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杠桿范文
時間:2023-04-12 12:21: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財務杠桿,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利益 財務風險
【Abstract】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shift in which an enterprise adjusts the revenue of owner"s capital with the handling of debits. Reasonable operation of the financial leverage will bring extra revenue -----the 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to the owner"s capital of this enterprise.The financial leverage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so at the same time we get 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we get much unpredictable financial risk.So carefully studying th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analyzing all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making clear its function,nature and its influence to the revenue of owner"s capital ,is the basic premise of reasonably operating the financial leverage to serve the 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 Leverage
Benefit on Finacial Leverage
Finacial Risk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么是財務杠桿呢?從西方的理財學到我國目前的財會界對財務杠桿的理解,大體有以下幾種觀點:
其一: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yè)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其二: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yè)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yè)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使得企業(yè)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顯而易見,在這種定義中,財務杠桿強調的是通過負債經營而引起的結果。
另外,有些財務學者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yè)的資金總額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而對企業(yè)主權資金收益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第二種觀點對比,這種定義也側重于負債經營的結果,但其將負債經營的客體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筆者認為其定義的客體范圍是狹隘的。筆者將在后文中論述到,企業(yè)在事實是上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而在前兩種定義中,筆者更傾向于將財務杠桿定義為對負債的利用,而將其結果稱為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或正(負)財務杠桿利益。這兩種定義并無本質上的不同,但筆者認為采用前一種定義對于財務風險、經營杠桿、經營風險乃至整個杠桿理論體系概念的定義,起了系統(tǒng)化的作用,便于財務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們在明確了財務杠桿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伴隨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財務杠桿和減少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Benefit on Financial Leverage)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后,企業(yè)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yè)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yè)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yè)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①
(此處的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率=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所以即息稅前利潤率)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yè)投資收益率+(企業(yè)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p>
可見,只要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yè)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③
通過數學變形后公式可以變?yōu)椋?/p>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
④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后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主權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yè)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主權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主權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二、財務風險(Financial Risk)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lián)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fā)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yè)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yè)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yè)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于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yè)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
行次
負債比率
0%
50%
80%
資本總額
①
1000
1000
1000
其中:負債
②=①×負債比率
500
800
權益資本
③=①-②
1000
500
200
息稅前利潤
④
150
150
150
利息費用
⑤=②×10%
50
80
稅前利潤
⑥=④-⑤
150
100
70
所得稅
⑦=⑥×35%
52.5
35
24.5
稅后凈利
⑧=⑥-⑦
97.5
65
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
9.75%
13%
22.75%
財務杠桿系數
⑩=④÷⑥
1
1.5
2.14
假定企業(yè)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
負債比率
0%
50%8
0%
息稅前利潤
90
90
90
利息費用
50
80
稅前利潤
90
40
10
所得稅
31.5
14
3.5
稅后凈利
58.5
26
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
5.2%
3.25%
財務杠桿系數
1
2.25
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fā)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yè)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上述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2、負債的利息率:同樣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3、資本結構:根據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主權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yè)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yè)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yè)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乇茱L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yè)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yè)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lián)合財務杠桿對企業(yè)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yè)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yè)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200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 《財務成本管理》
經濟科學出版社
立信會計叢書 《現代管理會計學》 李天民
立信會計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修訂版《財務管理學》荊新 王化成 劉俊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王京芳 薛小榮 陜西工商學院學報(西安)1995.4.24--28,48
《論財務杠桿利益的計量和應用》席彥群 廣西會計(南寧)1997.2.3--7
《負債經營初探》 吳思明 廣西會計(南寧) 1995.11.10--13
《談"財務杠桿系數"及"期望資本金稅前利潤率"》 嚴鵬飛 朱學麟 內江財貿學校
《對財務杠桿理論與應用的探討》 杜英斌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1--3
《論負債的杠桿作用及企業(yè)財務風險管理》 薛玉蓮
經濟經緯1996年第5期41--44
篇2
【關鍵詞】 財務杠桿 財務風險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整個地球”,這是物理學上大家耳熟能詳的杠桿原理。而杠桿原理不僅僅存在于物理學中,在財務學中同樣存在杠桿原理和杠桿效應。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fā)展,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基本分離,公司治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中國資本市場不斷健全,公司財務管理水平也得到了不斷提高,企業(yè)負債經營已經成為我國企業(yè)管理經營中的常態(tài)。企業(yè)負債一方面由于固定利息的存在使企業(yè)獲得財務收益,另一方面,企業(yè)存在著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的可能性。那么企業(yè)應該選擇何種規(guī)模的負債,使得企業(yè)在降低資本成本的同時,充分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防范財務風險就成為了企業(y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
一、財務杠桿及作用
1、息稅前利潤與每股收益
從理論上,財務杠桿的大小可以通過財務杠桿系數來反映,即每股收益的變動率相對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之比,一般情況,財務杠桿系數越大,意味著財務風險也越大。以下我們通過一個例子來予以說明。
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權益全部由普通股構成,共50萬股。由于公司生產經營規(guī)模擴大,現在急需籌集資金1000萬元,根據公司目前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籌資方式:普通股籌資,即發(fā)行100萬股普通股,每股10元;負債籌資,即向銀行借款1000萬,利率為10%;優(yōu)先股籌資,即發(fā)行優(yōu)先股120萬股,每年按12%的股利率支付優(yōu)先股股利。目前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為200萬元,擴大生產規(guī)模后預計公司的息稅前利潤將達到300萬元,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
公司在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之前EPS=200*(1-25%)/50=3.00(元/股),如果公司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后息稅前利潤仍為200萬元,則公司在三種不同籌資方式下的每股收益分別為:普通股籌資:EPS=200*(1-25%)/(50+100)=1.00(元/股);負債籌資:EPS=(200-1000*10%)*(1-25%)/50=1.5(元/股);優(yōu)先股籌資:EPS=(200*(1-25%)-1000*12%)/50=0.6(元/股)。
當公司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后,公司的息稅前利潤為300萬元時,公司在三種不同籌資方式先的每股收益分別為:普通股籌資:EPS=300*(1-25%)/(50+100)=1.50(元/股);負債籌資:EPS=(300-1000*10%)*(1-25%)/50=3.00(元/股);優(yōu)先股籌資:EPS=(300*(1-25%)-1000*12%)/50=2.10(元/股)。
對于股份制公司而言,公司的財務杠桿表現為每一單位的息稅前利潤所帶來的更大幅度的每股收益的變化。當財務杠桿表現為正效應時,當息稅前利潤增加,則帶來更大幅度的每股收益的增減,當息稅前利潤減少時,帶來更大程度的每股收益減少。當息稅前利潤增加到300萬元時,息稅前利潤增加了50%,三種籌資方式下的每股收益分別增加了50%((1.50-1.00)/1.00)、100%((3.00-1.50)/1.50)和250%((2.1-0.6)/0.6)。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股籌資沒有帶來相應的財務杠桿效應,由于有固定利息和優(yōu)先股股利的存在使得負債籌資和優(yōu)先股籌資帶了相應的財務杠桿,即息稅前利潤增加導致每股收益的大幅度增加,從增長的幅度來說,優(yōu)先股籌資的增長幅度更大。
2、財務杠桿系數
DFL=(EPS/EPS)(EBIT/EBIT)(1)
在上式中,EPS表示每股收益的變動額,EPS是變動前的每股收益,EBIT表示息稅前利潤的變動額,EBIT則是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DFL表示每一單位的息稅前利潤的變動帶來的DFL倍每股收益的變動。在財務實務中上述DFL的計算公式不便計算,經過整理和推導得:
其中EBIT是變動后的息稅前利潤,I是利息支出,Dt是優(yōu)先股的股利,T是企業(yè)所得稅率。經過此計算公式,當基期息稅前利潤是200萬元,計算三種不同籌資方式的財務杠桿系數為:普通股籌資:DFL=200/200=1;負債籌資:DFL=200/(200-1000*10%)=2;優(yōu)先股籌資:DFL=200/(200-1000*12%/(1-25%))=5。
普通股籌資其財務杠桿系數為1,說明公司通過普通股籌資沒有帶來財務杠桿效應,到息稅前利潤變化到300萬元時,公司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則為1.50元(1.00*(1+50%)),這與前面的推導是一致的;負債籌資的財務杠桿是1.5倍,每股收益的變動率是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2倍,即100%(50%*2),到息稅前利潤為300萬元時,每股收益3.00元(1.5*(1+100%)),這是上式的計算時是一致的;優(yōu)先股籌資時,DFL為5倍,則每股收益的變動率為EBIT變動率的5倍即為2.5倍(50%*5),當息稅前利潤為300萬元時,每股收益為2.10元(0.6*(1+2.5))。由此可見普通沒有帶來財務杠桿效應,負債籌資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次之,而優(yōu)先股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最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與我國目前不允許發(fā)行優(yōu)先股是一致的,當優(yōu)先股應用得當,隨著息稅前利潤的增加帶來加大幅度的每股收益增加,當優(yōu)先股應用不得當,當息稅前利潤有個輕微的變動都會導致每股收益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二、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
通常我們在探討財務杠桿系數時都是探討的當EBIT>0的情況,而在現實生活中,息稅前利潤不會總是大于0,比如當上市公司兩年連續(xù)出現虧損時,那么就算出來的財務杠桿系數就是大于1了,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就越大這句話是否真的就是正確的呢?下面我們通過數學推導來求證此論述。
我們通過公式(2)對EBIT求導得公式(3):
DFL'=-I/(EBIT-I)2(3)
1、EBIT>I
當EBIT>I,公司(2)中的分母大于0,DFL>1。財務杠桿系數在(1,+∞)之間變化,當EBIT趨近于I時,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為+∞,此時財務風險巨大;當EBIT趨于+∞,財務杠桿系數趨于1,此時財務風險最小。而在實務中財務杠桿系數不可能為1,為1時意味著沒有財務杠桿的不存在。根據此函數的性質可知,財務杠桿系數隨著EBIT的增大而逐漸降低。在該種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風險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財務風險越小。
2、0
當0
3、EBIT0
當EBIT0
三、影響財務杠桿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
=息稅前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
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 *利息率) (4)
從上公式中可以看出,影響財務杠桿和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有三個,分別是息稅前利潤率、利息率和負債比率。
1、息稅前利潤率
息稅前利潤率為息稅前利潤與總資產之比,當負債比率和利息率不便的情況下,當息稅前利潤率越大,財務杠桿系數也就越小,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此息稅前利潤率與財務杠桿系數的變動是呈反方向變動的。
2、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其實質也就是公司的資本結構問題,在息稅前利潤率與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當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此公司要持續(xù)健康地發(fā)展就必須維持一個適度的負債比率,當公司過多地負債就意味著公司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當公司的息稅前利潤出現下降時,公司普通股每股收益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
3、利息率
在公司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不變的情況下,公司的利息稅率越高,公司的財務杠桿系數越大。這一點在財務實務中不難理解,同樣規(guī)模的借款,當利息率越高時,公司就需要償還更多的利息,相對于低利息率,公司就面臨著較高的財務風險。
四、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1、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適度應用負債
當公司沒有應用負債時,公司就不存在因固定利息存在而帶來的財務杠桿效應,因此公司要想較大幅度地盈利可以適度負債經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配比問題是公司資本結構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公司應該存在一個最佳的資本結構。最佳的資本結構即企業(yè)資本成本最低,企業(yè)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而在實務中很難測算出一個公司負債是多少是最佳的資本結構,即使能確定出來,而這種結構也在企業(yè)的經營過程難以持續(xù),因為企業(yè)的經營處于一個不斷變動的動態(tài)環(huán)境中。人們通常認為當財務杠桿系數在2左右,公司的負債規(guī)模是最適當的。因此企業(yè)應該根據自身經營的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調整公司的負債規(guī)模,負債過少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帶來的財務收益,負債過多,當企業(yè)存現經營困難時,將面臨著較大的還本付息的壓力,如果企業(yè)長時間處于財務困境中,最終企業(yè)將走向破產的邊緣。
2、強化風險管理,構建風險預警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的推進,現代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環(huán)境中,企業(yè)要想在這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正確客觀地分析自身面臨的內外部環(huán)境,強化風險管理,構建風險預警機制。風險管理是進入21世紀以來,理論界和實務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在風險管理中通常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與風險防范。在風險預警中通常使用Z模型。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其中,X1:流動資本/ 總資產,X2:留存收益/總資產,X3:息前、稅前收益/總資產,X4:股權市值/總負債賬面值和,X5:銷售收入/總資產。阿爾特曼經過統(tǒng)計分析和計算最后確定了借款人違約的臨界值Z0=2.675,如果Z
3、加強資產管理,提高營運能力
在當前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我國經濟處于下行通道之時,企業(yè)不應該是盲目的擴大生產規(guī)模和生產能力,而是注重企業(yè)資產的管理以提高企業(yè)的營運能力。當經濟不景氣時,注重公司資產管理能力,提高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可以有效地降低存貨的資金占用,加速應收賬款的資金回籠,進而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和財務運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賈偉阮、文彪:財務杠桿系數與財務風險[J].商業(yè)時代,2007(27).
[2] 鄧家姝:財務杠桿系數及其應用[J].財會通訊,2008(1).
[3] 尚立偉:財務杠桿對企業(yè)財務風險控制的探討[J].企業(yè)導報,2010(6).
篇3
企業(yè)的所有者、債權人及企業(yè)的經營者是企業(yè)利益三大關心者,對于企業(yè)的經營者必須長遠、綜合地看問題,在較多注重企業(yè)的資本增值能力的同時,兼顧企業(yè)的償債能力,以滿足各方投資者的愿望。為此,企業(yè)經營者要科學選擇投資方向及方案,合理配置資產結構和有效地運用資產以實現企業(yè)的資產收益率最大化。認識財務杠桿效應的內在因素,有效回避財務杠桿負效應對資本增值的不利影響。企業(yè)在運用財務杠桿獲得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要注意控制相應的財務風險。
二、財務杠桿的效應分析
(一)財務杠桿的內涵
所謂財務杠桿是指由于固定性財務費用的存在,使企業(yè)息稅前利潤(EBIT)的微量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變動的現象。換句話說,銀行借款規(guī)模和利率水平一旦確定,其負擔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變。因此,企業(yè)盈利水平越高,扣除債權人拿走某一固定利息之后,投資者(股東)得到的回報也就愈多。相反,企業(yè)贏利水平越低,債權人照樣拿走某一固定的利息,剩余給股東的回報也就愈少。當盈利水平低于利率水平的情況下,投資者不但得不到回報,甚至可能倒貼。
(二)企業(yè)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財務杠桿是指企業(yè)的負債程度,一般用企業(yè)負債資本與權益資本或資本總額之比來表示,財務杠桿效應則是指財務杠桿的使用對企業(yè)產生的影響或結果,指由于舉債籌資而帶來的,使權益資金報酬率的變化幅度大于全部資金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變化幅度的一種現象。財務杠桿效應具有不確定性,可以是正向的、積極的,也可能是負向的、消極的。
1.財務杠桿正效應
財務杠桿正效應是指企業(yè)由于合理使用財務杠桿而引起的權益資本利潤率的提高。具體地說,就是由于負債定期定額稅前付息,企業(yè)息稅前的利潤率高于負債資本成本率而引起的權益資本利潤率的提高,財務杠桿正效應是財務杠桿的節(jié)稅效果(指由于債務利息從稅前利潤中扣減而少交的那部分所得稅)及其降低企業(yè)總資本成本等作用的綜合效應,它是企業(yè)負債經營的直接動機和目的。企業(yè)負債經營,需取得財務杠桿正效應的前提是息稅前利潤率高于負債資本成本率,為此必須對其負債經營的未來成果―息稅前利潤率進行正確預測。這里指的息稅前利潤率并非是企業(yè)當前或過去實際的利潤率,而是負債或擴大負債經營后可能的息稅前利潤率,是對企業(yè)經營前景的預測。企業(yè)應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其理財環(huán)境,運用科學、合理方法做出正確的分析和估計,以合理確定其負債情況。
2.財務杠桿負效應
財務杠桿負效應是與正效應相對而言,它是指由于財務杠桿的不合理使用而導致企業(yè)權益資本利潤率的大幅度降低甚至為負。財務杠桿負效應是財務杠桿所帶來的財務風險的結果,只要有一定的負債經營,就存在財務風險,就可能產生財務杠桿負效應,這里指的財務風險是由于財務杠桿作用而增加了企業(yè)破產的機會成本或權益資本利潤率大幅度變動(降低)的機會而帶來的風險,企業(yè)負債或擴大負債經營時,必然會增加其利息等固定費用的負擔,這樣,在息稅前利潤率大幅度變動(降低)的情況下,其權益資本利潤率必然會大幅度下跌,即發(fā)生財務杠桿負效應。
3.財務杠桿效應的量化分析指標
(1)對比各不同資產負債率條件下的納稅付息利潤和稅前利潤的絕對額差異。即,差異額=(稅前利潤+利息費用)-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該項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強調利息費用的特殊性質和作用,幫助分析者觀察利息費用對權益資本(自有資金)報酬水平的影響。
(2)資產報酬率與權益報酬率絕對變動速度比分析。即絕對變動速度比=權益報酬率變動值/資產報酬率變動值=資產總額/權益總額。
該項分析公式中可以看出,負債水平(資產負債率)的變化是引起絕對變動速度比變動的唯一原因,負債越高,絕對變動速度比越高。
(3)財務杠桿率分析。是權益報酬率的變動率與資產報酬率的變動率之比。即,財務杠桿率=權益報酬率變動率/資產報酬率變動率=基數息稅前利潤/基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該項指標分析可以看出,財務杠桿率的高低取決于利息費用和基數息稅前利潤兩個因素,資產負債率越高,則利息費用越大,在息稅前利潤(取決于資產報酬率)一定的條件下,稅前利潤就越少,財務杠桿率就越高,風險就越大。另外,在利息費用一定的條件下,基數息稅前利潤越高,稅前利潤也越高,則財務杠桿率就相應降低,風險也降低。
三、影響財務杠桿效應的因素分析
(一)內部因素分析
1.銷售增長率和穩(wěn)定性
銷售的未來增長率,是衡量財務杠桿在何種程度上擴大了企業(yè)每股收益的尺度。如果銷售和收益每年按一定的比率增長,使用利息費用固定的債務進行籌資,可能擴大權益資本的收益。但是銷售和收益按有利比率增長的企業(yè),其普通股可在市場上索取高價,這便有利于權益籌資。企業(yè)要權衡當普通股價很高時,放棄擴大資產凈值基礎的機會而使用財務杠桿的益處。
銷售穩(wěn)定性和債務比率是直接有關的。如有較大的銷售和收益穩(wěn)定性,則企業(yè)有能力承擔債務的固定費用,而財務風險則要小于當企業(yè)銷售和收益大量下降時的財務風險。當企業(yè)收益水平較低時,企業(yè)償還其固定利率債務的能力較小。
2.資本結構
由于企業(yè)一般都采用負債籌資和股權籌資的組合,由此形成的資本結構一般稱為“杠桿資本結構”,其杠桿比率即為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的比例關系。因此,財務杠桿利益就成為衡量企業(yè)資本結構、評價企業(yè)負債經營的重要指標。財務杠桿理論的重心是負債對股東報酬的擴張作用。當企業(yè)全部資本為權益資本,或當企業(yè)投資收益率與負債利率一致的情況下,企業(yè)不會形成財務杠桿利益;當投資收益率高于負債利率時,借入資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潤,表現為正財務杠桿利益;當投資收益率低于負債利率時,普通股的利潤率將低于稅后投資利潤率,股東收益下降,表現為負財務杠桿利益。
(二)外部因素分析
1.產業(yè)特征
企業(yè)的償債能力直接影響企業(yè)財務杠桿的運用,而企業(yè)的償債能力的大小又取決于其盈利能力的高低。企業(yè)盈利能力高低與其銷售、邊際利潤的大小及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一般而言,新企業(yè)進入產業(yè)的難易程度、競爭能力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都會影響邊際利潤。發(fā)展中的產業(yè)能夠帶來較高的邊際利潤;但是若產業(yè)中企業(yè)的數量由于新企業(yè)的加入而較易擴張,那么其邊際利潤往往是微薄的。
2.貸款人的態(tài)度
不管管理當局的態(tài)度如何,貸款人的態(tài)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企業(yè)的財務結構。公司和貸款人一起討論財務結構,并且充分重視貸款人的建議。但是,如果公司管理當局試圖違反產業(yè)準則使用財務杠桿,則貸款人可能不愿意接受這種債務增加,由此有效地限制了其財務杠桿的運用。
四、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的對策分析
(一)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1.要考慮資金成本率是否小于息稅前資金利潤率
企業(yè)的總資本息稅前利潤率高于債務利息率是應用財務杠桿使股東權益利潤率提高的必要條件。如果不斷擴大財務杠桿必然引起財務風險增大,而財務風險增大,雖然不會影響息稅前利潤率,但卻會引起債務利息率的提高,所以,深入研究財務杠桿與股東權益利潤率的關系,需要把債務利息率也看作是負債比率的函數,它將隨著負債的增加而增加。這種情況下,財務杠桿效益的前提條件是企業(yè)的息稅前利潤率大于假若企業(yè)全部資金都是靠借債融資時所要承擔的利息率。
2.要降低借入資金的成本
一般認為企業(yè)平均資金成本最低的資金結構較為合理。在正常情況下,只要貸款人不以超高利率或附加其他限制條件便能進行負債融資,又能使企業(yè)資金成本下降,便應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yè)負債比率越高越好,當負債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企業(yè)的資金平均成本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逐漸上升。因為隨著負債比例的提高,企業(yè)財務風險加大,債權人要求的報酬率和權益資本要求的報酬率中風險補償部分便會明顯地提高,從而使籌資成本大大提高。
3.要考慮抵稅因素
由于財務杠桿具有抵稅效應,即由于債務利息從稅前利潤中扣減,而使企業(yè)可以少交一部分所得稅。當所得稅率較低時,這種抵稅效應可能不太明顯,不易被企業(yè)所重視,也很有可能使企業(yè)就因此而放棄使用財務杠桿。但是當所得稅率較高時,這種抵稅效應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企業(yè)會因此獲得更多的財務杠桿收益,普通股股東的收益也很大。
(二)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的對策
1.合理控制風險
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yè)所有者(股東)帶來豐厚收益,主要表現在:當息稅前資金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權益資本收益及普通股每股收益將隨息稅前利潤的增加,以財務杠桿率的比例相應增加,財務杠桿率越大,權益資本收益增長的幅度越大,所增加的絕對額也就越大。財務杠桿的這一正向效應,正是企業(yè)負債經營的一個重要動因。但是,根據風險與收益同在和風險與收益同增規(guī)律,財務杠桿在增加權益資本收益的同時,也在增加企業(yè)的財務風險。所以企業(yè)的負債比率應當保持在總資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轉折點,而不能無限地擴展。
2.合理確定負債
所謂合理負債,是指不能超過企業(yè)經濟實力超額負債,具體如下。
(1)負債時機適當。在經濟持續(xù)增長時期,經營形勢趨于繁榮,企業(yè)確有條件提高其利潤,增加其收入,則舉債有利于進一步促進生產經營的發(fā)展,獲取財務杠桿利益,提高資本利潤率。在經濟衰退時,企業(yè)應該收縮負債規(guī)模,甚至不實行負債經營策略,以免給收益帶來不利影響。
(2)負債比率適當。企業(yè)適度提高負債比率能帶來節(jié)稅的好處和資金成本的降低,增加企業(yè)價值,但無節(jié)制地擴大負債,將會導致相反的結果。企業(yè)應以綜合資金成本最低、股票市場和公司總價值最大、普通股每股收益最大,財務風險適度為標準.綜合考慮影響企業(yè)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如:企業(yè)的經營風險、企業(yè)的成長率、企業(yè)的資產結構、競爭結構、經營者的態(tài)度、債權人的態(tài)度等因素。依據“傳統(tǒng)財務結構理論”確定企業(yè)的最佳資本結構。并在今后的負債經營中不斷加以調整,以達到資本結構的最優(yōu)化。
(3)負債結構適當。負債分為長期負債與流動負債兩種,它們的利息率不同,流動負債一般償還期短,利率較低,但財務風險大,因為如果在所借資金尚未完成經營周轉時就需償還,會使企業(yè)出現債務危機。長期負債在債務到期前,可完成若干經營周轉,創(chuàng)造資金效益,使現金凈流入量足以償清債務,充分發(fā)揮財務杠桿效應,但利率較高,資金成本也較高;而長期負債則籌資風險低,彈性較大,且易于按企業(yè)資金需要狀況調整負債結構。企業(yè)應根據負債特點及自身情況,選擇合理的負債比例。
(4)降低負債利率。負債利率與財務杠桿利益呈反向變動關系,降低負債利率能增加財務杠桿利益。隨著資金市場的逐步完善和負債資金來源的多元化,企業(yè)可以通過比較各金融機構的信貸條件和各種舉債方式的特點,選擇適合企業(yè)生產經營所需且利息成本較低的負債資金。企業(yè)降低舉債利率的主要辦法有:
首先,分析預測利率的變化趨勢,確定借款的計息方式。其次,在企業(yè)與貸款行簽訂貨款協(xié)議時,應盡量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再次,合理選擇借款的還本付息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借款實際利率。最后,根據企業(yè)資產配置的要求,優(yōu)化借款期限結構。
3.提高息稅前收益率
在息稅前收益率跌至最低控制線時,企業(yè)要立即采取對策,阻止其繼續(xù)下滑。企業(yè)必須注重內涵擴大再生產和挖掘增效潛力,通過減少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合理配置資產、降低產品成本、改善產品質量和結構以及擴大市場占有率等措施,加速企業(yè)盈利能力的增長,來提高企業(yè)的息稅前收益率,從而提高企業(yè)的權益資本利潤率,發(fā)揮財務杠桿正效應。
4.促進盈利能力的穩(wěn)定增長
企業(yè)投資利潤率與財務杠桿利益呈正向變動關系,保持穩(wěn)定的投資利潤率并逐步得到增長,將有利于財務杠桿利益和普通股收益的提高。企業(yè)在追求高投資報酬時,必須注意投資報酬與經營風險的協(xié)調平衡,通過防范和控制經營風險,把風險對企業(yè)收益和未來現金凈流量的抵減限定在最小范圍內,使企業(yè)經營穩(wěn)步發(fā)展。
5.建立相關償債制度
(1)建立償債基金。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維護企業(yè)的信譽,企業(yè)可以采取設立償債基金的方式,即按期提取一定數額的現金,交由銀行或信托人專門管理和運用,以確保債務到期日企業(yè)有足夠的償還能力。
(2)妥善安排還貸時間。為了避免集中還本,付息可能對企業(yè)帶來的沖擊,減少債務風險,企業(yè)在進行負債融資時,必須對各類負債的期限、舊債到期時間的分布、新債發(fā)行的時間選擇進行妥善安排。只有妥善安排好還貸時間,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才能平穩(wěn)有序地進行。
篇4
【關鍵詞】財務杠桿財務杠桿利益財務風險
【Abstract】FinancialLeverageistheshiftinwhichanenterpriseadjusts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withthehandlingofdebits.Reasonableoperationofthefinancialleveragewillbringextrarevenue-----the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totheowner"scapitalofthisenterprise.Thefinancialleverageisaffectedbymanyfactors,soatthesametimeweget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wegetmuchunpredictablefinancialrisk.Socarefullystudyingthefinancialleverageandanalyzingallthefactorswhichaffectthefinancialleverage,andmakingclearitsfunction,natureanditsinfluenceto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isthebasicpremiseofreasonablyoperatingthefinancialleveragetoservethe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財務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的概念。在物理學中,利用一根杠桿和一個支點,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體,而什么是財務杠桿呢?從西方的理財學到我國目前的財會界對財務杠桿的理解,大體有以下幾種觀點:
其一:將財務杠桿定義為"企業(yè)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的利用"。因而財務杠桿又可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這種定義強調財務杠桿是對負債的一種利用。
其二: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籌資中適當舉債,調整資本結構給企業(yè)帶來額外收益。如果負債經營使得企業(yè)每股利潤上升,便稱為正財務杠桿;如果使得企業(yè)每股利潤下降,通常稱為負財務杠桿。顯而易見,在這種定義中,財務杠桿強調的是通過負債經營而引起的結果。
另外,有些財務學者認為財務杠桿是指在企業(yè)的資金總額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而對企業(yè)資金收益產生的重大影響。與第二種觀點對比,這種定義也側重于負債經營的結果,但其將負債經營的客體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債務資金,筆者認為其定義的客體范圍是狹隘的。筆者將在后文中論述到,企業(yè)在事實是上可以選擇一部分利率可浮動的債務資金,從而達到轉移財務風險的目的的。而在前兩種定義中,筆者更傾向于將財務杠桿定義為對負債的利用,而將其結果稱為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或正(負)財務杠桿利益。這兩種定義并無本質上的不同,但筆者認為采用前一種定義對于財務風險、經營杠桿、經營風險乃至整個杠桿理論體系概念的定義,起了系統(tǒng)化的作用,便于財務學者的進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們在明確了財務杠桿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伴隨著負債經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財務杠桿和減少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利益(損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過前面的論述我們已經知道所謂財務杠桿利益(損失)是指負債籌資經營對所有者收益的影響。負債經營后,企業(yè)所能獲得的利潤就是:
資本收益=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總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yè)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債務資本)-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
=企業(yè)投資收益率×權益資本-(企業(yè)投資收益率-負債利息率)×債務資本①
(此處的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率=息稅前利潤÷資本總額,所以即息稅前利潤率)
因而可得整個公司權益資本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權益資本收益率=企業(yè)投資收益率+(企業(yè)投資收益率-負債利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②
可見,只要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財務杠桿作用使得資本收益由于負債經營而絕對值增加,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大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且產權比率(債務資本/權益資本)越高,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所以財務杠桿利益的實質便是由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負債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業(yè)投資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負債利率,那么負債所產生的利潤只能或者不足以彌補負債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權益資本所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而不得不以減少權益資本來償債,這便是財務杠桿損失的本質所在。
負債的財務杠桿作用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來衡量,財務杠桿系數指企業(yè)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相對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其理論公式為:
財務杠桿系數=權益資本收益變動率/息稅前利潤變動率③
通過數學變形后公式可以變?yōu)椋?/p>
財務杠桿系數=息稅利潤/(息稅前利潤-負債比率×利息率)
=息稅前利潤率/(息稅前利潤率--負債比率×利息率)④
根據這兩個公式計算的財務杠桿系數,后者揭示負債比率、息稅前利潤以及負債利息率之間的關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資本收益率變動相當于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企業(yè)利用債務資金不僅能提高資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資金收益率低于息稅前利潤率,這就是財務杠桿作用產生的財務杠桿利益(損失)。
二、財務風險(FinancialRisk)
風險是一個與損失相關聯(lián)的概念,是一種不確定性或可能發(fā)生的損失。財務風險是指企業(yè)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yè)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yè)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
務杠桿系數越大,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下面的例子將有助于理解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之間的關系。
假定企業(yè)的所得稅率為35%,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的計算表如表一:
項目行次負債比率
0%50%80%
資本總額①100010001000
其中:負債②=①×負債比率0500800
權益資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稅前利潤④150150150
利息費用⑤=②×10%05080
稅前利潤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稅⑦=⑥×35%52.53524.5
稅后凈利⑧=⑥-⑦97.56545.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⑨=⑧÷③9.75%13%22.75%
財務杠桿系數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業(yè)沒有獲得預期的經營效益,息稅前利潤僅為90萬元,其他其他條件不變,則權益資本凈利潤率計算如表二:
項目負債比率
0%50%80%
息稅前利潤909090
利息費用05080
稅前利潤904010
所得稅31.5143.5
稅后凈利58.5266.5
權益資本凈利潤率5.85%5.2%3.25%
財務杠桿系數12.259
對比表一和表二可以發(fā)現,在全部息稅前利潤率為15%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所獲得財務杠桿利益越大,權益資本凈利潤越高。在企業(yè)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為9%的條件下,情況則相反。以負債比率80%為例,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就會提高2.6個百分點[(22.75%-9.75%)÷(15-10)],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率比負債成本每降低一個百分點,權益資本凈利潤率則下降2.6個百分點。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到某一個特定水平時(以全部資本息稅前利潤等于負債成本為轉折點),財務杠桿作用就會從積極轉化為消極。此時,使用財務杠桿,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財務杠桿的情況下本應獲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較多使用財務杠桿,損失越大。在息稅前利潤為90萬元,負債比率80%的條件下,財務杠桿系數高達9,就是說,如果息稅前利潤在90萬元的基礎上每降低1%,權益資本凈利潤將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見財務風險之高。如果不使用財務杠桿,就不會產生以上損失,也無財務風險而言,但在經營狀況好時,也無法取得杠桿利益。
三、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的因素
由于財務風險隨著財務杠桿系數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財務杠桿系數則是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體現,那么影響財務杠桿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響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下面我們分別討論影響兩者的三個主要因素:
1、息稅前利潤率:由上述計算財務杠桿系數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由計算權益資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2、負債的利息率:同樣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3、資本結構:根據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的影響。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yè)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yè)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yè)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乇茱L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yè)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yè)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lián)合財務杠桿對企業(yè)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yè)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并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財富,是既定財富在投資人和債權人之間的分配;財務風險也沒有增加整個社會的風險,是經營風險向投資人的轉移。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yè)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2001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tǒng)一考試指定輔導教材《財務成本管理》經濟科學出版社
立信會計叢書《現代管理會計學》李天民立信會計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修訂版《財務管理學》荊新王化成劉俊彥中
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財務管理的杠桿作用》王京芳薛小榮陜西工商學院學報(西安)1995.4.24--28,48
《論財務杠桿利益的計量和應用》席彥群廣西會計(南寧)1997.2.3--7
《負債經營初探》吳思明廣西會計(南寧)1995.11.10--13
《談"財務杠桿系數"及"期望資本金稅前利潤率"》嚴鵬飛朱學麟內江財貿學校
《對財務杠桿理論與應用的探討》杜英斌山西財經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1--3
篇5
[關鍵詞]財務杠桿;財務風險;資產負債率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yè)在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房地產行業(yè)體量大,涉及廣,會拉動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但房地產行業(yè)有著明顯的高杠桿的特點,投資成本高,經營不確定性大,容易導致嚴重的財務風險。張養(yǎng)民(2009)認為財務杠桿理論也是研究企業(yè)財務風險的重要方法,且有著比其他方法更靈活的特點,計算簡單和結果直觀,公司財務指標的變化可以被財務杠桿靈活的反應。房地產行業(yè)在使用財務杠桿時應注重財務杠桿的雙面性,即合理使用財務杠桿可以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反之,財務杠桿負效應會導致企業(yè)現金流短缺、喪失投資機會、研發(fā)活動難以開展等問題,甚至會導致企業(yè)破產?;诖耍疚膹呢攧崭軛U理論的角度,研究防范企業(yè)財務風險的措施。
1.泰禾集團概況
泰禾集團是一家以住宅和商業(yè)地產開發(fā)為主,兼顧化工、礦業(yè)、金融、醫(yī)藥等多領域多元發(fā)展的公司。成立于1996年,并在2010年借殼福建三農成功上市。公司在2019年營業(yè)收入為236.21億元,2020年在房地產百強企業(yè)中排在第27位。
2.泰禾集團財務現狀分析
2.1資本結構分析
財務杠桿效應是由公司負債經營所引起,資產負債表可以清楚的反應企業(yè)負債經營的情況,是衡量企業(yè)財務杠桿水平的重要方法,其中最直觀的指標是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泰禾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從2015年-2018年一直呈上升趨勢,在2019年有所下降,整體呈上升趨勢,五年平均資產負債率約84%。產權比率2015年-2017年從340.79%上升到626.75%,上升幅度高達285.95%。2017年-2019年呈下降趨勢。根據新浪財經數據庫的行業(yè)數據來看,商業(yè)地產百強代表企業(yè)在2016年-2019年行業(yè)整體資產負債率呈小幅上升趨勢。四年行業(yè)平均資產負債率約為70%。泰禾集團五年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84%,遠高于行業(yè)均值,所以泰禾集團財務風險大,應該受到重視。產權比率是負債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的比值,可以用來評價資金結構的合理性。泰禾集團屬于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其產權比率在2018年明顯下降,是由于企業(yè)把財務管理的核心工作放在穩(wěn)定現金流,降低負債率,采取收縮戰(zhàn)略所取得的效果。但企業(yè)整體的產權比率還是偏高,財務風險大,不利于企業(yè)長期健康發(fā)展。由表2可知,泰禾集團2016年-2019年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變化幅度小,償債能力穩(wěn)定。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值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大,企業(yè)短期償債壓力加大。公司應注重債務資本結構的合理性,確保發(fā)揮財務杠桿的正效應。
2.2財務杠桿效應分析
研究企業(yè)財務杠桿的使用情況,我們可以通過財務杠桿系數、資本息稅前利潤率與負債利息率、權益資本稅前利潤率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判斷企業(yè)的財務杠桿發(fā)揮的正負效應。根據財務杠桿的計算公式:財務杠桿系數DFL=EBIT/EBIT-I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BIT為息稅前利潤,I為債務利息表3財務杠桿系數在2016年-2018年處于財務杠桿的合理區(qū)間,但2019年財務杠桿系數下降幅度大,且財務杠桿系數為負值,主要是由于息稅前利潤大幅度下降,同比下降了約30.5億元,同時公司利息支出上升明顯,說明公司通過大量借款進行投資,但盈利能力不足。資本息稅前利潤率在2016年-2019年一直低于負債利息率,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在各種指標的綜合分析下,泰禾集團這四年財務杠桿呈負效應,財務風險加大。
3.泰禾集團財務風險分析
3.1負債規(guī)模風險分析
一般而言流動比率為2時,速動比率為1時比較合理。從表4可以看出,泰禾集團的流動比率2015年-2016年小幅度上升,然后逐年呈下降趨勢,且下降幅度大。速動比率五年內逐年下降,遠低于1的合理標準。說明企業(yè)資產的變現能力逐年減弱,流動性不足,短期償債壓力大。其次現金比率從2016年開始持續(xù)走低,說明企業(yè)現金趨向緊張。低現金比率以及流動資產不充分,實際用來償還債務的資金不足,短期償債壓力大,目前泰禾集團負債規(guī)模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3.2資金回收風險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泰禾集團這五年運營能力指標呈下降趨勢,存貨周轉率從2015年的0.19到2019年的0.12,速度下降。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幅度大,從2015年到2019年下降14.54。且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均下降。泰禾集團存貨所占總資產比例大,加上低貨周轉率,影響企業(yè)現金流動性??傎Y產周轉率持續(xù)走低,說明泰禾集團總體的資產利用效率不高,未發(fā)揮應有對收入的拉動作用。此外,由于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xù)下降,資金鏈循環(huán)有效性低,很難達到資金的使用的最大效益。所以在綜合營運能力情況分析下,泰禾集團存在資金回收風險,財務風險也隨之增大。
4.泰禾集團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4.1完善資本結構
減少負債所占總資產比重。資產與負債的比例是衡量企業(yè)財務杠桿效應的關鍵因素之一,財務杠桿的正負效應又影響著企業(yè)的財務風險。泰禾集團從2017年-2019年資產負債率呈下降趨勢,但仍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且已超過80%的警戒線,過高的資產負債率會影響企業(yè)的后續(xù)融資,造成潛在的財務風險。短期償債壓力大,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流動性資金給予保障。因此可以通過降低負債來完善資本結構,增強償債能力,控制企業(yè)財務風險。
4.2積極拓展融資渠道
由于房地產行業(yè)本身的高杠桿的特點,項目實施之初,往往會有較大的資金缺口,這就需要企業(yè)進行負債融資以推進項目的順利進行。目前向銀行借款仍是房地產行業(yè)的主要融資方式,且融資成本相對較低。但由于近年國家政策調整和銀行風險控制,房地產企業(yè)僅僅通過銀行借款遠遠不能支撐其對資金的需求。泰禾集團主要通過信托借款、銀行借款、發(fā)行債券等傳統(tǒng)融資方式??墒褂觅Y產證券化融資方式或者海外融資可以幫助企業(yè)優(yōu)化融資渠道,可以減少因銀行借款和信托借款帶來的財務風險。
4.3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
基于上文分析可知,泰禾集團潛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公司迫切需要建立全面的內部財務分析模式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tǒng),以便企業(yè)及時發(fā)現可能發(fā)生的財務風險,提早制定應對措施,增強企業(yè)應對風險的能力。在外部風險因素上,泰禾集團主要受國家政策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如短期償債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債務資金投資風險。首先公司應制定靈活的財務戰(zhàn)略,根據外部情況實施調整。其次,結合自身情況設置合適的風險預警指標,風險預警指標要根據定性和定量分別制定,適度增加企業(yè)的財務彈性,以應對多變的市場情況。
5.結語
篇6
關鍵詞:財務杠桿效應;負債經營;決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
一、財務杠桿及其效應分析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在生活中,人們利用杠桿原理以很小的力氣就可以抬起很重的物體,在財務管理中,同樣存在著類似的杠桿,即財務杠桿。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
DFL=①
式中: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財務杠桿系數;EPS―普通股每股收益變動額;EPS―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BIT―息稅前盈余變動額;EBIT―變動前的息稅前盈余。
假設不存在優(yōu)先股公式①還可推導為:
DFL=②
式中:I―債務利息。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財務杠桿系數就是息稅前利潤增長所引起的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長幅度。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則表明如果息稅前利潤上升,那么普通股每股收益將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下降,則普通股每股收益將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財務風險越小。
(二)影響財務杠桿的因素(根據公式②可知)
1、債務利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債務利息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從而財務風險也越大;反之,則越小。具體來說,影響債務利息的因素又有兩個:(1)債務利息率:一般來說,利息率越高,債務利息數額越大,從而財務杠桿系數越大;(2)資產負債率:即總資本中負債占有多大比率,負債比率越高,債務利息越大,從而財務杠桿系數也越大。
2、息稅前利潤。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越大,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財務風險越小;反之,則越大。即息稅前利潤與財務杠桿系數呈反方向變化。
(三)只有存在金融負債時,才會產生財務杠桿效應(包括正負效應),否則財務杠桿將為1(同樣假設不存在優(yōu)先股)
1、財務杠桿正效應。財務杠桿正效應是指企業(yè)由于合理使用財務杠桿而引起的每股收益快速的提高。它是稅收節(jié)省以及企業(yè)總資本成本降低等作用的綜合效應,是企業(yè)進行負債經營的直接動機和目的。具體地說,就是由于負債定期定額稅前付息以及優(yōu)先股股利的稅前定額發(fā)放而引起的權益資本利潤率的提高。企業(yè)負債經營,取得財務杠桿正效應是有前提的:即投資利潤率高于負債利息率,由負債取得的部分利潤轉化給了權益資本,從而使得權益資本收益率上升,為此必須對企業(yè)負債經營的未來成果,即投資收益率進行正確的預測,以合理確定負債規(guī)模。
2、財務杠桿負效應。財務杠桿負效應是指由于財務杠桿的不合理使用而導致每股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為負數。它是財務風險的體現,只要存在負債經營,就存在財務風險,就可能產生財務杠桿負效應,從而給企業(y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把企業(yè)推向破產的邊緣。財務杠桿負效應的實質是投資利潤率低于負債利息率,負債帶來的利潤只能或不足以彌補債務利息,甚至用權益資本取得的利潤都不足以彌補利息,這樣就會使得權益資本利潤率大幅下降,從而帶來很大的風險。因此,企業(yè)需對財務杠桿負效應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對財務風險進行正確、合理的測定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對策。
二、企業(yè)負債經營利弊分析
從以上財務杠桿效應分析中可以看出,企業(yè)的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企業(yè)帶來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一)企業(yè)負債經營的積極作用
1、負債經營可使企業(yè)獲得財務杠桿利益,提高股東收益。由效應分析可知,當企業(yè)的投資報酬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負債經營就會給企業(yè)帶來明顯的財務杠桿正效應,從而給所有者帶來額外收益。
2、負債經營可以降低企業(yè)綜合資本成本。對投資者來說,債權收益率固定,除非企業(yè)資不抵債破產清算,一般都能到期收回本金,因此其風險要比股權投資小,相應地報酬率也低,而且債務籌資費用也比股權籌資費用低。因此,在一定限度內進行負債經營,增加債務融資,可以降低企業(yè)的綜合資本成本。
3、負債經營可以使企業(yè)獲得節(jié)稅收益。根據企業(yè)會計制度的有關規(guī)定,債務利息應作為財務費用在稅前列支。這就使得在同樣的經營利潤前提下,負債經營與無債經營相比,由于需要上繳的所得稅減少,從而使企業(yè)獲得潛在的利益。
4、負債經營有利于提高企業(yè)經營規(guī)模。資金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企業(yè)通過舉債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籌集足夠的資金擴大經營規(guī)模;還可以提高企業(yè)使用資金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樹立資金的時間價值觀,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從而提高企業(yè)的競爭能力。
(二)企業(yè)負債經營的消極作用
1、負債經營可能引起財務杠桿負效應的產生。由效應分析可知,當企業(yè)的投資報酬率小于負債利息率時,負債經營就會給企業(yè)帶來明顯的財務杠桿負效應,從而給所有者帶來損失。
2、負債過多反會使得企業(yè)的綜合資本成本增加。如前面所講,負債經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綜合資本成本,但這一結論只適用于負債比例較低或適中時。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權益資金對負債的保證程度降低,因而債權人的投資風險增大,其要求的報酬率必然增加,因此負債籌資的個別資本成本相應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經營風險增大,破產成本的存在使權益資本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增大,由此使得權益資本的個別資本成本也增大,從而企業(yè)綜合資金成本就會增加。
3、負債過度會降低企業(yè)的再籌資能力。企業(yè)過度負債,將導致債務負擔過大,如不能按期足額的還本付息,就會影響到企業(yè)的信譽;信譽不好的企業(yè),銀行就不愿再給此企業(yè)提供資金,從而影響到企業(yè)的再籌資能力。
4、負債經營可能會使企業(yè)面臨無力償付債務的風險。對于負債經營,企業(yè)負有到期償還本利的法律責任。如果企業(yè)利用負債籌集到的資金進行的項目投資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率,企業(yè)整體生產經營情況惡化,企業(yè)將面臨無力償債的風險,其結果可能導致企業(yè)被迫低價拍賣或抵押資產,甚至資不抵債而走向破產清算。
三、正確運用財務杠桿,合理進行負債經營
負債籌資具有雙重作用,因此不能簡單得出負債經營好或不好的結論。確定企業(yè)的最佳負債比率是―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企業(yè)需根據本行業(yè)的特點和本企業(yè)的經營環(huán)境,按需舉債,量力而行,充分考慮,并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從宏觀經濟環(huán)境分析。在經濟復蘇或繁榮時期,市場供求較為旺盛,企業(yè)可以適當增加負債,抓住良好的投資機會迅速發(fā)展壯大。此外,如果政府政策扶持,鼓勵投資時,也可適當提高負債率,充分利用“借雞生蛋”的優(yōu)勢,進行投資和生產經營。而在經濟衰退、經濟蕭條的大環(huán)境下,企業(yè)應該盡可能地減少負債規(guī)模,以減少損失,避免把自己推上破產的不歸之路。
(二)從所在行業(yè)競爭程度分析。如果企業(yè)所在行業(yè)的競爭程度較低或具有壟斷性,營業(yè)收入以及利潤可以穩(wěn)定增長,那么其資本結構中的負債比重可較高些。相反,若企業(yè)所在行業(yè)競爭強烈,企業(yè)利潤有降低的趨勢,則應考慮降低負債,以避免償債風險。
(三)從企業(yè)生產經營狀況分析。當預計該產品銷售處于上升期,即投資報酬率高于債務利息率時,則企業(yè)應盡可能地提高負債資本的比率,以擴大生產經營規(guī)模,利用負債的財務杠桿正效應提高權益資本的報酬水平。當遇到企業(yè)生產經營效益不理想時,企業(yè)應適當地減少負債資本的數額,降低負債比率,以避免由于負債的財務杠桿負效應造成權益資本報酬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并避免由于負債的到期償還特性而使企業(yè)陷入財務困境。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財務杠桿 籌資決策
一、引言
財務杠桿又稱為融資杠桿、資本杠桿或者負債經營,它是企業(yè)利用負債來調節(jié)資本收益的一種手段。企業(yè)常常運用財務杠桿來籌集資本,一定條件下利用財務杠桿給企業(yè)權益資本帶來額外收益。因此,財務杠桿在企業(yè)籌資決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高利潤往往伴隨著高風險,Sandberg也曾通過研究發(fā)現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企業(yè)帶來額外收益的同時也加大了企業(yè)的風險。因此,深入分析財務杠桿并將其合理運用于企業(yè)籌資決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財務杠桿運用機理分析
1.財務杠桿的原理
具體而言,財務杠桿用來衡量企業(yè)債務對企業(yè)投資者收益的影響,它反映息稅前利潤(Earnings Before Internets and Taxation)和企業(yè)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的關系。因為企業(yè)負債經營的債務利息是固定不變的,所以當企業(yè)經營凈收益增加時,單位利潤中所含的利息就相應減少,這如同加速數一樣促進企業(yè)獲得更多的收益。
由于企業(yè)中存在固定性財務費用,使得企業(yè)息稅前利潤即使出現極小的變化,也將引起企業(yè)每股收益發(fā)生較大的變化。這就說明,企業(yè)盈利越大,則企業(yè)投資者能獲得的收益也越大;反之,若企業(yè)盈利率降低,那么企業(yè)投資者的報酬也會減少。當企業(yè)盈利率低于債務利率水平時,企業(yè)投資者就會虧本。這就是財務杠桿的原理,用公式表示為:
其中,EPS表示每股收益,EBIT表示息稅前利潤,I 代表債務利息;T 是企業(yè)所得稅的稅率;N 代表企業(yè)發(fā)放的股票數。由式(1)不難發(fā)現,企業(yè)每股收益與息稅前利潤之間存在正向的線性關系,即息稅前利潤的增加會帶動每股收益的增加。由計算得:
它反映了息稅前利潤的變化帶動每股收益變化的程度,即每份息稅前利潤變化會使多少份企業(yè)每股收益發(fā)生變化,這就是財務杠桿系數。
2.籌資財務風險
企業(yè)通過各種途徑進行籌資時,財務風險也不約而同出現。財務風險是指企業(yè)在對未來企業(yè)收益預期不確定這種情況下使用外債資本而產生的由企業(yè)投資者承擔的附加風險。企業(yè)籌資財務風險與財務杠桿之間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若企業(yè)業(yè)績良好而使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率,由財務杠桿的原理可知,這時企業(yè)財務杠桿收益為正,投資者獲得更多利益;反之,若企業(yè)業(yè)績不好以致企業(yè)投資收益率低于負債利率水平,則財務杠桿收益為負,投資者就會虧損以致退出投資,從而導致企業(yè)破產。這種由企業(yè)利用外債資本經營所帶來的風險就是財務風險,它具有不確定性。
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由財務風險系數公式(2)可知,財務杠桿系數R的值反映企業(yè)資本收益率相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R越大,則彈性也越大。舉例來說,若財務杠桿系數為8,則息稅前利潤率每上升1個百分點,會使企業(yè)投資者利潤提升8個百分點;反之,息稅前利潤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同樣會使投資者利潤減少8個百分點,這時企業(yè)的財務風險相當之大。由此可見,企業(yè)若想長期保持穩(wěn)定良好的發(fā)展,必須充分重視籌資財務風險,合理利用財務杠桿這一強有力的武器。
三、財務杠桿在我國企業(yè)籌資決策中的運用
對于國有大型企業(yè)而言,財務杠桿對其籌資的作用較弱,一般來講,這類企業(yè)籌資主要是國家政府等控股。汪劍鋒(2011)在股權結構、財務杠桿與公司投資行為中認為在我國股權高度集中并且國有控股的環(huán)境下,財務杠桿對公司投資行為也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但隨著國有股權比例、控股股東掌握的股權比例的提高,財務杠桿的這種治理作用逐漸減弱。
對于中小型企業(yè)來講,特別是私營企業(yè),財務杠桿對其籌資的作用就越發(fā)顯得重要。為此,必須要提高財務杠桿在企業(yè)籌資中的決策水平,加大對企業(yè)籌資決策的管理力度,減少其存在的風險。增加財務杠桿對企業(yè)籌資中的正效應,減少財務杠桿對籌資中的負效應。
通過剖析財務杠桿的原理及在我國企業(yè)籌資決策的運用,本文就企業(yè)利用財務杠桿籌資決策,提高籌資風險管理提出以下幾點建議:第一,在企業(yè)籌資過程中合理安排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的比例,形成最優(yōu)的資本結構。企業(yè)尤其是中小型企業(yè)在利用財務杠桿時,加大了財務風險,使權益成本增加,但權益資本比重的增加不會完全抵消企業(yè)負債利率小的債務資本,只要企業(yè)財務杠桿利用不過度,加權平均籌資就會減少,從而增加企業(yè)的收益。第二,降低企業(yè)負債利息率。由式(1)可知利息率與股東利潤是負相關的,因此企業(yè)要通過有效途徑降低利息率。企業(yè)應建立良好的信譽,充分爭取低利息率貸款市場,減少自身投資的成本。第三,加強企業(yè)經營管理,降低財務風險。企業(yè)要通過一切有力途徑加強內部管理,合理控制籌資,提高企業(yè)人員的綜合素質,增強管理者的決策能力。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財務杠桿的原理,并根據我國企業(yè)籌資決策的現狀討論財務杠桿在企業(yè)籌資中的運用。財務杠桿在企業(yè)籌資決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yè)務必重視并合理利用財務杠桿這一工具,提高企業(yè)的投資回報率,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企業(yè)在籌資中要有效利用財務杠桿,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降低企業(yè)的負債率,加強經營管理的能力,達到企業(yè)與投資者雙方的雙贏。
參考文獻:
[1]楊帆. 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優(yōu)化企業(yè)籌資效益[J]. 現代經濟信息,2010,(9):120-122
[2]張蔚虹, 陳長玉. 基于財務杠桿效應的企業(yè)負債融資決策分析[J].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1,(3):90-94
篇8
關鍵詞:財務杠桿;防范控制;財務風險;探究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迅猛發(fā)展,股份制改革逐漸成熟,金融市場的運作逐步完善,如何正確而有效的進行公司治理,最大限度的增加所有者權益就被提到日程上來。可以說,資本結構問題是企業(yè)財務決策中一個重要問題,設置一個合理的財務杠桿水平更是對公司的業(yè)績至關重要。財務杠桿是資本結構理論中有關債務水平設置在公司實務中的進一步體現。因此,如何利用財務杠桿,規(guī)避財務風險成為了企業(yè)財務管理的核心問題。
一、運用財務杠桿對公司的重要作用
運用財務杠桿,調整資本結構,不僅可以影響到公司的利潤水平、財務水平,也是衡量企業(yè)資本結構是否合理的一個標準。運用財務杠桿,確定一個最優(yōu)的資本結構,可以為企業(yè)帶來最大利益;但是如果運用不當,也會給企業(yè)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除此之外,財務杠桿的利用也是對公司財務管理水平的考驗,只有不斷的加強財務監(jiān)管水平,才能使企業(yè)在得到它帶來好處的同時,避免財務風險。
二、關于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yè)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利益;如果企業(yè)經營狀況不佳,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小于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杠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yè)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yè)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企業(yè)財務風險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財務杠桿系數的高低。一般情況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主權資本收益率對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彈性就越大,如果息稅前利潤率升,則主權資本收益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稅前利潤率下降,那么主權資本利潤率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從而風險也越大。反之,財務風險就越小。財務風險存在的實質是由于負債經營從而使得負債所負擔的那一部分經營風險轉嫁給了權益資本。
三、財務杠桿與風險關系影響因素
(一)息稅前利潤率
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因而稅前利潤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息稅前利潤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卻是呈相同方向的。
(二)負債的利息率
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比率一定的情況下,負債的利息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負債的利息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而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則是呈相反方向變化。即負債的利息率越低,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提高,而當負債的利息率提高時,主權資本收益率會相應降低。那種認為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是片面的觀點。
(三)資本結構
負債比率即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也是影響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的因素之一,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與負債利息率的影響相同。即在息稅前利潤率和負債利息率不變的情況下,負債比率越高,財務杠桿系數越大;反之,財務杠桿系數越小,也就是說負債比率對財務杠桿系數的影響總是呈相同方向變化的。但負債比率對主權資金收益率的影響不僅不同于負債利息率的影響,也不同于息稅前利潤率的影響,負債比率對主權資本收益率的影響表現在正、負兩個方面,當息稅前利潤率大于負債利息率時,表現為正的影響,反之,表現為負影響。
四、合理有效的利用財務杠桿防范控制財務風險
上述因素在影響財務杠桿利益的同時,也在影響財務風險。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對企業(yè)來講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作,這是因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響財務風險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這其中有許多因素是不確定的,因此,企業(yè)必須從各個方面采取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控制,一旦預計企業(yè)將出現財務風險,就應該采取措施回避和轉移。
回避財務風險的主要辦法是降低負債比率,控制債務資金的數額。回避風險的前提是正確地預計風險,預計風險是建立在預計未來經營收益的基礎上的,如果預計企業(yè)未來經營狀況不佳,息稅前利潤率低于負債的利息率,那么就應該減少負債,降低負債比率,從而回避將要遇到的財務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風險轉移他人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通過選擇那些利率可浮動,償還期可伸縮的債務資金,以使債權人與企業(yè)共擔一部分財務風險。此外,財務杠桿作用程度的確定除考慮財務杠桿利益(損失)和財務風險之外,還應注意經營杠桿聯(lián)合財務杠桿對企業(yè)復合杠桿和復合風險的影響,使之達到一定的復合杠桿作用,根據經營杠桿的不同作用選擇不同的財務杠桿作用。
綜上所述,財務杠桿可以給企業(yè)帶來額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額外損失,這就是構成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財務杠桿利益和財務風險是企業(yè)資本結構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資本結構決策需要在杠桿利益與其相關的風險之間進行合理的權衡。任何只顧獲取財務杠桿利益,無視財務風險而不恰當地使用財務杠桿的做法都是企業(yè)財務決策的重大失誤,最終將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參考文獻:
篇9
杠桿是一個應用很廣泛的概念,自然科學中人們通過杠桿的使用,可以用較小的力量移動較重的物體稱為杠桿效應。財務管理中也存在著類似的現象。財務管理中的杠桿效應是指:由于特定費用(如固定生產經營成本或固定的財務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某一財務變量以較小幅度變動時,另一相關財務變量會以較大幅度變動的現象。即由于固定費用的存在而導致的,當業(yè)務量發(fā)生比較小的變化時,利潤會產生較大幅度的變動。
企業(yè)在確定最優(yōu)資本結構時,不僅要考慮資本成本,還要考慮籌資風險。杠桿原理就是用來幫助確定籌資風險的,合理運用杠桿原理,有助于企業(yè)合理規(guī)避風險,提高資金營運效率。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有三種應用形式,即經營杠桿、財務杠桿和復合杠桿。
二、經營杠桿和財務管理
在單價和成本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產銷業(yè)務量增加,變動成本將同比例增加,銷售收人也同比例增加,固定成本總額不變,但會降低單位產品分攤的固定成本,從而提高單位產品利潤,使息稅前利潤的增長率大于產銷量的增長率。這種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導致息稅前利潤變動率大于產銷業(yè)務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稱為經營杠桿。
經營杠桿在財務管理中會產生經營風險。經營風險是指企業(yè)因經營上的原因而導致利潤變動的風險。引起企業(yè)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經營杠桿本身并不是利潤不穩(wěn)定的根源。但是,經營杠桿擴大了市場和生產等不確定性因素對利潤變動的影響,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而且經營杠桿系數越高,利潤隨產銷量變動的越激烈,即企業(yè)經營風險越大。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固定生產經營成本的存在導致企業(yè)經營杠桿作用,而且固定成本越高,經營杠桿系數越大,經營風險越大。如果固定成本為0,經營杠桿系數等于1。經營杠桿系數影響著企業(yè)的息稅前利潤,從而制約著企業(yè)的籌資能力和資本結構。控制經營風險的方法有:增加銷售數量、降低產品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額的比重。
三、財務杠桿和財務管理
在資本總額及其結構既定的情況下,企業(yè)需要從息稅前利潤中支付的債務利息通常是固定的。當息稅前利潤增大時,每一元盈余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就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余。
財務杠桿在財務管理中也會產生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因舉債而給企業(yè)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財務杠桿系數是反映企業(yè)的財務杠桿作用程度和財務風險程度的指標。一般而言,企業(yè)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程度越大,財務風險就越大。企業(yè)資產負債率越高或利率越高,利息額越大,財務杠桿系數就越大。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可以通過計算分析不同資本結構下普通股每股收益及其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來進行測試??刂曝攧诊L險的方法有:控制負債比率,即通過合理安排資本結構,適度負債使財務杠桿利益抵消風險增加所帶來的不利影響。下面結合每股收益標準離差和標準離差率的計算,來說明財務杠桿與財務風險的關系。
四、復合杠桿和財務管理
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財務費用的共同存在而導致的每股收益變動率大于產銷量變動率的杠桿效應,稱為復合杠桿。由于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的共同作用,銷售額的細微變動就會使每股收益產生更大的變動。
同樣,復合杠桿在財務管理中也會產生財務風險。復合風險即企業(yè)風險是指由于復合杠桿作用可能使普通股每股收益大幅度波動而造成的風險。復合風險直接反映企業(yè)的整體風險。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復合杠桿系數越大,復合風險越大;復合杠杵系數越小,復合風險越小。復合杠桿系數反映了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之間的關系,即為了達到某一復合杠桿系數,經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組合。在維持總風險一定的情況下,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選擇不同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組合,實施企業(yè)的財務管理策略。
五、杠桿原理應用案例分析
(一)美國格蘭特公司
美國格蘭特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格蘭特,從開始一個小企業(yè),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美國大企業(yè)。運行了70年,由于該公司的決策者在選擇的業(yè)務目標上的失敗,公司由盛到衰,到了最后的崩潰倒閉。
威廉?格蘭特出生于1876年,19歲那年,他的管理能力方面很有天分,在波士頓負責一家鞋店,在1906年,他拿出了一萬美元把自己所有的資金投資在林恩市開設了第一家的日用品零售商店。兩年后,他開了數多家在美國格蘭特連鎖店,提高其銷售收入。到了20世紀60年代,年銷售收入近100億美元,成為國內知名的大型企業(yè)。在競爭激烈的零售情況下,認真研究定價策略,將其商品的定價為25美分,高于美國的5間分行和10家分支機構,但低于一般的百貨公司。和格蘭特家具模式比便宜“5美分和10美分”店的高品位。這個價格定位,吸引了百貨公司和廉價的客戶。并因此,該格蘭特公司的業(yè)務快速發(fā)展,格蘭特新的商店數遠遠超過業(yè)界領導者西爾斯,1972年,格蘭特的新商店運行量是1964年的兩倍。格蘭特公司正是因為這樣的策略已經奠定了60年的光榮歷史的增長。然而因為在后期盲目的擴張使企業(yè)在短短幾年時間宣告破產。
格蘭特公司的起家、發(fā)展至成熟,利用財務杠桿的效應,通過降低單價,提高銷量,帶來了迅速的發(fā)展和壯大,是財務管理中的一個經典成功案例。然而,在后來的發(fā)展中,格蘭特公司一時的盲目決策,將正值輝煌的企業(yè)步入了衰老的階段。由于格蘭特公司在制定資本結構決策時對債務籌資考慮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造成了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最后也沒有將風險控制好,導致經營的失敗,也給了后人一個深刻的教訓。在經營企業(yè)這條獨木橋上要考慮仔細,將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控制在合適的范圍里面。
(二)深圳金蝶軟件公司
1998年5月6日,全國最大的金融和商業(yè)管理軟件廠商,深圳金蝶軟件公司宣布,已正式簽署了信息產業(yè)金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公司――國際數據集團IDG的協(xié)議,將接受IDG風險投資基金的風險投資在中國――廣東太平洋技術創(chuàng)業(yè)有限公司2000萬元金蝶軟件研發(fā)和國際營銷業(yè)務。這是國內最大的IT行業(yè)后,四通利方接受風險投資,也是中國財務軟件行業(yè)首次接受國際風險資本。
金蝶總裁徐少春,中國的第一代電腦的主人,提出以“打破了傳統(tǒng)的會計,步入新的財務管理”的理念,牢牢把握核心的國際新產品的快速發(fā)展。短短幾年金蝶推出為V2.0和V3.0DOS版財務會計軟件,第一個開發(fā)出新的Windows產品,依靠其敏銳的市場觸覺,并在同行業(yè)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與世界軟件巨頭微軟銷售的快速增長,并開始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并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發(fā)展實力。作為一個高科技企業(yè),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本質是創(chuàng)新能力,在同等條件的外部環(huán)境下,對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高科技企業(yè),創(chuàng)新的本質是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同等條件下的外部環(huán)境也同樣影響著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IDG董事長研究金蝶說:“金蝶在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獨特的技術,在市場營銷和組織的運作有一個良好的記錄,是增長最快的財務軟件公司?!?/p>
如果風險投資的成功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利潤;如果失敗,將會給該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蛇x的投資對象可以減少風險,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福利待遇等來尋找潛力股企業(yè)的發(fā)展目標。總是需要依靠內部積累,是不可能有任何的抗風險能力。然而,僅僅是重新投資在自己的積累是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融資的積累是低效率的積累,實現了企業(yè)的快速,超常規(guī)發(fā)展,必須擴大我們的積累更廣泛。一些在世界上最有名的公司,在資本運作的過程中,加快發(fā)展。金蝶引入風險投資高科技企業(yè)的發(fā)展,知識經濟時代的成功,無疑將提供有益的啟示。
篇10
【關鍵詞】財務杠桿;負債;籌資決策;財務風險
一、財務杠桿概述
(一)財務杠桿定義分析
企業(yè)在進行資本結構決策的階段利用企業(yè)債務融資進行財務管理的手段稱之為財務杠桿,其可保證企業(yè)在可控風險的前提下利用合理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yè)利益最大化。需注意的是,企業(yè)在利用財務杠桿時需合理,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正效應和負效應。對于財務狀況良好且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的企業(yè),債務融資成本低于該成本對企業(yè)利潤增長產生影響時,使用財務杠桿有利于企業(yè)盈利能力的提高,此時財務杠桿表現為正效應;對于財務狀況惡化、發(fā)展趨勢下降的企業(yè),債務融資成本高于該成本對企業(yè)利潤增長產生的作用時,使用財務杠桿將對企業(yè)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此時財務杠桿表現為負效應。
(二)財務杠桿在企業(y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企業(yè)資本結構的優(yōu)化
在評估企業(yè)財務狀況、盈利水平、財務風險、外部因素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財務杠桿有利于財務部門對企業(yè)權益資本與債務資本的比例關系,有利于企業(yè)債務結構的優(yōu)化。利用財務杠桿對比分析企業(yè)債務狀況、經營狀況與盈利水平可對企業(yè)財務風險進行有效監(jiān)控;合理使用財務杠桿還可對企業(yè)資產進行合理調整,進而可促進企業(yè)償債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企業(yè)財務風險的規(guī)避
在財務部門正確分析和預測企業(yè)發(fā)展狀況、行業(yè)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財務杠桿則可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利益、規(guī)避風險,反之則會為企業(yè)造成財務風險,因此合理使用財務杠桿是規(guī)避財務風險的前提與基礎。
3.有利于企業(yè)籌資決策
股權融資和債務融資是企業(yè)的主要籌資方式,而企業(yè)運用財務杠桿的主要表現則是債務融資。企業(yè)經營過程中的資本需求問題可通過債務杠桿的合理運用加以解決。此外,對債務融資成本與股權收益的關系加以合理分析有利于企業(yè)利潤的增加,同時還可為企業(yè)的融資決策提供依據。
二、財務杠桿在企業(y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經過前文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財務杠桿的運用對企業(yè)可以說有利有弊。發(fā)揮正效應的財務杠桿有利于企業(yè)綜合資本成本的降低以及股東收益和企業(yè)經營規(guī)模的提高,而發(fā)揮負效應的財務杠桿則會增加財務風險,而有些企業(yè)在運用財務杠桿時難以掌控負債比例,因此在實際運用中存在較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將財務杠桿等同于企業(yè)負債
財務杠桿的核心即為負債,二者聯(lián)系密切且易混淆,這也是不少企業(yè)在利用財務杠桿時常常產生將財務杠桿等同于企業(yè)負債這一錯誤觀念的主要原因。眾所周知,負債是財務杠桿發(fā)揮效用的前提,但有了負債不代表就一定能發(fā)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同樣地,負債也不僅僅取決于財務杠桿的使用,其還受到其他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yè)需依據實際情況并充分考慮多種因素后再作出相應的決策。
(二)超額使用負債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因資不抵債而走向破產結局的企業(yè)不在少數,企業(yè)之間杠桿收購、并購的現象更是不勝枚舉。無論作出何種選擇,利用負債來取得更多流動資金正是這些企業(yè)的目的。然而,任何資金的獲得和使用均需付出一定的條件和代價,即不論未來企業(yè)是盈利還是虧損均需償還這些資金。因此,在企業(yè)未來不同經營狀況下,負債所引發(fā)的杠桿效應將產生不同的結果,經營狀況良好則有利于企業(yè)發(fā)展,經營狀況較差則將導致企業(yè)發(fā)展下滑。
(三)財務杠桿間接效果被忽略
負債可幫助企業(yè)快速獲得必要的流動資金,但這只是杠桿的直接效果,財務杠桿既能促進企業(yè)規(guī)模擴大也會降低企業(yè)利潤,甚至會使得企業(yè)面臨較大的財務風險,甚至會走向嚴重的資不抵債、破產清算的局面。因此企業(yè)需積極做好資金預算工作,即對財務杠桿效應的間接效果加以重視。
三、企業(yè)如何更好地運用財務杠桿
針對上述財務杠桿在企業(y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在借閱大量參考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下建議,以期為我國企業(yè)更加靈活地運用財務杠桿提供理論參考。
(一)改善債務融資結構
短期債務是目前我國企業(yè)主要的融資方向,同時也是不少企業(yè)過度依賴的融資模式,這對企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和利益獲得十分不利。此外,我國企業(yè)在長期債務上也存在較大問題,如來源單一、以長期借款為主等。對此,我們需盡最大可能拓寬企業(yè)的融資渠道并改善債務融資結構,加快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企業(yè)也需加快建立并完善內部管理制度以及市場。
(二)協(xié)調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沖突
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極易因股東、債權人各自立場的不同而產生較為嚴重的道德沖突與利益沖突,甚至會因個人利益而忽略了企業(yè)的長遠價值。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會導致企業(yè)難以對投資決策時的財務風險進行準確的計量,最終還會引發(fā)投資過度或投資不足等限制財務杠桿發(fā)揮效用的問題。對此,企業(yè)需就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已經產生或有可能存在的沖突進行有效的協(xié)調,以達到減少融資成本、推動企業(yè)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目的。
(三)針對企業(yè)不同成長階段采取不同投資策略
通常而言,企業(yè)的成長階段可分為初創(chuàng)期、成長期、穩(wěn)定期和衰退期,企業(yè)的目標、管理制度、經營狀況等在不同階段均不一樣,同樣地,企業(yè)投資策略在不同成長階段也存在差異。
總而言之,財務杠桿對企業(yè)發(fā)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只關心杠桿效應為企業(yè)帶來的短期利益而忽視其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均為不合理使用杠桿的舉措,同時也是企業(yè)決策的重大失誤。
參考文獻:
[1]曾春華,楊興全.多元化經營、財務杠桿與過度投資[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06:8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