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安全防范教育范文
時間:2024-03-25 11:01: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小學生安全防范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On the security of rural primary education
Wang Ding-wen
【Abstract】School safety is a full Social Securit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sonal and property safety, but also to th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amilies peace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but it is als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ctively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important cont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safety, pointed out the need to "safety first" philosophy to guide school work,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Rural areas; Pupils; Security; Education
學校安全管理是中小學校常規(guī)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分管學校安全工作六年的歷程中,讓我切實體會到“安全責任重于泰山、防范勝于救災”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的確,學校的教育工作,面對的是千千萬萬天真可愛的少年兒童。學校學生的安全事關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政府的形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搞好學校安全管理,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六年來,雖在學校中沒有發(fā)生過一起與學?;蛐iL直接責任有關的學生死亡事故,但在校外發(fā)生過的一些事故,總讓人心神不安,徹夜難眠,事后,我常常思考:怎樣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一、切實以“安全第一”為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工作
從分管學校安全衛(wèi)生工作的那一天起,自己就倍感責任重大,肩負著對全校師生負責的重任。每當我接到上級對 “發(fā)生學生安全事故通報”的文件,在電視上看到那些因交通、溺水、火災等造成學生死亡的事故的報道,不禁讓我感到心痛,曾報道:一年里某地區(qū)發(fā)生的五起學生死亡事故:一個學生因和家人開車外出,在公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而造成該生死亡;一天晚上,姐妹兩人在床邊點燃蠟燭看書,但卻睡著了忘了熄滅蠟燭,蠟燭引燃了蚊帳和被子,妹妹被燒成重傷,而姐姐因燒傷過重搶救無效死亡;在一個燥熱的周六,兄弟倆到池塘里洗澡,兩人同時溺水死亡……”那一幕,催人淚下。從那一刻起,我深切領悟到對學生的責任之重,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防范于未然,不能讓類似事件在我校重演!
那么,該如何對學生負責?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應怎樣抓?必須把學生安全放在教育工作的第一位。如果學校忽視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導致學生死亡事故不幸發(fā)生,必將給家庭造成創(chuàng)傷,給社會穩(wěn)定帶來嚴重影響。所以必須高度認識“安全防范教育”的重要性,要切實把學生的安全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頭等大事來抓,以學生的安全第一為理念來指導自己的管理工作。
二、扎實做好學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工作
分析學生死亡事故的案例,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事故的發(fā)生,一是因為學生往往不把學校、教師的安全防范教育銘記于心,二是因為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監(jiān)管工作。為此,在每學期開學之初,首先,我要求各年級班主任要與每個學生家長簽訂《學生安全教育責任書》,并向家長作了大力的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常規(guī)管理制度,如預防學生溺水制度規(guī)定:學生在沒有父母的陪同時不能到水塘、水溝、江河里、水庫里游泳;學生放學管理制度規(guī)定:在放學時學生必須以村組為單位集隊,并列隊回家,在路上由路隊長監(jiān)管,學生不能單獨行動,以防意外發(fā)生。
當前,針對農(nóng)村小學,普遍存在的寄宿制學生較多,學校要正常開展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當春夏炎熱時節(jié)到來時,是學生溺水死亡的高發(fā)期,學校要教育學生如果遇到有人溺水時,怎樣求救?特別強調學生年小無能力救人的道理,像某市曾發(fā)生的六名學生在下河游泳時為搶救一個同學,由于學生的施救方法不當,在岸上的學生,接二連三地下河去救一人,結果連同下去搶救的學生共四人溺水死亡,這是個非常慘痛的教訓,值得我們?nèi)ド钏及?!當遇到火災時怎樣逃生?路上遇到陌生人的攔路如何應對?當發(fā)生地震、地質災害時又如何逃生自救……通過安全演練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護、自救本領。
在節(jié)假日事故高發(fā)期前及時給家長寫《安全告知書》,以提醒家長們在“關鍵時刻”加強監(jiān)管力度,如冬季的森林防火警戒期,不準學生帶火種上學,夏天的防溺水事故,汛期防洪災等等。開學后讓交通民警(法制副校長)到學校給學生上課,講一講當發(fā)現(xiàn)有人遭遇交通事故時,該如何報警自救,教育學生上學、放學路上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要在公路上追逐、嬉戲,不攀爬欄桿,不橫穿公路,他們用自己看到的處理過的案例生動地教育學生,給人印象深刻,遠遠比我們老師的“看圖說話”更有教育意義。
三、加強校內(nèi)安全管理,杜絕人為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在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對校園內(nèi)的校舍、圍墻、校門、圍墻及電路等教學設施設備的檢查是正常性的工作;但是,還有個別教師有時采取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學生間的所謂的“玩樂”活動是隱藏著險情的,初看起來這些行為并不以為然,當因此引發(fā)事故時,方知已晚,除了學校要承擔的部分責任外,我們每個老師還要費盡心思去解決其中的矛盾問題,因此,要注意下列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個別教師對“問題”學生教育的教育方式欠妥。一些在課堂里愛“惹事生非、調皮搗蛋”的學生,個別教師竟采取趕出教室、置之不理的方式,為此這些學生有的趁機離開校園到校外游玩,由此發(fā)生的事故,學校的責任重大。
(二)一些學習跟不上的“后進生”如果在課堂里講話、搞小動作或不交作業(yè),個別老師在課后采取 “個別留下輔導”的方式,至天晚時才肯放學生回家,有的老師把學生留在教室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情,竟把留下學生給忘了,學生在路上或在教室里萬一發(fā)生事故,教師能不考慮到嗎?
(三)在體育課里,非專職教師把個籃球丟給學生打球,或讓學生“自由活動”,教師要忙于去批改作業(yè),這種“放羊”式的教學方法,誰能保證在這種課堂里不會發(fā)生事故?
(四)帶削筆刀上學的小學生,當他正在削筆時,被旁邊的學生去打擾,削筆的學生隨手揚刀,劃在同學的臉上,輕者傷臉,重則傷眼。農(nóng)村的男孩子們在課外活動或是在課間愛玩“摔跤”取樂,結果把對方同學壓在下面造成肋骨、手臂骨折,事后家長則把責任推給了學校。
篇2
開學初,我們成立了學校安全管理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小組在學校安全自查的基礎上,對全鄉(xiāng)的中小學幼兒園校舍、圍墻、廁所、用電、水井、儀器設備、化學藥品、建筑施設及學校周邊環(huán)境等進行全面排查治理,經(jīng)查,主要存在有個別學校、幼兒園交通要道無警示標志,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分解任務到學校領導班子,于鄉(xiāng)、村領導聯(lián)系,做了近期整改方案。
認真開展安全教育。由于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安全防范意識弱,自救意識不強等原因,宣傳教育工作尤為重要。為此,各學校、幼兒園成立了專門的安全教育宣傳小組,開學初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帶領學生學習《安全須知》和《安全自救》等知識,特別是班主任,要作為宣傳工作的骨干力量,以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教育,使安全防范意識深入每個學生心中。學校、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以《中小學生安全自救自護常識》、《中小學生安全須知》和《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為內(nèi)容,進一步進行校內(nèi)校外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水上安全,防火安全,居家安全,預防疾病和飲食安全,自然災害安全,外出安全教育及活動場所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認真開展好安全自救演練.
層層簽定安全責任書,責任到人,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為此教育辦公室與各學校負責人、各學校與班主任,班主任與學生層層簽定責任書。明確責任,對自己轄區(qū)內(nèi)出現(xiàn)的安全事故要及時上報,并做好妥善處理,使每個人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常抓不懈。
辦公室要成立了安全檢查小組,不定期對各學校進行安全突擊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整改,檢點放在:教室、師生宿舍、食堂、餐廳、圖書室、實驗室等人員聚居地,以及配用電設備、供電線路、消防設施、安全疏散通道等重點部位,堅決防止各類事故的發(fā)生。檢查中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問題,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指定專人,立即整改。各學校、幼兒園在交通要道設立值勤點,指揮學生有秩序地行走,使學生于校外也能安全無恙。
突出重點,加強安全防范。各學校、幼兒園要堅持以防火、防盜、防中毒、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為重點,加大學校安全防范力度。不斷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范措施。學期初,各學校都要擬定安全工作計劃并把工作落到實處,及時進行工作總結匯報。如有安全事故發(fā)生,須及時上報,并按規(guī)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安全工作較好的單位,要表彰獎勵。
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重要的長期任務,我們堅持安全第一的思想,開學第一課通過看視頻的方式,進行宣傳,增強安全防范意識。把安全隱患的處理工作做在前面,努力建設良好的學校幼兒園的安全環(huán)境。
篇3
一、思想認識到位
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部署,高度認識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真抓實干,努力打造校園安全網(wǎng)絡,以開展綜合整治工作為校園安全防治的主要舉措,把握校園安全動態(tài),主動開展校園安全的預防工作。在常規(guī)管理工作過程中,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完善了學校安全管理機構和相關制度,落實了層層責任制,有效地保障了師生的人身安全。
二、注重宣傳教育
抓學校安全工作,突出的特點是要注重宣傳教育工作,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救護技能的同時,樹立安全意識,受益終身。因此,我們利用第十八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這個契機,重點對學生、家長進行了安全教育,利用宣傳標語、板報等各種媒體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及時通報學校安全工作的動態(tài),加強了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三、開展各種安全教育活
1、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我校結合當前校園安全工作重點,在“安全教育日”前后,組織開展以交通安全、校舍設施安全、消防安全、食堂食品安全、校園周邊安全為重點的安全隱患排查,不留“死角”,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立即整改,營造平安和諧的校園及周邊環(huán)境。
2、開展安全專題教育活動。3月25日,我校通過主題班會、知識講座等形式,針對春季校園安全工作的規(guī)律和特點,開展一次安全專題教育活動。重點開展上下學交通安全、預防溺水、食品衛(wèi)生、消防安全、應對自然災害、防范校園傷害等專題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識入腦入心,進一步提高中學生的安全意識。
3、組織應急疏散演練?!鞍踩逃铡碑斕欤倚8鶕?jù)本校建筑分布、學生人數(shù)等實際情況,針對火災、地震、踩踏等突發(fā)事件情況,組織一次全校范圍的應急疏散演練。通過應急演練,使每一名學生都熟記疏散路線,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安全、快速撤離。
篇4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實施,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正漸漸模糊,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任何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學科緊密聯(lián)系的。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學科整合理念小學語文教科書享有“百科全書”的美譽,它的內(nèi)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安全教育也不例外被包羅了進去。
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除了上好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認真開展安全活動以外,還在語文教學中對小學生實施安全教育。我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適時從小學語文教材中挖掘安全教育教材對學生實施安全教育。
我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做法是: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小學生傳授安全知識
在教學生字“滅”時,我指導學生掌握了讀音后,又讓學生觀察插圖(一叢熊熊燃燒的火焰被一塊木板蓋住),啟發(fā)學生:“圖上熊熊燃燒的火焰被木板蓋住,火焰會怎么樣?”學生齊答:“火焰要熄滅!”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觀察“滅”的字型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它,同時就發(fā)生不同火險的防范、滅火方法、報警等知識順理成章地傳授給了學生。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時,我抓住文中關于阿曼達等14名兒童被埋在垮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間里得以生還的描寫,告訴學生在遇到房屋跨塌的時候,在室內(nèi)的人盡量往房間的角落里避讓,可以減少垮塌對自己砸傷的安全救護知識。我備這課時在網(wǎng)上下載了有關地震前的征兆、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救互救的文字、圖片、影視資料,在教學本文后把搜集的資料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掌握了有關地震的知識和防災自救的知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向小學生傳授安全救護方法,提高他們的救護能力
我在教學《司馬光砸缸》有意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當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假山下的缸里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怎么做的?誰的方法最好?!蓖瑢W門都為司馬光臨危不亂、機智果斷地舉石砸缸救人的行為嘖嘖稱贊,譏笑那些嚇哭了或跑去找大人的小朋友沒有司馬光聰明。我相機問道:“如果小朋友掉進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或者是水池什么的,那些大聲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覺得又怎么樣?”同學們聽后嘎然止笑,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聲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來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學生由此總結到:如果我們不能自救時向其他人呼救是很有必要的。學習《我的戰(zhàn)友》時,學習“這時候,只要從火里跳出來,就地打幾個滾,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撲滅。我趴在地附近,只要跳過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戰(zhàn)友。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被山頭上的敵人發(fā)覺,我們整個班,我們身后的整個潛伏部隊,都會受到重大的損失,這一次作戰(zhàn)計劃就全部落空了。”學生能夠理解為了完成這次軍事行動,大火燒身沒有自救;也能理解“我”為了保證潛伏成功放棄了救護。我提醒學生:“如果我們在平時遇到自己或者別人身上著火怎么辦?”學生發(fā)表了很多自救和救護的有效辦法。
篇5
現(xiàn)在的小學生的特點是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中與學校中已習慣于接受大人和教師的安排與照顧,自我保護和防范意外事故的意識普遍薄弱。這是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的一種弊端:父母教師總是習慣于擔負起小學生安全的責任,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小學生:“當心,這樣太危險,不能做?!笔率录议L、教師都想在學生的前面,致使孩子本身很少關心自己的安全問題。這樣的現(xiàn)象是很可怕的,想一想,如果孩子不能區(qū)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險,那么父母、教師再嚴密的保護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我們既不可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小學生身邊,也不能因為怕出事故而束縛孩子的手腳,限制他們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很可能因為社會經(jīng)驗的欠缺,自理能力的偏弱、生活知識的缺少等,導致對自身的傷害。在校園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他們閱歷淺、容易沖動,情緒起伏不定,問題不論大小,對他們來說,可能解答、應對起來,都有一定的難處。一旦解決不好,就很可能對他們形成傷害。
所以從小對學生進行自我保護意識培養(yǎng),進行自我保護的策略和方法教育和指導,使得他們遠離危險,或在危險面前具備一定的自我保護技巧,使學生萬一遇到這類事件時能夠從容應對,減少或者避免對人身的傷害。這是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的職責。
在學校的安全工作中,我覺得我們要把安全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小學生的安全意識上。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學校中的安全問題,涉及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預防的關鍵,就是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同學們?nèi)胄:?,要了解和快速適應學習生活。學校應該對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對校園內(nèi)經(jīng)常發(fā)生的安全問題應予以充分重視,注意了解其發(fā)生發(fā)展的特點并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為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學校可以開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學校要求教師從防溺水、防火、防綁架拐騙、交通、疾病、食品安全等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安全問題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提醒學生時刻注意安全第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高度重視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如在防火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班會,黑板報等形式讓學生認識火災的危害和面對突發(fā)火災應該怎么辦,掌握類如遇到濃煙低俯,以濕毛巾掩鼻等火場逃生知識。再如培養(yǎng)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師要講清過馬路時,先要看左再看右,確定安全再通行。象這樣通過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安全”二字真正扎根在每一個學生心中。
篇6
中小學生的年齡的原因,這就決定了他們做事的方法不夠成熟,所以相比高中生來說更加需要引導和照看,這就需要耗費教師和學校的大量精力。也因此,中小學教育的安全體制問題被學校忽視,沒有健全的安全體制的建設,加上他們思想的不成熟,所以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安全體制問題主要有:
(一)學校、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夠強
很多學校沒有設立專門的安全機構,從大門的看管到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都沒有專門的人員負責,這就會讓學校存在人為和自然的安全隱患,中小學生的反抗能力弱,面對人為和自然的安全威脅如果沒有受過專門的教育,絲毫沒有預防的方法,由于學校的安全防范意識弱,導致學生也不太看重安全問題。這種思想使學生的安全意識非常弱,會時刻面臨安全問題的侵害。
(二)安全預警措施不完善
在遇到認為或者自然的安全威脅時,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有完善的預警系統(tǒng)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我國中小學目前大部分學校沒有安全預警措施,有少數(shù)有安全預警設施的學校也很不完善。
(三)沒有進行安全演習
安全演習是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的最有效方法。在面對火災、地震、不法分子的威脅時應該如何應對,如果事先有過演習經(jīng)驗,學生在面對危險時就能夠從容應對,就不會慌亂。但是,我國中小學中對于安全演習進行的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一方面由于人數(shù)的龐大,組織一次十分費力;另一方面由于沒有相關專業(yè)人士的指引,不知該從何入手,也就使得演習實行不了。
二、如何建立安全管理體制
中小學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制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并且解決以上提到的三個問題,中小學建立安全管理體制相對高中來說要容易得多。一方面,中小學生會認真聽從教師的指引,不會像高中生一樣已經(jīng)有了反抗能力和足夠的生活經(jīng)驗;另一方面,中小學生的學業(yè)壓力小,不像高中生一樣面臨著高考,所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接受安全教育,進行安全演習。建立安全管理體制的方法主要有:
(一)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
中小學生沒有形成安全意識,學校要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給他們普及一些自然災害的成因以及危害,教給他們?nèi)绾螒獙@些狀況。一些地形比較特殊的地區(qū),學校可以給學生說明區(qū)域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比如我國西南、西北、華北地區(qū)是地震多發(fā)區(qū),東南沿海地區(qū)多臺風,這些基本的常識要給學生普及,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教育。
(二)建立健全安全預警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預警措施能夠讓學生和學校在災害來臨之前有充分的準備。我國古代就有司南、地動儀等預測災害的器具,到如今這些設施越來越多。學校要注重這些設施的完善,提前預知信息,做到未雨綢繆,把損失減到最小。除了應對自然災害的預警措施之外,還要有相應的應對人為威脅的預警措施,比如警報等,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消息傳遞給最多的人。
(三)定期組織安全演習
篇7
目前,整合、優(yōu)化教育資源,集中辦學,提高辦學效益已成為農(nóng)村中小學教育的大趨勢。因此學校的寄宿制順應而生。但中小學生的寄宿給學校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如何加強農(nóng)村中小學住校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確保校園一方平安,讓孩子們健康成長,使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結合我區(qū)實際,區(qū)教育局于2011年4月――2012年5月組織開展"農(nóng)村中小學安全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的安全教育教學課題研究, 實驗成果顯著,很有推廣價值。 現(xiàn)就"農(nóng)村中小學寄宿生安全教育現(xiàn)狀與管理策略"這一方面的實驗收獲談談我的體會,與同行們共勉。
一、農(nóng)村山區(qū)中小學住校生的安全現(xiàn)狀及成因
1.交通安全隱患
雖然學校對寄宿生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管理,但我區(qū)寄宿制學校,客觀上還存在安全隱患:農(nóng)村學校住校生大多來自邊遠的自然屯,交通極為不便,學生每周往返學校,在路上要走幾個小時,住校生往返學校成為了學校安全第一大隱患。
2.食品衛(wèi)生安全隱患。
3.學生自我保護方面存在隱患。
4.校舍簡陋帶來安全隱患。
5.消防安全隱患。
6.來自校外的非法侵害。
7.學生早戀現(xiàn)象存在隱患。
8.自然災害存在隱患。
9.發(fā)生踩踏事件。
二、農(nóng)村中小學寄宿生安全教育管理策略
(一)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1.加大安全知識培訓力度,提高全體教職工安全教育教學水平。
2.開設安全知識教育課。
3.增強責任意識。
4.增強"防范"意識。俗話說的好:"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學校教職工要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要充分認識到"安全工作無小事,安全責任重如山"。要及時排查學校各種安全隱患。學校要高度樹立警戒思想,克服麻痹思想,防范于未然,建立系統(tǒng)高效的安全防范體系,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預案,把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貫穿于學校全部工作的始終。
5.增強家長安全監(jiān)護意識。家長是子女的直接監(jiān)護人,家長對子女的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因此,要加強對家長的安全教育,提高家長安全意識,促使家長加大對子女的監(jiān)督力度,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寄宿生安全工作。
6.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學校安全事故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安全意識淡薄,缺乏自護自救能力。學校應加強學生自救自護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要強化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住校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二)建全安全防范機制,確保安全措施得力
1.建立安全責任機制是落實住校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層層簽訂安全工作責任狀,各方要明確責任內(nèi)容,樹立責任意識,真正履行安全職責,形成良好的安全責任機制,在這種責任機制下促使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2.建立安全管理監(jiān)督機制是落實住校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建立校領導督查制度,學校領導檢查教學常規(guī)時堅持做到必查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建立值日督查制度。值日教師堅持每日檢查安全管理工作落實情況,學生到校情況、食堂衛(wèi)生、寢室衛(wèi)生安全情況,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消除隱患。
3.建立信息反饋機制是住校生安全防范工作的有力措施。建立住校生安全日查日報制度;設立住校生安全信息員,通過信息員及時掌握學生動態(tài);建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凡重大突發(fā)事件、重大險情、疫情、重要案件等,都必須在事故發(fā)生后第一時間上報當?shù)卣⒅鞴懿块T。
(三)加強安全管理,確保安全制度落實
1.加強交通安全管理。落實家長監(jiān)護職責和接送子女制度;嚴格規(guī)范乘車,家長雇用的個體私營運車,必須報請有關車管部門檢查核準;努力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加強校園進出管理,監(jiān)控學生外出。
2.加強飲食安全管理。加強對食堂衛(wèi)生管理督查工作,切實按飲食衛(wèi)生標準操作;組織對食堂工友及采購人員健康體格檢查和業(yè)務培訓,提高他們飲食管理水平;嚴把定點采購關;確保餐具管理符合衛(wèi)生標準;嚴格按餐具存放要求,生熟分開、葷蔬分開,隔地放置,腐爛變質食品要及時處理;排查學校周圍小賣部,嚴禁"三無食品"和劣質食品進入校園;及時打掃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清理污水溝、墻角,不留衛(wèi)生死角。
篇8
中小學校園安全現(xiàn)狀
校園安全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因素眾多。這其中既有客觀條件的限制,也有人們認識上的主觀局限;既有宏觀體制上的問題,也有具體操作上的漏洞;既有難以抗拒的突況,也有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為事故。涵蓋硬件設施、安全管理及外部環(huán)境三個方面因素。常見校園安全問題表現(xiàn)如下:
來自校外人員的不法侵害 中小學生自我防范能力較弱,是整個社會階層中最弱勢群體,因而易被侵犯。一部分對社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的人,發(fā)泄的方式就是選擇較易得手、又容易產(chǎn)生轟動效應的學生下手。近年來,這類案件呈明顯上升趨勢,尤其在2010年3月至5月短短50余天時間內(nèi),全國接連發(fā)生6起不滿社會的外來人員闖入校園殺害、傷害小學生的惡性事件,瞬間將該類事件上升至國家安全的高度,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在校學生之間的互相斗毆 這類事件主要發(fā)生在中學生之間。部分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沾染了社會不良習氣,拉幫結派、逞強好勝,因心智不健全,動輒以暴力解決糾紛,有的甚至發(fā)展為刑事案件。筆者所在的縣城,在2011年底便發(fā)生數(shù)起在校中學生聚眾斗毆案件,雙方往往都聚集數(shù)十人參與,并持有砍刀、鐵棍等器械參加斗毆,造成多人受傷。前后20多人被判刑,在社會上造成極為惡劣的后果。
交通事故 校園周邊多為人口、車輛密集地帶,學生上下學過程中發(fā)生在校園周圍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尤其是近年頻發(fā)的校車事故,引起社會關注。2011年11月16日,甘肅省正寧縣榆林子鎮(zhèn)小博士民辦幼兒園搭載63名師生的校車(車輛限載9人),因嚴重超載,與一輛自卸貨車相撞,造成20人死亡(其中幼兒18人)、44人受傷的重大交通事故。
食品安全 學生一直是比較龐大的消費群體,因而學校周邊的各種小攤小販比比皆是,這些飲食攤位,衛(wèi)生條件往往不過關,食物中毒事件屢屢發(fā)生。甚至學校內(nèi)部食堂,往往承包給私人負責經(jīng)營,由于學校的監(jiān)管不嚴,食堂的衛(wèi)生條件也往往不達標,因而食物中毒事件也時有發(fā)生,造成的傷害動輒數(shù)十人,多則上百人,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如2011年9月7日,山東莘縣明天小學的86名學生中午在食堂就餐后陸續(xù)發(fā)生急性腸胃反應,并伴有嘔吐、腹瀉癥狀,經(jīng)醫(yī)院診療證實為食物中毒,后相關部門對學校食堂介入調查。
責任事故 比較高發(fā)的是學校使用的教學和生活設施、設備因不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規(guī)定而導致的學生受傷事件。如江西省某縣一所小學廁所倒塌,致使68名學生落入糞池,其中28名學生窒息死亡,11名學生中毒受傷。事后調查得知,該廁所5年前由校長和副校長商議建造,建造時既未報上級部門批準,又未經(jīng)設計部門設計,整個設計過程一無設計圖紙,二無施工合同,三無驗收手續(xù)。廁所交付使用后,曾有教師反映樓板不牢,有塌落危險,但校領導熟視無睹,最終鑄成大禍。
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近年來,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情況有所好轉,但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教師體罰致學生受傷事件仍然時有發(fā)生,不容小覷。
校園安全事故分析
校園安全事故涉及因素眾多,但剖析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社會原因 一是社會矛盾的激化。如前所述,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加速發(fā)展,各類社會矛盾日益凸顯,但由于訴求表達的渠道不夠暢通,矛盾化解能力不足,與群眾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部分極端分子對社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為宣泄不滿而制造轟動效應的極端暴力行為。校園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也是防范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因人們的麻痹大意,給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機,使校園成為心理失衡欲報復社會的行兇者最優(yōu)先選擇的場所。二是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化對在校學生產(chǎn)生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出于某種目的,拉攏、利用在校學生,充當其實施違法犯罪的工具。充斥在校園周圍的網(wǎng)吧、游戲廳、音像店等休閑娛樂場所,以及不健康書籍、黃色錄像、、賭博等社會現(xiàn)象嚴重腐蝕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其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三是媒體的部分責任。媒體對各類校園人身傷害事件的報道,雖然有助于人們對事實的了解,但媒體的報道無疑是把雙刃劍,對血案細節(jié)的描述,可能讓極個別具有極端人格的人深受“啟發(fā)”,進而模仿并瘋狂報復社會。
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未成年人的啟蒙學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未成年人的意志、情操、理想和信念,主要都是在其家庭當中,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培養(yǎng)形成的。以未成年人為行為主體的校園暴力,往往或多或少的受到家庭因素影響。一是家庭教育情況。不良的家庭教育,不論是溺愛驕縱,還是棍棒教育、放任自流,都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的扭曲。二是家庭是否健全。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往往不夠執(zhí)拗,容易誤入歧途。三是家庭經(jīng)濟狀況。家境貧困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自卑心理,自暴自棄。四是父母的影響。父母有賭博等惡習的,容易使孩子沾染同樣的不良習氣。
學校原因 學校承擔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保障責任,因而校園安全事故的發(fā)生與學校必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第一,安全防范意識不強。在以升學率為指揮棒的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校,安全防范教育幾乎一片空白。長期以來,我們的學校只注重對孩子書本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孩子防范侵害和自救知識的教育,甚至很大部分教師對于安全防范的知識也是門外漢。這導致廣大中小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普遍薄弱,自我保護能力差,既難以對即將發(fā)生的危險保持必要警惕,在危險發(fā)生后也只能束手無策。第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現(xiàn)為安全保衛(wèi)制度不健全,門衛(wèi)制度幾乎形同虛設,一方面校外人員很容易混進學校,另一方面部分學生上課期間私自離校外出,甚至逃學也無人管理。多數(shù)學校的門衛(wèi)多為一些老弱病殘之人,僅能起到開門、關門或傳話作用,一旦發(fā)生危險,這些門衛(wèi)自保能力都不足,更難奢望其去保護學生。雖然一些學校也十分重視校園安全教育,大會小會必強調校園安全管理,但卻沒能把這些口號轉化成可操作性的制度規(guī)定,或即便有規(guī)定,也很難得到較好的貫徹執(zhí)行。第三,教育工作者隊伍素質有待提高。由于各級政府對義務教育投入不足,中小學教師待遇較低,導致教師隊伍人才流失嚴重,尤其在中西部地區(qū)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很多優(yōu)秀人才紛紛出走,留下來的一部分教師也是得過且過,嚴重缺乏工作責任心。第四,安全隱患增多。與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同步,我國中小學的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辦學形式日益多樣化,后勤服務社會化,外來人口增加,素質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形成諸多安全隱患。第五,應急處理能力不足。當前,多數(shù)學校存在應急管理意識淡薄、應急能力薄弱的問題,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學校缺乏相應的應急機制,大部分師生也只能方寸大亂、束手無策。
校園安全管理存在的困境
立法上的困境 雖然《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對校園安全領域有所涉及,但這些規(guī)定相對比較空洞,缺乏可操作性,同時也不能涵蓋校園安全管理的各個領域。當前我國有關校園安全的法律還處于相對缺位的狀態(tài),校園安全領域的諸多問題依然面臨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的困境。
責任承擔主體不明確 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對于學校、家長、學生、老師、社會各主體在安全責任事故中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問題,缺乏有效的界定。因而在事故發(fā)生后,為逃避責任,各相關主體基于自己利益的考慮,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互相推諉的現(xiàn)象。
行政監(jiān)管的缺失 長期以來,教育主管部門等相關行政機構對校園安全管理,諸如校園安全立法、校園安全保衛(wèi)硬件設施建設、校園危房改造、校園周邊環(huán)境的治理等重視程度不夠,監(jiān)管流于形式。
治理校園安全問題對策與措施
治理校園安全是一項標本兼治的長期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多措并舉,進行綜合治理。
完善校園安全法律體系 在犯罪預防體系中,法律預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校園安全的前提就在于法制的健全。伴隨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學校日漸社會化,在校學生安全事故屢屢發(fā)生,學校被推上被告席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為減少這種糾紛給學生家庭、學校、社會帶來的不安定因素,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同時也為了切實保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使學生不再是“有苦無處訴”的弱勢群體,要求制定一部專門的校園安全法,以規(guī)范社會與學校的管理行為,合理劃分政府、社會、學校、老師、家庭在維護校園安全中的各自權利義務。
完善社會保障水平 由于我國中小學的辦學經(jīng)費主要依靠國家有限的專項撥款,如果安全事故完全由學校負責賠償,必然會加大學校負擔,影響學校辦學質量。對此,有必要立足我國實際和借鑒外國有益經(jīng)驗,通過社會保險方式,實現(xiàn)學校事故責任的風險分擔,轉移學校事故賠償責任。
加大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資金投入 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以調動教師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責任心。同時加大對校舍等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為校園安全提供可靠保證。
強化安全教育,提高師生安全意識 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是做好校園安全工作的根本,也是校園安全的治本之策。中小學校應自覺將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學規(guī)劃中,在全校師生中切實有效開展安全教育,使廣大師生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防范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健全校園安全管理機制 嚴格落實上課時間校園封閉制度、安全保衛(wèi)制度、訪客登記制度等一系列防范外部侵害的管理機制。通過提高安保人員待遇等方式加強校園安保水平。同時盡可能地在校園內(nèi)的主要公共場所和重要位置安裝監(jiān)控探頭,保證師生安全。
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守法意識 通過開展法治宣講進校園等活動,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法治教育,提高他們的守法意識和維權意識,預防學生違法犯罪的發(fā)生。
優(yōu)化周邊社會環(huán)境,保障校園安全 公安、教育行政等單位聯(lián)合協(xié)作,加強對校園周邊環(huán)境治理,凈化社會環(huán)境,讓校園真正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
篇9
教育網(wǎng)免費江蘇省宿遷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更多江蘇省宿遷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相關信息請訪問教育網(wǎng)。 【導語】江蘇省宿遷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已,直接點擊登錄即可
學校安全教育平臺工作目標
探索和創(chuàng)新教育部門和學校安全教育機制,強化和落實學校安全教育主體責任,建立先進適用的中小學安全教育平臺,逐步實現(xiàn)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科學化和系統(tǒng)化,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同時總結和推廣安全教育成功經(jīng)驗,全面提升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整體水平。
江蘇省宿遷市學校安全教育平臺登錄入口:suqian.safetree.com.cn/
篇10
目前,在未成年人安全方面雖然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條文,但是對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等細節(jié)還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而且通常情況下,校園安全事故多較為復雜,導致學校在處理這類安全問題時,比較棘手,所以學校有時只能采取保守性措施,用“圈養(yǎng)”的管理方式,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1]。
二、小學安全管理“圈養(yǎng)”現(xiàn)象的思考與對策
(一)改變管理理念,以人為本
對于當前小學生的安全管理問題,校方在管理中,對相關規(guī)章制度的過分依賴、對科學技術的非理性崇拜等表明,小學生的安全管理實踐中,狂熱追求絕對安全,在管理中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人性化,曲解了“以人為本”的真正含義,當安全被人們所崇尚,當冒險性活動在本質上被遭到質疑時“,圈養(yǎng)”就已經(jīng)成為了安全管理價值觀的必然產(chǎn)物[2]。因此,要想改變安全管理中的“圈養(yǎng)”現(xiàn)象,首先就需要從改變管理者的管理觀念開始。安全管理者,要端正管理理念,不要完全依賴管理規(guī)則,應該適當?shù)刈寣W生對自己角色進行定位,要遵循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理念,不能把一味的禁錮與束縛當成管理的主要手段,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在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同時,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構建出一個充滿人文色彩的安全管理圈。
(二)強化“人防”,加強安全管理
學校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要強化“人防”管理。推行“一崗雙責”的加強細節(jié)管理,工作制度,要明確安全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學校要嚴格實行進人登記和值班制度,并可以在課間設立兩級安全崗:一是在樓道拐角處設置教師安全崗,制止學生不安全行為;二是培養(yǎng)小小文明勸導員,在操場上巡視并及時勸導不文明的行為。另外,教務處要對教學秩序、課間和課外活動秩序、教學設施安全情況等進行嚴格檢查,要保證有檢查、有記錄、有簽字,真正落實督促整改情況。
(三)提高安全意識與能力,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在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是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引入安全事故的案例,例如,2013年,重慶彭水縣的一所小學就發(fā)生了一場學生踩踏事故,導致數(shù)十人受傷;2013年,重慶合川區(qū)某小學學生為了救落水好友,不幸身亡;2014年重慶某校,兩名小學生由于發(fā)生口角而引起的打架致傷事件等等。通過這些安全事故案例,來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要多開展一些安全實踐活動從生活學習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習慣。比如,火災是一種常見的安全性事故,在火災中學生的受傷率較高。因此,教師就可以播放火災預防措施的相關資料視頻,也可以開展一些學生火災的逃生訓練,并對相關逃生知識進行安全教育講解,降低火災發(fā)生時對學生造成的傷害。另外,要堅持排隊放學,規(guī)范樓道管理,過馬路走斑馬線,加強學生午餐管理,確保學校飲食安全,養(yǎng)成師生的安全習慣。
(四)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體系,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小學生安全管理問題是一項系統(tǒng)化、復雜性的工作,僅僅局限于學校的單方面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保障學生的安全也不只是學校的責任與義務。因此一定要聯(lián)合其家長、社會一同參與到小學生的安全工作中來。需要建立起學校、家長和社會的聯(lián)合安全保障體系,對小學生安全進行全方位管理。例如,對于地震災害的防護,學校就可以組織學生家長到學校和學生共同參與安全的宣講會,引導學生和家長一起進行地震現(xiàn)場的逃生演習,使學生和家長對地震防護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媒體應該加強對校園安全管理和應對措施的宣傳,使人們認識到安全行為的重要性,并能夠提高安全防護能力;當?shù)卣訌姸刃@安全管理工作的監(jiān)督,多多開展安全主題的宣講座談會,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傊?,在校園安全管理工作中,要發(fā)揮出家庭、校方和社會共同管理的優(yōu)越性,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