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
時間:2022-12-28 09:48:15
導語: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心理健康狀況及形成原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不斷取得巨大成就,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競爭激烈,日新月異的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普遍和突出。許多心理咨詢和調查的數(shù)據(jù)顯示,具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比例為30%-40%,其中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比例高達10%-15%。
1.1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大學生正處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的高峰階段,其心理特點的總特征是:心理發(fā)展日益完善,處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沒有完全成熟的時期,因此情緒變動大,情感日益豐富;自我意識增強、自我認識較為深刻,個性逐漸穩(wěn)定,社會化程度有很大提高;精力旺盛,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自我實現(xiàn)的沖動,但忍耐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
1.2當代大學生心理狀況形成原因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很多,有社會、家庭、學校等客觀原因,也有學生自身的原因。從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類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身心素質、性格、生活經歷、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期望值等都是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觀原因。其中大學生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是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主要方面;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我是大學生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價值取向的偏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習形成正確思想的前提,而學生的思想狀況如何對心理具有支配和調節(jié)的作用,良好心理的形成最重要的取決于個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和價值觀。遠大正確的理想所形成的心理最穩(wěn)定,持續(xù)的時間最長久,影響的范圍最大;相反,如果心理脫離了穩(wěn)定正確的思想的支配,就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會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產生心理困惑和矛盾。許多調查顯示,大學生追求個人發(fā)展,追求實現(xiàn)利益,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等,但缺乏遠大的社會理想和價值追求,只為一時目標的學習等動力強度缺乏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自我實現(xiàn)的程度也就較低。現(xiàn)在一些學生之所以在專業(yè)選擇、學習動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心理問題,就是由于他們始終陷在個人利益權衡的范圍里,缺乏對自己人生價值的更高定位。當代大學生缺乏的恰恰就是這種堅定的忘我的人生信念,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也希望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但對實現(xiàn)理想的艱難過程缺乏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對個人利益患得患失,結果是理想與行動脫節(jié),不能用理想指導實踐和生活,從而經常陷于動搖和迷茫中,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2思想道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及對策
面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們既不能過度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否定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否認心理健康教育應有的地位,只認為人的思想決定心理和行動。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應從心理問題入手,挖掘深層的思想原因,弄清二者的關系,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互為補充的,所以我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將心理學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一方面,引導學生了解心理學知識,掌握消除心理壓力和障礙的方法,反省自己的不良情緒,養(yǎng)成自覺的心理保健意識,及時釋放煩惱和郁悶。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調試、激勵、預防等功能,使受教育者在面臨坎坷環(huán)境中重新找回力量,能夠清除心理障礙,重新審視自我,回復信心,同時也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幫助學生調節(jié)對人對事的認知方式,注重價值觀和道德水平對心理的調試作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正確分析利益得失,解釋心理矛盾和壓力。世界觀和人生觀是人的內心世界中最核心的部分,在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上,教育者應認識到讓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是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加強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讓學生在心理結構的最高結構上擁有強大的精神基礎,這是形成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的心理存在的根本方法。健康的心理最終體現(xiàn)的是人生價值和人生態(tài)度,是對各種利益關系的正確的認識和處理。大學生健康心理的建立,需要教育者從其對人生價值觀的樹立入手,即運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引導學生,對世界、社會、人生有比較正確全面的了解,理性地分析現(xiàn)實中的種種問題、矛盾和挫折,從而有利于提高對心理挫折和沖突的承受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心理問題的產生。在思政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中,構建完備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是有效的對策之一。高校的思政工作者應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思想狀況、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動機需求等,積極地支持學生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課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將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加正確觀念引導和心理疏導的渠道,減少心理問題出現(xiàn)的幾率。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可以讓這兩方面的教育更加科學、有效、主動。用心理學所揭示的規(guī)律去解決傳統(tǒng)思想道德教育忽視和難以解決的問題,是新時期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同時,學校應開設心理咨詢課程、講座和心理門診,要以寬泛的視野充分挖掘和利用資源,在多方努力之下,大學生的心理一定會邁上良性發(fā)展的軌道,成為心理健康、積極有為的祖國建設人才。
作者:劉瑩 單位: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