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范文
時間:2024-03-26 17:43: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鐵路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速鐵路;路基;防洪;安全
一.防洪準備工作
1.段防洪搶險指揮機構
我段管內防洪警戒期為4月1日至9月30日。汛期,段成立防洪指揮部,由段長、書記任總指揮,分管路基防洪工作的副段長任常務副總指揮,其他領導任副總指揮,成員由段各科室負責人組成。下設技術、安全監(jiān)控、干部包保、防洪添乘、宣傳5個專業(yè)組,長沙南線路、長沙南路橋、衡陽東線路、衡陽東路橋四個搶險分隊,5個大型機械租賃業(yè)主。
2.防洪檢查
全段分五個組由段領導帶隊,橋隧科、路橋車間全體參加對管內防洪設備進行全面檢查。
防洪檢點:
(1)塹頂是否有積水,是否有集中地表水沖刷路基邊坡;
(2)塹頂地方水渠,是否滲漏、堵塞可能溢水沖刷塹坡;
(3)倒虹吸管是否滲漏、上下游水渠是否堵塞溢水沖刷塹坡;
(4)塹坡截水溝是否與天溝順接;
(5)主骨架排水槽是否被電纜占用,失去排水功能;
(6)吊溝直沖線路的處所是否設置擋水墻;
(7)天溝、吊溝、側溝、排水溝是否順接;
(8)涵洞是否積水,下游出口埋管是否滿足流量要求;
(9)隧道仰坡、路塹邊坡、山坡是否有潛在崩坍體;
3.汛前“三清一砍”及設備養(yǎng)護
(1)、“三清”指清理天溝、側溝、吊溝、排水溝、截水溝等排水設備,清理涵洞,清理危石?!耙豢场敝缚澄?/p>
(2)汛前,對天溝、側溝、排水溝和泄洪涵洞要進行全面清理,路基排水系統(tǒng)做到溝溝相連,溝涵相通,保持不堵不淤、不滲不漏、不沖刷、流水暢通的良好狀態(tài)。在汛期做到隨淤隨清,確保排水暢通。
(3)對隧道進口、出口仰坡危石進行全面清理,對不能清理的危石進行加固處理,徹底消除落石對行車的危害。
(4)要加強路基日常養(yǎng)護維修工作,確保擋墻、護坡坡面及泄水孔無雜草、無大面積勾縫失效、無大范圍砌體變形。長大路堤路塹地段、隧道進出口開設安全檢查通道。
4.搶險料具儲備
段在岳陽、長沙、株洲、衡陽東、郴州西路橋工區(qū)根據需要儲備一定數量的崩塌落石柔性防護網、彩條布及其他常用的搶險工(機)具。段防洪辦與私營業(yè)主簽訂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施工機械租賃合同,建立通信聯(lián)絡方式。
5.修訂完善防洪應急預案、防洪作業(yè)指導書
防洪辦人員深入調查鐵路周邊地形、地貌、地質等基礎情況,檢算、評估安全風險,依據可能發(fā)生的水害類型,制定相應的應急搶險方案,做到突出重點,一事一案,具有針對性。要認真制定京廣高速防洪示意圖,詳細標注鐵路沿線道路、水系、鐵路橋隧建筑物、搶險材料及機具存放點等主要搶險要素。針對京廣高速新線路基特點,應急預案重點是路基過渡段不均勻沉降處理,塹坡、堤坡溜坍應急處理。
6.防洪知識培訓
汛前對管內職工進行防洪教育和培訓,內容為鐵路防洪規(guī)章制度、鐵路防洪技術、鐵路防洪應急預案、水害應急處理、防洪搶險經驗和教訓等。
7.防洪演習
段及車間在3月31日前各進行一次防洪搶險演習,通過演習提高防洪應急水平。演習后認真進行總結并及時分別報集團防洪辦段防洪辦。
二.各項防洪制度
1.防洪值班制度。
2.檢查、看守制度
(1)日常檢查
白天柵欄外徒步檢查:每月沿柵欄外側對路基及排水設備進行全面檢查1遍;每月在柵欄外對隧道進出口仰坡、有兩級及以上平臺的路塹地段、浸水路基地段等重點區(qū)段、重點設備檢查3遍。大風暴雨前后應加密檢查頻次,并要修筑好上山下河檢查便道。
(2)柵欄內觀測檢查
當發(fā)現(xiàn)邊坡有溜坍或危巖松動跡象,排水設施、防護加固設備出現(xiàn)裂紋或變形時,應立即申請?zhí)齑斑M入柵欄內對路基邊坡及防護加固設備、排水設施進行詳細檢查。
(3)雨中、雨后添乘檢查
當日雨量大于25mm時,要每2小時添乘一趟動車組司機室檢查;當日雨量大于50mm時,要每1小時添乘一趟動車組司機室檢查,直至雨停后3小時止;當日雨量大于100mm時,要每1小時添乘一趟動車組司機室檢查,直至雨停后6小時止。
(4)雨中雨后地面巡查
當一小時降雨量達到30mm或連續(xù)雨量達到110mm同時一小時雨量達到20mm時,線路、路橋車間按分管范圍立即派員對隧道進出口仰坡、有兩級及以上平臺的路塹地段、浸水路基地段等重點區(qū)段、重點設備在柵欄外進行巡查。巡點:塹頂是否積水、
(5)汛期每月添乘檢查危樹不得少于2次,強對流天氣、臺風登陸前要加密檢查頻次,發(fā)現(xiàn)危樹立即組織處理,防止倒樹影響行車。按照“影響誰、誰負責”的原則,
(6)防洪檢查發(fā)現(xiàn)的設備安全隱患處所,能整改的明確整改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限期整改,不能整改而又危及行車安全的應立即制定安全防護措施,安排人員三班看守監(jiān)護(配備GSM-R手機),發(fā)現(xiàn)危及行車安全的險情時及時攔停列車,通知列車調度員封鎖線路。
3.干部包保制度
當防洪預警命令后,各包保干部下到各自包保點,負責包保點的防洪工作。當降雨量達到警戒值時,督促雨量警戒、防洪重點設備和地段添乘檢查、地面巡查等各項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4.防災終端盯控制度
段調度和防洪值班人員應通過防災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終端確認沿線實時降雨情況。當防災系統(tǒng)發(fā)出雨量報警時,要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執(zhí)行雨量警戒制度、對重點設備和重點地段進行巡查。
5.路地聯(lián)防制度
建立起一個路地協(xié)防的水害監(jiān)控網,由各車間支部書記負責,在沿線張貼分發(fā)宣傳資料,聯(lián)系當地居民,對危險隧道進出口、防洪重點地段建立路地聯(lián)系表。
三、雨量警戒
高鐵雨量警戒分為注意警戒和限速警戒。
注意警戒:當降雨量達到注意警戒值時(1小時雨量30mm或連續(xù)雨量110mm,且1小時雨量達到20mm)執(zhí)行注意警戒。
警戒措施:當防災系統(tǒng)發(fā)出雨量限速報警時響應由集團公司防洪指揮部報請鐵道部批準后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由集團公司防洪指揮部批準啟動,Ⅲ級、Ⅳ級應急響應由段防洪辦指揮機構批準啟動。
(7)應急響應行動
四、汛期路基防洪重點地段
1.未經汛期強降雨考驗的新線路基和新改造的路基地段。
2.軟土、膨脹土、粉質土等地區(qū)填料不良、邊坡高陡,且未進行有效支護的路基地段。
3.未設天溝、截水溝、擋水墻等防、排水設施的地段,既有排水設施設置不合理、破損失效,雨后集中地表水沖刷路基邊坡的地段。
4.粉質土、沙質土地區(qū)臺后(涵側)路基,巖溶發(fā)育地段、采空區(qū)影響范圍內的路基地段。
5.沿河路基未進行有效防護加固、未設置河調建筑物、或既有河調建筑物破損失效、路肩標高未達到設計洪水位標高地段。
6.石質路塹邊坡、鐵路上方石質山坡風化破碎,易發(fā)生崩塌落石的地段。
7.自然山谷匯水直沖鐵路、鐵路上游存在病險山塘水庫、鐵路上方施工改變既有排水系統(tǒng)的地段。
8.既有擋護設施高度、坡度明顯不合理,現(xiàn)場與竣工圖不符,擋護結構存在質量缺陷,擋護設施存在變形、裂紋的地段。
9.工區(qū)反映線路長期下沉每周需進行抬道保養(yǎng)、邊坡出現(xiàn)鼓脹變形、邊坡下部常年濕潤、坡腳常年浸泡的高路堤地段。
五、信息報送
1.報送內容:
水害發(fā)生后,應盡快將信息報送集團公司防洪辦,內容包括:水害發(fā)生的時間、線名、行別、區(qū)間、里程、雨情、水情、災情、搶修方案、預計搶通時間、水害現(xiàn)場圖片(像)。災情包括:線路、路基、橋隧、涵渠、附屬設施等受災體的受災范圍、損害程度、水害直接損失、影響列車車次、人員受災情況等。
2.息報送時限:
①高速及城際鐵路水害30分鐘內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在1小時以內報鐵道部。
②高速及城際鐵路站線水害1小時內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在4小時以內報鐵道部。
③水害現(xiàn)場搶險情況每3小時向集團公司防洪指揮部報一次,集團公司每4小時向鐵道部防洪指揮部匯報一次。
④水害發(fā)生后1小時內,啟用應急通信,將現(xiàn)場圖片(圖像)發(fā)送到集團公司搶險救援中心,集團公司4小時內發(fā)送到鐵道部防洪指揮部辦公室。
⑤上報信息的內容、數據力求準確。如上報內容有誤,經核實準確后立即上報。
3.報送程序:
防洪值班人員在收到災情報告信息后,應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同時向上一級防洪值班人員報告。災害信息原則上按照站段(合資鐵路公司)―集團公司―鐵道部逐級上報,并根據有關規(guī)定及時通告相關人民政府防汛指揮部。
高速及城際鐵路如由于通信故障或其它緊急情況,可以越級報告。
六、水害搶修
1.小水害,短時間可以搶通者,由水害發(fā)生單位的主要領導就近組織搶修。遇有較大水害,搶修比較困難,短時間不易搶通者,由集團公司組織搶修。水害特別嚴重、搶修技術復雜、施工困難、工期較長者,由鐵道部組織指揮搶修。在水害搶修中,指揮部可根據需要,請工程、設計部門參加,必要時可請當地軍民或廠礦企業(yè)支援。
2.搶修方案既要考慮“先通后固”,縮短斷道時間,又要考慮確保行車安全和將來正式修復的工程條件。在搶修通車后應立即進行復舊施工,逐步提高速度,盡快恢復正常運輸。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巖溶研究組.中國巖溶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2] 張之淦.巖溶發(fā)生學理論探索[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2.
[3] 劉斌,李術才,張慶松.隧道地質災害預警體系中巖溶裂隙水綜合預報技術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200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