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衛(wèi)生健康教育范文
時間:2024-03-19 10:40: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幼兒園衛(wèi)生健康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幼兒園基本情況】
山東銀座·英才幼兒園(集團)新東方園是一所現代化高檔次的新體制雙語藝術幼兒園。在園所文化創(chuàng)建、管理理念方面都在同行業(yè)中處于領先地位,是萊蕪地區(qū)最高配置的幼兒園。
幼兒園建筑面積3500平米,運動場地XX多平米,分為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四個級部,共計140余名入園小朋友,幼兒園現有教師50余名,所有教師隊伍均由幼教集團統(tǒng)一配備,學歷達標率100%,綜合素質強,專業(yè)水平高,除每班配有幼教、英教、生教三名教師外,另配備了美術、體育、音樂、舞蹈、計算機等專業(yè)教師。
【衛(wèi)生規(guī)范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思想認識到位
幼兒園衛(wèi)生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衛(wèi)生工作在幼兒園工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正在發(fā)育和成長中的幼兒。為孩子創(chuàng)設安全潔凈的成長環(huán)境關心和注重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我們的首要職責。一直以來,我園十分重視衛(wèi)生工作,在上級衛(wèi)生部門的指導下,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制度》,結合我園實際,認真制定和完善各類職責制度,認真落實好《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相關要求,把重視保護幼兒的生命安全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放在工作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更新觀念,抓好師生身心健康教育,為幼兒創(chuàng)設健康、潔凈、安全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促進全園孩子健康活潑地成長。
二、制度健全,管理規(guī)范
1、為了較好的開展衛(wèi)生工作,我園成立了衛(wèi)生規(guī)范管理領導小組。園長為組長,保教主任、保健醫(yī)、辦公室主任、各年級組長為組員。領導成員分工合作,職責明確。全體教職工共同參與幼兒園衛(wèi)生管理工作,各部門相互協(xié)作。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總結。全園上下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為了使工作落到實處,我們建立健全了各項衛(wèi)生工作管理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制度涉及食堂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班級衛(wèi)生以環(huán)境衛(wèi)生、公共衛(wèi)生以及幼兒體格鍛煉等。各塊制度全面細致,并有嚴格的考核辦法和檢查記錄。
隨著幼兒園科學化管理的推進,我園的衛(wèi)生工作管理也逐步邁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各項衛(wèi)生工作的落實均有評比制度,評比標準明確具體,衛(wèi)生工作考核與每月的月考核以及期末的綜合考核獎懲掛鉤。真正對各項衛(wèi)生規(guī)范工作起到了推動和促進作用。
4、開園以來,我園認真落實各類省市區(qū)相關衛(wèi)生管理制度。把園內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放在首位,每天都有衛(wèi)生工作重點,每周一次大掃,每月一次評比,每學期一次表彰。加重了衛(wèi)生工作在幼兒園工作中的份量,在老師、教職工心目中有了更重要的位置。各班級教師也以衛(wèi)生健康教育為載體,開展班級主題活動,教師帶領幼兒參與力所能及的衛(wèi)生工作,讓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衛(wèi)生工作早已成為幼兒園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并配有專業(yè)專職的衛(wèi)生保潔員兩名。只要是工作日,幼兒園的每一個角落都潔凈清爽。在我園,天天都是衛(wèi)生日,月月都是衛(wèi)生月,全園沒有衛(wèi)生死角
三、資料完備、整理規(guī)范
我園在開展衛(wèi)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重視文書檔案管理工作,要求各部門在開展工作的同時,注重保留原始工作痕跡,建立健全衛(wèi)生工作文書檔案管理(包括年度計劃、總結、工作安排、檢查記錄、集體及個人經驗推廣材料,上級文件通知及有關文字材料等),各部門按要求每年整理歸檔。做到了資料齊全,分類清楚,裝訂整齊、規(guī)范。建立幼兒晨午檢制度,因病缺勤追查與登記制度。
四、重視師生健康教育
幼兒園是幼兒啟蒙教育的地方,幼兒年齡小,健康教育在幼兒園更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實施集體教育的幼兒園又是進行健康教育的有利場所。因此,我們事無巨細地把健康教育提至到我園工作的重要位置上來,全園職工目標一致,群策群力,通過以下各種措施全力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
1、成立了新東方幼兒園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把健康教育納入到幼兒園的工作發(fā)展目標之中,責任層層落實,由園長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深入扎實的開展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分成幼兒身體保健與健康知識教育兩大部分,根據具體任務分工,幼兒園保健醫(yī)生積極作好幼兒身體保健及對家長、教師進行衛(wèi)生防病、衛(wèi)生保健等知識的培訓和宣傳;教育教學部門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各班級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綱要》中健康領域的相關要求和目標制定出班級健康領域教學工作計劃,認真將健康教育滲透課堂內外,把健康教育納入幼兒園日常教學管理日程,使健康教育活動滲透于課堂、融匯于教研、推廣于校園、延伸于家庭及社區(qū),取得了健康教育與教學的雙豐收。
2、健康教育形成常規(guī)、衛(wèi)生宣傳活動形式多樣。定期對全體教職工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全體員工健康教育能力。積極開展衛(wèi)生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全園大會、家長會、櫥窗、板報、幼兒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使全體師生及家長員工了解健康教育在幼兒園的重要性。保研室定期對廣大家長宣傳相關衛(wèi)生知識:《春季防病保健小知識》、《營養(yǎng)健康》、《關愛生命保護健康》、《預防艾滋病》、《手足口病的預防》等等,廣泛進行健康教育。同時,還以專題講座、教研活動、健康教學活動觀摩,視頻培訓等不同的形式對全園教職工進行培訓。
3、重視幼兒養(yǎng)成教育,開展了健康教育活動,讓幼兒懂得初淺的衛(wèi)生保健常識,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文明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建立體弱兒管理制度并認真落實,使全園孩子健康成長。保證每天孩子的飲水量達到1600毫升,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不低于2.5小時。
4、幼兒園建立幼兒健康檔案,每年進行一次常規(guī)健康體檢。
五、認真做好除“四害”工作
在衛(wèi)生部門的指導下,積極做好除“四害”工作。按照市愛衛(wèi)辦統(tǒng)一部署,加強室外環(huán)境的改造,堵塞鼠洞,加強食堂重要場所防鼠防蟑工作,放置擋鼠板。加強垃圾清運,并做好美化工作,對蚊蟲孳生地進行有效治理,抓好各類存水容器的綜合治理,幼兒使用的保溫桶天天消毒,消除蚊蟲孳生條件,做好綜合防治。廁所配備專人清潔,做到無蠅、無蛆、無臭,定期用過氧乙酸和84消毒液,以及廁寶進行消毒。對幼兒園供水、排污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造,保證排水、排污管道通暢,嚴格保證幼兒園整體衛(wèi)生合格、標準。
六、幼兒園衛(wèi)生
1、環(huán)境整潔、無污染、無噪音的影響,園內綠化面積達50%,周邊綠草如蔭,櫻花盛開,環(huán)境優(yōu)美;班級每天按照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制度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為幼兒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
2、校舍用房設施符合國家規(guī)范,每一個班級都配有幼兒專用盥洗室、衛(wèi)生間、教師通風、明亮。配有設施配套的保健室、隔離室。房舍遠離各種污染源,達到了有關衛(wèi)生防護標準的要求。建筑功能分區(qū)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適宜,幼兒活動場地日照充足、干燥、排水通暢、接近城市綠化地帶、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一個符合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的環(huán)境空間。
3、合理使用資金,逐步改善辦園條件,每個班級均配置了適合幼兒使用的桌椅、床、玩具等,配備了幼兒餐具、衛(wèi)生用具,做到一人兩塊毛巾、一個水杯、一張床,一塊餐巾,一個衣帽櫥,專人專用。
4、保健室、隔離室設施設備的配置符合相關衛(wèi)生部門的要求。廚房配有消毒柜、防蠅、防塵燈,紫外線消毒燈等設備。
5、食堂工作流程嚴格執(zhí)行衛(wèi)生主管部門的各項衛(wèi)生工作制度。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從業(yè)資格證,堅持食品48小時留樣制度。
篇2
問題一、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
幼兒健康教育是根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以豐富健康知識、改善健康態(tài)度、培養(yǎng)健康行為為目標的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幼兒園健康教育的總目標對幼兒的身心保健起到規(guī)范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身心健康(包括身體健康,不經常害病,不經常感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又包括心理健康,積極樂觀,團結友愛,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2、生活自理(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3、自我保護(要教育幼兒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4、體育鍛煉(要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掌握戶外活動與游戲的玩法和注意事項,經常鍛煉大小肌肉,促進動作協(xié)調、靈活)。目前,一些教師對健康的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內容還不明確,對于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認識不清晰,健康的觀念還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個人化的健康觀念上,屬于“生物醫(yī)學模式”的健康觀,對于現代社會的健康觀的多元性和整體性缺乏必要的認識,在實踐中存在“重身體健康輕心理健康、重教師保護輕學生自我保護、重身體健康輕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問題。為此,只有進一步知曉和明確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并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才能在日?;顒又兄笇в變航】到逃男袨椋粫x正確的發(fā)展軌道。
問題二、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在教學實踐中,由于一些教師在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水平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健康教育的技巧和能力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健康教育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忽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或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qū)。一些教師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醫(yī)生或專職心理教育者的事,與自己關系不大,不重視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保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紙上談兵。2、一些教師在幼兒生理衛(wèi)生和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知識還欠缺,因而難以在實施過程中做到信息傳播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比如,要幫助幼兒增加對人的身體的認識,教師必須掌握相應的知識,充分了解人體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稱、構造、功能及如何保護,并且能深入淺出地表達,教師還必須能夠及時糾正幼兒錯誤的、模棱兩可的回答。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橋梁和依托。目前,幼兒園多數教師尚未接受專門的心理教育培訓,致使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缺乏明確的目標、心理教育的內容比較零散。由于教師在職稱評定、業(yè)務競爭、應試教育、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家長和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生活中的壓力和工作中的競爭,讓教師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也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4、在進行健康教育活動時,一些教師的思路不清晰、表達不準確。教師頭腦中對“為什么要選這個課題?”、“重點是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等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并預先設計好教學語言。教師的思路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成敗。為此,加強教師健康系統(tǒng)知識的培訓力度,提高幼兒健康教育水平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
問題三、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待進一步完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的態(tài)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huán)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在實踐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幼兒園沒有很好地構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對幼兒的影響有時比物質環(huán)境的影響更為深刻,要根據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不斷反思、調整和改進心理環(huán)境。一些幼兒園和教師都很少關注“班級氛圍是否和諧、師幼關系是否平等、互幫互助的家園關系是否創(chuàng)設”,使得幼兒難以情緒安定、心情愉快的學習和生活。2、健康教育方法單調。在教學實踐中,幼兒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較單調,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教育效果不理想。3、電教媒體很少運用到健康教育活動中。在幼兒園健康教育的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由于幼兒知識經驗、認知水平的限制,他們在生活中掌握的健康知識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錯誤的,由于一些教師在具體教學健康知識的教育中,只是用空乏的語言教學教育,缺乏直觀性和趣味性,因此,教育效果不高。如果教師能夠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并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通過投影、電腦、動畫等電教手段,就會使健康知識淺顯易懂。
問題四、幼兒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待進一步改進。
篇3
健康既是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的結果,也是幼兒身心充分發(fā)展的前提;健康是幼兒的幸福之源;離開健康,幼兒就不可能近盡情游戲,也不能專心學習,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幼兒時代的健康不僅能夠提供幼兒期的生命質量,而且為一生的健康贏得了時間。因此,我認為健康教育要充分考慮到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無論是進行幼兒健康教育還是試圖改善幼兒的周圍環(huán)境、都要依據幼兒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否則不僅不能促進健康,而且可能有損健康。
本學期我們中班組在教育活動中把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當成首要任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既是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綱要》中對幼兒健康發(fā)展提出幾點: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wèi)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
(4)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動作協(xié)調、靈活。
這也為我們中班組的健康教育活動提出了明確的培養(yǎng)目標。本學期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樹立明確的知道思想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再三強調讓幼兒主動活動,健康教育的第一條件就是尊重主體、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活動。幼兒健康教育既然將促進幼兒的健康作為最直接的目的,其教育過程就不應使幼兒感到壓抑或受到傷害,然而日常生活中與之背道而馳的現象卻司空見慣,值得我們反思。因此我們十分注意在幼兒的整日生活中充分發(fā)揮幼兒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將幼兒的興趣與必要的規(guī)則相結合.幼兒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中盡早建立起各種良好的健康行為。
第二設計多樣化的健康教育形式與途徑
幼兒園健康教育應與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結合,集體教育、小組活動與個別交談相結合。目前,幼兒健康教育實踐中存在著一些誤區(qū),有人認為幼兒健康教育就僅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對于這些片面的認識我們應該加以注意和防范。我們盡量多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同時我們還重視幼兒園課程的潛在影響,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通過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fā)展。在幼兒健康教育實施中,我們不僅重視幼兒園物質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而且應重視幼兒園心理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本著幼兒身理和心理的需求,我園于本學期購置了大量的幼兒可選擇的活動器材,以此來引導、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還培養(yǎng)了幼兒大方友善的交往能力。
第三實施適宜的教育方法。
篇4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我國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由于目前我國所處的現狀,每個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生活節(jié)奏的加速、養(yǎng)育方式的變化等影響因素下,面臨家長所給與的過多壓力,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承受著各方面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幼兒問題較以前明顯增多。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家庭教育中都只片面的注重智力的開發(fā),忽視幼兒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大量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幼兒健康狀況問題的存在和發(fā)生非常普遍和嚴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幼兒數量越來越多。這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妨礙著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及良好品德的形成,還給家庭、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二、當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到位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第12條提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幼兒心理衛(wèi)生保健工作”,也就是強調了健康心理元素的重要性。但由于認識上的誤差,一段時間來,在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著對生理保健重于心理保健的現象。很多幼兒園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園內的心理教育等實施活動中只滿足幼兒生理方面和基本物質的需求,忽視了幼兒心理健康的真正內在需求。并且實踐過程局限,忽視幼兒實際接受能力,進行矯正采用的方法也只是行為治療,未考慮對幼兒是否真正適用。
(二)缺乏完整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
幼兒心理發(fā)展時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幼兒的潛在可能性,其作用不言而喻。而在我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來說年限短、理論研究少,這就導致培養(yǎng)出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其水平僅停留在一個較低層次水平上;幼兒心理健康的課程在幼兒園教育中分散、凌亂、沒有集中性,在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大多只能借鑒其他相鄰學科或與幼兒年齡差異較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經驗,整合力度不夠。
(三)師資力量缺乏,家庭不同步
教師們對心理健康標準及效果的評價把握不準,因為知識相對零散,教育時間的局限,教師在實際情況中面對幼兒的心理問題,往往束手無策,無法及時正確糾正。另外,從家長角度來看,生活中忽視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們缺乏心理健康的知識和教育能力,導致有些幼兒性格過于內向,或者以自我為中心,或者在家長的溺愛下任性自私、承受不了挫折。幼兒園中也常見到一些有不良習慣的幼兒,例如吸吮手指、咬衣服、攻擊性強等;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明顯滯后,未能和幼兒園保持教育的同步和遞進。
三、實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重視理論,提高幼教工作者素質
幼兒教育是一項具有高度專業(yè)性的工作。我國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者多為幼兒教師,保育工作者在幼兒教育生活中也起著輔助的作用,他們需要更多的道德感、責任意識和專業(yè)知識,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幼教人才隊伍刻不容緩。幼教工作者從自身角度來看,應提高幼教專業(yè)素養(yǎng)和法治底線意識,真正做一個熱愛孩子、熱愛幼教事業(yè)的合格幼教工作者。應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心理學知識方面的培訓,使他們提高自己心理衛(wèi)生方面的有關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詢及診斷知識,并將所學心理知識有效運用到幼教工作中,能針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更好地促使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二)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對于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明確指出,必須“創(chuàng)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幼兒園的物質環(huán)境要能促進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幼兒園整體環(huán)境要安全、舒適、衛(wèi)生、實用,園內裝飾和材料要考慮到色彩的選用,整體能滿足不同幼兒的不同需要,幼兒園利用自然環(huán)境,合理布局,院內裝飾色調柔和,要符合幼兒審美情況。要在良好、舒適的環(huán)境中,在教師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下,引導幼兒自由主動探索世界,得到身心的良好發(fā)展。
(三)家園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發(fā)展
幼兒園在一日活動中以具體、形象的教育活動促進幼兒心理的不斷發(fā)展。幼兒園教育者的教學活動在幼兒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相互配合。所以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身體的健康發(fā)展,而且還應掌握基本的心理學知識,樹立正確的兒童發(fā)展觀,充分利用社區(qū)及幼兒園資源。同時幼兒園要開設專門的講座為家長提供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充分利用社會、社區(qū)的資源,做到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沈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01).
[2]桑青松.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探微[J].中國健康教育,2002(07).
[3]王麗梅.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識經濟,2012(16).
篇5
一、注意安全健康教育的細節(jié),給家長放心感、安全感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和表率。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幼兒雖然年齡小,仍然會有所體會,廣大家長更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例如,開學之初和放假時,幼兒園常常會給家長發(fā)放知情卡,告知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應該注意的事項,特別是安全教育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但是一些幼兒教師出于應付心理,常常流于形式,將知情卡一發(fā)了之,不給家長做任何解釋。家長看到教師不認真,也不把知情卡當回事,轉身就扔掉了。一個很好的安全健康教育機會就這樣浪費掉了。
在入園和離園的環(huán)節(jié)中,有些幼兒教師態(tài)度不熱情、不積極,不管是誰來接幼兒,只要看到有大人應腔,就想趕緊把孩子送出去了事。還有的家長讓上小學和初中的孩子去接幼兒園的弟弟、妹妹,教師也不聞不問,放手了之。這都埋下了安全隱患。
有一所幼兒園制度很健全,有入園簽到冊和離園簽到冊,但是管理不嚴。一個家長去接孩子,教師看到家長來了,馬上把孩子放出教室,然后督促家長去簽到處簽名。家長和教師把注意力都放在了簽到冊上,誰也沒注意到孩子從大人身邊跑出去了。等家長簽完字扭頭一看,孩子不見了??粗稚先藖砣送?、車水馬龍,家長當時就傻了眼??梢姡芾淼牡轿皇种匾?。
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時刻樹立安全健康教育觀念,注意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和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注意每個細節(jié),給孩子和家長做好表率,讓孩子和家長有一種安全感、放心感。
二、結合社會動態(tài)、季節(jié)變化等提高安全健康教育防范的重點
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幼兒園安全健康教育的重點也是不同的。當前,幼兒園安全健康教育防范的重點是水、電、火、車等方面的安全。特別是近幾年,出現了一些不法分子不知廉恥地虐待幼兒、喪心病狂地對幼兒行兇、誘騙拐賣幼兒的事件,這應該是現在幼兒園安全防范工作的重點之一。
由于幼兒教師基本上都是女性,她們體力弱,對暴力行為的防范意識和抵抗能力也比較弱,所以,有必要加強幼兒園男性門衛(wèi)力量,加強幼兒園安保器械的配置,加強幼兒園與當地公安機關的聯(lián)系。特別是在幼兒入園和離園時,幼兒園門口及附近街道人流密集,成分復雜,臨近放學時幼兒教師也比較容易出現思想松懈的現象,這時更要提高警惕,實行幼兒園領導輪流值班、家長持證接送等制度,切實保證幼兒的安全。
對不同的季節(jié),幼兒安全健康教育的重點也有不同。冬季重點在防火,夏季重點在防水,春秋季重點則是防病。對于一些典型的病種,如手足口病、甲肝、乙肝、流行性感冒、急性腸胃傳染病等,幼兒園要及時對保教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幼兒教師要掌握基本的鑒別、防范、治療知識,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把疾病擋在幼兒園之外,堅決避免造成流行性疾病在幼兒中間大范圍的傳播。
三、切實加強對獨生子女父母的安全健康教育
在加強幼兒園安全健康教育防范工作的同時,對幼兒家長尤其是獨生子女父母進行安全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教育也非常重要。
有一位父親,非常疼愛孩子。一天他帶著孩子來到水渠邊玩,他舉起孩子,搖著逗孩子說:“爸爸把你扔到渠里啊?!焙⒆颖欢旱每┛┲毙?。突然他一失手,孩子真的掉到了渠里。渠水很深,渠壁陡滑,孩子沒救上來,幼小的生命就這樣在家長的一個疏忽間消失了。
還有一個家長,趁孩子睡覺時上街買東西,誰知孩子剛好醒來,爬到沒裝防護欄的窗戶上,掉到了高樓下……
一幕幕悲劇告訴我們,父母雖然都有愛子之心,但是一些年輕的父母在養(yǎng)育孩子的經驗和能力方面,確實存在不足。
幼兒教師是經過專業(yè)培訓的教育工作者,他們在學校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幼兒衛(wèi)生健康學知識,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幼兒養(yǎng)育、教育經驗。我們可以通過家長學校、家園聯(lián)系手冊、家長會等渠道,對家長開展安全健康教育,切實提高家長的養(yǎng)育、教育水平。
四、切實提高對特殊家庭兒童的安全健康教育的重視
社會學中有一個“特殊家庭”的概念,指的是相對于正常的父母健全、家庭成員身體健康、關系和諧幸福的家庭而言的另一類家庭,如單親家庭、離異家庭、分居家庭、特困家庭等。這些家庭在對子女的養(yǎng)育、教育方面多多少少也會有缺失。
前一段有媒體報道了南京的一個家庭,父親坐牢,母親吸毒,兩個幼子得不到照顧,竟然餓死在家中。在這個事件中,不僅孩子的父母失職,有關部門也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也引發(fā)了社會的廣泛議論。
結合中國的現實,我們可以把留守兒童家庭、外出打工子女家庭、父母犯罪家庭也列入特殊家庭的概念中去。加強對特殊家庭幼兒的安全健康教育,也是幼兒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由于處于特殊的社會轉型期,中國留守兒童數量眾多,其養(yǎng)育和教育者不是年富力強的父母,而是年老體弱的老人或血緣關系較遠的親戚。這些人帶孩子的特點是:精力有限,照顧不周;溺愛有余,關愛不足;疼愛有加,教育缺失。針對這種現象,幼兒教師要定期家訪,了解幼兒的生活狀況,及時和監(jiān)護人探討交流照顧教育幼兒的方法;及時幫助這些家庭解決幼兒的入托、入學、轉學問題;也可以向民政、公安等部門反映這些家庭的情況,爭取他們的協(xié)助,各方攜手一起做好幼兒的安全健康教育工作。
五、切實注重安全健康教育的連貫性
幼兒園教育只是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些教育任務可以在幼兒園里面完成,比如說智育、美育,幼兒的在?;顒映晒涂梢源硭乃?。有些教育任務幼兒園只能完成一部分,比如說體育、德育。所以,幼兒的安全健康教育應該樹立大教育觀,幼兒教師要將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告知家長,和家長保持經常性的溝通。要把幼兒園的體能教學活動和幼兒的一日生活相結合,堅持天天抓、人人抓、全面抓,常抓不懈,讓家長監(jiān)督教育幼兒,引導幼兒堅持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遠離不安全的場所,愛護自己的生命。
篇6
本次大會旨在全面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推動我國幼兒健康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展示和交流全國幼兒健康教育的優(yōu)秀成果和先進經驗,為幼兒健康教育者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
10月16日,在簡短的開幕式后,朱家雄教授做了題為《和諧社會與學前兒童健康》的專題報告,針對我國東西部城鄉(xiāng)學前兒童生存境況的巨大差異,就留守兒童、幼兒教育資源公平分配、因地制宜開展幼兒健康教育實踐等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地闡述,并從宏觀角度對制定關于學前兒童健康的政策談了個人的看法和建議。隨后,廣東順德機關幼兒園的代表李光坤、趙國柱老師介紹了該園開展2-6歲幼兒動作活動與心理發(fā)展教育的案例研究的情況;西安交大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幼兒國的石朝霞園長向與會代表報告了《合理睡眠與幼兒身體健康的研究》,該園所進行的這項研究歷時三年,填補了幼兒園在睡眠研究方面的空白;石家莊市橋東區(qū)第三幼兒園的代表高密林老師做了題為《努力將新的健康教育觀念轉化成具體的健康教育實踐》的發(fā)言,通過多媒體展示了該園在健康教育活動中的具體做法和經驗。
下午,大會圍繞如何提高幼兒教師健康教育專業(yè)水平、幼兒園健康教育計劃的構架和設計、幼兒園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方法、衛(wèi)生保健與營養(yǎng)研究等問題進行專題交流,共有11名代表作了專題發(fā)言,與會代表踴躍發(fā)表個人看法,進行了熱烈地探討和交流,專家們對代表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解答,并對大家積極的態(tài)度予以充分的肯定。
10月17日,與會代表分別到西北工業(yè)大學幼兒園、西安高新第一幼兒園、西安交通大學幼兒園、西安第四軍醫(yī)大學幼兒園、西安世紀搖籃?三寶雙喜幼兒園、陜西省政府幼兒園觀摩參觀。由9名教師進行的現場教學將研討活動深入到幼兒健康教育實踐中――生動的示教以及專家們認真地評課,帶動了與會代表的情緒,大家就健康教育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各抒己見,充分展示了幼兒健康教育領域中教師專業(yè)水平長足進步。
10月18日,楊黃蕙吟博士做了《領導者與陰陽互動之幼兒健康教育課程》的大會報告。在報告中,楊黃蕙吟博士從陰陽平衡的角度對幼兒健康教育四個層面地狀態(tài)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對幼兒健康課程設計做了提綱挈領式的闡述,這對提升幼兒教師健康教育理念和專業(yè)水平不無裨益。
隨后,馬以念教授就本次幼兒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的情況向與會代表作了說明。鑒于參評成果涉及面廣、目標分散、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馬以念教授分析了地域、選題、個體偏好的成因,并就如何從事幼兒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總結進行了方法學層面的引領。受到與會代表的歡迎。
最后,大會舉行了熱烈的頒獎典禮,由馬以念教授、朱家雄教授、楊黃蕙吟博士向獲獎團體和個人頒發(fā)了獲獎證書,領獎代表紛紛和專家合影留念。
篇7
一、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因素
1.抗拒入園。剛上幼兒園的幼兒因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加上有些家長平時的溺愛或嬌縱,對外交往過少,短時間內難以適應群體生活等。都會使幼兒對入園感到陌生和不適應,甚至有些幼兒會對新環(huán)境感到恐懼。
2.孤獨?,F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部分幼兒有可能因為自小缺少玩伴而養(yǎng)成喜歡獨處的習慣,不合群或拒絕接受其他孩子的親近。
3.咬指甲。這可能是幼兒發(fā)泄內心緊張的一種方式,大多是因為父母或老師要求過高,對幼兒批評過多,態(tài)度粗暴所致,致使幼兒只好用咬指甲來減輕內心的壓抑。經常咬指甲可使被啃咬的指甲短小變形,個別指甲有可能發(fā)生出血或感染。幼兒還有可能通過咬指甲造成細菌通過口腔進入消化道而引起各種疾病。
4.任性。主要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難于克制自己。有些幼兒會因為某一件事情大人沒有滿足自己的愿望而采取極端任性的態(tài)度和動作。有些孩子活動時喜歡以“搗亂”、“打人”來引起教師的關注,進而獲得老師對他的愛。
5.進食問題。主要表現為偏食、挑食、厭食以及進食行為異常。不良的進食行為可以直接影響幼兒對營養(yǎng)的吸收和身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造成幼兒缺鈣、貧血等,免疫力低下而引發(fā)各種疾病。
6.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現為在學習和開展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動,難以安靜下來做好一件比較簡單的事。
二、針對兒童存在的心理問題所采取的對策
1.教師在新生入園前,適當地帶上一兩件幼兒喜歡的玩具去家訪,并在家訪時和幼兒投入地玩上一會兒,這將會大大地增強家訪的情感效應,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教師要記住每個幼兒的姓名。幼兒每天來園時,教師都要大聲而親切地稱呼他,這樣可以大大地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3.教師要關注每一個處于心理困境的幼兒。
4.要允許幼兒犯錯誤。由于經驗、能力的限制,幼兒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是幼兒心理發(fā)展所必需經過的,同時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我們以成人的標準去苛求幼兒,那么幼兒將被置于一種無形的壓力之中,這當然不利于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他們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5.教師要無條件地接納每個幼兒。這是我們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前提。
6.教師要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與幼兒平等相待。
7.教師每天都要與每個幼兒有肯定性的接觸,盡可能地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我們在與幼兒的交往中,要讓鼓勵、微笑成為一種習慣。
8.教師要經常用肯定的語氣、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幼兒身上的每一點微小的值得贊賞的地方,幼兒將會從我們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舞,促進他們健康全面地發(fā)展。
9.我們不要在幼兒面前發(fā)火,發(fā)火是我們教育無能的表現,同時又會對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不利。
10.幼兒教師重視和加強自身的心理衛(wèi)生保健,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同時還是一項重要的社會義務,因為這關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11.讓每個幼兒都不斷地看到自己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地獲得進步,進而增強其自信心,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1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都應貫穿在整個學期乃至整個學年甚至整個幼兒園教育階段的全過程,日積月累才能使幼兒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意識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
13.應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和任務融合到幼兒園的各項教育活動中去。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隨機教育,而不是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亦稱心理教育課)。幼兒園的一切教育活動,包括教學活動、生活活動、節(jié)日活動、游戲活動等都蘊含著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時機。擔任各項教育活動組織的教師,在心中應時刻裝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抓住在各項教育活動中的一切教育機會,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4.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是通過幼兒自身的心理活動及其心理經驗的逐漸積累而形成的。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不是靠老師的單向灌輸“教”出來的,而是在有關活動的感染、熏陶下,在幼兒與周圍環(huán)境的發(fā)生交互作用的活動中獲得體驗和感悟,然后逐漸形成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作用的關鍵不在于她對幼兒說些什么,而在于她為幼兒提供了多少心理活動的空間。
篇8
關鍵詞: 幼兒 心理健康教育 身心并重 情感投入
健康是人們最基本的要求,它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F在人們普遍存在片面的身體健康觀,忽視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別在幼兒健康教育中,這種現象尤其普遍。由于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幼兒心理健康知識很缺乏,并且幼兒園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夠,因此很多幼兒教師將幼兒心理的一些異常,看成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并沒有加以有效關注。我現結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出現的問題談談認識與體會。
一、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投入不足
健康是指人們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綜合狀態(tài),并且應把心理和社會適應這兩個方面作為健康的主要要素。但是很多幼兒園對健康的認識依然只停留在生物醫(yī)學的維度上,沒有實現向心理醫(yī)學維度的轉變。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身體保健輕心理輔導的現象。這種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最主要原因是幼兒教師普遍缺乏幼兒心理健康知識,對幼兒身心健康之間的關系認識不科學,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夠,很多幼兒教師將幼兒心理的一些異常,看成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自然現象,并沒有加以有效關注。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缺乏系統(tǒng)性
目前,我國除了很少的幼兒心理衛(wèi)生、行為和情緒方面的書籍外,還沒有見到一套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著。在我國數量不多開設有學前教育專業(yè)的高校中,很少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在全國幼兒師范學校中,沒有一套全國通用的幼兒心理健康教材。盡管我國幼兒教育教學綱要明確提出我們要對幼兒心理健康進行必要的教育和輔導,但內容分散、繁瑣,很多體現在其他教學之中。同時這些內容之間缺乏必要的內在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性,還有很多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沒有納入日常幼兒教育之中,沒有引起廣大幼兒教師的重視。這就導致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只能借鑒與其相關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理論和經驗,并且融合還不夠。
三、理論與實踐相脫離
近年來,幼兒園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他們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并且很多高校開始加大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學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隨之也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理論和幼兒教學實踐的嚴重脫節(jié)。一方面,高校中從事幼兒健康教育的科研人員很少深入幼兒園進行調研,更少建立長期調研基地。另一方面,幼兒園在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只停留在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表象認識,不能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因此,很多時候,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是一種經驗總結,很難使其得到更深的發(fā)展和提高。
四、幼兒教師缺乏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yè)知識
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本身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水平。然而,在傳統(tǒng)幼兒師范教育體系中,知識更新不能有效跟上時代的發(fā)展,這直接導致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匱乏。與此同時,如何處理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幼兒科學教學的關系,注意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將影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F在,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與此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五、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具體工作中的不科學性
1.違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原則的問題。比如:有些孩子出現攻擊,這應該屬于品行障礙,對于孩子們的這種行為的矯正與教育應當采取正面手段,樹立學習榜樣,或及時隔離,降低刺激。但有些幼兒教師在處理這一類問題時,只采用指責或體罰的方法加以矯正。研究表明,孩子們在受到老師指責和體罰后,可產生更強的叛逆傾向,更會強化幼兒的攻擊。因此,指責和體罰的方法違背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是不科學的。
2.家庭和幼兒園教育不同步的問題。在幼兒園中對孩子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本來是一件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實施中如果沒有注意和家長的有效配合,那么幼兒園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如某幼兒園幾年來一直堅持對孩子們進行社會交往能力訓練,目的在于讓他們學會和他人交往,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但在具體實施中,幼兒園忽略了和家庭的聯(lián)系與合作,而有些家長對子女采取溺愛與放任的教育方式,結果導致孩子們在幼兒園中所學的和家庭教導發(fā)生沖突,以致幼兒園教育教學未能收到實效。
3.不能區(qū)分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在一些幼兒身上,說謊這一現象是很常見的。造成孩子們說謊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他們認知發(fā)展水平不高,在思維、記憶和判斷等方面與事實不一致時造成說謊。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做錯了事,怕受到老師、家長的過分指責而說謊。因此,我們對孩子們說謊的現象應全面分析,區(qū)別處理。如由于認知水平不高所致,就是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的問題,如因怕受到過分指責所致,就是教育方面的問題,但這些都和成人的說謊有很大的區(qū)別,無所謂道德不道德。
篇9
關鍵詞: 學齡前兒童,蟯蟲,感染率,防治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infection status of
pinworm after integrated control in preschool children
XU Shuai, YE Huan, CHEN Chun-er etal.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ejiang 31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the pinworm infec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reinfection of the preschool children in Hangzhou after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Provide the best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next counter-measures.[Methods]Two different kindergartens (named A and B)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20 children from kindergarten A we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nother 131 children from kindergarten B in contrast group.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s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 hygiene improvement, deworming etc.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imple deworming were used in the contrast group. The variation of the infection rate was observed after integrated or simple control. The protective rate (PR) and the index of effectiveness (IE) on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pinworm infection rate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separately and the use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Results]The total pinworm infection rate has decreased from 3.64%(8/220) to 1.82%(4/220) withPR 50.00% and IE 2.00.[Conclusion] Integrated controls are much more effective than simple deworming to reduce the reinfection rate of pinworm.
Key wordsPreschool children,Pinworm,Infection rate,Control
蟯蟲病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種常見腸道寄生蟲病,以幼兒園集聚兒童感染居多。從2005年5月16日頒布的全國人體寄生蟲病調查報告中雖然全國土源性線蟲感染率總體呈下降的趨勢,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目前我國土源性線蟲感染率仍相當于日本上世紀60年代、韓國上世紀80年代的感染水平[1]。其中,蟯蟲病是兒童常見的寄生蟲病,使兒童產生肛癢、煩躁不安、失眠、夜驚、夜間磨牙、遺尿、食欲減退等癥狀,嚴重感染者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蟯蟲性泌尿生殖道炎、蟯蟲性闌尾炎等,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2-3]。因此,為了解杭州市部分學齡前兒童蟯蟲感染現狀及綜合防治后的再感染情況,對比研究綜合防治法和單純驅蟲法的成效,進一步明確有效的防治方法,我們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對杭州市江干區(qū)部分幼兒園兒童做了綜合防治前后的比較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于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選取杭州市江干區(qū)2所乙級日托幼兒園,以班級為單位,共調查3~6歲學齡前兒童351名,其中男童191名,女童160名。選取一所幼兒園的220名兒童作為實驗組;另一幼兒園的131名兒童作為對照組。
1.2 幼兒園定級標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03)13號文件《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由杭州市教育局、市物價局、衛(wèi)生局聯(lián)合印發(fā)的《杭州市幼兒園分等定級評估標準》,對幼兒園的園舍設備、人員配備、園務管理、衛(wèi)生保健和保教工作等進行評估,由杭州市教育局和物價局批文確定幼兒園的級別。甲級幼兒園衛(wèi)生條件、教育設施、師資水平等項目優(yōu)于乙級,乙級優(yōu)于丙級。
1.3 方法
1.3.1調查人員本次調查人員均由專業(yè)醫(yī)務人員組成,先由兒科學和寄生蟲學教授對調查人員進行相關專業(yè)知識的輔導和寄生蟲檢查的強化培訓。調查前對本次調查的兩所幼兒園保健科醫(yī)生、班主任進行有關方面的溝通及業(yè)務指導。
1.3.2蟯蟲檢查用透明膠紙肛拭法檢查兒童蟯蟲卵,在午睡醒后起床前進行標本采樣,標本送回杭州師范大學寄生蟲實驗室統(tǒng)一鏡檢。
1.3.3結果判定標本鏡檢以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無色、柿核狀、內含幼蟲的蟯蟲卵或肉眼見到成蟲為蟯蟲感染陽性。
1.3.4防治方法實驗組采用綜合防治法,由專家對幼兒園和家長進行衛(wèi)生知識講座,結合宣傳欄、問卷調查等形式的健康教育,定期進行玩具、桌椅、被褥的曬洗,改善兒童生活環(huán)境,并糾正兒童飯前便后不洗手等習慣,在受檢后一周內輔以集體驅蟲。對照組在對應時間內采用單純驅蟲法。驅蟲方法:驅蟲藥選用天津中美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腸蟲清片(阿苯達唑);由幼兒園的保健醫(yī)師給受檢班級的兒童統(tǒng)一分發(fā),劑量為400mg/人,晚上睡覺前,一次頓服。凡半年內已服過驅蟲藥,或正在患急性感染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等患者,未給與驅蟲治療。
1.3.5效果評價以保護率(PR)、效果指數(IE)作為評價指標[4],防治5個月后調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蟯蟲感染率,統(tǒng)計比較防治前后總感染率的保護率(PR)、效果指數(IE)。以兩組間PR和IE的差值的大小,比較該措施對控制蟯蟲感染的效果。保護率=[(對照組發(fā)病率―實驗組發(fā)病率)/對照組發(fā)病率] ×100% ;效果指數=對照組發(fā)病率/實驗組發(fā)病率。
2 結果
2.1 防治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均衡性比較本次調查的兩所幼兒園均為乙級幼兒園,人數、性別、年齡、總感染率等各項指標無顯著性差異,均衡性較好,詳見表1。
注*:兩組總感染率的比較,X2=0.007,P>0.05。
2.2防治的效果
實驗組220名,蟯蟲感染8例,陽性率為3.64%,;對照組131名,蟯蟲感染5例,陽性率為3.82%。經過5個月防治,對被抽查過的班級再次采用透明膠紙肛拭法,同樣在午睡醒后起床前采標本,結果:實驗組感染4例,陽性率下降至1.82%,保護率PR=50.00%,效果指數IE=2.00;單純驅蟲,5個月后,感染4例,陽性率下降至3.05%,保護率PR=20.16%,效果指數IE=1.25。綜合防治成效顯著,詳見表2。
表2防治前后蟯蟲感染率及保護率比較
注:保護率=[(防治前發(fā)病率―防治后發(fā)病率)/ 防治前發(fā)病率 ] ×100% ;
效果指數= 防治前發(fā)病率 / 防治后發(fā)病率。
3討論
蟯蟲病分布遍及全世界,其感染在學齡兒童和學齡前兒童中常見,常在家庭和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居的群體中傳播。其生活史簡單,主要通過-手-口方式的自身感染,交叉感染和吸入感染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集體生活的兒童如不注意衛(wèi)生,或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常導致感染率居高不下。輕度感染無明顯癥狀,重度感染可引起營養(yǎng)不良和代謝紊亂[ 5,6]。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杭州市部分幼兒園3~6歲兒童蟯蟲總感染率為3.70%(13/351),低于衛(wèi)生部2005年公布的全國12歲以下兒童10.28%[1]的蟯蟲感染率和2007年姚立農等人報道的浙江省12歲以下兒童6.89%的蟯蟲感染率[7];與2007年葉環(huán)等人對《杭州市3~6歲兒童常見腸道線蟲感染現狀》中調查報道的4.44%的蟯蟲感染率相近[8];但還明顯高于一些發(fā)達國家,如Fukushima S等作者2010年報道的,日本兒童的蟯蟲感染率為0.62%[9],說明我國兒童腸道寄生蟲病仍然需要合理的防治來進一步降低感染率。
本課題為尋找合理有效的蟯蟲防治方法,通過對兩組兒童,不同方法的對比研究,歷時近5個月的觀察,結果顯示,實驗組兒童通過預防性口服腸道驅蟲藥物,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對兒童家長衛(wèi)生保健講座、分發(fā)小冊子宣教等);加強衛(wèi)生保健(每天清洗軀體、勤洗被褥、玩具等),隨時糾正不良的衛(wèi)生行為(如咬指甲、吃食物不洗手等)等綜合防治措施,本組兒童蟯蟲感染率由3.64%降至1.82%,保護率PR=50.00%,效果指數IE=2.00;而對照組兒童單純預防性口服驅蟲藥,同樣近5個月后再復查,蟯蟲感染率由3.82%下降至3.05%,保護率PR=20.16%,效果指數IE=1.25??梢?,通過綜合方法的防治措施,能使蟯蟲感染率維持在較低水平,比單純驅蟲有效,這與洪潞等人的結論一致[10-12]。驅蟲治療是控制腸道線蟲病流行的主要手段,并且短期效果明顯,國內外已有許多報導[13-15] ,然而,也有學者調查證實蟯蟲感染通過驅蟲藥物治愈后,極易再度感染,而且定期驅蟲更多屬于蟯蟲病的治療而非預防[16-17]。影響蟯蟲感染的主要因素中,環(huán)境對健康的影響起主要作用,其次是行為生活方式、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生物遺傳因素只占較小的地位[18]。健康教育作為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早在1997年已有多位學者提出[19-20],沈一平認為,健康教育不僅能加速化療控制腸線蟲感染下降的進程,而且使防治腸線蟲感染的成效得以鞏固,相反,人們對健康教育的忽視,可能是幼兒蟯蟲感染率一直處于較高的原因之一[ 21]。李順平等人認為,幾乎每一種寄生蟲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均與一定的行為因素相聯(lián)系[ 22]。國外也曾有學者報道,衛(wèi)生習慣的改善,如堅持用肥皂洗手、不喝生水等能顯著降低蟯蟲感染率[ 23]。因此,蟯蟲病的防治要有顯著成效必須結合多種綜合防治措施,如健康教育、行為監(jiān)測、環(huán)境改善、集體驅蟲等。本文結論:學齡前兒童腸道寄生蟲的防治需要衛(wèi)生保健工作者、托幼機構教師、患兒家長一起共同參與,才能更有效地降低小兒蟯蟲等常見腸道寄生蟲的感染率。
4.參考文獻
[1]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辦公室.全國人體重要寄生蟲病現狀調查報告[J ].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5,10.23(增刊): 332-340.
[2] Hall A,Holland C. Geographical variation in Ascaris lumbricoides fecund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lminth control[J]. Parasitol Today,2000, 16 (12):540-544.
[3]Beitial AO,Haller JO, Kantor A.CT findings in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ascariasis[J].Comput Med Imaging Graph,1997,21(1):47-49.
[4]姜慶五.流行病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51.
[5]Muge Oguzkaya Artan,Zeynep Baykan,Cem Artan. Enterobiasis among preschool children :a study from Kayseri,Turkey[J].Infect.Dis,2008,61:482-483.
[6]李雍龍.人體寄生蟲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77-178.
[7]姚立農,余可根, 陳華良,等.浙江省腸道寄生蟲感染現狀調查[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07,4(14):356-358.
[8]葉環(huán),章志量,羅冬嬌,等.杭州市3~6歲兒童常見腸道線蟲感染現狀[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07,25(2):158-159.
[9]Fukushima S,Marui E,Hamada A.The prevalence of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among Japanese expatriates liv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Kansenshogaku Zasshi,2010,84(1):19-23.
[10]洪潞,翁阿寶,張亞芬,等.農村土源性線蟲病綜合防制試點效果評價[J ].上海預防醫(yī)學,2006,18(9 ):454-455.
[11]區(qū)博文,呂渭棟,戴文濤.城市托幼機構蟯蟲病防治效果分析[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1):61-62.
[12]林玲,徐鳳全.低齡兒童燒蟲感染調查及驅治效果分析[J ].中國熱帶醫(yī)學,2004,4(3):362-363.
[13]WHO. Intestinal parasitic infection [J ].World Health Forum,1996,17:210.
[14]汪氏聯(lián),陶斯象..南充市兒童蟯蟲、蛔蟲感染調查及驅蟲效果觀察[J ].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1,6(14):111.
[15]孫鳳華,曹漢鈞,錢益新,等.江蘇省腸道線蟲病防治效果分析[J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06,12(1):446-448.
[16]許隆祺、東、鄭秀香,等.兒童手部清潔衛(wèi)生與蟯蟲感染的關系[J ].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
2003, 16(1):28-31.
[17]Wei TH, Tseng PT, Lee WH ,etal. Helminth and pinworm control for primary 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by periodical mass-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in Suan-Yuan District, Taipei[J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lolgy,1982, 15(2):132-139.
[18]施榕.預防醫(yī)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
[29]管紀惠,周恒,施怡,等. 控制腸道寄生蟲病的綜合干預方法[J ] .中國健康教育,1997 ,13(1) :21-23.
[20]沈一平,章濤,董愷,等.健康教育在腸線蟲病防治中作用的探討[J ] .中國公共衛(wèi)生,1997,13(6):351-352.
[21]史杰,李淑霞,鄭臨,等.健康教育影響幼兒蟯蟲感染率的對比分析[J ] .中國校醫(yī),2000,8(14):312-313.
[22]李順平,袁方曙,李連信,等. 寄生蟲病的社會經濟學研究[J ] .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1995 ,8(2) :143 - 145.
[23]Gungoren B ,Latipov R ,Ragallet G. etal. Effect of hygiene promotion on the risk of reinfection rate of intestinal parasites in children in rural Uzbekistan[J].Trans R Soc Trop Med Hyg,2007,101(6):564-569.
1 徐帥(1987- ),女,杭州師范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在讀學士學位學生。
基金項目:杭州師范大學大學生“挑戰(zhàn)杯” 立項資助項目,項目批準號:0983XXM125
2 .通訊作者:葉環(huán)(1962- ),女,兒科學教授。
篇10
關鍵詞:幼兒;幼兒園;兒歌教學;健康教育活動;應用情況;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26-0062-02 收稿日期:2016-07-20
作者簡介:馬盼麗(1985―),女,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講師,碩士,主要從事幼兒營養(yǎng)學、幼兒健康教育和學前衛(wèi)生學教學研究。
兒歌是用口語化的韻文來敘事表情的一種歌謠,是個體生命最初階段接觸的文學載體。兒歌作為韻文藝術,節(jié)奏明朗,富于音樂美,語言淺顯,明白易懂,以最簡單的情節(jié)向幼兒介紹知識,適應幼兒直覺感知的思維習慣,便于幼兒接受。由此可見,研究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中兒歌教學的現狀,對促進幼兒的發(fā)展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中兒歌的應用情況
1.興趣不高
首先是幼兒園對繪本、動畫之類的時髦文體比較熱衷,對健康教育的兒歌活動沒有太多的關注。其次是在利用兒歌資源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時,教師通常是一邊教幼兒知識(做動作)一邊念唱兒歌,形式單一,缺乏新意。最后是幼兒園開展兒歌教學活動時師幼互動較少,幼兒不感興趣,活動效果事倍功半。
2.兒歌教學不受重視,兒歌教學活動偏少
筆者在本次研究中了解到大部分幼兒園的周計劃中是沒有兒歌教學活動的,每學期也就只有寥寥幾次的兒歌活動。幼兒園兒歌教學活動偏少是因為大量圖畫書的出現和推廣,受到幼兒園歡迎和追捧,這就擠掉一部分傳統(tǒng)教學形式,如兒歌教學。另外,一些老師強調兒歌的教育價值,從而忽視了兒歌作為韻文學的審美價值和娛樂價值。幼兒學習兒歌感受不到快樂,積極性也就不會高,教師也就逐漸不重視兒歌了。
3.兒歌資源缺乏
調查中發(fā)現,教師們所知道的關于健康方面的兒歌比較少,能掌握并熟記的只有兩三首,而且大都局限于生活習慣、安全防護方面,關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兒歌幾乎沒有,無法滿足教育活動的需求。原因是各幼兒園的教材或書籍大都側重語言教育,兒歌偏少。故教師在組織幼兒健康教育活動時,選擇面很窄,較難從中選出和每次健康教育活動貼切的兒歌。
4.幼兒教師對兒歌本身知識的掌握不夠
大多數教師在組織幼兒健康教育活動時雖然也在運用兒歌,但他們僅僅是從提高幼兒興趣、調節(jié)現場氣氛的角度出發(fā)。對兒歌本身的教育價值缺乏認識,因而不能自覺主動地去開發(fā)兒歌資源,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兒歌資源。原因一方面是從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教師相當一部分是高職、職高畢業(yè)的,由于在校時沒有系統(tǒng)地學過兒童文學課程,閱讀的兒童文學作品也相當有限,對兒歌的相關知識一知半解,其兒歌教學活動就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是教育理論水平的局限。教師在校學習期間由于強調專業(yè)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專業(yè)理論課程開設較少,就是開設了課時也是不足的,理論素養(yǎng)普遍偏低。
二、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中兒歌的應用對策
1.積極互動,創(chuàng)新兒歌教學方式,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兒歌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與幼兒開展積極的互動,兒歌教學的設計非常重要,我認為第一要合理選擇教材,通過教材引趣;第二要巧妙運用,使教具生趣;第三要使環(huán)節(jié)激趣;第四要開放提問,在設疑中求趣;第五要多元評價,以情促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扣幼兒的興趣,從幼兒的需要出發(fā)安排教學。兒歌本身形式多樣,不同的兒歌形式又有其不同的特點,在進行兒歌教學時,活動更應是多樣化的,在活動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輔以不同的教具,才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兒歌的價值。如可以在教學活動前讓幼兒觀察兒歌中描寫的事物,將兒歌內容編成故事,或者借助教具展示兒歌內容等;在范讀的過程中,可適當采用“數快板”的讀法,突出兒歌的節(jié)奏特點;在指導朗讀中,應將完整的教和分句教結合起來,及時復習,避免枯燥;與游戲結合。也有研究者提出“添加戲劇化到童謠,有益于口頭語言和語音意識的發(fā)展”,使孩子們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學習者[1]。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兒歌教學中,不妨多采用情境化教學,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會更有利于兒歌教學的開展。
2.廣泛收集兒歌,完善兒歌教學內容,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兒歌在幼兒發(fā)展中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幼兒園應組織力量收集多種形式、多種表現內容的兒歌,編輯成冊,拓寬兒歌的來源渠道,供幼兒園教師開展兒歌教學選材之用。還要將收集到的兒歌素材記錄下來,并進行初步整理分類,然后進行全園的交流、篩選。在篩選時,要特別注意兒歌的韻律感、思想性和教育性,篩選出一些積極健康的、活潑有趣的、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兒歌。將精心篩選后的兒歌裝訂成冊,以便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時,根據活動的目標和內容,選擇適當的兒歌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各領域的內容應該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并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和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2]。我們通過變換兒歌教學活動類型來充實兒歌的教學內容;根據健康教育活動的目標和內容改編兒歌中的個別句子,創(chuàng)造出適合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兒歌;幼兒園還應通過各種活動(如兒歌創(chuàng)編競賽)支持和鼓勵教師自己創(chuàng)編出貼近幼兒生活、符合教育要求的新的兒歌。
3.加強教師學習研究和專業(yè)培訓,提高兒歌教學質量
中等師范學校和高職院校應重視兒童文學課程的教學,不斷充實圖書館、閱覽室里的兒童文學圖書,支持、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保證那些未來的幼兒教師們在校期間能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兒童文學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大量閱讀各類兒童文學書籍,培養(yǎng)兒童文學素養(yǎng)。在崗教師可通過自學、函授、短期培訓等途徑,系統(tǒng)學習兒童文學基礎知識,保證兒童文學作品的閱讀量,積極參與豐富多樣的藝術活動,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嘗試幼兒文學創(chuàng)作等,提升兒童文學綜合素養(yǎng)??梢远ㄆ诮M織專門的與兒歌教學相關的培訓活動,組織專家講座以及學術沙龍形式的研討活動,充實幼兒教師的兒童文學理論知識,讓幼兒園教師能夠接受到前沿的、科學的兒歌教學理論與實踐知識,使幼兒教師在參加培訓的過程中,重新認識和理解兒歌,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兒歌教學水平,促進幼兒良好發(fā)展。幼兒園可以組織多種形式的兒歌教學觀摩活動,既可以園內組織,也可以與園外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綜上所述,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中兒歌教學對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通過兒歌教學更好地實現幼兒充分玩耍、快樂成長、科學學習的目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選取正確的方法策略,給予孩子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空間。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全面發(fā)展,成長為優(yōu)秀的社會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