎?若沒有倫敦的咖啡館,莎士比亞的作品還有那么鮮活嗎?反觀中國,名城不少,但又有幾個是與書有緣并與書結緣的呢?!

沒有基礎研究,沒有思想,沒有嚴謹的系統思考,就寫不出書。檢索國內圖書市場出的書,要么是從國外文獻資料中摘編湊起來的大部頭,要么是政策文件匯編,要么是工作總結匯集,當時有用,時間一長,垃圾一堆。即使是引進翻譯的圖書,大多按突擊隊的組織方式搶譯搶出,與同是漢語的港臺同種翻譯版相比,譯文的質量和文采,遜色不少,這嚴重制約人類先進文化知識的傳播。圖書數量大增,圖書質量漸降,精品難找,傳世之作幾無。我曾撰文提出我國在經濟社會大發(fā)展的時代沒有出大師,這與寫不出好書有密切的關系,這不能不說是改革開放中的一大缺憾。

不認真刻苦讀書,就寫不出好書。就刻苦讀書而言,古人早就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范例。在中國古代,就有深夜挑燈苦讀,“頭懸梁、錐刺股”之說。在西方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時期,蘇美爾人發(fā)明了所謂的楔形文字,并逐步發(fā)展成為深奧的文字體系。據史料記載,蘇美爾的學校重視語言、文學、會計、司法實踐和數學,特別是幾何,以及對一些與日常生活無關的抽象知識的記憶。蘇美爾學生經常抱怨他們的老師不公平,埋怨作業(yè)太難,假期太短。

篇9

【關鍵詞】提高;閱讀能力;課堂;課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隨著新課標的不斷落實和推進,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越來越成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能力構成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一種考察,同時,閱讀理解也是高考考察的重要方面,所占的分值也越來越大,如何切實可行的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方面抓起:

(一)立足“課堂”主戰(zhàn)場,切實提高閱讀能力

課堂閱讀教學,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學生既接受教師和閱讀文本發(fā)來的信息,又是信息輸出者。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這也是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梢圆扇∫韵路椒ǎ?/p>

1.開展互動課堂閱讀,把學習的主動權和活動空間還給學生

互動的課堂閱讀教學,充分體現了閱讀教學課堂的特點:建構互動的思維活動空間,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獲得閱讀的情感體驗,顯示出互動的課堂閱讀教學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傳統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被動局面。

如在賞析鮑照的《行路難》時,結合北大才女劉媛媛的演講視頻《寒門難再出貴子》,在課堂上適時圍繞“你是否贊同‘寒門難再出貴子’的說法”掀起辯論賽,引起了學生的強烈討論,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操的陶冶和對作品的感悟。

2.開展研究性語文學習活動

在某些單元,我結合課外閱讀,開展了自己認為比講課更適宜的研究性閱讀活動。比如,人教版必修第四模塊的長篇小說單元,都是名著節(jié)選,為了更好地解讀作品,有所收獲,我沒有面面俱到,而是要求大家在單元必讀的基礎上選擇一部來進行研學,在指導下寫成小論文。如:《論語》名著導讀活動中,學生們撰寫了《論語對高中生的積極影響》、“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ā墩撜Z》?為政第二)思考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淺談〈論語〉思想的批判與接受》等論文。

同學們在研學的過程中,從選題到搜集資料,到提煉觀點,到初稿,再不斷修改,最后成文,不但通讀了作品,還要通過上網等參閱了大量資料,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學會了閱讀和研究的方法,這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3.開展專題探討,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在課前由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研習問題或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以專題研讀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然后在課堂上討論、研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形成共識,達成教學目標。

如教授《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就是采取這種教學形式:由學生或教師提出課文研讀的專題,然后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專題探究,形成文字材料的研讀成果或用課件演示,在課堂上由小組代表發(fā)言,再由全班同學對其研讀成果根據上述的評分標準進行打分,然后質疑,共同探討,形成共識。若有疑難則通過教師的點撥,師生共同來解決。教x《林黛玉進賈府》,我是這樣設計了如下專題:1.賈府建筑結構和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研究;。2.林黛玉性格研究(肖像、語言、細節(jié));3.王熙鳳性格研究(人物出場、肖像、語言);4.賈寶玉性格研究(出場、肖像、語言、詩詞刻畫),小組的學生談完研讀感受后由全班給他們打分,并提出疑問,形成全班的質疑、探究、交流。這樣的教學組織,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收集歸納信息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用這樣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更為有效。

(二)要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要樹立“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fā)展”的觀點,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敖滩膬H僅是例子”,通過“例子”的閱讀教學,同類輻射,學生才能觸類旁通,在課內“例子”“舉一”的基礎上,更好地在課外閱讀中去“反三”,養(yǎng)成課內外相結合的習慣。

1.由課內閱讀延伸出來,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教授《林黛玉進賈府》之前,引導學生開展《紅樓夢》前五回目的閱讀,讓他們了解賈府的人物關系,以及木石前盟的故事,進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課文中寶黛初會時的場景“這個妹妹在哪里見過一樣?!薄T谥v授《林黛玉進賈府》時為了加深學生對林黛玉、王熙鳳等人物形象的理解,進而引導學生讀《紅樓夢》關于“金陵十二釵”的判詞,進而解讀判詞中關于人物命運結局的暗示,還引導學生讀紅樓夢關于劉姥姥兩次進大觀園的章節(jié),引導學生感知劉姥姥的人物形象,領會劉姥姥的外交藝術。

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引發(fā)了學生閱讀《紅樓夢》的興趣。這樣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的做法,可以讓課內閱讀產生巨大的暈輪效應,由課內閱讀延伸開來,帶動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進而有力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篇10

找到350多家書店

大學期間,郁娟萍一直關注著民營獨立書店的生存狀況的相關報道?!?010年到2012年倒下了很多書店,我覺得很難過,薛原主編的《獨立書店,你好》這本書也讓我百感交集?!毖υ瓕Κ毩晗碌亩x是:“獨立書店首先在于它的獨立性,絕非國有資產,也非那些大集團公司控股的部門。其次,獨立書店的人文品性很重要,體現了書店經營者的精神理念和人文素養(yǎng),這樣的書店,規(guī)??赡懿淮?,但是其精神指向性非常明顯?!庇艟昶己苷J同這個定義,“我認為,獨立書店應該是民營性質的,所售書籍偏重于人文社科類的書店。店內暢銷書比較少,科普用書不賣?!?/p>

為了對中國獨立書店的概況有個了解,郁娟萍在豆瓣一點點搜集、整理各種相關信息,最終梳理出了一份《中國大陸特色書店匯總》。其中,很多人分享的信息是多年前的,她需要通過電話查詢,聯系豆瓣、微博網友查證這個書店是否還存在,它提供的地址是否確切。出發(fā)前,郁娟萍搜集到350多家書店的有效信息,她決定親自走進那些書店看看。由于經費有限,她最終選擇了20多個城市,“這些城市首先是能夠坐火車直接到達的,這樣旅行費用比較便宜;其次是我通過豆瓣、微博、QQ短信等方式一家家聯系店主,愿意給我提供過夜沙發(fā)的,我也會以在書店做1到7天義工的方式作為回報。”

最后一位沙發(fā)客

2012年國慶節(jié)期間,郁娟萍將旅行的第一站定在無錫的卡夫卡書吧,因為當她在微博和豆瓣上發(fā)出求“沙發(fā)”信息時,卡夫卡書吧是第一個給予熱情支持的。另外,她還了解到店主馬上要轉讓書吧,郁娟萍也想仔細了解一下個中緣由。

書吧主人阮夕清是頗有名氣的無錫作家。到卡夫卡書吧的那天,他正坐在門前的藤椅上喝著小酒,看見了郁娟萍就遠遠地招呼:“同學,這兒,這兒。”阮夕清把鑰匙交給郁娟萍后,兩人就坐在店門口的小桌上閑聊著。阮夕清告訴郁娟萍:“這個地方叫南長街清名橋,我小學、中學都在這個地方上的,老家在這里,為了繼續(xù)保持與清名橋的情感,我就在這開了這間書吧?!背速u人文類的書籍,阮夕清還將這里打造成了文藝青年的驛站,定期或不定期會舉行讀書沙龍、民謠演出、畫展、朗誦會、電影賞析、作家、詩人、導演見面會等??ǚ蚩〞梢惨虼顺蔀闊o錫首家專以閱讀和文化交流為主題的活動吧。

但書吧開起來后,阮夕清的心思似乎并不在賺錢上,他平時主要在店里的二樓看書、寫作,那些文藝交流活動不僅不收費,場地布置還時不時要貼點錢,茶水等東西也收得比附近酒吧里的便宜。說到這兒,阮夕清又指著前面的酒吧一條街說:“晚上你可以去逛逛,早些年,這附近都是民居,租金也很便宜。開發(fā)成酒吧一條街后,房租也水漲船高,長期下去就吃不消了?!?/p>

郁娟萍有些遺憾,沒想到自己是書吧的最后一位沙發(fā)客。阮夕清似乎看出了郁娟萍的心思,淡然笑著說:“雖然卡夫卡書吧關了,但我還會找個便宜的地方開個小書店。我這輩子離不開書,也希望更多有緣的人來看書。下一個書店,我可能會找個職業(yè)經理人來照看,這樣管理也能更加精細一點?!?/p>

一路走來,郁娟萍發(fā)現,一大批不同規(guī)模的民營獨立書店或倒閉或調整,有個最重要的原因跟卡夫卡書吧的原因是一樣的:幾年前簽訂的房租到期,租金面臨巨幅增加而致使書店無力負擔成本?!斑€有一個原因,就是在數字出版和網絡書店的沖擊下,一些書店經營者變得急功近利,不愿在讀者身上維護、花心思?!?012年12月在上海福州路逛書店時,郁娟萍看到一家明天特價書店,讓她訝異的是書店門上、墻上、屋梁上貼滿 “6元一斤、15元一斤、20元一斤”的紅紙黃字招牌,甚至不少新書、英文原版書也論斤賣。

另外,不少獨立書店開始跟網絡書店通俗暢銷書、教輔書的風,也讓郁娟萍的心涼截了半茬。在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內,郁娟萍走訪了學友書店和兩家二手書店,發(fā)現就如一般高校旁的教輔書店,充斥著成功學、考研、考公、四六級材料。在學生公寓負一樓的一家二手書店里,店員熱情地問郁娟萍要什么書,郁娟萍說文學類,店員便指給她看書架上的大學語文教材,以及武俠言情小說?!蔼毩耆绻途W絡書店比價格折扣、比圖書類型、比上貨快捷的話,一定是死路一條?!?/p>

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

當然,也有不少經營得比較成功,有著自己獨特氣息的書店?!澳切┥娴帽容^好的獨立書店,有它自己的精神和氣質,開店的人有辦書店的信仰,沒有半點刻意和營造。當達到這個境界時,這些書店就不再屬于店主,有人比你更關心它的死活?!?/p>

郁娟萍在走訪中發(fā)現,在上海有自己獨特氣息的書店是最多的。為她提供“沙發(fā)”住宿的小朱書店店主朱鳳濤曾是上海舊書店員工,自己讀書不多,但對書卻抱著近乎虔誠的忠誠。他舍不得好書被當作廢品賣掉打成紙漿,于是把它們一捆捆收來整理好,隨著書越來越多,他又花了不少心思在主廳外做出有5個大小不一的隔間,分門別類地存放如外語、建筑設計、美術書法、科技等不同的舊書,大部分是很難尋到的版本。

郁娟萍一間一間地看書店的陳設,發(fā)現其中一個隔間的門是鎖著的。“這間屋子之所以不對外開放,是因為有些書還未來得及標價,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朱叔叔在此屋設了關于老上海和《紅樓夢》的兩個書架專柜,凡他所收書中有涉及到這兩塊的,便放在此架上,只借閱而不對外出售,除非有重本?!眴柶湓颍卜菫榱耸詹兀皇窍虢ㄒ粋€資料庫,為對此感興趣的研究者提供文獻資料。郁娟萍著實贊賞店主的這份心思。

郁娟萍來的那天是正好是周六,一進店第一感覺是店里幾乎人滿為患。有一位戴著深度眼鏡,穿著淺黃色西服的大叔引起了她的注意。他放著身旁的小板凳不坐,反而兩腿一盤坐地上,在喜歡的那類書架前,呼啦把一格書全搬了出來。身邊已經堆了一大摞了,他仍在埋頭找書,有時頭都鉆到書架里頭去了。郁娟萍忍不住地蹲下身子問:“您買這么多書,回去會看嗎?”這位大叔轉過頭來,語氣斬釘截鐵:“當然會看,人不看書,腦袋會生銹的?!辈欢嘁粫?,大叔似乎又想起幾本想淘的書,便抬頭問店里一位五六十歲的阿姨,沒想到阿姨立刻說出了它們的具置,速度比電腦快多了。郁娟萍佩服地說:“阿姨,你真厲害,記性真好。”阿姨很謙虛地說這沒什么,她每天都在整理書,哪本書放哪了,有多少存書自然是清楚的。店主朱鳳濤在旁邊說:“我覺得很欣慰,我的書店能一直開著。我的使命就是為書找讀者,為讀者找書。”

小朱書店雖小,卻已經開了好多年了。在社區(qū)的扶持下,還免掉了租金,也因此店主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公益活動來回饋社會,“我們會在重陽節(ji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平時會捐些書給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也計劃將部分舊書以換書的形式捐助到監(jiān)獄,在豐富監(jiān)獄讀物的同時,解決監(jiān)獄圖書庫存問題?!边@些公益的活動為小朱書店進一步贏得了社區(qū)的口碑,有些單位要配書,也樂意去找小朱書店幫忙。

在小朱書店安頓下來后,郁娟萍又抽出四五天時間去搜尋其他的書店。上海巨鹿路828號的渡口書店,店主高路學建筑設計出身。“高路覺得看書應該是一個人生活里特別自然的事。她喜歡傳統零售業(yè)的那種人情味,也試圖借助讀書會的交流,在人與人、書與書店間建立一種更加長久溫情的關系?!倍煽谑且患液苡性瓌t的書店,堅持精心選書,原價賣書,保證利潤率,同時還附帶賣自制的藝術筆記本,即使貴點,也還是很受藝術青年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